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张力计算
补液的张力计算
糖不产生张力,含钠的液体如NaC l,5%N aHCO3是会产生张力的,简单的说,一份糖一份盐,如50毫升NaCl,50毫升G.S,总液量是100毫升,用50/100,配出来的就是1/2张的。
同理,2份盐,3份糖,1份NaHC O3,配出来231液,也是1/2张。
其他请结合儿科书,再详细看看--------------------------------------------------------------------------------10%氯化钠,1毫升,11张,;10%氯化钾,1毫升,8.9张;5%Na HCO3,1毫升,3.5张;11.2%乳酸钠,1毫升,6张!糖不产生张力!--------------------------------------------------------------------------------混合液组成及用途5%GS 0.9%Na Cl 1.4%SB渗透压用途2:1含钠液 2 1等张重度脱水扩容酸2:3:1溶液 3 2 1 1/2张等渗性脱水4:3:2溶液 3 4 2 2/3张低渗性脱水2:6:1溶液 6 2 1 1/3张高渗性脱水(混合液配制举例手写)1:1液指NS及GS各1份,为1/2张液,用于没有明显碱中毒及酸中毒的呕吐脱水。
1 :4液指NS 1份,G S 4份,为1/5张液,用于补充生理需要量。
[举例] 患儿,男,1岁,发育正常,诊断秋季腹泻。
P E:眼凹深陷,皮肤干燥,哭时无泪,尿少脉速。
根据病史,眼凹,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尿量(前训)等指标判断:重度低渗性脱水。
张力的介绍
一:基础问题:1. 张力的概念:这是个首先要明确的概念,许多人就是被这个问题给糊住的。
张力指溶液在体内维持渗透压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力等同于渗透压。
更明确的说是:不能自由出入细胞膜的离子在溶液中维持渗透压的能力。
对于人体而言,钠离子对维持体液渗透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临床所说的张力,几乎都是指钠离子所维持的渗透压。
因此临床都用10%的氯化钠配比不同张力的溶液,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5%糖水是等渗的,但是0张力的,生理盐水,5%糖盐水都是等渗等张液。
5% S B 是高渗液,所以儿科常配成1.4%作为等张液使用。
2. 张力的类型:为了适应临床不同需求,张力配制比较灵活,儿科医生常会配制2:1溶液,等张液,1/2张、2/3张、1/3张、1/5张等含钠量不同的溶液。
3. 张力溶液的配制:教科书中都不具体论述,所以临床配起来感觉无从下手。
基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临床常用10%氯化钠(10ml/支),5% SB(10ml/支)与5%或10%的糖水等配比不同张力溶液。
10%氯化钠相当于11倍的等张液5% SB相当于3.5倍的等张液明白了这两个倍数关系,那配比就简单多了,具体为何是如此倍数,说起来麻烦,不说也罢。
2:1溶液:很简单,只要记住100+6+10这个公式就是了。
这个公式代表的是:5% G S 100ml + 10%氯化钠6ml +5% SB 10ml =2:1溶液,算起来就是:(6×11+10×3.5)÷116=1 ,根据这个公式,你可以灵活运用,想配多少量的2:1溶液都可以。
其他类型的配比,举两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了:现在想配500ml的1/2张溶液,可以用500÷20=25ml 10%氯化钠,即5% G S 500ml +10%氯化钠25ml=1/2张。
如想配1.4% S B ,只要把你想要用的5% SB 量稀释三倍即可,如现在想给一患儿用5% SB 20ml 配成1.4%,那就是5% GS 60ml+5% SB 20ml =1.4%的等张液。
补液的张力计算
糖不产生张力,含钠的液体如NaCl,5%NaHCO3是会产生张力的,简单的说,一份糖一份盐,如50毫升NaCl,50毫升G.S,总液量是100毫升,用50/100,配出来的就是1/2张的。
同理,2份盐,3份糖,1份NaHCO3,配出来231液,也是1/2张。
其他请结合儿科书,再详细看看-------------------------------------------------------------------------------- 10%氯化钠,1毫升,11张,;10%氯化钾,1毫升,8.9张;5%NaHCO3,1毫升,3.5张;11.2%乳酸钠,1毫升,6张!糖不产生张力!-------------------------------------------------------------------------------- 混合液组成及用途5%GS 0.9%NaCl 1.4%SB 渗透压用途2:1含钠液 2 1 等张重度脱水扩容酸2:3:1溶液 3 2 1 1/2张等渗性脱水 4:3:2溶液 3 4 2 2/3张低渗性脱水 2:6:1溶液 6 2 1 1/3张高渗性脱水(混合液配制举例手写)1:1液指NS及GS各1份,为 1/2张液,用于没有明显碱中毒及酸中毒的呕吐脱水。
1 :4液指NS 1份,GS 4份,为1/5张液,用于补充生理需要量。
[举例] 患儿,男,1岁,发育正常,诊断秋季腹泻。
PE:眼凹深陷,皮肤干燥,哭时无泪,尿少脉速。
根据病史,眼凹,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尿量(前训)等指标判断:重度低渗性脱水。
1岁发育正常估计体重10kg输液总量:180*10=1800ml,其中扩容20*10=200ml,累积损失量1800/2-200=700(补1/2总量)输液步骤:第一步扩容210/3=70ml,70*2=140ml盐,70ml碱(1.4%NaHCO3)相当于70/4=17.5ml 5%NaHCO3和70-17.5=52.5ml GS第二步补累积损失量700ml的4:3:2液,700/9=77.7-80,80*4=320ml盐,80*3=240糖,80*2=160碱(1.4%NaHCO3)相当于160/4=40ml 5%NaHCO3和160-40=120mlGS第三步补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1800-210-700=890-900ml的3:2:1液,900/6=150,150*3=450糖,150*2=300ml盐,150ml碱(1.4%NaHCO3)相当于150/4=37.5ml 5%NaHCO3和150-37.5=112.5ml GS 112.5+450=562.5ml GS第四步见尿补钾:10%KCl 15ml.如何估计小儿应该补几张的液体?因人而宜,因病而宜。
2024补液基本功的液体张力计算
2024补液基本功的液体张力计算某日一位小儿患者因呕吐腹泻3天入院,查体轻度脱水貌,辅助检查暂未出结果。
医生予以IOoml10%葡萄糖溶液+3ml10%NaCI溶液+5ml5%NaHCO3溶液补液,请问这个医嘱正确吗?01这个配比正确吗?为什么?首先,未确定该患儿是什么性质的脱水,所以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IoOml10%葡萄糖溶液+3ml10%NaCl溶液+5ml5%NaHCo3溶液,计算出来的液体张力约为1/2张,符合等渗性脱水情况下适合的液体张力。
所以这个医嘱是可行的。
02什么是液体张力?如何计算?液体张力是指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也是指溶液进入人体后能够维持渗透压的能力(葡萄糖进入人体后被吸收代谢,所以葡萄糖溶液不具备张力\计算公式如下[1]:溶液张力二溶液渗透压/血液渗透压(正常值);正常人体血液的渗透压约为285~310mθsmol∕kg o溶液渗透压(mθsmol∕kg)=(每千克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克数/分子量)×10OOX该溶质分子解离的粒子数。
比如:10%NaCI溶液渗透压=(10×10/58.5)×1000×2=3418.8mθsmol∕kg≈11倍血浆渗透压,所以10%NaCl溶液约为11张。
03如何运用在临床呢?儿科补液非常精细,液体张力要根据病情选择。
一般而言,低渗性脱水选择2/3张液体,等渗性脱水选择1/2张液体,高渗性脱水选择1/3-1/5张液体,大量失血或严重彳氐血压患儿选择2:1等张含钠液[2]。
临床常用的1/2张液体有1:1液(0.9%NaCI50ml+5%或10%葡萄糖50ml)和2:3:1液(0.9%NaCI33ml+5%或10%葡萄糖50ml+1.4%NaHCO3/1.87%乳酸钠17ml\临床常用的2/3张液体是4:3:2液,你知道0.9%NaCL5%或10%葡萄糖、1.4%NaHCO3/1.87%乳酸钠各占多少比例吗?2:1的等张含钠液溶液配比又是多少?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三部通则.[2]苗凤英.急危重症护理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小儿补液
阐述溶液张力的概念及计算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
又如5%Na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对以上复杂的计算过程,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记住张力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换算自然亦遵循稀释定律:C1×V1=C2×V2。
然后列出课本上已标明相应张力的几种常用溶液: 10%(NaCl)11张(临床上可按10张计算) 0.9%(NaCl)1张 5%(NaHCO3)4张 10%(KCl)9张 10%(GS)0张(无张力,相当于水)并指出,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就是用以上几种溶液配制成其它所需的液体进行治疗,只需记住此几种溶液的张力,便可灵活自如地进行配制与计算所需溶液及张力;而不必去追究为什么10%NaCl张力是10张这一复杂的计算过程。
举例说明混合溶液张力的计算例10%NaCl(10ml)+10%GS(90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同学们很快能够根据C1×V1=C2×V2列出算式:10×10=X×100,X=1张例3、10%NaCl(20ml)+5%NaHCO3(25ml)+10%GS(255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张力补液
再儿科补液时有时用2/3张,1/2张等它们是怎么计算的,应该怎应用,请前辈多多指教.这个……你去看看儿科学好吗糖不产生张力,含钠的液体如NaCl,5%NaHCO3是会产生张力的,简单的说,一份糖一份盐,如50毫升NaCl,50毫升G.S,总液量是100毫升,用50/100,配出来的就是1/2张的。
同理,2份盐,3份糖,1份NaHCO3,配出来231液,也是1/2张。
其他请结合儿科书,再详细看看10%氯化钠,1毫升,11张,;10%氯化钾,1毫升,8.9张;5%NaHCO3,1毫升,3.5张;11.2%乳酸钠,1毫升,6张!糖不产生张力!混合液组成及用途5%GS 0.9%NaCl 1.4%SB 渗透压用途2:1含钠液 2 1 等张重度脱水扩容酸2:3:1溶液 3 2 1 1/2张等渗性脱水 4:3:2溶液 3 4 2 2/3张低渗性脱水 2:6:1溶液 6 2 1 1/3张高渗性脱水(混合液配制举例手写)1:1液指NS及GS各1份,为 1/2张液,用于没有明显碱中毒及酸中毒的呕吐脱水。
1 :4液指NS 1份,GS 4份,为1/5张液,用于补充生理需要量。
[举例] 患儿,男,1岁,发育正常,诊断秋季腹泻。
PE:眼凹深陷,皮肤干燥,哭时无泪,尿少脉速。
根据病史,眼凹,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尿量(前训)等指标判断:重度低渗性脱水。
1岁发育正常估计体重10kg输液总量:180*10=1800ml,其中扩容20*10=200ml,累积损失量1800/2-200=700(补1/2总量)输液步骤:第一步扩容210/3=70ml,70*2=140ml盐,70ml碱(1.4%NaHCO3)相当于70/4=17.5ml 5%NaHCO3和70-17.5=52.5ml GS第二步补累积损失量700ml的4:3:2液,700/9=77.7-80,80*4=320ml盐,80*3=240糖,80*2=160碱(1.4%NaHCO3)相当于160/4=40ml 5%NaHCO3和160-40=120mlGS第三步补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1800-210-700=890-900ml的3:2:1液,900/6=150,150*3=450糖,150*2=300ml盐,150ml碱(1.4%NaHCO3)相当于150/4=37.5ml 5%NaHCO3和150-37.5=112.5ml GS 112.5+450=562.5ml GS第四步见尿补钾:10%KCl 15ml.如何估计小儿应该补几张的液体?因人而宜,因病而宜。
液体疗法的计算好方法
液体疗法的计算好方法医学文章2009-04-19 08:20:38 阅读1094 评论5 字号:大中小液体疗法的计算好方法小儿液体疗法小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体液的调节能力不如成人,年龄小的婴儿细胞外液相对较成人多,对脱水的耐受能力亦差,因此重视及掌握小儿液体疗法是非常必要的。
临床工作中常要用各种混合液来配制小儿混合液,如何准确、快捷配制如各种张力混合液是进行曲液体疗法的关键。
下面主要介绍小儿常用各种张力混合液的简便制方法。
一、小儿体液分布代谢特点1、小儿体液主要分布在细胞外,年龄越小,细胞间质分布液体越多,对脱水的耐受力越差,尤其是新生儿。
2、小儿肾脏的调节能力差于成人,输入过多的无张力液体及过多的等张液体则引起水中毒或高渗性脱水。
因此小儿脱水时常用1/5张至2/3张各种混合液。
3、小儿液体还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额外丢失,因为小儿呼吸频率快,消化道屏障功能差,皮肤相对面积大,因此,患病小儿要重视各系统丢失体液特点,用时补充附合该系统特点的液体。
二、常用溶液1、电解质溶液A 、生理盐水:0.9%N S,为等渗液。
作用:①抗休克(20~30ml/kg);②某药物溶媒;③纠正低钠血症;④与G S或1.4%S B配制混合液。
10%N S是高渗液,不能直接静脉使用,临床用于代替N S配制混合液。
B、1.4%S B;等渗液作用:①抗休克,纠酸,与N S配成2:1等张含钠液20ml/kg;②与N S或G S配制成混合液(如4:3:2,3:2:1。
液)5%S B为高渗液,一般不能直接用于静注,主要用于代替1.4%S B配制混合液(如4:3:2,3:2:1液)。
C、Kcl:0.2~0.3%Kcl可静脉使用,用于纠正低钾血症。
每100ml混合液中可最多加3ml的10%Kcl。
补钾注意:①每日补钾一般为2~3ml/kg。
日②静脉使用时溶液中Kcl浓度小于0.3%③补钾速度不能太快,每日静脉补钾时间大于4~6小时。
液体疗法的计算好方法
液体疗法的计算好方法医学文章2009-04-19 08:20:38 阅读1094 评论5 字号:大中小液体疗法的计算好方法小儿液体疗法小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体液的调节能力不如成人,年龄小的婴儿细胞外液相对较成人多,对脱水的耐受能力亦差,因此重视及掌握小儿液体疗法是非常必要的。
临床工作中常要用各种混合液来配制小儿混合液,如何准确、快捷配制如各种张力混合液是进行曲液体疗法的关键。
下面主要介绍小儿常用各种张力混合液的简便制方法。
一、小儿体液分布代谢特点1、小儿体液主要分布在细胞外,年龄越小,细胞间质分布液体越多,对脱水的耐受力越差,尤其是新生儿。
2、小儿肾脏的调节能力差于成人,输入过多的无张力液体及过多的等张液体则引起水中毒或高渗性脱水。
因此小儿脱水时常用1/5张至2/3张各种混合液。
3、小儿液体还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额外丢失,因为小儿呼吸频率快,消化道屏障功能差,皮肤相对面积大,因此,患病小儿要重视各系统丢失体液特点,用时补充附合该系统特点的液体。
二、常用溶液1、电解质溶液A 、生理盐水:0.9%N S,为等渗液。
作用:①抗休克(20~30ml/kg);②某药物溶媒;③纠正低钠血症;④与G S或1.4%S B配制混合液。
10%N S是高渗液,不能直接静脉使用,临床用于代替N S配制混合液。
B、1.4%S B;等渗液作用:①抗休克,纠酸,与N S配成2:1等张含钠液20ml/kg;②与N S或G S配制成混合液(如4:3:2,3:2:1。
液)5%S B为高渗液,一般不能直接用于静注,主要用于代替1.4%S B配制混合液(如4:3:2,3:2:1液)。
C、Kcl:0.2~0.3%Kcl可静脉使用,用于纠正低钾血症。
每100ml混合液中可最多加3ml的10%Kcl。
补钾注意:①每日补钾一般为2~3ml/kg。
日②静脉使用时溶液中Kcl浓度小于0.3%③补钾速度不能太快,每日静脉补钾时间大于4~6小时。
脱水补液原则
脱水补液原则(1)根据脱水程度的轻重,确定补液总量。
(2)根据脱水性质,有无酸中毒及低血钾等,确定补液种类。
(3)补液时,一般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进行。
补液总量应按规定速度补完(4)补液应包括3个组成部分: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
(5)补液的关键在于第1天24小时,重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严重酸中毒,首先要扩容纠酸,继而继续补充累积损失、异常及继续生理丢失量。
待血循环和肾功能恢复后,机体自身就能调节。
纠正脱水过程中,注意补钾。
液体疗法一:基础问题:1. 张力的概念:这是个首先要明确的概念,许多人就是被这个问题给糊住的。
张力指溶液在体内维持渗透压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力等同于渗透压。
更明确的说是:不能自由出入细胞膜的离子在溶液中维持渗透压的能力。
对于人体而言,钠离子对维持体液渗透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临床所说的张力,几乎都是指钠离子所维持的渗透压。
因此临床都用10%的氯化钠配比不同张力的溶液,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5%糖水是等渗的,但是0张力的,生理盐水,5%糖盐水都是等渗等张液。
5% SB 是高渗液,所以儿科常配成1.4%作为等张液使用。
2. 张力的类型:为了适应临床不同需求,张力配制比较灵活,儿科医生常会配制2:1溶液,等张液,1/2张、2/3张、1/3张、1/5张等含钠量不同的溶液。
3. 张力溶液的配制:教科书中都不具体论述,所以临床配起来感觉无从下手。
基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临床常用10%氯化钠(10ml/支),5% SB(10ml/支)与5%或10%的糖水等配比不同张力溶液。
10%氯化钠相当于11倍的等张液5% SB相当于3.5倍的等张液明白了这两个倍数关系,那配比就简单多了,具体为何是如此倍数,说起来麻烦,不说也罢。
2:1溶液:很简单,只要记住100+6+10这个公式就是了。
这个公式代表的是:5% G S 100ml + 10%氯化钠6ml +5% SB 10ml =2:1溶液,算起来就是:(6×11+10×3.5)÷116=1 ,根据这个公式,你可以灵活运用,想配多少量的2:1溶液都可以。
补液的原则
补液的原则(1)根据脱水程度的轻重,确定补液总量。
( 2)根据脱水性质,有无酸中毒及低血钾等,确定补液种类。
(3)补液时,一般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进行。
补液总量应按规定速度补完(4)补液应包括 3 个组成部分: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
(5)补液的关键在于第 1 天 24 小时,重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严重酸中毒,首先要扩容纠酸,继而继续补充累积损失、异常及继续生理丢失量。
待血循环和肾功能恢复后,机体自身就能调节。
纠正脱水过程中,注意补钾。
液体疗法一:基础问题: 1. 张力的概念:这是个首先要明确的概念,许多人就是被这个问题给糊住的。
张力指溶液在体内维持渗透压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力等同于渗透压。
更明确的说是:不能自由出入细胞膜的离子在溶液中维持渗透压的能力。
对于人体而言,钠离子对维持体液渗透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临床所说的张力,几乎都是指钠离子所维持的渗透压。
因此临床都用 10%的氯化钠配比不同张力的溶液,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5%糖水是等渗的,但是 0 张力的,生理盐水, 5%糖盐水都是等渗等张液。
5% S B 是高渗液,所以儿科常配成 1.4%作为等张液使用。
2.张力的类型:为了适应临床不同需求,张力配制比较灵活,儿科医生常会配制 2:1 溶液,等张液, 1/2 张、 2/3 张、 1/3张、 1/5 张等含钠量不同的溶液。
3.张力溶液的配制:教科书中都不具体论述,所以临床配起来感觉无从下手。
基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临床常用10%氯化钠( 10ml/ 支),5% SB(10ml/ 支 )与 5%或 10%的糖水等配比不同张力溶液。
10%氯化钠相当于11 倍的等张液5% SB 相当于 3.5 倍的等张液明白了这两个倍数关系,那配比就简单多了,具体为何是如此倍数,说起来麻烦,不说也罢。
2:1溶液:很简单,只要记住100 6 10 这个公式就是了。
这个公式代表的是: 5% G S 100ml 10% 氯化钠 6ml 5% SB 10ml =2 :1溶液,算起来就是:( 6× 11 10× 3.5)÷ 116=1 ,根据这个公式,你可以灵活运用,想配多少量的2: 1 溶液都可以。
儿科补液计算公式大全
医学计算公式大全1.小儿体重的计算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77~12个月:体重=6+月龄X0.252~12岁:年龄X2+8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2.小儿身高的计算: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
2~12岁身高=年龄X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3.头围: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胸围:出生时平均32cm。
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
约46cm。
5.牙齿: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6.囟门:出生时为1.5~2.0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7.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 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 5X(100~110)=500~5508.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X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035+0.1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X0.02+1.05(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X小儿体重/509.血压:2岁以后收缩公式收缩压=年龄X2+80mmhg(年龄X0.27+10.67kpa)舒张压=收缩压X2/3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10.烧伤面积的计算: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
第一个24小时补液计算=体重(KG)X 烧伤面积(%)X1.5(ml)加2000ml生理需要量(1)新九分法:头、颈、面各占3%,共占9%;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共占18%;躯干(前13%、后13%、会阴1%)共占27%;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13%、双臀5%、足7%)共占46%。
儿科补液基本常识
a液体疗法,我自己对于液体疗法也不精通。
照书抄也没意思,所以这里只说我自已的理解,算是一种补充吧。
一:基础问题:1. 张力的概念:这是个首先要明确的概念,许多人就是被这个问题给糊住的。
张力指溶液在体内维持渗透压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力等同于渗透压。
更明确的说是:不能自由出入细胞膜的离子在溶液中维持渗透压的能力。
对于人体而言,钠离子对维持体液渗透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临床所说的张力,几乎都是指钠离子所维持的渗透压。
因此临床都用10% 的氯化钠配比不同张力的溶液,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5% 糖水是等渗的,但是0 张力的,生理盐水,5% 糖盐水都是等渗等张液。
5% S B是高渗液,所以儿科常配成 1.4% 作为等张液使用。
2. 张力的类型:为了适应临床不同需求,张力配制比较灵活,儿科医生常会配制2 :1 溶液,等张液,1/2 张、2/3 张、1/3 张、1/5 张等含钠量不同的溶液。
3. 张力溶液的配制:等张 2 : 1 溶液:很简单,只要记住100+6+10 这个公式就是了。
这个公式代表的是:5% G S 100ml + 10% 氯化钠6ml +5% SB 10ml =2 :1 溶液,算起来就是:(6×11+10 ×3.5 )÷116=1 ,根据这个公式,你可以灵活运用,想配多少量的 2 : 1 溶液都可以。
其他类型的配比,举两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了:现在想配500ml 的1/2 张溶液,可以用500÷20=25ml 10% 氯化钠,即5% G S 500ml +10% 氯化钠25ml=1/2 张。
如想配1.4% S B ,只要把你想要用的5% SB 量稀释三倍即可,如现在想给一患儿用5% SB 20ml 配成 1.4% ,那就是5% GS 60ml+5% SB 20ml =1.4% 的等张液。
临床配比时要考虑机体自身的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能力,所以不必苛求精确。
补液张力计算
小儿补液张力计算“溶液张力计算与配制”液体疗法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位临床医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液体张力计算与配制则是液体疗法的基础,如对此不理解、不掌握,则将难以学习和运用液体疗法。
现有多种教材对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阐述均较为复杂而含糊,教师按教材授课,学生按课本学习,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难于理解与掌握。
通过五个步骤,即使所有学生很快便能理解与掌握。
过程如下:1、首先出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题例1、将10%NaCl 10ml稀释至100 ml ,请问稀释后溶液百分比浓度。
学生很快便能列岀算式:10%X 10=XX 100,X =1%。
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
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X稀释前体积= 稀释后浓度X稀释后体积。
即:c 1XV仁C 2XV 1。
并2、问题:c . 张力能够用来表达物质浓度的有()A .百分比浓度B.摩尔浓度张力亦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3、阐述溶液张力的概念及计算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 均值280 ~ 320 mosm / L,计算时取平300mosm / 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X 10X 1000X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 /分子量。
如%NaCl溶液渗透压=(X 10X 1000X 2) /=308 mOsm / L(kPa )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 ,故该溶液张力为1 张。
又如5%NaHCO 3溶液渗透压=(5X 10X 1000X 2) /84= mOsm / L (kPa) 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 张。
对以上复杂的计算过程,不要求掌握,但要记住张力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换算自然亦遵循稀释定律:C 1XV 1 = C 2XV 2。
小儿补液及张力计算
⼩⼉补液及张⼒计算⼩⼉补液三部曲来源:穆欢喜的⽇志⼀、⾸先,我们必须先判断孩⼦的病情到底如何,属于哪种脱⽔程度,以知道我们下⼀步的补液计划。
1、程度性脱⽔判断:轻度脱⽔:由于⾝体内⽔分减少,患⼉会稍感到⼝渴,有尿排出,检查见患⼉⼀般情况良好,两眼窝稍有陷,捏起腹部或⼤腿内侧⽪肤后回缩尚快。
(轻度脱⽔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有尿排出,⼀般情况可,哭时有泪)中度脱⽔:患⼉的出烦躁,易激惹;⼝渴想喝⽔,婴⼉四处找奶头,如果得到奶瓶,会拼命吸吮;医学教育⽹原创啼哭时泪少,尿量及次数也减少;检查见患⼉两眼窝下陷,⼝⾆⼲燥,捏起腹壁及⼤腿内侧⽪肤后回缩慢。
(中度脱⽔主要的判断标准:开始烦躁,易激惹,哭时泪少,眼窝下陷)重度脱⽔:患⼉现为精神极度萎缩、昏睡,甚⾄昏迷;⼝喝⾮常严重,啼哭时⽆泪流出,尿量及尿次数明显数少。
检查见患⼉两眼窝明显下陷,⼝⾆⾮常⼲燥;捏起腹壁及⼤腿内侧⽪肤后回缩很慢。
(重度脱⽔判断标准:精神萎靡,甚⾄昏睡。
⽪肤相当的⼲燥,甚⾄出现了花纹,哭时⽆泪,⽆尿排出。
)2、渗透性的判断:低渗:⾎清钠<130mmol/L;(初期并未有⼝渴症状,但是极易发⽣脑⽔肿)等渗:⾎清钠130-150mmol/L;⾼渗:⾎清钠>150mmol/L。
(⼝渴症状相当的明显,⾼热,烦躁、肌张⼒增⾼.⼩⼉补液三部曲之⼆先前,我们已经了解判断了⼩⼉脱⽔的基本判断⽅法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了解,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了。
⼀、补什么、补多少1、补液总量:轻度失⽔:90-120ml/kg*d中度失⽔:120-150 ml/kg*d重度失⽔:150-180 ml/kg*d补液总量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理需要量计算。
①累积损失量:指病后(如急性脱⽔)减轻之体重数量,这部分液体最主要。
这部分液量可根据脱⽔程度加以估计。
累积损失量也可按体表⾯积计算,轻度脱⽔为30-50ml/kg ,中度脱⽔为50-100ml/kg,重度脱⽔为100-150ml/kg。
小儿肌张力的评定方法
小儿肌张力的评定方法
小儿肌张力的评定方法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肌张力的方法。
肌张力是指肌肉的紧张程度,它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运动和姿势。
评估小儿肌张力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和治疗师了解儿童的运动控制和神经系统发育的情况。
评定小儿肌张力的方法包括观察、手动检查和工具测量。
观察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儿童的动作、姿势和反应来评估肌张力。
手动检查则是通过对肌肉的直接触摸和压力来评估肌张力。
工具测量则是使用一些特定的工具,如肌张力计和肌电图来测量肌张力。
评估小儿肌张力时需要考虑儿童的年龄、性别、发育阶段、疾病等因素。
肌张力的正常范围也会因此而有所不同。
如果发现小儿肌张力异常,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和治疗,以确保儿童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正常。
- 1 -。
张力换算公式
张力换算公式
张力换算公式是用来计算物体上的张力的公式。
张力是指物体内部的受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材质以及外界施加的力有关。
张力换算公式可以通过测量物体上的张力来计算出张力的大小。
在物理学中,张力换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T = F * cosθ
其中,T是物体上的张力,F是施加在物体上的外力的大小,θ是外力与物体之间的夹角。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上的张力。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牛的外力,并且外力与物体的夹角为30度,根据张力换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上的张力为10 * cos30° = 8.66牛。
张力换算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程领域中,我们可以使用张力换算公式来计算桥梁、绳索、电线等物体上的张力,从而确保它们能够承受外界施加的力。
张力换算公式还可以用于运动学中的问题。
例如,在斜面上滚动的物体,我们可以使用张力换算公式来计算物体所受到的张力,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张力换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公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上
的张力,进而解决与张力相关的问题。
通过应用张力换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体的受力情况,为工程设计和物理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学习和应用张力换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体的受力情况,为工程设计和物理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小儿静脉补液
静脉液体疗法1液体种类以及配置液体张力=(盐份数+碱份数)/总份数2制定补液计划判断脱水判定标准渗透压判定皮肤粘膜干燥程度皮肤弹性前囟眼窝凹陷程度末梢循环(心率、血压、脉搏、肢温、体温、泪液、尿量)血钠:等渗130~150mmol/L 低渗<130mmol/L高渗>150mmol/L液体等渗高渗用途葡萄糖5% 10% 补充水分和热量氯化钠0.9% 3% , 10% 补充Na+碳酸氢钠 1.4% 5% 纠正酸中毒氯化钾10% 补充K+张力液体名称葡萄糖5%10% 氯化钠0.9%碳酸氢钠1.4%作用1张2:1液 2 1 扩容2/3张3:4:2液 3 4 2 低渗脱水1/2张1:1液 1 1 等渗脱水继续损失2:3:1液 2 3 11/3张6:2:1液 6 2 1 继续损失1/4张3:1液 3 1 生理维持高渗脱水9:2:1液9 2 11/5张4:1液 4 1方法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二个阶段:1.补累积损失快!2.维持补液阶段(继续丢失+生理需要)慢!三个确定:定量、定性、定速四个方向: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调整。
第一天补液累积损失量(ml/kg) 继续损失量(ml/kg)生理维持量(ml/kg)定义自发病以来累计损失的液体量继续腹泻、呕吐、脱水量排尿排便含水,出汗、皮肤不感蒸泄、肺呼吸丢失定量轻度脱水30~50 10~30(40)"丢多少补多少" 60~80发热>38°,1度增加10~15%中度脱水50~100重度脱水100~120(150)定性等渗性脱水:1/2张(1:1液,3:2:1液)低渗性脱水:2/3张(4:3:2液)高渗性脱水:1/5~1/3张(生理维持液) 1/3~1/2张(1:1液,3:2:1液)1/4~1/5张(生理维持液,1:4液)定速原则:先快后慢有循环障碍:先扩容!!!20ml/kg 2:1液30’~1h或者1.4% 氢氧化钠其余:8~12h内完成补完累积损失后,14~16h内均匀滴入A计划补液过程中,先输入1/2看情况随时调整输液后3-4小时排尿表明血容量开始恢复,故要观察和记录输液后首次排尿时间,尿量.于补液24小时皮肤弹性恢复和眼窝凹陷,说明脱水已被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制2∶1液Mml,则需
10%NaCl=M/15ml----a
5%NaHCO3=M/12ml---b
10%GS=M-a-bml
500
—
1/2
同2:3:1
1:4液
10
500
—
1/5
高渗性脱水
生理需要量的补充
张力计算
溶液名称
张力
10%(NaCl)
11张(临床上可按10张计算)
0.9%(NaCl)、1.4%(NaHCO3)
1.87%乳酸钠
1张
5%(NaHCO3)
4张
10%(KCl)
9张
5%、10%(GS)
0张(无张力,相当于水)
计算公式:C1×V1+C2×V2=C3×V3
第一天补液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第2天: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继续损失量:腹泻患儿一般每天10—40ml/Kg,用1/3—1/2张含钠液。
生理需要量:约60—80ml/Kg,可用1/4—1/5张含钠液。
混合液简便配制
溶液
名称
比例
10%NaCl(ml)
5%或10%葡萄糖(ml)
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ml)
张力
适应症
2:1液
30
500
47(30)
1
低渗性脱水
重度脱水
4:3:2液
20
500
33(20)
2/3
中度脱水
低渗性脱水
2:3:1液
15
5度等渗性脱水
1:1液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