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关键词】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胃癌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胃切除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高于正常状态,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术后予肠内营养支持不仅提供人体所需营养,还能有效维护肠黏膜完整,降低肠源性感染发生率。胃癌术后,患者都需要禁食1周左右,以往主要采用静脉高营养的方法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素,但是费用高、并发症较多,而肠内营养则是通过预先放置在小肠内的导管,向小肠远端滴入特制的肠内营养液,逐步加量,直到病人完全正常进食。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不仅是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这对胃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
1 营养状况的测定
胃癌本身影响营养的摄取和消化,加之外科手术创伤、放疗、化疗等治疗,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0 %~80 %[2]。术后及时进行营养状况测定尤为重要。
1.1 人体测量指标
人体测量是应用最广泛的无创营养评估方法,可以了解机体的脂肪和肌肉的储备情况,包括体重、体质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测定。胃癌术后患者都有体重减轻、消瘦等症状。
1.2 实验室指标
(1)血清蛋白: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营养评价指标之一。胃癌术后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主要为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应激状态,临床表现为明显的生化指标异常;(2)氮平衡:是评价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最可靠和最常用的指标,氮平衡=24 h 摄入氮量-24 h总氮排出量。胃癌患者手术的创伤和应激以及手术后短期内饮食摄入受限,可使胃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出现负氮平衡,体重减轻;(3)总淋巴细胞计数:是评价细胞免疫功能的简易方法,测定简便,快速。胃癌术后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2 置管方法
术前将营养管末端插入胃管侧孔,按常规将胃管、营养管一同经鼻腔插入胃内。术中将糖球缝于营养管末端推入空肠,并分别将营养管及胃管妥善固定好,以防脱落[3]。营养管一般留置1~2周,经口进食无不适后,拔除营养管。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管饲时间长,且多为24 h持续进行,绝大多数患者对术中放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有畏惧心理,有的甚至拒绝应用。针对患者的这种心态,我们安慰、关心、鼓励患者,术前、术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肠内营养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配合要点,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生理和心理反应,给予心理支持,让患者在心理上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防止因不适而自行拔出导管[4]。输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
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以及大便次数、量和性质,如出现不适时应耐心向病人解释,给其安慰并积极予以处理。
3.2 鼻饲管的护理
选用质地较软、刺激性小、耐腐蚀、柔韧度好的细管易于插入。置入鼻饲管后,由于患者活动、胃肠蠕动、长期喂养及固定不牢等原因,鼻饲管位置可能发生改变甚至脱出,故应妥善固定并注意检测。喂饲开始前,必须确定鼻饲管位置。胃内鼻饲管可通过吸出胃内容物而证实,十二指肠或空肠内置管可通过X线透视、拍片而确定。注意将鼻肠管和胃管分开固定,每隔24 h换一个方向固定,防止压迫鼻腔。滴注过程中,每6~8 h用20 mL温生理盐水冲洗管道1次。尤其夜间应特别注意,一旦发现堵管应立即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保持管道畅通。冲管时用力应由小到大,不可突然过大,否则可冲破导管。 3.3 肠内营养输注时机
术后第2天开始输注生理盐水250 mL、10%葡萄糖250 mL,患者无不适反应,次日开始输注肠内营养液瑞能、瑞素等,或富含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的食物,如:鸡汤、牛奶、新鲜果汁、菜汁等。输注营养液的同时,继续行胃肠减压,等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肠减压管。
3.4 营养液输注管理
营养液的输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浓度由低到高,速度由慢到快,输注量由少到多。开始时速率一般为25~50 mL/h。以后每12~24 h增加25 mL,最大速率为125 mL/h,在5~7 d内逐渐达
到全量。有条件者均建议使用输入泵,无条件者可用重力滴注。能全力使用前应摇匀,温度应保持在38 ℃左右。保持调配容器的清洁、无菌。悬挂的营养液在较低的室温下放置,放置时间小于6~8 h,若营养液含有腐败成分时,放置时间更短。过烫可能灼伤胃肠道,引起肠痉挛、腹痛、腹泻,可在输注管近端自管外加热营养液,但严防烫伤。同时要按静脉输液标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输液管每24 h更换1次。为了避免营养管阻塞,于输注营养液前、后连续管饲过程中每间隔4 h或特殊用药前后,都应用30 ℃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第1天输液时,患者若无反应,第2天速度可加倍,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患者应取半卧位或坐位,鼓励患者床上活动。
3.5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定时观察鼻腔黏膜的完整性,每天清洁鼻腔、口腔,并滴石蜡油润滑鼻腔。腹胀、腹泻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可能与营养液浓度和输液速度有关。肠内营养时应询问患者有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了解腹胀、腹痛的程度及持续时间。注意观察呕吐物及胃管抽吸出胃液的内容、颜色,判断有无返流。准确记录排气、排便的时间及大便的颜色、性质和量,腹泻时应进行大便培养及常规检查。如腹泻的原因一直未查清,应暂停EN,改用PN[6]。
4 讨论
外科手术创伤可导致病人营养失调,所以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共识。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胃肠术后病人应禁食,至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但研究表明腹部手术后数小时就有肠蠕动,术后胃肠
道麻痹仅局限于胃和结肠,术后6~12 h小肠就有消化、吸收功能。长期的肠外营养,不利于肠功能的恢复和肠黏膜屏障的保护,并易导致感染与肝功能损伤等并发症。我们对胃癌术后病人早期施行肠内营养具有重要意义:(1)促进肠蠕动和肠道激素的释放;(2)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功能,减少细菌移位的发生;(3)改善术后的营养状况和患者的免疫功能。我们应用鼻空肠管对胃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营养支持,不仅满足了患者营养需求,因为所用的营养管管径细、质地软,易为患者接受,且避免空肠造瘘所造成的创伤以及护理的复杂性。因为所用的营养管比较细软,容易脱落、移位以及堵塞,因此护理中必须密切观察。同时应注意观察输注过程中患者的反应,如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并注意检测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状况改变。比较而言,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更安全、经济,对护理和设备要求低,并发症少。
【参考文献】
[1] 林玉兰.肠内营养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5):52-53.
[2] 李元新,李介寿.肠内营养支持的进展\[J\].江苏医学杂志,2002,6(2):90-95.
[3] 喻荔琳,陈荔华,林英丽,等.外科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监护与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0):12.[4]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