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通用15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通用15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实际含义,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来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运用“=”、“>”、“<”来描述数的大小。
2、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开火车数数。
2、说一说上节课学了哪些内容?用“=”、“>”和“<”填空。
34 42 21 55让学生回顾怎样区分“=”、“>”和“<”,借助顺口溜来记忆。
二、巩固提升1、完成练习三第1题。
(1)指导学生看第1幅图,然后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2)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指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答,小组内相互交流,最后全班评价展示。
评选出每组画的同学,让其他学生说说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1)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2)师:“数一数,比一比”是什么意思?怎样数才不会数错?引导学生先数出小狗和小猫以及花朵的数量并把数字写上去,再进行比较。
(3)还可以怎样比?4、完成练习三第4题。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师:图中都有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除了动物,你还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鼓励学生把一句话说完整,并且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进一步理解1~5各数表示的实际含义。
(3)师:小鸟和大象比,你能用式子表示吗?。
2024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2024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0-20,能够正确书写和辨认这些数字;2. 学会顺序比较数字的大小,能够正确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进行比较;3. 学会用数字0-20表示数量和顺序;4. 学会用图形表示数字0-20。
教学内容及过程:课时一:认识数字0-10(1课时)1. 点读数字0-10,让学生自己按顺序数数;2.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辨认数字,并用手指表示出相应的数量;3. 制作一个0-10的数字线,教师用卡片示范把数字按正确的顺序贴在线上,要求学生模仿。
课时二:认识数字11-20(1课时)1. 温习数字0-10,让学生重新按顺序数数;2. 点读数字11-20,让学生自己按顺序数数;3. 制作一个11-20的数字线,教师用卡片示范把数字按正确的顺序贴在线上,要求学生模仿。
课时三:认识数量和顺序(2课时)1.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观察并尝试估算数量;2. 做一些游戏,如“动物排排坐”、“果蔬连连看”等,让学生练习根据指示排列物品;3. 接着让学生在纸上自己画出指定数量的物品,并在旁边写出相应的数字。
课时四:比较大小(2课时)1. 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大小,并用手指表示出来;2.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按数量把物品分成两组,并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每组的数量;3.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比较这两组物品的数量大小,并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
课时五:用图形表示数字(2课时)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图形,并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写出相应的数字;2.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画出相应数量的图形;3.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卡片,让学生比较这些图形的大小,并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
课时六:复习与检测(1课时)1. 温习数字0-20的认读;2.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和图形卡片,让学生快速辨认并配对;3. 随堂测试,测试学生在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三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小编小编整理了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1―――5的认识及书写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_面――――第_面)完成第_页的第1题――――第4题教学要求: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主题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3)请你拿出1根小棒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二)、出示计数器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5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三)、教师说,学生操作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5个圆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三单元教学计划1.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2.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 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 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部分教材, 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 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3.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 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 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 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4. 单元重难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 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 比较大小, 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 要发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5. 单元课时安排:共9课时。
(1)1――5的认识…………………………4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4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 1课时课题( 1 课时)课题( 2 课时)课题( 3 课时)主备教师: 周晓丹课题( 4 课时)主备教师: 周晓丹课题( 5 课时)主备教师: 周晓丹课题( 6 课时)主备教师: 周晓丹课题( 7 课时)主备教师: 周晓丹课题( 8 课时)主备教师: 周晓丹课题( 9 课时)主备教师: 周晓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学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学习
资料
第一课:认识1和认识多少
- 研究认识数字1,并可以写出数字1的笔画和书写形式。
- 练通过分组、比较的方式认识多少。
- 进行一些实际操作练,如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个学生。
第二课:认识2和认识相等
- 研究认识数字2,并可以写出数字2的笔画和书写形式。
- 研究认识相等,通过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来判断是否相等。
- 练通过找出相等的物体来巩固概念。
第三课:认识3和认识多一和少一
- 研究认识数字3,并可以写出数字3的笔画和书写形式。
- 研究认识多一和少一的概念,通过增加或减少物体的数量来体验多一和少一的含义。
- 练通过操作物体的增减来巩固概念。
第四课:认识4和认识数目
- 研究认识数字4,并可以写出数字4的笔画和书写形式。
- 研究认识数目,通过数一数物体的数量来判断数目的大小。
- 练通过数数来巩固概念。
第五课:认识5和认识没有
- 研究认识数字5,并可以写出数字5的笔画和书写形式。
- 研究认识没有,通过观察一些物体缺失的情况来理解没有的含义。
- 练通过观察物体有无来巩固概念。
精品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全套 课件
巩固练习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2=4
4+1=5
巩固练习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1+2=3
探索新知
你能用一道加法算式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
3+2= 5
3+2=5是怎么 算出来的?
探索新知
1、2、3、4、5。
从 3 接着数,4、 5,一共5 只。
32
5
巩固练习
1.
4 + 1= 5
1 + 4= 5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认识
情境导入 看图看中还有有4只什可么爱。的小鸡!
探索新知
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几来表示?
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
图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 以用“4”来这表是示几?呢?
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
图中哪些事物 的数量可以用 “5”来表示?
探索新知 这些数字你都认识了吗?
这节课你有什 么新的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加法
复习导入
3
2
5
1
4
数一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是多少?
探索新知
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探索新知
用“+”号表示合并
3+1=4
加号 等号
读作:3 加 1 等于 4。
用小圆片来摆一摆刚才的过程。
4=4 5>4 3 <4
课后练习 4. 下一个该涂什么颜色?先涂一涂,再数一数。
( 4 )个
( 4 )个
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 么新的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根据多种标准分类,体会分类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孩子们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图片出示3组图片,找出不同类的并圈出来。
(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2、出示水果类、蔬菜类与文具类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分类。
3、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分类。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汇报、沟通。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
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活动。
沟通、汇报。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成了哪几类?每类气球各有几个,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数的?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
我们边数边画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生2: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是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归纳总结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
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如:0+8=8 9-0=9 4-4=0。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师备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师备课教案第三单元主题:数1~5教学目标:1.认识数1~5,能准确写出这些数字。
2.能从生活实际中搜集和认知1~5的数码,并运用这些数字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3.能将1~5的数字按大小排列。
学前活动:1.导入:教师找一个带有数字1~5的盆子,要求学生根据数字大小顺序排列盆子中的数字。
2.增加情境:在一天的生活中,学生一共喝了几杯水?吃了几块糖果?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数字1~5的运用情境。
3.发散思路:教师出示一些数字组合,例如212、444、123等,让学生思考这些数字组合有什么特殊含义,是否可以应用到生活中。
4.教师演示数字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1~5的数字卡片,让学生看图认数字,熟练读数。
并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5,单独讲解每个数字的笔画、读音和书写方法,并引导学生跟读和互动。
2.制作数字工具盘,由学生亲手制作相关物品,如五颜六色的圆形调色板上面贴上数字1~5,悬挂数字玲珑等,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数字的意义和数数的意义。
3.常见数字识别练习。
教师分别出示1~5图形和相应的卡片,让学生辨认并说出数字名称和笔画。
4.组成数字的练习。
教师组合数字卡片,让学生说出组合数字的名称和阿拉伯数字,如“两个2”应该是“4”。
5.数码应用练习。
教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场景,如数字钟面、电梯按键、电话号码等,让学生从中找出所需数字。
6.数码排列练习。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根据数字的大小调整数字的顺序。
7.数字与数量的关系认知。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对应的数字,让学生通过实物数量的对照,认知数字的大小关系,便于学生对数量的抽象理解。
8.数量与数字相互转换练习。
教师出示物品,让学生数数,了解实物数量和数字的关系,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加法、减法的运算。
9.数字游戏。
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快乐的游戏方式来结合数字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数字,并且能够很好的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认知。
学习成果评价:1.教师利用示例物品考查学生对数字的基本认知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5)游戏:排排队。请5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①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②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摆摆看,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下课后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
(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教学设想: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但算法多样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培植,只有在学生想法多样化、摆法多样化、说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算法的多样化。)(3)、认识“=”
(1)练习使用“<”“>”
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几大于几?几小于几?课件逐一出示
(2)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观察这些算式,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时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同用等号”。)
第三单元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总课时:
教材
内容
1~5的认识
第1课时
上传者
卢卫江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知识点+课件+练习
1-5的认识1-5的基数含义:用1-5表示物体的个数,基数用几个表示,描述数量。
比如一个太阳,一只小狗都是用数字“1”表示。
1-5各数的形状认识与书写:1像小棒,2像鸭子,3像耳朵,4像旗子,5像枰钩。
1-5各数比较大小1、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相同就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等于号,等于号用符号吧表示可写作“=”。
2、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不相同时,数字大的在前面、数字小的在后面,就要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大于号,大于号用符号表示可写作“>”。
(注意: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3、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不相同时,数字小的在前面、数字大的在后面,就要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小于号,小于号用符号表示可写作“<”。
(注意: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第几第几是相对的,需要带入具体的方向。
区别几和第几,几表示数量,第几表示位置。
分与合掌握2-5的分与合:5的组成有4种(4和1、1和4、2和3、3和2);4的组成有3种(3和1、1和3、2和2);3的组成有2种(2和1、1和2)。
加法掌握加法的含义与读法:把两个数字合起来在数学上用“+”表示,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用“=”连接。
“+”为加号,“=”为等于号。
比如:3+1=4读作3加1等于4。
减法掌握减法的含义与读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
“-”是减号表示去掉,剩下多少用“=”连接。
比如:4-1=3读作4减1等于3。
认识“0”掌握0的含义与写法:0表示一个也没有;0表示起点;0表示分界线。
重难点知识梳理1、1-5各数的大小比较,注意区分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关系。
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
2、理解序数的概念,用第几表示位置,并且第几是相对的,需要带入具体的方向。
易错点区别几和第几,几为基数概念,表示数量关系,第几为序数概念,表示位置关系。
一、填一填。
(39分)1、3的前面是(),3的后面是()。
2、5的前面是(),2的前面是()。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的第三单元,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以及简单的计算等内容。
这些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计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点知识梳理1.数的认识(1)掌握100以内各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各数。
(2)理解数位的概念,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3)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4)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能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能从任意一个数开始,按顺序往后数或往前数。
(2)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或“=”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
3.简单的计算(1)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理解“加几十”和“减几十”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式题,并能正确地书写计算过程。
(4)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在加法、减法计算中的作用,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难点解析1.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数位的概念和十位、个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可能比较困难。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实物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学生掌握。
2.一年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例如进位和退位的处理不当等。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口算和估算的练习。
3.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使用错误符号或混淆大小关系的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四、学习方法建议1.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核心素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核心素养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使用和数的运算。
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是数的认识。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0~9的数字,并通过认识数字卡片、数字组成和合成拼图等活动,逐步掌握每个数字的形状和数量概念。
通过观察、对比、分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特点。
其次是数的使用。
在数的使用方面,学生将通过各种实际的生活场景,学习用数字表示事物的数量。
如通过购物、比较、对照等活动,学习使用数字来表示购买的物品数量;通过节日、生日等场景,学习使用数字来表示年龄和日期;通过门牌号、电话号码等活动,学习使用数字来表示位置和联系方式。
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将数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是数的运算。
在数的运算方面,学生将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初步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各种游戏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同时,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逐步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技巧,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还有一些其他的核心素养也值得关注。
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
另外,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的耐心和坚持也是很重要的,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毅力和自律性。
总的来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使用和数的运算。
这些核心素养将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计算能力、团队意识、沟通能力、探索精神、探究能力、耐心和坚持等多方面的能力,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些核心素养也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PPT课件
情景导入
猫妈妈把3条鱼做好了放在家里就出门了。 小猫在家等了好长时间,妈妈还没有回 来,小猫又有点饿了,小猫会怎么做呢?
3
探索新知
3
1 211
2 312
0 110
探索新知
拨一拨,填一填。 5-1=4 1+4=5 5-2=3 2+3=5 5-3=2 3+2=5 5-4=1 4+1=5 5-5=0 5+0=5
情景导入1
树上还剩几个 ?说一说,数一数。
探索新知
树上还剩几个 ?说一说,数一数。
探索新知
还剩几块
?说一说,数一数。
探索新知
还剩几块
?说一说,数一数。
探索新知
认一认。
减法
5 - 2 =3
…
减号 读作:5减2等于3。
探索新知
画一画,算一算。
1
探索新知
画一画,算一算。
123 213
探索新知
1.看图填一填。
312
提示:从3只 青蛙中跳走1 只,求剩余 的部分要用 减法计算。
学以致用
2.算一算。
3
提示:从5个 羽毛球中划 掉2个,求剩 余的部分要 用减法计算。
学以致用
3.看图算一算。
413
3 12
学以致用
4.说一说。
学以致用
5.想一想,说一说。
1
课堂小结
大家有什 么收获?
1.求还剩下多少的问题要用减法解决。
探索新知
有几支 ?说一说,数一数。
探索新知
有几只 ?说一说,数一数。
探索新知
有几只
?说一说,数一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单元《归纳总结》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单元《归纳总结》教案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一:复习巩固1~5的认识和加减法。
2.教学目标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一:总结1~5的基本数学概念和加减法运算规律。
2.教学重点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主动探索和总结知识。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教具:数学教具、板书、实物等。
3.课件:PPT或其它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
4.其它:备课记录、教案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1~5的认识和基本加减法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复习1~5的认识和基本加减法。
2.组织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加深对1~5的认识和加减法规律的理解。
第二步:导入归纳总结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总结1~5的认识和加减法规律。
2.找出1~5中的规律,引导学生探索和总结。
第三步:展示示范和引导学习1.展示范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1~5的认识和加减法规律。
2.让学生参与讨论和总结,激发学生思维和发散性思考。
第四步:巩固练习和作业布置1.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练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总结1~5的认识和加减法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自主设计1~5的加减法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学生可以扩展思考,探索更多与1~5相关的数学问题。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
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提高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祝教学顺利!。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教解析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原教材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图形拼组
例3:看谁搭得高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新教材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看谁搭得高
例3:图形拼组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新教材
认识
问题的解决
图形的关系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看谁搭得高
例3:图形拼组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主题图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区别:第一题连一连中删 掉了圆柱形的饼干,正方 体改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 魔方。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区别:第二题的中减少了一个 长方体,增加了一共有( ) 立体图形。答案是10个,原本 是11个,这也是放在十以内数 的认识之后教材的另一改变。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没有变化
二 教学内容
二 教学内容
例1:做一做第1题。 区别:第1题是旧教材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 第1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 游戏的范例,要求学生在看不见实物 的情况下,按指定的图形名称摸实物。 使学生通过触摸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 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增强空间想 象能力。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立 体图形的认识。可以根据特征拿物体、 根据物体说特征的方式加深对立体图 形的认识。
二 教学内容
相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例3:图形拼组(用相同的图形) 区别:例题中新增8个小正方体拼成 的大正方体。对话中增加了“我用” 两个字。 设计意图:原教材只学习五以内的认 识,现在是学完10以内的认识后, 结构上更加合理。 教学建议:拼组出新的图形,进一步 直观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不相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并写出1~5这几个数字。
2.掌握1~5的数字大小关系。
3.理解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进行1~5的加减法计算。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字观念和数学思维。
2.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注重团体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1~5这几个数字,写出来并掌握它们的大小关系。
2.理解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1.理解数字1~5大小关系的抽象概念。
2.进行1~5的简单加减法运算时理解运算意义的抽象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玩具等。
3.课件:PPT演示(针对数字1~5的认识和加减法展开)。
4.图表:1~5的数量表、加法表、减法表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数字1~51.教师介绍数字1~5,通过数字卡片或展示图表让学生认识这几个数字。
2.学生跟读数字1~5,练习写出这几个数字。
3.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用计数棒表示数字1~5,互相观察、比较。
4.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巩固数字1~5的认识。
第二课时:认识数字1~5的大小关系1.利用游戏或实物,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数字1~5之间的大小关系。
2.教师演示辅助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住数字1~5的大小次序。
3.进行互动问答,加深学生对1~5大小关系的理解。
4.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等方式加深对数字1~5大小关系的印象。
第三课时:学习加法和减法1.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讲解1~5的简单加减法规则。
2.利用图表或实物,让学生通过视觉化方式理解加减法运算过程。
3.进行加减法练习,让学生掌握1~5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4.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加减法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学期单元自测题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班级姓名
等级
一、把下面的水果分一分,相同类的涂上同一种颜色。
1. 数一数,填一填。
2. ()最多,()最少。
二、分一分,填序号。
( )个
( )个
( )个
( )个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上游的:。
三、分一分,数一数,填一填。
图形
个数
1. 和一共多少个?
□○□﹦□(个)
2.比多几个?
□○□﹦□(个)
四、下面每个方框里,哪个是和其他不同类的?请把它圈出来。
五、分一分,填一填。
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个数()个()个()个
颜色白色灰色黑色
个数()个()个()个六、下面是某城市十二月份的天气情况。
(1)根据上表情况,数一数,涂一涂。
(2)填一填。
(3)回答问题。
()天最多,()天最少;()天和()天一多。
晴天比阴天多()天。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