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影》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朱自清的《背影》。这次说课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新课标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中强调“用普通话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等。这些要求是展开本课教学的依据。

一、说教材

《背影》这篇文章一直作为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因为它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歌颂父亲,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去赞美爱,能够使学生在其中深刻的体会这种相怜相爱的感情,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同时,它又是构思精巧、叙事中结合抒情的散文的代表篇目,所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中蕴涵的父子深情,理解文章选取的独特角度,为以后阅读同类作品、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挖掘学生的人文精神,应是一个重要基础。

1.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理解并积累生字、词。

⑵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品读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教学重点与难点:

⑴重点: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体会作者新颖独特的描写角度与朴素感人的语言。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

⑵难点:对于文中背影的四次描写,进行深刻的体会,并找出四次背影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作用。在分析中,深刻透彻的体会这种伟大的父爱。

3.课时安排:2课时

二、说教法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1.情境教学法:

课前播放一首《背影》歌动画,课后播放一曲《懂你》,赢造气氛。

2.阅读法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3.“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针对教师对关键语句的提问,学生自主合作,共同研究作答,解决本文重点。

4.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

三、说学法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贯彻启发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据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情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的导入方法是:

激情导入:课前播放《背影》歌动画,课后先让学生谈谈身边的母爱父爱。(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和兴趣,诱导学生转入对本课文的阅读理解)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走近作者:让学生说说课前查得的朱自清的资料(设计意图:充分体现《课程标准》阅读教学中利用一切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这一要求,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化。)

2.听录音

配乐朗读此文(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要求和技巧。并将自己认为优美、感人的句子勾画出来。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以及对学生进行“听有所知”的听力训练,学习批注法,为下一环节的深入研习做好铺垫。

3.合作探究

投影出示下列问题

○1: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读出了文眼,就读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现在开头或结尾。)○2:“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3:“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

○4: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其原因是什么?

○5: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哪一次写得最具体、最感人?

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理解作者的思路,谈出自己的感受。

(三)重点赏析

这一环节将紧抓文章的重点,分散突破难点。

1.在上一环节的最后一个问题,学生指出第二次背影最感人,那么我们就来阅读文章的这一部分,也就是“买橘子”一段。通过分析父亲的动作、语言来感受父亲对我的关怀与爱护。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领会本文的构思角度“背影”,从而直接进入到本课的分析难点而不至于偏离。

第二步学生自疑讨论。在这一过程里,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相关语段,写出自己设计的问题,并自由发言,师生共同筛选最符合教材要求、富有创新的问题来进行探讨。如:

⑴父亲爬月台的动词中,为什么用攀而不用抓?等,体会作者用词恰当。

⑵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比如皱纹、白发等等,而只写了背影呢?

(3)父亲在“送儿子”的过程中一共说了四句话,分别有什么含义呢?既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又体味了作者语言的风格——朴实。

这样安排的目的:

⑴学生通过质疑、解疑,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⑵让学生认识到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的结合的重要性。

⑶通过筛选总结问题串,分散重难点,突出关键。

2..阅读文章的首尾两部分,体会各自的作用,及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文章的中心。(四)知识的拓展与迁移

投影出示下列诗句,作为对本课的总结,也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

世间的爱千万种,

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

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

但带不走父母的爱。

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

溶入我们的血液。

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

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让学生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恩爱,写一篇短文,作为本课的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