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论真题

2003年上海市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者)录用综合考试

《申论》试卷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主要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书面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

二、材料

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一轮人才流动给青年才俊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时,也让国有单位经受了严峻考验。

齐红儿,女,36岁,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英语系,毕业后任职于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7年,齐红儿出任国际服务贸易处副处长,开始参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工作。1998年2月,年满32岁的齐红儿被任命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服务贸易领域牵头人,成为中国“入世”谈判核心成员中唯一的女性。

2001年中国入世前夕,齐红儿突然跳槽到微软中国公司,出任“政府关系高级经理”。消息一时,一时舆论哗然。

请看以下有关材料:

1.外经贸部是齐红儿付出了12年青春的地方,也是她成长的土壤。从1988年到2000年底,齐红儿在外经贸部酒下了数不清的心血和汗水;外经贸部也提拱给许多难得的机会,让她在联合国、在APEC、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舞台上充分锻炼和提升了自己。至今,齐红儿对外经贸部仍“深深的感激”。但是,她虽然在情感上有些不舍,最终还是离开了外经贸部。

2.齐红儿说:“我离开外经贸部绝不是因为待遇低,机关里固有的沉闷和刻板与我的个性实在难以相容,这种冲突在我从事重大工作的时候可能并不尖锐,但回到平凡的工作氛围中,一定会影响到我和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要说对个人的进步没影响将是不可能的。”

3.1989年,齐红儿到外经贸部第二年就曾提出过辞职,她觉得机关生活过于死板,和自己的性格不合。由于种种原因,辞职被拖了很长时间后不了了之。

4.尽管外经贸部是个较为开明的地方,辞职不成的齐红儿仍给人留下了“不安分”的印象。不服输的她努力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去,暂时深埋离开的想法。繁忙而责任重大的工作,让她无暇细想。

5.2000年9月,在最后一场艰苦的谈判结束后,为放松自己,齐红儿跑到上海去听了罗大佑演唱全。台上罗大佑唱起那些曾经多么熟悉的老歌时,齐红儿

的眼睛在一瞬间湿润了,心底深处对自由的追逐在那一刻升腾。中国入世谈判即将全部结束,齐红儿觉得,到了回归自我个性的时机。

6.离职前,齐红儿与国际司易小准司长、外经贸部龙永图副部长都有过长谈。2000年9月底,在日内瓦,当最后一场谈判取得圆满成功之后,齐红儿向石厂生部长详谈了自己离开的原因。石部长告诉她:第一,表示理解;第二,希望她在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当时预计中国将于2000年底加入)后再离开;第三,相信齐红儿的人格和道德品质,会把所有的秘密深深埋藏在心里。高层领导的信任和理解让齐红儿感动。

7.齐红儿的工作涉及诸多国家机密,按规定,她被要求在外经贸部其他不涉密岗位工作一年,度过保密期后地能辞职;否则,就要以“辞退”处理。齐红儿痛苦地选择了后者,她不愿意“晃荡”一年再走。她被“辞退”的公告刊登在外经贸部机关报《国际商报》上。

8.从瑞士回国后,许多知名跨国公司求贤若渴,汾汾登门拜访,他们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希望齐红儿加盟,但都遭到她的拒绝。她有一条重要的原则:绝不加入服务贸易领域的外资企业。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的开伦并不是最高的,但齐红儿心里踏实。她说:“软件行业已经完全开放,我去微软不会有任何嫌疑。”

9.2001年1月,齐红儿办完了所有的手续,细心的她退回了部里多发给她的一个月工资和部里福利分房中给她的100多平方米的住房。

10.齐红儿在微软中国的职位是“政府关系高级经理”,这是为她专设的职位。齐不否认微软的选择与她的公务员背景有关。她说:“很多人对这个职位有误会,认为就是走门子拉关系之类。其实大的跨国公司不会干违法的事。我的工作,只是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沟通,遇到不公平待遇时能有申述的机会。”

11.齐红儿在微软的原则是:第一,我绝不会出卖国家秘密为自己谋取私利;第二,我也不想用过去谈判中所积累的人际关系来办事。我在微软一次也没有找过那些在谈判中和我并肩作战的信息产业部官员。我的优势在于我丰富的经验,我比别人更懂得怎样与公务员打交道。

12.建立在个人道德上的阀门毕竟是靠不住的。对齐红儿的出走,外经贸部不愿多谈,但也承认,“至少留下了一个安全隐患”,“齐红儿知道得太多了。”

13.她到微软不久就遇到了2001年APEC上海会议,她负责安排会议期间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访华事宜。由于在安排比尔盖茨参加APEC上海会议上的成功,齐红儿被授予“精英雇员奖”。这在微软是相当高的荣誉,对于刚加入微软不到一年的新雇员更为难得。

14.齐红儿在微软的迅速走红,招致了一些嫉妨甚至个别人的意压制。这些与在国家机关工作的状况截然不同。在这些小小的烦恼和不快之余,她开始反思

外企,反思自己走过的路:“外企有外企的好处,可以让你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在外企,再精英的雇员也只能是雇员,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主人,没有那种归属感。而有这些东西也许是比高薪更为重要的。”

15.2002年3月,齐红儿辞离微软中国,下一步目标:募集资金,创办自己的企业。

16.齐红儿显然是这次人才流动的标志性人物。她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人。在亚行驻中国代表处的25个工作人员中,有11个官员,其中9人是原中国国家机关的官员,这9人分别来自央行、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交通部等国家部委,包括5个处长、1个副处长,“简直可以组成一个小政府!”流动是永恒的。

三、申论要求

1.有条理地概述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50字。(20分)2.国有单位人才外流是流失,还是流动?专家认为,对国家是流动,对单位是流失。比如齐红儿。假定你是国有单位的管理人员,请你就国有单位人才流动(流失、引进)的问题,提出应对意见。从虚、实两方面考虑,尽可能全面些。(30分)

要求:(1)意见合理,具体可行。(2)条理清楚,语言简明。(3)字数不超过300字。

3.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50分)

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上海市2005年公务员录用综合考试申论试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1996年着手《行政许可法》的调研,起草工作,并形成了《行政许可法》征求意见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行政许可法列入立法规划,确定由国务院提出法律草案。由此,国务院法制办以征求意见稿为基础,结合清理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从2000年初开始《行政许可法》的起草、调研、论证、就起草这部法律涉及的主要问题,征求了地方人民政府、国务院部

门、专家学者的意见。

(2)在此基础上,国务院法制办起草了《行政许可法》初稿,于2001年7月印发国务院各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及较大的市人民政府的法制工作机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单位以及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召开3个座谈会,听取国务院部分部门,一些地方人民政府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几次召开国内外专家参加的论证会,研究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行政许可制度。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行政许可法》草案。

(3)草案经2002年6月19日国务院第6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于2002年7月5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02年8月23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开始对草案进行审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分关注《行政许可法》,并再次将《行政许可法》列入2003年的立法规划。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第四次会议连续对这部法律草案进行审议。在审议过程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负责,踊跃发表意见。仅在第四次常委会会议上,根据常委会委员的意见,草案就做了8个方面,40多处修改。2003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以151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了这部法律,这么高的通过率在我国的立法史上也是少见的。

(4)这一法律规定了行政许可的范围,也规定了不许设置行政许可的事项 ;规定行政许可除非由法律规定,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行政许可必须有时间限制,不得无限制拖延;只有法律和法规才能设定行政许可,部门规章和一般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许可一旦批准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必须有充分的公共利益,并且给公民和组织带来的损失进行补偿;禁止行政许可转让,严禁资格考试强制培训和购买指定教材等等。

(5)《行政许可法》第一次将那些市场主体做得了而且做得好的事项完全交给了市场主体,大大缩小了政府审批的范围,从根本上体现了还权于民。因此,《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是公民和其他市场主体权利的一次大解放。《行政许可法》从限制政府的许可权力,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基本权利两方面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思想。在《行政许可法》总共8章83条的法律中,有29条是关于行政许可实施程序的规定,占条文总数的三分之一,其涉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期限、听证、变更、延续,特别程序等行政许可实施的方方面面。有关程序的每一个条款中,无不体现了便民原则:省级政府经国务院批准,可将几个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一个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涉及机关内部几道环节的,应当“一个窗口”对外;依法需要几个部门几道许可的,可以由一个部门牵头征求其他部门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实行联合办事,集中办理,尽量减少“多头审批”;

行政机关应当将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条件、数量、程序、期限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示范文本在办公场所公示,以防止“暗箱操作”;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方式提出,也可委托代理人提出,不必都亲自到行政机关办理;行政许可决定尽量做到当场受理,当场决定,不能当场决定的,要出具受理凭证,并最迟在30日内做出决定。行政许可法在程序方面的规定不仅严格,而且细致,极具可操作性。如规定行政机关的受理决定要加盖公章并注明日期,以便有据可查 ;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一次性告知,以免当事人多跑路;不予受理的行政许可要书面答复等等。

(6) 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启动,到《行政许可法》的出台,我国政府的管理理念、工作思路、施政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出台,“跑”审批将一去不复返,曾经高高在上的政府将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平台上与公民对话。从“行政审批”到“行政许可”一词之差,却反映了政府在管理理念上的变化和突破。

(7)《行政许可法》将行政许可的设定权严格限制在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之上,剥夺了部门规章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设置权,有力地遏制行政权力扩大的趋势。这一规定意味着,今后只有法律,法规有权设定行政许可,其他任何形式的红头文件都不得染指许可,否则均属无效。

(8)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和控制行政许可的种类和数量,《行政许可法》还通过规定许可范围,列出许可项目等方式规范立法机关的设定行为,强调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 行业组织

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 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

够解决的事项,均不得设定许可。即使已经设定的行政许可,也不宜长期存在,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机关必须适时进行许可评估,及时修改和废止已经设定的行政许可。当然,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否则应停止实施。这些规定对于保障各级行政机关依法实施必要的行政管理,遏制各级行政机关滥设行政许可具有重要意义。

(9)《行政许可法》明确要求,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原则。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等必须公开,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许可的依据,而且申请人有权要求行政机关提供相关的资料。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草案,拟设定行政许可的,起草单位应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指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许可的必

要性,对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室公示。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要将有关决定和申请人的资料予以公开,允许公众查阅。

(10)《行政许可法》对行政机关的监管责任作了多项具体的规定。如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行政许可实施中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行政机关应当创造条件,实现与被许可人,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计算机系统互联,核查被许可人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行政机关可以对被许可人生产经营的产品依法进行抽样检查、检验、检测,对其生产经营场所依法进行实地检查。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检验等等。《行政许可法》还明确规定,把行政许可权行政许可的实施权,延伸到对被许可人活动的监督的环节,即“谁审批谁监督”。同时,对监督行为本身也作了非常明确的规范。第一,实施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他有权的机关对被许可人必须进行监督,但是这种监督原则上以书面监督为主,即我们的监督检查一方面要监督它,另一方面又不能扰民。第二,对一些需要实地检查的,行政机关在行使权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与老百姓发生冲突。第三,允许老百姓举报和被许可人举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允许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被许可人的活动投诉举报,这是充分利用当事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来强化行政许可监督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行政机关都不得干扰影响被许可人,都不允许吃、拿、卡、要。

(11)《行政许可法》对行政机关该许可的不许可、不该许可的乱许可等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同时,规定了实施行政许可原则上不准收费,实施行政许可不得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从而确保了权利与责任挂钩,权利与利益脱钩,从制度上防止利用行政许可“寻租”。

(12)在充分肯定《行政许可法》的意义的同时,也有专家对《行政许可法》是否能顺利实施表示担心:因为这是从法律高度对政府行政审批权力的一次限定,是对行政许可权力的一种约束,而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审批制度还有相当的惯性,要在短期之内对此进行改革,尤其是从法律上彻底自我革命,这本身就不容易。而且,从程序上来看,《行政许可法》的制定过程,基本上还是属于行政立法,在立法过程中缺乏辩论程序,带有较强的执政领导意志的色彩,虽然领导人有意推进《行政许可法》,但在行政体系内部阻力较大的情况下,领导人的力量也比较有限,这样《行政许可法》出台就遇到了一些阻力。推动《行

政许可法》出台的核心动力是行政审批领域的腐败问题。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化,行政许可法也就自然而然地推上了前台。当然,反腐败意味着利益结构的调整,《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往往意味着不同利益的较量,自然也会遇到不小的阻力。

(13)还有专家对《行政许可法》的某些内容提出了批评意见:《行政许可法》本应明确分权,肯定最近20多年来的分权化改革成果,但从条文上看,比较集权,行政许可的设定权过于集中于中央,集中于上级,这似乎更为现实或实用,如有利于反腐败。但从长远来看,很难说是超前。有些概念较为模糊,比如设定行政许可的12~13条中,看似强调了自律自主机制,实际上有些模棱两可,很容易被行政机关随意解释,在实践中会有很大的争议,这很难说是有效的法律原则。另外,该法没有明确规定行政许可与其他种种变相的行政许可权力之间的关系,很容易使得法律规范了行政许可,却使得很多行政许可可以非行政许可的形式出现。强调上级机关责令改正等的规定,使该法的法律性弱化,规章性强化。又比如说“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仍属于“有罪推定”的法理逻辑,因为有罪无罪是司法机关确定的事情,而不是有罪了才移交司法机关,司法机关不是惩罚机关,而是审判机关。再说,因为反腐而立法的初衷,也不符合该法的本位用意,显得有些大材小用,没有立足长远。

三、申论要求

(一)请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15分)

(二)以下是对上述材料中反映的问题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一些可能与材料的内容不一致,请你指出哪几个不一致,并在各自的下面说明你的理由和原因。对观点一致的说法请勿作答,否则扣分。每条说明字数在200字以内。(20分) 甲:《行政许可法》的出台,从1996年开始着手起草,其间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见,并借鉴了外国的立法经验,历时七年之久,最终以少见的高票通过,这说明《行政许可法》是一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法律。

乙:《行政许可法》严格限定了设定行政许可的范围,也明确了不许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这些规定都是对政府公权力的制约,对公民私权利的一种确认和保护。

丙:《行政许可法》是根据市场能否良好地自我调节为标准来划分是否需要设定行政许可,这是对市场经济制度的进一步确认和推动,实施《行政许可法》将大大有利于市场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发挥调节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丁:《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一次重大历史性变革,彻底改变了过去办理审批的方式和程序,极大地方便了公民私权利的行使,有力地遏制了行政权力的扩张。

戊:我国出台的《行政许可法》本质上仍属于行政法规的范畴,主要反映的还是政府单方面改变的一些意愿,对于公民私权利一方的愿望则表达得很少,加之过往的旧制度的惯性,《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效果仍不能报以过高的期望。

己:《行政许可法》制定并出台的背景是我国之前的行政审批制度易于滋生腐败,因而其立法的目的在于遏制腐败,而并非是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不平等对话模式。这使得《行政许可法》的诞生充满了先天缺陷。

(三)假定你是某机关的工作人员,请你就我国《行政许可法》出台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对策或建议。可以全面谈,也可以就某个方面谈。要求:(1)意见合理,具体可行;(2)条理清楚,语言简明;(3)字数不超过400字。(15分)

(四)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50分)

2006年上海市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卷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申论材料

(1)上海市举行“新录用公务员基层实习工作会议暨示范基地授牌仪式”,1700多名2005年新录用的公务员正式进入全市61家单位的359个实习基地,开始为期一年的实习锻炼。这是上海首次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基层实习锻炼制度。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事局决定今后将在全市推行这项制度,新录用公务员在规定的试用期内必须到基地单位或岗位锻炼一年。基层实习单位包括乡镇、街道、居委会、村委会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实习岗位主要指从事社区党建、社区服务、信访接待、住房动迁、注册登记、执法检查、劳动生产、教学科研等一线工作岗位。新录用人员无故不参加基层实习锻炼的,不予任职;经基层实习锻炼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公务员录用资格。

(2)有关部门为16家市公务员基层实习示范基地进行了授牌。国家人事部

有关领导和中共上海市委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国家人事部有关领导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上海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基层实习锻炼制度这一举措,他要求上海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把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对基层实习工作的组织、考核、反馈、激励等各项环节加强探索,及时总结,形成经验,为全国制度相关制度提供经验。

(3)市委有关领导在讲话中指出,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基层实习制度,让广大青年公务员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第一天起,就培养他们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增强他们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为民服务的宗旨等意识,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定要从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充分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他要求,全市各实习基地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落实锻炼岗位,安排好实习内容,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带教老师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以其宝贵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对实习人员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给予全面、充分的教育和引导;参加实习锻炼的青年公务员要珍惜实习机会,扎根基层,虚心学习,锐意进取,努力在学习锻炼中增长执政为民的本领。

(4)近年来,上海党政机关每年招录2000多名公务员,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高校应届毕业生。这些从家门到校门、再直接考入机关门的“三门干部”,虽然经验百里挑一的激烈竞争和遴选,显示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潜能,但因普遍缺乏扎实的社会实践和艰苦环境的磨炼等“先天不足”,实际工作能力显得不够。因此,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基层实习制度,是通过制度安排补上“三门干部”“社情民意”的“短腿”,锻炼脚踏实地的“真功”。

(5)正如上海市人事局公务员管理处负责人所说,大学生公务员存在四大通病:对我党历史、国家历史和优良传统缺乏深刻了解,对群众缺乏真情实感,不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缺少在不同岗位实际锻炼经验,总揽全局、化解矛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不如有过基层经验的同志;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这是靠自己竞争赢得的,有自我优越感,却没有认识到这是党和国家多年培养的结果。

(6)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和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依然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

(7)世界银行行长沃尔夫威茨于今年10月12日—15日对我国进行了访问。

他第一次访华在1983年2月,与22年前记忆中的中国相比,沃尔夫威茨肯定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他说,中国整体社会,尤其是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善,“很难想象半个世纪前西方世界曾认为中国是多么缺少希望,看看今天,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世人瞩目。”但是对于此次访问他谈及更多的是贫富差距。他说,今天北京已经是一个现代的国际大都市,兰州则还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而黄土高原上的一些农民才刚刚搬出窑洞。于是我更惊讶于那么大的中国居然只有一个时区。用联合国界定的每人每天收入在1美元以下的标准看,中国目前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民办贫困人口的12%,居世界第二位。而2004年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其标准是年收入668元以下。沃尔夫威茨认为“中国减贫任务还非常艰巨”。

(8)据专家统计:我国目前绝对的人口有2600多万,再加上失去土地、没有生活保障的大概有5000—8000万,下岗的人员有3800万。同时,流动人口也出现了高峰。每年有800—9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还有小城市向大城市的流动,城市之间人口的互相流动。随着人口的大量流动,将为城市的就业、城市的管理、城市的社会保障以及城市的安全稳定带来巨大压力。这就要求政府公职人员积极努力,来减轻社会的阵痛。所以要特别重视社会管理工作,来调和社会各阶层的矛盾,解决一些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新录用公务员进入社会基层实践,可以增加了解社会实际情况的机会,增强他们的群众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9)从目前看大学生公务员的不足也是明显的。比如说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脱节。但世界经合组织(OECD)在1996年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将知识分为四类:一是知道什么是知识(Know-what);二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三是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四是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而其中有些知识属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即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明确表达的知识,有些知识属于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即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上的并涉及各种无形因素如个人信念、观点和价值观等的知识。学习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应用于实践,进而又发展出新的隐性知识。新录用公务员参加实习锻炼,实际上就是增加他们了解社会的知识,以及“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美国人有句谚语:只有实践的钥匙,才能打开知识的宝库。欧洲人也说:空谈使真理黯然失色,时间使真理增添光辉。虽然这些话不一定全面,也反映了实践知识的重要性。

(10)不仅是大学生公务员,就是长期从事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常常感到理论知识与实践也会出现鸿沟。哈耶克认为,人类所运用的许多知识都是与具体的

时间和地点相关的知识,是难以书本化的;能够书本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知识,是人们所说的科学的知识,这种知识只是人类所运用的知识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来理解,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出现鸿沟,关键在于理论知识难以概括时空知识,而实践却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的是与具体时间和地点相关的知识。因此,对大学生公务员来说更需要实践的锻炼。

(11)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也不是完全成正比的。一方面,知识与能力是紧密相连的。掌握知识的速度、质量与能力有关。一个能力强的人较容易获得某种知识。反之,一个能力弱的人要获得同样的知识一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知识为能力的发展提供基础。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往往见解深刻,思考问题比较周密,处理同样的事情比一个没有知识或知识面狭窄的人要快得多,成功的把握大得多。可以肯定地说,凡不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低级的技能,甚至是本能。在某个领域内没有知识,在该领域内也必定是无能的。正是由于已掌握的知识的广泛迁移,个体才形成系统化、概括化的心理结构,从而形成某种能力。对人的认识活动而言,其所需的两种最基本的技能,无论是观察力还是思维力,都离不开知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深刻影响,重知识轻能力培养的状况长期存在。尽管在国家制度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宗旨中不断提出培养能力的要求,但在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情况,社会上曾一度批评我们培养“高分低能”的人。

(12)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有许多深刻的看法,“饼干和猎枪”的说法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不能仅仅向学生提供饼干以供养他们,重要的是给他们猎枪,教其使用,让学生学会打猎,自己得到食物。有人打一个比方说:现在的大学生就像一个仓库管理员,只是看管理着一堆知识,并且还是没有秩序的知识,更不用说应用了。这正是大学生公务员能力欠缺的表现,大学生公务员应该在大学里就学会运用知识的技能,但是这一点极少数人能做到。因为,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使多数大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能力较强,但是实践动手能力、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能力较差,作为政府公务员人员,只有了解社会,才能承担起公共服务的责任。

(13)与知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才,必须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坚实的基础技能。基础是指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即指必需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必备的基本实践能力。第二,宽广的技术知识。在知识经济社会里,自动化、智能化、远程化的集成技术驾驭着生产过程。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扩大专业覆盖面,为此,必须培养具有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一专多能的“通才”以替代传统的“专才”。第三,灵活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是泛指劳动者所具备的知识、技术、素质的外化和体现。如技术的操作、管理、维修能力等;又包括人的一般能力,如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社会能力、意志品质和健康心理等。当然,知识型

生产结构日益多元化,对人才的文化层次、技术的要求,也是千差万别的。

(14)上海市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基层实习锻炼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对这一制度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有的同志认为:经过历次党政机构改革,不少部门人员大幅度减少,但工作量在不断增加,机关同志普遍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现在好不容易争取到新公务员名额,但却在一年以后才能使用。

(15)也有的同志认为,一般新进公务员要一年以后才能熟悉工作。而现在的锻炼安排又基本不考虑用人部门的工作领域,他们回到机关后必须从头开始熟悉,其实机关有些部门的业务主要不是直接面对社区群众,比如工业部门、科技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统战部门、教育部门、财税部门等。现在一概到社区,到基层,与今后的业务工作基础脱节。也就是说,这些同志在基层一年,回到单位后又要适应一年,两年后才能独立开展工作,这对这些同志进入机关角色无疑时间偏长。

(16)让我们也听听新进公务员到基层实践锻炼的体会吧:李景是宝山区人事局2004年新招录的公务员,去年9月到工作生活环境艰苦的长兴乡创建村挂职锻炼,任村委主任助理。他说:以前从没想过基层工作是如此纷繁复杂,民政、治安、党建、道路、水利、农业生产、计划生育等样样要管,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才懂得基层干部太不容易了,对以前不以为然的基层干部也产生了特别敬佩的感觉。李景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很好,最初他曾怀着促进农村工作现代化的良好意愿而“居高临下”地设计了“村务工作电子化”的课题,可入村5个月后他实际交出的调研报告却是《长兴乡创建村贫困农民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报告向乡政府提出了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强化社会救助和就业最低工资保障等建议。李景说,自己调研报告选题的变化,真实又典型地反映出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后的思想感情的深刻变化,从这点上说,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实习锻炼,的确使他们都有了“脚踏实地”的巨大收获。

三、申论要求

1.给定材料中提到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实习锻炼制度的问题,下面是关于实行这个制度必要性的论述。在A—E六段话中,请先判断正确与否,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对于你认为是不正确选项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字数不超过200字。(20分)

A.坦率地说,由于近年来新录用的公务员大多数是新毕业的大学生,公务员队伍的总体素质有所下降,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实习锻炼制度的推行,是为了改变这一趋势。()

B.当前,我国进入一个社会矛盾凸显期,因此,迫切需要新录用公务员迎接挑战,主动承担起化解矛盾、协调冲突、稳定社会的历史使命,才不辜负人民

的期望。()

C.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第一线了解社情民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一层用意是端正对自己所取得成绩和进步的不正确认识,因为,少数人往往把成绩和进步归于自己,而往往忽视党和人民对自己的培养和教育。()D.新录用的公务员大都属于“三门干部”,他们的理论水平较高,对基本国情也有较深程度的了解和认识,但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他们对人民缺乏感情。如果不去基层锻炼,很容易产生当官做老爷的思想,对巩固执政地位和提高执政能力是不利的。()

E.上海在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实习锻炼制度的积极探索,主要是由于上海的城市化程度最高,基层的社会情况最复杂,社会矛盾在全国也是最多的,这个城市提早进入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2.请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文字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150字。(15分)

3. 给定材料罗列了不断完善新录用公务员基层实习锻炼制度,切实提高新录用公务员实践能力的意见和建议,请提出您的对策。文字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15分)

4.请以“不断完善基层实习锻炼制度,促进新录用公务员健康成长”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50分)

200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在2005年9月召开的全国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努力在实践中培育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各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公务员精神。

2.公务员精神是公务员的政治素养、思想作风、道德情操、工作态度、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公务员队伍一贯的严格要求,既是对长期以来广大公务员崇高精神和优秀品德的创新概括,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公务员新的要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吸收了当代政治文明先进思想成果;既是公务员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又是平时工作中必须遵从的基本准则。

3.“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是公务员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这就是要时时处处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大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上,坚持以自己的全部工作为党分忧、为国建功、为民造福。“格尽职守、廉洁奉公”是公务员作风建设的关键,就是要以对党和国家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努力提高适应本职工作需要的能力和水平,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少说空话,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促进发展,造福群众。“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是公务员做好工作的保障。就是要增强全局观念,坚持以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努力营造心齐气顺、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氛围,加强团结、大力协同、做好工作。

4.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逐步完善,公务员精神的培育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来进行建设。2003年国家人事部颁布了《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对公务员履行职责。执行公务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作了明确规定,其主要内容有:一是政治坚定;二是忠于国家;三是勤政为民;四是依法行政;五是务实创新;六是清正廉洁;七是团结协作。八十品行端正。

5.公务员精神是公务员行为规范的核心,新形势下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意义重大。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尹蔚民在2006年上海召开的公务员精神研讨会上指出: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绩政观,维护最广大人们群众利益的本质要求,是在公务员队伍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措施和具体体现,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而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掌握与所从事的业务工作下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促进发展、推动改革、维护稳定的本领;有利于广大公务员不断提高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水平,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从而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各专业之间的协作要求也

越高,团结协作逐渐成为公务员的一种能力要求。

6.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从立法的角度对公务员精神不仅进行了详细阐述,而且还把它落实为具体的法律规定。公务员法第十二条规定了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九项义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重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遵守法律,格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7.对于从政者所应该具有的精神,古人多有论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说明人们早已认识到了法律与道德的互补关系,古人云:“政者,正也”;“临患不忘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等等,都在倡导着一种精神。从《汉书》中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精神的提倡,加上中国古代严密而系统的吏治制度,在历史上确也早就了不少“廉洁奉公”、“为民请命”的清官良吏。古有澄清吏治,今有执政为民。民族性和文化性的遗传密码是很难割断的,公务员精神就是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8.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权力崇拜”现象,这一直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尤为厉害。几千年封建主义的政治文化以其特有的渗透力注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官僚主义沉疴难除,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重荷。囿于历史原因,中国历史上在政治统治方面所积累的经验之丰富是世界上罕见的,但在政府公共治理方面所积攒的历史遗产并不多。

9.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产生于西方国家,自19世纪中下叶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演变,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普遍采用的人事行政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也开始重视行政伦理建设。英国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来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和完善政府职责引用一定的竞争机制来提高政府的工作绩效,“公众是顾客,政府为顾客服务”纠正了公务员一些不端正的行为和态度,促使政府不断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美国通过制定公务员道德规范的法案,提出了14条伦理行为准则,完善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监督机制,促进了公务员道德规范和措施的落实到位。新加坡政府在廉政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其“立法明确、执法严明”的严格法律执行标准为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10.现在行政伦理更关注权力的公共性和服务性,并以此对权力行使进行反思、规范和引导,促使权力用于公众的普通幸福,而不只用于少数人的幸福,我国的公务员制度管深深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中,但更要适应世界行政现代化的趋

势,以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自身改革为重点,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公共事务管理的水平,迫切需要公务员精神来支撑,这也是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和有力的抓手。

11.济南交警在公务员精神的展现方面是一个良好的典型。“为人民管交通”成为交警队伍的精神支柱,执勤干警不论严寒酷暑,都坚持一丝不苟,毫不懈怠。一个班次要做七、八百个转体、手势动作,再苦再累,决不变形走样,被群众誉之为“泉城一大景观”。干警们立足岗台坚持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市面所有岗亭都竖立了“有困难找交警”的告示牌,设置了“为您服务”栏、便民服务箱。广大干警在热情服务中严格执法,在严格执法的前提下热情服务。执勤中一律使用文明用语,不讲服务禁语,做到礼貌纠章,把处理违章的过程,变成宣传道路交通法规和群众自我教育的过程。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支队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万件。交警的良好形象为群众所理解和感动,全市有多个单位开展了“向交警献爱心”活动。

三、申论要求

(一)给定材料中提高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的内涵。

请先判断正确与否,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对于你认为不正确的选项,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字数不超过200字(20分)

A.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公务员个人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因此,实事求是地讲,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务员精神中对个人能力的要求超过集体之间互相协作的要求。()

B. 目前有少数公务员缺乏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创新精神、务实作风和自律意识,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有利于广大公务员在新的形势下竖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

C. 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是有明显的区别,现代社会可以被称为“陌生人的社会”,它的规模壮大,人口众多,关系交错,成分复杂。因此,加强政府管理是现代政府最重要的职责和最基本的责任观念。()

D. 公务员职位是根据国家管理的需要设置的,每个职位都有明显的任务和职责,因此,公务员要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努力完成本职任务。()

E. 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实际上赋予了下级对上级的有限的对抗权和纠错权,为了保障管理的统一高效,公务员有必要服从上级决定和命令的义务,而公务员精神,要求公务员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二)根据给定的材料,概括出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15分)

(三)从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落实,就如何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提出对策建议,要求对策合理、具体可行、调理清楚、语言简明,字数不超过300字。(20分)

(四)以“论公务员精神的价值取向”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证合理,条例清楚,语言流畅。(45分)

A、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公务员个人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因此,实事求是地讲,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务员精神中对个人能力的要求超过集体之间互相协作的要求。(×)

B、目前有少数公务员缺乏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创新精神、务实作风和自律意识,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有利于广大公务员在新的形势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 (O)

C、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是有明显的区别。现代社会可以被称为“陌生人的社会”.它的规模壮大,人口众多,关系交错,成分复杂。因此,加强政府管理是现代政府最重要的职责和最基本的责任观念。(O)

D、公务员职位是根据国家管理的需要设置的。每个职位都有明细的任务和职责,因此,公务员要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努力完成本职任务。(×)

E、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实际上赋予了下级对上级的有限的对抗权和纠错权。为了保障管理的统一高效。公务员有必须服从上级决定和命令的义务.而公务员精神,要求公务员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A的错误在“超过”两个字上.个人能力和集体协作都很重要.个人能力的发挥离不开集体的协作.所以不能说前者超过后者。D的错误是在于其结论表述不完整.因为每个职位都有明细的分工和责任.所以公务员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注重部门协调。要有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能力。E的错误在于没有正确领会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的实质精神。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是公务员的基本义务.不得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或者命令。是公务员的纪律。在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明显违法的时候.公务员不必完全执行上级命令,否则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根据给定的材料,概括出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15分)

新时期对公务员精神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培育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格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公务员精神成为当前公务员建设的核心任务。《公务员法》从立法的角度对公务员精神从定义、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新的详细阐述。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公共事务管理的水平。迫切需要公务员精神来支撑,这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

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和有力的抓手。学习国外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发扬“济南交警”的公务员精神意义重大。

(三)从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落实,就如何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提出对策建议,要求对策合理、具体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明,字数不超过300字。(20分)

首先要抓教育。通过开会讨论、开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培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务员精神。

第二是抓养成。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对公务员进行统一规范,使公务员精神成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时时刻刻影响、引导、制约着公务员一言一行。

第三是抓示范,激发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的强大动力。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优秀公务员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和高尚精神,激励广大公务员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第四是抓考核,把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情况与年度岗位目标责任考核挂起钩来,使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实践公务员精神。

第五是抓创新,把公务员精神的建设工作融入到政府机关的改革和重大的机关活动之中。与时俱进,创立新形式。

(四)以“论公务员精神的价值取向”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证合理,条例清楚,语言流畅。(45分) 参考例文:论公务员精神的价值取向

在2005年9月召开的全国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用“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简明扼要的概括了公务员精神.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的重要举措。32字公务员精神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时代对公务员的新要求,同时也明确了新时代公务员应具有的价值取向。

公务员精神是公务员的政治素养、思想作风、道德情操、工作态度、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公务员新的要求。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扬公务员精神呢?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我们培养和发扬公务员精神的重要前提。

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公务员精神的价值取向呢?

首先.公务员要追求公共的利益,这是公务员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国家,公务员追求的公共利益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为人民服务。公务员的权力源泉在于人民,权力性质是公共性。权力的指向是公共利益;而这一切又决定着

公务员职业不仅仅是公务员个人安身立命之所,而是以“公务性”来体现职业最高精神境界,是与党和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价值行为。

其次.公务员要强化责任意识,这公务员精神的核心价值取向。现代公共行政已经从统治行政、管理行政转变为服务行政,其本质就是服务.而服务型行政就是责任行政。强化责任意识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外部控制,用制度设计来排除公务员在公共领域中追求私利实现的可能性.实现公共性与私人性的严格分离:二是内部控制,用道德法则来促使公务员树立公共利益信仰,使责任内化为行为者的价值目标。强化公务员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责任意识。最终实现公务员信仰和责任的统一。

再次.维护社会公正,这是公务员精神的根本价值取向。制度并不天然地具有公正性。这是因为。制度的公正性,特别是其运行的公正性在某种程度上还取决于其实施者即公务员所具有的公正品质。如果公务员在其公共

权力的运行中.具有公正无私的伦理立场和正直刚毅的行政德性以及为维护正义而无所畏惧的伦理勇气和伦理坚定性。维护社会公正不仅是一个法律制度和体制上的问题,而且是公务员的行政行为问题。

最后,培育高尚人格,这是公务员精神的目标价值取向。公务员如何履行职能.如何处

理对己、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关系不仅直接地为社会提供了榜样.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社会成员对道德价值的追求。加强公务员的人格塑造不仅关系到其履行职能的水平、质量。而且影响到社会道德状况的发育、发展。所以。在个人品性上,高尚的道德人格是保证公务员从事公务活动的人性基础和基本途径。

新时代向我们每一个公务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一定要以《公务员法》的具体要求为准绳。严于律己,努力树立彰显和谐社会时代风貌的公务员精神,为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强大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8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材料

1.位于河南省沈丘县城东约10公里处的东孙楼村,共有村民1200多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村里的人出现了密集的反常现象:腹泻、偏瘫、智障、畸形,妇科疾病也频频出。患者相继死去,少则一年内5、6人,多则达20多人。死者经诊断多为食道癌、肝癌、胃癌、直肠癌、子宫癌、乳腺癌等等。

死亡像个挥之不去的幽灵,笼罩着这个村子。王子清的族人便是这个不幸村庄的不幸家族。 1991年,小他5岁的弟弟食道出现问题,吞咽困难。次年,大他两岁的哥哥也出现同样病症。两人的病后来都转化为食道癌。2004年6月,王子清的哥哥病逝。28 天后,他的弟弟也撒手人寰。这边丧事还没料理完。3 天后,他的一位叔叔也死于食道癌。短短一个月,王子清相继失去3位亲人。

而这仅仅是序幕。这些年,仅王姓德字辈的族人中,25对夫妇便有19人死于癌症。死者大都正值壮年,最大的70岁出头,最小的只有30岁。

不仅是东孙楼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沈丘县的黄孟营村、孟寨村、孙营村等,癌症患者的比例均大幅度上升。据该县政协常委、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会长霍岱珊提供的资料显示:1990年~2005年间,2470人的黄孟营村,有116人死于癌症;2366人的孟寨村,有103人死于癌症;1697人的孙营村,有37人死于癌症:1300人的陈口村,有116人死于癌症:1687人的杜营村,有187人死于癌症。

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沿河一些工业项目纷纷上马,沙颖河水开始逐年变坏变臭,致使源自沙颖河的灌溉沟渠的水也变得腐臭难闻。据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年7月13日做出的一份水质检测报告显示:沈丘县黄孟营村一家的压井水送检样本中,有10多项指标超标,其中锰、硝酸盐、氮严重超标。

2. 淮北是我国五大煤矿基地之一,过去地方经济对煤电产业的信赖性很强。着眼于淮北的未来,当地提出了城市转型的思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商贸、旅游城市。为实现这个目标,淮北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开放型济。

2000年,北京一家民营公司找到淮北市有关领导,希望在淮北建一个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高尔夫球场,项目直接投资30亿元,间接投资超百亿。2001年4月,该项目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启动仪式。谁知工程奠基至今一年多,工地成了一片荒地。而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至今没有收到这个项目的用地许可申请。正当高尔夫球场工程搁浅一事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时,又来了一位加拿大客商,带来的项目计划是建设一个国内一流的生态住宅区,包括国际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