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流失类型及其治理对策【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税收流失类型及其治理对策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然而税收流失的治理一直是普遍性的一大难题,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税收流失问题。逐年递增的税收流失规模不但弱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而且直接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的机制,破坏了税收公平原则,同时使税收优惠政策失去了其实际意义,严重影响经济正常的发展运行。如何有效的控制税收流失的规模己经成为财税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浙江省税收流失现状的深入研究,对税收流失现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模式。最终意义不仅可以从理论方面支持我国现有财税理论体系的完善,还促进和深化了各地区财税理论相关问题的研究。同时,加强税收流失问题的研究更有利于各地区在实践中提高税收效率,加强征管;有利于强化税收公平原则,缩小贫富差距,稳定地区经济发展,尤其对完善浙江省现行税收制度和其治理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预期目标: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在分析税收流失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对税收流失问题研究分析,对税收逃逸行为的分析,掌握税收逃逸行为的形成机理,从而得出完善税制、加强征管等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相关治理措施,为治理税收逃逸提供一定意义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而对税收流失现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模式以控制税收流失现象。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最早研究逃税的理论模型是由Allingham和Sandmo (1972)建立的,即《所得税偷逃析》,研究的重点是高税率是否会导致更高或更低程度的遵从。《所得税偷逃:一种理论分析》以“纳税人都是理性人”的假设基础上建立了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即A—S模型,该模型分析了纳税人为达到预期效用最大化,如何在税率、被查获概率和罚款率的影响下,做出是如实申报纳税还是低申报所得逃税,以及低报多少所得的选择。为此,纳税人一方面通过隐瞒收入以增大效用,另一方面又必须承担由于被处罚而引起的效用损失,因此纳税人应合理地申报收入以达到预期效用最大化。在此之后,

T.N.srniivasan(1973)又在其基础上创造了预期所得最大法模型。对有关避税、税收成本问题、税式支出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出现了与偷逃税问题相结合来进行研究的趋势。Yitzhaki(1974)对A-S模型作了重要改进,对A-S模型作了修改,将逃税额作为罚款的依据,从而得出A-S-Y模型,并认为逃税额

与税率负相关。Srniivasan.T.N. (1973)又在其基础上创造了预期所得最大法模型。该模型对有关避税、税收成本问题、税式支出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出现了与偷逃税问题相结合来进行研究的趋势。HenkElffers,DickJ(1997)认为在税制设计时有意提高预扣税款可以提高税收遵从,因为人们往往将获得税款返还视为一种获得,而将补缴税款视为一种损失。Erard和Feinstein (1994)在模型中引入了不为利益所驱动的诚实纳税人,分析了其对均衡的影响。该模型的创新之处是不仅强调了纳税人申报决策的经济动机,而且还考虑了纳税人的道德观念,借鉴了税收遵从的社会学、心理学观点。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主要是对地下经济以及与此相关的税收偷逃的规模进行研究。研究如朱小斌、杨缅昆(2000)主要分析我国地下经济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劳动就业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贾绍华(2002)在《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中认为税收流失内涵是根据现行法律制度,在一定时期内,本应征收而实际未予征收或未能征收的各类税收;税收流失的外延主要包括偷税、逃税、骗税、抗税、避税、吃税、包税、欠税和越权减免税。易行健(2003)对我国的地下经济和公开经济的税收流失都进行了估量,并用实证方法研究了税收流失对财政收入、收入再分配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影响,根据研究的结论对于如何治理我国税收流失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李林木(2005)结合我国的实际对税收的治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税收机制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第三方税源信息报告”制度、信息化的税源信息比对系统和税务审计选案系统的构思。他的研究较为全面,也给我国当前的税收征管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杨得前(2007)对我国促进税收遵从度提升的条件、效果及其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提高我国税收遵从度的理论模型,得出了税收道德与纳税遵从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

3.参考文献

[1] 梁朋.税收流失经济分析[M].北京:北京经济出版社,2000.

[2] 龙昌华.我国税收流失原因剖析[J].商业经济研究,2009(36).

[3] 贾绍华.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 马拴友.青年经济家文库: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5] 李林木.税收遵从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6] 林民.我国税收流失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纳税人,2008(7).

[7] 曹莉.我国增值税的税收流失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8] 黄梅君.探讨电子商务中的税收流失问题[J].现代商业2008(20).

[9] 安体富,李青云.税收学:方位与发展[J].税务与经济,2004 (2).

[11] 刘荣.我国税收流失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经济论坛,2010(2).

[12] 朱小斌,杨缅昆.中国地下经济实证研究:1979——1997 [M].统计研究,2000(4).

[13] 易行健,杨碧云,易君健.我国逃税规模的测算及其经济影响分析[J].财经研究,2004(1).

[14] 杨得前.税收遵从的理论研究及其在税收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经社.2007.

[15] Srinivasan, T.N. Tax Evasion: a Model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 mics .1973(2).[16] Henk Elffers. DickJ Hessing.Inlfuencing the prospects of tax evasion[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997(8).

[17] James T.Bennett.Tax—Funded politics[M].Transaction Pubhshers,2004.

[18] Allingham, M.G. Sandmo.Income Tax Evasion: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72(1).

[19] Yitzhaki S. A Note on Income Tax Evasion: A Theoret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74 (3).

[20] Erard, B. and Feinstein, J. Tax Compliance.Journal of Econometrics[J], 1994(1).

[21] Isachen, Arne Jon and Storm, Steinar.The Hidden Economy: The Labor Market and Tax Evasion[J].Scand of Economics, 1980(1).

[22] Covell, Frank. .Tax Evasion with Labor Income [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85(1).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税收流失概念界定

1.1国内外学者对税收流失的界定

1.2税收流失相关理论介绍

1.3税收流失的危害分析

2.浙江省税收流失现状

2.1浙江省税收流失现状

2.2浙江省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

3.浙江省税收流失的类型及原因分析

3.1浙江省税收流失类型

3.2浙江省税收流失原因分析

4.浙江省税收流失的治理对策

4.1国内外税收流失治理经验及启示

4.2基于浙江省自身的税收流失治理对策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通过阅读中外学者和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税收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