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复习 民间文学特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概论考点总结
民间文学概论考点总结如下: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与特征
1.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己创作并广泛
流传的口头文学。
2.特征:民间文学具有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点。
二、民间文学的分类
1.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
2.民间歌谣:包括民歌、民谣、谚语等。
3.民间谚语:包括民间谚语、歇后语等。
4.民间曲艺:包括评书、相声、快板等。
5.民间戏曲:包括地方戏曲、民间小戏等。
三、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1.价值:民间文学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
2.功能:民间文学具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传承功能等。
四、民间文学的搜集与整理
1.搜集方法:包括直接记录、间接采集等。
2.整理原则:包括保持原貌、尊重群众创造、去粗取精等。
五、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
1.传播方式:包括口传、书面传播、现代传媒传播等。
2.传承方式:包括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等。
民间文学复习提纲
民间文学复习提纲一、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1.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人民群众自己创作,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
它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富生活和思想情感,表现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民族传统特色。
2.民间文学的分类散文形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笑话、寓言)等;韵文形式—民间歌谣、谚语、谜语、歇后语、民间长诗;散韵兼长(说唱表演)形式—民间曲艺、民间小戏等。
3.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众性、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立体性4.变异性是指一个民间文学作品在不同时间、地点被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讲述的时候,都会出现变化。
民间文学的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叫变异性。
一种不同的讲法,就是该作品的一个异文,或者叫版本。
5.民间文学的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文学价值二、神话1.神话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神话的分类按马克思“神话是人们在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的习惯分类法,把神话分为:自然神话和社会神话。
3.自然神话与社会神话的主要类型自然神话——开辟神话、日月星辰神话、雷电神话、季节神话社会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族群起源及部族战争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逐日射日神话、盗火神话4.各种类型神话的代表作品开辟神话——盘古开天地、傣族《英叭》日月星辰神话——羲和生太阳、常羲生月亮、嫦娥奔月雷电神话——雷神神话、哈鲁木和哈尼亚季节神话——钟山之神、阿布凯恩都里始祖神话——拉祜族《牡帕米帕》、女娲抟土造人、云南阿昌族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洪水神话——鲧禹治水、拉祜族《人是怎样传下来的》、大禹治水逐日射日神话——逐日神话:《夸父逐日》、《三女找太阳》(彝族)射日神话:后羿射日、蒙古族《乌恩射太阳》族群起源神话——商起源、周起源部落战争神话——炎黄之战、黄帝战蚩尤、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触不周山文化发明神话——苍颉造字、燧人氏钻木取火盗火神话——满族托亚拉哈盗火、汉族《商伯盗火》5.开辟神话的三种说法:天地分离说、肢体化生说、其他说始祖神话的三种形式:自然变化、神灵生育、神灵创造洪水再生神话的两种类型:自然的洪水再生神话、惩恶扬善式洪水再生神话6.神话思维的特点物我不分的互渗律;集体表象;直观的具象性;构思的幻想性;思维的神秘性。
民间文学复习民间文学特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复习民间文学特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文学是指代表普通人民的集体创作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人民之间的口头和书面作品。
它是人民创作的深刻反映和体现文化精髓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特征。
本文将从民间文学的特征、神话、传说以及民间故事等方面进行复习。
一、民间文学的特征1.口头传承:民间文学以口头传统的方式进行流传,通过口述、歌唱、咏诵、表演等形式传唱下来,因此具有浓厚的民间风味和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
2.集体创作:民间文学是由无数普通人民集体创作的文学作品,不同于个人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融汇了人民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人民的普遍需求和情感。
3.富有感染力:民间文学通过直观形象的语言和具体形象的描绘,能够深入人心,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共同感受,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4.内容多样:民间文学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间诗歌、通俗曲艺等,丰富多样。
二、神话神话是民间文学中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对自然界、人类起源、宇宙演化等问题的传说和解释。
神话具有以下特点:1.富有想象力:神话以超自然的方式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些人物和事件在神话中被赋予了夸张和神秘的特征。
2.独立的世界观:神话构建了一个独立的世界观,包含了人物、景物、事件等各个方面的描绘和描述,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3.象征意义:神话中的人物和事件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其中一种道德准则、人类智慧或社会价值观念。
三、传说传说是民间文学中的一种类型,是对历史事件、人物和事物的传承和演绎。
传说具有以下特点:1.真实性和虚构性的结合:传说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以虚构的方式描绘了一些神奇的事件和人物,既有真实性,又有富有想象力的虚构成分。
2.流传广泛:传说往往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人们讨论和传颂的对象。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价值观念。
民间故事具有以下特征:1.简单明快:民间故事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情节进行叙述,通俗易懂,寓意深刻。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2024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引言概述: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口头传播中形成的文学作品,是人们通过口头传统方式传承和创造的文化遗产。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关于民间文学的复习资料,主要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民间文学的定义和起源。
接着,我们将探讨民间故事和传说,其中包括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和它们在各个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然后,我们将讨论民间诗歌和歌谣,包括不同形式和风格的民间诗歌以及它们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探究民间谚语和俗语,揭示这些语言表达的智慧和文化内涵。
最后,我们将介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包括戏曲、杂技和舞蹈等,以展示民间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和了解,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民间文学的特点和意义。
正文:一、民间文学的定义和起源1. 民间文学的概念和范畴2. 民间文学的起源和特点3. 消失和保存的民间文学作品4. 科学记录和研究民间文学二、民间故事和传说1. 民间故事的分类和特征2. 动物寓言和民间故事的道德教育功能3. 民间英雄和传说人物的形象与故事4. 民间故事在不同文化中的变化和传承5. 现代化对民间故事的影响和传播方式三、民间诗歌和歌谣1. 民间诗歌的分类和特点2.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间诗歌表现风格的比较3. 民间诗歌的流行与传承4. 民间歌谣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记载5. 现代社会中民间诗歌的传承和创新四、民间谚语和俗语1. 民间谚语和俗语的意义和作用2. 传统文化和价值在民间谚语和俗语中的体现3. 民间谚语和俗语的形式和语言特点4. 民间谚语和俗语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和相似之处5. 现代社会中民间谚语和俗语的保护和传承五、民间艺术表演形式1. 戏曲在民间文学中的地位和发展2. 民间杂技和马戏的历史和传统3. 民间舞蹈的形式和特点4. 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的结合5. 现代社会中民间艺术表演的传承与创新总结:本文对民间文学进行了全面的复习,从民间文学的定义和起源入手,分别阐述了民间故事和传说、民间诗歌和歌谣、民间谚语和俗语、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等五个大点。
大学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复习提纲(免费完整版)
民间文学复习绪论关键概念1、民间文学答:概括地说,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
对于该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有特色的文艺现象。
其次,民间文学是民众的创作。
第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艺术形式。
2、民间文艺学答:从文艺属性着眼研究民间文学,就是一种文艺学的研究。
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就是民间文艺学。
但是“民间文艺学”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很少用,通常称作“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这个说法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另一种含义就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也就是“民间文学学”或“民间文学之学”。
所谓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第二种含义,即“民间文学之学”,也就是民间文艺学。
3、民俗答: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4、语言民俗答:语言民俗是个广义的概念,指以语言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
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包括俗语、称谓语、流行语、吉祥语、暗语、咒语等短小、不成篇的语言成分。
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等既可以看做民间语言,也可以看做民间文学。
5、民间答:什么是“民间”,也就是什么是民俗学之“民”的问题,是近年来被中外民俗学者普遍关注,并引起广泛讨论的问题。
在西方民俗学史上,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的“民”的概念在外延上经历了一个由窄到广的演变过程。
大致经历了一下一段演变轨迹:民是以承载着“大众古俗”的乡民为主的民众——乡民和野蛮人——乡下人和流入城里的乡下人和他们的后代——任何人组成的任何群体,只要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点并有自己的传统。
在我国,民“民”的内涵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大体上可总结为是这样一个过程:与贵族、圣贤相对的“平民”或“民众”,重点指下层平民——“人民”或“劳动人民”,是与“反动统治者”、“剥削阶级”相对的一个群体,是以农民、工人等直接生产者为主的并富于革命性的阶级群体——打破很长时期以来关于“民”的阶级论,重要的民俗,在一个民族里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它不仅仅限于哪一个阶级。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版)复习资料(第一至第十一章)汇总
第一章绪论1、定义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2、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不同①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②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主要以口语来创作和流传,通俗文学则是书面创作和流传③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的创作,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个群体的思想与情趣,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它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故其思想和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
3、民间文学的发展阶段:(1)发轫阶段:①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作为一门学问,滥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启蒙思潮,并成为稍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兴起是中国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学术思想相撞击的结果。
②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的歌谣研究会,(有意识将其看做科学研究对象,以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等人为中坚,)发行《歌谣周刊》,并宣称搜集民间歌谣的目的有两个,一为学术,即将民歌作为民俗学的一种重要资料,另一个是为文艺的,从民歌中引出将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道路。
③歌谣研究会中断后,1927年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成立了“民俗学会”,发行《民俗周刊》,以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为基础的20世纪30年代民俗学运动,把民间文艺的搜集和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民俗学会、北京中央研究院民间文艺组和中国民俗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间文艺学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④20世纪40年代,“俗文学派”与社会-民族学派等的成立,均对民间文学的发展造成影响,而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文艺界树立起重视民间文艺、尊重劳动人民艺术创造的新风尚,(许多解放区的文艺家,后来都成为新中国建立后从事民间文艺工作的骨干力量,)把这一事业推向了新的发展。
(2)发展阶段: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大革命以前,即“17年”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历程,民间文学各类机构成立,如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使民间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文艺学科。
自考11342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说明:局部资料参考是参考其他版本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教程复习整理笔记第一章结论〔〕第二章民间文学的根本特征〔〕第三章神话〔〕第四章民间传说〔〕第五章民间故事〔〕第六章史诗〔〕第七章民间长诗〔〕第八章民间歌谣〔〕第九章民间谚语与民间谜语〔〕第十章民间说唱与民间小戏〔〕第十一章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第十二章各族民间文学的交流整合〔〕第十三章民间文学的语境〔〕第十四章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第十五章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第十六章民间文学的鉴赏与研究〔〕第十七章中国民间文学史略〔〕第十八章世界民间文学泛述〔〕第一章绪论1、识记:民间文学的含义、民间文学是广阔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它运用口语的形式传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
它是广阔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局部之一,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理想、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
2、领会: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新开展 (试述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的开展变化)在这个多元文化大比拼的时代,每个民族都在努力高扬自己的文化旗帜。
于是,民间文学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符号,受到了来自政府和民间的共同重视。
民间文学可以分成原生态、再生态、和新生态三种类型。
原生态民间文学指现在仍活在民众口头和实际生活中的传统民间文学,这一类民间文学正在逐渐衰亡。
再生态民间文学指经过整理和改编,转化为书面或视听文学样式的民间文学,这一类民间文学转变形态后,重新走向千家万户,比以前传播更加广泛。
新生态民间文学指从当代社会生活中自然产生,反映人民某些意愿与时代风尚的新的故事、笑话、歌谣、谚语等,它们将不断涌现,恐怕永无枯竭之意。
借助电脑网络、手机、电视宽带等新的传媒技术,服务于民众生活的各种民间文学创作,得到了更大的开展。
3.领会:民间文艺学的性质 (谈谈对民间文艺学性质的认识)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与传承的语言艺术,民间文艺学如此是专门研究民间文学的一门科学。
民间文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人民大众的口头文学创作,如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叙事长诗、歌谣、谚语、谜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但不包括民间工艺美术和民间舞蹈。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民间文学复习资料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流传的文学作品,它是人民群众创作的产物,承载着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间文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思想,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本文将从民间故事、民间诗歌和民间传说三个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介绍。
一、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最为广泛流传的一种形式,它以故事的形式来传达人们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其中,寓言故事是一种常见的形式,通过动物和人物的形象来寓意教育人们。
比如《狼来了》这个故事,通过狼的形象来告诉人们不要撒谎,以及“狼真的来了”的教训。
此外,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等,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人们对于爱情、友情和家庭的思考。
二、民间诗歌民间诗歌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其中,民谣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它以歌唱的方式传承着人们的历史和文化。
比如《茉莉花》这首民谣,它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此外,还有许多民间诗歌如《青春舞曲》、《故乡的云》等,它们以朴实的语言和优美的旋律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三、民间传说民间传说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它以神话、传说和神秘的元素为主题,既富有想象力又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比如《嫦娥奔月》这个传说,讲述了嫦娥为了救人类而奔月的故事,它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此外,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如《牛郎织女》、《白蛇传》等,它们不仅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还传递了人们对于爱情和命运的思考。
总结起来,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创作的产物,它以民间故事、民间诗歌和民间传说为主要形式,承载着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复习这些民间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民间文学的学习和传承,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继续在人民中流传下去。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1.为什么民间文学同时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①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和变异性基于其口头相传的特点。
②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体现于其众多异文之中,没有异文和变异性,也就没有传承性,民间故事的传承正是藉由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变异而得以实现的。
③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相对于传承性而言的。
民间文学在口头流传,没有固定的版本,作者是大众,任何个人都不拥有其著作权,谁都可以任意改动,故其流传的过程也就是变异的过程。
正是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民族中的故事存在着相似性和亲缘性,对其变异性的研究才有意义。
2.民间文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p28-35①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正如钟敬文先生所描述的那样,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A.区别B.联系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①题材和思想内容上: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思想内容。
如: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作品深受楚地民歌、神话的影响;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2.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①体裁上②表现手法上比如民间惯用的赋、比、兴、双关等修辞技巧为诗人的诗歌创作所借鉴,讲故事、说书等民间文艺的叙述技巧为小说家所借鉴等等。
如: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汉魏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③语言运用上民间口头语汇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库。
民众口语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在长期的语言表述活动中,提炼、积累了很多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或高超的艺术性的词语、说法。
如:吉祥语、俗词、俗短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谜语等3.民间文学的范围从体裁上分为三类:①民间散文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②民间韵文类:民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③民间说唱:民间曲艺和民间小戏第二章民间故事1.民间故事定义:p65(广义和狭义)2.民间故事的特点和分类:p67①特点:a.泛指性: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往往是模糊的b.贴近生活c.类化性②分类:at分类法除此之外,四大分类:童话(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写实故事、寓言、笑话3.童话 p73①概念:p73②分类:魔法故事和动物故事,以魔法故事为主4.中国主要经典童话的情节类型a.天鹅处女型故事b.田螺姑娘型故事c.灰姑娘型故事d.狗耕田型故事(两兄弟型故事)e.蛇郎型故事f.画中人型故事g.问活佛型故事h.狼外婆型故事i.怪孩子型故事 j.神奇宝物型故事5.童话的艺术特征a.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b.保存着较多的奇异习俗内容6.民间生活故事 p79①定义:p79②特征: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7.民间生活故事的常见情节类型a.巧媳妇故事b.长工与地主故事c.婚姻爱情故事d.交友故事e.呆女婿故事f.怕老婆故事g.机智人物故事8.民间笑话和寓言p84A:笑话①定义:p84②特征:一是在内容和表达上巧妙满足搞笑或幽默的原理、技法;二是情节单纯简短,绝不拖沓;三是常用夸张手法突出可笑之处。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民间文学1、1846年,英国汤姆斯最早提出“民俗学”概念“民间文学”是民俗学中口头传述部分2、英国班尼,民间文学形式:故事、歌谣、俚语3、在苏联,“民俗学”主要是指以口头文学或口头创造4、在我国,“民俗学”一词是1913年由日本传入的,1916年,梅光迪最早使用“民间文学”概念,到五四时期,民间文学被认为是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5、段宝林认为:民俗是人民创造的一种生活方式6、1955年《民间文学》创刊,至此,“民间文学”便普遍运行于我国文艺界和学术界民间文学的定义(段宝林说)民间文学是指人民用自己最熟悉的传统民间形式创作和流传的文学作品,具有直接的人民性和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等特征。
民俗的定义民俗是人民大众按当时当地人们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是人们认为最美好的一种生活方式。
民俗的本质就是生活美,民俗的发展规律是趋美的。
民间文学的特征1、直接人民性指民间文学与广大劳动人民的血肉般的直接联系,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在民间文学上直接反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在民间文学上直接表现。
2、集体性指作品既属于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又在流传中不断文人民群众所修改、补充和完善,并为广大人民所共有。
3、口头性指作品既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又在人民中间口头流传。
另外,口头语言是最灵便的表达工具,便于说、传、记。
4、传承性民间文学在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上有独特的传统,具有很大的稳固性,有些的传统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5、变异性推陈出新是民间文学发展的重要规律,民间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常常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体现出不同的地方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简述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与变异性及其二者的关系?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民间文学在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上有独特的传统,具有很大的稳固性,有些的传统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承有关作品的思想内容,即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直接人民性,以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二是传承有关作品的艺术形式,即作品所普遍运用的已转为固定的形式体制、表现方法和语言风格。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绪论一、☆民间文学:(名词解释)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情感的自发流露;又是他人关于科学、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二、folklore英国威廉。
约翰。
汤姆斯首次使用folklore一词,指“大众古俗”,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有了一个正式名称。
三、民间文学的范围1、民间散文作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歇后语2、民间韵文作品:名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绕口令3、民间说唱作品:民间曲艺、民间小戏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1、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愿望,传达政治见解的方式,它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是民众交流思想的一种艺术化手段。
2、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3、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工具4、是了解民风民情和进行相关研究的的参考资料五、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历时追溯法共时比较法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的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表演性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差别1、作者的差异。
最显著的标志是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作者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2、民间文学是口传文艺,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家文学以文字为载体3、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作家文学是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和慰藉物4、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
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并成为一种生活手段,作家文学通过培育人的的精神来实现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论述)钟敬文说:民间文学和一般作家文学,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
民间文学本是作家文学的源头或母体,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1、民间文学在题材、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产生影响。
民间口头作品往往成为作家再创作的题材。
民间文学孕育了作家文学,它表面上虽没有采用民间口头作品的内容,但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却接受了民间文学作品的影响。
民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民间文学: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的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它既是该民族生说、思想与感情的自发流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有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2、神话:人类各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
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体裁,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3、民间传说: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法表达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4、民间故事:广义为民众口头创作并流传的所有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
狭义:神话、传说之外的散文体口头叙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等。
5、AT: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所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即按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故事进行分类编目的一种分类方法。
国际上将这种方法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
6、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样式。
是关于宏大的叙事叙事,原本有专门化的歌手作为超级故事来演述,以其长度,表现力和内容的重要性而由于其他故事。
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
7、歌谣: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
由“民歌”“民谣”两部分组成。
是从远古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文化形态中分化出来的,但仍保留着乐舞特征的一种韵文样式。
8、母题:“指的是一个主题、人物、故事情节或字句样式,其一再出现于作品里,成为利于统一整个作品的有意义线索,也可能是一个意象或‘原型’,由于其一再出现,使整个作品有一脉络,而加强。
”这是将母题与意象、原型等相混相等同。
9、谚语:谚语是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1、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创《歌谣周刊》;1927年,中山大学成立“民俗学会”,创《民俗周刊》。
1984年,中央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协共同编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
2、1846年,英国学者汤姆斯(W.Thoms)首先提出了“Folklore”这一学科名词。
3、民间文学的多重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4、民间传说要具有“传说核”、“中心点”。
在民间传说的创作中,客观实在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人们又将它称为“传说核”,传说核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风俗习惯等。
5、人物传说:包括工匠传说(如鲁班的传说);神医传说(如扁鹊、华佗、李时珍的传说);宗教人物传说(如张天师、张三丰、米拉日巴的传说)。
6、生活故事:阿凡提(维吾尔族)、巴拉根仓(蒙古族)、阿古登巴(藏族)、老幌(苗族)、老登(壮族)、阿旦(纳西族)、甲金(布依族)7、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中的《叶限》,就是闻名世界的“灰姑娘”故事的最早文字记载。
8、创世史诗一般分布在中南、西南各少数民族;英雄史诗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部。
9、汉乐府中出现《焦仲卿妻》这样的作品,标志我国古代叙事诗趋于成熟10、歌谣的分类: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伴随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和婚丧礼仪等吟唱的歌谣,如湖北麻城的撒账歌则由贺喜者唱)、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如《萤火虫》)。
11、信天游(陕北)与爬山调(内蒙)的相异之处:二者流行地区不同,唱时曲调不同。
12、民间谚语的分类:时政谚语、生活谚语、农业谚语、风土谚语。
风土谚语:湖南三宗宝——湘绣、腊肉、布鞋好湘西三宝——花垣豆腐保靖酒,卫城马肉天天有。
生意三宗宝——人缘、门面、信誉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条沟13、民间说唱从内容和形式上可分为三类:唱故事、说故事、说笑话14、民间文学采录的原则:全面搜集、忠实记录、科学整理15、研究民间文学的自己的一套方法是芬兰人发明出来的,这就是历史地理学派的方法。
民间文学复习总汇
一、导论
1、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口头的集体创作,是一种立体文学、实用文学,具有直
接人民性、立体性、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和多功能性等特征。
2、民间文学的价值
1)实用价值:表达民众情感、思想、愿望——神话表达人们对宗教的信仰与对大自然的敬畏;
求偶方式——情歌;
劳动工具——民间歌唱可以鼓舞劳动情绪,传说可以提高人民劳动自信心;
口头叙述,
讲述时常常带有庄严的气氛
神或半人半神
虚构(假)
传说
有作为故事核心的客观存在物(如历史名人、事件、山川风物、名优特产、社会风俗等),把假的故事附会到客观存在物体上
口头叙述,
讲述时往往利用各种方式把假的说成真的,让人信以为真
实有的人物、事件、地方风物等
半真半假
故事
内容具有娱乐性和世俗性特点,有较强的伦理色彩
口头叙述,
随时随地都可以讲
人、
拟人化的动物、植物
虚构(假)
三、神话
1、定义:就是神或者半人半神的英雄故事,是人们对于所崇拜的神或半人半神的英雄的事迹
的严肃叙述。
2、性质: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是一种文学体裁,神话
是人类在远古时期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3、类型:宇宙起源神话——盘古开天、女娲补天
人类起源神话——女娲用黄泥造人、遮帕麻与遮米麻二神生育
洪水再生神话——诺亚方舟、兄妹在葫芦中逃过洪水再生
自然万物神话——夸父逐日、嫦娥奔月
族群起源神话——狗成为长沙武陵郡土著祖先的神话、姜嫄踩下天帝脚印诞下后稷
文化发明神话——神农尝百草、蚩尤作兵器
四、传说
民间文学复习要点
民间文学复习要点民间文学复习要点一、什么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长期流传的,主要以口语为媒介传播的,被集体加工和保存的,有固定程式的、形成稳定的民族审美习惯的艺术样式。
二、民间文学的特征1.集体与个人的匿名创作2.口语媒介3.变异性(原型与变体 )4.民间传承三、民间文学的基本类型民间叙事文学;民间诗歌;民间语俗(一)民间叙事文学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民间说唱1.神话(1)什么是神话?神话是最古老的一种民间文学体裁,主要产生于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初期,它的主要特征是对自然和社会文化现象起源的形象化解释,内容涉及原始的宗教、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制度习俗、历史、心理等方面。
特点:它是一种神圣性的叙述。
(2)神话的类型(从内容上划分)①自然神话创世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解释自然神话;《共工与颛顼争帝》洪水与人类再生神话;《伏羲女娲》图腾神话,如《盘瓠神话》②人文神话文化起源神话,包括文化事象的起源、族群的来源等,如《伏羲造网》、《女娲造人》、《姜原履巨人足而生弃》。
神和神性英雄的神话,如《后羿射日》等。
2.传说(1)什么是传说?传说是描述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风物或习俗的散文体口述作品。
传说≠信史产生年代晚于神话,神圣性低于神话。
(2)传说的种类(按照描述对象的性质划分)①人物传说②地方传说③动植物传说④土特产传说⑤民间工艺传说⑥风俗传说最著名的四大传说是《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3.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及其特点:民间故事以虚构为突出特性。
人们一般把它当作一种娱乐性活动或进行某种教育的手段。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般都比较笼统,情节、结构程式化(三叠式)。
关于民间故事类型:民俗类型:一组具有相同情节和结构发展模式的民俗事象。
如故事类型、歌谣类型、民间建筑类型、仪式类型等。
一些世界各民族流传的故事,只是情节因素略有不同,是同一类型故事的不同异文。
民间文学复习
民间文学复习民间文学复习绪论关键概念1、民间文学: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表演的文学样式。
2、田野调查法:民俗学工作者包括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它是社会调查的一种,是民俗学领域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方法。
3、采风:用一天到几天的时间到民间去采集民间文学作品,称为“采风”。
4、历史追溯法:在研究现代的民间文学现象时,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它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以获得对这种现象的更全面的认识。
5、共时比较法:在研究某个地方的一种民间文学现象时,将它与别的地方的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主讁特征、传承规律、演变情况等。
思考题1、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从根本上说,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艺现象,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这就是它的双重属性。
(一)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民间文学首先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其文艺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性。
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
(二)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对此,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着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于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属性来看,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2、民间文学有什么社会价值?同作家文学相比,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更具有多样性。
(1)民间文学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方式,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也是民众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化的手段。
(2)民间文学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
(3)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
(4)民间文学是了解民情民风的有效途径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资料。
民间文学引论笔记
民间文学引论笔记
《民间文学引论》是一门研究民间文学的学科,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笔记:
1. 民间文学的定义和范畴:民间文学是指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在流传中不断得到人民群众集体修改和加工的文学作品。
2. 民间文学的特征: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和直接的人民性等。
3. 民间文学的分类: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4. 民间文学的价值:民间文学具有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等。
5.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是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的重要手段。
6.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关系:民间文学与民俗学密切相关,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7. 民间文学的当代应用: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应用于文化产业、教育、旅游等领域。
民间文学复习民间文学特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复习民间文学特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文学的特征是多方面的,这里所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与作家书面创作相比较而言,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即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一、民间文学的集体性1、含义及表现: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标志。
作家文学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都由作家独立完成,创作成果有版权的保护。
民间文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创作者,它是集体创作、集体传承的。
表现在创作和流传上,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2)由个别人编出作品雏形,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步完善。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2、集体性特征形成、发展及其具体内涵(1)集体创作,集体流传;(2)体现在内容上,反映着群体的生活特点、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3)体现了特定群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集体智慧和才艺的结晶。
3、研究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的意义:(1)研究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对我们理解民间文学的特殊本质具有理要意义。
民间文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民间文学的巨大生命力,都必须联系集体性方能求得科学的认识。
(2)由于它是劳动人民自己集体创作的成果,直接而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他们的爱憎情感和道德观念、他们的理想愿望和人生哲学等,因而具有直接的人民性。
(3)由于它所表达的是活动于广大时间空间范围之内的人民群众的集体意识,所以它是研究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方的民众心理状态的生动材料。
二、民间文学的口头性1、口头性含义及其表现:民间文学又常被称作“人民的口头创作”或“口头文学”。
因为它是一种活跃在人民口耳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
人民大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
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
2、口头性的形成及发展(1)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就是伴随口语,而不是伴随文字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学的特征是多方面的,这里所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与作家书面创作相比较而言,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即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一、民间文学的集体性1、含义及表现: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标志。
作家文学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都由作家独立完成,创作成果有版权的保护。
民间文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创作者,它是集体创作、集体传承的。
表现在创作和流传上,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2)由个别人编出作品雏形,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步完善。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2、集体性特征形成、发展及其具体内涵(1)集体创作,集体流传;(2)体现在内容上,反映着群体的生活特点、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3)体现了特定群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集体智慧和才艺的结晶。
3、研究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的意义:(1)研究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对我们理解民间文学的特殊本质具有理要意义。
民间文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民间文学的巨大生命力,都必须联系集体性方能求得科学的认识。
(2)由于它是劳动人民自己集体创作的成果,直接而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他们的爱憎情感和道德观念、他们的理想愿望和人生哲学等,因而具有直接的人民性。
(3)由于它所表达的是活动于广大时间空间范围之内的人民群众的集体意识,所以它是研究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方的民众心理状态的生动材料。
二、民间文学的口头性1、口头性含义及其表现:民间文学又常被称作“人民的口头创作”或“口头文学”。
因为它是一种活跃在人民口耳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
人民大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
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
2、口头性的形成及发展(1)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就是伴随口语,而不是伴随文字产生的。
这种最古老的文学就具有口头性的特征,它们是口头文学,也是最早的民间文学。
(2)口头文学具有很大优越性。
被称为“永不凝冻的优质载体”。
•一是群众以口语为媒介,可以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使最广大民众能够欣赏这种学并立即参与创作。
二是灵活性,这种文学活动能灵活简便地贯穿于人们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之中。
3、民间口头创作和书面文学的联系及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和交融。
三、民间文学的变异性1、变异性特征及其表现: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定稿。
纵然有时被整理成文,出版发表,也并非定稿,不过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一旦回到民间,又继续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
民间文学的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叫变异性。
变异性主要表现在作品的语言变化上,同时也表现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上。
2、变异性的形成:(1)变异性形成的内在因素:变异性形成的内在因素是传承者心理机制的差异。
因为民间文学主要是口传心授,靠记忆保存,又要在集体流传中不断受到人们的加工改造,所以变异在所难免。
(2)变异性形成的外在因素:因为民族、地理,历史等原因造成的民族风情、语言、气候、景物、风俗等方面的变化是促使民间文学变异的外在因素。
同一母题的作品,在不同地区流传会有不同的异文。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主要是由它的集体性和口头传承性带来的。
另一种情况是随着历史的演进,历史条件的改变,地域或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变异,故造成往往同—故事异文极多。
四、民间文学的传承性1、传承性的涵义以及表现:民间文学虽然因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缘故,经常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然而,其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也使它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
正是这些稳定的因素,使民间文学得以代代相传,这便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点。
2、传承性形成的原因:群体意识的历史积淀。
民众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
既有古代原始信仰的遗留和传承,也有后世关于伦理、人生态度、善恶是非、生死观念、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历史认同。
作为一种深层的心理因素,一种集体的文化基因,民众的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1)、从内容上看,有一些永恒的主题和固定的情节要素,不断出现在不同时代、地区的民作中。
(2)、从形式上看:民间故事的流传依靠的是大脑的记忆,对于非常庞大的篇章,主要是有程序化的结构或语言,帮助记忆,帮助流传。
(3)、从结构上看:有一些固定的深层模式,反映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和集体无意识。
五、综合性特征:立体性特征段宝林1981首先提出了立体性的概念,分为六点:1、异文多。
多个层面、多个时代的影像都有体现。
2、民间文学的表演性使它形成多面的立体。
3、民间文学即兴创作的特点形成一种立体性。
4、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实用性构成民间文学的立体性。
5、民间文学的内容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有多种科学价值,是立体的。
6、从民间文学的流传途径看,民间文学是立体的。
神话一、神话的定义:不同学科对神话的定义有上百种,从民间文学的角度,“神话”是一种神圣的、真实的、信仰中的幻想故事。
它必须是人类演化初期的故事; 神话必须是单一的事件; 神话的承传者一定得对所述说的内容信以为真。
神话就是一种民族的世界观,同时代表著这个民族内部一些不可不遵守的行为规范。
每一个民族都会参考自己的民族神话,采取各自独特面对世界的态度二、神话的分类:(一)创世神话:“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是创世神话要解决的问题。
它包括天地开辟,万物起源,人类起源及洪水遗民等方面的内容。
大体可以分为由神来开辟天地、由巨人化生万物和自然演化而形成世界等三大类。
1、世界的起源(1)尸化(巨人化生神话)天下万物是由巨人的身体各部所化(2)神创;瑶族:密洛陀阿昌族:遮帕麻遮米麻(3)卵生。
2、人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有两种,一种是解释世界上人类的诞生,讲述造人的过程,说明民族的由来;另一种是与洪水神话相联系,通过洪水后兄妹结合,说明再造人类的过程。
(1)自然生人:人是从自然怀抱里孕育、生养出来的。
体现出原始初民所具有的“图腾崇拜”这一原始观念。
(2)大神造人(3)毁灭-重创:生存环境和价值观念的变迁和重建(二)自然神话:自然神话也被称为解释性神话。
它是原始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和来历的神话。
主要包括:日月星辰的运行,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的更替,风雨雷电、山川河流以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等的起因和形状的神话解释。
(1)日月星辰神话;(2)雷电地震神话;(3)春夏秋冬神话。
(三)、社会生活神话1、文化英雄神话:这是原始初民讲述人类最早的创造发明的神话。
2、治水神话:最典型的是鲧禹治水。
3、逐日、射日神话。
4、盗火神话5、战争英雄神话。
汉族部族战争神话以“黄帝蚩尤之战”最有代表性。
三、神话的基本特征1、从艺术本体看,神话具有以叙事艺术为主的多维性。
神话早在古远的人类史前时期就开创了叙事艺术较为完备的基本形式,而且还创立了一些具有母题功能和原型意义的叙事模式,作为叙事文本,文本结构应包括三个层次,即语言层、现象层、意蕴层。
而意蕴层又有三个侧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
“多维性”指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各种直观的艺术表现手段都可以表现神话的思维。
2、从功能上看,神话具有神圣性。
神话由于产生的时期相对久远和封闭,同时涉及到氏族整体的生产、生活、行为、信仰各个方面,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被奉为神圣的真实和具有绝对权威的现实规范。
3、从思维机制上看,神话具有艺术创作的不自觉性。
4、从从艺术手段上看,联想是神话构思的核心。
借助想象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神话创作的本质,是其艺术构思的核心。
原始想象主要依靠联想。
5、从传承主体看,神话具有民族性。
神话作为特定群体的文化象征,具有民族性。
而神话的神圣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民族性特征。
四、神话的价值及其研究1、神话的文化史价值第一,神话展示了人类在童年时期拥有的不懈求知、探索和创造的宝贵精神,和改造世界的顽强意志、无畏胆魄。
第二,神话是后世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
第三,对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模塑作用。
神话还有其他方面的价值,如对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资料价值,它对宗教、舞蹈、绘画等领域的借鉴价值等。
2、神话的审美价值第一,庄严虔诚的虚构。
第二,奇丽荒诞的幻想。
3、神话研究概况:现代神话学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1)萌芽阶段(1903-1923)(2)奠基阶段(1923-1937)(3)拓展阶段(1937-1949)(4)低谷阶段(1950-1978)(5)繁荣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民间传说一、民间传说的界定1、定义:民间传说是与特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地方风物或习俗有关的民间口头散文作品。
在民间传说的创作中,客观实在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人们又将它称之为“传说核”。
“传说核”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风俗习惯。
2、民间传说与历史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历史性,有真实或为特定群体认定为真实的的历史人物、事件、地方风物作为“传说核”。
①民间传说所涉及的人物大多为历史实有,即使是虚构的人物也为历代民众所认可。
②民间传说多采取溯源和说明等历史表述形式,使传说带有历史性因素和情感。
③民间传说可以作为一种“野史”,充当“正史”的补充。
(2)民间传说与历史的区别:①选材:民间传说从艺术创作角度选材。
历史的选材则是全面记载事实。
②表现方式:民间传说一般都经过取舍、剪裁、虚构、夸张、渲染、幻想等艺术加工。
历史则不允许想像、虚构。
杨家将的历史与传说。
3、民间传说与神话的联系与区别:两种体裁中的部分作品所产生的时间十分接近,因此它们往往既可以作为神话,也可以作为民间传说看待。
但区别明显:(1)神话是原始人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民间传说则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
(2)神话的主角是神,他往往是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力量人格化而形成的;民间传说所叙述的不是神而是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他是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和传说化的结果。
4、民间传说与一般故事的区别:(1)内容的特指性;(2)记忆的具体性;(3)表述形式的多样性。
三、中国传说概况1、历史人物传说:(1)政治人物传说;(2)文人传说;(3)工匠传说;(4)宗教及神异人物传说;(5)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的传说;2、历史事件传说:主要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去关心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3、地方风物传说:地方风物传说主要叙述地方的山川古迹、花鸟虫鱼、风俗习惯和乡土特产的由来和命名。
往往赋予叙述的对象以富有意义的或富有情趣的说明。
四、民间传说的特征1、可信性的内容(1)、民间传说的内容所涉及的一些人物、事件、地点、时间,一般都是特指的,相对固定的,讲述时不能随意替换或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