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 中国的气候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
大陆性气候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由 于降水较少,主要依靠灌溉,农业生产和布局受水资源限制 较大。同时,大陆性气候也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问题 。
大陆性气候的利弊分析
优势
大陆性气候下的夏季日照时间长,太 阳辐射强,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 生长;冬季寒冷干燥,有利于杀死病 虫害和减少农业害虫的繁殖。
劣势
由于降水较少且集中,容易造成春旱 和夏涝等自然灾害;同时,大陆性气 候也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等问题 ,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04
中国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与特点
形成
中国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原和山地地区的地 形复杂,海拔高度差异大,导致气候的多样性。
特点
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是气温低、降水少、日照时间短、风力强等。在高原地区 ,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保温能力差,昼夜温差大;在山地地区,由于地形 复杂,气候变化多端,垂直气候差异明显。
气候变化的原因与趋势
总结词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
详细描述
中国气候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 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球自转、公转、太 阳辐射等天文因素,以及台风、厄尔尼诺等 自然灾害。而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等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等。
气候变化的原因与趋势
季风气候的分布与影响
季风气候的分布
中国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包括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此外,在南部沿海地区 和东北地区也有季风气候分布。
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 此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的重要种植区 。同时,季风气候也给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为 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源。然而,季 风气候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如洪涝、干旱等自然 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风险。
区域地理 中国的气候 (共33张PPT)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3、旱涝灾害
(三)中国常见气象灾害
4、华北地区的春旱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5、长江流域的伏旱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内容:
一、中国的气温
二、中国的降水
三、中国的气候
四、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等温线图的分析 1、根据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1)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二)季风性气候对中国的影响
3、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 小,使得喜温农作物(比如水稻)在我国纬度较高 的东北地区也可以种植。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1、寒潮
冷空气入 侵使气温 在24小时 内下降10 摄氏度以 上,而且 最低气温 降至5摄氏 度以下。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二、中国的降水
降水形成的条件: ①充足的水汽 ②气流上升或气温下降 ③足够的凝结核
(一)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给我国
吐鲁番
带来降水的夏季 风在由东南向西 北推移的过程中, 水汽逐渐减少。 且地势西高东低。
措施:修建跨
流域调水工程。
(一)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原因:我国
2、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季风气候显著, 降水集中在夏 秋两季,降水 变率大。
地理中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中国地处亚洲东部,横跨东经73度26分到134度22分,北纬18度03分到53度33分之间,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气候也多种多样。
中国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需要涉及地形、地势、地貌、气候类型等多方面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系统地总结中国气候的相关知识点,希望能对读者们有所帮助。
一、中国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1. 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
地形对气候起到了重要影响。
中国地形明显分为四大部分:西南地区的高原和山地、西北地区的高山和基本平行的山脉、中部地区的低山丘陵和盆地、东南地区的起伏较小的低山丘陵和平原。
这种地形布局使中国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包括高原气候、山地气候、盆地气候、平原气候等。
2. 地势中国地势高低起伏,平均海拔约1000米,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递减趋势。
地势高低的变化对气候产生很大影响。
例如,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地面平均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东部沿海地势较低,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
因此,中国的气候分布也是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变化的。
二、中国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1.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中国南部,特点是温暖多雨,夏季多有季风,冬季多有干旱。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地。
2.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海南岛等地,温暖湿润,降水量充沛,气温适宜。
3.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多有季风,冬季干燥凉爽。
4. 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温暖。
5. 中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北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多有季风,冬季寒冷干燥。
6. 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温差大。
7. 寒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温差大。
8. 高原气候:分布于西藏、青海等地,气温低,气压小,阳光强烈,昼夜温差大。
区域地理—中国气候
东__南___ 季风,也有来自
太 __印__度__洋的_西__南__ 季风。
平 洋
2021/10/10
33
西北内陆干旱的成因
低气压
低气压
印度洋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受不到夏季风影响
的主要原因是
太
平 __远__离___海___洋__、___受__山_。脉
洋
阻挡
2021/10/10
干旱地区
新疆、内蒙古高原 西部、青藏高原西 北,气候干旱,主要 为荒漠
2021/10/10
印 度 洋
400mm
半干20旱0m地m 区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和 青藏高原大
部份气候较 干燥,主要 为草原
半湿润地区 800mm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
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气候较湿润,草原和太森
林 湿润地区 东南大部、东北的东北部平
2021/10/10
4
小结:我国气温分布
(一)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 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高温
2021/10/10
5
(二)冬季南北温差大原因:
1、太阳辐射(南多北少) 2、冬季风(北方距离冬季
风源头近,影响大) 3、地形(东西走向的山
脉阻挡冬季风的南下)
2021/10/10
6
夏季(除青藏高原)全国普遍高温的原因
1、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气象灾害多发
2021/10/10
37
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有利:
(1)夏季高温、雨热同期:夏热是我国
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水稻、棉花种植
界限偏北。
(2)气候复杂多样:适合多种农作物、
中国气候-降水和干湿地区-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高中区域地理课件(共29张PPT)
夏
季
风
东部地区
的
雨带推移
进
退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晚 结束早 雨季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5、6月
南部沿海地区
4、5月 10月
南方 雨季
开始早 结束晚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 4、_5_、__6_、__7_、__8_、__9__月,武 汉为_ 3、4_、__5_、___6_、__7_、8 _月,北京为__7_、__8_月,哈 尔滨为__7_、__8 月。
我国干湿分区
干旱地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湿润地区
1.划分依据:
降水量与半湿润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 干旱半干旱地区
3.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
800㎜等降水量线 400㎜等降水量线 200㎜等降水量线
4.思考:海南岛西侧有半湿润区、黑龙江西北有湿润区分布的原因
• 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 降水少
2、天气系统因素 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 部位降水少 锋面控制降水多,如夏季江淮梅雨、贵阳冬雨、北 方夏季暴雨 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 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江淮7——8月伏旱 台风过境降水多,如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台风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800毫米 等降水量线通过 _秦__岭、 淮__河附 近至_青__藏__高原东 南边 缘。它与我 国一月份的_0_℃_等 温线大体是一致 的。
。 。 张家口 。
降水量 (毫米) 1600
区域地理-中国气候(ch4)
大气环流还影响气温和降水,例如冬季冷空气南下 时会3
洋流是指海洋中的大规模水流,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中国东临太平洋,受太平洋暖流和寒流的影响。暖流 可以带来温暖湿润的气候,寒流则会导致气候变冷。
农业发展
适合种植青稞、牦牛等高原特色作物。
03
中国气候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纬度高低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进而影响气温和降水。中国跨 纬度较广,因此气候类型多样 ,从热带到寒带的气候都有分 布。
纬度因素导致中国不同地区热 量条件差异显著,从而影响植 被分布和农业生产方式。
纬度因素还影响中国气候的季 节变化,例如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
降水分布改变
02
中国降水的地区和时间分布都在发生变化,一些地区出现持续
的干旱或洪涝灾害。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03
随着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加剧,中国境内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
洪涝、干旱、台风等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
中国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荒漠化加剧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导致中国一些地 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加剧,尤其是西北 干旱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雷州半岛和云南的西双 版纳地区。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年温差较小 。
农业发展
适合种植橡胶、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
高原山地气候
02
01
03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地 区。
区域地理复习之中国的气候(53张PPT)
平 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量雨 洋 水,也有来自__印__度_洋的
__西__南__季风。
原因之二: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
低气压
低气压
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____远__离__海___洋__和__山__脉___阻__挡__。
太
平 洋
印度 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2、 降水的时间分布 ①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4_、__5_、__6_、__7_、__8_、_月9 ,武汉为 _4__、__5_、__6_、__7_、__8月,北京为__7_、__8月,哈尔滨为___7_、__8月。 ②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夏___秋__多__,__冬___春__少___, 明显的差异是____越__往__北__雨___季__越__短__,___降__水__集__中___程__度__越__高_。
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③等温线较稀疏,南 北温差小;除青藏高 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④高温极值在吐鲁番 盆地。低温极值在青 藏高原
为什么夏季南北温差小?
①纬度: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 大但白昼短,南北太阳辐射相差不大。 ②夏季风(大气环流):南方受夏季风影响大,阴雨 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强。
一、中国的气温
1、根据数值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一、中国的气温
2、根据等温线走向—判断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然植被
林
林
林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四节中国的气候主备教师:备课时间:2011.9.16.组长签字: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方法与过程:运用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说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
运用等降水量线图,说出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
读冬夏季风风向图,知道什么是季风和季风区,知道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和影响。
1.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气候的特点以及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重点】: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各种气候资料的分析【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教学目标: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运用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说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
2.运用等降水量线图,说出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
3.读冬夏季风风向图,知道什么是季风和季风区,知道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和影响。
4.记住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记住我国五个温度带、四个干湿区和一个高原气候区的名称,并在图上指出其分布的范围,知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5.在气候分布图上,记住我国气候类型的名称和分布,在图上指出其范围和主要地区。
知识准备(课前小测):1. 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和_______2.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月,因此习惯上用他们分别代表我国的_______季气温和_______季气温3.通常用_______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地_______相同,受不同因素的影响,等温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
知识点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一)读P31图2.13《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1、图中按气温的差异把我国划分了_______颜色2、这些不同颜色的区域是以_______作为分界线的?3、图中共有_______条不同温度的等温线?4、每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_______摄氏度?(除漠河地区以外)5、比较下列地区一月的平均气温:哈尔滨:约℃;北京:约℃;武汉:约℃;广州:约℃。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气候 【有答案】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气候一、单选题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积温图,读图,完成1~3题。
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A.东高西低B.西北高,东南低C.北高南低D.南北高,中间低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①B.②C.③D.④3.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B.地震C.台风D.滑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C.“副高控制下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5.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A.五月B.六月C.七月D.八月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回答6~7题。
6.甲地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 D.海南岛7.下列关于三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B.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C.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D.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24 ℃、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 m/s 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A.a B.b C.c D.d9.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风带C.地形 D.河流10.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A.3、4 B.5、6C.7、8 D.9、10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四节 气候学案
第四节气候学案一、气温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季节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冬季1月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夏季7月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①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
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二、降水1、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基本特点(规律)原因影响名称内容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时间变化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年际变化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降水的南北差异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ppt课件
甘肃省
蒙、陕、滇、新
暖温带
中温带
亚热带、高原气候区
大部分属暖温带
亚热带
冷的可以呵气成冰
热的可以在石头上烙大饼
干旱的百年享受不到滴雨之恩
湿润的几乎天天都下雨。
台湾的火烧寮被称为我国的“雨极”
二、我国的降水特点及干湿地区
黑龙江最北为16°C
海南为28°C
分析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并比较我国1月、7月等温线的疏密?
一月(冬季)
七月(夏季)
南北温差很大, 越往北气温越低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较小
稀疏
密集
等温线 分布特点
气温分布
原因
特点
地点
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时间
漠河
53029′N
13°4′
稀疏
密集
等温线 分布特点
气温分布
原因
特点
南北温差很大, 越往北气温越低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较小
一月(冬季)
七月(夏季)
①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北,不仅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而且白昼越短,获得的热量越少; ②北方临近冬季风发源地,受冬季风影响降温幅度大;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受重重山岭阻挡,势力减弱,南方降温幅度小。
相差48 °C以上
1. 冬季气温的分布
黑龙江最北平均在–32°C以下。
黑龙江最北部7月气温大约是多少?
2. 夏季气温的分布
黑龙江最北为16°C
海南省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
海南为28°C
2. 夏季气温的分布
黑龙江最北为16°C
《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
气温相差多少?最终得出.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并迁移运用我
国 7 月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区及其形成原因? 0°C 等温线大致经过哪些地区?
通过丰富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我国气候南北差异的显著性及地区差异。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的重点:
①我国冬、夏季气温特点及其成因.
②温度带的划分、熟制及代表性作物
环流(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下垫面(地形、海陆位置、 洋流)、人类
活动等。通过举我国多种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等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探究、
分析我国五种主要气候的特征及气候特点来说明气候离我们生活很近,让学生体
会学习地理就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4、利用多媒体分别展示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一月和七月南北
八、板书设计
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 一、我国冬夏季气温的特点 1、夏季气温的特点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冬季气温的特点 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二、我国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特征
(1)划分依据:积温 (2)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 200 字): 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对知识进行联系、拓展,给学生一 个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加强基础知 识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是让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与巩固,还要学会整体 地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形成对教材知识整体认知。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知 识,并且也要教给学生归纳和总结知识的方法;更要把学生已学习过枯糙乏味的 内容,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喜欢愿意学。 通过一磨的试讲,发现教数学设计内容过多,知识讲解不够简练,课后习题 设计未及时跟上,语速过快等问题突出,在教研组等各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重新 修改了课件和教案,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争取少犯错,多借鉴、勤思考、多专 研;此外,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应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学生活动和自 主学习为主题,教师以引导为主,把老师从过多的讲解中解放出来,把课堂还给 学生;同时,也应该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并注意 学生兴趣的培养。 第二次磨的教学设计更加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注重了培养学生自主 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了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并积极地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地理图像和多媒体演示课件。在教育方式上, 把时间交给了学生,加强了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摒弃了过去那种学生机械 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但同时我也深知自己在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1、时间上分配不是十分恰到好处,有点前松后紧,以至于在后面讲解温度 带的划分及课后习题的完成方面明显感觉时间不够。 2、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是以教师讲授或者引导教学 为主,仍然做不到山东昌乐的高效模式。 3、感觉激励性的鼓励语言较少,学生可能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上述问题我都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改进,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将继续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丰富教育理论基础。每周至少抽出 2 小时,并通过多 种途径,如专业期刊、网络等,汲取地理学科的新动态、新知识、新成就。并通 过相互说课、听课、评课等,开展了地理常态教学情境中的研修环节打磨工作, 并适当进行模式创新,让研修成果为教学实践服务。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不断地 反思,不断地总结归纳,然后再不断地去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符合地理教学切实 可行的课堂评价体系,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图填图自测 1.读中国一 月平均气温图回答。 (1)图略。 秦岭-淮河 青藏 (2)①南北跨度大(近50个纬 度),太阳直射点在南半 球,北方地区的正午太阳 高度比南方低,白昼比南 方短,得到太阳的光热较 南方少;②北方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大。 (3)受地形的影响大,拉萨地处青藏高原,而武汉 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
日照时间短
2.我国夏季气温最高与冬季气温最低地区及其 成因 ★ (1)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吐鲁番盆地。 成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 过山地在此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 ②沙漠广布,升温快;③空气干燥少云,太阳 辐射强。 (2)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漠河。 成因: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 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②靠近冬季风源地, 加剧了严寒。
2.干湿地区 的分布
22..干干湿湿地区地的区分的布 分布
干湿区
分布区
__秦__岭__—__淮__河__以南区,东北的东部、北部和青藏 A—_湿__润__区____
高原的东南边缘
东北、_华__北_____平原,黄土高原南部,青藏高原 B—_半__湿__润_区
东南部
2.干湿地区的分布
湘教版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四章中国地理概况
湘教版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四章中国地理概况 考点展示: 【五年一考】
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 2.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4.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比及其影响。 5.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图A的等温线大致呈________方向延伸,说明气温受
________影响大。东部地区的等温线向东北延伸,这里的气候
比西部同纬度地区的气温________,说明东部受________影响
较大。
(3)图B的等温线密集,南北两侧气温比中部________,从地形
上看,是受________走向的________山脉影响所致。
【知识点汇编】
【知识点汇编】
【知识点汇编】
【一图多用】
2.18周二用
听课和作业情况
考点2 中国的降水分 布和干湿地区P81
主干二 降水和干湿地区
1.降水的时空分布
[读图思考] 我国降水空间 分布特点的形 成原因是什么 ? 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 内陆递减;原因:由夏季 风的进退规律决定的。
考点1 中国的气温 分布与温度带P83
主干一 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1.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的温度带
地球的五带
2.温度带划分及主 要分布地区
主干一 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1.气温分布特点
[读图思考] 积温:就是一年内日平均气温 (1)我国温度带的 ≥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 划分依据。 和,也称活动积温。
的影响弱于北方 【下垫面】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季节 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形成原因 ★
【地形】
除青藏高原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 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
外,全国普遍 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② 夏季
高温、南北温 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
差不大
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
(2)温度带对农业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种植不同熟制 生产活动的地理 的作物。 意义。
1.气温分布特点
(1)冬季:南北温差大,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2)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 差小。
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2.极值
2.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
2.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
作 物 的 熟 制
C.丙地、乙地
D.甲地、乙地
4.读我国部分地区的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吐鲁番 盆地
1月气温
7月气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图A反映的是________(1月或7月答)等案温:线(1分)1布月图,南该北季气节温我差异大
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2)东西 纬度 偏高 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高____东__西_。 天山
读图填图自测
2.读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图, 回答。 (1)请在图中用彩色笔描 出28 ℃等温线,七月气 温最低的区域所在的地 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 (2)漠河与海口气温大致 相差__________℃。我国 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3)A地的气温比周围广大地区__________(高或低),其主 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图略。 青藏高原 (2)10 南北普遍高温 (3)低 受武夷山的影响,气温较低
核心突破
11..我我国国冬冬夏夏季季气温气的温分布的规分律布及成规因律及成因
季节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
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
【太阳辐射】
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
南暖北寒、南
冬季
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方离
北温差大 【大气环流】
冬季风源地较远,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
例题:(2019北京卷)下图是中国某机场空调耗能变化
示意图。该机场最可能位于(D)
A.黑
B.青
C.港
D.黔
贵阳市气候统计图
气温低
气温高
气温低
解析:贵州纬度较低,夏季气温较高,需要制冷;冬季 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多阴雨天气,气候冷湿,需要制 热。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 (单位:℃)图。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
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B)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B)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B)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1.降水的时空 分布
1.降水的时空分布
【空间分布规律】
【季节分布规律】
【年际变化规律】
2.干湿地区的分布 [读图思考]
(1)我国干湿区划 分的依据。
(工 中 ( 降 比 蒸 润 蒸2因 水 地、的发发)关干农 地 量 量地 量 区系湿业理,,制与,。区为为宜蒸降生意降划湿干水产义发发水分润旱量活展量。量在半半小) 的动大湿 干于对于 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