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学案55 脂肪烃
十二教案脂肪烃
十二教案脂肪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脂肪烃。
(2)掌握脂肪烃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3)了解脂肪烃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总结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脂肪烃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2)脂肪烃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脂肪烃的分类及结构特点的教学。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提问,导入脂肪烃的概念。
2.讲解和示范环节(20分钟)(1)讲解脂肪烃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脂肪烃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根据碳原子间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分为直链烷烃、支链烷烃和环烷烃。
直链烷烃的分子结构中,所有碳原子都是直线排列的;支链烷烃中,分子结构有分支;环烷烃由碳原子构成环状结构。
(2)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脂肪烃的分子结构,引发学生对脂肪烃结构特点的认识。
3.探究环节(3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脂肪烃进行学习和讨论,通过查阅资料和互相交流,了解该种脂肪烃的应用领域、特点等,并向全班汇报。
(2)实验观察:学生可以利用实验观察脂肪烃的燃烧性质,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总结提升环节(15分钟)(1)总结脂肪烃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并让学生将总结内容记录到笔记中。
(2)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学生对脂肪烃的认知和理解。
5.拓展练习环节(15分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思考脂肪烃的应用领域是否有局限性,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其应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总结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观察,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脂肪烃的分类和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同时,通过总结和拓展练习,巩固和拓宽学生的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活跃而有趣,提高了学生对脂肪烃的认识和理解。
脂肪烃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脂肪烃学案(人教版选修5)一、预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代表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2、了解乙炔和炔烃的结构、性质和制备等知识3、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概念、存在条件和脂肪烃的来源二、预习内容(一)、烷烃和烯烃1、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结合成,碳原子剩余的跟氢原子结合的烃叫烷烃。
烷烃的通式为,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2)2、烷烃和烯烃(1)烯烃是分子中含有的链烃的总称,分子组成的通式为CnH2n,最简式为。
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2)(3)(3)顺反异构的概念(二)乙炔1、乙炔的分子式,最简式,结构简式2、电石遇水产生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3、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因为乙炔4、乙炔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炔烃典型的化学性质有(1)(2)(3)(三)脂肪烃的来源根据课本P36页【学与问】,阅读课本P35~36,完成下表:石油工艺的比较: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3、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特征结构、烯烃的顺反异构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4、让学生在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学习重难点:1、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烷烃的取代反应2、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3、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特点二、学习过程探究一:烷烃、烯烃的熔、沸点阅读p28思考和交流思考; 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之间的关系(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b)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的烃,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他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c)烷烃的相对密度水的密度。
(d)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练习:比较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沸点高低探究二:烷烃和烯烃化学性质1、烷烃的化学性质特征反应(1)甲烷与纯卤素单质(Cl2)发生取代反应,条件:(2)反应式2.烯烃的化学性质(1)燃烧用通式表示烯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化反应(双键的还原性,特征性质)一个特征反应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成反应(特征性质)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烯通入溴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烯与溴化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丙烯与氯化氢反应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引申】共轭二烯烃的不完全加成特点:竞争加成(参考P30 资料卡片)【例题】2-甲基-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Br 2的加成产物有几种,各是什么(4)烯烃的自身加成聚合反应 — 加聚反应请观察乙烯的加聚反应后,书写丙烯的加聚反应方程式探究三:烯烃的顺反异构 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存在顺反异构的条件【练习】下列有机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A .CH 3CH 3B .CH 2=CH 2C .CH 3CH =CH 2D .CH 3CH =CHCH 3 探究四:乙炔和炔烃1、对比乙烷、乙烯和乙炔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试推出乙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2、【总结归纳】有哪些类别的脂肪烃能被KMnO 4/H +溶液氧化他们的结构特点怎样3、【思考】在烯烃分子中如果双键碳上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将可以出现顺反异构。
人教版高中化学学案-脂肪烃
第二章第1節脂肪烴課前預習學案一、預習目標1、瞭解烷烴、烯烴代表物的結構和性質等知識2、瞭解乙炔和炔烴的結構、性質和製備等知識3、瞭解烯烴的順反異構概念、存在條件和脂肪烴的來源二、預習內容(一)、烷烴和烯烴1、分子裡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結合成,碳原子剩餘的跟氫原子結合的烴叫烷烴。
烷烴的通式為,烷烴的主要化學性質為(1)(2)2、烷烴和烯烴(1)烯烴是分子中含有的鏈烴的總稱,分子組成的通式為CnH2n,最簡式為。
烯烴的主要化學性質為(1)(2)(3)(3)順反異構的概念(二)乙炔1、乙炔的分子式,最簡式,結構簡式2、電石遇水產生乙炔的化學方程式為3、乙炔燃燒時,火焰明亮並伴有濃烈的黑煙,這是因為乙炔4、乙炔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5、炔烴典型的化學性質有(1)(2)(3)(三)脂肪烴的來源根據課本P36頁【學與問】,閱讀課本P35~36,完成下表:三、提出疑惑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課內探究學案一、學習目標1.瞭解烷烴、烯烴、炔烴物理性質的變化與分子中碳原子數目的關係2、能以典型代表物為例,理解烷烴、烯烴、炔烴的化學性質3、瞭解烷烴、烯烴、炔烴的特徵結構、烯烴的順反異構和乙炔的實驗室制法4、讓學生在複習、質疑、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增長技能,學習重難點:1、物理性質的規律性變化、烷烴的取代反應2、烯烴的加成反應、加聚反應、烯烴的順反異構現象3、實驗室制乙炔的反應原理及反應特點二、學習過程探究一:烷烴、烯烴的熔、沸點閱讀p28思考和交流思考; 烷烴的沸點與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數之間的關係(a)隨著分子裡含碳原子數的增加,熔點、沸點逐漸,相對密度逐漸;(b)分子裡碳原子數等於或小於的烴,在常溫常壓下是氣體,其他烴在常溫常壓下都是液體或固體;(c)烷烴的相對密度水的密度。
(d)分子式相同的烴,支鏈越多,熔沸點越練習:比較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沸點高低探究二:烷烴和烯烴化學性質1、烷烴的化學性質特徵反應(1)甲烷與純鹵素單質(Cl2)發生取代反應,條件:(2)反應式2.烯烴的化學性質(1)燃燒用通式表示烯烴的燃燒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應(雙鍵的還原性,特徵性質)一個特徵反應現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成反應(特徵性質)①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乙烯通入溴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烯與水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烯與溴化氫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丙烯與氯化氫反應後,會生成什麼產物呢?試著寫出反應方程式:【引申】共軛二烯烴的不完全加成特點:競爭加成(參考P30 資料卡片)【例題】2-甲基-1,3-丁二烯與等物質的量Br 2的加成產物有幾種,各是什麼?(4)烯烴的自身加成聚合反應 — 加聚反應請觀察乙烯的加聚反應後,書寫丙烯的加聚反應方程式探究三:烯烴的順反異構 觀察下列兩組有機物結構特點:它們都是互為同分異構體嗎? 【歸納】存在順反異構的條件?【練習】下列有機化合物有順反異構體的是( )A .CH 3CH 3B .CH 2=CH 2C .CH 3CH =CH 2D .CH 3CH =CHCH 3 探究四:乙炔和炔烴1、對比乙烷、乙烯和乙炔的分子式、結構簡式,分析它們的結構特點,試推出乙炔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2、【總結歸納】有哪些類別的脂肪烴能被KMnO 4/H +溶液氧化?他們的結構特點怎樣?3、【思考】在烯烴分子中如果雙鍵碳上連接了兩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將可以出現順反異構。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脂肪烃》学案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脂肪烃》学案《脂肪烃》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2.掌握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知识梳理】一、烃的分类及结构,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相似性】1. 取代反应(特征性质)写出乙烷与溴单质生成溴乙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烷烃取代反应的共同特征有: 2. 燃烧:用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不充分,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3. 高温分解反应:甲烷高温下可分解成碳和氢气;长链烷烃高温下可分解成短链烷烃和烯烃,这在石要的应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烯烃复习: 1.烯烃――单烯烃: 多烯烃: 2.单烯烃的通式及组成特点 (1)通式推导: (2)组成特点归纳: 3.化学性质:【相似性】 (1)燃烧:用通式表示烯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化反应(双键的还原性,特征性质):一个特征反应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成反应(特征性质) 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烯通入溴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稀与氯化氢反应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观察反应归纳:单烯烃加聚反应的通式是烯烃的顺反异构体 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典题解悟】例 1. 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哪些试剂的洗气瓶?( )A.澄清石灰水、浓H 2SO 4B. 酸性KMnO 4溶液、浓H 2SO 4C.溴水、浓H 2SO 4D. 浓H 2SO 4、酸性KMnO 4溶液解析:乙烯可以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而甲烷不能。
第十二章 学案55 脂肪烃
学案55 脂肪烃[考纲要求] 1.以烷烃、烯烃、炔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知识点一 烷烃1.概念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________结合成链状,剩余的价键全部跟________结合的烃叫烷烃。
其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的递增,沸点逐渐________,相对密度逐渐________,其中碳原子数为1~4的烷烃,常温下为____态。
3.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如乙烷和氯气生成一氯乙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应:可在空气中燃烧。
问题思考吗?Br 3CH 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Br 甲烷跟溴水中的.1知识点二 烯烃1.概念分子里含有________的不饱和烃叫烯烃,含一个碳碳双键的链状烯烃的分子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的递增,沸点逐渐________,相对密度逐渐________,其中碳原子数为1~4的烯烃,常温下为____态。
3.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
________溶液4KMnO 性能使酸① ②在空气中燃烧。
(2)加成反应乙烯能使溴水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利用乙烯制取乙醇,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5《脂肪烃》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5《脂肪烃》教案设计高中化学选修5《脂肪烃》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
3、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过程与方法】注意不同类型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计算机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学会方法、形成能力;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有机物的结果和性质,培养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
教学重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烷烃、烯烃)【引入】师: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二章的内容——烃和卤代烃。
在高一的时候我们接触过几种烃,大家能否举出一些例子?众生:能!甲烷、乙烯、苯。
师:很好!甲烷、乙烯、苯这三种有机物都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又称烃。
根据结构的不同,烃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等。
而卤代烃则是从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产物,是烃的衍生物的一种。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脂肪烃。
【板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师:什么样的`烃是烷烃呢?请大家回忆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板书】一、烷烃1、结构特点和通式:仅含C—C键和C—H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
(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烷烃的通式:CnH2n+2 (n≥1)师: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信息?表2—1 部分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名称结构简式沸点/C相对密度甲烷CH4-1640.466乙烷CH3CH3-88.60.572丁烷CH3(CH2) 2CH3-0.50.578戊烷CH3(CH2)3CH336.10.626壬烷CH3(CH2) 7CH3150.80.718十一烷CH3(CH2) 9CH3194.50.741十六烷CH3(CH2) 14CH3287.50.774十八烷CH3(CH2) 16CH3317.00.77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表总结出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并给予适当的评价)【板书】2、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脂肪烃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脂肪烃一、教材分析《脂肪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烃和卤代烃》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烷烃、烯烃、炔烃三类重要脂肪烃,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类别的概念。
本节内容是对化学2中已经介绍的烷烃和烯烃的代表物——甲烷和乙烯知识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炔烃的代表物——乙炔的制取、结构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复习和提升烷烃的取代反应(3)复习和提升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4)掌握二烯烃的加成方式1,2加成和1,4加成以及烯烃的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5) 掌握乙炔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能依据结构推断炔烃的性质2.能力目标:(1) 让学生在阅读、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2) 充分认识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动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乙炔的性质和用途及其他脂肪烃的来源和应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良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学习有机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已经半年之久,所以对已学过的甲烷和乙烯知识已经大多忘却,仍然必须重点复习,要帮助学生将甲烷和乙烯的构性知识迁移到烷烃和烯烃。
对于顺反异构知识、乙炔的结构和性质、实验室制法应重点讲解,并迁移至炔烃,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真理。
对脂肪烃的来源和综合利用部分结合化学2中的石油的综合利用知识复习一下。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乙炔的制取进行分组实验。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类比、迁移法:以“结构决定性质为”指导思想处理各类烃与其代表物的关系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脂肪烃》的教材内容,初步把握各类烃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了解乙炔的制取方法,并填写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制作ppt,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2022化学第12章有机化学基础第2节烃和卤代烃教案
第2节烃和卤代烃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掌握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2.掌握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掌握取代、加成、消去等有机反应类型。
3.了解烃类的重要应用。
4.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脂肪烃——烷烃、烯烃和炔烃知识梳理1.脂肪烃的结构特点和分子通式烃类结构特点一般组成通式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以单键结合的C n H2n+2(n≥1)饱和烃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C n H2n(n≥2)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叁键的不饱和链烃C n H2n-2(n≥2)2。
烯烃的顺反异构(1)顺反异构的含义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
(2)存在顺反异构的条件每个双键碳原子上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3)两种异构形式顺式结构反式结构特点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同一侧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两侧实例[辨易错](1)所有烯烃通式均为C n H2n,烷烃通式均为C n H2n+2.(2)C2H6与C4H10互为同系物,则C2H4与C4H8也互为同系物。
(3)符合C4H8的烯烃共有4种。
[答案](1)×(2)×(3)√3.脂肪烃的物理性质4.脂肪烃的化学性质(1)烷烃的取代反应①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②烷烃的卤代反应a.反应条件:气态烷烃与气态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反应。
b.产物成分:多种卤代烃混合物(非纯净物)+HX。
c.定量关系(以Cl2为例):即取代1 mol氢原子,消耗1_mol Cl2生成1 mol HCl。
(2)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①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②烯烃、炔烃的加成示例CH2===CH—CH3+Br2―→CH2BrCHBrCH3。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脂肪烃》教案(第1课时)
《脂肪烃》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掌握烷烃和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方法,进一步讨论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2.通过展示模型,来讲解烯烃的顺反异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三、教学过程【引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甲烷、乙烯、苯这三种有机物都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又称烃。
根据结构的不同,烃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等。
而卤代烃则是从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产物,是烃的衍生物的一种。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脂肪烃。
【板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一、烷烃和烯烃1.结构特点和通式:(1)烷烃:仅含C—C键和C—H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
(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通式:C n H2n+2(n≥1)(2)烯烃: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分子里含有两个双键的链烃叫做二烯烃)通式:C n H2n(n≥2)【讲述】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信息?【思考与讨论】学生阅读表2—1和表2—2:分别列举了部分烷烃与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请你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以分子中碳原子数为横坐标,以沸点或相对密度为纵坐标,制作分子中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的曲线图。
通过所绘制的曲线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投影】部分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部分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学生活动】绘制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曲线图:【投影结果】思考与交流(1) P28碳原子数碳原子数与沸点变化曲线图沸点-200-10001002003004001357911131517烷烃烯烃碳原子数与密度变化曲线图碳原子数相对密度0.10.20.30.40.50.60.70.80.91357911131517烷烃烯烃【规律总结】烷烃和烯烃溶沸点变化规律: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高三化学教案:脂肪烃学案-精选学习文档
高三化学教案:脂肪烃学案【】欢迎来到高三化学教案栏目,此栏目中汇集了大量有关化学的教案,在此小编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三化学教案:脂肪烃学案,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学习或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本文题目:高三化学教案:脂肪烃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2. 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3. 对比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和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类比推理和迁移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的概念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学法指导】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相结合【知识链接】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问题探究】一、烷烃(alkane)和烯烃(alkene)1、结构特点和通式:(1) 烷烃:仅含CC键和CH键的饱和链烃。
通式: (n1)(2) 烯烃:分子里含有一个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通式:(n2)2、物理性质(1) 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相对密度 ;(2) 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
(3) 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4)逐渐过渡到液态(516)、固态(17n)。
(4) 烃的密度比水,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3、基本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2) 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3) 聚合反应(polymerization reaction):下面是我们学过的有机化学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① 乙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② 乙烯和溴的反应:③ 乙烯和水的反应:④ 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4. 由于烷烃和烯烃的结构不同,使其在很多性质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什么是烯烃的顺反异构?举例说明什么是顺式结构?什么是反式结构?【例题解析】例1 对于C F2Cl2(商品名称是氟利昂12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分子中有非极性键C、只有一种结构无同分异构体D、是一种制冷剂答案: A.B解析:CCl2F2是四面体结构,只有一种结构,没有同分异构体存在。
《脂肪烃》教学设计
《脂肪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脂肪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烃和卤代烃》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烷烃、烯烃、炔烃三类重要脂肪烃,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类别的概念。
本节内容是对化学2中已经介绍的烷烃和烯烃的代表物—甲烷和乙烯知识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炔烃的代表物—乙炔的制取、结构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烯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复习和提升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2.能力目标:(1) 让学生在阅读、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2) 充分认识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动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烯烃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难点: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的正确书写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学习有机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已经一年之久,所以对已学过的乙烯知识已经大多忘却,仍然必须重点复习,要帮助学生将乙烯的结构性质知识迁移到烯烃。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类比、迁移法:以“结构决定性质为”指导思想处理各类烃与其代表物的关系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脂肪烃》的教材内容,初步把握各类烃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了解乙炔的制取方法,并填写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制作ppt,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教室内教学,课前准备好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用品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通过抽查各层次的学案,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复习有机物的分类方法,引入烃的有关概念,引入新课。
(见PPT)(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脂肪烃(示范课教案)
( (课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一课时)烷烃和烯烃《脂肪烃》(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烯烃的物理性质; 2)理解烷烃、烯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3)掌握烷烃、烯烃和二烯烃的化学性质;(4)深化对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图和识图培养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学习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预测推理、归纳总结和信息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体会到学习有机化学要有“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烷烃、烯烃的化学性质,及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二烯烃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意图高一我们学习过甲烷和乙烯的知识,我们回顾甲烷、乙烯的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回复习 甲烷 乙烯忆已有知识, 旧知结构简式聆听激活学生的 结构特点思考认知结构,为 引入 空间构型 学习后续课 新课化学性质程搞好铺垫。
甲烷乙烯属于烃,甲烷和卤素的取代产物和乙烯与卤素、卤化氢的加成产物属于卤代烃,烃和卤代烃是我们第二章将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甲烷属于烷烃、乙烯属于烯烃,链状的烷烃、烯烃、炔烃都属于脂肪烃,本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脂肪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1节脂肪烃我们首先学习烷烃和烯烃【板书】一、烷烃和烯烃1、物理性质根据表格数据完成图2-1分培养学生观察图表,分析让我们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P28【思考与交流】,析曲线图找出规数据的能力。
以期对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有所了解。
律巩固烷烃同各组探究任务:思考、回答系列物理性1组:绘制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变化的曲线图,并【归纳总结】烷烃质的递变规总结有关规律;2组:绘制烷烃的相对密度随碳原子数变化的曲线图,并总结有关规律;和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律3组:绘制烯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变化的曲线图,并递增,呈规律性变新课讲解总结有关规律;4组:绘制烯烃的相对密度随碳原子数变化的曲线图,并总结有关规律;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5组:结合表2—1、2—2研究烷烃和烯烃的状态随在状态,由气态逐碳原子数变化的规律;渐过渡到液态、固丰富学生对6组:查阅表中沸点数据,思考碳原子数为多少的烷态。
选修5《脂肪烃》学案(第一、二、三课时)
《脂肪烃》学案(第一课时)一.烷烃复习与引申:1.烷烃――2.试着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推导烷烃的通式:(归纳法、递推法、数列法)3.烷烃的物理性质:(认真观察分析P28表2-1)【递变性】(1)状态的变化:(2)溶沸点的变化:(3)密度的变化:(4)溶解性的特点:(5)〖引申〗含碳量的变化:4.烷烃的化学性质【相似性】(1)取代反应(特征性质)写出乙烷与溴单质生成溴乙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烷烃取代反应的共同特征有:(2)燃烧:用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不充分,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3)高温分解反应:甲烷高温下可分解成碳和氢气;长链烷烃高温下可分解成短链烷烃和烯烃,这在石油化工上有很重要的应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烯烃复习与引申:1.烯烃――单烯烃:多烯烃:2.单烯烃的通式及组成特点(1)通式推导:(2)组成特点归纳:3.物理性质:(认真观察分析P28表2-2)【递变性】(1)状态的变化:(2)熔沸点的变化: (3)密度的变化: (4)溶解性的特点: 4.化学性质:【相似性】 (1)燃烧:用通式表示烯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应(双键的还原性,特征性质):一个特征反应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现已知某烯烃的化学式为C 5H 10,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为乙酸和丙酸,你能推测出此烯烃的结构吗?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后得到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丁酮此烯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3)加成反应(特征性质) 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烯通入溴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稀与氯化氢反应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CH 3 CH 2 —C —CH 3 O〖引申1〗“马氏加成规则”〖引申2〗共轭二烯烃的不完全加成特点:竞争加成〖引申3〗烯烃的自身无限加成反应――加聚反应观察反应 归纳:单烯烃加聚反应的通式是〖引申4〗烯烃的顺反异构体 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 CH 2 ] n [ —CH 2 —CH 2 — n CH 2 —C —C —H H H H CH 3 CH 3 —C —C —H H H H CH 3 CH 3 第一组 C C = HHH 3CCH 3 C C =HHH 3CCH 3第二组《脂肪烃》学案(第二课时)一.乙炔的分子结构1.写出乙炔的“四式”:2二.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其化学性质实验1.乙炔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哪些气体的制备相同?2.这些气体的制备能否都选用同一实验装置?3.关于乙炔制备的操作:(1)概括操作步骤:(2)电石,主要成分是________,通常还含有CaS、Ca3P2等杂质,电石中的这些成分遇水都可以发生水解,因此在制取的乙炔气体中通常会含有_________________等杂质气体,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除去。
《脂肪烃》教学设计
《脂肪烃》教学设计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任思雄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选修5是化学新课程体系中系统性较强的模块,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是多种烃的衍生物的“母体”,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所以学好它,对以后的学习显得尤其重要。
本节在复习必修教材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性质,使第一章中比较概念化的知识内容结合了具体物质而得到提升和拓展。
结合烷烃和烯烃的性质,进一步学习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等有机反应,为后续各章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本节在课程标准中的内容(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取代、加成反应。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了解脂肪烃沸点和相对密度的变化规律。
以典型的脂肪烃为例,通过对比归纳的方式掌握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以及烷烃、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2)根据脂肪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掌握加成、取代反应等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2、过程与方法(1)运用脂肪烃的分子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从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出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 通过对比归纳烷烃与烯烃的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图片、模型等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化学知识在世界体育三大赛事中的应用,体验化学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脂肪烃的结构特点和烷烃、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烯烃的化学性质【重点突破】通过学生对比分析与归纳,交流讨论运用对比的方式突破重点【难点突破】通过动画模拟主要化学反应,学生参与分析药物并讨论反馈合成路线的方式来突破难点三、教法分析在教学流程上采用课前导学,课堂质疑,反馈矫正,迁移创新四步教学法,在具体细节处理上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类比法、讲解法、讨论、归纳对比法、任务驱动法、运用多媒体等。
脂肪烃的来源学案
脂肪烃的来源学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题10学案:脂肪烃的于石油化学工业(P43-45)
一、石油
、组成元素:主要含有
、
2元素
2、组成物质:主要由各种
3烃、
4烃和
5烃所组成的混合物
3、物质状态:大部分是
6态烃,同时溶有少量的
7态烃、
8态烃,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二、石油的加工
、分馏:
.原理: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2.常压分馏与减压分馏的区别:
9
与裂化汽油有什么不同?能否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3
(三)、裂解(即深度裂化)
.定义: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2.目的:为了获得更多的短链的
4.
3.说明:石油裂解是生产
5的主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55脂肪烃[考纲要求] 1.以烷烃、烯烃、炔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知识点一烷烃1.概念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________结合成链状,剩余的价键全部跟________结合的烃叫烷烃。
其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的递增,沸点逐渐________,相对密度逐渐________,其中碳原子数为1~4的烷烃,常温下为____态。
3.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如乙烷和氯气生成一氯乙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应:可在空气中燃烧。
问题思考1.甲烷跟溴水中的Br2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Br吗?知识点二烯烃1.概念分子里含有________的不饱和烃叫烯烃,含一个碳碳双键的链状烯烃的分子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的递增,沸点逐渐________,相对密度逐渐________,其中碳原子数为1~4的烯烃,常温下为____态。
3.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________。
②在空气中燃烧。
(2)加成反应乙烯能使溴水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利用乙烯制取乙醇,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聚反应由不饱和的单体加成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加聚反应。
如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炔烃1.定义分子里含有________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其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1)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炔烃的________、________逐渐变大。
(2)3.(1)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炔的还原性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炔的加成反应①将乙炔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逐渐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炔与H 2、HCl 也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2H 2+HCl ――→催化剂△H 2C===CHCl 。
(4)乙炔的燃烧乙炔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黑烟。
问题思考2.乙烯、乙炔均能使溴水及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其褪色的原理是否相同?3.实验室收集C 2H 2可采用什么方法?生成的C 2H 2中常含有H 2S ,如何除去?4.若烃燃烧后生成的水为气态,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变化为ΔV ,ΔV =V (后)-V (前)。
①当ΔV >0时,烃中H 原子数为多少? ②当ΔV =0时,烃中H 原子数为多少? ③当ΔV <0时,烃中H 原子数为多少?一、烷烃、烯烃、炔烃的比较1.以C 2H 6、C 2H 4、C 2H 2为例,简述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
2.根据C 2H 6、C 2H 4、C 2H 2的化学性质,总结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
3.实验室有乙烷、乙烯、乙炔3种无色气体,如何鉴别?典例导悟1Ⅰ.如图,在光照条件下,将盛有CH4和Cl2的量筒倒扣于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进行实验,对实验现象及产物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量筒中液面上升B.量筒内壁上出现的油状液滴应是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混合物C.烧杯中有白色固体物质析出D.甲烷与氯气反应后的产物只有CCl4Ⅱ.根据烯烃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和CH2===CH2,或其中的一种,与一瓶Cl2混合后光照,观察到黄绿色逐渐褪去,瓶壁有少量无色油状小液滴。
①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出该瓶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②上述实验中可能涉及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的化合物与CH2===CH2一样,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①广泛用作农用薄膜的聚氯乙烯塑料,是由CH2CHCl聚合而成的,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器包装中大量使用的泡沫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聚合而成的。
二、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注意事项①酒精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______;②酒精与浓硫酸的混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应在混合液中加几片碎瓷片防止______;⑤应使温度迅速升至____;⑥浓H2SO4的作用:______________①因反应放热且电石易变成粉末,所以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或其他简易装置;②为了得到比较平缓的乙炔气流,可用__________代替水;③因反应太剧烈,可用________控制滴水速度来控制反应速率净化因酒精会被炭化,且碳与浓硫酸反应,则乙烯中会混有CO2、SO2等杂质,可用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将其除去因电石中含有磷和硫元素,与水反应会生成PH3和H2S等杂质,可用____________将其除去2气管附近塞入少量棉花。
要塞一团棉花的常见装置有哪些?典例导悟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
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醛,也会使溴水褪色(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如图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废液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B.废液冷却后倒入空废液缸中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题组一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2010·广东理综-11A)B.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2009·福建理综-9A)C.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2009·福建理综-9D)D.苯和乙烯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2008·广东理基-28C)E.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2009·山东理综-12D)2.(2011·上海,15)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A.2种B.3种C.4种D.6种3.(2010·海南,8)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A.乙烷B.乙醇C.丙烯D.苯题组二常见烃等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4.(2010·海南,12改编)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甲苯B.对二甲苯C.氯乙烯D.丙烯题组一烷烃1.如图所示为一端封闭的U 形管,封闭着的一端有一段CH 4和Cl 2的混合气体,在水平部分有一段气柱,其他两段为液体,已知液体与气体不反应,使CH 4和Cl 2在稍暗的光线下缓慢反应,则中间气柱的长度的变化情况是(假设中间气体未移出U 形管的水平部分)( )A .不变B .变小C .变大D .难以确定 2.有下列物质:①丁烷 ②2-甲基丙烷 ③戊烷 ④2-甲基丁烷 ⑤2,2-二甲基丙烷,其沸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B .⑤>④>③>②>①C .③>④>⑤>①>②D .②>①>⑤>④>③ 3.在同温同压下,10 mL 某气态烃在50 mL O 2里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35 mL 的混合气体,则该烃的分子式可能为( )A .CH 4B .C 2H 6 C .C 3H 8D .C 3H 44.1 mol CH 4与一定量的Cl 2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测得四种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Cl 2为( )A .0.5 molB .2 molC .2.5 molD .4 mol 题组二 烯烃5.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 ②用溴水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 2气体 ③用乙醇与3 mol·L -1的H 2SO 4混合共热到170 ℃以上制乙烯 ④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Fe 粉制溴苯 ⑤将饱和食盐水滴入盛有电石的烧瓶中制乙炔A .①④B .③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 6.下列化合物分别经催化加氢后,不能得到2-甲基戊烷的是( )7.聚四氟乙烯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超过其他塑料,被称为“塑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