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附灭火介绍

合集下载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2015-12-18健康安全环保小助手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甲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1.闪点<28℃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乙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1.闪点≥28℃至<60℃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注:1 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防火分区内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设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注:难燃物品、非燃物品的可燃包装质量超过物品本身质量的四分之一时,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3、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4、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危险化学品火灾常用灭火剂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6类: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E类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F类厨余类火灾。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2015-12-18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注:1 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防火分区内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设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注:难燃物品、非燃物品的可燃包装质量超过物品本身质量的四分之一时,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3、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4、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危险化学品火灾常用灭火剂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6类: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E类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F类厨余类火灾。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灭火时应按照现代防火技术、生产工艺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

下列就这几类灭火剂的应用范围作一简要的介绍。

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品、粮草、棉麻、橡胶、纸张等),还可扑救闪点大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

也可用于扑灭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谷物堆囤等固体物质的火灾、电气设备火灾。

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

(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

危化品火灾特点及灭火救援对策

危化品火灾特点及灭火救援对策

危化品火灾特点及灭火救援对策摘要:危险化学品是指带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化品的危险性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火灾、爆炸等方面,从近年来相关火灾事故的情况来看,危化品所产生的影响不仅难于控制,而且波及面广,污染持续时间长。

因此,火灾救援应遵循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原则,在第一时间选择优势兵力,迅速控制火场,进而消灭火灾,尽可能将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

关键词:危化品;火灾;特点;灭火;救援;1危化品火灾的特点1.1火势蔓延速度快危化品带有易燃易爆特征,各类固体、液体、气体危化品如管理不善发生泄漏,引起火灾,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燃烧和蔓延。

相对普通物体及建筑火灾,危化品燃烧速度通常是其两倍,火场温度很高,因而会造成热量的快速传递,波及周围的设备设施及可燃物,进而造成更为严重的、更大范围的燃烧。

一些化工企业的生产装置管道纵横交错,布局呈立体式,当危化品燃烧时会形成立体火灾,不仅火势发展速度快,燃烧中还会产生有毒物质,使施救难度增大。

另外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常涉及液体原料的使用,液体危化品泄漏后会快速流淌,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使燃烧蔓延。

1.2火灾燃烧与爆炸并存危化品火灾不仅仅是出现燃烧,爆炸风险也很高。

例如化工生产中所用危险品,因操作失误或管理不善泄漏时,随着危化品浓度的变化,火灾极易引起爆炸。

易燃物在相应浓度并遇电火花、高温等条件时,可直接引发爆炸,并带来火灾。

所以危化品火灾事故中燃烧与爆炸经常相互交织。

受生产装置形状、构造、布局等方面影响,爆炸既有独立发生也有相继发生的情况,且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都可能涉及。

危化品生产作业装置在火灾影响下,内部温度升高,也会因为压力过大而爆炸。

此外火灾也可能是由爆炸引发,例如放置在密闭型压力容器中的危化品,如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温爆炸时,就会引发火灾。

1.3火灾潜在影响多危化品火灾的危害不只是严峻的火场形势和爆炸危害,还包括燃烧、爆炸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常有化学品危险性及火灾分类序号品名H2 氢气1O2 氧气2CL2 氯气3NH3氨气4CO 一氧化5碳SIH4 硅烷6AsH3 砷化7氢危险性类火灾危主要危险特征险性类别别第类易燃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甲类气体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藏时,漏气上涨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惹起爆炸。

第类不燃是易燃物、可燃物焚烧爆炸的基本因素之一,能氧化大多半乙类气体活性物质。

第类不燃是易燃物、可燃物焚烧爆炸的基本因素之一,能氧化大多半乙类气体活性物质。

第类有毒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遇明火、高热能惹起焚烧乙类气体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响。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类易燃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遇乙类气体明火、高热能惹起焚烧爆炸。

第类硅烷为一无色、具窒息性的气味,会与空气反响,有窒息性甲类易燃气体影响。

与空气接触会自燃,焚烧时会开释出未结晶的二氧化硅浓烟。

高温或火焰时,若钢瓶的释压装置故障可能惹起钢瓶爆炸。

若硅甲烷在高压下开释或在高流速下,可能与空气形成混淆物而发生延缓性的爆炸。

第类强复原剂。

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遇明火、高热甲类有毒气体能惹起焚烧爆炸。

PH3磷化第类强复原剂。

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遇明火、高热甲类8氢有毒气体能惹起焚烧爆炸。

CH4甲烷第类易燃,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甲类9易燃气体烧爆炸的危险。

第类易燃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甲类CH3F 氟甲气体化剂易焚烧爆炸。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

气体比烷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10燃。

第类易燃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甲类CH2F2 二气体化剂易焚烧爆炸。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

气体比氟甲烷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11燃。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附灭火介绍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附灭火介绍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附灭火介绍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 附灭火介绍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甲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1.闪点<28℃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乙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1.闪点≥28℃至<60℃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5.助燃气体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的液体雾滴丙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1.闪点≥60℃的液体2.可燃固体丁具有下列情况的生产:1.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戊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注:1 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防火分区内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设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甲1.闪点<28℃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气体的固体物质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乙1.闪点≥28℃至<60℃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5.助燃气体6.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丙1.闪点≥60℃的液体2.可燃固体丁难燃烧物品戊非燃烧物品注:难燃物品、非燃物品的可燃包装质量超过物品本身质量的四分之一时,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几类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扑救措施的简单介绍

几类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扑救措施的简单介绍

山东化工SHANDONG CHEMICAL IADUSTRY・182・2021年第50卷几类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扑救措施的简单介绍时跃亮1>2'3,朱玉芳3,魏永芳3,于朋玲2,邢文国1>2,冯维春1>2(1.山东兴强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0;2.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化工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3•山东春旭化工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4)摘要: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化工企业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种类不断增多,数量不断加大,潜在的危险也随之增加。

因此,化工企业员工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应急处置措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四类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危险特性的描述,分别给出了这四类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后的扑救措施’包括了灭火剂的选用,救援人员的防护措施和其他特别注意事项’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扑救措施中图分类号:TQ0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21X(2021)05-0182-02Dange5ousCha5acre5ssrscsofDange5ousChemscalsandThes Fsghrsng Measu5esShi Yueliang1,2,3,Zhu Yufang3,Wei Yongfang3,Yu PengUng1,Xing Wenguo1,2,Feng Weichun1,1(1.Shandong Xingqiang Chemical-ndust—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Dongying257000,China;2R)P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emical Technology Academy of Shandong,Jinan250014,China;3.Shandong Chunxu Chemical Design Co.,Ltd.,Jinan250014,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the types and quan—ties of hazardous chemicals in chemical en——/ses are increasing,and the po—n—al risks are also increasing.Therefore,—is very necessa——r employees of chemical enterprises to understand the hazardous charade—s/c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measures of hazardous chemicals—r the safety production and emergency rescue work.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finition and hazard charaderis/cs of—ur kinds of dangerous chemicals, namely explosives,flammable gases,flammable liquids and substances that emit tJammablo gases in contact with wa—n The fhe—gh—ng measures—r these—ur kinds of dangerous chemicals are agent,protective measures of rescue personnel and other special Key words:hazardous chemic;s—e production;rescue measures近年来,化学品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不少人员伤亡和大量财产损失。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2015-12-18健康安全环保小助手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3、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4、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危险化学品火灾常用灭火剂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6类: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E类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F类厨余类火灾。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灭火时应按照现代防火技术、生产工艺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

下列就这几类灭火剂的应用范围作一简要的介绍。

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品、粮草、棉麻、橡胶、纸张等),还可扑救闪点大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

也可用于扑灭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谷物堆囤等固体物质的火灾、电气设备火灾。

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

(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

)苯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及丙烯腈等大容量储罐,如用水扑救,则水会沉在液体下层,被加热后会引起爆沸,形成可燃液体的飞溅和溢流,使火势扩大。

②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如金属钾、钠、碳化钙等,不能用水,而应用砂土灭火。

③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不能用水流冲击,因为强大的水流能使酸飞溅,流出后遇可燃物质,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酸溅在人身上,能灼伤人。

④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是良导体,容易造成触电。

⑤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以防高温设备遇冷水后骤冷,引起形变或爆裂。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常见化学品危险性及火灾分类序号品名危险性类别主要危险特性火灾危险性类别1 H2氢气第 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甲类2 O2氧气第 2.2类不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3 CL2氯气第 2.2类不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4 NH3氨气第 2.3类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乙类5 CO一氧化碳第 2.1类易燃气体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类6 SIH4硅烷第2.1类易燃气体硅烷为一无色、具窒息性的气味,会与空气反应,有窒息性影响。

与空气接触会自燃,燃烧时会释放出未结晶的二氧化硅浓烟。

高温或火焰时,若钢瓶的释压装置故障可能引起钢瓶爆炸。

若硅甲烷在高压下释放或在高流速下,可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而发生延迟性的爆炸。

甲类7 AsH3砷化氢第2.3类有毒气体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8 PH3磷化氢第2.3类有毒气体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9 CH4甲烷第2.1类易燃气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甲类10 CH3F氟甲烷第 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11 CH2F2二氟甲烷第 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常见化学品危险性及火灾分类序号品名危险性类别主要危险特性火灾危险性类别1 H2氢气第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甲类2 O2氧气第2.2类不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3 CL2氯气第2.2类不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4 NH3氨气第2.3类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乙类5 CO一氧化碳第2.1类易燃气体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类6 SIH4硅烷第2.1类易燃气体硅烷为一无色、具窒息性的气味,会与空气反应,有窒息性影响。

与空气接触会自燃,燃烧时会释放出未结晶的二氧化硅浓烟。

高温或火焰时,若钢瓶的释压装置故障可能引起钢瓶爆炸。

若硅甲烷在高压下释放或在高流速下,可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而发生延迟性的爆炸。

甲类7 AsH3砷化氢第2.3类有毒气体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8 PH3磷化氢第2.3类有毒气体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9 CH4甲烷第2.1类易燃气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甲类10 CH3F氟甲烷第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11 CH2F2二氟甲烷第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常见危险化学品火灾的扑救

常见危险化学品火灾的扑救



⑥灭火人员发现有发生再次爆炸的危险时,应立即向现场 指挥报告,现场指挥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确有发生再次爆炸 征兆或危险时,应立即下达撤退命令,灭火人员看到或听到撤 退信号后,应迅速撤至安全地带,来不及撤退时,应就地卧倒。
一、爆炸品火灾的扑救
例一: 高氯酸

1.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腐蚀性。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 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2.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灭火剂:雾状水。
谢 谢 观 赏
Thank you
三、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火灾的扑救
3.危险特性:白磷接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燃烧和爆炸。在潮 湿空气中的自燃点低于在干燥空气中的自燃点。与氯酸盐等氧化 剂混合发生爆炸。其碎片和碎屑接触皮肤干燥后即着火,可引起 严重的皮肤灼伤。 4.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 5.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橡胶防护服、胶鞋、并佩戴过 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灭火。
三、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火灾的扑救
①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等能升华的易燃固体,受热 易发生燃爆。火灾时可用雾状水、泡沫扑救,并切断火势蔓延途 径。 ②黄磷是自燃点很低、能在空气中很快氧化升温并自燃的物 品。遇黄磷火灾时,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控制燃烧范围。 对着火的黄磷应用低压水或雾状水扑救。高压直流水冲击能引起 黄磷飞溅,导致火灾扩大。黄磷熔融液体流淌时应用泥土、砂袋 等筑堤拦截,并雾状水冷却,对磷块冷却后已固化的黄磷,应用 钳子将其放入储水容器中。来不及时,可先用沙土掩盖,但应做 好标记,等火势扑灭后,再逐步集中到储水容器中。


第2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 二亚硝基苯。

第3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危险化学品的灭火方法

危险化学品的灭火方法
2828
23℃≤闪点≤60℃:易燃液体,类别3
乙B类
灭火剂:泡沫、化学干粉、二氧化碳。喷水或水雾-仅适用于大火。
25
天冬聚脲涂料
2828(79)
闪点<23℃和初沸点>35℃:易燃液体,类别2
甲B类
灭火剂:泡沫、化学干粉、二氧化碳。喷水或水雾-仅适用于大火。
26
天冬聚脲涂料固化剂
2828(69)
闪点<23℃和初沸点>35℃:易燃液体,类别2
6
氢氧化钠
1669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戊类
不燃
7
甲醇
1022
易燃液体,类别2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
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
甲B类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
17
乙醇钠乙醇溶液
2571
易燃液体,类别2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甲B类
灭火方法:干粉、抗溶性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禁止水。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18
丙烯酸甲酯[稳定的]
147
易燃液体,类别2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
10
马来酸酐(顺酐)
1565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呼吸道致敏物,类别1
皮肤致敏物,类别1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附件8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GBJ 16—87)
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防火分区内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设‎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GBJ 16—87)
应为丙类。

3.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GB 50160—92)
4.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GB 50160—92)。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讲解精选全文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讲解精选全文
戊类
24
HCl
氯化氢
第2.2类不燃气体
危险特性: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时有强腐蚀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戊类
25
H3PO4
磷 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燃烧性 不燃, 闪点 无意义;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腐蚀性。
甲类
48
硫、硫磺
第4。1类易燃固体
危险特性: 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甲类
49
二硫化碳
第3.1类 低闪点易燃液体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易爆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CS2液体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于130~140℃时可以自燃。
甲类
12
NO一氧化氮
第2。3类有毒气体
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
乙类
13
NF3三氟化氮
第2.3类有毒气体
强氧化剂.受热或与火焰、电火化、有机物等接触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与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剂能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
14
C4F6
六氟—1,3-丁二烯
甲类
38
丙烯酸树脂
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易燃,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挥发的气体对人体有害.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会引起回燃。当达到一定温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危险化学品火灾消防

危险化学品火灾消防

危险化学品火灾消防危险化学品火灾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火灾类型之一,由于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很容易蔓延且带来很大的危险性。

因此,消防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特点,有效地处理火灾事故。

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特点:1、爆炸危险性高:危险化学品火灾容易引发爆炸,会加剧火势,同时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和危险。

2、烟雾易上头:危险化学品火灾烟雾中常常含有毒性物质,如果吸入过量,会导致意识模糊或者中毒的情况。

3、火势难以掌控:由于危险化学品本身含有易燃物武器、氧气和助燃物,因此火势容易扩大而很难掌控。

面对这些特点,消防救援人员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控制危险化学品火灾。

1、保持冷静,采取有效措施扑灭火源:危险化学品火灾需要消防人员加强掌控火源,通过喷洒冷水、泡沫等灭火作用将火势控制住。

2、封锁危险区域,防止事态扩大:实行危险区域封锁控制措施,防止火势扩大和影响周围环境,同时也可隔离毒烟和毒气的飘散。

3、及时有效救援:在消防人员进行灭火控制后,需要及时调动救援人员,通过进行第一时间的伤亡救助和相关群众人员的疏散来降低火灾对人员的影响。

另外,为了有效防范危险化学品火灾的发生,消防人员在平时需要加强安全的管理,尽可能减少火灾的发生。

例如定期进行相关安全防护工作和设施的检查维护,避免火源和易燃物之间的接触,以及在安装危险化学品时,需要符合安全标准检验,防范火灾的发生。

危险化学品火灾是一种危险性很高的火灾类型,消防救援人员需要有关火灾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火源,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也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2015-12-18 健康安全环保小助手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 C的液体雾滴注:1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一座厂房内或防火分区内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 (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米取防火设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炸下限<10 %气体的固体物质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注:难燃物品、非燃物品的可燃包装质量超过物品本身质量的四分之一时,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3、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4、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危险化学品火灾常用灭火剂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6类: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E类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F类厨余类火灾。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灭火时应按照现代防火技术、生产工艺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

火灾中的燃烧物品分类与处理方法

火灾中的燃烧物品分类与处理方法

火灾中的燃烧物品分类与处理方法在火灾中,燃烧物品是造成火势蔓延和损失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不同类型的燃烧物品,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灾中的燃烧物品分类与处理方法。

一、易燃物品的分类与处理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易燃物品包括液体、气体和固体。

根据易燃物品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液体易燃物品液体易燃物品是火灾中常见的燃烧源之一。

如汽油、酒精、溶剂等。

处理液体易燃物品时,首先要远离明火或明显的火源,并确保通风良好的环境。

如果发生泄漏,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封堵,避免液体扩散。

同时,使用适当的灭火装置进行扑灭,如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2.气体易燃物品气体易燃物品主要指气体罐、瓶、管等容器中的压缩气体。

如液化石油气、氧气、乙炔等。

在处理气体易燃物品时,应避免暴露在明火或明显的火源下。

及时关闭气体阀门,并确保通风良好的环境。

如果发生泄漏,需立即采取措施,如用湿毛巾、泡沫灭火器等遮盖泄漏点,确保安全。

3.固体易燃物品固体易燃物品主要指固体材料在火灾中产生明火的物质。

如纸张、木材、塑料等。

处理固体易燃物品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远离明火或明显的火源。

尽量使用灭火器具或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如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处理方法危险化学品是一类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爆炸、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的物质。

根据危害程度和特性,可将危险化学品分为以下几类:1.易燃危险化学品易燃危险化学品主要指易受热或明火点燃并能迅速蔓延燃烧的物质。

如甲醛、苯、醇类等。

处理易燃危险化学品时,应避免明火或明显的火源。

如果发生泄露或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2.腐蚀性危险化学品腐蚀性危险化学品主要指具有强酸性、强碱性或其他腐蚀性的物质。

如硫酸、盐酸、氢氟酸等。

处理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远离其他可燃物品。

遇到泄漏或泄露情况,需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使用中和剂、冷却等。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其燃爆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其燃爆特性

常见化学品危险性及火灾分类序号品名危险性类别主要危险特性火灾危险性类别1 H2氢气第 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甲类2 O2氧气第 2.2类不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3 CL2氯气第 2.2类不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4 NH3氨气第 2.3类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乙类5 CO一氧化碳第 2.1类易燃气体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类6 SIH4硅烷第2.1类易燃气体硅烷为一无色、具窒息性的气味,会与空气反应,有窒息性影响。

与空气接触会自燃,燃烧时会释放出未结晶的二氧化硅浓烟。

高温或火焰时,若钢瓶的释压装置故障可能引起钢瓶爆炸。

若硅甲烷在高压下释放或在高流速下,可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而发生延迟性的爆炸。

甲类7 AsH3砷化氢第2.3类有毒气体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8 PH3磷化氢第2.3类有毒气体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9 CH4甲烷第2.1类易燃气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甲类10 CH3F氟甲烷第 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11 CH2F2二氟甲烷第 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2015-12-18健康安全环保小助手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3、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4、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危险化学品火灾常用灭火剂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6类: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E类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F类厨余类火灾。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灭火时应按照现代防火技术、生产工艺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

下列就这几类灭火剂的应用范围作一简要的介绍。

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品、粮草、棉麻、橡胶、纸张等),还可扑救闪点大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

也可用于扑灭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谷物堆囤等固体物质的火灾、电气设备火灾。

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

(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

)苯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及丙烯腈等大容量储罐,如用水扑救,则水会沉在液体下层,被加热后会引起爆沸,形成可燃液体的飞溅和溢流,使火势扩大。

②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如金属钾、钠、碳化钙等,不能用水,而应用砂土灭火。

③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不能用水流冲击,因为强大的水流能使酸飞溅,流出后遇可燃物质,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酸溅在人身上,能灼伤人。

④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是良导体,容易造成触电。

⑤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以防高温设备遇冷水后骤冷,引起形变或爆裂。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2015-12-18健康安全环保小助手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注:1 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防火分区内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设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注:难燃物品、非燃物品的可燃包装质量超过物品本身质量的四分之一时,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3、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4、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危险化学品火灾常用灭火剂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6类: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E类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F类厨余类火灾。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灭火时应按照现代防火技术、生产工艺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

下列就这几类灭火剂的应用范围作一简要的介绍。

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品、粮草、棉麻、橡胶、纸张等),还可扑救闪点大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

也可用于扑灭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谷物堆囤等固体物质的火灾、电气设备火灾。

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

(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附灭火介绍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注:1 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或防火分区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设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注:难燃物品、非燃物品的可燃包装质量超过物品本身质量的四分之一时,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危险化学品火灾常用灭火剂
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6类:
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E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F厨余类火灾。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灭火时应按照现代防火技术、生产工艺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

下列就这几类灭火剂的应用围作一简要的介绍。

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品、粮草、棉麻、橡胶、纸等),还可扑救闪点大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

也可用于扑灭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谷物堆囤等固体物质的火灾、电气设备火灾。

2、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

(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


苯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及丙烯腈等大容量储罐,如用水扑救,则水会沉在液体下层,被加热后会引起爆沸,形成可燃液体的飞溅和溢流,使火势扩大。

②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如金属钾、钠、碳化钙等,不能用水,而应用砂土灭火。

③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不能用水流冲击,因为强大的水流能使酸飞溅,流
出后遇可燃物质,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酸溅在人身上,能灼伤人。

④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是良导体,容易造成触电。

⑤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以防高温设备遇冷水后骤冷,引起形变或爆裂。

泡沫灭火剂是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的有效灭火剂,分为化学泡沫、空气泡沫、抗溶性泡沫和氟蛋白泡沫等。

1、化学泡沫灭火剂(MP)
化学泡沫灭火剂在发生作用后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它与发泡剂作用便生成许多气泡,能覆盖在着火物的表面上隔绝空气。

同时二氧化碳又是惰性气体,不助燃。

化学泡沫灭火剂不能用来扑救忌水忌酸的化学物质和电气设备的火灾。

2、空气泡沫灭火剂(MPE)
空气泡沫灭火剂的作用是当其以一定厚度覆盖在可燃或易燃液体的表面后,可以阻挡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进入火焰区,使空气与液面隔离,也防止火焰区的热量进入可燃或易燃液体表面。

在高温下,空气泡沫灭火剂产生的气泡由于受热膨胀会迅速遭到破坏,所以不宜在高温下使用。

构成泡沫的水溶液能溶解于酒精、丙酮和其他有机溶剂中,使泡沫遭到破坏,故空气泡沫不适用于扑救醇、酮、醚类等有机溶剂的火灾,对于忌水的化学物质也不适用。

3、抗溶性泡沫灭火剂(MPK)
当产生泡沫时,在泡沫层上面形成连续的固体薄膜。

这层薄膜能有效地防止水溶性有
机溶剂吸收泡沫中的水分,使泡沫能持久地覆盖在溶剂液面上,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

这种抗溶性泡沫不仅可以扑救一般液体烃类的火灾,还可以有效地扑灭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火灾。

4、氟蛋白泡沫灭火剂(MPF)
氟蛋白泡沫灭火剂能在油层表面形成一个包有小油滴的不燃烧的泡沫层,即使泡沫中含汽油量高达25%也不会燃烧,而普通空气泡沫层中含有10%的汽油时即开始燃烧。

因此,氟蛋白泡沫灭火剂适用于较高温度下的油类灭火,并适用于液下喷射灭火。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

将经过压缩液化的二氧化碳灌入钢瓶,便制成二氧化碳灭火剂(MT)。

可以用来扑灭精密仪器和一般电气火灾,以及一些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但是二氧化碳不宜用来扑灭金属钾、钠、镁、铝等及金属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钾、过氧化钠)、有机过氧化物、氯酸盐、硝酸盐、高锰酸盐、重铬酸盐等氧化剂的火灾。

因为当二氧化碳从灭火器中喷出时,温度降低,使环境空气中的水蒸气凝聚成小水滴,上述物质遇水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热量,抵制了冷却作用,同时放出氧气,使二氧化碳的窒息作用受到影响。

干粉灭火剂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3类:
1、以碳酸氢钠(钾)为基料的干粉,可用于扑灭易燃液体、气体和带电设备的火灾;
2、以磷酸三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及其混合物为基料的干粉,用于扑灭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及带电设备的火灾;
3、以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钡、碳酸钠等为基料的干粉,用于扑灭轻金属火灾。

一些扩散性很强的易燃气体,如乙炔、氢气,干粉喷射后难以使整个围的气体稀释,灭火效果不佳。

它也不宜用于精密机械、仪器、仪表的灭火,因为在灭火后留有残渣。

此外,在使用干粉灭火时,要注意及时冷却降温,以免复燃。

卤代烷灭火剂主要通过抑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使燃烧中断,达到灭火目的。

其作用是夺取燃烧连锁反应中的活泼性物质,这一过程称为断链过程或抑制过程。

由于完成这一化学过程所需时间往往比较短,所以灭火也就比较迅速。

卤代烷灭火剂适用于扑灭各种易燃液体火灾和电气设备火灾;因为具有灭火后不留痕迹、毒性低等优点,也适应扑灭精密仪器、贵重生产设备、图书档案等火灾,但不适用于扑灭活泼金属、金属氢氧化物和能在惰性介质中自身供氧燃烧的物质火灾。

虽然卤代烷灭火剂效率高,
但由于卤代烷对大气臭氧层破坏性很大,中国消防行业在2000年前基本完成卤代烷灭火剂的替代、转换、改造工作,2005年起禁止卤代烷灭火剂和灭火器的使用。

7501
7501灭火剂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为三甲氧基硼氧烷,是扑灭镁铝合金等轻金属火灾的有效灭火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