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
史记中对秦始皇的评价原文与解析
史记中对秦始皇的评价原文与解析秦始皇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在《史记》中,对于秦始皇的评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意见。
本文将对《史记》中对秦始皇的评价原文进行分析和解析。
在《史记》中,对秦始皇的评价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
首先,从统一六国的角度来看,秦始皇的功绩被充分肯定。
原文中提到:“嬴姓秦氏,姓炎帝中山氏。
”这一段表明秦国是中山氏的后代,具有光荣的血统。
而在秦统一六国后,“遂更命曰秦”,将国家名字更名为“秦”,显示出秦始皇对于自己的成就的自豪。
其次,从建设万里长城和修建陵墓的角度来看,秦始皇的雄心壮志也是不容忽视的。
《史记》中提到:“筑长城万余里,起故关车至函谷”。
这段文字描绘了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壮举,展示了他的决心和领导能力。
此外,秦始皇还修筑了兵马俑,以及他自己的陵墓,其中兵马俑被世人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这些工程的建设不仅展示了秦始皇的统治实力,也成为后世的文化遗产。
然而,《史记》中对秦始皇的评价也存在一些负面的看法。
首先,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采取了极端的措施,实行了严苛的法律和政策。
《史记》中称:“秦始皇之时,天下久无太平之日,倾覆久矣。
”这段文字反映了秦国在秦始皇统治之前的混乱局面,但也表明了秦始皇过于严苛的治理手段并没有真正解决社会问题,而是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其次,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被认为是对知识分子和文化的摧毁。
《史记》中写道:“始皇之朝,尊法以所出,畜秩以所长,功臣封侯”。
这段文字表明,秦始皇实行了权力的集中化,剥夺了知识分子的权力和地位。
他不仅焚烧了大量的文献,还处死了许多儒生,进一步扩大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压制。
综上所述,对秦始皇的评价在《史记》中是一种复杂的混合态度。
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修筑万里长城和陵墓的成就被充分肯定,但他极端的治理手段和摧毁文化的行为也受到了批评。
在评价秦始皇时,我们应该全面审视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既弘扬其积极的一面,也要反思其负面的教训,以更加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秦始皇500字
如何评价秦始皇500字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原名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从几个方面对秦始皇进行评价。
一、秦始皇在政治上的成就令人瞩目
他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统治更加有效。
他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推行法治,使国家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这些改革对于秦朝乃至后世的国家治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秦始皇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他统一了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使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更加便利。
他修建了驰道,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秦始皇还重视教育,设立学官,推广文化知识,使国家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三、秦始皇的统治也有其不足之处
他实行严苛的法治,对人民的压迫较重,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他焚书坑儒,对文化进行了严重的破坏,使许多珍贵
的文化遗产遭到损失。
此外,秦始皇好大喜功,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豪华的宫殿和陵墓,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总之,秦始皇是一位具有伟大成就的历史人物。
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他的统治也有一定的缺陷。
在评价秦始皇时,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他的功过,从中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历史趣谈: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如何看待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如何看待秦始皇的历史功
过
导语: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永远是一个说不尽争不完的话题。
两千年前,他创建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不知什么原因,竟触怒了
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永远是一个说不尽争不完的话题。
两千年前,他创建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不知什么原因,竟触怒了今天的一些学者,又再次被指责为“暴君”,并扣以新制的大帽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始作俑者。
当然,这样的观点有人赞成,但也有人反对。
反对者认为:中央集权制应当肯定。
因为它适应了当时中国的国情,所以为历代天朝所继承,而且行之有效。
至于“暴君”问题,似失之片面,不能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今将浅见述下。
(一)
秦始皇的第一大功绩,是“消灭六国,统一中国”。
有人认为此话是老生常谈。
虽是老生常谈,但不能就认为是人云亦云,其实是各有见解的。
如一位历史循环论者看此话,就会“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用此观点评价秦始皇,其功业必然不甚了了。
但请一位历史发展观者看此话,其议论可能大大不同。
他会说:秦始皇消灭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不仅如此,还会说:秦始皇又“废封建,置郡县”;继续开疆拓土,为后代的帝王树立了“天子经略,诸侯正封”(《诗北山》)的好榜样。
所谓“旧时代”,是指秦朝以前的夏、商、周三代。
所以言其“旧”,是因为三代时的所有国家的制度都很落后,而且疆域从未统一。
就其制度而言,当时的大小国家都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部落演化而
生活常识分享。
秦始皇的功过评价
秦始皇的功过评价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即嬴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创建了大一统的秦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皇帝。
然而,尽管他为中国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的统治也存在争议。
本文将对秦始皇的功绩与过失进行评价。
一、秦始皇的功绩1. 统一六国:秦始皇通过征服其他六个国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
此举消除了封建割据和分裂,为后来的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
2. 建立中央集权:秦始皇将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废除了封建制度,设立郡县制度,确立了一套严密的行政体系。
这种中央集权的制度为中国历史上后来的朝代提供了范本。
3. 统一货币和文字:秦始皇实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和文字规范,并开展了大规模的修复和修订工作。
这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4. 建设长城:秦始皇下令修建万里长城,作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防线。
长城的修建不仅加强了国家的防御能力,也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5. 实行法制: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如法律统一、轻刑重赏、刑法严明等,加强了国家的统治力度,维护了社会秩序。
二、秦始皇的过失1. 暴政和残酷手段: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采用了极端的统治手段,如焚书坑儒、统一文字严禁异议等,对付异己者残酷无情。
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化传统和人权。
2. 建造规模过大的工程:秦始皇修建了许多宏伟的工程项目,如大型宫殿、陵墓和道路。
这些工程的建设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并对国家财政产生了巨大压力。
3. 推行中央集权过度:秦始皇推崇中央集权,压制地方豪强,取消了封建制度。
虽然这一举措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但也导致了地方豪强的矛盾与不满,为日后社会动荡埋下了伏笔。
4. 没有良好的储君制度:秦始皇没有制定出有效的储君制度,导致他的死后,嘉靖年间的内乱,削弱了秦朝的统治。
三、对秦始皇的综合评价秦始皇以他创造的统一国家的伟大成就而闻名于世。
然而,他的专制暴政和残酷手段也给中国社会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对秦始皇的评价
对秦始皇的评价:①功: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定,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他还通过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过:秦始皇又是一个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严酷的刑法,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痛苦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推残了文化。
③总体功大于过61页:问题讨论答:对于修长城的看法,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反映了秦始皇修长城加重了人民的徭役负担,使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对于修长城的意见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一方面,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是秦朝徭役繁重的重要表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正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另一方面,长城的修建是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之一,阻止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保护了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同时长城也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因此,修长城的积极意义不能因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而全盘抹杀。
66页知识巩固答:⑴由于秦的暴政和长期战争,汉初社会十分贫困,国家财政困难,统治者只有采取措施恢复经济,才能稳定统治和保证剥削来源。
⑵灾害连年,人民生活困苦⑶汉初统治站者对秦的速亡进行了反思,吸取了秦亡教训,改秦朝滥用民力,严刑峻法的暴政为宽刑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
畅想天地答:秦朝的统治非常残暴,广大农民要负担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
刑法苛严。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的暴政使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陈胜、吴广发达的起义得到各地的响应,最终,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71页:畅想天地答:①汉武帝时,经济发展,兵强马壮,国力强盛②通过解决王国问题和提倡“大一统”加强了国家的统治③汉武帝有雄才大略,善于用人和用兵。
千古一帝秦始皇,功过是非如何评
千古一帝秦始皇,功过是非如何评“千古一帝”是后来的政论家对秦始皇的一种评价。
秦始皇实现了统一,在政治格局、政治制度方面有很多新的创制,或者说有很多新的发明。
我们在这一节中来谈谈秦始皇的政治理念、政治创造和他的行政风格,以及后世对秦始皇这个人物的历史评价。
影响秦始皇的两个人秦始皇的政治理念的形成,应该说受到过一些思想学派的影响。
韩非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秦始皇读《韩非子》里的篇章,感叹说如果能和这个人相识,即便是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于是李斯就告诉秦始皇,这是他的同学韩非写的书,秦始皇就派兵攻打韩国,要求韩非到秦国来。
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者来到秦国,秦始皇采用李斯的建议,把韩非留在了秦国,最终韩非死在了秦国。
还有一个人对秦始皇的政治理念产生过影响,就是吕不韦。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这样的诗句:“嬴氏并六合,所来因不韦。
”嬴秦兼并了天下,创立了秦帝国,对这个历史进步有重要贡献的一个人物就是吕不韦。
应当说,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以个人财富影响政治进程的第一人。
中国历史上,在吕不韦之前有一个人叫范蠡,他是越王勾践的主要助手,帮助越王勾践实现了复国计划,击败了吴国。
但是,他很快就离开了政治旋涡的中心,隐身到齐国去经商,据说曾经“三致千金”,后来在陶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山东定陶附近定居,成为一位富商。
范蠡是先从政后经商的一个人物,而吕不韦是先经商后从政的一个成功人物,他以富商的身份参政,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秦始皇的身世之谜吕不韦的出身也是他后来受到一些非议、批评、毁谤的原因之一。
但是,中国古代很少有走这种由经商而从政道路的人,他对政治文化风貌的影响还是有特殊意义的。
吕不韦的故事里有一个重要的情节涉及秦始皇的身世,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有孕之后,归于他的父亲子楚,这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有记载。
但是,司马迁同时又澄清了这种说法,他说“至大期时,生子政”,就是秦始皇的母亲到了“大期”才生了秦始皇,就是说是足月生的。
在明代,已经有人说这是战国好事者为之。
秦始皇功过客观评价
一代霸主—秦始皇的客观评价引言生平:出生:秦始皇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是秦国的太子,父亲为秦庄襄王,母亲为赵姬。
即位:公元前246年,13岁的嬴政继位成为秦王,但在最初几年由吕不韦摄政。
亲政: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开始亲政,逐步掌握了国家的权力。
统一六国: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通过一系列军事征服,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大一统。
称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正式称帝,改元为始皇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秦朝。
一、嬴政的经历:1、早期经历出生背景: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是秦国贵族异人(后称秦庄襄王)与赵姬之子。
人质身份:由于其父异人被送往赵国做人质,嬴政自幼便在赵国成长,直至公元前251年左右才返回秦国。
艰难处境:在赵国做人质期间,嬴政和他的家人处于危险之中,经常面临生命威胁。
秦赵两国的关系紧张,战争频发,这对嬴政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2、教育与成长寄人篱下:在赵国,嬴政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地生存。
这段经历培养了他的机智和隐忍。
性格压抑:长期生活在不确定和恐惧之中,使嬴政养成了谨慎和压抑的性格。
这可能是他日后表现出强势统治风格的一个原因。
3、回归秦国继位: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继承了秦王之位,但实际权力掌握在吕不韦手中。
教育与摄政:在吕不韦摄政期间,嬴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习了治国之道。
吕不韦既是他的老师,也是摄政者。
4、亲政与改革亲政:公元前238年,嬴政开始亲政,逐步掌握实权。
他首先平定了嫪毐的叛乱,并解除了吕不韦的权力。
中央集权:亲政后,嬴政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二、秦始皇的功绩政治统一•统一六国:描述秦始皇通过十年征战实现华夏大地统一的过程。
•中央集权制度:阐述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包括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意义。
经济措施•统一货币:说明秦始皇统一货币制度对促进经济交流的作用。
秦始皇的功与过中国第一个皇帝的评价
秦始皇的功与过中国第一个皇帝的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的统一带来了长治久安的局面,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具有争议性的决策和行为。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秦始皇的功与过,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统一中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先河,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发展,为后来的中国王朝奠定了基础。
建设工程
他发动修筑连接长城的工程,修筑了万里长城,加强了边疆的防御力量;兴修灵渠、修筑道路,加强了国家的交通运输能力,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统一文字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币制和文字,推动了文字的标准化和统一,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为后来的文化传承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争议与过失
然而,秦始皇也做出了一些决策和行为备受质疑。
他焚书坑儒,统一文字的同时也造成了文化的破坏;他实行过度的法家主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动荡。
评价与思考
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其功绩和过失交织在一起。
他的统一带来了长期的和平与稳定,推动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发展,但也在过程中犯下了一些不可挽回的错误。
在评价秦始皇时,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他的历史地位,既要肯定他的功绩,也要批判他的过失。
历史是一面镜子,在反思过去的也要汲取教训,不断前行。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他的统一奠定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基础,但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我们应该在继承他的优秀传统的避免重蹈覆辙,走向更加繁荣和进步的未来。
对秦始皇的评价五百字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皇帝,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秦始皇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
他通过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实行法治、标准化度量衡、统一文字等,使得国家的治理更加高效,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促进。
此外,他还通过修建万里长城等工程,加强了边疆的防御,为国家的安全稳定作出了贡献。
然而,秦始皇的统治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
他采取了极其严厉的镇压手段,对不同的思想和信仰进行了残酷的打压,导致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同时,他还推行了一系列过于急进的政策,如焚书坑儒、强迫百姓迁徙等,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从长远来看,秦始皇的统治虽然短暂,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他为中国历史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使得国家的发展和治理逐渐走向了规范化和现代化。
同时,他的思想和制度也为后世的皇帝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秦始皇的评价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
他的功绩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同时也要看到他的过失和不足之处。
作为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秦始皇的出现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但他的统治方式和思想也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对秦始皇的历史评价
对秦始皇的历史评价(一)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出的贡献: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影响较大的有:1. 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2. 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各朝代管理地方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3.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了国内交流;4. 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了国内交通;5. 焚六国史书,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使得中国相当部分古文化断层、古代史断代,这点确是遗憾;6. 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7. 修建长城,使其成为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8. 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
9. 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二)对秦始皇的历史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
他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使中国进入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帝制时代,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在位之时,吞并六国,并发兵南征北讨,史载“百越之地,尽皆俯首”“北扩千里”“秦王扫六合”。
按战国地图看,领土几乎比战国七雄控制范围扩大了一倍。
而且秦始皇“设置郡县”,对征服后的土地注重统治和制度建设,不似其它同时代的征服者如马其顿的亚力山大,或罗马的恺撒只重征服,不重制度建设;因此使统一的土地统治稳固,这才为中国现在的版图奠定了基础。
后人认为,“功莫大过秦皇汉武”。
意指秦始皇在功绩方面,排在汉武帝之前,历史上无出其右。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重视以法治国,秦始皇继承了这个传统,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韩非,曾自叹“若与其同游,则无恨矣”。
对将领赏功罚罪,皆依法。
秦始皇虽专制,认为“朕即天下”,但他依法治国。
对秦始皇功过的评价
对秦始皇功过的评价
对秦始皇的功过如何评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
迄今为止,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意见认为秦始皇功大于过;第二种意见是过大于功;第三种意见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历史人物。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史学家都持第三种看法。
对秦始皇政策争议最大的,是他的“焚书坑儒”。
一种意见认为,“焚书坑儒”是为镇压鼓吹复辟倒退的儒生和儒家思想,具有“厚今薄古”的进步意义,当然也不否认其鲜明的阶级局限性。
另一种意见认为,“焚书坑儒”从出发点到立足点,都是彻头彻尾野蛮、反动的,它导致万马齐喑,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后果极为恶劣。
还有的认为,对“焚书坑儒”应作具体的分析,它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但手段残暴,影响极坏。
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论秦始皇的功与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位君主,他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统一和繁荣,并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时代。
然而,在实现这些成就的同时,秦始皇也采取了许多残酷手段,对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同时也削弱了封建君主的权力,导致了后来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僵化和腐败。
本文将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分别评述秦始皇的功与过。
一、秦始皇在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方面1.实现了真正的统一在秦始皇之前,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各个国家之间互相攻伐。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统一。
他将六国打败,将其领土并入自己的版图中,结束了长达四百年的战乱和分裂局面,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制度,使得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推行法制和货币统一为了维护统一的秩序,秦始皇大力推行法制,通过颁布《律历》等法律文书,规范了社会秩序和人民行为。
他还实行了货币统一,使用铜钱作为唯一的货币,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
3.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秦始皇还大力推行度量衡和文字的统一,发布了《九章算术》等著作,统一了中国的计量单位,使得商业交易更加方便和规范。
他还建立了小篆字,标志着中国文字的统一化和规范化,对于后来的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4.建造万里长城和修筑道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在秦始皇的命令下,修建了万里长城,并建立了边关卫城,有效保障了国家安全和稳定。
同时,他还大力修筑道路,使得交通运输更加发达,促进了商贸活动的繁荣。
二、秦始皇的一些消极作法1.焚书坑儒为了推行法制和思想统一,秦始皇采取了极端手段,下令焚书坑儒,摧毁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史书。
这不仅对于中国文化的破坏是无可挽回的,同时也严重限制了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文化传承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2.残酷暴虐在秦始皇的统治下,民众生活非常艰苦,并且面临着各种残暴的惩罚和处罚。
例如,实行了“以一人代罪”的制度,使得无辜者也会被杀害;还向全国征收高额的赋税和劳役,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论秦始皇的功与过内容摘要:秦始皇一生胸怀抱负,胆略过人,勤于政事,13岁继承王位,22岁便亲临朝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封建王朝制度。
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
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
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倍受争议的人物。
本人将从对秦始皇功过的论述中来谈及对秦始皇的客观评价,目的是期望对秦始皇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秦始皇功绩过失评价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赢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
汉族(原称华夏族),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⑴一秦始皇的功绩不容忽视秦始皇的功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秦始皇善于用人、勇于改过。
战国末年,从诸侯割据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已日益明显,当时,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
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和宦官缪毐所把持。
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平定缪毐的叛乱,免除吕不韦的相职,令其徙处蜀郡;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秦始皇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秦始皇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嬴姓,赵氏,名政,秦庄王之子。
秦始皇是一个功大于过的皇帝。
秦始皇吞并六国,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制度。
秦始皇设郡县制,奠定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修驰道,为庞大帝国的政
令通达奠定了技术基础。
但秦始皇修阿房宫,秦始皇陵等的规模极为庞大,滥用
民力;焚书坑儒,抑制思想,摧残文化;法令严苛,赋税重,增大了人民的负担。
我们不能仅仅把秦始皇修长城想作是滥用民力,统治残暴的体现。
修长
城是为了抵御外族入侵,事实上也是如此。
文献斥责在工程进行时造成不少人命
死伤,另一方面却使各地的交通进一步发展,有助日后交通、经贸、以及各民族
之融合。
秦始皇只是急功近利,不计较手段,不考虑人民的生活。
有人曾这样评价,“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
说空话。
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
秦始皇用李斯,
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
”这种想法有道理,但并非说儒家不好。
后世用
“外儒内法”,是一种“外柔而内刚”的政策。
以伦理道德束缚人们,更容易治
理天下,也正是吸取了秦一味用法家最终被推翻的教训。
所以说,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秦始皇。
(指导教师:李平)。
评价秦始皇
评价秦始皇引言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
秦始皇的评价一直颇有争议,有人称赞他为伟大的统一者,也有人批评他为残暴而暴政的暴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秦始皇的评价进行探讨。
统一者的功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他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县制,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平均分配。
这些措施有力地减弱了诸侯的势力,增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力。
此外,秦始皇还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并推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建立了统一的法治体系。
这些改革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和参考。
建设者的壮举秦始皇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工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修筑万里长城和兵马俑的事业。
万里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的匈奴人而修建的,不仅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兵马俑则是为了陪葬秦始皇而制作的,这些精美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杰作。
此外,秦始皇还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和修筑宫殿、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
这些建设工程不仅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秦始皇的建设事业为后世的统治者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国的文明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暴政的黑暗面虽然秦始皇有着众多的建树,但他的统治也有着明显的黑暗面。
他实行了严苛的法律和刑罚,对持不同政见者进行残酷镇压。
他焚书坑儒,破坏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和学问,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此外,秦始皇还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宫殿、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
这些建设工程不仅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秦始皇的建设事业为后世的统治者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国的文明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结论综上所述,秦始皇虽然有着统一者和建设者的功绩,但他的暴政也不可忽视。
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既要赞扬他的伟大成就,也要警示人们对于权力的滥用和对于文明的破坏。
评价历史人物秦始皇
秦始皇的功和过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又称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君主,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被尊为“皇帝”的称号也是由他首创。
在他的治理下,中国历史上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他的统治也存在着很多争议和批评。
本文将对秦始皇的功过进行详细的解读。
一、秦始皇的功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互相争斗,形成了七雄之势,此时期被称为“百家争鸣”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经过了数十年的战争,终于统一了六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开创了中国历史进程。
这一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为后来中国的政治体制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动力。
秦始皇的统一六国,首先体现了他的强大军事实力。
在秦始皇之前,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些统一的尝试,例如商汤、周武王等,但这些统一都是依靠政治手段实现的。
而秦始皇则是通过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断战胜其他六国,最终实现了统一六国的目标。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军事手段实现的统一,对于中国历史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也表现了他的政治才能和统治能力。
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推行法律制度、设置郡县、统一文字、度量衡等等,使得六国之间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制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统一。
这些政策的实施,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贵族的权力,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此外,秦始皇的统一六国还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六国之间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制度的不同,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存在。
而在秦始皇的统一下,各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速了,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动力。
同时,秦始皇的建筑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也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历史: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围绕秦始皇,我重点讲以下的几个问题(以下不少观点在史学界仍有争论):1、秦始皇的生父:公元前259年,嬴政生于赵国。
从秦国国君的世系看,他的父亲是当时为质于赵国的秦公子楚(即异人,后立为庄襄王)。
《史记吕不韦列传》却记载了一个嬴政实为吕不韦之子的传奇式故事,说吕不韦先与一个能歌善物的赵姬同居,知赵姬有身孕后,让赵姬去勾引子楚。
不久子楚爱上赵姬,吕不韦便把赵姬献给子楚。
赵姬生下嬴政后,子楚就立赵姬为夫人。
子楚回国继承了王位,死后把王位传给子政。
……说秦始皇是私生子,并不影响他统一中国的伟大形象。
如孔子和耶稣都是私生子。
2、秦始皇的长相:《史记秦始皇本记》有一段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据此,有人指出,秦始皇的相貌是无法恭维的,因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这四项都是生理上的残缺。
所谓“挚鸟膺”,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鸡胸,这是软骨病的一种症状。
“蜂准”应该就是马鞍鼻,鼻梁凹陷。
“豺声”则表明秦始皇有气管炎。
软骨病患者,骨的发育不正常,因而胸廓、鼻梁的形状都发生变异,胸、鼻的畸形,又造成气管炎的经常发作。
至于“长目”,即“马目”,是眼球突出的病状。
由于上述种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秦始皇不仅丝毫谈不上相貌堂堂,而且多病缠身,难怪他脾气那么暴躁。
3、秦兵马俑:秦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临潼骊山县骊山脚下。
自1974年被发现以来,引起国内外考古学者、历史学者以及广大旅游者的高度重视和浓厚兴趣。
兵马俑坑建造规模宏大,埋藏的文物丰富、精湛,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秦兵马俑坑布局严整,结构奇特,布成军阵的陶人或着铠甲,或披战袍,手持矛、戈、戟等兵器,姿态神情各异,显示出各自不同的身份、兵种、性格、可谓如生。
由于兵马俑坑建造坑近于秦始皇陵,因此自发掘以来,国内外学者一般都认为,这是秦始皇的陪葬坑。
也就是说,这支装备齐全、威武雄壮的兵马俑队伍,是守护黄泉之下的秦始皇。
评秦始皇的功与过
评秦始皇的功与过摘要: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王朝——秦朝的开国君主。
他是一位贡献大,对后世影响颇大,同时历代争议也颇大的一位皇帝。
本文将对他的功过简要评价。
关键词:秦始皇功绩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王朝——秦朝的开国君主。
人称秦王赢政,史称秦始皇。
在位三十七年(公元前247-公元前210年)。
他是一位贡献大,对后世影响颇大,同时历代争议也颇大的一位皇帝。
对于他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地位和功过是非,历代世人,早有评说,但争论不休,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为了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现将其功与过作如下简评。
一,秦始皇的功秦始皇十三岁继承其父秦庄襄王王位,二十二岁亲理朝政,三十九岁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功高盖世,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功:平息嫪毐叛乱,巩固秦国统治。
公元前238年(赢政纪年),宦官嫪毐任长信侯,专权用事,企图夺取秦国政权,在雍蕲年宫加冕,嫪毐竞“矫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兵作乱,欲改雍蕲年宫。
秦王赢政派兵镇压,一举粉碎了嫪毐叛乱,平夷嫪毐三族,巩固了统治。
接着又罢免相国吕不韦。
坚持客卿制,任用尉缭和李斯,积极营造统一六国气氛,“奋六世之余列”,准备统一中国的战争。
第二功:统一六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秦王赢政抓住平息嫪毐叛乱后的有利时机,十年(公元前230-前221年)实施兼并东方六国的战争,胜利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公元前230年秦王赢政派内吏腾率兵攻克韩国新郑,俘虏韩王安,韩国亡,建颖川郡。
公元前228年,秦王赢政派秦将王剪率兵攻赵国杀赵葱,破邯郸,俘赵王迁,赵国亡设邯郸郡。
公元前225年秦王赢政派秦将王贵率兵攻打魏国,以黄河水淹大梁三月,魏国亡,置砀郡。
公元前224年秦王赢政派秦将王剪率兵六十万攻打楚于次年(前223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赵王负刍。
楚国亡。
公元前222年王剪又率兵渡长江,平定楚国以南地区,降服了越军后,设三郡。
公元前222年,秦王赢政派秦将王贲率兵攻占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亡。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玫派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占齐国都城临淄,俘虏齐王建,齐国亡,设齐郡和琅玡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
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有的已在地
下长眠,可是他们的英雄事迹却永记在人们的心中。
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可以
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他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近百年来,这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每个人都持着自己的观点。
小编整理了如何
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
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高中历史复习大事年表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必备术语大全高一历史必修一知
识点总结高考历史答题经典万能句
1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秦始皇的功绩1、政治1.提高帝王尊严:嬴政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故兼采古代共主之尊号而合为“皇帝”,用作天子之专称。
从此中国历史上之君主便称为“皇帝”,赢政则被叫做
秦始皇。
此外,又用一系列专门名称来显示全国最高统治者之无上权威,如
皇帝自称“朕”,其命令叫“制”或“诏”,其用印则曰“玺”。
2.厉行中央集权:丞
相等各自向皇帝负责,一切听命于皇帝。
另废除世卿世禄制,自中央至地方
官员均由皇帝任免,无权世袭。
3.实施严刑峻法:秦朝在秦国原有的法律基
础上,修订了一套严密之法律,颁行于全国。
2、军事修筑长城:秦始皇把战国时北方燕、赵、秦三国旧修之长城连接起来,“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万余里”。
3、经济1.统一货币:禁止使用六国各自的龟、贝、玉等币。
规定全国统一使用金、铜两种圆形货币,其中金为上币,铜为
下币。
2.统一度量衡:以商鞅时的秦国度、量、衡器具,作为全国斗算长短、大小、轻重之标准。
3.定土地私有:秦自商鞅时废井田、开阡陌以来,即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