小学语文情景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情景-陶冶教学策略之我见
摘要: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语文。这要求了教师在
语文教学中,善于创设情景进行教学。情景-陶冶教学一方面可以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但是由于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产生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或模糊,煞费苦心所创设出来的情景成了“花架子”,造成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学生获得的很少。因此,在本文中,我将谈谈我对情景-陶冶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情景教学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许多一线教师都在采用情景-陶冶进行教学,其中李吉林老师认为情景-陶冶教学就是:“创设典型情景,激发儿童热烈的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但在我们的课堂上,总是避免不了注重认知活动的教学而忽视学生情感需要。这就容易形成课堂上生硬的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从而造成“一言堂”、“满堂灌”局面的产生,而这并不利于学生学生知识的有效吸收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情景-陶冶教学的想法。
一、创设形象的情景,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反映出了他对情景教学的重视,把文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进行认知活动。一方面,形象的情景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让学生处于一种熟悉,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有效地学习是在学生心情压抑,沉闷中进行的。同样的,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到安逸,而在未知的环境中而恐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情景的直接体现,让学生迅速感知知识,提高认知能力。郑桂华老师在执教《安塞腰鼓》的时候,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安塞腰鼓的不熟悉,很难理解文中所表达那种磅礴的气势,也就很难朗读出文章所蕴含的感情。因此,郑桂华老师采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安塞腰鼓气势的磅礴,节奏的欢快,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再让其去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就更容易去理解课文,而这篇课文在他们心中也不再是陌生文字的排列组合。有“死物”走向“活物”,这是情景-陶冶教学最大的特点,让学生从苦学到乐学。
二、创设问题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总是在一定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活动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如何让问题行之有效呢?现在课堂上,有些是无效问题,有些问题是没提到重点上,而有一些是没有学会及时追问。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目的性原则。
首先,提问需要满足目的性原则,也就是所提的问题要为教学目标而设。问题不能太多,不然会失去问题的体现性,问不到关键处,这样就易使学生突破不
了重难点。
(二)适宜性原则。
所提的问题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太难也不能简单。如果过于简单,学生不需思考,张嘴就能回答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会使学生厌倦回答问题。而过难的后果是学生大都听不懂,整节课老师在讲台上夸夸其谈,而学生糊里糊涂地听,因为教师过高看待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这节课学生基本是学不到知识的,因为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那个水平,强硬的灌输是毫无意义的。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不应局限于对知识的简单理解和应用,而应走在前头,着眼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最近发展区。而正确的提问最好就是高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历,但又不超过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需要教师进行稍稍点拨,学生再通过思考积极去解决问题,这样更容易突破重难点。
(三)启发性原则。
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再根据其适当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思维有所突破。但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启发呢?首先,问题要设在学生思维矛盾处。有些知识是学生脑海中已经形成的概念,但如果教师提出了与学生原有认知相矛盾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去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的真伪,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通过查找资料,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更容易去理解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此外,也能够完善学生的思维。另外,问题要设在知识迁移处。很多学生脑海中的知识仅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而已,没有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导致做题的时候,只要稍微变一下,就无从下手了,没能让知识“活”起来。因此,教师应该讲学生学过的知识放进一个新的情景中,让其能把握知识的实质。在遇到一些同一个本质的题目时,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挑选、分类、推理、重组等方式进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迁移能力的提高。
三、创设情感情景,升华学生的情感。
情感情景指的是教师充分挖掘课文的“美”,通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美”,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升华。而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情感的满足。而常用的有3个方法。
(一)语言表达。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提到:教师的语言是一种谁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一般来说,语文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好,教师用其优美的嗓音,讲课时抑扬顿挫,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情景,让书中的文字或人物“活”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朗诵。
古时候的人最爱读书,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么教师正确的示范朗读就能在课堂上起到很好的作用,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大概去了解文中的思想。同时,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诵,进行自主朗诵,再一点一点慢慢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做到“美读”做到读书用眼睛看、口中念、耳朵闻,心里记。读到文本动情处,也可闭上眼睛,慢慢地感受文本之美。
结语
教师灵活运用情景-陶冶教学法,缩短师生、生生、生和教材的距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多彩的情感需求,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新课改的推行。
参考文献
[1]张平平. 语文情境教学有效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于璐. “陶冶语文”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