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知识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选用的尺子量程应尽量大于被测物体
2、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
持平行
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4、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5、常用的特殊测量法:累积法(例如:测量纸的厚度),化曲为直法(测量花
坛圆周、硬币周长等)
实验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s/t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金属片,停表,刻度尺,木块
斜面(增加坡的长度,减小坡度可以减小测量时间误差,但是坡度不能过小,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1,测出的平均速度过于接近2,小车无法下滑)金属片(阻挡小车、便于测量时间)
刻度尺(这里使用的是量程较大的刻度尺,注意不是卷尺)
实验过程: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通过
的路程s1并记录(测出的应该是计时开始时车头到计时结束车头的距离,而不是斜面长度)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下到装机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s/t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v1
4、将金属片移动到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
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实验三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一般
情况下容器底温度高于液体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因为温度计最直接显示的是温度计内液体的温度,所以要等温度计内液体温度与被测液体温度一致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
平(仰视读数偏低,俯视读数偏高)
4、注意事项:a、测量前先估计温度值,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b、记录温度
时,不用估读,但是要单位;c、注意是零度以上还是零度以下
实验四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秒表、搅拌器、水、海波等
酒精灯(不能吹灭,要用盖子盖灭;不能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外一盏酒精灯;用外焰加热)
石棉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搅拌器(使海波均匀受热)
烧杯、试管和水(把试管放在热水中加热(水浴加热),使海波均匀受热)安装顺序:自下而上,以酒精灯外焰为基准
使海波均匀受热的三种措施:a、水浴加热;b、搅拌器不断搅拌;c、研碎加热
实验现象:
海波:温度先升高(固态)再不变(固液共存)再升高(液态)
石蜡:温度不断升高(先变软后变稀)
实验五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硬纸板(有两个孔)、水、秒表实验步骤:
自下而上安装实验装置,当水温到90℃时去掉硬纸板,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五分钟后停止,观察水中气泡状态。撤掉酒精灯,停止对烧杯加热,观察水的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
1、水沸腾前,烧杯底部有气泡产生,且温度越高,气泡越多,气泡在
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2、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到达水面
时破裂,并放出其中水蒸气
3、沸腾前,水温不断升高,沸腾后水温不变
实验结论:
沸腾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沸腾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注意事项:
水量要适中,水太多,加热时间太长;水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会露出来或者加热时间太短就达到沸腾,不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a、用温水实验;
b、用适量水实验;
c、调大酒精灯火焰;
d、加盖子
缩短时间且节约能源:a、b、d。
熄灭酒精灯后水还能继续沸腾一段时间的原因:
石棉网(烧杯底部)余温高于水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所以沸点可能不是100℃
硬纸板的作用:减少热量散失,固定温度计
实验六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仪器:白色硬纸板(中间可以折动分为左(EON)右(NOF)两部分)、激光器、平面镜、量角器,直尺、笔
实验步骤:
1、把平面镜水平放在桌子上,白色硬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使得纸板和平民
警垂直。右侧纸板NOF可绕白色纸板中线旋转。
2、先使纸板EON和纸板NOF保持在同一平面内,然后使入射光线贴着纸板沿
着某一角度射向O点,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在硬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实验,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ON两侧的入射角、反射角的大小,并将数据
记录在表格中。
5、将纸板NOF向后折或者向前折,在纸板上观察反射光的径迹
器材的作用:
笔:记录光线的径迹
纸板:a、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将NOF折动,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c、记录光路,画出光的径迹,并分析变化情况
实验结论: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局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事项:
1、应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以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2、实验时,纸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若不垂直则观察不到)
3、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做几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4、纸板应尽量光滑(原因同2)
实验七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一是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一是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使之完全重合,来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
实验器材:
一块薄的玻璃板、支架、一支笔、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等
器材作用:
1、玻璃板:用玻璃板可以反射光(如同平面镜,可以代替平面镜成像),又可
以透过光(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
2、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3、刻度尺:测量物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4、白纸:记录蜡烛和像的位置
实验步骤: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沿
着玻璃板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透过玻璃板进行观察,可以看到它在
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一致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3、在纸上记录两支蜡烛的位置,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4、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5、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用量角器测量蜡烛
与像的连线和镜面的夹角
6、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结论: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注意事项:
1、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清晰,实验最好是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2、实验应选用较薄的玻璃板,因为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可以各形成一个像,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