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详细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学期教科版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教科版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教科版科学全册教案教学目标- 熟悉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单元一:观察世界- 探索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 学习使用感官观察事物,如视觉、听觉、嗅觉等。

- 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如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单元二:动植物的生活- 学习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 了解植物的种子发芽和生长过程。

- 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和行为习性。

单元三:物体的性质- 学习物体的基本性质,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 进行简单的物体实验,如测量物体的重量、长度等。

单元四:常见材料- 了解常见材料的来源、用途和特点。

- 学习常见材料的分类和比较。

单元五:空气- 学习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 进行简单的空气实验,如观察气球的膨胀和收缩。

单元六:水的特性- 学习水的特性和用途。

- 进行简单的水实验,如观察水的凝固和蒸发过程。

单元七:天气变化- 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季节变化。

- 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 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促进思维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教学评价- 观察记录:要求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和结论等。

教学资源- 教科版科学全册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 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显微镜、天平、温度计、实验器皿等。

教学进度安排- 每个单元预计耗时2-3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 每周安排2-3节科学课,每节课45分钟。

参考教学活动- 观察和记录周围事物的特征和变化。

- 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物体的浮沉、水的沸腾等。

- 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结果。

- 实地考察,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等。

家庭作业- 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记录观察结果。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春天的秘密1.1 教学目标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观察并描述春天的自然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入春天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春天的变化。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的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提供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等。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小组分享。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享情况,评估学生对春天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水的奇妙2.1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探究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性等。

进行水的实验,如加热、冷却、过滤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记录和交流。

2.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水的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原因。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情况,评估学生对水的性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天空中的朋友3.1 教学目标了解天空中的常见天气现象。

观察并描述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天空中的常见天气现象,如晴朗、多云、降雨等。

引导学生观察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学生进行云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分享。

3.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彩,描述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学生进行云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并进行交流。

观察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享情况,评估学生对天空中的天气现象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植物的生长4.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

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茎的生长等。

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学生进行植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分享。

4.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课《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让学生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3.让学生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4.让学生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5.让学生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6.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我们看看我们的铅笔盒,我们的铅笔盒里有很多文具,有铅笔、橡皮、尺子、转笔刀,谁能来描述一下它们,可以从颜色、形状、用途方面来讲述。

2.教师总结:每个物体都有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点,刚才同学们描述的某一个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就是物体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

咱们看看这些文具有哪些特征。

(播放资源:文具的自我介绍)3.还能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体的特征呢?我们来看看动画片中的科科和美美是怎样来描述物体特征的。

(播放资源:发现物体的特征)4.看了美美和科科对物体特征的描述,我们大概明白了一些,但是我们不能光是纸上谈兵,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而且还能把它们更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要在实践中观察和探究。

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8种物体,让我们看看它们都是谁?老师把物体一个一个拿出来给同学们认识。

2.教师:那么,同学们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物体好吗?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3.教师在学生观察的时候不断引导学生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等学习闻和摸的安全教育。

4.观察完毕,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教师总结一些描述物体特征的词语。

一年级下学期教科版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教科版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教科版科学全册教案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 能够观察和描述春天的现象
- 学会绘制春天的景象
教学内容
1. 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 温度升高、天气变暖
- 花草树木开始生长
- 鸟儿开始筑巢
- 昆虫开始活动
2. 观察和描述春天的现象
- 学生观察校园或家附近的变化
- 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3. 绘制春天的景象
- 学生用颜色画出春天的天空、花草树木和动物
教学步骤
1. 导入:与学生讨论四季的变化,引出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呈现: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中的现象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或家附近的观察活动,并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4. 练:让学生在纸上绘制他们对春天的想象,鼓励他们用丰富的颜色表达
5. 总结:回顾研究内容,强调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评估
- 学生观察和描述春天的现象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 学生绘制春天景象的美观程度和创意性
拓展活动
- 邀请学生带来春天的图片或手工制作,进行展示和分享
- 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公园或植物园,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 注意:本教案仅为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春天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动物的变化2. 第2章:我们周围的材料常见材料的认识材料的分类与用途环保材料的意义3. 第3章:力的世界力的概念与作用力的测量与表示力的运用4. 第4章:空气与水空气的存在与作用水的形态与变化空气与水的利用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动植物的变化,认识自然界的美。

2. 学会区分常见材料,培养环保意识。

3. 掌握力的概念,了解力的测量与表示,学会用力。

4. 理解空气与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测量与表示,空气与水的利用。

2. 教学重点:春天动植物的变化,常见材料的认识,力的概念,空气与水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卡片、画笔、尺子、气球、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变化,了解春天的特征。

例题讲解:通过图片展示,讲解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春天景象的画。

2. 我们周围的材料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材料。

例题讲解:讲解材料的分类与用途。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不同材料的用途。

3. 力的世界实践情景引入:演示力的作用,如拉弹簧测力计、推物体等。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概念、测量与表示。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实验,了解力的作用。

4. 空气与水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验,展示空气的存在与作用。

例题讲解:讲解水的形态与变化,空气与水的利用。

随堂练习: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2. 常见材料的认识3. 力的概念与测量4. 空气与水的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春天你身边的动植物变化。

列举5种常见材料及其用途。

解释力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说说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2. 答案:春天的动植物变化:如树叶变绿、花儿开放、小鸟筑巢等。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介绍春天的特点,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

2.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学习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3. 第3章《空气和水》:了解空气和水的存在形式、性质和作用。

4. 第4章《力和运动》:学习力的概念,以及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春天的特点,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2. 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使学生了解空气和水的存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运用力使物体运动的能力,理解简单的物理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物体运动原理。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物质性质、空气和水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标本,实验器材,教学课件。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画纸,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a.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春天景象。

b. 例题讲解:讲解春天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c.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春天景象,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2. 我们身边的物质a.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物质的实物,让学生观察。

b. 例题讲解:讲解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等性质。

c.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描述物质,并记录下来。

3. 空气和水a.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简单的空气和水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b. 例题讲解:讲解空气和水的存在形式、性质和作用。

c. 随堂练习: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讨论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4. 力和运动a.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简单的力学实验,如推动物体。

b.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概念,以及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c.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力使物体运动,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生长、动物活动。

2. 我们身边的物质:颜色、形状、硬度。

3. 空气和水:存在形式、性质、作用。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教学内容涵盖全书共五个章节,具体如下:1. 我们身边的物体第1节:认识物体第2节:物体的分类第3节:物体的运动2. 植物的生长第1节:认识植物第2节:植物的生长条件第3节:植物的繁殖3. 动物的世界第1节:认识动物第2节:动物的生活习性第3节:动物的保护4. 空气和水第1节:认识空气第2节:空气的性质第3节:认识水第4节:水的性质5. 健康生活第1节:生活习惯第2节:饮食与健康第3节:个人卫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体、植物、动物、空气和水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分类、植物生长过程、动物生活习性、空气和水的基本性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卡片、观察记录表、实验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个物体,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绘制一个植物的生长过程图。

了解一个动物的生活习性,并记录下来。

列举三条健康生活习惯,并说明原因。

2. 答案:(1)物体特征描述:圆形、红色、硬质、重量较轻等。

(2)植物生长过程图: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3)动物生活习性:狮子喜欢群居、白天活动、以肉食为主等。

(4)空气和水性质:空气无色无味、支持燃烧;水无色无味、可溶解多种物质等。

(5)健康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合理饮食、勤洗手等。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 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对科学学习保持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对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 第1课:我们周围的物体第二单元:我们身体的变化1. 第5课:我们身体的变化第三单元:我们的地球1. 第9课:我们的地球第四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第13课:我们生活中的科学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业评价: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科学知识测试:通过测试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2. 实验器材3. 多媒体教学设备六、教学时间1. 第一单元:4课时2. 第二单元:4课时3. 第三单元:4课时4. 第四单元:4课时七、教学计划1.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课:我们周围的物体(2课时)第2课:我们周围的物体(2课时)注:以上仅为教案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024年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2024年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2024年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身体2. 环境与生活3. 植物的奥秘4. 动物世界5. 地球与宇宙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 让学生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探究植物的兴趣。

4. 使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学会保护动物。

5. 培养学生探索地球与宇宙的兴趣,增强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身体结构、环保意识、植物生长过程、动物特点、地球与宇宙。

难点:身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环保行动的实践、植物生长的条件、动物分类、地球与宇宙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实物、PPT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入新课。

2. 新课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各章节内容,穿插实践情景和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内容: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图片、图表等展示教学重难点。

3. 布局:合理规划板书空间,使内容清晰有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我们的身体:画出自己喜欢的运动,并说明该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2)环境与生活:设计一条环保标语,并解释其意义。

(3)植物的奥秘: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4)动物世界:介绍一种喜欢的动物,并说明其特点。

(5)地球与宇宙:画出太阳系,标注出自己了解的行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活动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索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

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认识周围的科学现象学习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三态变化、物体的运动等。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1.2 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学习自然界中常见的规律,如植物的生长、季节变化等。

引导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实践活动,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

第二章:生活中的科学2.1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食物的消化、能量的转化等。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2.2 生活中的科学技能学习生活中的科学技能,如清洁、烹饪等。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

第三章:科学探究与实验3.1 探究简单物体学习使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2 实验与观察学习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探究物体的性质和变化。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第四章:动物与植物的世界4.1 认识动物学习动物的特征和分类,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4.2 认识植物学习植物的特征和分类,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

引导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实践活动,增强对植物的认识。

第五章:科学思维与创新5.1 科学思维的培养学习科学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如提问、假设、验证等。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5.2 创新与实践学习创新的方法和技巧,如组合、改变、创造等。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六章:声音与光的世界6.1 认识声音学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了解不同声音的产生原因。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和科学思维。

6.2 探索光的现象学习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了解光学原理。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增强对光学现象的认识。

第七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7.1 物质的性质学习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等性质,了解不同物质的状态变化。

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春天来了》:第1节《春天在哪里》、第2节《春天的变化》、第3节《春天里的动植物》。

2.第二章《我们周围的材料》:第1节《认识材料》、第2节《材料的特点和用途》、第3节《材料的分类》。

3.第三章《水和空气》:第1节《认识水》、第2节《水的性质》、第3节《空气》。

4.第四章《力和运动》:第1节《力的作用》、第2节《简单机械》、第3节《运动和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认识春天里的动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使学生了解常见材料的特性、用途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和思考能力。

3.让学生认识水和空气,了解它们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验能力。

4.使学生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认识简单机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材料的特点和用途、水的性质、力的作用。

2.教学重点:春天里的动植物、材料分类、水和空气的性质、简单机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实物模型、实验器材、教学课件。

2.学具:观察盒、放大镜、实验器材、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1)春天来了,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变化,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的特征。

(2)展示不同材料,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引导他们了解材料的特性。

(3)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水和空气的存在,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新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知识点。

(1)春天里的动植物:通过观察、描述,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生物多样性。

(2)材料的特点和用途:讲解不同材料的特性,举例说明其用途。

(3)水的性质: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溶解性等。

(4)力的作用:讲解力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

3.巩固: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让学生绘制春天里的动植物。

(3)进行水和空气的实验,观察现象。

(4)动手操作简单机械,了解其原理。

六、板书设计1.春天来了:动植物、变化。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共36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共36页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色【授课目的】科学知识看法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好多不一样的物体,这些物体都拥有必然的特色。

2.能够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色。

科学研究目标1.用各样感官观察和描述不一样的物体。

2.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梦想。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觉到生活中有各样各样的物体,它们拥有必然的特色,能够满足不一样的需要。

【授课重难点】要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色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色。

【器材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着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授课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

谜底:橡皮)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学生能够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原因。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一样于其他物体的特色,我们要学会发现。

在我们身边有好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色,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色,而且还能把它正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发现物体的特色)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怎样发现物体更多的特色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认真观察(特别提示学生在未经教师赞同的情况下,不能够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 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此刻,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色。

5.学生报告,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色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第1节:春天的变化第2节:春天的植物第3节:春天的动物2. 第2章: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节:认识物体第2节:物体的分类第3节:物体的运动3. 第3章:我们身边的生物第1节:认识植物第2节:认识动物第3节:保护生物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中的植物和动物。

2. 学会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进行物体分类和运动。

3. 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培养保护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的分类和运动,生物的认识和保护。

2. 教学重点:春天中的植物和动物,物体的特征和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分类卡片、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言(5分钟):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春天的植物和动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实践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物体分类和运动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4.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物体分类和运动,讲解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和动物2. 物体的特征、分类和运动3. 生物的认识和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描述它们的特点。

对家中物品进行分类,说明分类依据。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学生根据物品的形状、用途等特征进行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了解更多生物。

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探究物体运动规律。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保护生物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活动的安排与实施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与答案提供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落实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物体的分类和运动:此部分内容涉及学生对物体特征的观察和抽象思维能力,是教学难点。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春天的发现1.1 春天的植物1.2 春天的动物1.3 春天的气象2.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物质2.1 物质的性质2.2 物质的变化3.第三章:多样的生物3.1 动物的分类3.2 植物的分类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自然现象,认识春天中的动植物及气象变化。

2. 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培养观察、描述、分类的科学能力。

3. 认识多样的生物,学会对动物和植物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规律,动植物的分类方法。

2. 教学重点:春天中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基本性质,观察和描述生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的发现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变化。

例题讲解:通过图片展示春天的植物、动物和气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随堂练习:填写观察记录表,画出春天的景象。

2. 我们周围的物质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引发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思考。

例题讲解: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

随堂练习: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变化过程。

3. 多样的生物实践情景引入:参观学校植物园,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

例题讲解:讲解动植物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练习。

随堂练习:制作动植物分类卡片,进行分类游戏。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发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春天的植物、动物和气象。

2. 我们周围的物质:通过表格形式呈现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

3. 多样的生物:设计动植物分类树状图,直观展示分类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物质,记录其性质和变化。

对身边的动植物进行分类,制作分类卡片。

答案:物质性质和变化记录表。

动植物分类卡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春天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较为积极,但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认识物体
教学目标:
- 通过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正确识别物体的特征。

- 引导学生理解物体的属性和功能。

教学准备:
- 教学课件、幻灯片或实物展示物体供学生观察。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张贴几张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物体的特征,引发学生对物体的认知和兴趣。

2. 观察物体:给学生展示一种物体,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种物体,要求学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出物体的特征,并和其他组比较。

4. 小结讲解: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和描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5.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功能,通过展示物体的实际使用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不同功能。

6. 提问与回答: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描述物体时的表现,是否能准确识别物体的特征。

-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总结时的参与度和思维活跃程度。

- 通过提问与回答的环节,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注意事项:
>
> - 保证教学课件、幻灯片或实物的清晰度和可视性。

> - 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互动和思考。

> - 确保教学过程中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 - 评价学生时要客观公正,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

> -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难易程度。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春天的秘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知春天的季节特征,了解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春天的季节特征。

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1.3 教学活动带领学生户外观察春天的迹象,如花朵盛开、树叶发芽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春天变化。

学生制作春天的手工艺品,如剪纸花、春天的书签等。

第二章:水的奇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探索水的奇妙之处。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和交流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水的性质和特点。

水的奇妙实验。

2.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水的实验,如水的三态变化、水的过滤等。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交流实验心得,分享对水的奇妙之处的理解。

第三章:天空中的朋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天空中的常见物体,如太阳、云、星星等。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天空中的常见物体。

天空中的物体运动。

3.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天空,识别常见的物体,如太阳、云、星星等。

学生制作天空中的物体模型,如太阳帽、云朵手偶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天空中的物体的认识和观察经验。

第四章:爱护环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

4.2 教学内容环境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的方法。

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讨论,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学生制作环保标语或海报,表达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和呼吁。

第五章:动植物的一生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命周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

生命的宝贵。

5.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动植物的生命周期,如种子的发芽、小动物的成长等。

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讨论,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学生制作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的手工艺品,如植物拓印、小动物的手偶等。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自然第1课:春天的秘密第2课:春天的植物第3课:春天的动物2.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4课:水和冰第5课:磁铁的神奇第6课:太阳和影子3.第三单元:探索宇宙第7课:夜晚的星空第8课:太阳和月亮第9课:地球和宇宙4.第四单元:我们的家园第10课:天气和季节第11课:动物的家第12课:保护我们的环境三、教学过程第一单元:认识自然第1课:春天的秘密1.导入:带领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好奇心。

2.新课:讲解春天的特点,如气候、植物、动物等。

3.实践: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春天的植物和动物,记录观察结果。

第2课:春天的植物1.导入:展示春天的植物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植物的喜爱。

2.新课:讲解春天植物的生长特点,如种子发芽、植物开花等。

3.实践:组织学生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生长过程。

第3课:春天的动物1.导入:展示春天动物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动物的喜爱。

2.新课:讲解春天动物的生活习性,如迁徙、繁殖等。

3.实践:组织学生观察春天动物,记录观察结果。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4课:水和冰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水和冰的关系。

2.新课:讲解水和冰的性质,如状态、溶解等。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水和冰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第5课:磁铁的神奇1.导入:展示磁铁的神奇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新课:讲解磁铁的性质,如吸铁、同性相斥等。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磁铁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第6课:太阳和影子1.导入:带领学生观察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新课:讲解太阳和影子的原理,如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等。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太阳和影子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第三单元:探索宇宙第7课:夜晚的星空1.导入:带领学生观察夜晚的星空,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春天的发现2. 植物的生长3. 动物的家园4. 空气的奥秘5. 水的循环6. 声音的世界7. 光的传播8. 磁铁的力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原理,如植物的生长、空气的奥秘等。

2. 教学重点: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解释科学原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制作等,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发现植物发芽动物出没2. 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需要水分、阳光、空气3. 动物的家园适应环境繁殖后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了解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画出它的生活环境。

2. 答案:(1)植物特点:叶子绿色、有茎、有根等。

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

(2)动物生活习性:昼伏夜出、群居、杂食等。

生活环境:森林、草原、湖泊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参加科学竞赛,培养科学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涵盖章节和详细内容。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了解物体的基本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学会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形状的识别和分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正确识别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的基本形状的识别和分类。

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形状卡片等。

学具:每人一套形状卡片、观察记录表、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试着给它们分类。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物体的基本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讲解它们的特征。

3. 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形状卡片,尝试用彩笔沿轮廓线描绘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实物模型,让学生识别它们的形状,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7.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家里或身边的物体,尝试用科学方法对它们进行形状的识别和分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物体的形状1. 圆形2. 正方形3. 长方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彩笔画出三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并注明它们的名称。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用科学方法对它们进行形状的识别和分类,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知识讲解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物体的基本形状,有利于学生掌握。

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堂练习环节,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1.1 植物的变化1.2 春天里的动物1.3 春天的天气2. 第2章:我们周围的材料2.1 常见的材料2.2 材料的性质2.3 材料的应用3. 第3章:水和空气3.1 水的奥秘3.2 空气的力量3.3 水和空气的利用4. 第4章:力和运动4.1 力的探索4.2 运动的乐趣4.3 力和运动的关系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自然变化,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2. 掌握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培养环保意识。

3. 了解水和空气的重要性质,学会合理利用。

4. 探索力的作用和运动规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5. 提高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水和空气的重要性质。

力和运动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标本、模型。

不同材料的样品。

水和空气实验器材。

力和运动实验器材。

2. 学具:观察记录本。

实验器材。

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观察春天的景象,引出植物和动物的变化。

2. 新课导入:介绍本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3. 例题讲解: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讲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记录下来。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植物和动物在春天的变化。

7. 课堂延伸:让学生收集不同材料的样品,了解其性质和用途。

8. 课后实践:观察水和空气的现象,进行实验。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生长发育动物行为变化2. 常见材料:金属材料纤维材料塑料材料3. 水和空气:水的性质空气的力量4. 力和运动:力的作用运动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描述它们在春天的变化。

收集不同材料,记录其性质和用途。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和收集到的信息完成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
4.4人一组,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
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
(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物品名称可替换)
(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
以木块为例:把木块与乒乓球对比后发现形状不同,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强调:(1)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词汇表上的词汇剪下来,粘贴在相应位置,也可直接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边观察边记录,顺序建议是:颜色—形状—气味—是否透明—粗糙程度—轻重,但不强调一定是这个顺序)。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活动手册记录物体特征,书写上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示范。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要边观察、边比较、边记录,记录结果要真实。
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的轻重、颜色、形状、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
●不同的物体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
●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要认真观察)
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观察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对物体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为教师后面的教学调整提供借鉴。
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二、观察物体
(一)观察一个物体
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
●具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知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科学
课时
1
教学内容
1.1发现物体的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
单元教学目标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将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固体、液体、气体)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对观察到的物体特征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试着根据物体的一些特征给物体分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会加强对物体特征的认识,还将在反复探究中提高对物体属性的理解。这将为学生以后理解“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等主要概念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教学准备
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聚焦
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谜底:橡皮)
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什么,力求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如用眼看颜色或形状、用手摸软硬、用鼻子闻到气味,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描述性词汇,同时为下面的“两两对比观察法”活动埋下伏笔。(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
6.交流评价“我的记录”。
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
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纸片、一次性塑料杯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
设计意图:用猜谜游戏来集中学生注意力,也为下面让学生独立描述物体特征提供思考依据,降低难度。
2.你为什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表述理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有理有据。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