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高考聚焦 中外关联 专题3 近现代东西方的民族主义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 近现代东西方的民族主义

一、选择题

1.(2017·河北石家庄三模)尽管17世纪40年代的革命风暴给予王权以沉重打击,但17世纪50年代共和制试验失败,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及政局的长期动荡不安,使国内有产阶级普遍认为,要确保社会稳定和财产安全,必须赋予国王以强大的权力,重建“有效统治”。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

A.议会主权原则已确立起来

B.王权神圣而不可侵犯

C.存在尊崇王室的民族心理

D.议会与国王矛盾尖锐

2.(2017·河北承德二模)1871年有德意志观察家说:“我们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现在我们用来获得这种伟大成就的手段却给我们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由此判断,德意志统一中的局限性是( )

A.自上而下的统一使德国未能建立起代议制

B.普鲁士一邦独大不利于德国统一真正实现

C.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带到德意志

D.联邦制国家不利于德国海内外市场的开拓

3. 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B.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C.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

D.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之间分歧严重

4.(2017·四川宜宾一模)甲午成为了中国民主观念演进的分水岭,人们对儒学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动摇,进化论在中国知识界备受推崇并逐渐成为晚清思想界的主流观念,时人称之为“天演公理”。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儒学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B.广大知识分子在变法中的偏激倾向

C.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时代主题

D.进化论思想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5.(2017·福建泉州二模)《时代周刊》报道:1931年至1933年抵制日货运动的全面化和激烈化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期,并出现了民族主义热情下的暴力化和政府积极参与的制度化倾向。该材料反映了( )

A.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C.抗战以来民族意识增强

D.南京国民政府积极主动地抗日

6.(2017·四川泸州三模)据记载,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最先提出了“中国民族”, 1902年他又改称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这一称谓成为最流行的时代语。由此可知“中华民族”一词( )

A.反映了民族民主意识

B.开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征程

C.消除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

D.反映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

二、非选择题

7.(2017·山东潍坊三模)19世纪以来,民族主义思潮兴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战争中,整个德意志都被征服了,拿破仑用强制的手段强行把当时存在的一千多个德意志政治实体合并成三十多个邦国,这是德意志统一的第一步。也就是这时,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形成了……抢夺殖民地使西方国家相互的关系非常紧张,冲突不断,于是这也成为一种“民族矛盾”,是抢夺殖民地的国家之间的民族利益冲突。因此,一个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因素,加一个欧洲民族矛盾的因素,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就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民族主义领袖是孙中山。孙中山的基本思想总结为“三民主义”。即号召消灭外国人的特权、实现民族统一、发展经济和建立以普选制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族主义”的两种不同内涵,并结合史实说明它们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2)一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主要表现为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特点。

专题3 近现代东西方的民族主义

一、选择题

1.C 材料“要确保社会稳定和财产安全,必须赋予国王以强大的权力”,说明王室有稳定社会秩序和财产安全的作用,可见当时英国存在尊崇王室的民族心理,C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出议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A项错误;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王权神圣已经被打破,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议会与国王的矛盾,D项错误。

2.C 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确立了代议制,A项错误;普鲁士一邦

独大有利于德国的稳定,遏制其他邦的独立倾向,B项错误;1871年是德国统一的时间,德国的统一依靠的是普鲁士的“铁血政策”,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给德国带来了统一,也使德国陷入两次世界大战,C项正确;联邦制国家的建立使德国的对外扩张实力增强,D项错误。

3.D 解答本题必须要明确“一致通过”与“多数赞成”的区别。“一致通过”是只要有一国反对(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则决策不能通过,“多数赞成”是在少数国家反对的情况下(因损害了本国利益),因多数国家赞成而决策能够通过。这实质上反映了个体与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依据所学可知,为维护民族国家利益,欧洲走向联合,但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个超国家形态出现时,必然又有可能牺牲部分个体的利益。A项仅看到了民族国家利益对欧洲一体化的阻碍作用,故错误;材料里没有涉及西欧各国摆脱美国的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的主要意图不在于对欧共体领导权的争夺,故C项错误;要维护国家利益就要出现一个超越国家的组织,而超国家的倾向又会影响国家利益,它们之间存在矛盾,故D项正确。

4.C 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始于甲午之战,主要是因为民族危机下中国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并从思想上发生重大变化,A、B两项错误,C项正确;题中并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D项错误。

5.C 材料说明1931~1933年抵制日货运动迅速发展,且出现民族主义热情下的暴力化和政府积极参与的制度化倾向,说明抗战时期随着民族危机加深,反日抗日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C项正确。“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错误;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式,B项错误;1931~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仍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没有积极主动地抗日,D项错误。

6.D 改称中华民族不能反映民主意识,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追求民族独立,B项错误;称谓不能消除民族隔阂,C项错误;“中华民族”的称谓反映了中国人已经意识到民族利益的统一,是由民族意识的增强和民族危机的现实引发的,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西民族主义的分析对比能力。第(1)问,“内涵”实际上要求回答德意志统一进程中的民族主义和对外殖民扩张中的民族主义的不同,“影响”需要对两种民族主义分别评价,都需要辩证地分析。第(2)问,“事件”,结合一战后的历史事实,可以从五四运动和国民大革命归纳;“特点”,一战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从新三民主义归纳即可。

答案:(1)内涵:有利于推进民族国家形成的民族主义;西方国家抢夺殖民地过程中产生的民族利益冲突。

影响: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客观上促进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形成,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另一方面激起了被占领地区的民族主义情绪,导致了战争的失败。一战前夕,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矛盾加剧;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推波助澜,加剧了一战的爆发。

(2)事件:五四运动、国民革命。

特点: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民族平等,在民族团结基础上实现国家

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