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
中毒概述一毒物和中毒的概念毒物
![中毒概述一毒物和中毒的概念毒物](https://img.taocdn.com/s3/m/e7ce860ee518964bcf847c75.png)
(一)按毒物的毒理作用
1、腐蚀毒:对所接触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
如强酸、强碱、酚类。
2、实质毒:吸收后引起实质脏器病理损害的毒物,
如砷、汞、铅等重金属,无机磷和某些毒蕈。
3、酶系毒:抑制特异酶系的毒物, 如有机磷、氰化物等。
4、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 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以及某些蛇毒。
的抑制而引起,也可由毒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 2、非酶作用:有些毒物或其活性代谢产物与生物体大
分子共价结合而损害DNA、RNA或改变蛋白质性质。 (四)毒物的致敏、致癌、诱变、致畸作用
1、致敏作用 2、致癌作用 3、致畸作用:在母体妊娠的一定阶段,服用某种物质, 其后代可产生畸形。 4、诱变作用
(五)毒物的中毒量和致死量
第六章中毒
第一节 概 述
一、毒物和中毒的概念 毒物(po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
予时,可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 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毒物和非毒物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而只能以 引起中毒的剂量大小相对地加以区别。
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 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因中毒致死者称 为中毒死。
6、如疑为医源性药物中毒,应了解有无错用药物或用 药过量,有无误信民间流传单方、偏方服用有毒的中草 药情况。
7、如为急性职业中毒,特别是多人同时发生,且有较 高死亡率,其危害影响较大。应会同有关部门查明中毒 原因,澄清事故的性质及责任。
8、了解中毒者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在中毒死亡事件发 生前后死者亲属有无反常表现,以及有无其他因果关系。
中毒作用包括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二、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
中毒的一般处理及解救
![中毒的一般处理及解救](https://img.taocdn.com/s3/m/a1cb46a165ce0508763213cd.png)
中毒的一般处理青岚山乡卫生院陈勇1、有机磷农药中毒本类化合物主要分为杀虫剂,少数用作灭菌剂、除草剂或脱叶剂,多数品种属剧毒或高毒类,少数为低毒类。
其主要症状有:视物模糊、瞳孔缩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出汗、血压下降、肌束颤动、肌肉痉挛、呼吸肌麻痹、失眠、意识模糊言语不清等。
处理措施:(1)急性中毒主要是清洗皮肤、脱离毒源,及早给予阿托品解除M样症状,加用胆碱酯酶复活剂解除肌肉痉挛、呼吸肌麻痹等。
(2)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乏力,主要暂时避开中毒源。
(3)碘解磷定的应用应缓慢注射,根据病情反复给药,加温振摇促其溶解,忌与碱性药物配伍。
2、CO中毒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比空气轻。
一氧化碳中毒,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大量聚集并被人体吸入所致,主要来源有冬季取暖煤炭燃烧不完全,室内通风不良,救火过程中也可产生。
其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晕、失眠、眼花、耳鸣、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口唇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等。
处理措施:(1)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让其自然呼吸新鲜空气,重者可做人工呼吸。
(2)供氧,有条件者用高压氧舱(2个大气压)效果更佳。
(3)对于严重中毒者可用输血疗法或换血疗法;对于呼吸停止者可用回苏灵、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
3、毒蘑菇中毒毒蘑菇内毒素物质极复杂,菇体内所含的毒素种类、含量,因季节、生态环境而异。
毒蘑菇在人体内的中毒程度与毒菌种类和各人的体质、饮食习惯、烹调方法等有关。
主要有胃肠型、神经型、溶血型及呼吸型等,常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手舞足蹈、狂笑不止、呼吸肌麻痹等。
救治原则及药物治疗:(1)清除毒物催吐,可用手指刺激咽部,或口服硫酸铜。
洗胃,可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5%活性炭混悬液反复洗胃。
如果中毒时间已超过8h,可用温盐水行高位结肠灌洗。
(2)静脉补液以加速毒素的排泄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用5%葡萄糖盐水。
中毒概述
![中毒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fd11a2bbcd126fff7050b62.png)
第一节中毒概述进入人体的化学物质达到中毒量产生组织和器官损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称为中毒(Poisoning)。
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称毒物(poison)。
根据毒物来源和用途分为:①工业性毒物;②药物;③农药;④有毒动植物。
学习中毒性疾病目的在于了解毒物中毒途径和引起人体发病的规律。
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可以指导预防和诊治疾病。
根据接触毒物的毒性、剂量和时间,通常将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类:急性中毒是由短时间内吸收大量毒物引起,发病急,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如不积极治疗,可危及生命;慢性中毒是由长时间小量毒物进入人体蓄积引起,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缺乏特异性中毒诊断指标,容易误诊和漏诊。
因此,对于怀疑慢性中毒的要认真询问病史和查体。
慢性中毒多见于职业中毒。
[病因和中毒机制](一)病因1.职业中毒:在生产过程中,接触有毒的原料、中间产物或成品,如果不注意劳动保护,即可发生中毒。
在保管、使用和运输方面,如不遵守安全防护制度也会发生中毒。
2.生活中毒:误食、意外接触毒物、用药过量、自杀或谋害等情况下,过量毒物进入人体都可引起中毒。
(二)中毒机制1.体内毒物代谢(l)毒物侵入途径:毒物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快慢、强度和表现与毒物侵入途径和吸收速度有关。
通常,毒物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黏膜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1)消化道:是生活中毒的常见途径,例如有毒食物、OPI和镇静安眠药等常经口摄入中毒。
毒物经口腔或食管黏膜很少吸收,OPI和氰化物等在胃中吸收较少,主要由小肠吸收,经过小肠液和酶作用后,毒物性质部分发生改变,然后进入血液循环,经肝脏解毒后分布到全身组织和器官。
2)呼吸道:因肺泡表面积较大和肺毛细血管丰富,经呼吸道吸入的毒物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发生中毒,较经消化道吸收入血的速度快20倍。
因此,患者中毒症状严重,病情发展快。
职业中毒时,毒物常以粉尘、烟雾、蒸气或气体状态经呼吸道吸入。
生活中毒的常见病例是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的名词解释
![中毒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e0b6e4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f.png)
中毒的名词解释
中毒的解释
[poison]
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煤气中毒详细解释(1).毒物进入体内,发生毒性作用,使组织细胞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引起死亡等现象。
《三国志·吴志·贺邵传》:“饮之醇酒,中毒殒命。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断肠草》:“召医视之,曰:‘中毒也。
’”(2). 比喻受到不良思想的毒害。
罗瑞卿《西安事变与* 同志》:“张汉卿就是看《连环套》那些旧戏中毒了,他不但摆队送天霸,还要负荆请罪呵!”
词语分解
中的解释中ō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
当中。
中原。
中华。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
房中。
中饱。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
中等。
中流砥柱。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毒的解释毒ú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
毒性。
毒饵。
毒药。
毒蛇。
吸毒。
贩毒。
害,伤害:毒害。
毒化。
* 。
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凶狠,猛烈:毒辣。
毒计。
毒刑。
狠毒。
恶毒。
中毒的危害和表现
![中毒的危害和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de8bb9bc172ded630b1cb6a6.png)
中毒的危害和表现身边的有毒物质很多,成年人有良好的辨识能力,尽管如此,也常常有成年人因为各种原因中毒。
对于好奇心强而又缺乏辨识能力的儿童更要留心看护,生活中,儿童因为误服误吸接触毒性物质的案例比比皆是,有的误服成人降压、降糖药品,有的咬断体温计发生水银中毒、有的误服白酒,有的掉进石灰池发生烧伤等等。
太多的案例让人触目惊心,看护儿童真的需要当心。
本文为大家聊一聊有毒物质的危害和中毒的表现。
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达到中毒量而产生损害的过程称为中毒。
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通常毒物分为以下几类:工业性毒物;药物;农药;有毒动植物。
毒物可经皮肤黏膜、胃肠道、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
大量毒物、短时间内进入人体,迅速引起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称为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常见的急症,病情多急骤、凶险,如不及时、准确诊断和抢救,常可危及生命。
接触史明确者来诊时主诉可能为口服或接触某种毒物多长时间,而此时可能尚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接触史不明确的患者来诊时可能以某种症状为主,如昏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尿、呼吸困难、心悸等。
诊断(一)临床表现急性中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变化快,中毒症状和体征取决于各种毒物的毒理作用和机体的反应。
而临床上常可根据中毒症状来判断毒物种类。
1.不同部位的临床表现(1)皮肤黏膜:皮肤及口腔黏膜灼伤:见于强酸、强碱、来苏、百草枯等腐蚀性毒物。
硝酸使皮肤黏膜痂皮呈黄色,盐酸痂皮呈棕色,硫酸痂皮呈黑色;发绀:可引起氧合血红蛋白不足的毒物,如麻醉药、刺激性气体、有机溶剂、阿片类等呼吸抑制剂等;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生成的毒物,亚硝酸盐、硝基苯、苯胺、腌渍不好的蔬菜等;栛黄疸:四氯化碳、毒蕈、鱼胆、蛇毒等引起中毒性肝损害的毒物;樱桃红色:见于一氧化碳等中毒。
(2)眼部症状:瞳孔扩大:见于抗胆碱药如阿托品、莨菪碱类中毒;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阿片类(如吗啡、海洛因、可待因等)、毒扁豆碱、毛果芸香碱、巴比妥、氯丙嗪等;栛视力障碍:甲醇、硫化氢、肉毒中毒等。
十种中毒现象及治疗方法
![十种中毒现象及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2b8b2cb9f3f90f77c61b21.png)
十种中毒现象及治疗方法
散户养猪,中毒现象常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饲料变质,误食毒草、毒品等。
一旦发生中毒,用中草药治疗猪中毒效果较好,方法如下:
一、变绿马铃薯中毒:甘草40克,明矾30克,金银花20克,煎汤,待温热时加蜂蜜30克灌服,连用2~3次。
二、红薯黑斑病中毒:生绿豆100克,凉水500毫升,菜油200毫升,鲜鸡蛋500克取蛋清,混合灌服,连用2~3次。
三、霉玉米中毒:防风150克,甘草30克,绿豆100克,煎汤加白糖灌服。
四、青贮饲料中毒:绿豆100克,甘草50克,煎服;或用500~1000克豆浆灌服。
五、毒草中毒:板蓝根200克,甘草、贯众、青黛各50克,研末,大猪每次100克,小猪减半,开水冲服,每天2次,连服1~2天。
六、苦楝子中毒:绿豆30克,甘草20克,茶叶10克,煎汤后加白酒40克灌服,每天2~3次,连用2~3天。
七、蓖麻中毒:绿豆200克,煎煮绿豆汤喂服。
八、食盐中毒:菊花300克,茶叶30克,煎水灌服,每天2次,连服2~3天;或绿豆200克,甘草100克,煎服,每天2次,连服2天。
九、亚硝酸盐中毒:取生石灰水上清液250毫升,大蒜2个,雄黄30克,鸡蛋3个,小苏打45克。
先将大蒜捣碎,加入其他各药混合,分2次灌服,疗效显着。
十、有机磷中毒:绿豆120克,茶叶60克,煎水灌服,每天2次,连服2天。
常见各种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常见各种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https://img.taocdn.com/s3/m/ef6ead518bd63186bdebbc45.png)
常见各种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一)中毒的一般治疗原则1.去除尚未被吸收的毒物口服毒物:(1)洗胃(腐蚀性毒物如强碱或强酸中毒禁止洗胃),常用洗液。
①温开水②1%-2%氯化钠溶液(盐水)③温皂水(敌进虫中毒忌用)④浓茶⑤%-%高锰酸溶液(有机磷农药中忌用)⑥%-%活性炭混液(%汤匙活性炭混于1000ml水中,口服。
氰化物硫,磷中毒忌用)。
⑦1%碳酸氢钠溶(一场匙碳酸氢钠溶于1000ml水中,百虫中毒忌用)⑧1%-3#进氧化氢溶液(腐蚀性药物中毒忌用)(2)催吐:可用手指或匙柄在咽喉部轻拭,或给予催吐剂。
①2%-5%盐水(反复灌至胃内容物全部呈出为止)②盐酸阿朴吗啡(吗啡中毒忌用)成人5ml,5岁以上1mg③皮下注射(注射前先喝1-2杯温水,5岁以下不用)(3)导泻:硫酸镁名硫酸钠(腐蚀性药物中毒辣或体质极度衰弱者忌用),成人剂量5-20g /次。
(4)清洁灌肠:可用2%-4%生理盐水或肥皂水灌(服毒时间不超过6小时或服导泻药后2小时)表面接触毒物:用水(不用热水,以免血管扩张,增加毒物吸收)或能溶解毒硪的溶剂彻底洗涤,酸性药物用2%-3%碳酸氢钠液或肥皂水;碱性物用稀醋(食醋1份加水1份)。
洗涤液中可加适量解毒剂。
眼睛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越早越好)。
吸入物毒物:即刻离污染处,吸新鲜空气或氧气,人工呼吸。
2.阻滞毒物的吸收解毒剂:①物理性:蛋白水。
牛奶等可沉淀毒物,并起保护润滑粘膜作用(适用于强酸,强碱以及升汞等体育馆剂毒),活性炭混悬液可吸着毒物(可用于生物碱中毒)。
②化学性:弱碱可中毒强酸;弱酸可中和强碱;高锰酸钾可分解生物碱和其他有机毒物;硫酸钠可沉淀钡盐;4%的鞣酸液或浓茶可沉淀生物碱和重金属毒物。
③拮抗性药物。
④通用解毒剂:活性炭2份,氧化镁1份及鞣酸1份的混合物,15g置半杯水中服用(毒物性质不明时使用)。
3.毒物吸收后的排除:饮大量水分,静脉补液,必要时进行透析疗法如工人肾透析、腹膜透析、结肠透析或血液港灌流、高压氧疗法。
中毒的医学名词解释
![中毒的医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0be66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c.png)
中毒的医学名词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中毒的报道。
中毒是指通过吸入、摄入、接触或注射有毒物质而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状态。
下面,我们将对一些医学名词进行解释,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毒的相关知识。
1. 毒性(Toxicity)毒性是指物质对生物体产生伤害的能力。
毒性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指物质在短时间内对生物体产生的严重伤害,如一次摄入过量药物导致中毒;慢性毒性则是指物质长期接触后对生物体产生的伤害,如长期吸入有毒气体导致呼吸系统损伤。
2. 毒物(Toxin)毒物是指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可以来自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常见的毒物包括蛇毒、植物毒素、细菌产生的毒素等。
毒性的强弱取决于毒物的种类、浓度以及暴露的方式。
3. 中毒(Intoxication)中毒是指有毒物质进入机体后引起身体各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种病理状态。
常见的中毒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腹痛、昏迷等。
根据中毒原因不同,中毒可以分为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环境污染中毒等多种类型。
4. 药物中毒(Drug Poisoning)药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药物过量或错误使用药物导致的中毒现象。
一些药物在剂量过高或与其他药物/酒精混合使用时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影响。
药物中毒的症状因药物类型不同而异,包括但不限于呼吸困难、心率改变、意识丧失等。
5. 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食物中毒是指由于摄入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或饮水,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甚至中毒的疾病。
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等。
6. 环境污染中毒(Environmental Poisoning)环境污染中毒是指人体长期暴露在有害物质的环境中而导致的中毒现象。
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包括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土壤中的重金属等。
环境污染中毒可导致多种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7. 解毒剂(Antidote)解毒剂是指一类能够中和有毒物质的药物或物质。
中毒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中毒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cfaae9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4.png)
中毒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中毒是指人或动物因摄入、吸入、接触或注射某种有害物质而引起身体功能紊乱、器官损害或生命威胁。
这种物质可以是毒药、有毒化学物质、有毒植物或动物等。
中毒状况可以轻微,不过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人们受到中毒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口服中毒。
例如,误食了有毒植物、误服了错误剂量的药物或有毒化学品等。
吸入中毒是另一种常见的情况,它通常由呼吸道吸入有毒气体或烟雾引起。
接触中毒是指有毒物质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体内,如接触有毒植物的汁液、接触有毒动物的毒液等。
注射中毒则是通过注射液体或药物进入体内,如药物滥用或非法注射毒品。
中毒的常见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头晕、恶心和嗜睡等。
不同的毒物作用会导致不同的症状,一些较为严重的中毒症状还包括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和心率不齐等。
如果人们怀疑自己或他人中毒,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对于中毒的处理和治疗,首先需要断定中毒的原因。
如果可用物质已知,则应妥善处理所涉及的物质,如迅速进行漱口、洗手或清洗服装等。
然后,需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并提供尽可能多的中毒信息,如中毒的时间、物质的名称以及病人的症状等。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中毒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洗胃、吸收剂、解毒剂或药物治疗等。
预防中毒至关重要。
在家庭生活中,应特别注意存放药物和化学品,以避免儿童或动物意外接触。
还应确保食品安全,避免食用有毒植物或蘑菇。
工作场所和工业领域也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特别是在接触有毒化学品或放射性物质时。
总之,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身体状况,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了解中毒的定义、常见途径和症状,以及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和预防措施,对于保护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提高公众对中毒的认识和教育,我们可以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中毒名词解释
![中毒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9e5b93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f.png)
中毒名词解释中毒是指人体或动物体内有害物质(如有毒物质、药物、化学物质等)进入体内后,对其产生有害作用,导致身体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一种病理状态。
中毒的程度可以因物质种类、剂量、途径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中毒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大量暴露于高浓度有害物质导致的中毒。
急性中毒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中毒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汗、面色苍白、无力、晕厥等。
严重的急性中毒可导致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常见的急性中毒原因包括饮食中摄入有毒植物或动物、误食或滥用药物、化学品事故、吸入有毒气体等。
慢性中毒是指长时间内暴露于低剂量有害物质导致的中毒。
慢性中毒的症状通常比较缓慢而隐匿,且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包括慢性疲劳、头痛、头晕、失眠、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皮肤瘙痒、肌肉关节疼痛、记忆力下降等。
常见的慢性中毒原因包括长期饮食中摄入有毒物质、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品、长期吸入有毒气体等。
中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生,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等。
对于消化道中毒,常见的途径包括食物或饮水中摄入有毒物质;对于呼吸道中毒,常见的途径包括吸入有毒气体、烟雾或颗粒物;对于皮肤中毒,常见的途径包括接触有毒物质或药物。
中毒的诊断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常用的诊断手段包括生物学检测、血液和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中毒的方法包括减轻或消除有毒物质的进一步吸收、促进其排除、纠正中毒引起的紊乱及支持治疗等。
具体治疗方案要根据中毒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进行调整。
预防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在平日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有毒食物。
避免乱用药物和化学品,按照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使用药物和化学品。
工作环境中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中毒的名词解释
![中毒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4ba33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7.png)
中毒的名词解释中毒,顾名思义,是指身体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它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医学现象,可以由各种内外部因素引起。
在医学术语中,中毒可以被分为不同类型,包括药物中毒、食物中毒、化学物质中毒等等。
本文将逐一解释这些中毒的名词,并探讨它们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药物中毒,是指由于过量或错误使用药物而导致的身体损伤。
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因为滥用或滥用处方药物而中毒。
例如,当服用处方药物时,如果忽视医生的建议或误解药物使用说明,便会导致药物中毒。
另外,许多非处方药物,如止痛药和镇静剂,也可能成为滥用的对象。
滥用药物不仅会对肝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伤害,还可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带来认知和行为问题。
食物中毒则是由于摄入受污染或变质食物而引起的身体不适。
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发热等。
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包括细菌、病毒和化学物质。
细菌中毒最常见的例子是沙门氏菌中毒,通常由生肉、打击充分的蛋或未经正确烹饪的海鲜引起。
食物中也可能存在真菌毒素和人工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因此在饮食中要注意食品安全并选择正规的餐饮场所。
化学物质中毒是由于吸入或接触化学物质而引起的健康问题。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是工业废料、农药、清洁剂、汞等。
各种工作环境如工厂、农场、矿井等都可能存在化学物质中毒的风险。
当我们吸入这些有毒气体或进入我们的皮肤时,它们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呼吸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并引发疾病和损害。
此外,还有一类被广泛忽视的中毒,即心理中毒。
心理中毒是指一种精神状态下的中毒现象,由于承受长期或严重的心理压力、情绪问题和心理创伤等原因引起。
虽然心理中毒没有明确的生物学标志,但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样严重。
长期的心理中毒可能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问题等,并影响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中毒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健康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中毒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学习。
从正确使用药物、选择健康食材、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到关注心理健康,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中毒保持警惕。
中毒名词解释释
![中毒名词解释释](https://img.taocdn.com/s3/m/e2c64f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1.png)
中毒名词解释释中毒是指人或动物因吸入、摄入或接触某些有毒物质而导致身体功能异常或组织器官受损的状况。
中毒可以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
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摄入毒物量过大,使毒物在体内积聚超过机体解毒系统的处理能力,导致全身中毒症状的出现。
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
急性中毒的危害很大,并且病情发展较快,需要紧急救治。
慢性中毒则是指长时间、反复接触低浓度有毒物质,导致毒物在体内逐渐积聚而引起的慢性中毒症状。
常见的慢性中毒有铅中毒、汞中毒、砷中毒等。
慢性中毒病情比较隐匿,症状不明显,但毒物对人体的损害是长期积累的,可能导致慢性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中毒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食物中毒:通过摄入受污染或变质食物而导致中毒。
常见的食物中毒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中毒。
2. 化学品中毒:包括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的中毒,如重金属(铅、汞、砷等)中毒、农药中毒、工业化学品中毒等。
3. 药物中毒:长期滥用、误服或超剂量使用药物,如镇痛药、抗生素、止痛药等,也会导致中毒。
4. 动植物中毒:动物或植物体内含有有毒成分,人类或动物摄入后引起中毒。
如毒蘑菇、毒蛇、毒蜘蛛等。
中毒的治疗与预防十分重要。
对于急性中毒,及时采取洗胃、肠道吸附剂、呼吸支持等急救措施,然后送医院救治。
慢性中毒则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和预防,避免长期接触有毒物质。
同时,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中毒的认知水平,以便及时应对和处理中毒事件。
总之,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注意饮食安全、药物使用安全、化学品使用安全等方面,以避免中毒的发生。
中毒的名词解释
![中毒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bee974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0.png)
中毒的名词解释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接触或进食有毒物质后,造成身体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一种病理反应。
中毒的症状和影响取决于毒物的性质、浓度、剂量、暴露方式以及个体的体质和吸收能力。
中毒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暴露于高浓度的毒物,症状迅速出现且严重,如窒息、昏迷、呼吸衰竭等。
亚急性中毒是指在中等剂量的毒物暴露下,症状逐渐恶化,如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
慢性中毒是指长时间接触低剂量的毒物,症状较为隐匿,如血液、肝肾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受损等。
毒物可分为化学毒物和生物毒素两大类。
化学毒物主要包括有机化学污染物、重金属、农药、化学药品等。
生物毒素主要来自细菌、病毒、真菌、植物、动物等生物体,如毒蛇毒、白僵菌毒素、砷中毒等。
中毒的症状可以表现在多个系统上,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肝肾等。
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眩晕、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皮肤刺激等。
中毒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主述进行详细询问,确定暴露的毒物、时间、剂量和暴露途径。
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
治疗中毒的主要目标是清除毒物、支持治疗和预防后遗症。
清除毒物的方法有吐救法、洗胃、吸附剂、解毒剂等,根据毒物的性质和暴露途径选择相应的方法。
支持治疗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等。
预防后遗症主要通过护理和药物治疗。
为了预防中毒的发生,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控制,提高公众的中毒意识,妥善保存和使用化学品和药物。
在发生中毒情况时,应尽快将受害者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自行使用解毒药品,以免延误救治。
总之,中毒是人体遭受有毒物质的损害所导致的病理反应,其症状和影响取决于毒物的性质、浓度和剂量等因素。
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预防和纠正中毒的关键。
中毒症状
![中毒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bb7306d5b14e852458fb57a7.png)
【中毒症状】1、急性中毒症状复杂多样,轻度以M样症状为主,中毒者可同时出现M样和N样症状。
严重者除M样和N样症状外,还有显著的CNS症状。
(1)M样症状A.瞳孔缩小当眼部接触毒物蒸汽或雾剂后,眼部症状可首先出现,多数有瞳孔缩小(严重中毒时几乎全部出现)、眼球疼痛、睫状肌痉挛、眼眉疼痛。
但随着症状加重,由于交感神经节的兴奋作用,缩瞳作用可能并不明显。
B.消化系统当毒物由胃肠道摄入时,则胃肠道症状可首先出现,由于胃肠道收到直接刺激,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C.腺体分泌可见泪腺、鼻腔腺体、唾液腺、支气管和胃肠道腺体分泌显著增加,严重中毒者口吐白沫,大汗淋漓。
D.呼吸困难胸腔有紧缩感,另外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多,造成呼吸困难。
严重时刻造成肺水肿。
E.小便失禁严重病例,由于膀胱逼尿肌收缩,引起小便失禁。
F.心血管系统症状M样作用可引起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
但由于同时还发生N样作用,有时可出现心率加速,血压升高。
(2)N样症状骨骼肌运动终板N受体被激动表现为肌束颤动,常先从眼睑、颜面等处小肌肉开始,m逐渐波及全身,最后又转为肌无力,并可导致肌肉麻痹,严重时可因呼吸肌麻痹死亡。
(3)CNS症状除了脂溶性极低的毒物外,其他毒物均可通过血脑屏障而产生CNS作用。
常呈双相反应。
通常中毒早期以CNS兴奋为主,表现为躁动不安、幻觉、谵妄甚至抽搐、惊厥。
后期转为抑制,出现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反射消失、昏迷等症状。
严重中毒晚期,则出现呼吸中枢麻痹所致的呼吸抑制,甚至呼吸停止和血管运动中枢抑制引起血压下降甚至循环衰竭,危及生命。
2、慢性中毒多发生在生产有机磷酸酯类的工人或长期接触的人员中。
其突出表现为血中AChE活性持续明显下降,而临床症状不明显。
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晕、视力模糊、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多汗、失眠、易倦、乏力等,类似于神经衰弱综合症。
偶尔可见肌束颤动和瞳孔缩小。
【中毒的解救】1、急性中毒的解救原则(1)迅速切断毒源一旦发现急性中毒,应立即将患者脱离有毒环境,对于经皮肤吸收中毒者,应用大量温水和肥皂彻底清洗皮肤,必要时洗头。
中毒医学名词解释
![中毒医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4c21c0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1.png)
中毒医学名词解释
1.中毒(poisoning):由于人体吸入、摄取或接触到某种毒素而
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即中毒。
2.毒素(toxin):由某些生物体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从而对某
些有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3.吸入毒物中毒(inhalation poisoning):接触各种气体、蒸气、烟雾、粉尘、细菌等进入呼吸道并对机体产生有害影响的毒物所
导致的中毒。
4.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在摄入食物(通常是由于食物
污染)后,出现急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5.家具致中毒(furniture poisoning):由于在家具生产、装修、保养等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工业产品,尤其是含有挥发性有机物,有可
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6.化学品中毒(chemical poisoning):由于某些化学物质对人
体内部机能的影响而导致的中毒症状,例如接触酸、碱、溶剂、气体、毒气等。
7.农药中毒(pesticide poisoning):由于人体接触或摄入使用
在种植、消毒、杀虫、杀鼠等方面的化学农药后,产生对人体内部机
能影响而引发的中毒。
8.药物中毒(drug poisoning):因为医疗上的或自行滥用的药
物所引起的中毒症状。
9.毒蘑菇中毒(mushroom poisoning):由于食用某些毒蘑菇而
导致的中毒。
10.动物毒液中毒(venom poisoning):包括扁蛇、蝮蛇、蜈蚣、蜘蛛等动物的毒液所引起的中毒现象。
11.车尾气中毒(exhaust gas poisoning):由于从汽车尾部排
放的有害气体直接引发的气道疾病或系统中毒的现象。
常见中毒症状及预防方法
![常见中毒症状及预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39f12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9.png)
常见中毒症状及预防方法现代社会,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生活方式等因素常常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其中一些污染物质也会对人体产生中毒作用。
中毒症状是人类所要遭受的一种疾病,可导致多种疾病,如代谢性疾病、精神障碍、免疫缺陷等,症状表现各异,但却同样危害身体健康。
因此,了解常见的中毒症状及其预防方法,是保护身体健康的必要途径。
一、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由于摄入腐败、污染、变质或制作不当的食品而导致的一种中毒。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
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包括:1.保持食品和条件的清洁卫生,不要将食品和生鲜食物放在一起。
2.不使用腐败、变质、发霉、变味的食品。
3.烹调食品时,需要加入充足的盐、醋等有消毒作用的调料。
4.避免生食、半生食品,尽可能将食品加热煮熟。
二、化学中毒化学中毒是人体摄入、吸入、接触化学剂等有害物质后,引起人体组织、器官及其功能发生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神经症状、腹痛等。
预防化学中毒的方法包括:1.避免过度暴露于化学物质,了解化学物质的毒性及安全措施。
2.使用化学物质时,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眼镜、口罩等。
3.不要吸入,摄入固、液体和气体污染物。
4.出现中毒症状及时就医。
三、放射性中毒放射性中毒是由于暴露于某些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中毒。
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皮肤烧灼等。
预防放射性中毒的方法包括:1.普及知识,避免误入放射性物质污染区。
2.避免过度反复暴露于放射性物质,对于预防暴露可以采取有创造性的技术手段,如屏蔽、防护等。
3.在工作场所和生活环境中,避免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4.遇到核事故和放射性污染的环境时,必须按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规定采取安全措施。
四、药物中毒药物中毒是由于乱用药物,药物剂量过量或副作用等情况引起的一种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呼吸困难、心动过速、肝损伤等。
预防药物中毒的方法包括:1.按照医嘱用药,遵循药品卫生法规。
中毒医学名词解释
![中毒医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d428fb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a.png)
中毒医学名词解释
1. 中毒: 中毒指的是外界物质进入人体后,使得机体发生不良反应或损害,导致症状和疾病的一种状况。
2. 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人体在短时间内接触或吸入某种有毒物质后所出现的急性中毒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 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是指人体长时间接触或摄入某种有毒物质后所出现的慢性中毒反应,严重者可能引起多种疾病。
4.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由于食品中受到微生物、细菌、病毒等污染,或者含有有毒物质而引起的一种食品安全问题。
5. 化学中毒: 化学中毒是指人体接触或吸入化学物质,导致人体机能异常或损害甚至死亡。
6. 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因为药物的不当使用或者毒副作用,导致人体机能异常或者严重损害。
7. 吸毒中毒: 吸毒中毒是指吸食毒品后引起的中毒反应,不同种类毒品的中毒症状和程度也会有所区别。
8. 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是指人体因为接触和吸入农药,导致人体机能异常和甚至死亡的一种化学中毒症状。
9.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导致人体机能异常的一种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0. 重金属中毒: 重金属中毒是指人体因为长时间接触导致机体中重金属积累,从而产生中毒反应,严重者可能导致多种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致死血浓度(fatal blood level):
• 中毒死亡时血中毒物的血浓度
中毒案件特点
▪ 毒物中毒种类随不同年代而变化: ▪ 毒物中毒因不同国家、地区而不同: ▪ 特点:
• 毒物种类爆炸式增多:如美国:化学物已有60万种平均 增加700-1000种/年
• 现代化、多种仪器使用:定性 --- 定量,常量-- 微量 • 投毒方式多样化、隐蔽性 • 中毒案件性质:自杀、他杀、意外灾害事故 • 滥用药物、吸毒成瘾、环境污染日益多见
法医学鉴定
▪ 案情调查 ▪ 现场勘验 ▪ 临床表现 ▪ 尸体检验:
• 外表检验: • 尸解:注意事项:
▪ 全面、系统尸解 ▪ 勿污染 ▪ 提取适当检材做毒物检验
▪ 毒物化验
法医学鉴定
毒物化验 ▪ 毒物分析是中毒案件的关键、中心环节。 ▪ 特点:
• 分析目的的不肯定性 • 检材的一次性与多样性 • 分析方法的应变性 • 工作 的严谨性 • 涉及范围的多学科性
量250-500g,致死血浓度4-5g/kg 4、表现: 5、尸检与鉴定:
注意事项
常见毒物中毒
乙醇浓度 最小服 (mg/L) 入量 (g)
表现
酩酊度
发生肇事
500 1000
1500 2000
3000 4000
5000
70 140
210 280
420 560
700
精神愉快、飘然感 无
有可能
兴奋、脸红、语无 无
毒物 Poison
▪ 概念:
• 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可引起机体功能 障碍或 器质性损害损害的化学物质。
• 毒物的概念是相对的。
毒物分类
▪ 毒性 (toxicity):毒物引起生物体损害的能力。
▪ 根据毒物对人/动物致毒量的大小,将毒性分5级:
▪ 毒性等级 大白鼠一次经mg/kg)
常见毒物中毒
三、酒精中毒: ▪ 单纯以酒精用自杀、或谋杀少见、罕见。 ▪ 以乙醇作为载体,在其中投放毒物进行谋害,
或饮酒或酒醉后,使用其他暴力手段进行自 杀或他杀的案件则常见。 ▪ 酗酒常与许多意外事故和刑事案件有关。
常见毒物中毒
1、中毒原因:多为意外事故。 2、毒理作用:CNS 3、中毒量及致死量:中毒量:75-80g,致死
铊中毒
铊就是Thallium,在周期表中分类八十一,介于汞和 铅之间。铊的毒性高于铅和汞。铊化合物广泛应用 于工业生产中。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 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 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 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而引起中毒。
【中毒表现】下肢麻木或疼痛、腰痛、脱发、头痛、 精神不安、肌肉痛、手足颤动、走路不稳等。
发生中毒影响因素
▪ 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 消化道吸收 • 呼吸道吸收 • 皮肤、黏膜吸收 • 注射吸收
▪ 其他
• 储存条件 • 动植物
三、毒物转运、转化及法医学意义
▪ 吸收途径
• 口服 • 注射 • 呼吸道 • 接触皮肤、粘膜
▪ 意义
• 途径多,注意隐蔽部位的检查 • 了解吸收及影响因素的特点,对解释中毒发作快慢,推
动物试验
清华女生朱令 中毒案
▪ 朱令原为是清华大学化学系二年级学生,朱 令曾经非常幸运,漂亮、聪明、多才多艺。
▪ 1994年12月,她首次因不明原因发病,腹、 腰四肢关节痛,在北京同仁医院治疗近一个 月,病因无法确诊,头发全部掉光后病情好 转出院。寒假过后回校上学,她的头发已长 出一寸左右,但人依然很虚弱。开学一周后, 她再次发病,双脚疼痛难忍、双手麻木,再 次脱发。
常见毒物中毒
3、途径:胃肠、呼吸、皮肤等
临床表现:发作快(服毒15-30分),死亡快 (1-5h) 大汗淋漓,肌震颤,瞳孔缩小,肺水肿等
4、尸体征象 ▪ 尸表:尸斑、尸僵显著;瞳孔缩小、结合膜
出血;口吐白沫;肌肉痉孪等。 ▪ 尸解:胃肠特殊蒜臭味,出血 5、鉴定:核心—毒物分析
常见毒物中毒
二、毒鼠强 ▪ 高效杀鼠剂(四次甲基二砜四胺)。 ▪ 毒理作用、表现:CNS ▪ 中毒致死量:小白鼠LD50 0.1—0.3mg/kg ▪ 尸检:一般急死、窒息征象 ▪ 鉴定—毒物化验
▪ 概念
• 人体因毒物作用发生组织器官 病理改变或功能紊 乱
• 因中毒造成的死亡称中毒死。
▪ 毒物达到一定剂量才能引起中毒
中毒
▪ 中毒量(toxic dose):
• 引起机体发生中毒的最小剂量。
▪ 致死量(lethal dose):
• 引起机体发生中毒死亡的最小剂量。
▪ 中毒血浓度(toxic blood level):
中毒
40年间700多人患怪病60余人死亡
40多年前,在我国贵州一个叫回龙村的山村里, 开始出现一种奇怪的病症,直到4年前,回龙 村在40年间先后有700多人患此病症,60多 人不幸死亡。医学专家曾怀疑是遗传病或者 传染病,但都被一一否定,究竟是什么导致 这么奇怪的现象呢?
40年间700多人患怪病60余人死亡
• As Paracelsus, the father of modern toxicology said, "dose determines the poison".
▪ 化学、物理结构 ▪ 协同/拮抗作用
发生中毒影响因素
机体条件: ▪ 体重、性别、年龄 ▪ 健康状态 ▪ 习惯性、耐受性、成瘾性 ▪ 过敏性 ▪ 机体蓄积
▪ 奇怪的病:全村接二连三的有人头发不剪自掉,男女 老幼都有,一人脱发,其他成员也先后接着脱发。 更可怕的是,头发脱落往往是一夜间,特别像老百 姓传说中的“鬼剃头”。事发后,卫生防疫部门、 科研部门迅速派专家到当地调查探访。回龙村红旗 村民组,是发现“怪病”最为集中的地方,在这里 有的一家人全都有发病现象,具体表现为:先是四 肢疼痛、皮肤发干,一星期后头发开始脱落,严重 者双目失明甚至死亡
增加
伦次、喜怒无常
激动、吵闹
轻微
容易
动作不协调、意识 酩酊
极易
紊乱、舌重口吃
麻醉状态、进入昏迷 重度酩酊
昏迷、呼吸有鼾声
体温下降
深度昏迷、死亡
常见毒物中毒
四、马钱子 ▪ 吲哚类生物碱:士的宁、马钱子碱 ▪ 对脊髓调度选择性兴奋作用,引起全身强直
性/阵发性痉挛,最终引起呼吸肌痉挛死亡 ▪ 检验:在体内有积蓄作用,死后仍可检出;
常见毒物中毒
法医学实践中,最常见引起中毒的毒物有:
• 农药 • 杀鼠剂 • 催眠镇静药 • 有毒的动植物 • CO 等 • 国外: 酒精、催眠镇静药、鸦片、吗啡、汽车
废气等。
常见毒物中毒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 1、特点:目前在我国是法医中毒案件的 首位原因 2、机制:以共价健与胆硷酯酶结合,形 成磷酰化胆硷酯酶,使组织中ACH大量 蓄积,使ACH为传导介质的神经处于过 度兴奋, 最后抑制、衰竭。
法医学鉴定
▪ 阴性结果:
考虑 • 检材收集是否有误 • 毒物是否是腐败分解或防腐剂破坏 • 操作正确?方法是否灵敏? • 目前尚无适当的检材方法
法医学鉴定
小结 ▪ 中毒死亡案的法医学鉴定,一定要全面的了
解案情、现场勘验、全面系统的尸体解剖, 提取检材作毒物化验; ▪ 确定中毒死亡,关键、最重要是提取检材、 毒物化验。
▪ “…不过尽管每个人的症状都不一样,却都有一点相同—— 迟早都会掉头发,有一段时间,铊被用来当脱毛剂——尤其 是得了金钱癣的儿童。后来有人发现这种元素很危险,不过 偶尔还是配合病人的体重,小心地用作内服药。我想现在大 多数都拿来当毒老鼠药。这种药没有异味,容易溶解,也很 容易买到。只是要注意一件事:不能让人怀疑你在下毒。”
神奇的网上救助
▪ 1995年4月,北京大学力学系几个本科生成功地利 用Internet,为清华大学21岁的朱令同学所患的奇怪 病症进行了确诊——重金属铊中毒。这是大陆首次 利用Internet进行全球医学专家远程会诊。
▪ 4月10日晚他们从北大力学系联入Internet,发出求 援信。电子信函发出三小时后便收到世界各地的热 情回函。4小时后求救信已传遍美国,两周后已传 遍世界。在随后的十多天里,共收到1000多封 Email(到5月中旬累计共收到3000余封),国外许多 著名医学专家根据描述的症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很快诊断出是罕见的铊中毒,并建议用“普鲁士蓝” 解毒。
(g/kg)
▪ 剧毒
〈1
〈0.05
▪ 高毒
1-50
0.05-0.5
▪ 中等毒
50-500
0.5-5.00
▪ 低毒
500-5000
5.0-15
▪ 微毒
〉5000
〉15
毒物分类
▪ 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
• 挥发性 • 非挥发性 • 金属、阴离子 • 其他
▪ 按毒物的来源、用途、毒作用
中毒 Poisoning
2. 神经-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源性损害。
一、概 述
▪ 毒理学TOXICOLOGY
• 研究化学物对生物体的危害及毒作用机理的学科
▪ 法医毒理学Forensic Toxicology
• 主要研究以自杀、他杀为目的和意外、灾害事故 引起中毒的一门学科
• 研究内容:毒物的性状、中毒的原因、中毒途径、 毒理作用、中毒症状、中毒量和致死量、中毒所 致病理变化、毒物化验检材采取和 中毒或死亡方 式的法医学鉴定等
二、发生中毒影响因素
毒物的条件 ▪ 剂量:
• The chief criterion regarding the toxicity of a chemical is the dose. It's safe to say that almost all substances are toxic under the right cond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