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收集方法试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氧气的制法 (重难点 )(1)实验室制法①原理: 2KMn04= 加热 = 2K2MnO4+MnO2+O2↑ (a)2KClO3 = MnO2 /加热=2KCl+3 O2↑ (b)2H202 =MnO2=2H20+2O2↑ (c)②发生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的依照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

若采纳原理 (a)或 (b)的反应 ,则采纳典型的固体与固体反应且需要加热型的装置。

若采纳原理 (c)的反应 ,则采纳典型的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

③收集方法及检验、验满、存放a.气体的收集方法是跟气体的性质亲近相关的。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依照是:该气体的水溶性、密度以及该气体可否拥有毒性,可否与空气或水反应等。

排水法:适用于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但含有水蒸气。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发散生反应的气体。

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凑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

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牢固气流。

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发散生反应的气体。

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凑近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

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能够用排水法收集;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发散生反应,所以还可以够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

b.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 ,证明该气体是氧气c.验满和存放: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示气体已收集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表示气体已收集满。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用玻璃片遮住并正放在桌面上。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1.(4分)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

请回答:(1)将注射器中的液体少量慢慢注入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用理化知识解释B中产生现象的原因【答案】(1)A中蓝色液体里有气泡产生,(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A中蓝色液体沿导管流入B中,B中溶液里产生蓝色沉淀(2)过氧化氢在硫酸铜溶液的催化作用下产生水和氧气,使A中气体增多,A中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中含有硫酸铜的液体沿导管流入B中,(由于导管内有空气,所以液体流入之前B中导管口先有气泡冒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解析】(1)将注射器中的液体少量慢慢注入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蓝色液体里有气泡产生,(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A中蓝色液体沿导管流入B中,B中溶液里产生蓝色沉淀(2) B中产生现象的原因:过氧化氢在硫酸铜溶液的催化作用下产生水和氧气,使A中气体增多,A中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中含有硫酸铜的液体沿导管流入B中,(由于导管内有空气,所以液体流入之前B中导管口先有气泡冒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考点】压强的变化,制取氧气的原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答案】D【解析】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收集的氧气不纯,混入空气,然后结合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有水,不妨碍氧气的纯度,不符合题意;B、导管口开始出来的气体是试管内的空气,所以要等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此时收集的氧气纯,不符合题意;C、排水法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不会混入空气,不符合题意;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里面混有空气,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符合题意;3.(5分)下图甲~丁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制取氧气》同步练习(含答案)

《制取氧气》同步练习(含答案)

制取氧气1.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内水变成红色,其原因是( )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B.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C.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D.没有进行均匀加热2.实验室用加热KMnO4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3.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一定是( )A.氧气B.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氮气D.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4.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6.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装置。

某同学准备利用这些仪器装置及相关试剂制取氧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用Ⅱ作发生装置C.可选用Ⅳ收集氧气D.用Ⅴ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a通入氧气7.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8.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

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9.下列文字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和有关的原因解释。

请将字母序号填入( )中,使之成为合理的因果关系。

操作事项(1)盛放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3)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再移开酒精灯( )(4)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住,正立在桌面上( )(5)盛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原因解释A.氧气不易溶于水B.防止反应物进入导管C.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D.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E.防止水沿导管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10.在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

实验室制氧气习题

实验室制氧气习题

实验室制氧气习题1、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123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故实验室制氧气时,可以用___法收集;氧气___易/不易溶于水,故还可以用___法收集,用此法收集时,导气管必须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目的是_________,要收集纯度较高的氧气宜用___法;3、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中,组装完仪器后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A. 装药品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D. 点燃酒精灯4、下列给出的仪器中,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是A. 酒精灯B.铁架台C.集气瓶D.水槽5、下图所示的装置,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6、1由于高锰酸钾是固体,且反应___需要/不需要加热,故采用___装置2由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是固体,且反应___需要/不需要加热,故采用___装置不过,与1装置的唯一区别是成高锰酸钾的试管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而盛氯酸钾的不用;3由于过氧化氢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且反应___需要/不需要加热,故采用___装置7、氧气的验满方法: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___,若木条___,则证明已集满;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_________,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8、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成氧气和水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___“a”、“b”或“c”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A”或“B”;为检查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___,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__的性质;4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9、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1查:检查装置的___-如图,具体操作:将导管一端放入水槽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水槽中是否有气泡冒出,若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装:将高锰酸钾药品装入试管内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______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一定要先将试管___5收:收集氧气______法或______法6移:收集氧气完毕,先将______再______10、注意事项1凡是制取气体的实验,首先要做的一定是检查装置的___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3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向上排空气法中集气瓶内的导管深入底部,目的是__________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6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11四川眉山对资料或实验数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猛酸钾12、2011宁夏实验室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所需仪器相同C.均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都可用氧化物分解13、2011江苏苏州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14、2011山东泰安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要收集氧气,收集装置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或___3用发生装置A或B制取氧气时吗,A与B相比,A的优点是_______15、2011江苏苏州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答案:2、大;向上排空气;不易;排水;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排水3、B4、C5、D6、1需要;固体加热2需要;固体加热3不需要;固-液不加热7、1瓶口;复燃2有气泡从集气瓶向外冒出8、1试管;酒精灯;集气瓶2b3瓶口;密度比空气大且支持燃烧4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5未预先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进入了水槽中9、1气密性;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3略向下倾斜4预热5排水;向上排空气6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10、1气密性2泠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3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4将试管内的气体排尽5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待试管和导管内的空气排尽后收集6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中炸裂试管11、B12、C13、B物理方法14、2C;D3可以控制反应速率15、D。

氧气制取及性质练习

氧气制取及性质练习

1、工业制法:工业上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这个过程为变化。

(填”物理”或“化学”)2、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常有以下三种方法,请结合下面的装置图完成下表:3、检验O2方法:把伸入集气瓶中,若则证明是氧气。

验满的方法:若用排水法收集时。

当看到时,表明已收集满(注意:氧气瓶应竖直放置);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时,则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若木条,说明氧气已满。

4、催化剂和催化作用⑴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

⑵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所起的的作用。

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6.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某些气体反应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制取装置注意事项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加热KMnO4①加热KMnO4管口处放②试管口要略③用排水法收集时要等到管口出现才收集;④结束时应先再加热KClO3与MnO2常温分解H2O2与MnO2长颈漏斗下端要△ (1)写出标有字母a 的仪器名称是 ; (2)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实验室用上述反应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4)如果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7.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装置。

请你回答:(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如果没有伸到液面以下造成的后果是 。

(2)能够用如右图甲图所示的收集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3)右图乙图所示装置也能够用来制取氧气,甲图中的发生装置与之相比较具有的优点是 。

8: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置代号,下同)____,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实行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备考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_空气_氧气的收集方法,单选题专训及答案

备考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_空气_氧气的收集方法,单选题专训及答案

25、 (2013南通.中考真卷) 下列有关各实验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A.
制取并收集氧气 B .
粗盐提纯 C .
制取蒸馏水
D.
检验氢气纯度
26、 (2014成都.中考真卷) 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 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 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 .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
16.答案:
17.答案:
18.答案:
19.答案: 20.答案: 21.答案: 22.答案: 23.答案: 24.答案: 25.答案: 26.答案: 27.答案: 28.答案: 29.答案: 30.答案:
D.
监控气体流速
13、 (2016内江.中考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 B .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用双手握住容器 外壁,再把导管放入水中 C .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实验结束前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 .
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30、 (2018遵义.中考模拟)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制取CO2 B .
加热固体 C .
制取氧气 D .

去O2中的水蒸气
备 考 2021中 考 化 学 复 习 专 题 : 身 边 的 化 学 物 质 _空 气 _氧 气 的 收 集 方 法 , 单 选 题 答 案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1.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如图2-12所示方法进行暂时存放。

据此,请你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除颜色、状态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12【答案】(1)密度比空气小 (2)难溶于水【解析】此题主要涉及氧气的物理性质,旨在考查识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为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写出方法③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__________,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两条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2)③不需要消耗能源,在制得氧气的同时处理掉了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解析】本题是探索型信息迁移题。

做此类题时,要注意寻找题目所给出的相同和不同点,从而找到答案。

分析三种方法可找出这三种方法的不同在于:①条件不同;②反应物不同。

三个变化中,只有方法③是在常温进行的,而①需要加热,②需要通电,它们都要消耗能源。

为能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节约能源显然是极其重要的。

在这三个变化中,方法③是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它能保证潜水艇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在长时间潜航时,能保证艇上人员的安全。

3. (2008年山东潍坊)小亮同学设计右图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气体,你认为他能制得的气体是()A.用KMnO4粉末制取O2B.用KClO3和MnO2制取O2C.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答案】D【解析】A、用高锰酸钾粉末制取氧气的反应条件是加热,该装置没有酒精灯,故A错;B、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条件是加热,该装置没有酒精灯,故B错;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图示是向上排空气法,故C错;D、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正确.故选D.4.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如图2-12所示方法进行暂时存放。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氧气的制取(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氧气的制取(含解析)

氧气的制取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如图是“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放入药品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验满2.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3.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若实验中忘了加入催化剂,其结果是( )A.不产生氧气B.生成氧气的速度慢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D.没有影响4.在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A.使产生氧气的量增多B.提高氧气的纯度C.使其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D.使生成的氧气更干燥5.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A.B.C.D.6.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7.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 )A.反应速率不变B.生成氧气质量不变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5%的过氧化氢溶液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D.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开始收集氧气9.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⑦③②⑤④⑥B.⑦②③①④⑤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11.如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A.连接装置: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先放酒精灯,再固定试管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入热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收集:加热前将导管伸入装满水的集气瓶中便于收集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12.下列关于制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必须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需要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紧握试管D.用排水法收集了氧气后,集气瓶瓶口必须朝上13.工业制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此方法利用了()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液态氧和液态氮的密度不同D.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14.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A.①③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图.(1)指出该装置中的四处主要错误.①;②;③;④.(2)当用改正后的装置收集氧气时,如何判断氧气已经收集满? .1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若发现以下现象的可能原因是.(1)发现试管破裂:;.(2)收集的氧气不纯:;.17.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的仪器名称:①,②.(2)装置A中棉花团的作用为.(3)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标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用C或,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4)若用装置A与C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倒吸,正确的操作是:先,再.18.将白色固体X与黑色固体Y混合,可得到无色气体A和混合固体B,Y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将淡黄色固体C点燃,伸进盛有A的集气瓶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X ;Y ;A ;D .(2)按顺序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②.氧气的制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如图是“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放入药品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验满【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取用液体药品的方法解答;B、根据根据实验室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正确装置分析解答;C、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D、根据验满时不能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解答;【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的方法时,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两口紧挨,故操作正确;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故操作正确;C、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操作正确;D、验满时不能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故操作错误;答案: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体的制取与检验的操作,难度不大.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若实验中忘了加入催化剂,其结果是() A.不产生氧气B.生成氧气的速度慢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D.没有影响【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不能改变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若实验中忘了加入催化剂,能产生氧气,只是速率较慢,故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若实验中忘了加入催化剂,能产生氧气,只是速率较慢,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若实验中忘了加入催化剂,能产生氧气,放出氧气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若实验中忘了加入催化剂,只是速率较慢,而不是没有影响,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在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A.使产生氧气的量增多B.提高氧气的纯度C.使其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D.使生成的氧气更干燥【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此题考虑到二氧化锰在此反应里做催化剂;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纯度、干燥程度无影响.【解答】解: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增加氧气的质量,故A不正确;B、催化剂能够改变的是化学反应速率,不会提高氧气的纯度;故B不正确;C、二氧化锰在此反应里做催化剂,能加快氧气的产生速率,故C正确;D、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会使产生的氧气干燥;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对催化剂特点的理解,解题时只要把握催化剂的特点即可正确解题.5.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A.B.C.D.【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中氯酸钾的质量大于b中氯酸钾的质量,因而a产生的氧气比b多,b中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而a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反应用的时间比a短.【解答】解:A、分析图象可知a产生的氧气多,b反应用的时间短.故A正确;B、分析图象可知ab反应产生的氧气一样多,a反应用的时间短.故B错误;C、分析图象可知ab产生的氧气一样多,b反应用的时间短.故C错误;D、分析图象可知b反应产生的氧气多,a反应用的时间短.故D错误.故选A【点评】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但高锰酸钾不是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是高锰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起了催化作用.6.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 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A.反应速率不变B.生成氧气质量不变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A、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反应速率加快,故选项说法错误;B、高锰酸钾分解可生成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单纯加热氯酸钾相比,质量要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C、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加热高锰酸钾也生成氧气,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单纯加热氯酸钾相比,质量增加,故错误;D、由C分析可知:加入高锰酸钾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且导致生成的氧气质量也增加,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分解规律,熟悉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5%的过氧化氢溶液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D.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开始收集氧气【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发生装置的特点分析加入的药品;B、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特点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密度选择放置方式;D、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分析.【解答】解:A、该装置是固液在常温下产生氧气,所以使用的药品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故说法正确;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的装置,故说法错误;C、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为了防止氧气逸散,从水槽里盖上玻璃片取出后正放在桌面上,故说法错误;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以防收集的氧气不纯,故说法错误;故选项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做出相应的判断.9.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D、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如碳在空气中燃烧就不需要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把握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催化剂问题的关键.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⑦③②⑤④⑥B.⑦②③①④⑤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连→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向试管里装入固体药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注意要用外焰,先预热,再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收→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可知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⑦②③①④⑤⑥;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的理解与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11.如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A.连接装置: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先放酒精灯,再固定试管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入热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收集:加热前将导管伸入装满水的集气瓶中便于收集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实验装置的顺序分析解答;气密性检查;B、根据为了防止药品受潮加热有水生成,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所以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解答;C、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D、根据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解答.【解答】解: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故A正确;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故B正确;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才能开始收集气体,故C错误;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故D正确.故选C.【点评】重在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各注意事项;氧气的操作步骤,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离)息”.12.下列关于制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必须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需要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紧握试管D.用排水法收集了氧气后,集气瓶瓶口必须朝上【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必须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而不是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需要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D、用排水法收集了氧气后,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集气瓶瓶口必须朝上放置.【解答】解:A、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必须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而不是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故A说法错误;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需要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故B说法正确;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故C说法正确;D、用排水法收集了氧气后,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集气瓶瓶口必须朝上放置;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有关性质,包括制取、注意事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放置方法等,难度不大.13.工业制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此方法利用了()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液态氧和液态氮的密度不同D.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考点】氧气的工业制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由于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气,所以这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既廉价又易得的最好原料.众所周知,任何液态物质都有一定的沸点.这样利用物质的这一物理性质,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分离液态空气.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了,因此,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或氮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过程.【解答】解:任何液体都有各自的沸点,工业上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制取氧气.先对空气降温加压使其成为液态空气,因为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液态氮的沸点低于液态氧的沸点,所以加热液态空气时氮气先变为气态出来,剩余的就是氧气.答案: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氧气的工业制法,掌握氧气的工业制法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A.①③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就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①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②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③加热时没有预热④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⑤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等.【解答】解: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①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②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③加热时没有预热,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④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致使药品中含的水分在管口形成水滴倒流致使热的试管破裂;⑤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致使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冷水倒吸与热的试管内等.故选:D.【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实验评价题,解决的办法是根据题目给出的后果或者是实验中不同的数据,找出可能的原因或做出相应的评价,是近几年中考实验题中经常出现的题目.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图.(1)指出该装置中的四处主要错误.①试管口未向下倾斜;②酒精灯火焰没对着药品所在部位加热;③导管伸入试管过长;④试管口没有塞棉花.(2)当用改正后的装置收集氧气时,如何判断氧气已经收集满?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则证明已满.【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运用实验室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再结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2)根据判断排水法收集氧气已满的方法解答.【解答】解:(1)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每个步骤都有注意事项:①。

(完整版)实验室制取氧气练习题

(完整版)实验室制取氧气练习题

练习题1、工业上可以采取制取,而在实验室中可用三种方法,分别是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种方法最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说出两点);工业上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的确定需考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的确定也需要考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 (填标号);如果制取纯净的氧气,要选择收集装置________ 与其组装,选择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C装置收集氧气,导管要接近集气瓶底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该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__ 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取氧气的步骤如下:①撤去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收集气体⑤撤出水槽中的导管⑥往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并将一小团棉花放在试管口⑦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氧气的制取专题

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氧气的制取专题

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氧气的制取专题一、单选题1. 在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过程中,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A .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B . 先从水槽中拿出集气瓶正方在桌上,再盖上玻璃片C . 检查气密性时,先用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双手紧握试管外壁D . 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预热,再对着试管中药品部位集中加热2.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A . 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B . 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C . 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取出D . 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3.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下面一些操作:a、加热;b、收集气体;c、装入药品并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再固定在铁架台上;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操作顺序是()A . abcdefB . dcfeabC . cbadfeD . dcabfe4.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两个气体制备、收集、净化的多种功能装置.若制备的气体是氧气,Y是黑色粉末,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A应与乙装置的导管①相连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A应与乙装置的导管②相连接,则①,②分别为()A . ①B②BB . ①B②CC . ①C②BD . ①C②C5.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O2时,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的方法是()A . 从水中直接拿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B . 从水中直接拿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放在桌上C . 在水中盖上玻璃片,拿出水面正放在桌上D . 在水中盖上玻璃片,拿出水面倒立放在桌上6. 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有()A . 向上排空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B .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C . 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D .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7. 小飞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A . 反应速率不变B . 生成氧气质量不变C .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D .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8. 实验室既可以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也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①都能生成氧气②都是分解反应③都有二氧化锰参与反应④制取装置都一样⑤都需要加热⑥制取时都要检查气密性.A . ①②⑥B . ①④⑤C . ②③⑤D . ①②③④⑤9.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制取氧气练习题与答案

制取氧气练习题与答案

制取氧⽓练习题与答案初三化学⼈教版制取氧⽓基础练习题及答案⼀、选择题:1、与⼆氧化锰颜⾊相同的物质是A. 氧化镁B. 四氧化三铁C. ⾼锰酸钾D. 红磷2、下列物质⾥含有氧⽓的是A. ⼆氧化锰B. 氯酸钾C. 空⽓D. 氧化镁3、⽤双氧⽔制取氧⽓时,若忘记加⼆氧化锰,其结果是A. 不放出氧⽓B. 放出氧⽓速率慢C. 放出氧⽓总量会减少D. 放出的氧⽓不纯4、⼯业制氧⽓,利⽤分离液态空⽓的⽅法,此⽅法利⽤了A. 分解反应B. 化合反应C. 氧化反应D. 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5、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硫在空⽓中燃烧B. ⽯蜡在空⽓中燃烧C. 过氧化氢分解⽣成⽔和氧⽓D. 铁丝在空⽓中燃烧6、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A. 质量减⼩B. 在反应后化学性质发⽣了变化C. 质量增加D. 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7、检验集⽓瓶⾥的氧⽓是否收集满,应将带⽕星的⽊条()A. 插⼊集⽓瓶中B. 插⼊集⽓瓶底C. 放在集⽓瓶⼝D. 都可以8、下列有关氧⽓的说法错误的是A. ⽤带⽕星的⽊条可以检验氧⽓B. ⽤加热⾼锰酸钾的⽅法可以制取氧⽓C. 鱼类能在⽔中⽣存,证明氧⽓易溶于⽔D. 铁丝能在氧⽓中燃烧,⽕星四射,产⽣⿊⾊固体9、将混有少量⾼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物共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10、实验室⽤⾼锰酸钾制取氧⽓分为下列⼏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密性;③将⾼锰酸钾装⼊试管,试管⼝塞⼊⼀团棉花,⽤带导管的橡⽪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排⽔法收集氧⽓;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①③④⑤⑥B、③②①④⑥⑤C、②③①④⑤⑥D、②③①④⑥⑤11、⽤如图所⽰的装置制取⽓体,需满⾜的条件是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取的⽓体不易溶于⽔④制取的⽓体密度⽐空⽓⼤⑤制取的⽓体能与空⽓中的氧⽓反应。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_1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_1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基础达标】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集气瓶C.导管D.酒精灯【答案】A【解析】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要用到酒精灯、铁架台、试管、集气瓶、橡胶塞、导管等仪器,用不到烧杯,故选A。

2.(2024·福建)实验室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下列装置或操作中,错误..的是()A.B.C.D.【答案】D【解析】A、高锰酸钾固体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制气体,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3.(2024·扬州三模)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检查气密性B.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备氧气C.用图丙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D.用图丁所示的装置对氧气验满【答案】D【解析】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部,图中操作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4·六安模拟)如图所示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其性质的验证相关的实验操作,需要纠正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制取氧气C.排水法收集氧气D.硫在氧气中燃烧【答案】B【解析】A、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操作正确;B、加热高锰酸钾时,为了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且试管口微微向下倾斜,该选项操作不正确;C、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该选项操作正确;D、硫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集气瓶底应留少量的水,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该选项操作正确。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试题1.(4分)在实验室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2)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A、D装置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a.将导管移出水面”或“b.熄灭酒精灯”)。

【答案】(1)铁架台;(2)2H2O22H2O+ O2↑;(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4)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铁架台;因为B装置是常温下进行的反应装置,胡(2)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 O2↑;(3)可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4)用A、D装置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为防止试管炸裂,故应先a.将导管移出水面。

【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收集、操作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水的净化中,明矾与活性炭的作用完全相同B.汽油和洗洁精都可除油污,其除污原理完全相同C.用KClO3及双氧水制O2时,加入的MnO2作用相同D.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和CO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答案】AB【解析】A.明矾是絮凝剂,使小颗粒凝结成大颗粒快速沉降,而活性炭是吸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B.汽油溶解油污,洗洁精起乳化作用;C.二氧化锰在KClO3及双氧水制O2时均起催化作用;D.高炉炼铁中焦炭燃烧产生高温,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考点】水的净化;乳化作用;实验室制取氧气;高炉炼铁3.下列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方法正确认识A.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C.用KClO3和MnO2共热制取O2D.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答案】C【解析】A、铜排在氢的前面,不和稀硫酸反应,故A错误;B、因为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C、根据制取氧气的原理,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下氯酸钾加热可以制取氧气,故C正确;D、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氧气的制取 精选习题

氧气的制取 精选习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专题1. 市售双氧水是含过氧化氢(H 2O 2)的水液,它常用于消毒、漂白。

常温下,双氧水加少量MnO 2作催化剂,H 2O 2可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现若用15%的H 2O 2水溶液制取氧气 。

请回答下列问题:(1)应选择 发生装置,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

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好?为什么? ;(3)若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应选择 。

a 、实验时应注意:①试管口要 ,其目的是 。

②停止加热时,先要 ,然后 。

b 、若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这是因为 。

c 、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固定装置。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4)从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来比较装置A 和E 装置的差异:( ) A. 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集气瓶中,磷立即燃烧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白色固体2. 下图是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

(1)指出装置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2)实验时应注意:①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_____性;②试管口要______,其目的是_____;③给试管加热时应_______________;④停止加热时,先要_______,然后___________。

(3)怎样使收集的气体基本上不含氮气?(4)按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氧气的方法

收集氧气的方法

收集氧气的方法
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2.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熄灭,则证明氧气已满;
3.把带火星的木条移近火焰,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满;
4.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支试管中,向其中吹气,若两支试管都发生变化,则证明氧气已满。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
(2)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
(3)装配仪器时要注意装配顺序和方法,并且一定要等到气密性良好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操作;
(4)反应前后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再通过观察现象来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5)加热时温度不宜太高,防止生成物分解产生新物质而使装置爆炸;
(6)点燃酒精灯时,灯芯要在外焰部分,防止火焰烧着棉花而引起事故;
(7)收集氧气时,应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看见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另外,可以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目的选择相应的方法,如验证氧气的性质、检验氧气等。

收集氧气时要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还有,可以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目的选择相应的方法,如验证氧气的性质、检验氧气等。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要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见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空气_氧气_氧气的收集方法-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三)

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空气_氧气_氧气的收集方法-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三)

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空气_氧气_氧气的收集方法-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三)氧气的收集方法实验探究题专训1、(2019莘.中考模拟) 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仅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若用B装置收集氧气,则待导管口有________时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

(3)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并验满,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________(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4)用C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少量水蒸气,C中放入的试剂是________(填名称)。

2、(2016南京.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3)写出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4)实验室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配制5%的过氧化氢溶液600g,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克,该配制过程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________、装瓶并贴上标签.3、(2016吉安.中考模拟)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要制取几瓶干燥或纯净的氧气并探究其性质:(一开始所有弹簧夹已关闭)(1)请写出仪器名称:②________;(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开始时,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欲收集纯净的氧气,应先将仪器③装满水,然后关闭________.(3)某同学用仪器③收集到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非常成功,观察到火星呈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丝固体,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4)该装置还能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取,用仪器③收集时,对液体的要求是________.4、(2018奉贤.中考模拟) 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下,请回答: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Ⅰ________;Ⅱ________。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几个问题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几个问题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问题1.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将导管放置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水中的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松手后,有少量水会进入到导管或试管中。

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为何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相同情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3.为什么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为什么固体药品加热需要将试管口向下倾斜?为什么先预热,后固定加热?为什么要用外焰加热?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固体药品加热需要将试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先预热,后固定加热的原因是: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炸裂试管;用外焰加热的原因是: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

4.为什么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而当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开始有气泡冒出时,是由于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进入导管后排出的。

而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说明试管内空气已基本排净,此时收集,可以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

5.为什么停止加热时,应先撤导管(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试管炸裂的几种可能1.试管口未向下倾斜,使得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 未先预热,后固定加热,使得试管受热不均匀,炸裂试管。

3.试管外壁有水珠,使得试管受热不均匀,炸裂试管。

4.停止加热时,未先撤导管(将导管移出水面),而是先熄灭酒精灯,使得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收集的氧气不纯净的原因1.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未装满水;2.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氧气;3.在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使得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集气瓶中气体呈粉红色。

4.毛玻璃片未盖好集气瓶。

2.3.1---氧气的制取(含培优竞赛试题)

2.3.1---氧气的制取(含培优竞赛试题)

2.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知识0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KMnO 4△=====K2MnO 4 + MnO 2 + O2↑【发生装置】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固固加热制气体的装置。

【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还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实验步骤】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点燃酒精灯,试管均匀受热后,就使酒精灯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

⑤收:根据所选的收集装置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⑥移:把导管移出水槽。

⑦灭:熄灭酒精灯。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①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抖,遇冷凝结成水滴倒流回试管③铁架台上的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距离管口④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

⑤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⑥加热时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熄灭酒精灯。

⑩盛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正放可减少气体逸散。

.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KClO 3MnO2───△2KCl + 3O 2↑ 【实验装置】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试管口无棉花团)。

3.过氧化氢制氧气【反应原理】2H 2O 2 MnO2────────── 2H 2O + O 2↑ 【实验装置】(1)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收集方法
1.(2007•荆州)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B.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C.用托盘天平称取3.27gNaCl固体
D.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CO和CO2气体
2.(2004•防城港)不能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A.B.C.D.
3.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A.①③B.①②③⑥C.①⑤⑥D.①②③④4.实验室里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A.只能用排水集气法B.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可以用排水集气法D.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5.收集氧气正确的方法是()
A.排水法,瓶口向上,导管伸入集气瓶底
B.排水法,瓶口向上,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并盖上玻璃片
C.排气法,瓶口向上,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并盖上玻璃片
D.排气法,瓶口向下,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
6.在一集气瓶中收集半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应用()
A.向下排空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法D.以上方法都可以
7.如图所表示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
收集氧气B.
加入锌粒
C.稀
释浓硫酸
D.
加热液体
8.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用溶液和色的固体
来制取,收集的方法有两种,一为,二为.用方法一收集氧气时应等时开始收集,当瓶口有
时,说明收集满了;用方法二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收集好的氧气瓶应放在实验台上.
9.实验室制取氧气后收集氧气的方法有、;可以采用后者的原因是.10.(2007•辽宁)用下图①所示的广口瓶(带双孔橡皮塞)和所给的一些仪器(②-④)进行组装,可灵活应用在不同的实验中.
(1)选用(填标号.下同)和与①进行组装,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写出利用该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一种常见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选用②、③与①进行组装可作储气瓶,若用该储气瓶收集氧气(排空气法),氧气应由端进入(填“a”或“b”.下同),若取用该储气瓶中的氧气,应从端向储气瓶中注水.
(3)如果用图⑤所示的装置代替上述(1)中制取气体的装置,相比之下,该装置的优点是:
优点一:;优点二:.11.除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外,还可用法收集氧气;当需要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12.收集氧气常用的方法是法,原因是

13.有一装置如图所示,用此装置收集氧气.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口进入,
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口进入.
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
(1)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收集
氧气的方法叫做.可用此方法收集氧气的原
因是,收集氧气
还可以用的方法.
(2)如果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若要减慢反应速率应该
采取的措施是()
A.减慢液体滴加的速度
B.换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加热锥形瓶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CO2气体,能否也能用此装置制取.(填“能”或“否”)
15.该装置是化学中有名的装置——“万能”瓶,有如下用途:
(1)可以用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
进入氧气;
(2)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从
进入;
(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率,也
(4)还可以用来洗气除杂,先在瓶中加少量的化学试剂,不纯气体
从端进入,从另一段就可以收集到比较纯的气体.
16.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E 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若选用B装置制取某种气体,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小明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
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
铜网上应盛放;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
生的后果是,其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