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问题

合集下载

七下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面积问题】

七下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面积问题】

七下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面积问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坐标分别是(0,),(,)A a B b a ,且,a b 满足()23|5|0a b -+-=,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AB .(1)求点,C D 的坐标及四边形ACDB 的面积ACDB S ; (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连接,MC MD ,使13MCD ACDB S S ∆=?若存在这样的点,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2.如图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0A a ,(),0Bb ,且a b 、满足2(1)0a ++=.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得ACBD .(1)直接写出点C D ,的坐标和四边形ABDC 的面积;(2)若在坐标轴上存在点M ,使MAC S S =△四边形ABDC ,求出点M 的坐标;(3)若点P 在直线BD 上运动,连接PC PO ,.请画出图形,写出CPO DCP BOP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8cm ,BC =6cm ,点E 是CD 边上的一点,且DE =2cm ,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2c m/s 的速度沿A →B →C →E 运动,最终到达点E .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1)请以A 点为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1cm 为单位长度,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t 表示出点P 在不同线段上的坐标.(2)在(1)相同条件得到的结论下,是否存在P 点使△APE 的面积等于20cm 2时,若存在,请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B (b ,0),C (−1,2),且|32a b +=0, (1)求a 、b 的值;(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COM 的面积为△ABC 面积的13,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1,长方形OABC 的边OA 在数轴上,O 为原点,长方形OABC 的面积为12,OC 边长为3(1)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2)将长方形OABC 沿数轴水平移动,移动后的长方形记为O A B C '''',移动后的长方形O A B C ''''与原长方形OABC 重叠部分(如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记为S△设点A 的移动距离AA x '=.当4S =时,x =______.△当S 恰好等于原长方形OABC 面积的一半时,求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多少.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0,a ),B (b ,0),其中a ,b 满足|a ﹣2|+(b ﹣3)2=0. (1)a = ,b =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M (m ,1),请用含m 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M 的面积; (3)在(2)条件下,当m =﹣32时,在坐标轴的负半轴上求点N (的坐标),使得△ABN 的面积与四边形ABOM 的面积相等.(直接写出答案)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0,0O ,()0,12A ,()10,8B -,()14,0C -,求四边形OABC 的面积.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一象限,AB△x轴于B,AC△y轴于C,A(4m,3m),且四边形ABOC的面积为48.(1)如图△,求A点的坐标;(2)如图△,点D从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y轴正半轴运动,同时点E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BA运动,DE交线段AC于F,设运动的时间为t,当S△AEF<S△CDF时,求t的取值范围.9.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2,0),点B在x轴负半轴上,C在y轴正半轴上,△ACB=90°,△ABC=30°.(1)求点B坐标;(2)如图2,点P从B出发,沿线段BC运动,点P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运动时间为t秒,用含t的式子表示三角形△OBP的面积S.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0,5A ,点()29,32M x x --在第三象限,(1)求x 的取值范围;(2)点M 到y 轴的距离是到x 轴的2倍,请求出M 点坐标;(3)在(2)的基础上,若y 轴上存在一点P 使得AMP 的面积为10,请求出P 点坐标.11.已知坐标平面内的三个点A(1,3),B(3,1),O(0,0). (1)求三角形AOB 的面积;(2)点P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三角形AOP 的面积与三角形AOB 的面积相等时,求点P 的坐标.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0)A a ,(,0)B b ,其中a ,b 满足|1|0a +=.(1)填空:a =______,b =______.(2)如果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2,)M m -,请用含m 的式子表示ABM 的面积.的坐标.1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0A -,,()5,0B ,()3,4C ,()2,3D -.(1)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点P 为y 轴上一点,且ABP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BCD 的面积的一半,求点P 的坐标.1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C (b ,4),且满足(a+5)2,过C 作CB△x 轴于B .(1)a = ,b = ,三角形ABC 的面积= ;(2)若过B 作BD //AC 交y 轴于D ,且AE ,DE 分别平分△CAB ,△ODB ,如图2,求△AED 的度数;(3)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三角形ABC 和三角形ACP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是x 轴正半轴上一点,C 是第四象限一点,CB △y 轴,交y 轴负半轴于B (0,b ),且(a ﹣3)2+|b +4|=0,S 四边形AOBC =16.(1)求C 点坐标;(2)如图2,设D 为线段OB 上一动点,当AD △AC 时,△ODA 的角平分线与△CAE 的角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P ,求△APD 的度数.(3)如图3,当D 点在线段OB 上运动时,作DM △AD 交BC 于M 点,△BMD 、△DAO 的平分线交于N 点,则D 点在运动过程中,△N 的大小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说明理由.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a ,0),B (b ,0),C (﹣1,2),且221(24)0a b a b ++++-=. (1)求a ,b 的值;(2)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COM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一半,求点M 的坐标.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0)A a ,(,)B b b ,(0,)C b ,且满足2(8)0a +=,P 点从A 点出发沿x 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移动,Q 点从O 点出发沿y 轴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移动.(1)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 ,点B 的坐标 ,AO 和BC 位置关系是 ; (2)在P 、Q 的运动过程中,连接PB ,QB ,使S △PAB =4S △QBC ,求出点P 的坐标;(3)在P 、Q 的运动过程中,当△CBQ =30°时,请探究△OPQ 和△PQB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 ,0),C(b ,c)三点,其中a ,b ,c 满足关系式|a -2|+(b -3)2=0,(c -4)2≤0.(1)求a ,b ,c 的值;(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 ,12),请用含m 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 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 ,使四边形ABOP 的面积与三角形ABC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已知点()30A -,,点()0,3C ,且点B 的坐标为()1,4-,计算ABC 的面积.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1)(2,0)(2,1.5), (1)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a ),试用含a 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 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ABOP 的面积与三角形ABC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割补法求平面直角坐标系内面积

割补法求平面直角坐标系内面积

割补法求平面直角坐标系内面积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要求解的曲线以及积分的区间。

假设我们
要求解的曲线为y=f(x),并且我们要求解的区间为[a, b]。

接下来,我们将区间[a, b]等分成n个小区间,每个小区间的宽度为
Δx=(b-a)/n。

然后我们在每个小区间内选择一个x值,记为xi,
然后计算对应的y值,记为yi=f(xi)。

接着,我们可以利用割补法的思想来逼近曲线下面积。

我们将
每个小区间内的面积近似为矩形的面积,即ΔAi = yi Δx。

然后
将所有小矩形的面积相加,即ΣΔAi = Σyi Δx。

当n趋向于无
穷大时,这个和就会趋近于曲线下的面积。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定积分的概念来表示曲线下的面积,即A
= ∫[a, b] f(x) dx。

这里的定积分就是将割补法逼近的和Σyi
Δx在区间[a, b]上的极限,表示曲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

在实际计算时,我们可以利用数值积分的方法,比如梯形法则
或者辛普森法则来进行近似计算。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割补法的思想,通过将区间分成若干小段,并在每个小段上进行近似计算,最终得
到曲线下面积的近似值。

总之,割补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积分方法,可以用来求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通过将区间分割,并在每个小区间上进行面积的近似计算,最终可以得到曲线下面积的近似值。

坐标系中的面积问题

坐标系中的面积问题

坐标系中的面积问题在坐标系中,我们经常遇到计算面积的问题。

无论是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还是计算曲线下方的面积,都需要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在坐标系中常见的面积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计算矩形的面积在坐标系中,一个矩形可以由两条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确定。

如果这两条直线分别与x轴和y轴相交于四个点(x1, 0), (x2, 0), (0, y1), (0, y2),那么这个矩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计算长和宽的乘积得到。

即面积为S=(x2-x1)*(y2-y1)。

二、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对于一个三角形,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其面积,其中一个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海伦公式。

假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是(x1, y1), (x2, y2), (x3, y3),则可以计算三角形的半周长p,p=(a+b+c)/2,其中a、b、c分别是三条边的长度,然后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可以使用海伦公式:S=sqrt(p(p-a)(p-b)*(p-c))。

三、计算图形的面积在坐标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不规则图形,这时候计算面积可能需要一些更复杂的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定积分。

如果我们要计算曲线y=f(x)和x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计算定积分∫f(x)dx来得到。

类似地,对于曲线y=g(x)和直线x=a, x=b, x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计算定积分∫(g(x)-a)dx 和∫(b-g(x))dx来得到两部分面积,然后相加即可得到总面积。

四、结语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在坐标系中计算面积的一些基本方法。

对于简单的图形,我们可以直接计算长方形、三角形或者其他几何图形的面积;对于复杂的图形,我们可以运用数学工具如定积分来求解。

在实际问题中,熟练掌握这些面积计算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例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求法教程文件

例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求法教程文件

例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面积的求法我们常常会遇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解题时我们要注意其中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现举例说明如下.一、有一边在坐标轴上例1 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3,0),(0,3),(0,-1),你能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吗?分析:根据三个顶点的坐标特征可以看出,△ABC的边BC在y轴上,由图形可得BC=4,点A到BC边的距离就是A点到y轴的距离,也就是A点横坐标的绝对值3,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解:因为B(0,3),C(0,-1),所以BC=3-(-1)=4.因为A(-3,0),所以A点到y轴的距离,即BC边上的高为3,二、有一边与坐标轴平行例2 如图2,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1),B(4,5),C(-1,2),求三角形ABC的面积.分析:由A(4,1),B(4,5)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可知边AB与y轴平行,因而AB 的长度易求.作AB边上的高CD,则D点的横坐标与A点的横坐标相同,也是4,这样就可求得线段CD的长,进而可求得三角形ABC的面积.解:因为A,B两点的横坐标相同,所以边AB∥y轴,所以AB=5-1=4. 作AB边上的高CD,则D点的横坐标为4,所以CD=4-(-1)=5,所以=.三、三边均不与坐标轴平行例3 如图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1),B(1,3),C(2,-3),你能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吗?分析:由于三边均不平行于坐标轴,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求边长,也无法求高,因此得另想办法.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点,可以将三角形围在一个梯形或长方形中,这个梯形(长方形)的上下底(长)与其中一坐标轴平行,高(宽)与另一坐标轴平行.这样,梯形(长方形)的面积容易求出,再减去围在梯形(长方形)内边缘部分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得原三角形的面积.解:如图,过点A、C分别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与过点B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于点D、E,则四边形ADEC为梯形.因为A(-3,-1),B(1,3),C(2,-3),所以AD=4,CE=6,DB=4,BE=1,DE=5.所以=(AD+CE)×DE-AD×DB-CE×BE=×(4+6)×5-×4×4-×6×1=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问题(提高篇)“割补法”的应用一、已知点的坐标,求图形的面积。

中考复习题面积问题(解析版)

中考复习题面积问题(解析版)

专题04 面积问题求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动点生成的图形的面积问题,是初中数学一种重要的题型,它主要结合函数图形的相关知识点,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的框架中构建图形求面积,求图形面积常常转化为三角形、特殊的四边形,求面积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1:直接法,求出三角形底边和底边上的高,进而求出其面积;方法2:补形法,将三角形面积转化为若干个特殊的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和或差;方法3:分割法,选择一种恰当的直线,将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便于计算的面积的三角形。

一、填空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的面积为,且点在坐标轴上,则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或或或【解析】解:①如图所示,若点C在x轴上,且在点A的左侧时,∵∴OB=3∴S△ABC=AC·OB=6 解得:AC=4∵,∴此时点C的坐标为:;②如图所示,若点C在x轴上,且在点A的右侧时,同理可得:AC=4 ∴此时点C的坐标为:;图①图②③如图所示,若点C在y轴上,且在点B的下方时,∵∴AO=2 ∴S△ABC=BC·AO=6 解得:BC=6∵∴此时点C的坐标为:;④如图所示,若点C在y轴上,且在点B的上方时,同理可得:BC=6 ∴此时点C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或或或.图③图④【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面积求点的坐标,根据C点的位置分类讨论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的面积是________.【答案】9.【解析】如图,.【点拨】利用网格特点,将所求的的面积转化为规则图形面积的差即可.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属于常考题型,掌握求解的方法是关键.二、解答题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的面积.【答案】【解析】如图,过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C、D.根据面积公式求得S△BOD、S梯形ACDB、S△AOC的值,然后由图形可以求得S△AOB= S△AOC +S梯形ACDB- S△BOD.解:过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C、D.∵A(3,4),B(5,1),∴OC=3,AC=4,OD=5,BD=1.∴S△AOC=×OC•AC=×3×4=6,S△BOD=OD•BD=×5×1=,S梯形ACDB=( BD+AC)•CD=×(1+4)×2=5,∴S△AOB= S△AOC +S梯形ACDB- S△BOD =6+5-=.【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性质.通常采用“割补法”解答此类题目.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A(﹣2,0)、B(3,1)、C(2,3),将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并解答如下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 A′B′C′,使它与△ ABC 关于x 轴对称,并直接写出△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答案】(1)作图见解析;A'(-2,0)、B'(3,-1)C'(2,-3);(2)5.5【解析】(1)在坐标系内画出△ABC,再作出各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各点即可;(2)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顶点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2,0)、B'(3,-1)C'(2,-3);2)由图可知,S△ABC=5×3-×5×1-×3×4-×2×1,=15--6-1=5.5.【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1)B(2,0)C(4,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并求△ABC的面积(2)已知P为x轴上一点,若△ABP的面积为4,求点P的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求法(例题及对应练习)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求法(例题及对应练习)

例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面积的求法我们常常会遇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解题时我们要注意其中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现举例说明如下.一、有一边在坐标轴上例1 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3,0),(0,3),(0,-1),你能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吗?分析:根据三个顶点的坐标特征可以看出,△ABC的边BC在y轴上,由图形可得BC=4,点A到BC边的距离就是A点到y轴的距离,也就是A点横坐标的绝对值3,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解:因为B(0,3),C(0,-1),所以BC=3-(-1)=4.因为A(-3,0),所以A点到y轴的距离,即BC边上的高为3,二、有一边与坐标轴平行例2 如图2,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1),B(4,5),C(-1,2),求三角形ABC的面积.分析:由A(4,1),B(4,5)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可知边AB与y 轴平行,因而AB的长度易求.作AB边上的高CD,则D点的横坐标与A点的横坐标相同,也是4,这样就可求得线段CD的长,进而可求得三角形ABC的面积.解:因为A,B两点的横坐标相同,所以边AB∥y轴,所以AB=5-1=4. 作AB边上的高CD,则D点的横坐标为4,所以CD=4-(-1)=5,所以=.三、三边均不与坐标轴平行例3 如图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1),B(1,3),C(2,-3),你能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吗?分析:由于三边均不平行于坐标轴,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求边长,也无法求高,因此得另想办法.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点,可以将三角形围在一个梯形或长方形中,这个梯形(长方形)的上下底(长)与其中一坐标轴平行,高(宽)与另一坐标轴平行.这样,梯形(长方形)的面积容易求出,再减去围在梯形(长方形)内边缘部分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得原三角形的面积.解:如图,过点A、C分别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与过点B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于点D、E,则四边形ADEC为梯形.因为A(-3,-1),B(1,3),C(2,-3),所以AD=4,CE=6,DB=4,BE=1,DE=5.所以=(AD+CE)×DE-AD×DB-CE×BE=×(4+6)×5-×4×4-×6×1=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问题(提高篇)“割补法”的应用一、已知点的坐标,求图形的面积。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例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面积的求法我们常常会遇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解题时我们要注意其中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现举例说明如下.一、有一边在坐标轴上例1 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3,0),(0,3),(0,-1),你能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吗?分析:根据三个顶点的坐标特征可以看出,△ABC的边BC在y轴上,由图形可得BC=4,点A到BC边的距离就是A点到y轴的距离,也就是A点横坐标的绝对值3,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解:因为B(0,3),C(0,-1),所以BC=3-(-1)=4.因为A(-3,0),所以A点到y轴的距离,即BC边上的高为3,二、有一边与坐标轴平行例2 如图2,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1),B(4,5),C(-1,2),求三角形ABC的面积.分析:由A(4,1),B(4,5)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可知边AB与y 轴平行,因而AB的长度易求.作AB边上的高CD,则D点的横坐标与A点的横坐标相同,也是4,这样就可求得线段CD的长,进而可求得三角形ABC的面积.解:因为A,B两点的横坐标相同,所以边AB∥y轴,所以AB=5-1=4. 作AB边上的高CD,则D点的横坐标为4,所以CD=4-(-1)=5,所以=.三、三边均不与坐标轴平行例3 如图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1),B(1,3),C(2,-3),你能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吗?分析:由于三边均不平行于坐标轴,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求边长,也无法求高,因此得另想办法.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点,可以将三角形围在一个梯形或长方形中,这个梯形(长方形)的上下底(长)与其中一坐标轴平行,高(宽)与另一坐标轴平行.这样,梯形(长方形)的面积容易求出,再减去围在梯形(长方形)内边缘部分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得原三角形的面积.解:如图,过点A、C分别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与过点B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于点D、E,则四边形ADEC为梯形.因为A(-3,-1),B(1,3),C(2,-3),所以AD=4,CE=6,DB=4,BE=1,DE=5.所以=(AD+CE)×DE-AD×DB-CE×BE=×(4+6)×5-×4×4-×6×1=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问题(提高篇)“割补法”的应用一、已知点的坐标,求图形的面积。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回顾与思考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角形面积问题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回顾与思考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角形面积问题

第三章:回顾与思考(第三课时)——专题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问题西安市文景中学安文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的坐标求三角形的面积和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求点的坐标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渗透割补、转化(化复杂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学习经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解决已知点的坐标求三角形面积和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求点的坐标问题。

三、教学难点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求点的坐标问题。

四、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五、教学过程(一)诗歌引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万般好,一旦分离万事休。

”数形结合不仅为我们解题提供思路,也是揭示数学本质的有力工具。

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来专题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角形面积问题(教师板书课题)(二)探究已知点的坐标求面积思考:(1)你能否直接求出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中AOB S 的面积? 要求:问题1、问题2学生直接口答;问题3、问题4学生在讲义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并用红笔批改,之后随机选学生讲解,其他学生记录、质疑,教师补讲、点讲)(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具备什么样特点的三角形就可以直接求出它的面积? 师生共同归纳:(1) 当三角形两边分别在横轴和纵轴时,可直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当三角形有一边在横轴上时,则以横轴上的边为底边,其长等于坐标轴上的两个顶点的横坐标差的绝对值,这边上的高等于另一顶点纵坐标的绝对值;(3) 当三角形的一边在纵轴上时,则以坐标轴上的边为底边,其长等于坐标轴上的两个顶点纵坐标差的绝对值,这边上的高,等于另一顶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4) 当三角形的一边和坐标轴平行时,则以和坐标轴平行的线段为底边,这边上的高等于另一顶点的到这个坐标轴的距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面积的计算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面积的计算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面积的计算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面积的计算问题。

二、设计理念:课堂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因素,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准确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究、讨论、总结得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情景的设计着,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图形与坐标的对应关系,能求出给定坐标的点构成的图形的面积;2.通过对数学图形规律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了解了点的坐标意义以及学习了坐标的平移与应用,并且会计算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简单图形的面积,本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前面所学习的这些知识综合起来,逐步展开知识点,由简到难,让学生学会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求解图形面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转化数学思想。

五、重、难点:学习重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解图形面积以及根据图形面积求点的坐标;学习难点:运用割补法求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面积;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准备:多媒体,PPT ,学案,三角板;八、教学过程:1.知识回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点与线段之间的关系:①A (1x ,y ),B(2x ,y ) 纵坐标相等的两个点所形成的线段长度为: ②A (x ,1y ),B( x ,2y ) 横坐标相等的两个点所形成的线段长度为: 例1:1.若A(3,2),B(-1,2),则线段AB=2.若A(-2,-3),B(-2,-1),则线段AB=【设计意图:回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面积的计算问题中相关知识,结合坐标图形让学生更加直观明白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与线段长度之间联系】(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点到坐标轴距离:①点A (x,y )到X 轴距离表示为:②点A (x,y )到Y 轴距离表示为:例2:若A(-3,2),则到X 轴的距离为: 到Y 轴的距离为:【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点到坐标轴的距离,进而为后面点到直线距离的理解铺垫,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平面直角坐标中三角形的高是什么,高为多少】(3)思考: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图形面积之间有何联系?【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点、线段、图形面积之间对应关系,为在具体问题中应该如何规范解题提供依据】2.课堂探究: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原点O(0,0),已知点A(0,3),B(4,0),求三角形OAB的面积;【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此类问题,让学生感受求解三角形面积需要找到三角形的“底”和“高”对应线段,应用“底×高÷2”直接计算面积,同时规范学生作答,板书时紧扣思考3中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图形面积联系】变式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3),B(4,0),C(-2,0),求三角形CAB的面积;【设计意图:通过变式,让学生经历求平面直角直角坐标系中有关三角形面积问题,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一个系统的方法】练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4),B(4,0),C(-2,4),求三角形CAB的面积;【设计意图:由图形的差异,让学生明白三角形的底不一定在“下面”,引导学生去找钝角三角形的高,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由点到线段再到三角形面积的求解过程】例4:已知A(-3,3),B(2,-2),C(6,1),求△ABC面积?思考1:此时△ABC的面积可以采用“底×高÷2”吗?为什么?思考2:那如何计算△ABC的面积?【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三角形不是所有面积都可以用“底×高÷2”,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此类三角形不能用直接法,进而让学生学会判断哪类图形不可以直接法求三角形面积,同时引出间接法“割补法”,将三角形问题转化为四边形问题进行解决。

初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面积问题

初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面积问题

初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面积问题一、概述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这个坐标系中,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数值来确定平面上的一个点的位置,进而计算出所需图形的面积。

本文将从初二数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面积问题,并为大家解析面积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基本概念1. 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它们被称为坐标轴,通常用x 和y来表示。

这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了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2. 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x, y)来表示一个点P 的坐标,其中x为点P在x轴上的坐标,y为点P在y轴上的坐标。

3. 面积的计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通过连接坐标轴上的点和直线,来确定一个图形的面积。

面积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利用基本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或者利用积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常见的面积计算题型1.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给出了一个长方形的两个顶点的坐标,我们要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该怎么做呢?解题思路:(1)首先计算长方形的边长,可以利用坐标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

(2)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长×宽,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另外一个常见的题型是给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要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解题思路:(1)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底边长度×高,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

(2)可以利用向量运算的方法进行计算,例如计算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向量,然后利用向量叉乘的方法得到三角形的面积。

3.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对于给出多边形的各个顶点的坐标,要求计算多边形的面积这样的题型,我们可以采用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再分别计算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将各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来得到多边形的面积。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问题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问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问题
陈玲萍
问题1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 B(-4,-2),C(1,3).
则①线段AB与x轴的位置关系 平行,线段 AB的长度为 5 ; ②线段AC与y轴的位置关系 平行 ,线段 AC的长度为 5 。
平行x轴的直线上的AB两点间的距离为:AB= xA xB 平行y轴的直线上的AC两点间的距离为:AC= yA yC
AD
44 2
8
(2)A(0,5),B(0,3),C(3,1);
如图,过点C做CD⊥AB
∵A(0,5),B(0,3),C(3,1)
∴CD=3,AB=2

SABC
1 ABCD 1 23 3
2
2
小结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三角形的面积, 关键在于找到平行x轴或平行y轴的线 段作为规则图形的底和高。
F
∴BE=3,CF=3
∴ SABC SABD SACD
1 AD• BE 1 AD• CF
E
2
2
1 33 1 33
2
2
9
F
E



问题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的顶点 坐标分别为O(0,0),A(5,0),B(3,4), C(0,3),计算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方法总结





问题2
• 求下列三角形的面积: • (1)A(1,4),B(0,0),C(4,0); • (2)A(0,5),B(0,3),C(3,1);
(1)A(1,4),B(0,0),C(4,0); 由图,过点A作AD⊥BC
∵A(1,4),B(0,0),C(4,0)
∴AD=4,BC=4

专题07 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精讲(解析版)

专题07 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精讲(解析版)

专题07 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精讲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面积的几种求法面积问题是中考的一个重点知识点,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很多题目有创新性,能很好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除了要熟知常见图形的面积公式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还要懂得以下几种面积的方法: 方法一、割补法割补方法不仅仅只有一种,要灵活使用.方法二、铅垂高、水平宽法=21=2ABC ABC S CD OAS CE OB⨯⨯⨯⨯△△ 二、典型例题选讲题1. 如图1-1所示,把Rt △ABC 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 =90°,BC =5,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C 沿x 轴向右平移,当点C 落在直线y =2x ﹣6上时,线段BC 扫过的面积为( )图1-1A .4B .8C .16D .12 【答案】C .【解析】如图1-2所示.图1-2设C 点移动到直线y =2x ﹣6上的点为C ’. ∵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4,0), ∴AB =3.∵∠CAB =90°,BC =5,∴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AC =4. ∴A ′C ′=4.∵点C ′在直线y =2x -6上, ∴2x -6=4,解得 x =5.即OA ′=5, ∴CC ′=5-1=4.∴四边形BB ’C ’C 是平行四边形,面积 =4×4=16. 即线段BC 扫过的面积为16,故答案为:C .题2. 已知一次函数2y x a =+与y x b =-+的图象都经过A (2-,0),且与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则△ABC 的面积为 ( ).A . 4B . 5C . 6D . 7 【答案】C .【解析】因为y =2x +a 与y =-x +b 的图象都经过A (-2,0), 所以0=2×(-2)+a , 解得:a =4, 又因为0=2+b 解得:b =-2y =2x +4、y =-x -2与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 ∴B (0.4),C (0,-2),三角形ABC 的面积=2×6÷2=6. 故答案为:C .题3. (河北中考)如图3-1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0,5),直线x =-5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y =-38x -398与x 轴及直线x =-5分别交于点C ,E .点B ,E 关于x 轴对称,连接AB . (1)求点C ,E 的坐标及直线AB 的解析式; (2)若S =S △CDE +S 四边形ABDO ,求S 的值;(3)在求(2)中S 时,嘉琪有个想法:“将△CDE 沿x 轴翻折到△CDB 的位置,而△CDB 与四边形ABDO 拼接后可看成△AOC ,这样求S 便转化为直接求△AOC 的面积,如此不更快捷吗?”但大家经反复验算,发现S △AOC ≠S ,请通过计算解释他的想法错在哪里.图3-1【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y =-38x -398,令y =0,有0=-38x -398,解得:x =-13,即C (-13,0).令x =-5,则有y =-38×(-5)-398=-3,即E (-5,-3).∵点B ,E 关于x 轴对称, ∵B (-5,3). ∵A (0,5),∵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5, ∵-5k +5=3, ∵k =25,∵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25x +5.(2)由(1)知E (-5,-3), ∵DE =3. ∵C (-13,0),∵CD =-5-(-13)=8, ∵S ∵CDE =12CD ·DE =12.由题意知OA =5,OD =5,BD =3, ∵S 四边形ABDO =12(BD +OA )·OD =20,∵S =S ∵CDE +S 四边形ABDO =12+20=32.(3)由(2)知S =32,在∵AOC 中,OA =5,OC =13, ∵S ∵AOC =12OA ·OC =652=32.5,∵S ≠S ∵AOC .理由:由(1)知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25x +5,令y =0,则0=25x +5,∵x =-252≠-13,∵点C 不在直线AB 上,即点A ,B ,C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S ∵AOC ≠S .题4.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且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 则其表达式为( ) A . y =1.5x +3B . y =-1.5x +3C . y =1.5x +3或y =-1.5x +3D . y =1.5x -3或y =-1.5x -3【答案】C .【解析】解:设该一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a ,0), 由题意得:1332a ⨯⨯=, 解得:a =±2, 当a =2时,设直线解析式为y =kx +3,将(2,0)代入,求得k =-1.5; 同理求得,当a =-2时,k =1.5.所以函数解析式为:y =1.5x +3或y =-1.5x +3,故答案为C .题5. 如图5-1所示,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A (-2,-1),B (1,3)两点,并且交x 轴于点C ,交y 轴于点D .图5-1(1)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 的面积. 【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把A (-2,-1),B (1,3)代入y =kx +b ,得:⎩⎪⎨⎪⎧-2k +b =-1,k +b =3. 解得⎩⎨⎧k =43,b =53.∵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43x +53.(2)把x =0代入y =43x +53,得y =53,∵D 点坐标为(0,53).∵S ∵AOB =S ∵AOD +S ∵BOD =12×53×2+12×53×1=52.题6. 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与正比例函数13y x =交于点A ,并与y 轴交于点(0,4)B -,△AOB 的面积为6,则kb = 【答案】203-或4. 【解析】解:因为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0,4)B -, ∴b =-4,OB =4, 设A 点横坐标为a , 因为△AOB 的面积为6, 所以162a OB ⨯⨯=, 即a =3或-3,点A 的坐标为(3,1)或(-3,-1) 将A 点坐标代入4y kx =-,得: k =53或-1 所以kb = 203-或4. 故答案为:203-或4.题7. 如图7-1所示,点G ,D ,C 在直线a 上,点E ,F ,A ,B 在直线b 上,若a ∥b ,Rt △GEF 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出发,沿直线b 向右匀速运动,直到EG 与BC 重合.运动过程中△GEF 与矩形ABCD 重合部分的面积(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大致是( )图7-1A B C D【解析】根据题意可得:①F、A重合之前没有重叠面积;②F、A重叠之后,重叠部分面积逐渐增大,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③△EFG完全进入且F与B重合之前,重叠部分的面积是三角形的面积,不变,④F与B重合之后,重叠部分的面积逐渐减小,减小的速度越来越慢,直至最后重叠部分的面积为0.综上所述,只有B选项图形符合.故答案为:B.题8. 如图8-1所示,已知直线y=2x+3与直线y=-2x-1.(1)求两直线交点C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3)在直线BC上能否找到点P,使得S∵APC=6,若能,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压轴题专题09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问题的五种类型含解析

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压轴题专题09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问题的五种类型含解析

专题09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问题的五种类型类型一、面积问题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AB 与x 轴交于A 点 (2,0)与y 轴交于点B (0,1).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点M (-1,y 1),N (3,y 2)在直线AB 上,比较y 1与y 2的大小. (3)若x 轴上有一点C ,且S △ABC =2,求点C 的坐标【变式训练1】已知一次函数12y k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2,0)B -,与正比例函数2y mx =的图象交于点(1,)A a .(1)分别求k ,m 的值;(2)点C 为x 轴上一动点,如果ABC 的面积是6,请求出点C 的坐标.【变式训练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4AB =,点P 为线段DC 上的一个动点.设DP x =,由点,,,A B C P 首尾顺次相接形成图形的面积为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及x 的取值范围;(2)设(1)中函数图象的两个端点分别为M N 、,且P 为第一象限内位于直线MN 右侧的一个动点,若MNP △正好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请求出满足条件的P 点坐标;(3)在(2)的条件下,若l 为经过(1,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Q 为l 上的一个动点,使得MNQNMPS S=,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 的坐标.【变式训练3】如图,已知直线1:3l y x =+与过点A (3,0)的直线2l 交于点C (1,m ),且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D . (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2)若点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求△PBC 的面积.类型二、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x ,y 轴分别交于点(4,0)A ,(0,3)B ,点C 是直线554y x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C .(1)求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1,若//BC x 轴,求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3)如图2,点(1,0)E ,点D 是直线AB 上的动点,试探索点C ,D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B ,C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C ,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一次函数y = kx+1(k ≠ 0)的图象过点P (-3,2),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1)求k 的值及点A 、B 的坐标;(2)已知点C (-1,0),若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变式训练2】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l :2y x b =+与直线2l :12y x =交于点()2,P m . (1)求m ,b 的值;(2)直线()0x n n =≠与直线1l ,2l 分别交于M ,N 两点,当MN =3时,若以M ,N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类型三、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例1.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0),B (0,1),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做等边△ABC . (1)线段AB 的长是 ,△BAO = °,点C 的坐标是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a ,1),试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ABPO 的面积. (3)在y 轴上存在点M ,使△MAB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变式训练1】如图一,已知直线l :6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直线m 与v 轴交于点(0,2)C -,与直线l 交于点(,1)D t .(1)求直线m 的解析式;(2)如图二,点P 在直线l 上且在y 轴左侧,过点P 作//PQ y 轴交直线m 于点Q ,交x 轴于点G ,当2PCG QCG S S ∆∆=,求出P ,Q 两点的坐标;(3)将直线l :6y x =-+向左平移12个单位得到直线n 交x 轴于E 点,点F 是点C 关于原点对称点.过点F 作直线//k x 轴.点M 在直线k 上,写出以点C ,E ,M ,为顶点且CE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并把求其中一个点M 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变式训练2】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n 过点A (0,﹣2),且与直线l 交于点B (3,2),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C .(1)求直线n 的函数表达式;(2)若△ABC 的面积为9,求点C 的坐标;(3)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变式训练3】如图,直线1:l y ax a =-,1l 与x 轴交于点B ,直线2l 经过点(4,0)A ,直线1l ,2l 交于点(2,3)C -.(1)a =______;点B 的坐标为______. (2)求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 (3)求ABC 的面积;(4)在直线2l 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BP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 点的横坐标?类型四、一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2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与函数y =13x +b 的图象交于点C (-2,m ). (1)求m 和b 的值;(2)函数y =-x +b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D ,点E 从点D 出发沿DA 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匀速运动到点M (到A 停止运动),设点E 的运动时间为t 秒. ①当ΔACE 的面积为12时,求t 的值;②在点E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t 的值,使ΔACE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如图1,在菱形ABCD 中,60ABC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P 从B 点出发,沿B DC →→方向匀速运动,P 点运动速度为1cm/s .图2是点P 运动时,APC △的面积2()cm y 随P 点运动时间()s x变化的函数图像.(1)AB =_______cm,a =_____;(2)P 点在BD 上运动时,x 为何值时,四边形ADCP ; (3)在P 点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APB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与一次函数132y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1)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对应的解析式为 ; (2)求点A 的坐标;(3)若P 是x 轴上一点,且满足△OA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类型五、最值问题例1.如图,将直线34y x=-向上平移后经过点()4,3A,分别交x轴y轴于点B、C.(1)求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2)点P为直线BC上一动点,连接OP.问:线段OP的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线段OP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如图,四边形OABC是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正方形纸片,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点A在x轴正半轴上,点C在y轴正半轴上,5OC=,点E在边BC上.(1)若点N的坐标为(3,0),过点N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MN与EB交于点M,将纸片沿直线OE折叠,顶点C恰好落在MN上,并与MN上的点G重合.①求点G、点E的坐标;②若直线:l y mx n=+平行于直线OE,且与长方形ABMN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2)若点E为BC上的一动点,点C关于直线OE的对称点为G,连接BG,请求出线段BG的最小值.专题09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问题的五种类型类型一、面积问题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AB 与x 轴交于A 点 (2,0)与y 轴交于点B (0,1).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点M (-1,y 1),N (3,y 2)在直线AB 上,比较y 1与y 2的大小. (3)若x 轴上有一点C ,且S △ABC =2,求点C 的坐标 【答案】(1)112y x =-+;(2)y 1>y 2;(3)()6,0C 或()2,0-. 【解析】(1)解: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A (2,0)B (0,1),△201k b b +=⎧⎨=⎩,解得:k =12-,b =12△直线AB 的解析式为112y x =-+ (2)△y =﹣12x +1中k =﹣12<0,△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1<3,△y 1>y 2;(3)△x 轴上有一点C ,设点C (x ,0),△AC =|2﹣x |, △S △ABC =2,△12×|2﹣x |×1=2,△x =﹣2或x =6, △C (﹣2,0)或C (6,0). 故答案为:(1)112y x =-+;(2)y 1>y 2;(3)()6,0C 或()2,0-. 【变式训练1】已知一次函数12y k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2,0)B -,与正比例函数2y mx =的图象交于点(1,)A a .(1)分别求k ,m 的值;(2)点C 为x 轴上一动点,如果ABC 的面积是6,请求出点C 的坐标. 【答案】(1)1k =,3m =;(2)点C 的坐标为(2,0)或(6,0)- 【解析】(1)一次函数1=2y k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2,0B -(),220k ∴-+=1k ∴=12y x ∴=+一次函数12y x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2y mx =的图象交于点(1,)A a ,12a ∴=+,a m =,3m ∴=; (2)设点C 的坐标为(,0)n ,过点A 作AD x ⊥轴,垂足为点D .ABC 的面积是6,162BC AD ∴⋅=,1|(2)|362n ∴--⨯=,2n ∴=或6n =-∴点C 的坐标为(2,0)或(6,0)-,或过点A 作AD x ⊥轴,垂足为点D .ABC 的面积是6,162BC AD ∴⋅=,1362BC ∴⨯=,4BC ∴=,点B 的坐标为(2,0)-,∴点C 的坐标为(2)0,或(60)-,. 【变式训练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4AB =,点P 为线段DC 上的一个动点.设DP x =,由点,,,A B C P 首尾顺次相接形成图形的面积为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及x 的取值范围;(2)设(1)中函数图象的两个端点分别为M N 、,且P 为第一象限内位于直线MN 右侧的一个动点,若MNP △正好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请求出满足条件的P 点坐标;(3)在(2)的条件下,若l 为经过(1,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Q 为l 上的一个动点,使得MNQNMPS S=,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 的坐标.【答案】(1)y =-2x +16,0<x <4;(2)(12,12)或(8,20)或(6,14);(3)(-1,-2)或(-1,8)或(-1,38)或(-1,28)【解析】(1)由线段的和差,得PC =(4-x ),由梯形的面积公式,得y =-2x +16,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CD =4,△x 的取值范围是0<x <4; (2)设P 点坐标是(a ,b ),M (0,16),N (4,8),以MN 为边,在MN 右侧做正方形,MNAB ,正方形中心为H ,则易知A ,B ,H 即为所求P 的坐标;示意图如下求得A (12,12),B (8,20),O (6,14),故P 点可能的坐标为(12,12)或(8,20)或(6,14); (3)由S △MNQ =S △NMP ,设Q (-1,m ),QN 所在直线方程为y =kx +b , 把Q 和N 代入方程,求得b =845m +,则可求S △NMP =12|16-b |×[4-(-1)]=|36-2m |当P 为(12,12)时,S △MNQ =40,△|36-2m |=40;解得m =-2或38,当P (8,20),同理解得m =-2或38,当P (8,20),有S △MNQ =20,解得m =8或28, 综上,符合条件的Q 的坐标为(-1,-2)或(-1,8)或(-1,38)或(-1,28).【变式训练3】如图,已知直线1:3l y x =+与过点A (3,0)的直线2l 交于点C (1,m ),且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D . (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2)若点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求△PBC 的面积.【答案】(1)-26y x =+;(2)12.【解析】(1)把(1,)C m 代入y =x +3,得1+3=m ,△m =4,△(1,4)C设2l 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将点A ,C 的坐标代入,则430k b k b +=⎧⎨+=⎩ 解得26k b =-⎧⎨=⎩,△2l 的解析式为:-26y x =+(2)当y =0时,30x += ,△3x =-,△(3,0)B -, 当x =0时,y =3,△(0,3)D ,△点P 、D 关于x 轴对称,△(0,3)P - ,如图,连接BP ,PC ,设PC 与x 轴的交点为Q ,设直线PC 的解析式为(0)y kx b k =+≠,将点(1,4),(0,3)C P -代入:43k b b +=⎧⎨=-⎩,解得73k b =⎧⎨=-⎩,△直线PC 的解析式为:73y x =-,令y =0,解得37x =, △BPCBQP BQCSSS=+1122c BQ OP BQ y =+1124()712227c BQ OP y =+=⨯⨯=.类型二、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x ,y 轴分别交于点(4,0)A ,(0,3)B ,点C 是直线554y x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C .(1)求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1,若//BC x 轴,求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3)如图2,点(1,0)E ,点D 是直线AB 上的动点,试探索点C ,D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B ,C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C ,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334y x =-+;(2)2425;(3)17(2,45)8-、15(2-,69)8或1(2-,45)8、1(2,21)8或17(2,45)8-、15(2,21)8- 【解析】(1)设直线AB 的表达式为y kx b =+,则304b k b =⎧⎨=+⎩,解得343k b ⎧=-⎪⎨⎪=⎩,故AB 的表达式为334y x =-+;(2)//BC x 轴,故点C 的纵坐标为3,当3y =时,即5534y x =-+=,解得85x =,即点C 的坐标为8(5,3),则85BC =;由点A 、B的坐标得,5AB ==,过点C 作CH AB ⊥于点H ,在△ABC 中,S △ABC =1122BC OB AB CH ⨯⨯=⨯⨯,即18135252CH ⨯⨯=⨯⨯,解得:2425CH =,即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2425;(3)设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5(,5)4m m -+、3(,3)4n n -+,当EB 是对角线时,由中点坐标公式得:01m n +=+且53305344m n +=-+-+,解得172152m n ⎧=⎪⎪⎨⎪=-⎪⎩,故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17(2,45)8-、15(2-,69)8;当EC 是对角线时,同理可得:1m n +=且5353344m n -+=-++,解得,1212m n ⎧=-⎪⎪⎨⎪=⎪⎩故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1(2-,45)8、1(2,21)8;当ED 是对角线时,同理可得:1n m +=且35035344n m -+=-++,解得152172m n ⎧=⎪⎪⎨⎪=⎪⎩,故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17(2,45)8-、15(2,21)8-.综上,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17(2,45)8-、15(2-,69)8或1(2-,45)8、1(2,21)8或17(2,45)8-、15(2,21)8-.【变式训练1】一次函数y = kx+1(k ≠ 0)的图象过点P (-3,2),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1)求k 的值及点A 、B 的坐标;(2)已知点C (-1,0),若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答案】(1)13k =-,与x 轴交于点A (3,0),与y 轴交于点B (0,1);(2)D (4,1)或D (2,-1)或D (-4,1).【解析】(1)将P (-3,2)代入()10y kx k =+≠,得:13k =-函数表达式:113y x =-+,令y =0,x =3,令x =0,y =1,△与x 轴交于点A (3,0),与y 轴交于点B (0,1);(2)分三种情况:①BC 为对角线时,点D 的坐标为(-4,1);②AB 为对角线时,点D 的坐标为(4,1),③AC 为对角线时,点D 的坐标为(2,-1).综上所述,点D 的坐标是(4,1)或(-4,1)或(2,-1).【变式训练2】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l :2y x b =+与直线2l :12y x =交于点()2,P m . (1)求m ,b 的值;(2)直线()0x n n =≠与直线1l ,2l 分别交于M ,N 两点,当MN =3时,若以M ,N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答案】(1)13m b ==-,;(2)点Q 的坐标为()2,4,()2,2-或()6,6 【解析】(1)△直线1l :2y x b =+与直线2l :12y x =交于点()2,P m ,△4122m b m =+⎧⎪⎨=⨯⎪⎩,△1 3.m b ==-, (2)依题意可得直线1l :23y x =-,△直线1l 与y 轴的交点为(0,-3) △直线()0x n n =≠与直线1l ,2l 分别交于M ,N 两点, MN =3, △M ,N 不是y 轴上的点,设M (x ,2x -3),则N (x ,12x ) 由MN =3,得(2x -3)-12x =3,解得x =4,△M (4,5),则N (4,2) △以M ,N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①当MN 为四边形MPNQ 的对角线时,MN 的中点坐标为(4,3.5) 故()2,1P 、Q 关于(4,3.5)对称,△点Q 的坐标为()6,6,②当MN 为四边形MNQP 的一边时,MN =PQ =3,且PQ 与y 轴平行,故点Q 的坐标为()2,4或()2,2- 综上,点Q 的坐标为()2,4,()2,2-或()6,6. 类型三、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例1.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0),B (0,1),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做等边△ABC . (1)线段AB 的长是 ,△BAO = °,点C 的坐标是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a ,1),试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ABPO 的面积. (3)在y 轴上存在点M ,使△MAB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答案】(1)2,30,C2);(22a-;(3)(0,-1)或(0,3)【解析】(1)(3A ,0),(0,1)B ,在Rt AOB ∆中,2AB =,2OB =AB ,可30BAO ∴∠=︒,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做等边ABC ∆,60ACB ∠=︒∴,AB AC =,90OAC ∴∠=︒,C ∴2),故答案为2,30,C 2);(2)四边形ABPO 的面积BAO =∆的面积OBP +∆的面积1111()222a a =+⨯⨯-=;(3)2AB =,30BAO ∠=︒,60OBA ∴∠=︒,①当AB BM =时,2BM =,(0,1)M -或(0,3)M ;②当AB AM =时,ABM ∆是等边三角形,M ∴与B 关于x 轴对称,(0,1)M ∴-; ③当BM AM =时,ABM ∆是等边三角形,M ∴与B 关于x 轴对称,(0,1)M ∴-; 综上所述:MAB ∆为等腰三角形时,M 点坐标为(0,1)-或(0,3).【变式训练1】如图一,已知直线l :6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直线m 与v 轴交于点(0,2)C -,与直线l 交于点(,1)D t .(1)求直线m 的解析式;(2)如图二,点P 在直线l 上且在y 轴左侧,过点P 作//PQ y 轴交直线m 于点Q ,交x 轴于点G ,当2PCG QCG S S ∆∆=,求出P ,Q 两点的坐标;(3)将直线l :6y x =-+向左平移12个单位得到直线n 交x 轴于E 点,点F 是点C 关于原点对称点.过点F 作直线//k x 轴.点M 在直线k 上,写出以点C ,E ,M ,为顶点且CE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并把求其中一个点M 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 【答案】(1)直线m 的解析式为325y x =-;(2)P 点的坐标为(-10,16),Q 点坐标为(-10,-8);(3)当CE 为腰时,点M 的坐标为:M (2)或M (-2)或M (0,2).过程见解析. 【解析】(1)△D (t ,1)在直线l :y =-x +6上,△1=-t +6,△t =5,△D (5,1),设直线m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点C ,D 代入得,512k b b +=⎧⎨=-⎩,解得,352k b ⎧=⎪⎨⎪=-⎩,所以,直线m 的解析式为325y x =-; (2)设P (a ,6-a ),△点P 在x 轴的左侧,△0a < △PQ △轴,G (a ,0),Q (a ,325a -),如图,点P 、Q 在x 轴两侧,△S △PCG =12PG •(-a ),S △QCG =12GQ •(-a )且S △PCG =2S △QCG , △PG =2QG ,△6-a =2(2-35a ),解得:a =-10, △66(10)16a -=--=,332(10)2855a -=⨯--=-△P 点的坐标为(-10,16),Q 点坐标为(-10,-8);(3)对于直线l :y =-x +6,当x =0时,y =6;当y =0时,x =6.△A (6,0),B (0,6),△将直线l :y =-x +6向左平移12个单位得直线n 交x 轴于点E ,点F 是点C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点C (0,-2), △E (-6,0),F (0,2), 如图,△将直线l :y =-x +6向左平移12个单位得直线n ,△直线n :y =-x -6, 又△F (0,2)△k 的解析式为:y =2,设M (a ,2),则MCME,CE ,当△MCE 为等腰三角形,且CE 为腰,有:①CE =MCa =a =-M (2).M (-2), ②ME =CE解得,a =0或a =-12(此时三点共线,不构成三角形,舍去),即M (0,2),综上,当CE 为腰时,点M 的坐标为:M (2)或M (-2)或M (0,2).【变式训练2】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n 过点A (0,﹣2),且与直线l 交于点B (3,2),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C .(1)求直线n 的函数表达式;(2)若△ABC 的面积为9,求点C 的坐标;(3)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答案】(1)y =43x ﹣2;(2)C (0,4)或(0,﹣8);(3)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13x +3或y =3x ﹣7或y =﹣43x +6或y =724x +98 【解析】(1)设直线n 的解析式为:y =kx +b ,△直线n :y =kx +b 过点A (0,﹣2)、点B (3,2),△232b k b =-⎧⎨+=⎩ ,解得:432k b ⎧=⎪⎨⎪=-⎩ ,△直线n 的函数表达式为:y =43x ﹣2; (2)△△ABC 的面积为9,△9=12•AC •3,△AC =6, △OA =2,△OC =6﹣2=4或OC =6+2=8,△C (0,4)或(0,﹣8); (3)分四种情况:①如图1,当AB =AC 时,△A (0,﹣2),B (3,2),△AB 22(22)=5,△AC =5,△OA =2,△OC =3,△C (0,3),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mx +n ,把B (3,2)和C (0,3)代入得:323m n n +=⎧⎨=⎩ ,解得:133m n ⎧=-⎪⎨⎪=⎩ ,△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y =13-x +3; ②如图2,AB =AC =5,△C (0,﹣7),同理可得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3x ﹣7; ③如图3,AB =BC ,过点B 作BD △y 轴于点D ,△CD =AD =4,△C (0,6),同理可得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43-x +6; ④如图4,AC =BC ,过点B 作BD △y轴于D ,设AC =a ,则BC =a ,CD =4﹣a ,根据勾股定理得:BD 2+CD 2=BC 2,△32+(4﹣a )2=a 2,解得:a =258, △OC =258﹣2=98 ,△C (0,98),同理可得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724x +98; 综上,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13-x +3或y =3x ﹣7或y =43-x +6或y =724x +98. 【变式训练3】如图,直线1:l y ax a =-,1l 与x 轴交于点B ,直线2l 经过点(4,0)A ,直线1l ,2l 交于点(2,3)C -.(1)a =______;点B 的坐标为______. (2)求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 (3)求ABC 的面积;(4)在直线2l 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BP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 点的横坐标?【答案】(1)3a =-,()10B ,;(2)362y x =-;(3)92;(4)52,2813【解析】(1)△直线1:l y ax a =-经过点(2,3)C -,32a a ∴-=-,解得:3a =-;即直线1:l y ax a =-的解析式为33y x =-+;当y =0时,-3x +3=0,解得1x =,则()10B ,;故答案为:-3,(1,0);(2)设直线2l 的解析式为:y kx b =+, △经过点()4,0A 和点(2,3)C -,△0432k b k b=+⎧⎨-=+⎩,解得:32k ,6b =-.△直线2l 的解析式为:362y x =-; (3)设ABC 的面积的面积为ABC S ;则413AB =-=,ABC 的高为3,则193322ABCS=⨯⨯=; (4)存在,设点P 的坐标为(x ,362x ),分三种情况: ①当AP=BP 时,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A (4,0),B (1,0),△点P 的横坐标为:41522+=; ②当AP=AB =3时,过点P 作PH △x 轴于点H ,△222PH AH AP +=,△2223(6)(4)32x x -+-=,解得x③当AB=BP =3时,作PM △x 轴于点M , △222PM BM BP +=,△2223(6)(1)32x x -+-=,解得x =2813或x =4(舍去);综上,符合条件的P 点的横坐标是52,2813,5213± 类型四、一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2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与函数y =13x +b 的图象交于点C (-2,m ). (1)求m 和b 的值;(2)函数y =-x +b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D ,点E 从点D 出发沿DA 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匀速运动到点M (到A 停止运动),设点E 的运动时间为t 秒. ①当ΔACE 的面积为12时,求t 的值;②在点E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t 的值,使ΔACE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m =4,b =143;(2)①t =5;②t =4或t =6 【解析】(1)△点C (−2,m )在直线y =−x +2上, △m =−(−2)+2=2+2=4,△点C (−2,4), △函数y =13x +b 的图象过点C (−2,4),△4=13×(−2)+b ,得b =143,即m 的值是4,b 的值是143; (2)①△函数y =−x +2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2,0),点B (0,2), △函数y =13x +143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D ,△点D 的坐标为(−14,0),△AD =16, △△ACE 的面积为12,△(16−2t )×4÷2=12,解得,t =5.即当△ACE 的面积为12时,t 的值是5; ②当t =4或t =6时,△ACE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当△ACE =90°时,AC △CE , △点A (2,0),点B (0,2),点C (−2,4),点D (−14,0),△OA =OB ,AC =,△△BAO =45°,△△CAE =45°,△△CEA =45°,△CA =CE =,△AE =8, △AE =16−2t ,△8=16−2t ,解得,t =4;当△CEA =90°时,△AC =,△CAE =45°,△AE =4, △AE =16−2t ,△4=16−2t ,解得,t =6;由上可得,当t =4或t =6时,△ACE 是直角三角形.【变式训练1】如图1,在菱形ABCD 中,60ABC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P 从B 点出发,沿B DC →→方向匀速运动,P 点运动速度为1cm/s .图2是点P 运动时,APC △的面积2()cm y 随P 点运动时间()s x变化的函数图像.(1)AB =_______cm,a =_____;(2)P 点在BD 上运动时,x 为何值时,四边形ADCP; (3)在P 点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APB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2;(3或1【解析】(1)在菱形ABCD 中,60ABC ∠=︒,则ABC ∆、ACD ∆为全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设ABC ∆的边长为a,则其面积为24a , 由图2知,当点P 在点A 时,y ABC =∆的面积2=,解得2a =(负值已舍去), 即菱形的边长为2,则2()AB cm =,由题意知,点P 与点O 重合时,对于图2的a 所在的位置,则1AO =,故a BO ====2(2)由(1)知点P 在BO 段运动时,对于图2第一段直线,而该直线过点、0),设其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t =+,则0t t ⎧=⎪+=,解得1k t =-⎧⎪⎨=⎪⎩,故该段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当点P 在BD 上运动时,四边形ADCP,则点P 只能在BO 上,则四边形ADCP 的面积ACD S y ∆=+=x x =;(3)存在,理由:由(1)知,菱形的边长为2,则BP =1AO =,过点A 作AP DC ''⊥于点P ''交BD 于点P ',ABC ∆、ACD ∆均为等边三角形,则30PAP DAP ∠'=∠''=︒,①当点P 和点O 重合时,APB ∠为直角,则x BP ==②当BAP ∠'为直角时,则同理可得:PP '=x BP PP =+'=;③当BAP ∠''为直角时,则112x BD DP AD =+''=+=,综上,x 或1. 【变式训练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与一次函数132y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1)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对应的解析式为 ; (2)求点A 的坐标;(3)若P 是x 轴上一点,且满足△OA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答案】(1)22y x =-;(2)(2,2);(3)(2,0)或(4,0).【解析】(1)根据题意,得22y x =-;故答案为:22y x =-.(2)由题意得:22132y x y x =-⎧⎪⎨=-+⎪⎩,解得:22x y =⎧⎨=⎩,△点A 的坐标为(2,2); (3)如图所示,△P 是x 轴上一点,且满足△OA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OA =OP 时,P 点坐标为(4,0),当OP =AP 时,P 点坐标为(2,0), 综上,P 点的坐标为:(2,0)或(4,0). 类型五、最值问题 例1.如图,将直线34y x =-向上平移后经过点()4,3A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B 、C .(1)求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2)点P 为直线BC 上一动点,连接OP .问:线段OP 的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线段OP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364y x =-+;(2)存在,线段OP 的最小值为4.8.【解析】(1)设平移后的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4y x b =-+,代入()4,3A 得3344b =-⨯+,解得6b =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64y x =-+; (2)存在,理由如下:令x =0,得y =6,△C (0,6),故OC =6令y =0,得x =8,△B (8,0)故OB =8△BC 10= △OP △BC 时,线段OP 最小, △S △ABC =12BO CO ⨯=12BC OP ⨯,△OP = 4.8BO COBC⨯=,即线段OP 的最小值为4.8. 【变式训练1】如图,四边形OABC 是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正方形纸片,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正半轴上,5OC =,点E 在边BC 上.(1)若点N 的坐标为(3,0),过点N 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MN 与EB 交于点M ,将纸片沿直线OE 折叠,顶点C 恰好落在MN 上,并与MN 上的点G 重合. ①求点G 、点E 的坐标;②若直线:l y mx n =+平行于直线OE ,且与长方形ABMN 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 (2)若点E 为BC 上的一动点,点C 关于直线OE 的对称点为G ,连接BG ,请求出线段BG 的最小值.【答案】(1)①G (3,4),E (53,5);②-15≤n ≤-4;(2)5【解析】(1)由折叠的性质可知,OG =OC =5,由勾股定理得,GN 4=, △点G 的坐标为(3,4);设CE =x ,则EM =3-x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G =CE =x , △GN =4,△GM =5-4=1,在Rt △EMG 中,222EG EM MG =+,即()22231x x =-+,解得:x =53, △点E 的坐标为(53,5);设O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x,则53k=5,解得,k=3,△O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3x,△直线l:y=mx+n平行于直线OE,△m=3,即直线l的解析式为y=3x+n,当直线l经过点M(3,5)时,5=3×3+n,解得,n=-4,当直线l经过点A(5,0)时,0=3×5+n,解得,n=-15,△直线l与长方形ABMN有公共点时,-15≤n≤-4;(3)连接OB,OG,△OC=BC=5,△OCB=90°,△BC OC=△点C关于直线OE的对称点为点G,△OC=OG=5,△BG≥OB-OG,△当O、B、G三点共线时,BG取得最小值,△BG的最小值为5.。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求法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三角形的面积。

我知道你们可能会觉得这个话题有点儿枯燥,但是别担心,我会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来讲解这个问题,让你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三角形。

三角形就是由三条线段相互连接的图形,这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而它们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求三角形的面积了。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到底是怎么求出来的呢?其实,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a,高是h,那么它的面积就是ah/2。

这个公式是不是很简单呢?而且还很好记,因为它的名字叫做“海伦公式”。

那么,我们如何应用这个公式来求解具体的三角形面积呢?其实,只要知道三角形的底边长和高,就可以直接将这两个数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了。

比如说,我们有一个三角形,它的底边长是10,高是8,那么它的面积就是10 * 8/2=40。

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三角形的具体尺寸,只知道其中两个顶点的坐标。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一些几何知识来求解了。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先求出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的坐标,然后再将这些坐标代入海伦公式进行计算。

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一点儿,但是只要你掌握了方法,就一定能够成功求解。

那么,我们如何求出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的坐标呢?这里就要用到一些基本的几何知识了。

我们要知道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是共线的,也就是说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

我们要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有了这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根据已知的两个顶点的坐标来求出第三个顶点的坐标了。

具体的求法有很多种,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你们可以去网上找一些相关的教程学习一下。

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并不是一件难事儿。

只要你掌握了海伦公式和一些基本的几何知识,就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有点儿难度的话,也不要灰心丧气。

微专题三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角形面积问题

微专题三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角形面积问题

(2)(4,- 3)
作业
必做题: 练习本P24 1—5题 选做题: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完成例3吗?
课堂小结
1、你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 2、你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有何体会? 3、你还有哪些困惑?
小结:1,3,4
一种问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角形面积问 题
三种类型:一边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 三边都不平行于坐标轴或不在坐标轴上 由平行线产生的等积变换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将直线BC沿y轴向上平移6个单位
长度后与抛物线交于D、E两点,交y轴于点G.
若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BC下方(不与点A,B
重合)的一个动点,连接PE,交直线BC于点
F,连接PD,DF,PB,PC.若 点P的坐标.
SPBC
10 21
SEDF
,求
(1) y x2 6x 5
四种思想:转化 、分类讨论 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
的计算
方法一:铅垂高、水平宽法
SABC SACD SBCD
1 CD AF 1 CD BE
2
2
1 CD(AF BE) 2
1 2
CD( xB
xA)
铅垂高
水平宽
类型二 三边都不平行于坐标轴或不在坐标轴上的三角形面积
的计算
方法二:补全图形法
SABC SACD SABD SBCD
SABC S矩形ADEF SADC SBCE SABF
(或平行于坐标轴),h为AB边上 的高.

典例探究 例1 如图,一次函数 y
3 x m与反比例函数 y
3 的图象在第
一象限的交点为点A(1,n3).
x
(1)求m与n的值;
(2)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B,连接OA,求 AOB的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求下列条件下线段AB 的长度.
1)A(-6,0),B(-2,0)
2)A(-3,0),B(2,0)
3)A(1,0),B(5,0).
4)A(x 1,0),B(x 2,0).
5)A(0,y 1),B(0 ,y 2 ).
一、有一边在坐标轴上 例1 如图1,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0),B(-2,0),C(2,4),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分析:要求三角形的面积,需要分别求出底边及其高.由图1可知,三角形ABC 的边AB 在x 轴上,容易求得AB 的长,而AB 边上的高,恰好是C 点到x 轴的距离,也就是C 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
解:因为A(4,0),B(-2,0),所以AB=4-(-2)=6.因为C(2,4),所以C 点到x 轴的距离,即AB 边上
的高为4,所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2462
1=⨯⨯. 二、有一边与坐标轴平行
例2 如图2,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4,1),B (4,5),C (-1,2),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分析:由A (4,1),B (4,5)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可知边AB 与y 轴平行,因而AB 的长度易求.作AB 边上的高CD ,则D 点的横坐标与A 点的横坐标相同,也是4,这样就可求得线段CD 的长,进而可求得三角形ABC 的面积.
解:因为A ,B 两点的横坐标相同,所以边AB ∥y 轴,所以AB=5-1=4. 作AB 边上的高CD ,则
D 点的横坐标为4,所以CD=4-(-1)=5,所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0542
1=⨯⨯. 三、三边均不与坐标轴平行
提高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