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七年级语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 宠物DR 宠物DR ;
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钥匙”是开锁的工具,它熟悉事物的机理,最了解锁的“心”,所以能够灵活机动,只轻轻一转,就“轻而易举”地打开了锁。对于一般的事物、问题而言,这里的“心”是指事物的关键之处、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人的思想、情感而言,“心” 是指隐秘之处的思想和情感。“铁棒”天生不是开锁的料,只会砸“锁”、撬“锁”。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没有抓住事物的关键或问题的症结,不讲科学、不讲技巧的蛮干。它也想开锁,只是采用的方式不正确,可见解决问题应追求合理的途径。参考拟题:开锁的启示、科学方法与科学 精神。 ?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非洲加纳的库马西有一所寄宿学校。一天早上,一位老师走进教室,举起手里的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什么了?”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 老师说:“不对!你们再看看,难道你们谁也没看到这是 一张白纸吗?”接着,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看人看事物啊!” 老师关于这张“白纸”的教导,一直铭刻在一个当时年仅17岁的学生的脑海深处。当年的这位学生就是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 请以“白纸与黑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 [写作提示]在这个硝烟不断,危机纷起,恐怖分子无孔不入,时刻都有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的世界里,身为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先生时时体味当年老师关于“白纸与黑点”的谆谆教诲,仍然乐观地看到这张虽有许多“黑点”的“白纸”的美丽。其 实,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被染上了“黑点”的“白纸”。比如患过错误的同志,比如有许多毛病的同事……我们应该认真品味这位非洲老师的“黑点与白纸”的故事,从中领悟这样的道理:看人应当首先看“一张白纸”,即看人的主流,看人的优点,对别人的身上的“黑点”应当懂得宽 容、包涵,求同存异,不要只注意别人的“黑点”而刻意挑剔甚至吹毛求疵。 ?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比,是人人皆有的心态,所不同的是比的内容和方法因人而异:有的比吃比穿、比车比房,有的比成就、比贡献。比,又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常用方法,拿中国古代的 文明和其他国家比,我们会比出自豪和勇气。拿我们现在的科技与发达国家比,我们比出了落后和清醒。但是,并不是人人都会正确运用比的。 请以“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 [写作提示]这是一种提示性的话题作文,提示语中列举了一些常见 的“比”的内容和“比”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打开同学们的思路。你完全可以从中选择你熟悉的内容来写,但是也不必拘泥于提示的方面,还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寻觅“比”的新鲜内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可比的事物必须是同一范畴的事物,要通过现象或形式异同的比较,概括出 可比点来;罗列差异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差异来说明问题,所以,重点要放在对问题的分析上。 ?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一天,上帝带着一个教士来到地狱,教士发现地狱中的人们围着一口盛满粥的大锅端坐着。虽然他们每人都有一把长柄勺子,但由于勺柄太长, 他们谁也无法将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去,只能挨饿。上帝又带着教士来到天堂,这里的人们看上去既快乐又满足,虽然他们也是围着一口大锅,每人手里也拿一把长柄勺子。上帝见教士迷惑不解,便对他说:“难道你没看出来这里的人都学会喂对方了吗?” 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 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 [写作提示] “合作”即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科技越发达,分支科学越繁多,社会分工就越精细, 而个人的智力、知识面是有限的,因此,加强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已越来越成为时代的要求。论重点应放在“为什么要进行合作”上,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明合作的必要,可以引用名言阐述合作的必要,也可以举例明合作带来的各种好处,还可以从反面明不合作带来的弊 端,要用辩的方法,分析要全面,理由要充足,最后还要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合作的途径。如写议,论角度有“合作是成功的土壤”“合作是人类生存的必需”“个人离不开集体”“团结互助才能由弱变强”“协作就是力量”“团队精神”“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等。 ? 28.阅读下 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滋润万物,是生命之源; 暴雨倾盆,江河泛滥,也会带来灾难。 水,看似柔弱,却能把坚石滴穿; 汇成洪流,更可穿峡破谷,一往无前。 水,演绎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流淌着古往今来多少悲欢…… 请以“水的联想”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具体的写作思路有:根据作文材料的提示,写水既可滋润万物、孕育生命,也会吞噬生灵、造成灾难;或者由水“能把坚石滴穿”“更可穿峡破谷”,阐发水的力量及水的精神;或者由人不能没有水,自然不能 没有水发挥开来,呼唤保护水资源。联想水的其他特点,比如,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度量的,是水;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雾,或凝结成晶莹如镜的冰,但不论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还 是水……然后找到人与水的相似点,构思成篇。 ? 29.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林语堂先生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对此,你或许也有一些认识或经历。请以“面子”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 [写作提示]中国人爱争面子,在国人看来,面子是人们身份的标志,有面子是才干的表现。面子关系着人的尊严、荣誉。但是,为了面子而不顾实际,为了形象而不顾人的死活,却是当前某些人的一种通病。 面子关乎人们的尊严、 荣辱,当然要讲,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面子就是讲尊严。但是,面子不等于虚荣心,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更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劳民伤财、弄虚作假。有时候,勇于暴露自己的缺点,恰恰是给自己争来了面子。我们要的是表里如一、形式内容相统一的面子。 30.阅读下面 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宗教精神病学基金会”创始人之一的伯兰特医生曾录下他与几位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病人的谈话,通过研究,他发现这些人总在不停地重复这类话:“如果当时那样多好”“只要我再如何如何,就不会如何如何”。他由此告诫人们说:“这些想法就 像毒药,它们会使你患上心理疾病。你必须学会说‘下次再来’。因为这句话指向未来,指向新的一天,它会让你受伤的心痊愈,会带给你健康的心灵。” 请以“着眼未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着眼未来”这个话题是要人们学会正确 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境、挫折等问题,学会摆脱不良情绪,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它其实是在倡导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考生可据此展开联想:或儒或道,或穷或达、或成或败……人生其实不外乎积极有为和消极避世两种,在考虑选材时不必受“心理疾病”这个概念束缚,这样 难度就会减小。如果选取的视角新颖,对社会现象、现实人生的评判独特,自然会写出不一般的文章来。 ? 31.阅读下面材料,请以“人的价值”为话题写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个年轻人对智者说:“老师,我觉得自己什么事也干不好。没有人看重我, 我该怎么办呢?” 智者从手指上脱下一枚戒指交给年轻人说:“你到集市上把这枚戒指卖了,无论如何不能少于1个金币。” 年轻人到了集市上,到处兜售戒指,但没人肯出1个金币。 年轻人说:“老师,对不起,我没能达到你的要求。也许我可以卖到两个或3个银币,但我觉得那不应 该是这枚戒指的真正价值。” “年轻朋友,你说得太对了。”智者笑着说,“你再去一趟珠宝店,问他能出多少钱,但不要真卖戒指,问完价格你再带戒指回来。” 珠宝商仔细看了看戒指后说:“告诉你的老师,如果他想卖戒指,我最多可以给他58个金币。” “58个金币!”年轻人 惊呼。“对。”珠宝商说,“如果不着急的话,我可以出70个金币……” 年轻人兴奋地跑回去,将发生的一切告诉智者。智者说:“你就像这枚戒指,珍贵、独一无二,只有专家才能真正判定你的价值。你怎能期望生活中随便一个人就能发现你真正的价值呢。”智者说着将戒指套回手 上,“我们所有人都像这枚戒指,珍贵,独一无二;不过,我们进入生活的市场后却希望毫无经验的人肯定我们的价值。” [写作提示]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价值被肯定,但几乎也都希望被别人肯定,特别是由此自己的感情就被别人左右了,直到自己终生一事无成,这是可悲的。人首先应 该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方向;然后排除干扰,一往无前。有掌声的人生是美丽的;没有掌声的人生,只要自觉无悔,也是美丽的。 3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那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一场比赛。 在比赛进行到第14个回合时,拳王阿里已经筋疲力尽,濒临崩溃,到了 如有一片羽毛落在他身上也能让他轰然倒地的地步。但阿里仍竭力保持坚毅的表情和势不低头的气势。这时,拳坛另一猛将弗雷泽支持不住,放弃了。裁判当即宣布阿里获胜,阿里再次获得“拳王”的美誉。 获胜的阿里还没走到台中央,便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弗雷泽见此 后悔莫及。 这次比赛的结果告诉我们:很多人的失败,不是败在技术、智力和能力,而是败在意志力的丧失和最后一刻的自我放弃。 瞬间的放弃,导致了心中永恒的伤痛,生活中这类事例或教训难道还少吗?请以“瞬间与永恒”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 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这一话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其一,瞬间可以成就永恒。例如,“神六”上天的瞬间,航天员庄重而灿烂的微笑留在了历史的永恒之中。其二,瞬间也可以毁灭永恒。如果弗雷泽最后一刻没有坚持住,将给人们留下永远的遗憾。作文时应
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
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1997年6月30日午夜举行。
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
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
随着米字旗的徐徐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接着,江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
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江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先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首节:背景介绍中英香港政权交接是香港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英关系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在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标志着英国将香港的主权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仪式展示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和互信,也为香港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仪式细节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场面庄重而隆重。
仪式开始前,两国国旗在会展中心门前升起,象征着主权的交接。
随后,官员代表和嘉宾入场,座无虚席。
主持人致辞并介绍仪式的目的和意义,为整个仪式增添了庄严的气氛。
第三节:彰显中英友好合作的环节中英政府代表在仪式中共同签署协议,代表着双方的和平合作和友好关系。
这一环节显示了两国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互信。
签署后,双方代表举行了热烈的握手仪式,象征着友好合作的开始。
第四节:中英政府代表致辞仪式中,中方和英方的政府代表分别发表了讲话。
他们回顾了香港历史的重要时刻,肯定了中英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并表示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香港的繁荣发展。
这些讲话对香港和中英关系的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第五节:庄严的升旗仪式仪式的高潮是庄严的升旗仪式。
随着国歌的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冉冉升起,代表着香港的主权移交。
仪式上,英国国旗也被退下,标志着香港从现在起将完全归属于中国。
这一瞬间令人热血沸腾,更增添了仪式的意义。
第六节:港人对政权交接的期望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香港市民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他们希望通过这次交接,香港能够保持独特的优势,继续繁荣发展。
他们希望政权交接不会对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产生负面影响,而是为香港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
第七节:展望中英关系的发展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标志着中英两国友好关系的新起点。
随着交接的完成,中英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各领域的发展。
香港将成为中英两个国家交流合作的桥梁。
同时,两国政府还将进一步加强对香港的支持,为香港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一年一度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近日在香港隆重举行。
这是香港回归中国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历史演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英国政府之间的传统仪式。
虽然这一仪式具有象征意义,但同时也凸显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独立和自治权。
在这次仪式中,中央政府派出高级代表团出席,包括中国国务委员和港澳办主任。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也派出高级代表出席,以示对香港的重要性和对香港未来的关注。
仪式开始时,先鸣礼炮、奏中英两国国歌,随后中方代表和英方代表分别致辞,表达了各自对香港的祝福和支持。
而后,中英双方代表共同自动放松一只白鸽,象征着和平和和谐。
整个仪式庄重肃穆,彰显了中英两国定海神针的决心和追求。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举行,不仅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高层之间的一种传统,更是中英两国之间友好关系的见证。
香港过去几十年来面临了许多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和政治的稳定。
通过这种仪式的举行,中英两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他们对香港未来的承诺和重视。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格局的变化,香港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转变。
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不仅在经济、金融和国际贸易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文化和教育领域有着深远影响。
这次政权交接仪式的举行,为香港未来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然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香港作为一个全球化城市,面临着来自全球经济不稳定和国际政治纷争的冲击。
此外,内部的社会分歧和政治争议也在不断加深。
如何有效处理和应对这些挑战,将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举行,给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个机会,能够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政策。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形势动荡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香港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自身创新能力,才能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除了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社会福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还应该致力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通过加强社会对话和平台,倾听民众的声音和需求,可以减少社会分歧并寻求共识。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_课件1
升国旗
“米子旗”在香港的降下的历史画面像我 们昭示:为了民族的自由和更美好的生活中 国人民从不屈服于各种外侵和反动统治,甘 愿用热血浇灌出幸福的花朵;为了人类家园 的宁静,中国人更热爱和平,善于用智慧来 解决争端,用友爱来化解恩怨。先辈们用炽 烈的爱国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挺起了民族的 脊梁,建立了新中国并开创了日益繁盛的可 喜局面,留给后人让祖国傲然屹立于世界强 国之林的使命。而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心 怀奉献于民族和国家的理想,着眼当前,努 力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便是对祖国的最大 贡献。
民众强烈的爱国之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爱国的方式有很
多,不一定非要选择打砸日货这一严重扰乱中国社会秩序的方式。 一切不理智的爱国行为,都不能称其为爱国,其结果只会让“亲 者痛,仇者快。”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理性爱国”的理解
•
爱国需要理性表达,理性爱国才是真正的爱国。理性爱国首
先是合法爱国,而不是违法爱国违法爱国不叫爱国,叫害国。依
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人数。
句
段
品
1、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
鉴 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 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品析:这一段作为新闻的导语部分,点明香港已经 回归祖国,从香港的主权变化及回归祖国的时间两个 方面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1.这段特写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的降落以及 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的升起,人们沸腾的盛 况。
2.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 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像 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 时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 起徐徐升起。
八年级语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学习要点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阅读有关资料并结合课文,了解香港的过去和现在。
2、朗读课文,了解香港回归的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强化我们的责任感。
3、品读重点语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关资料:关于香港的历史问题香港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英国殖民者使用战争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城下之盟”,先后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让和租借去的。
公元1840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并于1842年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常远据守主掌,以便立法治理”。
1856年,英国又联合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于1860年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割让给了英国。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各国侵略者竞相在华划分势力范围,英国又趁火打劫,于1898年8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水域的200多个岛屿(统称“新界”),租期99年。
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
之后,人们通常将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沿海200多个岛屿)这几部分地区通称为香港。
十分明显,上述三个条约都是英国武装侵略的产物.都是不平等条约。
辛亥革命之后的历届中国政府也都不承认这些不平等条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中国政府曾多次声明中国对香港问题的立场,即:香港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对于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1997年7月1日,是全中国人民振奋人心的一天。
英殖民者结束了他们对香港的长期统治,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标志着“一国两制”政策胜利。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一篇新闻的结构一般分为: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背景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 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 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 所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 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 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 “结语”之中。
背景介绍
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英国两次发动侵略 中国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 《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把香港岛和九龙 割让给英国。1898年,又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 条》强行租借“新界”99年,从而侵占了整个香 港地区。1984年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 合声明》。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 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隆重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 式,宣告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 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去了百年国耻,结束 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 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1、这篇报道是( 新闻 ) 2、画线部分在报道中叫( 电头 ),其作用是( 表明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迅速及时 ) 3、新闻的三大特点是( 真实性 )( 及时性 )( 简明性 ) 4、这则新闻的结构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标题,第一段是导语,第二、三段是主体。 5、这则新闻的题目有两行,第一行叫(主标 )、第二行叫(副标 )
结构分析
导语(1): 概述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主体(2-25): 详述交接仪式举行的全过程
(2-7)
交代仪式开始的时间、地点及双方出席的官员。
(8-10)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三维目标]1. 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了解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过程。
2. 通过质疑、探究了解“香港回归”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丰碑”意义。
3.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中植下“大中国”的观念。
[预习指导]1. 目标点击(1)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的背景。
(2)了解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过程。
(3)探究香港回归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丰碑”意义。
(4)进一步巩固对新闻这种文体的认识。
2. 学法指导(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香港被强行租借的历史。
(2)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实况记录片,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
(3)按照新闻的基本结构,分析、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资料链接]1. 作者简介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联合采写。
2. 背景资料据历史记载,约2000年前,在汉朝时,中国就已把香港纳入版图。
到14世纪,就有很多广东人前往香港定居,以后,又有很多大陆内地的人迁到香港居住。
香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贸易港口。
到19世纪,英国商人把大批鸦片运到中国,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士兵吸食鸦片,军队毫无斗志;老百姓吸食鸦片,导致倾家荡产。
清政府看到鸦片对中国人民的危害,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
英国商人为了巩固自己在华的既得利益,借此挑起事端,终于在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
1842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
1984年,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发表了联合声明,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凌晨零点,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 题目解说本文是由新华社记者和人民日报记者联合采写的一篇新闻报道,刊登在1997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
这篇新闻报道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阐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4. 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14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14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学构想】《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是1997年7月1日《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它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收于“丰碑”这一单元,可见,文章体裁的知识要点并不是需要传授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而是要通过对文章字句的品味、结构的把握,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雪洗百年耻辱的那种激动,让他们在香港的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认识到一个民族强盛的重大影响,让他们意识到只有从自身做起,提高每个人的素质,才能让中国屹立于世界国之林d一因此,“国力强盛,祖国统一的丰碑”以及由此引发的现实思考才是关键。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香港的过去和现在。
2.通过对文章的品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责任感。
3.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语句的品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让学生养成课外查找资料的习惯,强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主题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朗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查找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和现状。
2.查找资料,了解新闻的结构。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人(播放歌曲《公元1997》)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生答)对,它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唱出了人们对香港回归的期盼。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怎么会涉及到回归的问题呢?课前让大家查找了香港的历史问题的资料,有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呢?(明确:《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 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代领导人为收回香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全世界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余名记者齐聚香港,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瞩目的盛典。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的一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第22课《新闻两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课件(施)
代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 道的各国记者的人数。这些必要的交代, 表明了所报道的事实的完整性。
一、分析第一部分
第1段,写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当日的新闻是金子”,从“凌晨电”,可见这 篇新闻播发得非常迅速及时。 “1997年7月1日零点”,这是中国政府开始对香 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庄严时刻,新闻一开头就加以 点明。 “百年”是概数;1841年1月25日英军首次登上 香港岛,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1898年签订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到1997年香港回归,分 别是156年、155年、99年。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 仪式在港隆重 举行
香港街景
背景介绍
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英国两次发动侵略中国 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 条约》和《北京条约》,把香港岛和九龙割让给 英国。1898年,又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 行租借“新界”99年,从而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 1984年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 在香港隆重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政 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 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结束了英国 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 展的新纪元。
导语:以色列科学家公布了生命起源于脂类分子的 假说,引起科学家关注。
点击课后作业(探究.练习)
(一)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标志着解放战争已取得决 定性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着最后的失 败。香港回归,标志着香港100多年的殖民地历史已经 结束,标志着香港的新的更美好历史已经开始,香港同 胞从此成为祖国这片土地上的真正的主人。 (二)1、标题都是主谓结构,都十分概括地叙述了主 要事件,都运用修饰语表达感情;第一则标题更简洁, 第二则的标题更严谨、更具体,不仅交代了双方,而且 交代了地点,形容了气氛。 2、第一则的导语,是一般的写法,以高度简洁的语言 报道渡江的情况,把主要事件叙述清楚;第二则的导语, 写法不同一般,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有较多议论。
七年级语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主体部分重点写了哪些内容,按什么顺序, 如何组织安排材料的?
查尔斯王子讲话;降旗、升旗仪式;江泽民主 席讲话。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按时间顺序, 其中概写查尔斯王子讲话,特写降旗、升旗仪 式,详写江泽民主席讲话,这样疏密有致,详 略得当。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结构; 2.明白新闻的特点;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强化学生的责 任感。
预习检测:
1、注音: méi 媒体 (zhan)
崭新
2、解词:
qín 噙满
(chen) 琛
zhǔ 瞩目
循序渐进:
(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 深入或提高。
沧桑: “沧海桑田”的略语。即:大海变成桑田,桑 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标题: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略)
主体:叙述了交接 仪式的整个过(详)
概写查尔斯王子讲话 特写降旗、升旗仪式 详写江泽民主席讲话
中 英 香 港 政 权 交 接 仪 式 在 港 隆 重 举 行
. 题目解说
本文是由新华社记者和人民日报记 者联合采写的一篇新闻报道,刊登在 1997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这篇 新闻报道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 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 阐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而深远的历 史意义。
1.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事实。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标题,可见新闻标题必须能够高度概括主要事实。
2.找找看哪一段交代交接仪式正式开始,到哪一段结束? 写了什么内容?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中英仪仗队入场,吹礼号 双方领导入场,步入主席台主礼台
查尔斯王子讲话 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 英国国旗和香港旗降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起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升起
23时56分
23时59分 7月1日0点 接着 随后 0点12分
江泽民主席讲话 中英领导握手合影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
划分本则新闻的结构: 导语(1-5):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 国及其重大意义 主体(6-25):政权交接仪式全过程 结语(26-29):交代出席仪式的 其他人员及各国记者人数
两次鸦片战争,三个不平等条约,英国强 行租借香港99年(其实156年)。到1997年6 月30 日期满。 1979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开始考虑 用 “一国两制”的新构想来解决香港问题。 经过几轮艰苦卓绝的谈判,终于和平解决 了香港问题。 1997年7 月1 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香港政权的平稳交接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国 际争端的成功典范。
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 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 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 的泪光,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 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 严的历史时刻。
朗读品味,体验情感
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长久期盼,是举 世瞩目的大事,如果你是电台的播音员, 你会选择哪些段落,通过你怎样的阅读传 达出此刻的心情?
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 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 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 的泪光,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 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 严的历史时刻。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扫清字词障碍
瞬间 媒体 噙满
瞩目 沧桑 沸腾 镶嵌 踉跄 拂袖 土壤 嘱咐
整体感知
根据新闻的特点,全文分为导语、 主体、结语三部分。
第一部分(1)为导语部分,点明香港 已经回归祖国。 第二部分(2-25)为主体部分,报道 了交接仪式的进程及其重大意义。 第三部分(26-29)交代了出席交接仪 式的其他人员和各国记者人数,使整 个报道首尾相随,十分完整。
品味主体部分
第一层(2-5)概括报道了举行 交接仪式的时间、地点、江泽民 的庄严宣告及重大影响。 第二层(6-7)交代仪式正式开 始的时间及双方出席官员。 第三层(8-10)概述英国查尔斯 王子的讲话。 第四层(11-15)特写降旗、升 旗仪式。 第五层(16-23)详细叙述江泽 民的讲话。
(一)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标 志着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的胜 利,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 临着最后的失败。香港回归,标 志着香港100多年的殖民地历史 已经结束,标志着香港的新的更 美好历史已经开始,香港同胞从 此成为祖国这片土地上的真正的 主人。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在港隆重举行
香港位于中国南海230个大 小岛屿)组成。北隔深圳河与 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相接。西 与澳门隔海相望,相距仅60公 里左右。面积1092平方公里, 英国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 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 割占九龙,1898年《展拓香港 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二)1、标题都是主谓结构,都 十分概括地叙述了主要事件,都 运用修饰语表达感情;第一则标 题更简洁,第二则的标题更严谨、 更具体,不仅交代了双方,而且 交代了地点,形容了气氛。 2、第一则的导语,是一般的写法, 以高度简洁的语言报道渡江的情 况,把主要事件叙述清楚;第二 则的导语,写法不同一般,不仅 篇幅较长,而且有较多议论。
中英香淋交接仪式中门交接仪式4)材料四中图与图二分别是中英香
中英香淋交接仪式中门交接仪式4)材料四中图与图二
分别是中英香
材料一: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右图)
材料二:董建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大会上讲道:香港回归祖国的形式和过程,是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
香港,在世界各国目光的注视下,接受了一项开创历史先河的殊荣。
文明深信不疑,一定能够克服历史新事业带来的一切挑战,香港的明天会更美好。
材料三: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过程和结果时说:“对于我们来说,这不是胜利,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是李渊在我们之上的尔有丝毫不愿妥协的对手打交道。
”
(1)材料一中的场景具体发生在什么时间?(1分)
(2)材料二中“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之的是什么?对香港的未来做了怎样的展望?(2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括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的条件有哪些(3分)
答案:
(1)1997年7月1日。
(1分)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分)一定要克服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实现持久稳定和繁荣,香港的明天会更好。
(1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中国拥有了独立自主的内政外交权利;
新中国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符合香港和内地的实际;
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坚决态度和坚定立场;
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香港回归是1997年几月几日几时
香港回归是1997年几月几日几
时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举行。
6月30日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
1997年7月1日零时4分,国家主席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1997年7月1日零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一听 学生朗读一则最近发生的新闻,学 生互相评价。
课前一赛
1、一篇新闻的结构一般分为: (标 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五部分。有时在文章开头还有电头. 2、新闻的标题可分为: (引标) (主标) (副标) 其中 (主标) 是必不可少的。
3、新闻的六要素是指:(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
(事件的经过) (事件的结果) 4、新闻的特点有三点: (真实性)
(时效性) (简明性)
香港街景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 隆重举行
江泽民在交接仪式上的讲话
中英双方代表在仪式结束后的合照
背景介绍
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英国两次发动侵略中国 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 条约》和《北京条约》,把香港岛和九龙割让给 英国。1898年,又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 行租借“新界”99年,从而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 1984年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 在香港隆重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政 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 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结束了英国在 香港的殖民统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
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字最喜 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在文中圈点 批注(生字词、精彩句以及有疑问的语句),在小黑板上 写出你认为的生字词。(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 学) 思问议练悟活动一: 活动一: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活动二:请指出这篇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部 分。想一想主体部分重点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 (某个组的几号)
我代表__ _组出的题目是 我要考(某某组的几号)
本报消息 伴随着英美科学家在抗衰老领域的一项重大突 破,人们有理由相信人类“长生不老”梦不再虚无缥缈。 这项成果发表在昨天的《科学》杂志上,由英国曼彻斯 特大学和美国巴克学院科学家们共同研究。他们将一种药物注 射到线虫体内,惊奇地发线虫的寿命长了一半甚至一倍,同时 那些因基因突变通常会夭折的线虫也活到了正常寿命。曼彻斯 特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戈登说:“当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那 些 未注射药的线虫都一命呜呼了,而那些注射药的还活崩乱跳, 且每一次重复都得到相同的结果时,我们着实兴奋和诧异。” 巴 伴随着英美科学家在抗衰老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克学院的梅洛夫说:“这项成果说明衰老是可以用药物延缓 人们有理由相信人类“长生不老”梦不再虚无缥缈。 的。” 1、指出这则新闻的导语: “长生不老”梦不再虚无缥缈。 2、根据引标写出主标。
1、这篇报道是( 新闻 )(体裁) 2、画线部分在报道中叫( 电头 ),其作用是( 表明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迅速及时 3、新闻的三大特点是( 真实性 )( 及时性 )( 简明性 ) 4、这则新闻的结构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标题,第一段是导语,第二、三段是主体。 5、这则新闻的题目有两行,第一行叫( 主标 )、第二 行叫( 副标 )。 6、世卫组织专家主要考察了小汤山医院的哪些方面的情况?你是从 新闻的哪部分了解到的? 考察医院的基本情况、空调设备和通风情况,以及如何控制 院内感染等问题。见新闻报导的第一段(导语部分) 7、世卫组织专家对小汤山医院考察的具体情况怎样?你是从新闻 的哪部分了解到的? 通过听介绍,察看病区和对部分病区的实地考察,对医院建造 快、治愈率高、零感染感到十分惊讶,并对病房的通风和空调 设施提出了改进建设。见(主体部分)
读书贵在疑。根据课文内容,每人 四、质疑问难:(读书贵在疑,可围绕
先设计好一个问题,然后在小组内 说明文的常规问题 , 也可结合内容) 交流,确定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写 在小黑板上准备集体展示。(问题 我代表___组出的题目是 __________ 设计好后可到其他组“侦察”) __ _ ,我要考 展示模式:
合作互助学习
速读课文深入理解,边读边思考。 (比一比谁的 速度快) 活动一:画出体现香港回归历史意义的句子,共 同朗读,激发爱国之情。 活动二:查尔斯王子的讲话突出了哪两点? 活动三:江泽民主席的讲话主要有哪三点? 活动四:体会记者为什么特写降旗、升旗仪式, 记者在此处是如何进行描写、议论和抒情的?
3、阅读下面这则短文,完成相应的练习。 世卫组织专家考察小汤山医院
积极评价的同时,对病房的通风和空调设施提出了改进建议 北青报2003年6月4日电(记者 郑媛 通讯员 朱为民)昨天上 午,世界卫生组织8名官员和专家到小汤山医院考察,主要考察医 院的基本情况、空调设备和通风情况,以及如何控制院内感染等问 题。 在听取小汤山医院张雁灵院长就医院建设、设备设施、医疗救 治、感染预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后,世卫专家通过电视 临视系统察看了整个病区运行情况,并进入部分病区作了实地考察。 考察中,几个关于小汤山医院的数据特别另世卫专家惊讶,一是这 样一所大型传染专科医院只花了一星期就建成;二是作为全世界收 治非典最多的医院,目前小汤山医院死亡只有8例。此外,至今为 止医院的工作人员一直保持了非典的零感染率。 在对小汤山医院积极评价的同时,世卫专家指出了一些工程建 设中的不足之处,对病房的通风和空调设施提出了改进建议。对于 医护人员的防护问题,他们认为太严格了建议可以再简化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