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案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07963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f.png)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乡下人家》教学设计(通用1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1、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题1、出示古诗《过故人庄》读一读,说说诗所描绘的意境:总结:诗中描绘的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
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2、想去看看孟浩然描绘的乡下什么样吗?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一番吧!(在音乐声中欣赏乡下人家特色的画面)3、导入: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用文字来描绘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随着作家陈醉云,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⑴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⑵ 你对乡下人家有什么样的感觉?⑶ 作者的最直接感受是什么?用──划出来。
2、师生交流:⑴ 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⑵ 说感受。
⑶ 找到中心句。
① 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② 齐读句子。
作者笔下的乡下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三、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1、合作学习,感受美:⑴ 用简短的语句概况作家写了哪些白天的画面?⑵ 画面: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⑶ 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你最喜欢的是哪个画面?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精选6篇)
![《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a7a70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c.png)
《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装饰、率领、觅食、和谐、倘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走进乡下人家,想象乡下人家的生活画面。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方法。
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读文字想画面,感受田园风光的独特美好,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1.多媒体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拍掌。
2.大家都听过这首歌吧,今天我们就踏上乡间小路,哼着乡间小曲,嗅着乡间花香,开始我们的乡间之旅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扫清字词障碍。
(可借助工具书,与同桌、教师讨论交流来完成)2.把课文读通顺,找出概括乡下人家生活的一个自然段。
3.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
4.默读课文,看看其他几个自然段,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之处?用最简洁的语言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
(1)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间再互相讨论。
(2)让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3)教师选择最合适的小标题板书: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冒春笋竹林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瓜架秋虫鸣月下人入梦三、小结课后,请大家继续读课文,下节课老师将带着大家继续去欣赏那乡下人家美丽的图画。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想象画面,品读感悟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美丽的乡村画面,再次感受乡村的独特、迷人之处。
2.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然后谈谈自己读后的所感所悟,组内同学纠正、补充。
《乡下人家》教案六篇
![《乡下人家》教案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7f64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b.png)
《乡下人家》教案六篇《乡下人家》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么?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二、自由阅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音和形。
3、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4、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感受。
5、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
三、教师小结,再现全文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四、写写生字,记记生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将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位美。
二、品味语言1、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知道朗读。
A:几场春雨过后,到哪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乡村淳朴、宁静的生活以及作者朴素自然的表达方法。
《乡下人家》教案4篇
![《乡下人家》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fc5f2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7f.png)
《乡下人家》教案4篇《乡下人家》教案篇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课前准备:1.课件。
2.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我们在走入课文之前,请给着我一起欣赏几幅图画。
(课件)问: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可以谈谈我们身边的熟悉的乡村风景画面。
(学生回答)引入:乡村自然清新的景色多么令人向往,我们的乡村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有炊烟袅袅、牧童短笛,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他们的心和笔描写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那么,作家陈醉云笔下的乡村风景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
二、复习字词。
(前面,你们的老师已经领着你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朗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今天我们就进行第二课时的学习)。
1.复习词语。
(齐读)2.指导学生理解有不明白的词语。
3.指导学生书写难写的字:率三、抓住最后一自然段,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统领全文的学习。
我们在读课文,乡下人家的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个句子不仅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而且还是全文的总结,找出这个句子。
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板书:独特,迷人)理解体会。
四、再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画面。
课文围绕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描写了哪些乡村风景,哪些画面?1.抽读第二自然段后半段,结合“云状图”里的话指导学生概括描写的场景:雨后春笋(板书)(强调学生记笔记)2.按照以上方法采用多种方式逐段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乡下人家的优美情景),思考:你看到什么画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给画面取名。
《乡下人家》教案【10篇】
![《乡下人家》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64e33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4.png)
《乡下人家》教案【10篇】《乡下人家》教案【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下人家》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下人家》教案【10篇】1教学目标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归纳课文描写的乡下生活的场景。
教学过程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回顾古诗:同学们,乡村生活是美好的,像一幅画卷,一起回忆一下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清平乐村居》。
2、导入新课:还有一位老人,他离开家乡几十年了,后来终于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当看到家乡的美丽景色,禁不住写下了这样一篇美文——《乡下人家》,请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遇到生字要借助拼音读一读。
2、认读生字新词。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构、饰、蹲、率、倘、眠”。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指导,学生仿写。
(“构”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勾”,不要写成“勺”。
“蹲”是左右结构,右边“尊”中的短横一定不能忘记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作者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眼中的乡下人家,请用横线画出来。
《乡下人家》教案3篇
![《乡下人家》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7aa51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b.png)
《乡下人家》教案3篇《乡下人家》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装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3.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堂作业本》,尝试着给文中的风景取个名。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子。
(第一自然段)教学重、难点:正确识记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播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边出示乡村风光图片)看这画面,听这音乐,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对,这是乡下。
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泥土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鸣唱;在碧绿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鸭鹅。
真是太美了!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学习要求,自学课文。
指名读自学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难得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一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了解自学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1)词语:分4组读(2)指导生字书写难写的字“巢、瞧”(3)读了课文之后,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课文用了哪一句话来概括呢?请用波浪线划出来(课件出示)齐读这句话,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4)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吧。
轮组读三、取风景名1、读了课文。
你欣赏到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请打开《课堂作业本》p43,仿照样子,为这些风景取个名吧!怎么取名好呢?我们来看看例子:“瓜藤满架”,它是一种什么句式呢?是的,是——什么怎么样,其实我们还可以说成——哪里有什么,那么这一小节还可以取名为?(屋前搭瓜架)2、四人小组交流、反馈,完成作业本。
课文《乡下人家》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课文《乡下人家》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41960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4.png)
课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课文《乡下人家》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文《乡下人家》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课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中想象,读中感悟,感受乡村风景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事物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的美。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配乐]创设情境:在那山林之中,小河两岸,有一处引人入胜的所在,那就是乡下人家。
他们与绿树红花为友,邀清风明月相伴……2、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基于对学情的分析,由于学生对于乡村生活了解不多,所以此处设计了乡村生活经典画面的导入,同时教师娓娓道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对乡下人家的直观印象,为下面的学习作好认知和情感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1、检查生字词读音。
2、学习难写的字“率”。
用“率领”造句。
(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再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学生汇报并质疑,生成学习目标。
3、整体感知: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圈出词语。
4、感知顺序。
[设计意图:生字词教学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突出难点,渗透必要的学法指导,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运用。
初读课文的环节直奔中心,并且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质疑,培养质疑能力,生成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时让学生圈画景物,进行扎实的训练,初步感知顺序。
]三、走进画面,品读感悟(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过渡:乡下人家,如诗如画。
《乡下人家》优秀教案六篇
![《乡下人家》优秀教案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85113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4.png)
《乡下人家》优秀教案六篇《乡下人家》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檐”“饰”等5个生字。
会写“棚”“饰”“冠”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两组投影片。
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
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
(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提问: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有一位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板书:21乡下人家)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自学指导”: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三、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1.指明认读生字、生词。
注意“巢”不要读成“cáo”,冠字在__的“鸡冠花”一词中读“”。
2.指名部分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
3.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四、朗读理解1.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优秀6篇】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fecc5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3.png)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乡下人家》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构、冠"等10个字,会写“构、饰、蹲”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攀上、装饰、顺序、朴素、照例、率领、倘若”等词语。
2、自读感悟,想象乡村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3、揣摩优美的语句,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
5、体会作者对乡下人家、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1、会认“构、冠”等10个字,会写"构、饰、蹲”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教学目标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攀上、装饰、顺序、朴素、照例、率领、倘若”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自读感悟,品味乡村美景,受到美的熏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并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哪些风景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试着说一说。
2、看完图片,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
(板书课题:乡下人家)学生齐读课题“乡下人家二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对乡村的感知。
预设1:乡村很美丽,空气很清新。
预设2:乡村很有趣,有很多动物,还有很多庄稼和花儿今天,我们就和作家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走进乡下人家。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陈醉云,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原名陈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东台山人。
小时候深受祖父陈绍典毛笔书法的熏陶。
1962年移民去美,定居旧金山。
陈醉云不仅是一位现代书法艺术坚强的拓荒者,而且也是一位坚强勇敢的现代诗人。
他的诗作不拘形式、爱憎分明、用词精练而含蓄。
著有《寒星集》《乡下人家》《爱的乐章》和《醉云集》等。
二、自列文,解柠词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乡下人家》教案(5篇)
![《乡下人家》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a21e1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5.png)
《乡下人家》教案(5篇)小学课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课题1、提前板书课题(《乡下人家》)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复习词语:瓜藤屋檐装饰鸡冠率领觅食和谐归巢(可先指一名同学读,再全班齐读)2、师:词语读得很准确。
谁还记得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几幅生活场景?生:汇报(瓜藤攀檐图、鲜花笋芽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秋夜虫鸣图)师:(同时贴图)指一名学生读,再齐读。
3、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再一次走进乡下人家。
二、整体感知1、师: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乡下人家带给作者的感受?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地浏览课文。
生:“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指名读,屏幕出示句子,再齐读)2、师:作者是怎样把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再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风景独特迷人的句子,可以在句子旁边简要写下你的感受和体会。
板书:独特迷人三、细读体会(一)瓜藤攀檐图1、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文。
师:你觉得那个句子写得美,来读读?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师: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好?(攀,爬)为什么觉得好?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写出了瓜藤生长的动态。
)师:作者用准确的动词、拟人的写法带给我们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师:谁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生机勃勃。
师生合作:师: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生: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师:他们你挨着我,我缠着你,自由自在的生长着,真是别有风趣。
2、还有哪句话令你感受到风景的独特迷人?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师:联系上文,这青的瓜是——丝瓜,这红的瓜是——南瓜师:这藤、这叶没有人刻意地修剪它,多么自然,多么有趣。
《乡下人家》教案三篇
![《乡下人家》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40cec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2.png)
《乡下人家》教案三篇《乡下人家》教案篇1教学目标:1、巩固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并练习运用“读课文,想画面;想画面,读感受;看画面,述文字”的方法学习课文。
在读文、背诵过程中体会作者抓住乡下人家普通景物的特点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在读文、背诵过程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透过语言文字想象生动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激趣导入(课件出示生词)屋檐、装饰、鸡冠花、倘若、觅食、和谐、捣衣等在认读的基础上,相机扩展,引导学生交流同义词语,并练习用词说话,发展语言能力,感受汉字的魅力。
同学们真聪明,恭喜大家顺利闯过词语关,现在就让我们快乐地踏上这条小路,再次走进乡下人家。
(板书课题)二、研读品味,感受美好1、引导学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描绘了哪些画面?2、用文中的一段话概括乡下人家给作者留下的总体感受。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引导学生从关键句子中找出体现乡下人家风景特点的关键词“独特迷人”3、品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把你认为最独特、最迷人或最感兴趣的语句画下来,和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重点研读其中一个自然段,总结学法。
(1)指名汇报朗读自己认为独特迷人的语句。
(2)引导学生读中想象美丽可爱的画面。
(3)(课件出示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4)再现画面,文字叙述,表达感受。
(5)总结学法:读课文,想画面;想画面,读感受;看画面,述文字。
5、自主学习,积累词句(1)用刚才的学法自主学习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生朗读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__从平凡景物中展现出来的美,体会作者抓住乡下人家普通景物的特点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引导背诵,积累词句。
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案设计(通用13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案设计(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20051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b.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案设计(通用13篇)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案设计篇1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师出示图片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请欣赏。
师:欣赏完了,你有什么感受?师:这些画面你们熟悉吗?师:对,这就是大家生长的地方——乡村的美景。
同学们,我们周围像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
这节课,我们就跟着陈醉云先生再次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师手势,生齐读课题)去领略我们乡村生活的美妙。
2、从中心句切入,展开探究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课文,快速找出课文中最能概括作者对乡下人家感受的句子。
用铅笔作上记号,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抽生答)师点击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找得真准。
来,一起读一读吧!(齐读最后一小节)师: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写什么?师相机板书:独特迷人春夏秋师边板书边问:“独特”“迷人”分别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师:那作者都写那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快拿起笔,到书中去找找吧!先看自学提示,自由读一读。
(师点击,手势)二、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自主探究。
(二)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师巡视,适时点拨、表扬。
)(三)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屋前搭瓜架]师: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真浓,讨论得这么激烈,你们一定也会给老师更多的惊喜。
师:来,哪些同学被屋前(板书:屋前)的瓜架给吸引了?你觉得这段中的哪个句子最能体现出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
(师边说边点画面)师相机点击:句子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师提示: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师:“装饰”是什么意思?“别有风趣”呢?师:这里“别有风趣”指的什么呢?师:这装饰真够独特的,是用有生命的瓜来装饰的。
师:谁来补充一下?说说你的感受。
师引导学生体会对比的妙处。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教案(优秀8篇)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9c225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8.png)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教案(优秀8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能正确拼读装饰、鸡冠花归巢等词语的读音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教学重点:学生品读重点句段,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教学难点:从平凡的事物中展现乡村生活的画面,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从而产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一、情境铺设,陶冶平静心情播放鸟语花香音乐,同时放树林幻灯片。
师:请同学们趴在桌子上闭目养神。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听到了什么?(鸟叫声)。
你想象一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鸟语花香,很自然的地方。
)师:你向往这样的地方吗?其实住在乡下的孩子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美妙的鸟叫声呢。
今天张老师带大家到乡下去走一走,看看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环境。
二、再读课文,寻找描写顺序。
1、师:我第一次来金碧学校,刚进校门的时候我看到了宽阔的大操场,走过大操场我看见了高大的教学楼,最后来到了这个教室见到了可爱的你们。
有谁知道我介绍金碧学校时介绍了哪里?(刚进教室、走过操场、来到教室)师:我猜想你们的教室在早上的时候空气清新,第一个来到教室的同学把阳光带进教室,温暖着全班同学。
中午的时候阳光应该会从那个窗户照射进来,和同学们一样想学知识呢。
恩,到了晚上,你们都回家了,教室空荡荡地,它也开始准备休息,好精神百倍地迎接第二天的你们。
你们谁来说说看我刚刚是怎么描述这个教室的?(板书:早上、中午、晚上) 师:同学们真棒,听得很仔细。
其实,我介绍金碧学校的第一印象时介绍了那么多地方是按照一定顺序来进行的,这就是我们平常在介绍景物时候常用的方位顺序(板书),而介绍教室时则是使用了时间顺序。
(板书)同样的,现在请同学快速地把课文读一遍,发现一下作者是用什么顺序来介绍乡下的?是只有一种顺序呢,还是有很多种顺序交叉进行。
引导学生回答:房前屋后(方位顺序)与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晚(时间顺序)交叉进行,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
《乡下人家》教案3篇
![《乡下人家》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9e1bf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d.png)
《乡下人家》教案3篇《乡下人家》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装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3.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堂作业本》,尝试着给文中的风景取个名。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子。
(第一自然段)教学重、难点:正确识记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播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边出示乡村风光图片)看这画面,听这音乐,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对,这是乡下。
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泥土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鸣唱;在碧绿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鸭鹅。
真是太美了!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学习要求,自学课文。
指名读自学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难得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一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了解自学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1)词语:分4组读(2)指导生字书写难写的字“巢、瞧”(3)读了课文之后,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课文用了哪一句话来概括呢?请用波浪线划出来(课件出示)齐读这句话,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4)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吧。
轮组读三、取风景名1、读了课文。
你欣赏到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请打开《课堂作业本》p43,仿照样子,为这些风景取个名吧!怎么取名好呢?我们来看看例子:“瓜藤满架”,它是一种什么句式呢?是的,是——什么怎么样,其实我们还可以说成——哪里有什么,那么这一小节还可以取名为?(屋前搭瓜架)2、四人小组交流、反馈,完成作业本。
《乡下人家》教案8篇
![《乡下人家》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8ecda0e009581b6ad9eb11.png)
《乡下人家》教案8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课文《乡下人家》,是一篇叙写农家房屋周围独特风景的散文。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乡下人家》教案,希望你喜欢《乡下人家》教案篇1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道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1、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示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准备】乡村风光片。
【教学过程】一、回忆画面内容、顺序采用回忆名字、按顺序摆一摆的方法。
二、整体认知,感受画面你对这些画面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作者总的评价又是什么?出示文中总结段:“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抓住独特、迷人的特点学习全文。
三、品读感悟、细细体味1、品读、欣赏第一幅画面:学生自读──找出你喜欢的词句──谈感受──品读──了解写作方法。
2、用相同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鸡鸭觅食图》: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给以补充。
3、其他段落采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先自主学习然后交流读书感受。
板书由学生书写完成,写出他们喜欢的词语。
强调带着自己的感悟读课文。
小结:听了你们的交流,我才跟深刻的感受的这些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所展示出来的乡村生活竟然这么美,美的朴素、美的感人。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读出我们的真实感受:“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四、设置情景、理出顺序这六幅图都是描写农村景物或是生活场景的画面可不可以把它们的顺序改变一下呢?学生找出文本内在的顺序。
白天──傍晚──夜晚春──夏──秋植物──动物──人物小结:写文章布局谋篇是讲究顺序的,老师希望在你们的文章中看到顺序美。
五、回归文本配乐配画朗读先看配乐画面回忆文中优美语言,再配乐配画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到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
2、在读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获得美的感受。
3、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热爱的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到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
教学难点:
在读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获得美的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可以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的总的印象?
课件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齐读。
理解“独特、迷人”。
师:什么是独特?
那迷人呢?
二、创设情景,品味语言。
师: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谁能说一说?
课件出示: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鸡鸭喜觅食
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再次走进乡下人家,去细细感受。
(一)漫步乡下,游览田园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一站是乡下人家屋前别有风趣的瓜架。
屋前搭瓜架——别有风趣
师:哪位同学被屋前的瓜架吸引住了,请你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出示课件(指名读。
)
师:这一段有一句话很难,让我们来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
出示课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跟大旗杆,可爱多了。
”(学生自由读)
师:在这个句子中,这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指得是什么呀?
生: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
师引读:在长长的瓜藤,绿绿的叶中,点缀在其中的是青、红色的瓜,多么明丽的色彩,它们把小屋装扮得多么生动呀!这真是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师:那你能说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生;运用了对比。
师:拿什么和什么对比?
生:拿瓜架和石狮子、大旗杆对比。
师:瓜架属于什么地方的?(乡下)
石狮子、大旗杆属于什么地方的?(城市)
师:请大家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生读)
师:蹲着的石狮子和竖着的大旗杆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严肃、威风、单调……
师:对比之下,瓜架让人觉得——
生:可爱多了。
齐读句子: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向往。
请大家把喜爱的感觉读出来。
过度语:读得真好!乡下人家不但屋前有别有风趣的瓜架,门前还有令人眼前一亮的:“鲜花轮绽图”。
门前种鲜花——朴素华丽
师:请同学们欣赏欣赏这独特的大好风光。
课件展播“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的图片。
师:欣赏着如此美妙的画面,你能用哪些优美的词语来形容呢?
生:百花齐放/芬芳扑鼻/鸟语花香/五彩缤纷……
师:你们描述得真美,相信你们能把句子读得更美。
课件出示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
重点品读
(1)“朴素中带有几分华丽”
师:“朴素”和“华丽”的意思本来是相对的,那作者为什么还要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呢?这样写不是矛盾了吗?
提示、点拨:乡村风光的特性——朴素;鲜花的色彩——明丽。
师:(它们不像城市里的花有漂亮的花瓶来衬托,有美丽的彩纸来包装,农村的花是那样的简单,那样的朴素,但朴素的是最自然的,最自然的往往是最美的。
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齐读)
(2)“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师: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都是在哪个季节开放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A、介绍花开的时令——感悟农家小院一年四季都有鲜花陪伴。
芍药—4-5月凤仙—6-8月鸡冠花—7-12月
大丽菊—6-7;9-10月
B、“依着时令,顺序开放”——说明了什么?
(一年四季都有花相伴。
)
师:你们说农家人心里能不高兴吗?请大家把农家人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吧!
过渡语:同学们,乡下人家门前的鲜花让人如痴如醉,屋后的风光也别有一番景象。
瞧,几场春雨过后,鲜嫩的春笋迫不及待地探出头来欣赏这美丽的乡村风光。
屋后春笋冒
课件出示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家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师:谁来读读写竹的句子,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你能听懂什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春笋的数量很多。
师: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生:成群
师: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句子运用了拟人手法。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探”这个动作。
师:请哪位同学来做一做“探”这个动作。
生做动作。
师:说一说,你刚才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探出头来的?
生:好奇/渴望/兴奋/激动……
师:小春笋们,带着你们的渴望,带着你们迫切的心情来读一读句子。
(生齐读句子)
师:你感受到了是一幅怎样的雨后春笋图?
生: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过渡语:农家小院的植物们生机勃勃,富有情趣,动物们也是悠闲自在,其乐融融,你们看谁来了?
鸡鸭喜觅食
课件出示句子:“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
1、生自由读句子。
2、师生互动。
师:乡下人家养鸡普遍吗?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照例、总要)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母鸡和雄鸡的?
A、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这是一只慈爱的母鸡。
/我读懂了大公急很威风、很神气。
B、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大公鸡的威风、神气和母鸡的慈爱、尽职的?
生:率领、耸、大踏步。
C、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作者把母鸡、大公鸡当作人来写了。
D、想象画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生:幸福、快乐的家庭。
E、请大家带着幸福快乐的语气齐读。
过度语:除了慈爱的母鸡、尽职尽责的大公鸡,作者还生动地描写了哪种小动物?
课件出示句子:“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它们也从不吃惊。
”(生自由读句子)
师生互动:
A、从“游戏”、“从不吃惊”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从“游戏”这个词我感受到了鸭子们生活得很快乐/自由。
生:从“从不吃惊”这个词我感受到了人与鸭的关系很好。
(和谐相处)
B、除了鸡鸭,乡下人家还会养些什么动物呢?
生:狗/鹅/羊/兔子/猪……
师小结:这些动物、植物和乡下人家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是多么地和谐呀!
门前吃晚饭
1、你还能找出描写他们之间和谐相处的画面吗?(生读)乡下人家是怎么吃晚饭的?
①“和谐”是什么意思?②什么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风景画?
2、乡下人家的生活就是这样平淡,但平淡中也不乏带有和谐、甜美。
看屏幕上的句子,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吗?(指名读、评;挑战读)
夜静催眠曲
师:(夏天的傍晚,乡下人家是这样一幅自然、和谐的风景画,那么秋天的夜里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出示课件)(指名读)
师:“纺织娘”指什么?(蛐蛐)听过蛐蛐叫吗?课文中写了纺织娘动听的歌声,该怎样读呢?(缓缓的、柔柔的、轻轻的,像催眠曲)谁来读读它的歌声?(指名读)课文把纺织娘的叫声说是唱歌、是催眠曲,这是什么写法?(拟人,写得很亲切)
3、谁喜欢这部分?想给大家读读吗?
(二)回归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1、刚才,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了乡下人家,可以看出,作者是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特点。
齐读第七自然段,(出示)老师相信你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你认为通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向往、热爱、赞美)
过渡语:其实不光是我们和作者有这种感受,很多文人墨客都曾用心地描绘过乡下人家,著名诗人戴望舒曾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三、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这首诗我们书上也有,请同学们打开书本104页。
A、生自由读诗。
B、点名读。
同学们,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我们即将结束今天的田园之行,希望乡下人家美好和谐的生活,永远成为我们心中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乡下人家屋后春笋冒对田园生活的
独特、迷人院里鸡觅食向往与喜爱
河中鸭嬉戏
门前吃晚饭
夜静催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