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入门基本知识
网络安全入门基本知识网络安全入门基本知识汇总网络安全入门基本知识汇总:1.概念:指通过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防治网络系统出现恶意攻击或者非法入侵。
2.网络安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1)是指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安全、云计算安全等。
(2)是指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
3.网络安全包含的主要三个方面的内容:(1)物理安全: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免受害,如火灾、水灾、地震等灾害。
(2)运行安全:指对计算机各种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使用,避免数据信息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
(3)信息安全:指保护数据信息不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者泄露。
4.计算机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及其服务的安全,不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者泄露。
5.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是指物理安全,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实体设备的安全,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终端、数据库等设施。
(2)是指逻辑安全,指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数据的安全,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范、计算机系统漏洞扫描修补、数据备份、信息数据加密、防黑客攻击等。
网络安全入门基本知识归纳网络安全入门基本知识归纳如下:1.什么是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不因偶然或恶意的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泄露,确保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和工作,以及网络服务不中断。
2.网络安全涉及哪些领域?网络安全涉及的领域包括:逻辑访问控制安全、数据传输安全、系统运行安全、物理安全。
3.逻辑访问控制安全是什么?逻辑访问控制安全是指根据身份和权限进行访问控制,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或者系统,获取、篡改或者破坏数据。
4.什么是黑客?黑客是指通过盗取或篡改网络或系统中的信息,或者利用网络漏洞进行非法访问、攻击他人电脑或网络的人。
5.什么是病毒?病毒是指一段可执行的代码,它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潜伏、繁殖,并利用操作系统或者应用软件的漏洞进行传播,破坏系统或者窃取信息。
网络安全简答题
网络安全简答题精选一、简答题1、简述物理安全包括那些内容?防盗,防火,防静电,防雷击和防电磁泄漏2、简述防火墙有哪些基本功能?(写出五个功能)建立一个集中的监视点隔绝内外网络,保护内部网络强化网络安全策略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监控和审计实现网络地址转换3、简述无线局域网由那些硬件组成?无线局域网由无线网卡、AP、无线网桥、计算机和有关设备组成。
4、简述网络安全的层次体系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成四个层次上的安全:物理、逻辑、操作系统和联网安全5、简述TCP/IP协议族的基本结构•TCP/IP协议族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自底而上分别是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6、简述网络扫描的分类及每类的特点扫描,一般分成两种策略:一种是主动式策略,另一种是被动式策略。
被动式策略是基于主机之上,对系统中不合适的设置、脆弱的口令及其他同安全规则抵触的对象进行检查,不会对系统造成破坏。
主动式策略是基于网络的,它通过执行一些脚本文件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并记录系统的反应,从而发现其中的漏洞,但是可能会对系统造成破坏。
7、简述常用的网络攻击手段网络监听、病毒及密码攻击、欺骗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应用层攻击、缓冲区溢出8、简述后门和木马的概念并说明两者的区别木马(Trojan),也称木马病毒,是指通过特定的程序木马程序来控制另一台计算机后门:是绕过安全性控制而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方法本质上,木马和后门都是提供网络后门的功能,但是木马的功能稍微强大一些,一般还有远程控制的功能,后门程序则功能比较单一,只是提供客户端能够登录对方的主机9、简述恶意代码的概念及长期存在的原因恶意代码是一种程序,它通过把代码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镶嵌到另一段程序中,从而达到破坏被感染电脑数据、运行具有入侵性或破坏性的程序、破坏被感染电脑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目的。
原因:在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包括从底层的操作系统到上层的网络应用在内的各个层次都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安全问题和安全脆弱性。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互连起来,通过通信链路和交换设备传输数据的系统。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包括了几个基本概念,包括主机、服务器、客户端、协议、拓扑结构等。
主机是指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服务器是指提供服务的主机,客户端是指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的主机。
协议是指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规则和标准,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主机之间的连接方式,如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计算机网络通常采用分层结构,将整个网络划分为多个层次。
常用的分层模型是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TCP/IP四层模型包括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每个层次都负责不同的功能,通过在不同层次之间进行协议的交互,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保密性是指保护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完整性是指保护数据不被修改或破坏,可用性是指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实现网络安全,需要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包括防火墙、加密、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
网络攻击和防御网络攻击是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恶意的攻击行为,旨在获取非法利益、破坏网络系统或侵犯用户隐私。
常见的网络攻击包括、、DDoS攻击等。
为了防御网络攻击,需要采取各种防护措施,包括使用杀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网络安全的挑战和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新型的网络攻击不断涌现,攻击手段不断升级。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网络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网络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区块链等新技术都被应用到网络安全领域。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研究(三)
网络安全是当今互联网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在网络中,数据链路层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与设备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
而数据链路层作为网络协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网络硬件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然而,数据链路层技术也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例如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息泄露、链路层攻击以及数据干扰等。
二、信息泄露的风险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信息泄露是一种很常见的安全风险。
一方面,由于数据链路层的特性,存在着数据包被拦截和截获的可能。
例如,黑客可以使用嗅探工具来窃听数据包,从而获取敏感信息。
另一方面,恶意人员可以通过网络钓鱼和针对数据链路层的其他攻击手段,诱骗用户输入敏感信息,进而导致信息泄露。
为了防止信息泄露,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通过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防止数据被窃听。
而且,加密算法的研究和改进也是值得推进的重点。
此外,用户应该保持警惕,避免点击可疑链接,以防止落入网络钓鱼的陷阱。
三、链路层攻击的威胁数据链路层攻击是指恶意用户通过篡改或伪造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数据包来干扰网络正常运行的行为。
这种攻击可以导致网络中断、数据丢失以及用户身份的冒充等问题。
为了防范链路层攻击,我们可以在技术和策略上采取综合措施。
首先,对数据链路层协议进行严密的验证,减少潜在的漏洞。
其次,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等安全设备,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及时发现并阻止异常行为。
此外,加强网络管理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应对链路层攻击的能力。
四、数据干扰的挑战数据干扰是指网络传输过程中由于噪声、电磁干扰等因素引起的数据错误或丢失。
这种情况下,数据链路层的质量和可靠性将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克服数据干扰的挑战,我们可以采用纠错编码、信号调制以及数据重传等技术。
纠错编码可以在发送端添加冗余信息,接收端通过纠错算法恢复传输中出现的错误。
七层交换和网络安全设备讲座
七层交换和网络安全设备讲座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关于七层交换和网络安全设备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七层交换的概念。
七层交换是指在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中,将交换机按照
功能分为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七层交换将网络通信分为不同的层次,可以通过交换机的端口、MAC地址或者IP地址等信息来
决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从而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而在网络安全设备方面,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等。
防火墙可以监控和控制
网络流量,阻止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入侵检测系统可以监视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和攻击行为,及时发现并报警;入侵防御系统则可以在发现攻击行为后采取自动防御措施,保护网络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七层交换和网络安全设备可以相互配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效率。
七层交换可以根据安全策略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安全设备进行检测和过滤,从而加强网络的安全防护。
总的来说,七层交换和网络安全设备都是网络通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网络环境,保护网络信息不被泄露和攻击。
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讲座,能对七层交换和网络安全设备有更深入的了解。
谢谢大家!。
网络安全重点
第一章1.信息安全的5个基本属性。
可用性,可靠性,完整性,机密性以及不可抵赖性。
2.从网络通信的角度观察,网络通信安全所面临的威胁种类。
1)截获。
攻击者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2)阻断。
攻击者有意阻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3)篡改。
攻击者故意篡改网络上传输的报文。
、4)伪造。
攻击者利用虚假的身份在系统中插入伪造信息,并在网络上传送。
3.网络风险评估主要包含哪几个环节。
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安全决策、安全监测4.风险、漏洞和威胁的含义,三者之间的关系。
风险是指丢失所需要保护资产的可能性。
漏洞是攻击的可能途径。
漏洞可能存在于计算机与网络系统中,他允许入侵者打开系统,使网络攻击得逞。
漏洞也可能存在于管理环境中,使得系统环境对攻击开放。
威胁是一个可能破坏信息系统环境安全的动作或者事件,3个组成部分:1.目标。
2.代理(攻击主体).3.事件(攻击行为)。
关系:威胁加漏洞等于风险,风险是威胁与漏洞的综合结果。
没有漏洞的威胁就没有风险,没有威胁的漏洞也就没有风险。
5.安全决策的定义、安全决策的策略安全决策就是根据评估结论决定网络系统所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
在安全决策的过程中,根据评估的结论可选择使用以下某一策略:1)逃避策略2)应对策略3)转移策略6.网络安全策略的定义、等级划分。
(注意与安全决策的策略之间的区别)策略即为使一组对象协同完成某项任务或者达到某个目标而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安全策略是指在一个特定网络环境中,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则。
这些规则主要用于如何配置、管理和控制系统;约束用户在正常的环境下应如何使用网络资源;当网络环境发生不正常行为时,应如何响应与恢复。
网络安全策略的关键是如何保护企业内部网络及其信息,包括总体策略和具体规则。
4个等级如下:1)一切都是禁止的。
2)一切未被允许的都是禁止的。
3)一切未被禁止的都是允许的。
4)一切都是允许的。
OSI安全体系结构的5类标准的安全服务1)身份认证服务(身份鉴别服务)包括:对等实体鉴别;数据源点鉴别2)访问控制服务在网络安全中,访问控制是一种限制,控制那些通过通信连接对主机和应用系统进行访问的能力。
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总结
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总结网络体系结构是指互联网的整体结构和组成。
它涉及到了网络的物理结构、传输协议、网络层次、路由算法、寻址和编址、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网络体系结构的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1.物理结构:物理结构是指网络中的硬件设备组成。
主要包括主机,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等。
主机是指连接到网络的最终设备,交换机用于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路由器用于互联网中的数据传输,网桥用于连接不同局域网之间的数据传输。
2.传输协议:传输协议是指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规则。
常见的传输协议有TCP/IP协议和UDP协议。
TCP/I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它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UDP协议是一种简单的、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它提供了较低的延迟和较高的吞吐量。
3.网络层次:网络层次是指互联网中的分层架构。
常见的网络层次模型有OSI模型和TCP/IP模型。
OSI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模型,它将网络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TCP/IP模型是互联网最重要的模型,它将网络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4.路由算法:路由算法是指在网络中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的算法。
常见的路由算法有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预先设置好的路由路径,不会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整路径。
动态路由是根据网络状况实时调整路径,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RIP协议、OSPF协议和BGP协议等。
5.寻址和编址:寻址和编址是指网络中对主机和网络进行编号的过程。
IP地址是网络中主机的唯一标识,它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IPv4是目前广泛使用的IP地址版本,它基于32位地址空间,但由于地址需求过大,逐渐被IPv6取代。
6.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中的信息不受非法获取、损坏或篡改的技术和措施。
网络安全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加密和认证技术、访问控制等多个方面。
网络构架及网络安全
网络构架及网络安全网络架构是指将计算机网络的组织结构和各种硬件、软件组件以及通信协议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方案。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非法的入侵、破坏、窃取或篡改的技术或措施。
网络架构决定了网络的结构和组成方式,既包括硬件设备,也包括软件,并确定了数据传输、处理和存储的方式。
不同的网络架构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规模进行定制,常见的网络架构有层次化网络架构、P2P网络架构、客户端-服务器网络架构等。
层次化网络架构是最常见的网络架构之一,它将网络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常见的层次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物理信号并传输到目标设备上,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流划分为数据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网络层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传输层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应用层负责提供网络应用的接口。
P2P网络架构(Peer-to-Peer)是一种分布式的网络架构,所有的节点都是对等的,任何节点既可以是客户端也可以是服务器。
P2P网络架构适合于大规模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例如BitTorrent就是一种常见的P2P应用。
客户端-服务器网络架构是一种中心化的网络架构,其中服务器是网络的中心节点,客户端通过请求服务器的服务获得所需的资源。
这种架构简单可靠,便于管理和维护,广泛用于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的网络。
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防止黑客入侵、病毒传播、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
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反病毒软件、加密技术等。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过滤网络流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防火墙可以设置策略,允许或禁止特定的网络流量通过。
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监测网络流量并检测潜在入侵的设备。
它可以分析网络流量,检测异常行为并发出警报。
反病毒软件用于检测和删除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
它可以定期扫描计算机系统,并对病毒进行隔离和清除。
加密技术用于保护敏感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网络安全理论知识
网络安全理论知识网络安全理论知识汇总网络安全理论知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TCP/IP协议族和网络七层模型:TCP/IP协议族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网络七层模型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链路接入层和接入设备。
2.IP数据包:IP数据包包括数据包头和数据两部分,数据包头包括标识、标志、片偏移、生存时间、头部校验和、源地址、目标地址。
3.TCP数据包:TCP数据包包括TCP头和数据两部分,TCP头包括标识、标志、片偏移、窗口大小、序列号、确认号、紧急指针、标志位、片偏移量、生存时间、窗口大小、序列号、确认号、紧急指针、数据。
4.加密算法: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数字签名、散列算法。
5.防火墙:防火墙包括基于主机和基于规则两种类型,可以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通过预先定义好的规则,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包的过滤和转发。
6.入侵检测系统(IDS):IDS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系统中发生的事件的特征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并对网络进行安全审计。
7.网络安全架构:网络安全架构包括安全防护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服务系统、安全事件处理系统。
以上是网络安全理论知识的一部分,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网络安全的基础概念和实现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网络安全是一个动态和复杂的概念,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和风险。
网络安全理论知识归纳网络安全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破坏,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以下是一些网络安全理论知识归纳:1.网络安全威胁: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包括恶意软件、病毒、木马、僵尸网络、钓鱼攻击、DDoS攻击、网络钓鱼、社交工程攻击等。
2.安全漏洞:安全漏洞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弱点或错误,容易被攻击者利用进行攻击。
常见的安全漏洞包括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XSS)、文件包含漏洞、代码注入等。
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研究(四)
数据链路层技术在网络安全与防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并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
一、数据链路层技术的重要性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第二层,其主要任务是将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转化为有意义的数据帧,同时负责进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控制。
由于数据链路层处于网络层和物理层之间,因此其安全性对整个网络的安全至关重要。
二、数据链路层安全问题1. 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完整性问题: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链路层的数据可能会因传输错误或恶意篡改导致数据的完整性受损。
这可能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修改或丢失,对网络的数据可靠性造成威胁。
2. 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机密性问题:链路层传输的数据通常是明文的,容易被攻击者截获并窃取敏感信息。
这对于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保护链路层数据的机密性至关重要。
3. 数据链路层中的身份认证问题:在数据链路层中,设备之间的身份认证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网络。
没有良好的身份认证机制,攻击者可能会冒充合法设备,直接接入网络,对网络进行攻击或窃取信息。
三、数据链路层安全防护措施1. 使用数据完整性检查:为了保护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完整性,可以使用差错检测技术,如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来检测传输错误。
如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接收端可以通过校验码检测到错误,并要求重新传输数据。
2. 使用数据加密技术:为了保护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机密性,可以使用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
使用加密算法可以确保即使被截获的数据包也无法被窃取敏感信息,从而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3. 使用身份认证技术:为了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网络,可以使用身份认证技术。
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密码认证、数字证书认证和双因素认证等。
通过有效的身份认证机制,可以防止攻击者冒充他人身份接入网络。
4. 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VPN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建立安全的加密连接,使得链路层的数据传输更加安全可靠。
二层网络安全
二层网络安全二层网络安全是指在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实施的一系列安全措施,用于保护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和窃听。
二层网络安全的目标是确保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以下是常见的二层网络安全措施:1. VLAN隔离:通过虚拟局域网(VLAN)的划分,将不同的用户组织起来,确保不同用户之间的通信是相互隔离的,从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窃听。
2. MAC地址过滤:通过限制网络设备的访问只能通过已授权的MAC地址,阻止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网络,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3. 802.1X认证:利用802.1X认证协议对接入网络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只有通过认证的设备才能接入网络,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4. 网络隔离:将网络分成多个虚拟网络,通过配置不同的子网和防火墙规则,实现不同安全级别的访问控制,防止恶意攻击者跨越不同的安全域。
5. 数据加密:通过对网络中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未经授权的窃听者获取敏感信息。
6. ARP防护:使用ARP防护技术,可以检测和防止ARP欺骗攻击,确保网络设备与网关的通信是安全的。
7. 交换机安全配置:配置交换机的端口安全策略,限制每个端口允许连接的MAC地址数量,避免恶意设备接入网络。
8. 网络监控和日志记录:通过监控网络流量、检测异常行为和记录日志,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
9. 网络设备的固件更新和漏洞修复:定期检查网络设备的固件版本,及时安装和应用厂商提供的补丁和更新,防止已知漏洞的利用。
10. 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培训,教育他们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避免将敏感信息泄露给未经授权的用户。
综上所述,二层网络安全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来保护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和窃听。
这些措施包括VLAN隔离、MAC地址过滤、802.1X认证、网络隔离、数据加密、ARP防护、交换机安全配置、网络监控和日志记录、固件更新和漏洞修复以及培训和教育等。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课件
UDP协议
01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 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02
UDP主要用于实时应用和多媒体 应用,如音频和视频流。
UDP提供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 服务,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顺 序性。
作用
协议栈使得网络通信更加灵活和可靠,不同系统或设备可 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协议栈来实现所需的网络功能或服 务。
03
CHAPTER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将数据划分为帧,并在每个帧上添加 控制信息,以便在接收端正确地解析 原始数据。
流量控制
通过控制发送数据的速率,确保接收 端不会因接收速率过快而丢失数据。
层次划分
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其中,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 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作用
TCP/IP模型是互联网的基础,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协议和服务都基于TCP/IP模型。它使 得不同类型和厂商的计算机和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协议与服务的区别
协议
协议是一组规则和标准,用于规定不同计算机或设备之间通信的方式和格式。 协议定义了数据传输的细节,如数据格式、传输方式、错误控制等。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是指将数 据从一个计算机或设备发送到另一 个计算机或设备的过程。
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共享是指网络 中的计算机可以相互访问和利用其 他计算机上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 源。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分组交换网络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 局(ARPA)建立ARPANET,实现了计算 机之间的远程通信。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的关系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计算机网络作为网络安全的基础设施,为网络安全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架构计算机网络是由各种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组成的。
通信线路包括了网络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形、总线型、环型等多种形式。
计算机网络不同于单一的计算机,它可以连接多台计算机,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计算机网络通信使用的协议也非常多,其中TCP/IP协议是最为常用的一种。
TCP/IP协议提供了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还具备多重复用、封装、路由等特性。
三、网络安全的定义和组成网络安全是指防止黑客攻击、病毒侵入、数据丢失、信息泄露等情况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
网络安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 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安全:包括硬件、软件的安全保护和网络拓扑的设计合理。
2. 数据传输和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黑客截取或篡改。
3. 认证与授权:确保系统中的用户能够被正确认证和授权,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
四、网络安全的威胁网络安全主要面临以下威胁:1. 黑客入侵:黑客通过特殊手段入侵系统,窃取重要数据,甚至破坏系统正常运行。
2. 病毒侵害: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等恶意软件通过网络侵入系统,对系统进行破坏和胁迫。
3. 数据泄露:由于系统安全性不足,数据被非法获取,导致敏感信息泄露,给公司和个人造成巨大影响。
五、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的关系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为网络安全提供了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安全需要计算机网络的支持:计算机网络提供了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对信息安全至关重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涉及到硬件、软件等多个层面,一旦被攻击,将导致大量信息泄露和系统运行异常。
数据链路层的网络安全
数据链路层的网络安全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第二层,主要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转化为逻辑链路,并负责以帧为单位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在网络通信中,数据链路层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数据链路层的网络安全。
首先,数据链路层需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为了防止在传输过程中数据被篡改或者丢失,数据链路层采用了CRC (循环冗余校验)算法来计算帧的校验和,校验和可以用来检测数据是否被损坏。
在接收端,如果校验和不匹配,说明数据有错,需要重传。
其次,数据链路层需要保证数据的机密性。
数据链路层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算法来防止数据被窃听和篡改。
常见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速度较快,但存在密钥分发的问题;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安全性较高,但速度较慢。
再次,数据链路层需要保证数据的认证和访问控制。
为了防止非法用户接入网络或者进行未授权的操作,数据链路层可以通过MAC (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过滤和用户身份认证来实现。
MAC地址过滤是通过设置只允许特定的MAC地址访问网络来防止非法用户接入,用户身份认证则是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等方式对用户进行认证。
最后,数据链路层需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为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或乱序,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帧序号和确认机制来进行数据的确认和重传。
发送端给每个数据帧附加一个帧序号,接收端在收到数据帧后通过确认帧序号的方式对数据进行确认,如果帧序号不匹配,说明数据有误,需要重传。
综上所述,数据链路层在网络安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认证和访问控制以及可靠性的保护,可以有效地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窃听或丢失,确保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网络安全五层体系
网络安全五层体系网络安全是指在通信网络环境中预防和保护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和方法。
为了确保网络的安全性,人们提出了网络安全五层体系,并逐渐形成和完善了这个体系。
本文将对网络安全五层体系进行介绍和解析。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是网络安全五层体系中的基础层,它负责传输数据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纤等。
在物理层上,主要的网络安全措施是保护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的安全。
比如,保护服务器房的门锁、安装视频监控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数据组织成帧,并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
在数据链路层,主要的网络安全措施是实施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
访问控制可以限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
数据加密可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防止非法用户窃取敏感信息。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在网络层,网络安全的关键是防止数据包被篡改、伪造或截取。
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层,提供对网络通信的保护和审计功能。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对数据进行可靠传输和端到端的通信。
在传输层,主要的网络安全措施是实施数据完整性检查和身份验证。
数据完整性检查可以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身份验证可以确认通信双方的身份,避免假冒或欺骗行为。
第五层:应用层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之间的接口层,负责处理用户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相互操作。
在应用层,主要的网络安全措施是保护用户隐私和应用程序的安全。
比如,使用安全的密码机制、加密通信和访问控制技术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
总结网络安全五层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涵盖了不同层次的网络安全技术和方法。
通过在每个层次上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
然而,网络安全是一个动态和复杂的领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和威胁形势。
理解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
理解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通信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为人们提供了快速、方便的信息传输渠道。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并分步骤进行说明。
一、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1. 物理层:物理层是通信网络的基础,主要负责传输数据的硬件设备和信号传输介质,如电缆、光纤等。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数据帧,并通过物理层将数据传输到目的地。
3. 网络层:网络层是整个通信网络的核心,负责将数据分组进行传输和路由选择。
4.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建立端到端的通信连接,并确保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目的地。
5. 应用层:应用层是最接近用户的一层,包括各种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
二、通信网络的运行原理1. 数据传输原理: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是通过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数据包或数据帧,并通过各层的协议进行传输。
发送方将数据分组后通过物理介质传输给接收方,接收方通过解析数据包或数据帧,重新组装原始数据。
2. 路由选择原理:在网络层,数据经过路由选择器进行路由选择,即确定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最佳路径。
路由选择是根据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和交换机的转发表来完成的。
3. 数据传输可靠性保证原理:在传输层,通过使用可靠的传输协议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例如,使用TCP协议时,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会建立连接,并通过确认和重传机制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4. 应用层协议原理:应用层协议是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不同的应用程序使用不同的应用层协议进行通信,例如HTTP协议用于网页浏览,SMT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传输等。
5. 安全性保障原理:为了保证通信网络的安全性,通信网络使用各种安全机制,如加密算法、防火墙、访问控制等,以防止数据泄漏和恶意攻击。
三、通信网络的步骤详解1. 数据传输步骤:发送方将原始数据划分为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包含了目标地址、源地址和数据内容,然后通过物理层通过传输介质将数据包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通过解析数据包中的地址和数据内容来重新组装原始数据。
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研究(七)
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研究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数据链路层作为网络通信的核心,是网络安全的重点和关键。
本文将探讨数据链路层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一、数据链路层技术的作用数据链路层技术是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负责数据在物理链路上的传输。
它为网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些安全性措施。
首先,数据链路层可以通过MAC(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识别和验证网络设备。
每个网络设备都有唯一的MAC地址,通过比对交换机上存储的MAC地址表,可以判断设备是否合法。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非法设备的入侵。
其次,数据链路层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差错检测和纠正。
常见的差错检测技术有循环冗余校验(CRC)和帧检验序列(FCS)等。
这些技术可以检测并纠正在传输过程中引入的错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最后,数据链路层还支持加密和认证等安全协议,提供数据的保密性和身份验证。
通过加密技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容易被窃取或篡改。
而认证机制可以验证通信双方的身份,避免受到伪造设备的攻击。
二、数据链路层的安全威胁然而,数据链路层也面临着一些安全威胁,给网络的安全性带来风险。
首先,MAC地址欺骗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方式。
黑客可以通过伪造MAC地址,冒充合法设备进入网络,并窃取或篡改数据。
这需要加强对设备真实性的验证,如使用MAC绑定或认证等措施。
其次,ARP欺骗也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手段。
黑客可以发送伪造的ARP响应包,以获取目标设备的信息,甚至劫持通信。
防护ARP欺骗的方法包括使用静态ARP表、动态ARP检测等。
另外,数据链路层也容易受到数据干扰和窃听的威胁。
黑客可以使用嗅探工具或中间人攻击技术,窃取传输中的数据,并且很难被发现。
因此,进行加密和认证是必要的防护措施。
三、数据链路层的防护措施为了加强数据链路层的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防护措施。
如何保障数据链路层技术的安全性(九)
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网络层提供的数据包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数据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数据链路层的安全性对整个网络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障数据链路层技术的安全性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本文将从物理安全、逻辑安全和身份认证等方面论述如何确保数据链路层的安全性。
1. 物理安全物理安全是保障数据链路层安全的最基本要求。
首先,需要确保网络设备的安全,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这些设备应该被妥善放置在安全可控的机房中,设备的权限应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避免遭到未授权的物理访问。
其次,对于网络设备的传输介质,如光纤、网线等,也需要进行保护,避免被人非法拆卸或者干扰。
同时,应加强对访问机房的权限控制,保证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机房,避免数据链路层的物理攻击。
2. 逻辑安全逻辑安全是指保护数据链路层的通信过程中,传输的数据不能被非法获取、篡改或者伪造。
对于数据链路层的逻辑安全,首先需要使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窃取。
其次,需要采取数据完整性校验技术,如循环冗余校验(CRC),对数据帧进行检验,避免因传输错误导致的数据错误或篡改。
另外,数据链路层还应该设置访问控制,对合法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网络资源。
3. 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确保数据链路层安全的重要环节。
对于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双方,应在建立连接之前进行身份认证,确认对方的合法身份。
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有用户名和密码、数字证书、双因素认证等。
通过对身份的确认,可以避免非法用户获取数据链路层的访问权限,保障数据链路层的安全性。
4. 安全监测与故障处理为保障数据链路层的安全性,网络管理人员需要实时监测网络中数据链路层的状态以及可能的安全威胁。
可以通过使用入侵检测系统(IDS)对异常流量、非法访问、攻击行为等进行监测。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故障处理措施,确保网络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确保数据链路层技术的安全性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从物理安全、逻辑安全和身份认证等多个方面进行保障。
如何使用网络隔离技术保护网络安全(六)
如何使用网络隔离技术保护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网络隔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用来保护网络免受攻击和威胁。
本文将探讨网络隔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保护网络安全。
一、网络隔离技术的原理网络隔离技术是通过物理或逻辑手段,在网络中创建一些隔离区域,以限制不同区域之间的通信和访问。
这种隔离可以在网络层、数据链路层或应用层实现。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控制不同区域之间的数据流动,防止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在网络层,可以通过VLAN技术实现虚拟局域网的隔离,使不同的用户或设备处于不同的虚拟网段中,互相隔离。
在数据链路层,可以通过ACL(访问控制列表)等手段,限制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
在应用层,可以通过防火墙、代理服务器等设备,控制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访问和通信。
二、网络隔离技术的应用网络隔离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政府、金融、电信等各个领域,用来保护重要的网络资源和信息。
在企业网络中,通常会将内部网络、办公网络、生产网络等划分为不同的区域,通过防火墙和路由器实现互相隔离,防止内部网络受到外部攻击和威胁。
在政府和金融领域,网络隔离技术可以用来保护重要的政府机密和金融数据,防止泄露和非法访问。
此外,网络隔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公共云和混合云环境中,用来保护不同用户和租户之间的数据安全。
通过虚拟化和隔离技术,可以在云环境中实现不同用户的数据隔离,防止数据泄露和攻击。
三、建议要保护网络安全,使用网络隔离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提高网络安全水平:1. 划分网络区域:对于企业网络和公共云环境,应该合理划分网络区域,将不同的用户和设备放在不同的隔离区域中。
2. 使用防火墙和路由器:在网络中部署防火墙和路由器,可以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通信控制和数据过滤,提高网络安全性。
3. 加强访问控制:在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中,应该加强访问控制,限制用户和设备的访问权限,防止非法访问和攻击。
五级网络安全
五级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授权访问、破坏、更改或泄露的威胁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
五级网络安全是指对网络中所有层级的保护,从物理层到应用层,涵盖各个方面,确保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首先,物理层是五级网络安全的第一层,主要保护网络的硬件设施,如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物理层安全包括选择可靠的硬件设备、合理规划网络拓扑结构、保护设备不受物理攻击等。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漏洞,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确保网络设备的安全性。
其次,数据链路层是五级网络安全的第二层,用于保护数据在物理链路中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安全主要通过MAC地址过滤、数据加密和物理链路的不可篡改性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应加强对数据链路层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阻止恶意行为。
再次,网络层是五级网络安全的第三层,用于保护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
网络层安全主要通过IP过滤、路由防护、防火墙等手段来保护网络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应定期更新和修复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加强对网络层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攻击行为。
然后,传输层是五级网络安全的第四层,用于保护数据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
传输层安全主要通过TCP/IP协议的加密和认证机制,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修改或伪造。
此外,还应加强对传输层协议的配置和管理,确保传输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应用层是五级网络安全的最高层,用于保护具体的网络应用程序。
应用层安全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手段,确保网络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此外,还应加强对应用层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阻止恶意行为。
综上所述,五级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各个层级的安全,从物理层到应用层,涵盖各个方面。
只有对每个层级都进行细致的规划和管理,才能确保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未来,在网络安全问题不断威胁人们的同时,五级网络安全也需要不断演进和升级,以应对新的网络攻击方式和技术手段,保护网络及其用户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网络安全技术分析与安全方案设计小组成员:姓名:刘锡淼学号:540907040127负责内容:统筹协作和运输层安全分析与解决方案姓名:杨大为学号:540907040144负责内容:应用层安全分析与解决方案姓名:余飞学号:540907040145负责内容:网络层安全分析与解决方案姓名:周恺学号:540907040156负责内容:物理层安全分析与解决方案姓名:赵伟学号:540907040153负责内容:数据链路层安全分析与解决方案基本要求:⏹设计网络安全技术实现方案。
选择合适的安全协议、安全技术、安全设备,设计安全组网方案。
⏹按5人左右组合成一个小组,集中讨论,提出各小组的实现方案,总结并写出报告。
设计目的:⏹分析网络各种安全技术和安全设备⏹设计网络安全的方案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内容:⏹保密性⏹安全协议的设计⏹访问控制网络安全分析类别:⏹物理层安全分析及解决方案⏹数据链路层安全分析及解决方案⏹网络层安全分析及解决方案⏹运输层安全分析及解决方案⏹应用层安全分析及解决方案设计内容: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安全通信的每一层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安全问题。
数据链路层(第二协议层)的通信连接就安全而言,是较为薄弱的环节。
网络安全的问题应该在多个协议层针对不同的弱点进行解决。
在本部分中,我将集中讨论与有线局域网相关的安全问题。
在第二协议层的通信中,交换机是关键的部件,它们也用于第三协议层的通信。
对于相同的第三协议层的许多攻击和许多独特的网络攻击,它们和路由器都会很敏感,这些攻击包括:内容寻址存储器(CAM)表格淹没:交换机中的CAM 表格包含了诸如在指定交换机的物理端口所提供的MAC 地址和相关的VLAN 参数之类的信息。
一个典型的网络侵入者会向该交换机提供大量的无效MAC 源地址,直到CAM 表格被添满。
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交换机会将传输进来的信息向所有的端口发送,因为这时交换机不能够从CAM 表格中查找出特定的MAC 地址的端口号。
CAM 表格淹没只会导致交换机在本地VLAN 范围内到处发送信息,所以侵入者只能够看到自己所连接到的本地VLAN 中的信息。
VLAN 中继:VLAN 中继是一种网络攻击,由一终端系统发出以位于不同VLAN 上的系统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而该系统不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被连接。
该信息被附加上不同于该终端系统所属网络VLAN ID 的标签。
或者发出攻击的系统伪装成交换机并对中继进行处理,以便于攻击者能够收发其它VLAN 之间的通信。
操纵生成树协议:生成树协议可用于交换网络中以防止在以太网拓朴结构中产生桥接循环。
通过攻击生成树协议,网络攻击者希望将自己的系统伪装成该拓朴结构中的根网桥。
要达到此目的,网络攻击者需要向外广播生成树协议配置/拓朴结构改变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企图迫使生成树进行重新计算。
网络攻击者系统发出的BPDU 声称发出攻击的网桥优先权较低。
如果获得成功,该网络攻击者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数据帧。
媒体存取控制地址(MAC)欺骗:在进行MAC 欺骗攻击的过程中,已知某其它主机的MAC 地址会被用来使目标交换机向攻击者转发以该主机为目的地址的数据帧。
通过发送带有该主机以太网源地址的单个数据帧的办法,网络攻击者改写了CAM 表格中的条目,使得交换机将以该主机为目的地址的数据包转发给该网络攻击者。
除非该主机向外发送信息,否则它不会收到任何信息。
当该主机向外发送信息的时候,CAM 表中对应的条目会被再次改写,以便它能恢复到原始的端口。
地址解析协议(ARP)攻击:ARP 协议的作用是在处于同一个子网中的主机所构成的局域网部分中将IP 地址映射到MAC 地址。
当有人在未获得授权时就企图更改MAC 和IP 地址的ARP 表格中的信息时,就发生了ARP 攻击。
通过这种方式,黑客们可以伪造MAC 或IP 地址,以便实施如下的两种攻击:服务拒绝和中间人攻击。
专用VLAN:专用VLAN 通过限制VLAN 中能够与同VLAN 中其它端口进行通信的端口的方式进行工作。
VLAN 中的孤立端口只能和混合端口进行通信。
混合端口能够和任何端口进行通信。
能够绕过专用VLAN 安全措施的攻击的实现要使用绕过专用VLAN 访问限制的代理。
DHCP 耗竭:DHCP 耗竭的攻击通过利用伪造的MAC 地址来广播DHCP 请求的方式来进行。
利用诸如gobbler 之类的攻击工具就可以很容易地造成这种情况。
如果所发出的请求足够多的话,网络攻击者就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耗竭向DHCP 服务器所提供的地址空间。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资源耗竭的攻击手段,就像SYN 泛滥一样。
然后网络攻击者可以在自己的系统中建立起虚假的DHCP 服务器来对网络上客户发出的新DHCP 请求作出反应。
降低局域网安全风险在交换机上配置端口安全选项可以防止CAM 表淹没攻击。
该选择项要么可以提供特定交换机端口的MAC 地址说明,要么可以提供一个交换机端口可以习得的MAC 地址的数目方面的说明。
当无效的MAC 地址在该端口被检测出来之后,该交换机要么可以阻止所提供的MAC 地址,要么可以关闭该端口。
对VLAN 的设置稍作几处改动就可以防止VLAN 中继攻击。
这其中最大的要点在于所有中继端口上都要使用专门的VLAN ID。
同时也要禁用所有使用不到的交换机端口并将它们安排在使用不到的VLAN 中。
通过明确的办法,关闭掉所有用户端口上的DTP,这样就可以将所有端口设置成非中继模式。
要防止操纵生成树协议的攻击,需要使用根目录保护和BPDU 保护加强命令来保持网络中主网桥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同时也可以强化生成树协议的域边界。
根目录保护功能可提供保持主网桥位置不变的方法。
生成树协议BPDU 保护使得网络设计者能够保持有源网络拓朴结构的可预测性。
尽管BPDU 保护也许看起来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管理员可以将网络优先权调至0,但仍然不能保证它将被选做主网桥,因为可能存在一个优先权为0但ID却更低的网桥。
使用在面向用户的端口中,BPDU 保护能够发挥出最佳的用途,能够防止攻击者利用伪造交换机进行网络扩展。
使用端口安全命令可以防止MAC 欺骗攻击。
端口安全命令能够提供指定系统MAC 地址连接到特定端口的功能。
该命令在端口的安全遭到破坏时,还能够提供指定需要采取何种措施的能力。
然而,如同防止CAM 表淹没攻击一样,在每一个端口上都要指定一个MAC 地址是一种难办的解决方案。
在界面设置菜单中选择计时的功能,并设定一个条目在ARP 缓存中可以持续的时长,能够达到防止ARP 欺骗的目的。
对路由器端口访问控制列表(ACL)进行设置可以防止专用VLAN 攻击。
虚拟的ACL 还可以用于消除专用VLAN 攻击的影响。
通过限制交换机端口的MAC 地址的数目,防止CAM 表淹没的技术也可以防止DHCP 耗竭。
随着RFC 3118,DHCP 消息验证的执行,DHCP 耗竭攻击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另外,IEEE802.1X 还能够在数据链路层对基本的网络访问进行监测,它本身是一种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中传送可扩展验证协议(EAP)架构的标准。
在未完成验证的情况下801.1X 就拒绝对网络的访问,进而可以防止对网络基础设备实施的,并依赖基本IP 连接的多种攻击。
802.1X 的初始编写目标是用于拔号连接和远程访问网络中的点对点协议(PPP),它现在支持在局域网的环境中使用EAP,包括无线局域网。
针对ARP欺骗攻击的防范方法ARP缓存表中的记录既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
如果ARP缓存表中的记录是动态的,则可以通过老化机制减少ARP缓存表的长度并加快查询速度;静态ARP缓存表中的记录是永久性的,用户可以使用TCP/IP工具来创建和修改,如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ARP工具。
对于计算机来说,可以通过绑定网关等重要设备的IP与MAC地址记录来防止ARP欺骗攻击。
在交换机上防范ARP 欺骗攻击的方法与在计算机上基本相同,可以将下连设备的MAC地址与交换机端口进行绑定,并通过端口安全功能(Port Security feature)对违背规则的主机(攻击者)进行相应的处理。
通过Cisco交换机可以在DHCP Snooping绑定表的基础上,使用DAI(Dynamic ARP Inspection)技术来检测ARP请求,拦截非法的ARP报文,具体配置如下:Switch(config)#ip arp inspection vlan 20-30,100-110,315(定义ARP检测的VLAN 范围,该范围根据DHCP snooping binding表做判断)Switch(config-if)#ip arp inspection limit rate 30 (限制端口每秒转发ARP报文的数量为30)针对DHCP欺骗攻击的防范方法对于DHCP欺骗攻击的防洪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1)采用DHCP Snooping过滤来自网络中非法DHCP服务器或其他设备的非信任DHCP响应报文。
在交换机上,当某一端口设置为非信任端口时,可以限制客户端特定的IP地址、MAC地址或VLAN ID等报文通过。
为此,可以使用DHCP Snooping特性中的可信任端口来防止用户私置DHCP服务器或DHCP代理[4]。
一旦将交换机的某一端口设置为指向正确DHCP服务器的接入端口,则交换机会自动丢失从其他端口上接收到的DHCP响应报文。
例如,在Cisco交换机上通过以下命令将指定端口设置为信任端口:Switch(config-if)# ip dhcp snooping trust(定义该端口为DHCP信任端口)Switch(config)#ip dhcp snooping (启用DHCP snooping功能)Switch(config)#ip dhcp snooping vlan 20-30,100-110,315 (定义DHCP snooping 作用的VLAN)(2)通过DHCP服务器(如基于Windows 2003/2008操作系统的DHCP服务器)绑定IP与MAC地址,实现对指定计算机IP地址的安全分配。
针对生成树协议攻击的防范方法对于STP攻击可以采取STP环路保护机制来防范。
为了防止客户端交换机偶然成为根网桥,在Cisco交换机中可以使用Root Guard特性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5]。
如图2所示,如果STP偶然选择出客户端交换机(交换机D)成为根网桥,即交换机C与交换机D相连接的端口成为根端口(Root Port),则Root Guard特性自动将交换机C与交换机D相连接的端口设置为root-inconsistent状态(根阻塞状态),以防止客户端交换机D成为根网桥。
一旦在交换机中配置了Root Guard 特性,其将对所有的VLAN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