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7年组织行为学练习题
2017年-组织行为学主观题-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1(主观题)1.工作满意度是指什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是什么关系?工作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作绩效的高低。
一般来说,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知觉、判断、学习、工作的忍耐力等能发挥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因此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的关系;但消极的工作态度也可能引发积极的工作行为,如想获得较高的报酬等,从而也可以提高工作绩效。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后据研究表明,因为人的复杂性和需要的多面性,两者之间并没有一致的关系。
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一致性,一般情况下,工作态度好、认真,工作绩效就好。
过去人们总认为二者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后来的研究证明,二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因为我们的环境太复杂,人的动机太复杂。
2.如何进行情绪的调适与情感的培养?(1)情绪的调节与控制①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②丰富并端正人们的情绪经验③引导人们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使其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情感的培养①培养高尚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②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③培养幽默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3.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是什么?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人的行为也不例外。
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
影响人的行为的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客观外在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
4.运用几种对人性的假设来研究人性与组织管理的关系,应注意哪些方面?对人性理论的分析和运用要注意的问题:1、结合实际情况,是指运用人性理论要注意:(1)结合国情;(2)结合企业实际情况;(3)结合管理对象(个人)的实际情况。
2、运用人性理论应注意的问题:(1)多数人的需要层次较低,但整体上,需要的层次在提高;(2)员工对组织的态度是可以转变的。
这正是管理者的任务之一;(3)要注意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统一;(4)管理工作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题1.组织行为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___。
2.能力差异表现为:___。
3.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有:___。
4.动机的产生主要依赖两个条件:其一是___;其二是___。
19.在组织设计决策中,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___。
20.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将组织文化划分为四种类型:___。
二、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2.气质3.激励4.激励因素5.公平理论6.负强化7.消退8.挫折9.态度形成与转变10.工作满意度11.人际沟通6.期望理论对管理实践有何启示意义?7.强化理论在管理实践中有哪些运用?8.应对挫折有哪些方法?9.转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10.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11.怎样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12.简述组织社会化的三阶段模型。
13.影响新成员组织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14.常见的组织变革的方法有哪些?15.组织变革中,组织成员不安全感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16.如何在组织变革中实施强制推行法?四、辨析题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和区别。
分为能够解决的和暂时不能解决的。
对于暂时不能解决的需要,要做解释工作。
在能够解决的需要中再划分为靠组织解决的和在组织帮助下自力更生解决的。
经过这样的划分之后,帮助解决了群众中的200余种需要。
这种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有个单位,在奖励先进时,给先进人物每人发了一个价值600元的景泰蓝花瓶。
领导人认为这个奖励够水平,但是得奖者认为自己得了个不能吃不能用的玩物,卖掉不合适,送人也不好,心里很不舒服。
因为该厂员工生活水平并不高,住房都很困难,还谈不上装饰房间的要求,显然对一个高级花瓶也就谈不上兴趣了。
80年代上海有个工厂,在评先进时,准备改变过去发纪念品的奖励方式为发奖金。
在受奖人中有个女青工曾经因犯罪被劳教过,回厂后表现很好,被评为先进。
对她应该怎样奖励呢?厂领导认为这个女工需要的是用新的荣誉洗刷过去的历史,而不是金钱。
因而决定给她特制印有“先进工作奖”字的脸盆等纪念品,出反应。
2017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组织行为学试卷(课程代码0015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最根本且起长远作用的激励是【 B 】 A.外在激励 B.内在激励C.荣誉激励 D.目标激励2.在赫尔的内驱力理论中,情境是【 B 】A.原始性内驱力B.继发性内驱力C.社会性内驱力 D.群体性内驱力3.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 A 】A.需要 B.动机 C.目的 D.行为4.在个性心理中,有“好坏之分”的是【 C 】A.气质 B.能力C.性格 D.情绪5.在员工一组织关系中,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 C 】A.经济合同 B.社会规范 C.心理契约 D.价值观6.当个体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因他人的在场而激发了个体的工作动机,由此而引发的绩效水平提高的倾向,称之为【 B 】A.社会惰化B.社会促进作用C.从众 D.刻板印象7.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正式关系的是【 D 】A.人事结构 B.奖惩结果 C.群体结构D.职权结构8.从众行为源于群体的A.规范 B.制度C.压力 D.环境9.当我们自身的工作量大且很繁重,急切需要人进行信息协调筛选时,最有效的沟通网络是【 D】A.链式 B.轮式 C.环式D.倒Y式10.网络时代最显著的沟通特征是沟通方式的【 A 】A.扁平化 B.高耸化 C.社会化 D.人性化11.人们通过自己所说的词语直接传达信息,并不需要考虑谈话的背景。
这种背景属于【 A 】A.低文化背景 B.中文化背景C.高文化背景 D.任何背景12.管理者应当使组织保持适当的冲突水平,限制破坏性冲突,促进建设性冲突,这种观念属于【 C 】A.传统观念 B.人际关系观念C.相互作用观念 D.经济人观念13.正式组织内部行使不同职能的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冲突,这是【 C 】A.冲突的讨价还价模式 B.冲突的官僚模式C.冲突的系统模式 D.冲突的社会模式14.社会系统学派把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看做是一种【 A 】A.协作的社会系统 B.封闭的社会系统C.开放的社会系统 D.复杂的社会系统15.圣吉把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能称为“五项修炼”,其核心是【 D 】A.第二项修炼 B.第三项修炼C.第四项修炼D.第五项修炼16.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的是态度和【 D 】A.情感 B.气质 C.能力D.信念17.在组织文化因素理论中,迪尔和肯尼迪认为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是【 D 】A.价值观 B.英雄人物C.文化网络D.企业环境18.支持知识习得和整合过程的三要素是启发、重复和【 B 】A.交流B.回顾 C.评价 D.认可19.创造型学习产生的前提是【 A 】A.有共同愿景 B.有职业生涯规划C.有学习策略训练 D.以任务为导向20.路径.目标理论与其他领导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 B 】A.立足于领导者B.立足于下属C.立足于领导风格 D.立足于领导行为21.对非常规事件采取非程序化处理,具有很大随机性和灵活性的是【 B 】A.领导方法B.领导艺术C.领导行为 D.领导有效性22.人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其能力的大小,还取决于【 A 】A.激励的水平 B.需要的强弱C.目标的高低 D.成就的大小23.麦克利兰认为,除了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人还有三种需要,一是友谊需要,二是权力需要,三是【 A 】A.成就需要 B.尊重需要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24.一般来讲,可以使员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激励是【 B 】A.内在激励B.外在激励 C.公平激励 D.归因激励25.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学科是人事管理学和【 D 】A.社会管理学 B.人类学C.领导科学 D.组织管理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17年4月 自考 组织行为学(00152) 真题
Hale Waihona Puke 9.在非正式沟通网络中传播效应最高的是 A.单串型 B.饶舌型 C.集合型 D.随机型 10.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解决 A.垂直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B.水平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C.斜向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D.非正式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11.人们通过语言传达的只是有限的信息,必须要从谈话背景中进行推论和解释。这种背景属于 A.低文化背景 B.中文化背景 C.高文化背景 D.任何背景 12.管理者应当接纳冲突,适当控制和利用冲突,这种观念属于 A.传统观念 B.相互作用观念 C.人际关系观念 D.经济人观念 13.在正式组织中,按照指挥链和职权关系,上级在运用职位权力命令和控制下级的活动和行为时所发生的 垂直方向的冲突,这是 A.冲突时的讨价还价模式 B.冲突的社会模式 C.冲突的系统模式 D.冲突的官僚模式 14.最早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组织问题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的是 A.古典组织理论 B.近代组织理论 C.现代组织理论 D.权变理论 15.能从本质上反映组织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的是 A.组织规模 B.组织效率 C.组织类型 D.组织结构 16.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的是信念和 A.情感 B.气质 C.能力 D.态度 17.7S 管理模式是一种 A.组织文化理论 B.领导理论 C.个性理论 D.团队理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1.心理过程 32.工作满意度 33.共生效应 34.组织变革 35.内在激励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36.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37.简述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38.管理者应如何开展有效反馈? 39.简述虚拟团队的作用。 40.简述组织文化的积极功能。 41.简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题1.组织行为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___;2.能力差异表现为:___;3.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有:___;4.动机的产生主要依赖两个条件:其一是___;其二是___;5.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___;6.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高层次需要由___构成;7.“生存、关系、成长”理论认为人类有三种需要:___;8.从公平理论来看,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___,还有___;9.强化的类型有___;10.综合激励理论主要包括___的综合激励理论和___的综合激励理论;11.挫折发生的三个必备条件是___;12.影响人际知觉偏见的心理因素有___;13.归因的一般原则有___;14.根据信息沟通时的反馈信息多少,在组织中可以把沟通分为两种:___;15.从相互作用分析的角度出发,交往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___;16.高绩效团队的特点有:___;17.领导行为的效果是由___交互作用所决定的;18.20世纪70年代,领导问题的研究以考虑情境因素的应变理论为主导方向;但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研究者则从领导与下级的关系以及领导者是否具有远见卓识的角度研究领导行为,从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主要包括___;19.在组织设计决策中,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___;20.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将组织文化划分为四种类型:___;二、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2.气质3.激励4.激励因素5.公平理论6.负强化7.消退8.挫折9.态度形成与转变10.工作满意度11.人际沟通12.交叉交往13.高绩效团队14.领导15.影响力16.组织结构17.组织变革18.参与认同法19.强制推行法20.力场分析法三、简答题1.简要解释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主试、被试、假设、因果关系等概念;2.气质的特点有哪些3.在管理中如何运用能力的差异4.性格在管理中有什么意义5.在管理中如何运用双因素理论6.期望理论对管理实践有何启示意义7.强化理论在管理实践中有哪些运用8.应对挫折有哪些方法9.转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10.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11.怎样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12.简述组织社会化的三阶段模型;13.影响新成员组织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14.常见的组织变革的方法有哪些15.组织变革中,组织成员不安全感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16.如何在组织变革中实施强制推行法四、辨析题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和区别;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3.简述金字塔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与团队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4.团队与群体的联系和区别;五、论述题1.如何在管理中运用需要层次理论2.如何改善人际沟通3.试从动机的产生和形成出发来论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本原理;4.如何调控组织变革五、案例分析题1.在一个单位,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单位的青年加以归类;也就是说,把一些青年归入生理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一类,把另一些青年归入社交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一类,把第三类青年归入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一类,如此等等;当这种作法被本单位青年知道以后,引起思想上的混乱;在另一个企业,该企业领导受到需要层次论的启发,在厂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干部和职工的需要;经统计,全厂干部和职工提出了近千种需要;对于不正当的需要并不给予简单的满足,而是加强教育;在正当的需要中再划出合理和不合理的需要,对于不合理的需要还是进行教育的问题;对于合理的需要又划分为能够解决的和暂时不能解决的;对于暂时不能解决的需要,要做解释工作;在能够解决的需要中再划分为靠组织解决的和在组织帮助下自力更生解决的;经过这样的划分之后,帮助解决了群众中的200余种需要;这种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有个单位,在奖励先进时,给先进人物每人发了一个价值600元的景泰蓝花瓶;领导人认为这个奖励够水平,但是得奖者认为自己得了个不能吃不能用的玩物,卖掉不合适,送人也不好,心里很不舒服;因为该厂员工生活水平并不高,住房都很困难,还谈不上装饰房间的要求,显然对一个高级花瓶也就谈不上兴趣了;80年代上海有个工厂,在评先进时,准备改变过去发纪念品的奖励方式为发奖金;在受奖人中有个女青工曾经因犯罪被劳教过,回厂后表现很好,被评为先进;对她应该怎样奖励呢厂领导认为这个女工需要的是用新的荣誉洗刷过去的历史,而不是金钱;因而决定给她特制印有“先进工作奖”字的脸盆等纪念品,当众发给她,这个女工非常高兴;她每天用印有“奖”字的脸盆洗脸,并默默告诫自己:“可不能掉队啊”可见,把“钱”改为“物”对这位女工的目标价值大大增加了;而其他受奖的工人,由过去一直发“物”改为发“钱”也很高兴;3.四十多岁的张健在一家大银行做经理助理,已经11年了;长期以来,张健的工作成绩平平,以致没有一个分行经理愿意要他给银行老总当助理,老总经常把他安排到新开出的分行去,设法把他调开;所以,他11年来换了8个分行;张健被调到第九个分行做经理助手时,人家很快了解了他以前的工作档案,尽管这位经理不情愿接收他,但还是愿意尝试一下对他实行激励;张健这个人经济上不紧张,他已继承了一套舒适的住宅,妻子在家料理,孩子已大学毕业,有了收入不错的职业,所以,他是满足的;这位经理在与张健相处的一段时间里,两次都想解雇他;有时候,张健表现得干劲十足,但过不了多久,便旧态复萌,依然故我;这位经理对他进行了全面分析后,认为:虽然张健对有形的物质方面已很满足,但对承认和赞赏倒可能作出反应;于是,经理先生就琢磨着在这方面想办法;比如,经理趁分行成立一周年之际,在银行营业之前,举行了一个全体雇员集会,预先制作了一个很大的蛋糕,特意把张健管辖下的重要财务比率数字,以及他为组织创造的效益写在蛋糕上;这一次,张健被大家给予他的褒扬所深深打动了;从此以后,他像换了一个人,不到两年的时间,他成了另一家分行的杰出经理;确定案例的核心主题;不同层次的主题具有不同的价值;运用相关的理论来阐述主题;分析案例的成败得失;提出可能的策略;4.一天,智明公司会议室的空气显得比较沉闷;郑总经理、人力资源蔡经理和新进公司的15名人员正在进行严肃的对话;郑总经理:“听说你们要集体辞职,能把你们的想法告诉我吗今天我真心诚意来听取你们的想法和意见,有什么话大家尽管说,我尊重大家的各种想法;”甲开口:“今年4月份贵公司到我们学校招聘,由于毕业后有所作为的想法,我们慕名来到这里;但是,公司的管理令我们感到很失望;从进公司的第一天起,我们只是接受任务,一天到晚埋头干活,干得不明不白的,无从了解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乙接下去说:“招聘的时候,林经理林经理是某项目的负责人,被临时抽调去招聘新员工答应的月工资是1600元;7月23日,我们来报到了,报到后方知试用期工资仅850元/月;月底拿到的第一次工资是按天计算的,8天总计是213元,这无疑给我们泼了一盆凉水;第二个月的工资,扣掉办理有关人事手续费100元,午、晚餐伙食费300元,再扣掉住宿费用100元,到手的仅有300元;工资的高低并不是最重要的,但这种计算报酬的方法是对我们的轻视,也是对我们母校的公开篾视;我们会告诉母校以后不再推荐同学来这里工作;”丙也开口了:“你们这么斤斤计较,按天给我们付酬,我们也只好按小时来计算工作;以往我们为了完成项目,考虑到工作的连续性,经常自愿加班到晚12点;我们愿意这么做,也从工作中找到不少的乐趣;但我们学乖了,不必那么卖力,到了下班时间,该下班就下班;我们清楚手上的项目要在9月10日完成,现在明确告诉你,就是到了11月10日也交不了差的;”甲又说:“不过,我们已经商量好了,现在暂且不辞职;等学到本领后,再离开这里;”听到这里,郑总经理说:“谢谢你们都说了真心话;公司成立两年来,我和几个副总经理白手起家,奋斗打拼,才有目前的结局;由于订单都做不完,我们一直没有时间认真考虑管理上的问题;前些日子,我碰巧听了一个有关人力资源的讲座,深受启发;回来后,我马上成立了人力资源部,还聘请了省委机关部门的处长来负责管理,你们看他指着人力资源部经理,我还请来一位受过正规MBA教育的研究生来帮助我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希望能做到公司所有成员和公司一起发展;现在,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公司迫在眉睫的事情;请你们相信我,给我一段时间,我会做得让你们满意的;你们先回去安心工作;”技术人员离开后,郑总经理回头对蔡经理说:“你一定要帮帮我,把他们的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确定案例的核心主题动机与激励;不同层次的主题具有不同的价值;运用相关的理论来阐述主题;分析案例的成败得失;提出可能的策略;组织行为学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案例分析法;2.水平差异;类型差异;早晚差异;3.社会文化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4.个体因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需要驱力或欲望;个体之外能满足需要的客体、情境、条件等诱因;5.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6.权力需要;友谊需要和成就需要7.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8.报酬的绝对值报酬的相对值;9.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10.波特——劳勒罗伯特·豪斯11.个体所期望或追求的目标是重要的;个体认为该目标是有可能达成的;在目标与现实中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12.第一印象初次印象;刻板印象人际知觉的定型化;光环效应晕轮效应13.共变原则;打折扣原则;非共同效果原则;非预期性原则;三度归因原则;14.双向沟通和单向沟通15.平行的交往和交叉的交往16.高效率、高绩效;规模较小;成员技能互补;善于变化17.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环境变量18.领导—成员交换理论;领导归因理论;领导魅力理论;转变型领导理论和超越型领导理论19.环境;战略;规模和技术20.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队型;堡垒型二、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具有边缘性、综合性、两重性、实用性的特点;2.气质气质就是个人与生俱来的、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心理活动特征;3.激励激励就是指管理者创设各种既能朝向组织目标又能满足职工合理需要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条件,持续激发职工的动机,以调动职工行为积极性的过程;4.激励因素来自工作本身实质上是人们对工作本身的要求;使职工感到非常满意的因素,主要是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本身带有挑战性,工作的成绩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以及职务上的责任感和职业上能够得到成长和发展等等;这些因素的满足能够极大地激发职工的热情,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如果这类因素解决不好,也会引起职工的不满,虽无关大局,却能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5.公平理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会由于他们得到了什么而定,还会由他们看到别人或以为别人得到了什么而定;他们不仅会将自己付出的劳动或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之比值进行横向比较,还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或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之比值进行纵向比较;比较的结果,若两种比值是相等的,就会产生公平感,若两种比值不相等,则产生不公平感;6.负强化亦称消极强化——撤销一个厌恶的刺激,以增加一个行为发生的概率;7.消退亦称衰减——撤销一个愉快的刺激,以降低一个行为发生的概率;8.挫折挫折是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不能克服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9.态度形成与转变态度形成的过程是指从没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从简单的态度到复杂多样态度,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态度的过程;态度转变的过程是指人的态度由旧到新的过程,它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态度的强度的转变,或称一致性的转变,即原有态度的方向不变,只是改变了态度的强度加强或减弱;二是态度的方向转变,或称不一致性的转变,即以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如由反对变为拥护,由消极变与积极,由讨厌变为追求等;10.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指员工个体对所从事的工作采取的喜欢或不喜欢的态度;11.人际沟通人际沟通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和理解过程;有时也被称为信息沟通,意见沟通等;12.交叉交往在交往中如果得到的不是适当的反应或预期的反应,就可能使交往中断,这时,相互作用是交叉的,我们把这种交往称交叉交往;13.高绩效团队高绩效团队是指一种能自动变革、高效率朝着目标运转的团队;14.领导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行为过程;15.影响力影响力是指一个人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16.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就是组织的框架体系;也就是组织各部门及各层次之间所建立的一种人与事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17.组织变革组织变革就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结构和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应变能力;18.参与认同法参与认同法是一种通过让普通组织成员以不同方式参加组织变革活动,来使得他们在组织变革的目标、内容、步骤和方法等问题上与领导者采取相同的认识和态度的调控组织变革动力的心理学方法;19.强制推行法强制推行法是指一种领导者在特定条件下,采取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来调控组织变革动力,以推动组织变革的方法;20.力场分析法力场分析法是由勒温提出的,他认为在贯彻变革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阻力,可以运用力场分析的方法去分析组织中支持和反对变革的所有因素,采用图示法排队,分析比较其强弱,然后采取措施,通过增强支持因素和削弱反对因素来推行改革的方法;三、简答题1.简要解释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主试、被试、假设、因果关系等概念变量是能被测量的,可能在数量、强度的任一方面或两方面都发生变化的一种一般特征;比如:工作满意度、员工生产率、工作压力、能力、个性、群体规范等都是组织行为学中的变量;由研究者操纵变化的变量叫自变量;在组织行为学中,通常研究的自变量包括智力、个性、工作满意度、经验、动机、强化模式、领导风格,报酬分配、甄选方法以及组织设计; 因变量是受自变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反应变量;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常见的因变量有生产率、缺勤、流动、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承诺;中介变量又称中间变量,或者权变变量,是指一类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一种变量;由于这种变量不易被观察到,不易被操纵、不易被测量,因此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潜在的或假设的变量;例如:如果增加工作领域中直接监督的程度X,则会提高工人的生产率Y,但这种影响受到所从事任务的复杂性Z的制约;主试是指在研究中负责主持该项研究活动的个体,一般为1名;被试是指在研究中被研究的对象;在组织行为学中往往是人;对于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关系所作的试探性解释称为假设;因果关系是指在假设中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根据定义,假设中暗含着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它意味着一种预先假设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2.气质的特点有哪些气质是个人与生俱来的、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心理活动特征;气质主要是先天的;气质有极大的稳定性,但也有一定的可塑性;每一气质类型各有优缺点,都有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气质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影响;气质可能会影响到活动效率;3.在管理中如何运用能力的差异录用选拔,全面考察;使用安排,人尽其才;培训提高,两者兼包;考核评价,因岗异样;4.性格在管理中有什么意义行为预测;量材而用,因材施教;5.在管理中如何运用双因素理论根据赫氏理论,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在“满足”二字上做文章;满足人们对外部条件的要求保健因素——间接满足,或者满足人们对工作本身的要求激励因素的满足——直接满足;我们在实施激励时,应注意区别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前者的满足可以消除不满,后者的满足可以产生满意;在间接满足方面注意发挥保健因素的作用;在直接满足方面,突出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设法将保健因素转变成激励因素,指导奖金发放;6.期望理论对管理实践有何启示意义1激励动机,必须同时考虑三方面的问题努力与工作绩效、绩效与报酬、报酬与需要;2提高绩效到报酬的期望值;根据VIE理论,工作绩效只是获得工作报酬的手段;人们只有明确认识到工作绩效对于获得报酬所具有的肯定意义的条件下,才会去努力争取高水平的工作绩效;因此,管理者应该对组织成员讲清楚,什么样的绩效水平将会导致什么样的报酬;奖酬办法越明确,越具体,组织成员所形成的动机就越明确、具体,因而强度也就越大;3提高效价,采取合适的报酬根据VIE激励理论,报酬的效价是影响激励量的关键因素;人们只有在认为社会组织所许诺的工作报酬对自己具有一定意义的前提下才会为了获得这种报酬而主动地去努力工作;7.强化理论在管理实践中有哪些运用强化对象: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强化因素;强化手段:不断创新,采取多种强化手段;强化时机:及时而正确强化;强化策略: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奖为主,以罚为辅;8.应对挫折有哪些方法提高认识,正确对待挫折,充分认识到挫折是社会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逃避,试着改变自己的认知角度,也就是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遭遇的挫折;改善不恰当的管理,采取宽容态度;改变情境,弱化情境,万不可将挫折无限放大,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最能使自己感到自信、愉快和充实的活动上去;采用精神发泄法学会合理宣泄,缓解心理压力;9.转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1逐步提出要求——心理学研究表明,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首先必须了解他原来的态度立场,然后再估计一下他的态度立场与所要转变的态度目标的差距是否过于悬殊,若差距过大,反而会发生反作用;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则人们比较容易接受,所以要转变人们的态度,不能操之过急,最好逐步提出要求;2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心理学家们研究认为,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最好能够引导他积极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或者在活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原因在于,某种特定的环境气氛能够使人们受到感染;3利用组织规定和群体规范——组织的规章制度、公约、法规,它告诉人们怎样做是对的,怎做是不对的;一般地说,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任何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行动准则或群体规范,它要求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守;如果个体违反了群体规范,群体就会采取各种形式的压力使该成员服从;因此,管理者可利用群体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4充分利用宣传工作——管理人员改变职工的态度主要是采用普遍宣传、重点教育和个别说服的方法;可以这样说,其他的任何一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都离不开宣传工作;10.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邻近性;熟习性;相似性;互补性;自我暴露;个人条件;11.怎样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提高领导者影响力水平的关键是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水平;正确使用权力性影响力,即通过政策、程序、规定、决策和命令等方式正确行使职权;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与和谐的组织气氛,增强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效能;遵循领导的法则,发挥成功的领导影响力的作用;12.简述组织社会化的三阶段模型;一个员工从“局外人”成为“内部人”需要经历社会化的三个阶段; 1预期的社会化:这个阶段始于个体真正加入组织之前;预期的社会化信息来自各个方面,例如招聘广告、个人经验等等;2碰撞:第二阶段一般是从员工签订雇佣合同开始;在这个阶段,新员工开始觉得现实和期望并不一定相吻合,为此感到吃惊和不安,有学者称之为“现实震惊”;3调整和变化:随着员工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掌握了工作技能、解决了角色冲突,就开始进入组织社会化的第三阶段——员工开始改变自己,接受组织文化,逐渐融人组织;13.影响新成员组织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1组织能够控制的因素组织能够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五个:①管理层对社会化的认识;②对新员工的招聘面试;③正式的新员工定向培训;④各种工作培训;⑤组织的监督;2组织不能控制的因素组织不能控制的因素主要有四个:①新员工的个性;②新员工对企业的第一印象;③其他员工行为给新员工留下的印象;④新员工个人需要的满足;14.常见的组织变革的方法有哪些1通过改变组织结构来实现组织变革;2通过改变技术来实现组织变革;3通过改变人员来实现组织变革;4通过调节和控制外部环境来实现组织变革;15.组织变革中,组织成员不安全感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不安全感是指组织成员在组织变革中由于感到安全受到威胁,甚至可能完全丧失而产生的一种茫然无措的心理恐慌状态;这种不安全感主要由以下三种原因造成:1组织变革所要创造的新事物容易促使组织成员产生不安全感;2组织变革本身所具有的探索性、实验性和不确定性,也容易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安全感;3组织变革所带来的各种变动也会组织成员造成不安全感;16.如何在组织变革中实施强制推行法运用强制推行法必须注意采取以如下措施:1正确选择组织变革领导者;2正式公布组织变革决定;3坚决支持积极参与组织变革的组织成员;4严格执行组织纪律;四、辨析题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和区别;能力与知识,技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能力不等同于知识,技能;知识是人们所掌握的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历史经验;技能是个体习得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而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前面两者表现了一个人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后者不仅表现了个人已经取得的成就水平,而且而预示着人在活动中可能达到的成就水平;因而知识、技能与能力是有区别的;能力与知识、技能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在:首先,一定的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比较小、而一个能力差的人,可能有要付出双信甚至多信的努力才能获得同样的知识和技能;其次,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促进能力的发展;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首先,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组织行为学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D.职权结构 C.群体结构 A.人组织行为学试卷C.压力 D.环境.规范 B.制事结构 B.奖惩结果8.从众行为源于群体的度 A00152)(课程代码9.当我们自身的工作量大且很繁重,急切需要人进行信息协调筛选时,最有效的沟通网络是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D.倒Y考生答题注意事项:式.环式.轮式 C A.链式 B10.网络时代最显著的沟通特征是沟通方式的1。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A草稿纸。
.扁平化 B.高耸化 C.社会化 D .人性化11.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人们通过自己所说的词语直接传达信息,并不需要考虑谈话的背景。
这种背景属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2.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于涂黑。
A.低文化背景0.5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B.中文化背景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任何背景.高文化背景 C D第一部分选择题.管理者应当使组织保持适当的冲突水平,限制破坏性冲突,促进建设性冲突,这12 251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种观念属于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人际关系观念 A.传统观念 B.相互作用观念“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最根本且起长远作用的激励是 C 1..经济人观念 D.正式组织内部行使不同职能的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冲突,这是 B.外在激励 A .内在激励13 .目标激励 C.荣誉激励 D.冲突的官僚模式.冲突的讨价还价模式 B A.冲突的系统模式 2.在赫尔的内驱力理论中,情境是C.冲突的社会模式 D14.社会系统学派把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看做是一种 B.原始性内驱力 A .继发性内驱力.协作的社会系统A.群体性内驱力.社会性内驱力 C D B.封闭的社会系统.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3 D.复杂的社会系统 C.开放的社会系统D C B A.需要.动机.目的.行为.圣吉把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能称为“五项修炼”,其核心是15 4.在个性心理中,有“好坏之分”的是.第三项修炼 A.第二项修炼 B.第五项修炼 B.气质 A.能力C.情绪 D D.性格 C.第四项修炼.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的是态度和.在员工一组织关系中,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5 16.信念D D.心理契约.社会规范 B A.经济合同 C.价值观 C.能力.气质 A.情感 B迪尔和肯尼迪认为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是最大的影在组织文化因素理论中,.当个体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因他人的在场而激发了个体的工作动机,由此而引617.响因素是发的绩效水平提高的倾向,称之为B.社会促进作用.社会惰化 A B.英雄人物 A.价值观 D.刻板印象 D.从众 C.企业环境 C.文化网络.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正式关系的是718.支持知识习得和整合过程的三要素是启发、重复和B.回顾28.组织变革的主要变量有 C.评价 A.交流 D.认可A.结构变革 B.技术变革19.创造型学习产生的前提是C.人员变革 D.有共同愿景.任务变革 A.有职业生涯规划 B E C.有学习策略训练 D.以任务为导向.社会变革29.路径.目标理论与其他领导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 20A.政治素质B.立足于下属 B.道德素质 A.立足于领导者C.知识素质 D.能力素质 C.立足于领导行为.立足于领导风格 D 21.对非常规事件采取非程序化处理,具有很大随机性和灵活性的是 E.社会素质30.强化理论的强化类型有B.领导艺术 A.领导方法A.正强化 B.负强化.领导行为 D.领导有效性 CC 22.人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其能力的大小,还取决于.惩罚D .归因EA.激励的水平.自然消退.需要的强弱 B D.成就的大小 C.目标的高低.麦克利兰认为,除了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人还有三种需要,一是友谊需要,二是23权力需要,三是.成就需要A.尊重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安全需要 C 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一般来讲,可以使员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激励是24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 B.外在激励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组织行为学的测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的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组织结构B. 组织文化C. 个体行为D. 群体行为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范畴?A. 领导力B. 员工满意度C. 产品设计D. 工作动机答案:C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C二、填空题4.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_________和_________在组织中的行为模式。
答案:个体;群体5.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将工作因素分为两类: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卫生因素;激励因素三、简答题6. 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张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主要观点包括:工作分析、标准化作业、时间研究和激励机制。
7. 描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答案: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满意度和工作不满意度是由两组独立因素决定的。
卫生因素,如工资、工作条件等,可以消除不满意度,但不能提高满意度。
而激励因素,如成就感、认可等,能够显著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四、论述题8. 论述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行为规范。
它对员工行为有重要影响:首先,组织文化可以塑造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引导员工按照组织期望行事;其次,它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协作效率;最后,组织文化还能够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对员工的留任和绩效产生积极作用。
9. 分析领导力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
答案:领导力在组织变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领导者需要明确变革的方向和目标,为组织成员提供清晰的指引;其次,领导者需要通过有效沟通,激发员工对变革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再次,领导者要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积极的态度,以身作则,鼓舞团队克服变革过程中的困难;最后,领导者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根据变革进程中的反馈和挑战,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确保变革的顺利进行。
2017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真题
2017 年 4 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真 题以下为大家带来的是 2017年 4 月《组织行为学》 考试真题,各位小伙伴们可以自行参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5 分)经济人”假设的基础是、人的行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 、整体性B 、选择性C 、稳定性D 、倾向性 、引发行为最直接的原因是 、动机B 、需要C 、目标D 、情感 、在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气质B 、能力C 、性格D 、情绪A 、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B 、群体发展六阶段模型C 塔克曼模型D 、间断-平衡模型A 主义、享乐主义B 、现实主义C 、社会主义D 、资本5 模型是、用于描述临时性工作任务群体发展变化情况的6 、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利结构中位置的 是A 、人事结构B 、职权结构C 、群体结构D 、奖惩 结构7 、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 力,这称为、最有效的群体规模是、 3人或 5人 B 、 5人或 7人 C 、 7人或9人 D 、9 、在非正式沟通网络中传播效应最高的是A 、单串型B 、饶舌型C 、集合型D 、随机型10 、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解决A 、垂直沟通中存在的问题B 、水平沟通中存在的 问题C 、斜向沟通中存在的问题D 、非正式沟通中存在 的问题11 、人们通过语言传达的只是有限的信息,必须要从谈话背景中进行推论和解释。
这种背景属于A 、低文化背景B 、D 任何背景A 印象、社会惰化B 、从众C 、社会促进效应D 、刻板A 9 人或 1112、管理者应当接纳冲突,适当控制和利用冲突,这种观念属于A、传统观念B、相互作用观念C、人际关系观念D经济人观念13、在正式组织中,按照指挥链和职权关系,在运用职位权力命令和控制下级的活动和行为时所发生的垂直方向的冲突,这是A 、冲突时的讨价还价模式B、冲突的社会模式C冲突的系统模式D、冲突的官僚模式14 、最早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组织问题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的是A、故电组织理论B、近代组织理论C、现代组织理论D、权变理论15 、能从本质上反映组织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的是A、组织规模B、组织效率C、组织类型D、组织结构16 、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的是信念和、情感B、气质C、能力D、态度17 、7S 管理模式是一种、组织文化理论B 、领导理论C 、个性理论D 、团队理论18 、双环学习经常发生在A 、组织成立初期B 、组织衰退期C 、组织成熟期D组织的渐进或根本性创新时期19、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特征是A 、系统认知B 、系统思考C 、团队学习D 、创新20、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是A 、垂直结构B 、扁平结构C 、矩阵结构D 、无边界结构21、领导者在影响下属的同时也必然受下属某方面的影响,这就是领导作用的A 、互动效应B 、互惠效应C 、踏门槛效应D 、晕轮效应22、麦克利兰认为,除了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人还有三种需要,一是权力需要,二是成就需要,三是A、尊重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友谊需要23、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组织管理学和A、社会管理学B、人类学C、人事管理学D、领导科学24、最早对权变理论作出理论性评价的学者是A、麦格雷戈B、梅奥C、豪斯D、费德勒25、使个体行为量化的主要工具是A、问卷B、访谈C、心理测验D、情景模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10分)26、态度的心理结构有A、知觉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意向成分E 、行为成分27、群体决策最常见的方法有A、头脑风暴法B、名义小组法C、德尔菲法D、电子会议法E 、决策树法28、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有A、复杂化B、正式化C、集权化D、社会化E、专业化29、影响激励效果的因素有A、激励时机B、激励频率C、激励程度D、激励方向E 、激励环境30、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有A、跨学科性B、系统性C、权变性D、实用性E、科学性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 分)31 、心理过程32 、工作满意度33 、共生效应34 、组织变革35 、内在激励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36 、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措施有哪些?37 、简述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分)42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有效管理非正式群体。
XXX17年课程考试《组织行为学(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100分答案
XXX17年课程考试《组织行为学(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100分答案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1.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是()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命令型群体D.任务型群体满分:2分正确答案:A2.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尊重需要B.交往需要C.安全需要D.生理需要满分:2分正确答案:A3.XXX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A.成就需要B.权力需要C.社交需要D.安全需要满分:2分正确答案:A4.根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属于保健因素的是()A.公司的政策与管理B.工作本身C.成就D.上进心满分:2分正确答案:A5.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B.需要条实际、双身分实际、激励需要实际C.X理论、Y理论D.挫折实际、归因实际、强化实际满分:2分正确答案:A6.在现实生活中,有人通过努力工作赚钱,有人通过投机取巧赚钱,这些现象表明()A.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的动机B.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C.好的动机可以引起不公道的行动D.坏的动机大概被外表积极的行动袒护满分:2分正确答案:B7.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很多员工很不惬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
造成这种征象的缘故原由是()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B.奖励不够及时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D.员工太挑剔满分:2分正确答案:C8.组织赖以保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组织办理的最高条理是()A.组织心理的和谐化B.组织文化C.组织成员的认同感D.组织计谋满分:2分正确答案:C9.将权力定位于群体的领导作风是()A.民主型B.型C.协商型D.集权型满分:2分正确答案:A10.对一种脚色的态度与实际脚色行动的一致性是()A.脚色知觉B.角色规范C.脚色统一性D.脚色期待满分:2分正确答案:C1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B.异质群体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满分:2分正确答案:A12.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A.惩罚B.正强化C.天然减退D.消极强化满分:2分正确答案:A13.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A.XXXB.XXXC.XXXD.XXX满分:2分正确答案:D14.组织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是()A.个体B.群体C.团队D.部分满分:2分正确答案:A15.面谈法属于组织行动学研究方法的:()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满分:2分正确答案:B16.“任何领导类型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是一无是处,而是与环境情况相适应的”,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A.XXXB.XXXC.XXXD.XXX满分:2分正确答案:A17.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A.3—30人B.30—1000人C.1000—人D.人以上满分:2分正确答案:C18.人们寻求报酬大于成本的行为关系,回避成本大于报酬的行为关系,这种观点源于()A.人际反应特质理论B.社会比力实际C.人际相互作用理论D.社会交换实际满分:2分正确答案:D19.领导方格理论中将对工作高度关心,但对人很少关心的领导类型称为()A.贫乏式B.乡村俱乐部式C.团队式D.任务式满分:2分正确答案:D20.通过研究领导作风类型以及分歧的领导作风对组织效能的影响,以寻求最有用的领导作风,这是()A.领导特性有用论B.领导权变有用论C.领导行为有效论D.领导作风有用论满分:2分正确答案:D21.管理系统理论是由()提出的A.XXXB.XXXC.XXXD.XXXE.XXX满分:2分正确答案:C22.在人们发生毛病知觉的思想方法中,有一种是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被称之为()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满分:2分正确答案:C23.按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来划分,美国组织行为学家XXX把人的价值观分为()A.五类B.六类C.七类D.八类满分:2分正确答案:C24.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现()A.高生产率低凝聚力B.低生产率高凝聚力C.高生产率高凝聚力D.低生产率低凝聚力满分:2分正确答案:C25.XXX认为,若一个人的所有需要都相对未满足时,支配人们行动的优势需要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满分:2分正确答案:A26.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权力需要B.合群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成就需要满分:2分正确答案:D27.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通过对某人的知觉而留下的最初印象,能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后来对他再次发生的知觉,称之()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投射满分:2分正确答案:C28.属于领导权变理论的是()A.领导作风论B.途径—目标理论C.领导行动方格论D.领导行为二元四分论满分:2分正确答案:B29.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A.人际群体B.团队集体C.无序群体D.任务群体满分:2分正确答案:D30.人脑对客观事物综合整体的反映是()A.感觉B.知觉C.社会知觉D.自我知觉满分:2分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能力按其适应性可分为()A.智力B.才干C.专门能力D.发明力E.智商满分:2分正确答案:ACD2.合理的组织目标应具备的特征,除了一致性、协调性、可行性外,还具有()A.适应性B.可操作性C.实现度D.认知度E.对应性满分:2分正确答案:ABCD3.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主要包括()A.社交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安全需要D.人际关系和谐的需要E.相互尊重的需要满分:2分正确答案:CDE4.组织行动学研究的条理有:()A.个体B.群体C.组织D.集体E.环境满分:2分正确答案:ABCE5.X实际认为()A.人生来就是懒惰的B.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跟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的C.人们具有非理性的感情,不克不及自我约束D.社交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E.逃避责任,缺乏朝上进步心,不是人的本性满分:2分正确答案:ABC6.鄙人列激励实际中,属于内容型激励实际的有()A.需要条理实际B.双身分实际C.期望理论D.ERG理论E.公正实际满分:2分正确答案:ABD7.在调查法中,一般采用的具体的调查方法有()A.面谈法B.电话调查法C.案例追踪法D.问卷调查法E.心理测验法满分:2分正确答案:ABD8.根据领导权变实际,以下关于被领导者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是实现领导目标的基本力量B.能反映领导的管理特征C.能反应领导的有用性D.是领导活动的客体E.是领导活动的主体满分:2分正确答案:ABCD9.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A.办理的两重性B.人的两重性C.组织的两重性D.多学科性E.多层次满分:2分正确答案:ABD10.组织行动学的特性有:()A.边缘性B.综合性C.两重性D.多层次性E.实用性满分:2分正确答案:ABCE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我们可以把激励看作由内外刺激身分、动机、行动、目标等要素组成的自上而下的办理过程。
2017年4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4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经济人”假设的基础是( )A.享乐主义B.现实主义C.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正确答案:A解析:“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多数人看成是天性懒惰且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
2.人的行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 )A.整体性B.选择性C.稳定性D.倾向性正确答案:B3.引发行为最直接的原因是( )A.动机B.需要C.目标D.情感正确答案:A解析:动机是个体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因。
4.在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 )A.气质B.能力C.性格D.情绪正确答案:C解析:性格是个性中最为重要、最为显著的心理特征,在个性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是一个人区别他人的集中体现。
5.用于描述临时性工作任务群体发展变化情况的模型是( )A.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B.群体发展六阶段模型C.塔克曼模型D.间断一平衡模型正确答案:D6.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位置的是( )A.人事结构B.职权结构C.群体结构D.奖惩结构正确答案:B解析:职权结构通常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的正式关系。
7.一个人存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上作时努力,这称为( ) A.社会惰化B.从众C.社会促进效应D.刻板印象正确答案:A解析: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
8.最有效的群体规模是( )A.3人或5人B.5人或7人C.7人或9人D.9人或11人正确答案:B解析:有关群体规模的研究可得出的结论之一是5人或7人群体在执行任务时,比更大一些的群体或更小一些的群体,都更有效。
9.在非正式沟通网络中传播效应最高的是( )A.单串型B.饶舌型C.集合型D.随机型正确答案:C10.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解决( )A.垂直沟通中存在的问题B.水平沟通中存在的问题C.斜向沟通中存在的问题D.非正式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正确答案:A11.人们通过语言传达的只是有限的信息,必须要从谈话背景中进行推论和解释。
《组织行为学》2017年试卷
《组织行为学》2017年考卷一、判断题1.远程办公可以使组织跨越地理位置的限制,与掌握关键技能的工作人员保持接触。
2.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比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更容易操纵别人,赢得利益更多,更难被别人说服却更容易说服别人。
3.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就越容易,对象就越容易被知觉。
4.群体的影响不仅是一种自住性的约束力,而且还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5.激励的实质就是根据员工的需要设置某些目标,并通过一定措施激发员工的和组织目标一致的强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要的方式导引员工的行为的过程。
6.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明文确定的,职责分配明确的群体。
7.解决型团队由来自同一部门的人员组成,定期开会,探讨一些有关改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8.组织行为学中所说的沟通是指组织中的群体成员运用一定的载体相互交流信号、传递感情的过程。
9.冲突的相互作用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冲突是任何群体与生俱来、不可避免的结果,但它并不一定是破坏性的,存在着对群体工作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的潜在可能性,这种观点建议要接纳冲突,使它的存在合理化。
10.领导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
领导者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你要知道你是不是在施行领导,你只要看一看有没有什么人跟随着你。
判断题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1.企业的是指企业组织成员或群体成员分享着同一价值观。
12. 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影响自己的事件的程度。
13. 亦称“认知”、“认识”,是人们很熟悉的心理活动,它比感觉要复杂,并常和感觉交织在一起。
14. 也叫顺从,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愿望或避免惩罚而表现出的表面的顺从。
15.美国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克莱顿·爱尔德弗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对需要层次进16. 是指群体的活动时间在工作时间类的群体,其目的是与组织的目标相关的,一般来说主要是正式组织中的群体。
17. 者/监控者-评价者角色的典型特征为冷静、谨慎、精确判断。
2017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00152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152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经济人”假设的基础是()A.享乐主义B.现实主义C.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正确答案:A2、人的行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A.整体性B.选择性C.稳定性D.倾向性正确答案:B3、引发行为最直接的原因是()A.动机B.需要C.目标D.情感正确答案:A4、在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A.气质B.能力C.性格D.情绪正确答案:C5、用于描述临时性工作任务群体发展变化情况的模型是()A.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B.群体发展六阶段模型C.塔克曼模型D.间断—平衡模型正确答案:D6、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位置的是()A.人事结构B.职权结构C.群体结构D.奖惩结构正确答案:B7、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这称为()A.社会惰化B.从众C.社会促进效应D.刻板印象正确答案:A8、最有效的群体规模是()A.3人或5人B.5人或7人C.7人或9人D.9人或11人正确答案:B9、在非正式沟通网络中传播效应最高的是()A.单串型B.饶舌型C.集合型D.随机型正确答案:C10、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解决()A.垂直沟通中存在的问题B.水平沟通中存在的问题C.斜向沟通中存在的问题D.非正式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正确答案:A11、人们通过语言传达的只是有限的信息,必须要从谈话背景中进行推论和解释。
这种背景属于()A.低文化背景B.中文化背景C.高文化背景D.任何背景正确答案:C12、管理者应当接纳冲突,适当控制和利用冲突,这种观念属于()A.传统观念B.相互作用观念C.人际关系观念D.经济人观念正确答案:C13、在正式组织中,按照指挥链和职权关系,上级在运用职位权力命令和控制下级的活动和行为时所发生的垂直方向的冲突,这是()A.冲突的讨价还价模式B.冲突的社会模式C.冲突的系统模式D.冲突的官僚模式正确答案:D14、最早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组织问题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的是()A.古典组织理论B.近代组织理论C.现代组织理论D.权变理论正确答案:A15、能从本质上反映组织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的是()A.组织规模B.组织效率C.组织类型D.组织结构正确答案:D16、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的是信念和()A.情感B.气质C.能力D.态度正确答案:D177、S管理模式是一种()A.组织文化理论B.领导理论C.个性理论D.团队理论正确答案:A18、双环学习经常发生在()A.组织成立初期B.组织衰退期C.组织成熟期D.组织的渐进或根本性创新时期正确答案:D19、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特征是()A.系统认知B.系统思考C.团队学习D.创新正确答案:B20、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是()A.垂直结构B.扁平结构C.矩阵结构D.无边界结构正确答案:B21、领导者在影响下属的同时也必然受下属某方面的影响,这就是领导作用的()A.互动效应B.互惠效应C.踏门槛效应D.晕轮效应正确答案:B22、麦克利兰认为,除了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人还有三种需要,一是权力需要,二是成就需要,三是()A.尊重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友谊需要正确答案:D23、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组织管理学和()A.社会管理学B.人类学C.人事管理学D.领导科学正确答案:C24、最早对权变理论作出理论性评价的学者是()A.麦格雷戈B.梅奥C.豪斯D.费德勒正确答案:D25、使个体行为量化的主要工具是()A.问卷B.访谈C.心理测验D.情景模拟正确答案:C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单项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基础和出发点是( D )。
A.群体B.组织C.环境D.个体2.根据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为使高级脑力劳动者作出最大的工作绩效,对他们应该主要采取( B )。
A.监督B.人情味的管理C.计划性管理D.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 C )中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性。
A.社会B.家庭C.组织D.机关4.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D )。
A.人的心理活动B.人的行为反应C.人的心理和行为D.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5.根据组织行为学的观点,组织的主本应当是( D )。
A.技术B.财物C.信息D.人6.某公司的中层干部认真学习了组织行为学之后,工作能力有所提高,相应地公司的绩效水平大大改善,这说明组织行为学具有( B )。
A.边缘性B.实用性C.综合性D.两重性7.研究如何设计机器设备和厂房设施便于供人使用,以及如何使人有正确的行为能恰当地使用机器和设备的科学是( B )。
A.人事心理学B.工程心理学C.组织心理学D.消费心理学8.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 C )。
A.20~30年代B.30~40年代C.50~60年代D.70~80年代9.组织行为学形成的年代是( D )。
A.1949年B.1911年C.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D.本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10.工程心理学又称人类工程学,它主要研究调整( A )。
A.人—机关系问题B.人—人关系问题C.人际关系问题D.人—组织关系问题11.最早提出一本名为《管理心理学》著作的作者是( B )。
A.泰罗B.莉莲·吉尔布雷斯C.莱维特D.梅奥12.组织行为学最主要应用的是( B )。
A.组织学、管理学、数学、社会学B.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C.人类学、政治学、医学、民俗学D.社会学、生理学、历史学、哲学13.人类学中,与研究组织行为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B )。
A.体质人类学B.文化人类学C.考古学D.生物人类学多项选择题14.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是( ABCD )。
A.边缘性B.实用性C.两重性D.综合性E.客观性15.组织行为学综合运用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下列一些学科( ABCDE )。
A.心理学B.社会学C.生理学D.人类学E.生物学16.影响组织中职工个人行为的主观内在因素主要包括( ACD )。
A.生理因素B.领导因素C.心理因素D.文化因素E.人群团体因素17.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 ABC )。
A.它的多学科性B.研究对象"人"本身的两重性C.管理的两重性D.它的科学性18.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源泉有( ABCD )。
A.人类学B.政治学C.社会学D.心理学E.生理学19.工业心理学是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它包括的几门学科是( ABDE )。
A.人事心理学B.工程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组织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20.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ABC )。
A.研究对象各有侧重B.应用范围不同C.理论基础不同D.阶级属性不同E.科学性不同21.下列关于文化功能的叙述中,符合费恰特观点的有( ABCDE )。
A.文化是区别不同社会的标志B.文化使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更系统化C.文化为社会的团结和组织凝聚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D.文化对社会结构提供材料和蓝图E.社会和组织的文化能够塑造社会和组织的个性与性格2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 AC )。
A.人的行为规律B.一般管理规律C.人的心理活动规律D.人际关系规律E.社会关系规律23.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一般分为( ABC )。
A.体质人类学B.文化人类学C.考古学D.生物学E.社会学简答题24费恰特的文化功能观点是什么?答案:费恰特( Fichter )指出,文化的功能有以下五点:(1)文化是区别不同社会的标志。
文化的差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比地理和政治的界限的影响更为现实,它为研究社会中的人、组织中的人的特点提供了依据。
(2)文化使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更系统化。
人们通过文化可以使个人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更系统化。
(3)文化为社会的团结和组织的凝聚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性愈强,对本国、本组织的文化特点愈是欣赏,团结力和内聚力也就愈强。
(4)文化对社会结构提供材料和蓝图。
要使社会行为系统化和习惯化,文化可以把个人、群体和组织所有各部分的行为,紧密联系和协调起来。
(5)社会和组织的文化,能够塑造社会和组织的个性与性格。
社会和组织中各个人虽有各种差异,但在个性性格上也具有个人不可避免的一种文化标记。
25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主要是由组织行为学的实质和管理者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1)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均有他们各有的个性特征,有他们不同的认知、气质、能力、性格、兴趣、价值观、理想、信念、需要、动机等,通过对个体心理行为差异的研究,使管理者能够全面地了解每个人的特点和能力的所长与所短,从而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和职务,真正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益。
(2)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3)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改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论述题26组织行为学有哪些主要理论源泉?为什么?答案: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理论准备和实际应用的演变过程,具有丰富的理论源泉:组织行为学的个体理论主要来源于心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其群体理论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和人类学;其组织理论主要来源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
概略说明如下:(1)心理学,即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
一般来说,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部行为的规律性,必须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因为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动力。
组织行为学以个体的一般心理过程规律为基础,因此,要研究组织行为学,必先研究普通心理学的实验资料及其基本规律。
(2)社会学,一般地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研究组织行为学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来探索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
组织中人的行为离不开社会关系,因此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必须从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关系入手,才能全面认识人的行为规律。
(3)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可分为三个部分:体质人类学部分、文化人类学( 又称社会人类学 )部分和考古学部分。
其中与组织行为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文化人类学。
它对组织行为学的贡献,主要是组织中人的行为与人类社会的起源的理论、人类社会行为以及人类与文化的关系知识。
(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这些学科的知识,也是研究组织行为的基础。
政治学中的权力与冲突问题,伦理学的道德规范,人体自身生物节奏的规律,都会影响到组织中人的行为。
第二章单项选择题1.要探求噪音强度对工作效率、工作速度是否存在函数关系,最好采用( B )。
A.测验法B.实验法C.访谈法D.观察法2.研究人员以组织成员的身份去观察,使被观察者避免伪装和做作,从而使观察到的资料较为可靠和有效。
这种研究方法是( C )。
A.自然观察B.控制观察C.参与观察D.非参与观察3.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人的行为,不操纵自变量的方法为( D )。
A.参与观察法B.控制观察法C.测验法D.自然观察法4.按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划分,可将组织行为学的观察法分为( C )。
A.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B.参与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C.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D.录相机观察法和录音机观察法5.某企业在实行承包制前测量了几个班组的工作效率,实行承包制后,又重新对这几个班组的工作效率进行了测定,以此证明承包制对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这种方法属于( C )。
A.不等同对照组准实验B.现象实验法C.间隔时序准实验D.对比法6.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结果统计分析的( A )。
A.相关分析方法B.离中趋势分析方法C.集中趋势方法D.因素分析方法7.为了说明承包制对提高班组工作效率的关系,对两个原来条件相似的班组群体进行对比研究,一个组实际承包制,另一组不实行,从而测定两个组工作效率的差别,这种研究方法是( C )。
A.实验室实验法B.现场实验法C.不等同对照组准实验D.间隔时序准实验8.管理者要进行正确判断和决策,就应该( C )。
A.求助于经验和习惯B.依靠个人直觉C.依靠上级的权威D.掌握科学的方法9.某公司想了解顾客喜爱购买哪些商品,最好采用( C )。
A.观察法B.案例研究法C.调查法D.实验法10.在组织行为学研究结果统计分析的抉择分析方法中,对比关系指标是用百分比表示( C )。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整体与环境的关系C.整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D.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多项选择题11.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 ABC )。
A.应用范围广B.节省人力时间C.真实性强D.对问卷设计要求高E.被调查者回答问题时间充分12.自然观察法的优点是( AB )。
A.易于应用实际B.结果具有典型性C.准确确定自变量D.可在限定条件下观察E.难以确定自变量简答题13实验法可分为哪几种?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实验法分为三种。
(1)实验室实验法。
这种方法把实验对象的一些关键性变量,都放在特定的实验室范围内进行,研究人员能够严密控制,能够随时观察它们的变化。
(2)现场实验法。
这是一种把实验室方法应用到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现实生活中去的方法,它比实验室研究更接近现实生活。
(3)准实验法。
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叫做准实验。
这种方法与现场实验一样,是在现实的组织或群体内进行的,不是在完全控制的实验室内进行的。
这种准实验常见的有下面两种:一种是间隔时序准实验。
也就是在保持原群体结构条件下,来测定未实行承包制时班组群体的工作效率,然后再测定实行承包制后班组群体的工作效率的提高,以此来证明承包制后班组群体的工作效率的提高,以此来证明承包制对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另一种是不等同对照班组准实验。
这种实验是两个原来条件相似但不完全等同的班组群体进行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