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申报书(GB T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ec27975172ded630b1cb6a1.png)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核心提示:1 总则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1 总则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再生水 reclaimed 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le 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修编情况介绍-曾捷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修编情况介绍-曾捷](https://img.taocdn.com/s3/m/3a9f3322e2bd960590c67787.png)
7
6.2.1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10分,达到节水用水 定额的上限值的要求,得4分;达到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值要求,得 7分;达到下限值的要求,得10分。
条文适用: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设计阶段不参评。
《水嘴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5501-2010、 《坐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5502-2010, 《小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8377-2012、 《淋浴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8378-2012、
《便器冲洗阀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8379-2012
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纸、设计说明、产品说明书、产品节水性能 检测报告,并现场核查。
6.2.7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得7分;在此基础上设置土壤湿度感应器、雨天关 闭装置等节水控制措施,再得3分。 2 种植无需永久灌溉植物,得10分。
条文适用: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条文解释:沿用自原标准一般项第4.3.8、5.3.8条。 当90%以上的绿化面积采用了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或节水控制措施时, 方可判定采用节水灌溉系统; 当50%以上的绿化面积采用了无需永久灌溉植物,且其余部分绿化采 用了节水灌溉方式时,可判定第2款达标。 当选用无需永久灌溉植物时,设计文件中应提供植物配置表,并说明 是否属无需永久灌溉植物,申报方应提供当地植物名录,说明所选植 物的耐旱性能。
设计 评价 运行 评价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 按总得分50分、60分、80划定一、二、三星级
深圳市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深圳市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https://img.taocdn.com/s3/m/c3c5ba3227d3240c8547ef0d.png)
深圳市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2017 深圳前言为贯彻落实《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53号),规范深圳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自查与审查工作,提高我市绿色建筑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受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委托,由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与深圳国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在原《深圳市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2015版)基础上进行修订。
本审查要点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吸收了国内绿色建筑审查的成果和经验,结合我市绿色建筑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编制了本审查要点。
本审查要点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 4.审查材料;5.审查要点;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要求,修订了评价对象、评价建筑类别界定的原则、评价等级的划分以及审查材料和审查要点的内容。
2.修订了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说明、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报告、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合格意见书的内容。
本审查要点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负责管理,由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负责具体条文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地址:深圳市振华路8号设计大厦509;邮政编码:518031;电子邮箱:cjzxgreen@),以便今后修订和完善。
编制单位: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深圳国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编制人员:唐振忠、李泽武、王蕾、庞观艺、张成绪、许媛媛、陈辉虎、周晓璐、黄旭阳、魏泽科、方聪、刘培、李鑫、袁玉华、许鹏远、杨武、张进、邓萝瑰、张沙沙、吴英诺主要审查人员:刘建平、朱宝峰、邢凤春、田智华、鲁艺、凌智敏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5)4 审查材料 (9)4.1 基本要求 (9)4.2 施工图设计要求 (10)4.3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要求 (12)4.4 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要求 (13)4.5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报告要求 (14)5 审查要点 (15)5.1 规划(建筑)专业 (15)5.2 建筑专业 (26)5.3 结构专业 (44)5.4暖通空调专业 (50)5.5 给排水专业 (68)5.6 电气专业 (83)5.7 景观专业 (90)附录 (95)附录A 标准条文按专业划分索引表 (95)附录B 标准条文按顺序划分索引表 (100)附录C 设计阶段不参评条文 (106)附录D 审查流程 (107)附录E 参考标准及政策文件名录 (108)1.0.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的总体要求,为贯彻执行《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53号),推进深圳市绿色建筑的发展,规范和统一深圳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自查与审查,制定本审查要点。
国家标准_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GB_T50378_2014解读
![国家标准_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GB_T50378_2014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e166e80cc22bcd127ff0c0e.png)
12
标准篇
阶段评价的可行性,以及对于我国推广绿色建筑的积极作用。因 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在评价阶段上也作 了划分,便于更好地与相关管理文件配合使用。
具体方法上,根据此前公开征求意见的结果,有66.3%的反 馈意见同意将“施工管理”、“运营管理”两章的内容仅在运行 阶段评价。基于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将 设计评价内容定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 质量”5章,运行评价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运营管 理”2章。
具体指标(评价条文)方面,根据前期各方面的调研成果,以 及征求意见和项目试评两方面工作所反馈的情况,以标准修订前后 达到各评价等级的难易程度略有提高和尽量使各星级绿色建筑标识 项目数量呈金字塔形分布为出发点,通过补充细化、删减简化、修 改内容或指标值、新增、取消、拆分、合并、调整章节位置或指标 属性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汇总于表1)。
审查会后,修订组逐条研究确定了对于标准审查专家提出意 见的处理,并结合随后开展的第二轮项目试评工作中反映出来的 问题,最终确定了标准报批稿,于2013年7月上报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此后,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标准定额研究所、标准定额司的审查和完善,于2014年 4日15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燕 程志军 叶凌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修订工作,重点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的主要技术内容,适用建筑类型、评价阶段划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定级方法、加分项评价、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价申报书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价申报书](https://img.taocdn.com/s3/m/d2f9f86e4a7302768e993974.png)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价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
技术支撑单位(盖章)
主管部门
申报时间
填写说明
1、申报书一律采用小4号宋体打印,每项内容打印不完,可加页;
2、建筑类型一栏的填写中,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在相应的“()”中打√。
如申报项目为既有建筑,则在“既有”后“()”中打√;如申报建筑为公共建筑,则在“公建”后“()”中打√;
3、面积一栏的填写中,需对项目的总建筑面积、创建面积分别进行填写;申报项目若为居住建筑,应在“居住”一栏中填写“XXX”万㎡;申报建筑类型为“居住/公建”,应在“居住”和“公建”栏中分别填写相应的建筑面积;
4、“创建面积”指项目中采用了绿色建筑技术、申报绿色建筑示范工程部分的面积;
5、“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是指采用了绿色建筑技术及相关设备等所增加的成本;
6、“工程计划进度与安排”一栏中应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设备调试、竣工验收等阶段,并详细填写起止时间与内容安排;
7、填写本表格时,要严格按照填表说明的格式进行填写,做到情况属实,字体清晰。
8、申报组织
(1)申请一星级设计标识的单位,向项目所在市州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省级以上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申报单位可直接向省绿标办提出申请;
(2)项目所在市州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材料真实性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
(3)申请设计标识的单位,按申报要求自主选择符合要求的绿色建筑评价机构,评价机构出具意见;。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https://img.taocdn.com/s3/m/1d68f314f90f76c660371aa1.png)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1 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0.3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4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5 再生水reclaimed 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6 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7 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8 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整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
![(整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https://img.taocdn.com/s3/m/41476db57f1922791688e8cd.png)
项目编号: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申报书
项目名称:
标识类型:□设计标识□运行标识申报单位:
申报时间:
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编制
填写说明
1、申报书一律采用A4规格的纸打印,装订成册,一式两份,并提供电子文档;
2、申报书封面的“项目名称”应与施工许可证的“工程名称”一致;
3、申报书封面的“申报单位”名称应与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名称一致;
4、“申报建筑面积”指参加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面积;
5、对于非住宅类建筑,“住区绿地率”、“住宅建筑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两项不必填写;
6、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为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在申报单位概况一栏里需分别介绍;
7、严格按照填写说明的要求如实填写。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f2d30602768e9950e73871.png)
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300字以内)
场地附近不包含以上污染源,并且地处于安全区域,所以可以避免威胁或危险源
0.18
—
公共建筑权重
0.16
0.28
0.18
0.19
0.19
—
加权得分
12
22
19
13
10
10
自评总分:87;
本项目星级:★★★;
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项目地理位置、建筑面积、层数、高度、主要功能等概述:项目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华北科技学院综合楼,建筑面积为22352,层高为8层,主要功能为办公。
一、 项目概况
项目的基本信息:
1、项目名称:华科绿建模型分析
2、项目地址: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华北科技学院
3、项目建设单位:
4、项目建筑类型及数量:
建筑类型:□住宅、√办公、□商业、□旅馆、□养老、□幼儿园、□医院、□其他
数量:1栋
5、建筑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281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352(平方米),
5、证明项目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文件,可提供城市(镇)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图纸及文件,如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图”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项目的规划图纸,或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带的规划设计条件。
实际提交材料:
4.1.2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
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2e3a1adaf45b307e971971d.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GB/T 50378-201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08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现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4月15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的。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标准编制组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的实施情况和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外标准,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11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提高与创新。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
2.将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声明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声明](https://img.taocdn.com/s3/m/146bc366844769eae109ed26.png)
附件1-1绿色建筑认定申报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参考版本)本报告以《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5-83-2011)为依据进行编制,执行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工程项目,请参照本报告样式另行编制。
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等级:DBJ/T 15-83-2011 级年月日目录一、自评总述 (2)二、自评内容 (3)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3)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12)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20)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6)4.5 室内环境质量 (31)4.6 运营管理 (37)三、附录说明 (40)1、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 (40)2、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说明 (40)3、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说明 (40)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表 1 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达标情况注:运营管理项有5项不参评项,按比例调整后,本项目达标1项即可满足该项一星 B 要求。
项目效果图4.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1.1 场地建设不破坏本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 字以内)。
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或地形,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 字以内)。
4.1.2 建筑选址应避免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无超标的污染、辐射危害源,远离重大危险源。
建筑电力、控制等重要设备如建于地下,应采取措施,确保不被雨洪淹没。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
附录E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评价工具表 (2)
![附录E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评价工具表 (2)](https://img.taocdn.com/s3/m/ab1eed628e9951e79b892787.png)
15
4.2.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19分)
19
5 10 15
公共建筑的容积率(R) 3.5≤R 绿地率 新区建设达到30%,旧区改 建达到25% 新区建设:1.0m2≤Ag< 1.3m2,旧区改建:0.7m2≤ Ag<0.9m2 居住建筑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 (Ag/m ) 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9分) 新区建设:1.3m ≤Ag< 1.5m2,旧区改建:0.9m2≤ 2 Ag<1.0m 新区建设:Ag≥1.5m ,旧 区改建:Ag≥1.0m2 30%≤Rg<35% 绿地率(Rg) 公共建筑 Rg≥40% 开放性 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 5%≤Rr<15% 居住建筑 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6分)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 15%≤Rr<25% 建筑面积的比率(Rr) Rr≥25%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 Rp1≥0.5 地面积之比Rp1;地下 公共建筑 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 Rp ≥0.7,且Rp <70% 1 2 地面积的比率Rp2 7 2 2 4 6 3 6 35%≤Rg<40%
——
——
5
主要功能房间满足要求 所有区域均满足要求
—— ——
4 8
5.2.10
照明与电气 5.2.11
——
——
3
5.2.12
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 (5分)
三相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 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 —— 及能效等级》GB 20052 的节能评 价值要求 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 装置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 能评价值要求 ——
——
——
5.2.1
——
6
设玻璃幕墙且不设外窗的建筑, 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可开启面积 比例 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 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 (6分)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https://img.taocdn.com/s3/m/9110d793770bf78a65295499.png)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盖章)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二〇一六年七月GB/T 50378-2014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应与《申报书》保持一致。
3、各类指标汇总表中,控制项的填写方式:在“达标/得分”列内填写,达标填写“√”;不参评填写“—”。
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达标/得分”列内填写实际得分;在“不参评分”列内填写不参评分;其它空白格填写“0”。
4、条文中,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5、“实际提交材料”文本框中填写实际提交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证明材料路径宜详细,定位到所需证明材料。
6、本报告样式在不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前提下,可根据项目申报需要进行编辑性修改。
7、换算得分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自评总分按四舍五入简化为一个自然数。
8、本报告中涉及数字指标的,宜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
目录目录 (4)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1)三、自评内容 (2)4.1 控制项 (3)4.2评分项 (8)Ⅰ土地利用 (8)Ⅱ室外环境 (14)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20)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7)5.1 控制项 (35)5.2 评分项 (41)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41)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7)Ⅲ照明与电气 (55)Ⅳ能量综合利用 (61)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6.1控制项 (69)6.2评分项 (72)Ⅰ节水系统 (72)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8)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2)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6)7.1 控制项 (87)7.2 评分项 (90)Ⅰ节材设计 (90)Ⅱ材料选用 (98)8 室内环境质量 (106)8.1 控制项 (108)8.2 评分项 (117)I 室内声环境 (117)II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3)III 室内热湿环境 (130)IV 室内空气质量 (132)11 提高与创新 (137)附表1 可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比例计算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形式审查意见书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形式审查意见书](https://img.taocdn.com/s3/m/1d77cc7a6529647d26285269.png)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形式审查意见书
项目名称:
形式审查机构:
年月曰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对贵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的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申报材料进行了形
式审查,意见如下:
1、申报单位资质可行,申报材料较为完整和有效,审查合格,予以受理。
2、请贵单位务必在_年_月_日之前,把尚缺的资料交到AA省建设科技发展中心,并将所有电子版资料刻录成光盘。
AA省建设科技发展中心
年月曰
附件: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证明材料要求及清单(新标)。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https://img.taocdn.com/s3/m/8a55043c0b4e767f5acfce47.png)
项目编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项目名称申报单位(盖章)主管部门申报时间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编制二OO七年十月说明1、申报书一律采用A4规格的纸和4号宋体字打印,一式四份,装订成册,并提供电子文档;2、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单位应当由建筑物的业主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提出,鼓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参与申报;3、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为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在申报单位概况一栏里需分别介绍;4、从以下六个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价:(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5、请严格按照填表说明的格式要求如实填写。
一、工程基本情况1、建筑类型□住宅□公建□住宅/公建(选项打√)2、实施起止年限项目立项时间:年月日项目竣工时间:年月日运营时间:年3、占地面积万m2建筑总面积万m24、总投资(万元)绿色建筑总增量成本(元/m2)5、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选项打√)6、是否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是□否(选项打√)7、是否拖欠工资和工程款□是□否(选项打√)8、住宅建筑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否(选项打√)9、工程所在地建委传真通讯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手机联系人电话手机10、开发单位传真通讯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手机联系人电话手机二、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三、评价内容简介1、节地与室外环境(选址、用地指标、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室外环境(声、光、热)、出入口与公共交通、景观绿化、透水地面、旧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等)(建筑节能设计、高效能设备和系统、节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水系统规划设计、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绿化节水灌溉、雨水回渗与集蓄利用等情况)(建筑结构体系节材设计、预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循环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况)5、室内环境质量(日照、采光、通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室温控制、可调节外遮阳、通风换气装置等情况)6、运营管理(节约资料保护环境的物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应用、建筑设备、系统的高效运营、维护、保养、物业认证、垃圾分类回收等情况)四、申报单位概况(包括人员组成、技术力量、设备条件、固定资产、年产值、负债以及对绿色建筑项目实施的贡献、承担的工作内容等。
国家标准_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GB_T50378_2014解读
![国家标准_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GB_T50378_2014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e166e80cc22bcd127ff0c0e.png)
严格地讲,上述“各类指标得分”和“总得分”实际上都是 “得分率”。因为建筑的情况多样,各类指标下的评价条文不可 能适用于所有的建筑,对某一栋具体的被评建筑,总有一些评价 条文不能参评。因此,用“得分率”来衡量建筑实际达到的绿色 程度更加合理。但是在习惯上,“按分定级”更容易被理解和接 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在“基本规定”章 中规定了一种折算的方法,避免了在字面上出现“得分率”。表2 给出了一个分值计算示例。
1、适用建筑类型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适用范围,由原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 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进一步扩展至民用建筑 各主要类型。其确定依据是:
(1)由近些年的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实践来看,绿色建筑的 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各行业、各类别建筑践行绿色理念的需求 不断提出。截至2012年底,742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中已有医疗 卫生类5项、会议展览类9项、学校教育类12项,但具体评价中 却反映出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对于这些类 型的建筑考虑得不够。(2)近些年先后立项了《绿色办公建筑 评价标准》GB/T50908-2013、《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已 报批)、《绿色饭店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 准》、《绿色博览建筑评价标准》等针对特定建筑类型的绿色建 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对包括上 述建筑类型在内的各类民用建筑予以统筹考虑,必将有助于各国 家标准之间的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3)项 目试评工作也纳入了4个医疗卫生类、5个会议展览类、7个学校 教育类以及航站楼、物流中心等建筑,初步验证了《绿色建筑评 价标准》GB/T50378-2014对此的适用性。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分表样板(GB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分表样板(GB50378-2014)](https://img.taocdn.com/s3/m/c4de026158fafab069dc02ca.png)
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评价表中的一星级标准进行建设,项目绿色建筑评分为58.86分。
根据标准规定: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
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
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绿色建筑各控制项评分权重如下:
本建筑绿色建筑评分见下表:
指标类
别
标准条文
分值设定得分
分
值
权重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
制
项
4.1.1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
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控
制
项
不
打
分
︹
下
同
︺
- -
4.1.2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
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 -
4.1.3 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 -
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
标准。
- -
评
分
项
4.2.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8 0.17 1.36
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5 0.17 0.85
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4 0.17 0.68
通过评分项目总体得分为58.86分,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评价表中的一星级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书(GB T50378-2014)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书(GB T50378-2014)](https://img.taocdn.com/s3/m/a610dcca76a20029bd642daf.png)
项目编号: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书
(GB/T 50378-2014)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参与单位
申报时间
说明
1、申报书一律采用A4纸和四号宋体字打印,一式一份,装订成册,加盖骑缝章,并提供电子文档。
2、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为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在申报单位概况一栏里需分别介绍。
申报书中的“申报单位盖章处”需盖齐多个单位公章,并署上日期。
3、“项目名称”应与审批文件批复的名称对应,并加入地域前缀。
4、“申报建筑面积”指实际参加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面积,应小于或等于项目审批文件批复的建设规模。
5、“关键评价指标情况”需填写完整,如无具体数值可填“无”或“/”。
6、“基本材料清单”应按A4规格装订成册,并提供以“1基本材料”命名的电子文档;
7、申报书中涉及数字指标的,宜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
8、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委托开展绿色建筑评审的地市需参照使用本申报书模板,需增加“地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9、本申报书是形式审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请如实填写,如有虚假,一经查实,取消申报资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编号:
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申报书(GB/T 50378-2014)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
参与单位:
申报时间:
说明
1、申报书一律采用A4纸和四号宋体字打印,一式一份,装订成册,加盖骑缝章,并提供电子文档。
2、绿色建筑运行标识为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在申报单位概况一栏里需分别介绍。
申报书中的“申报单位盖章处”需盖齐多个单位公章,并署上日期。
3、“项目名称”应与审批文件批复的名称对应,并加入地域前缀。
4、“申报建筑面积”指实际参加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面积,应小于或等于项目审批文件批复的建设规模。
5、“关键评价指标情况”需填写完整,如无具体数值可填“无”或“/”。
6、“基本材料清单”应按A4规格装订成册,并提供以“1基本材料”命名的电子文档;
7、申报书中涉及数字指标的,宜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
8、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委托开展绿色建筑评审的地市需参照使用本申报书模板,需增加“地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9、本申报书是形式审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请如实填写,如有虚假,一经查实,取消申报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