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第2课时 动荡的中东
《动荡的中东地区》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PPT实用课件5

阿拉法特的身高在人高马大的阿拉伯 世界显得有些矮小,这位叱咤风云的 中东名人身高竟然只有1.60米。他 一年四季总穿一身墨绿色的军便袋, 上衣扎在军裤中,腰悬左轮手枪, 系军用武装带。 1929年8月24日他出生于埃及开罗, 父母家庭分别是东耶路撒冷和加沙地 带的望族。名字阿拉法特就来源自耶 路以老城附近的一座山峰,原意为 “神与吉祥”。 1994年7月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阿拉法特本人曾遭逢50多次的暗杀, 终究每每逢凶化吉,被称为“九命灵 猫”,并赢得政治和个人“生存大师”的 赞誉。阿拉法特更多的时光是在飞机 上度过的,由于没有自己的国土,阿 拉法特不得不频繁地在世界各地飞来 飞去,成为举世公认的坐飞机时间最 长、次数最多的国家元首。阿拉法特 曾对驻开罗的外国记者说:“飞机是我 的祖国,也是我的坟墓。”阿拉法特是 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国土的国家元首。
不公正.犹太国家 联合国“分治决议”对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极不公正,他们反对这一决议
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致使70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逃离家园阿以矛盾激化, 至1982年,阿以之间共发生了五次战争,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巴 以双方长期陷入了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的建立
第一次中东 战争
1956年
第二次中东 战争
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苏伊 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 动进攻
1967年
第三次中东 战争
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 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1973年
第四次中东 战争
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而进 攻以色列
第五次中东战争
⒋中东战争争夺的目标 ⑴土地或运河主权。⑵水资源。 ⒌中东战争的后果:
《动荡的中东地区》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PPT课件 (共47张PPT)

1993年,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 ,拉宾同阿拉法特签署了“奥斯陆协定”,中 东和平出现了曙光。
阿拉法特、佩雷斯与拉宾同获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1995年以色列数万民众集会纪念拉宾遇刺,阿以和平再遭重挫。
如果你将参与中东问 题的解决,你认为应采 取怎样的态度和方式?
课堂小结
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的世界动荡不安,威 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埃及总统萨达特、美国总统卡特和以色 列总理贝京 于1979年3月31日签署了埃以《戴维营
协议》。
詹姆斯·厄尔·卡特(James Earl Carter, Jr),又 称吉米·卡特(Jimmy Carter),1924年10月1日出生,是 美国的第39任总统。他早年一直在军队中生活,1971年他开 始任乔治亚州的州长。1976年代表美国民主党当选总统。在 任期间推行能源保护政策。外交方面,卡特积极调停以色列 和埃及之间的战争,美国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关系得到了很好 的改善,卡特跟其他国家外交时注重人权保障。1980年,伊 朗霍梅尼政权绑架美国大使馆人质,卡特派“蓝光突击队” 救援但失败,因此他同年在竞选第二任时,输给了罗纳德· 里根。卸任后,他积极参与调停各种战争的斡旋工作,反对 美国小布什政府攻打伊拉克。他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和平 奖。
(5)请你为解决此地区的问题写几条宣传语,表 达中国人民期盼中东和平的愿望。
(1)中东地区;表现:自 1948 年到1973 年 四次中东战争。
《戴维营协议》
1978年9月6日,应当时美国总统吉米· 卡特的邀请,美国、 埃及、以色列三方在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举行最高级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 京,会议持续了12天。终于在9月17日埃以双方签署了在中东和 平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 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 这就是著名的“戴维营协议”。
初中人教版历史全年级教材目录

初中人教版历史教年级教材目录(7—9)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华夏之祖活动课一寻找历史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活动课二编历史小故事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三国鼎立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上)附录后记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第2课“贞观之治”第3课“开元盛世”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活动课三历史知识竞赛活动课四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附录二中国历史纪年表附录三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后记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第3课收复新疆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活动课一模拟时事报道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第7课戊戌变法第8课辛亥革命第9课新文化运动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1课北伐战争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活动课二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难忘九一八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第16课血肉筑长城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内战烽火第18课战略大决战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部分)附录后记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2课最可爱的人第3课土地改革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第5课三大改造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9课改革开放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第11课民族团结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4课钢铁长城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活动课二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活动课三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第七单元社会生活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活动课四家庭照片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部分)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第2课大河流域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2课美国的诞生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活动课四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后记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经济大危机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活动课一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活动课二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2页亚非拉的奋起第13页动荡的中东地区活动课三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后记。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历史目录大纲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历史目录大纲初中历史(人教版)目录初一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7)第3课华夏之祖 (12)活动课一寻找历史 (17)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9)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20)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26)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30)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36)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41)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46)活动课二编历史小故事 (52)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55)第10课“秦王扫六合” (56)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62)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67)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72)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77)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82)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87)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92)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97)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01)第18课三国鼎立 (102)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108)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114)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118)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122) 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127)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131)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上) (134)附录 (135)初一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2)第2课“贞观之治” (7)第3课“开元盛世” (12)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17)第5课“和同为一家” (22)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28)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33)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38)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44)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49)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50)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56)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61)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66)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72)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77)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 (83)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87)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88)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93)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99)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103)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09)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15)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121)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127) 活动课三历史知识竞赛 (132)活动课四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 (135)附录一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下) (138) 附录二中国历史纪年表 (139)附录三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 (140)初二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1)第1课鸦片战争 (2)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7) 第3课收复新疆 (12)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6)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活动课一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24)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27)第6课洋务运动 (28)第7课戊戌变法 (32)第8课辛亥革命 (36)第9课新文化运动 (40)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45)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6) 第11课北伐战争 (50)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4)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59)活动课二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 (65)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69)第14课难忘九一八 (70)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74)第16课血肉筑长城 (79)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87)第17课内战烽火 (88)第18课战略大决战 (92)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99)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00)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04)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11)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12)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17)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部分) (121)附录 (122)后记 (123)初二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第2课最可爱的人 (7)第3课土地改革 (12)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7)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18)第5课三大改造 (23)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7)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32)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7)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38)第9课改革开放 (42)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8)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52)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55)第11课民族团结 (56)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60)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65)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71)第14课钢铁长城 (72)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76)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80)活动课二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 (85)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89)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90)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94)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98)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02)活动课三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 (108)第七单元社会生活 (113)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14)活动课四家庭照片 (118)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部分) (120)初三上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1)第1课人类的形成 (2)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7)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4)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 (20)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23)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24)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28)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35)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36)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41)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46)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51)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57)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58)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64)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67)第12课美国的诞生 (72)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78)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 (84)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88)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93)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94)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99)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105)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06)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111)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17)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123)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24)活动课四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 (129)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31)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137)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138)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143)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147)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148)附录 (150)后记 (151)初三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2)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7)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4)第4课经济大危机 (20)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25)活动课一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 (30)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4)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9)活动课二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 (44)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48)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52)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60)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64)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2页亚非拉的奋起 (70)第13页动荡的中东地区 (75)活动课三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中国学生期盼巴以人民走向和平 (80)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84)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90)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95)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102)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 (107)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 (111)活动课四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 (115)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117)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118)附录 (119)后记 (120)。
《动荡的中东地区》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PPT课件3 (共30张PPT)

2、中东问题的产生
①中东问题的历史由来
A、巴勒斯坦(Palestine)古称迦南,位于亚洲西部、 地中海东岸,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 要。曾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共同生活之地,公元1世纪 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7世纪巴勒斯坦地区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9世纪 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 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 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三: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关键人物
பைடு நூலகம்
阿拉法特
拉
宾
阿拉法特
(巴勒斯坦民族之魂,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已故领导人) 高呼:
“用土地换和平。”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 战士的枪,不要让橄榄 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阿拉法特的身高在人高马大的阿拉伯世界显得有些矮小,这位叱 咤风云的中东名人身高竟然只有1.60米。他一年四季总穿一身 墨绿色的军便袋,上衣扎在军裤中,腰悬左轮手枪,系军用武装 带。 1929年8月4日他出生于耶路撒冷,父母家庭分别是东耶路撒冷和 加沙地带的望族。名字阿拉法特就来源自耶路以老城附近的一座 山峰,原意为“神与吉祥”。 1994年7月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阿拉法特本人曾遭逢50多 次的暗杀,终究每每逢凶化吉,被称为“九命灵猫”和中东 不死鸟,并赢得政治和个人“生存大师”的赞誉。阿拉法更 多的时光是在飞机上度过的,由于没有自己的国土,阿拉法 特不得不频繁地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成为举世公认的坐飞 机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国家元首。阿拉法特曾对驻开罗的 外国记者说:“飞机是我的祖国,也是我的坟墓。”阿拉法 特是 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国土的国家元首。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课件

登上了国际舞台,激励着正在蓬勃发展的民族独立运动。
3.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1)标志:1964年《__七__十__七__国__联__合__宣__言__》______的发表。 (2)目标:改变不平等的_国__际__经__济__秩__序_____,建立平等、公 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4.发展:为巩固已获得的政治独立,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振 兴、发展民族经济,进行了__现__代__化__改__革______。六七十年代, _新__加__坡___、___韩__国___等国家抓住机遇,大力发展__劳__动__密__集__型__ 产业,国民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猛增,迅速转变为新兴的现 代化国家。
二 “非洲独立年” 1.20世纪50年代的非洲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 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___北__非_____展开。1952年,以 __纳__赛__尔__为首的革命力量,推翻了__英____国控制的埃及傀儡政权, 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1956年,埃及宣布将_____苏__伊__士__运_收河归 国有,英国和法国的势力彻底退出埃及。 2.20世纪60年代的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__非__洲__独__立__年____”。非 洲人民的独立运动,基本摧毁了英法等国在非洲的殖民统治。 3.20世纪90年代的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1990年___纳__米__比__亚___的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
D.①③④
[解析] 当前中东局势动荡不安,异常复杂,造成这一局势
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本地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也
有大国介入引发的不安定。而社会制度问题不是中东地区动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全六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1. 从社区看我家2. 在社区中生活第二课乡村与城市1. 乡村聚落2. 城市聚落3. 往来在区域之间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1. 人类的栖息地2.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课自然环境1. 地形多样2. 气象万千3. 众多的河湖4. 风光迥异第三课世界大家庭1. 人口与人种2. 语言与宗教3. 国家和地区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1. 稻作文化的印记2. 用机械种庄稼第二课与山为邻1. 垂直的生计2. 山地之国第三课傍水而居1. 耕海牧鱼2. 水上都市第四课草原人家1. 逐水草而居2. 现代化的牧场第五课干旱的宝地1. 石油宝库2. 沙漠绿洲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第三课 IT新城:班加罗尔第四课汽车城:蔚山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国土与人民1. 辽阔的疆域2. 行政区划3. 众多的人口4. 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课山川秀美1. 复杂多样的地形2. 季风的影响3. 母亲河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1. 秦岭—淮河分南北2.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3. 交流与互补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1. 红松之乡2.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3.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第二课南方地区1. 水乡孕育的城镇2. 富庶的四川盆地3.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4.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第三课西北地区1. 丝路明珠2. 草原风情3.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第四课青藏高原1. 海报最高的牧区2. 高原圣城——拉萨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一课规则的演变1. 规则之“源”2. 规则之“变”第二课传媒的行程1.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2.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第三课生活的故事1. 生活的时代印记2. 生活的代际差异综合探究七区域的变化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1.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2.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1.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2.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1. 中华文明的曙光2.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 古代埃及2. 古代西亚国家3. 古代印度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 早期国家与社会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3. 百家争鸣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1. 西方文明的摇篮2. 罗马帝国的兴衰3. 西方文明之源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第二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结局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3. 北方的民族融合4.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1. 隋的兴亡2. 唐的盛衰3. 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4. 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1. 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2.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3. 南宋与金的和战4.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5. 经济重心的南移6. 社会生活与文化7.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1. 明清帝国的兴替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 农耕文明的繁盛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3.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 皇权膨胀2. 近代前夜的危机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危机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 “人的发现”2. 科学革命3. 启蒙运动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1.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2. 美国的诞生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工业革命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 德国统一2. 美国南北战争3. 俄国改革4. 明治维新第四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1. 鸦片战争的烽烟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3.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4.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1. 维新变法运动2. 文化教育革新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2.第一次世界大战3.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1.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第三课悄然改变中的社会生活1. 生活中的变化2. 头脑中的变化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1.俄国十月革命2.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课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2. 印度的觉醒第三课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1. 30年代的大危机2. 罗斯福新政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工农武装割据3.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综合探究二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1.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2.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3. 全民族的抗战4. 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1.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 大战的爆发3.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1.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2. 雅尔塔会议与德日投降综合探究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1. 内战的爆发2.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综合探究四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2. 西欧的复兴与联合3.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4. 福利国家的出现第三课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1.殖民体系的瓦解2.动荡的中东综合探究五聚焦文化软实力第六单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1. 巩固新生政权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3. 失误与挫折第二课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 改革开放的推进第三课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第四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第五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综合探究六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一课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1.改革开放的新阶段2.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第二课经济全球化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1.世界多极化与欧洲一体化2.联合国与走向世界的中国第四课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综合探究七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第八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课不断变化的人口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2. 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第二课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2.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1.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2. 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第四课发展的选择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因地制宜谋发展综合探究八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九年级上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九年级上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
(2)掌握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阿拉伯与以色列的战争、伊朗核问题等。
(3)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认识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城市。
(2)运用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中东地区的冲突和热点问题。
(3)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冲突的关注和同情,增强其国际视野。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倡导和平与共处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
(2)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热点问题。
(3)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中东地区冲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解决中东地区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和重要城市,引起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中东地区有什么了解?谁能简要介绍一下中东地区的历史和现状?”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
(2)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提到的中东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提出解决途径。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利益相关方,讨论解决中东地区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掌握了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热点问题。
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我们认识到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途径。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中东地区的发展,倡导和平与共处,为解决中东地区冲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2. 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中东地区冲突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动荡的中东地区》课件

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重要,控制该地区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保障能源供应 和拓展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是各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的焦点 。
03 中东地区经济状况
石油与天然气资源
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丰富
石油政策与地缘政治
中东地区拥有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 气储量,对全球能源供应具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
社会改革与现代化进程
总结词
社会改革和现代化进程是中东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详细描述
中东地区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如教育水平低下、医疗资源不足、性别不平等和宗教极端主义等。为 了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东各国需要加强社会改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同时,国际社会 也应该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中东国家推进社会改革和现代化进程。
石油政策和地缘政治因素对中东地区 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高依赖石油出口
中东地区的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程 度较高,石油产业是该地区的主要支 柱产业。
经济发展现状与挑战
01
02
03
经济多元化发展
中东地区部分国家正在努 力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减少对石油产业的依赖。
基础设施建设
中东地区国家在基础设施 建设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连接亚欧非三大洲, 地理位置重要
中东地区国家与人口
中东地区国家众多,各国政治 、经济、文化差异较大
人口数量庞大,以穆斯林为主 ,也有少量基督徒和犹太人
人口结构年轻,劳动力资源丰 富
中东地区历史背景
中东地区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 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冲突, 如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
04 中东地区文化与社会
文化传统与习俗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下册目录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目录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2课美国的诞生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年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目录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单元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第4课经济大危机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
2019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3《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2 新人教版

2019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13《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2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中东的概念,知道中东地区在经济、交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掌握二战以后到70年代间中东地区四次战争的概况以及目前中东地区的形势,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中东地区问题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联合国“分治”后阿拉伯和犹太人的人口和国土面积的数据分析,对四次中东战争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等历史信息的分析,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课前收集四次中东战争的资料,课上以战地记者身份作报道,培养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综合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要素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进行分析,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和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
通过“解决中东问题之我见”的探究活动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见解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东问题由来及其复杂化的学习,理解认识中东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根本的是殖民主义的罪恶,最终受害的是广大巴以人民。
通过对中东战争和当今中东动荡形势的了解,认识战争、武力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树立和平观念。
通过拉宾为中东和平而献身从而获得世界人民的尊敬的事例,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学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后频仍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各诞生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列表比较)名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时间公元前7世纪公元1世纪公元7世纪地点古代印度(尼泊尔)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2.教师顺势导入: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诞生地点都属于“中东”地区。
这里为什么叫做“中东”?它们在地里上和历史上有什么特点?现在情况怎样?请仔细阅读课文、插图和相关地图。
讲授新课:一、战火频仍的中东1.中东的地理位置提问:中东的范围“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
人教版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设计:土耳其政治变革与复杂的国际关系

人教版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精选教案设计:土耳其政治变革与复杂的国际关系一、教学背景分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越来越紧密。
中东地区作为欧亚大陆之间的枢纽和重要的地缘政治区域,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土耳其作为中东地区的一员,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重要的政治变革,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何理解土耳其的政治变革以及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是当今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土耳其政治变革及其国际关系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政治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使学生具备更全面的国际视野,更深入的了解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趋势。
同时,本教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土耳其的政治变革背景及其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中的地位。
2.掌握土耳其政治变革所带来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土耳其的政治变革背景。
2.土耳其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中的地位。
3.土耳其政治变革所带来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某种特殊的场景中进行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内容。
2.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主题讨论法: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实现课程目标。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情境创设(10分钟)老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如:你是一名国际政治学者,现在你要对土耳其的政治变革进行调研。
请你列出你在调研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二步:案例分析(30分钟)老师将为学生提供一些土耳其的政治变革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土耳其的政治变革及其国际关系。
案例内容如下:1.土耳其政治变革背景:土耳其政治变革发生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2.土耳其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中的地位:土耳其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中的地位是什么?这种地位对土耳其有什么影响?3.土耳其政治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土耳其政治变革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有哪些影响?对土耳其的影响是什么?第三步:主题讨论(30分钟)老师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展开讨论,并就以下问题发表看法:1.你对土耳其的政治变革有什么看法?2.你认为土耳其的政治变革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中产生的影响是什么?3.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土耳其的政治变革?第四步: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们的观点和看法,并就一些较为重要的问题做一个深度的解释,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为清晰的了解。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动荡的中东 课时课件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22年)

二、中东战争
1.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阿拉伯国家进行抵制,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最终,以色列占领了“阿拉伯国”的大片领土,控制了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
2.此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激化,冲突不断,又爆发四次中东战争,中 东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三、中东和平进程
1.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东和平进程出现转机,阿以各方基本接受了“土地换和平” 的原则。 2.1993年,巴以双方达成共识,决定暂时停火,以和谈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 但这场和谈持续了7年之久,却未能达成和平协议,最终以一场大规模流血冲突收场。 3.1995年,拉宾被犹太极端分子刺杀,接任的以色列领导人在中东问题上态度强硬, 中东和平进程笼罩着阴影。 4.虽然中东和平之路并不平坦,但通过谈判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为国际社会普 遍接受。
一、中东动荡的原因
5.巴勒斯坦 问题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①巴勒斯坦地区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居住过。 ②一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美国、英国支持犹太人的复 国主义运动,大批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 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 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 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 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 血冲突。
一、中东动荡的原因
5.巴勒斯坦 问题
③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 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④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而阿拉伯未能建国。
《动荡的中东地区》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2-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知道中东战争, 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1.战火频仍的中东 2.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1.战火频仍的中东
中东地理位置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 主要 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 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 “近东”、“中东”和 “远东”。
中东问题的未来
(1)要以和平的手段,而不是使用武力。 (2)合理分配水资源。 (3)寻求文化认同。 (4)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 (5)大国的中东政策。
中东的地理位置
战火频仍 巴勒斯坦问题的形成
动 荡
的中东
四次中东战争
的
中
战略位置重要, 石油资源丰富
现在一般说的 “中东”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 区。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 特、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 人口一亿多。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 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 属“两洋三洲五海” (亚欧非三洲; 大西洋和印度洋; 里海、黑海、 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之地。政治概念上的 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 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 也称阿以冲突。
埃及、 叙利亚
埃及、 叙利亚
以色列 以色列
以色列占领大片巴勒斯 坦地区、埃叙部分国土
以色列依然占领着第三 次中东战争中获得的绝 大部分土地
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独立战争 1948.5.151949.7.20)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第二天,一些阿拉伯 国家为抵制以色列国的建立,对其宣战进攻。结果阿拉伯国家战败。 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以侵埃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西奈战役、卡代 什行动 1956.10.29-11.7)1956年7月26日,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 公司收归国有,英、法、以因此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英法以联军获胜。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六月战争、六天战争 1967.6.56.11)6月5日,以色列悍然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 突然袭击。以色列获胜,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整个巴勒斯坦和埃 及的西奈半岛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三 中东和谈 1.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东和平出现转机。在第五次中东战争 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明确提出“___以__土__地__换__和__平___”原则。 2.1993年,双方在美国签署了和平协议,达成和解,相互承认, 迈开了和平进程上的重要一步,巴以和平曙光初现。随后,巴以 两国就_______巴__勒__斯__坦__自_问治题达成协议。 3.然而,中东和平之路并不平坦。1995年,以色列总理_拉__宾___ 被刺身亡。尽管如此,通过谈判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为越 来越多的人接受。
荡不安的原因,可以排除④。故选A。
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课堂小结
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课外拓展
识别灯帮倒忙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当天黄昏,叙利亚军队未经充分准备就 转入夜间进攻。为了在行动中能保持相互间的联系,叙军部队 使用了一种彩色识别灯。这一情况很快被以色列军队发现了, 以军第7旅的一个连把这种识别灯当作目标显示器,利用它轻 而易举地击毁了20辆叙军坦克。
例 当前中东局势动荡不安。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对中东局
势造成了影响( A )
①宗教问题 ②民族问题
③大国介入 ④社会制度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当前中东局势动荡不安,异常复杂,造成这一局势
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本地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也
有大国介入引发的不安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要点探究
探究点 影响巴以冲突的因素 结合教材中的地图5-47、5-49、5-50,从地理环境、资
源配置、宗教信仰、国际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归纳分析。 (1)地理环境的重要性:中东地区位于欧、亚、非三洲各民
族迁移的通途,东西方交流的要道。巴勒斯坦地区更是处于 广大阿拉伯国家的中心位置,有“中东心脏”之称。
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3.争夺水资源 中东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_水__资__源_____极其 匮乏。为争夺水资源的使用权,中东各国间的冲突不断。 4.争夺石油资源 这里蕴藏着的丰富石油资源,也使其成为政治、经济和军事 的__最__敏__感____地区。在半个多世纪时间里,中东一直沉浸在战 火之中,和平进程举步维艰。
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5.巴勒斯坦问题是影响中东和平的最大问题,是阿拉伯国家 与以色列矛盾的根本症结所在。 (1)巴勒斯坦地区位于__地__中__海__、__死__海____和约旦河之间,是 广大阿拉伯国家的中心位置,有“___中__东__心__脏___”之称。这 一地区曾是古代犹太人的栖息之地。19世纪末,巴勒斯坦地 区已是阿拉伯人居住地。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___英__国_____获得了对巴勒斯坦地区的 “委任统治权”。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兴起了“_犹__太___ _复__国__运__动___”,并得到英国、美国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 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他们与当地阿拉伯人在土地、水 资源等问题上的矛盾也日益加深。
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2.民族矛盾 这里曾是世界上古老的__两__河__流__域____、尼罗河流域文明的发 祥地,也是__犹__太__教____、__基__督__教____、_伊__斯__兰__教_____的发源地, ______耶__路__撒是冷这三种宗教的共同圣地。(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 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历史上,许多民族都曾在 此繁衍生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丰富了这一地区的 文明历程,也使这里成为_____民__族__纠_和纷冲突频发的地区。
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3)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947年,___联__合__国___大会通过 了关于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分治”、建立一个_犹__太__国__家_____和 一个_阿__拉__伯__国__家_____的决议。
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二 中东战争 1.1948年,犹太人国家__以__色__列__国____建立,英国宣布结束 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_阿__拉__伯_____国家抵制以色列国 的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结果,以色列占领了联合国 划给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的大片土地,控制了巴勒斯坦大 部分地区,七十多万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沦为难民。 2.此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激化,冲突不断, 又爆发四次战争,中东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2)资源争夺的热点:为争夺水资源的使用权和丰富的石油 资源,中东地区冲突不断。
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3)宗教信仰:耶路撒冷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共同 的圣地,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 棘手的问题。 (4)国际环境:大国的插手,使巴以关系更加复杂。
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历史与社会
新课标(RJ) 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下册合订
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第2课时 动荡的中东
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自主学习
一 动荡的原因 1.地理位置重要 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___欧___、___亚___、___非___三洲各民族迁 移的通途,东西方交流的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