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朋友》教案范文
童年的朋友,教学案

童年的朋友,教学案篇一:《童年的朋友》教学案四、探究质疑一《童年的朋友》学案 1、作者为什么把外祖母看作是童年的朋友?一、熟读课文,疏通课文字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噗噗()发绺()惩罚()().....2、本文并没有写具体的事,所以有人说,马鬃()诅咒()两頬()镶.....这篇文章内容空洞,不能突出“外祖母”是我银()驼背()颤动()船..终身的朋友,给人印象不深,你对此有何高舱()咕哝()()胸脯()见?....2、文学常识填空。
高尔基,前苏联作家。
列宁曾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__________”。
1906年高尔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问世。
本文节选自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的《童年》,另外两部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二、整体感悟 1、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全文共分三部分,找出各部分的起止,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大意。
(不超过10字) 2、细读课文,说说你对“外祖母”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什么?3、再读课文,你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吗?4、课文中运用了很多叠词,摘抄下来,并挑出几处,体会一下这些叠词的表达效果。
三、分析揣摩。
这篇课文是节选,文字精短,值得我们再三品读。
精读全文,弄清下面几个问题:1、研读第1段,这段对外祖母的外貌描写,主要突出了外祖母外貌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2、研读2——6段,外祖母说话时的腔调给了“我”怎样的感觉?3、“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这句话删掉“你小点声说!”好不好?说说理由。
4、本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外祖母的形象?5、外祖母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五、读写结合写人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把外貌描写得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学习本文描写外貌的方法,给你最熟悉的一个人也画画像,字数不限。
参考答案:一、1、2、略 3、代表者;《母亲》;《在人间》、《我的大学》二、(1)︱(2)——(6)︱(7)大意:(一)描写外祖母的外貌,(二)描写外祖母的形象,(三)叙述外祖母的影响。
《童年的朋友》的教案范文

《童年的朋友》的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简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2.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理解技巧。
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童年的朋友》2. 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简单介绍《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
3. 讲解生词:对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给出自己的解读和观点。
第二章:分析文章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分析《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的结构。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文章的结构。
2. 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技巧。
教学难点:1. 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 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童年的朋友》2. 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简单介绍《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
3. 分析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给出自己的解读和观点。
第三章:探讨文章主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探讨《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的主题。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题。
2. 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技巧。
教学难点:1. 对文章主题的深入探讨和理解。
2. 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童年的朋友》2. 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简单介绍《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童年的朋友》教案范文

《童年的朋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童年的朋友》,了解作者童年时期的生活和感受,体会友谊的珍贵。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童年的朋友》的内容简介。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课文中体现的作者情感和友谊的主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体会友谊的珍贵。
2. 教学难点: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友谊的感悟。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等形式,表达对友谊的看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童年的朋友》。
2. 让学生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友谊的感悟。
5. 总结课文主题,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
6.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等形式,表达对友谊的看法。
7. 课后跟进,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友谊主题的理解,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3.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演讲、写作中对友谊的表述清晰度和深度。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童年的朋友》。
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作者及课文背景的介绍。
3. 辅助阅读材料:其他关于友谊的文章或故事。
4.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课文及教学目标,阅读课文,讨论友谊主题。
2. 第二课时:讲解重点词汇,分组讨论,分享感悟。
3. 第三课时:总结课文主题,布置作业。
4. 第四课时:作业点评,进一步讨论友谊的意义。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精选3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精选3篇)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自传体小说的节选,教学时应根据自传体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应用到平时的写作指导中,同时还应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外貌描写,分析人物性格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请大家说说,你在假期里见到了童年的朋友了吗?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童年的朋友,会是谁呢?是不是跟大家一样,写的也是他童年的小伙伴?要知道答案,我们今天就一同走进高尔基的童年生活吧!二、作家简介1、你了解到高尔基的哪些情况。
2、教师补充说不到的情况。
三、课堂互动过程1、生字词语音检查先由教师出示卡片,列出下面词语,提问学生。
咕哝噗噗发绺颤动胸脯兜起来马鬃诅咒两颊镶银嗅烟草然后由课代表,教学生拼读这些词语,并当场听写出“噗噗”“发绺”“兜起来”“马鬃”“诅咒”这几个词语。
2、各学习小组根据课文,各提出一个问题考察其他各组。
3、课堂讨论:本课中的外祖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老人家?4、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作为课堂练习本文采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本文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本文出现的人物有哪几个?为何要简单的交代母亲?课文采用外貌描写的方法,请问作者具体写到了外祖母的方面?课文有几处写眼睛,为何要突出的写她的眼睛呢?课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问:有哪几句是比喻句?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课文出现两个破折号,作用是什么?结尾段的“黑暗”指什么?“光明”又指什么?为什么说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四、课堂互动过程抽出本班的两个男生,要求学生当堂完成100字的人物外貌描写比赛,看谁写得快,描写得象。
《童年的朋友》教案范文

《童年的朋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童年的朋友》。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童年生活,感受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珍惜友情,关爱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童年的朋友》。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童年生活。
(2)体会作者对童年朋友的深厚感情。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童年时光,谈论自己童年时的朋友。
(2)邀请学生分享与童年朋友之间的美好回忆。
2. 学习课文:(1)听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讲解生字词和难点。
(3)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童年生活,体会作者对童年朋友的怀念之情。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情感。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珍惜友情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身边的人,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童年的朋友》。
(2)完成生字词练习。
(3)写一篇关于童年朋友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友情的名言警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生字词练习和短文,评估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拓展作业评价:评估学生收集的名言警句的相关性和电影观后感的质量,考查学生对友情主题的深入理解。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优秀5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优秀5篇《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用生动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描述外祖母的形象。
2.感受外祖母的人格魅力,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掌握人物的描写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悟句子丰富的内涵。
2.阅读体悟,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1.用生动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描述外祖母的形象。
2.感受外祖母的人格魅力,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掌握人物的描写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技巧。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用周华健《朋友》的歌词导入课文。
或者:朋友是一杯酒,越能是困难的时候,越能品味到他的真诚;朋友是一盏灯,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候,是他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走出困境;朋友是冬日的暖阳,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是他们处处为我们驱散阴霾。
真的,真挚的朋友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力量。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是朋友帮助我们登上成功的顶峰,到达理想的彼岸。
童年的高尔基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是他的外祖母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今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童年》中的《童年的朋友》。
或者:【播放flash《外婆的澎湖湾》】,在这首歌曲的美妙旋律中,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演唱者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时代,在人生的长河里,这是一段最美的时光。
童年时代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爱的故事。
父母之爱,朋友之爱,爱伴着我们成长,爱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拥有太多的回忆和幸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的朋友》这一课,认识一下高尔基心目中最敬佩、热爱的童年朋友——外祖母二、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苏联著名作家。
他出身贫苦,5岁丧父。
外祖母成了他最亲近的人,饱尝底层生活艰辛的外祖母以他独特的方式给予了高尔基最大的关爱,对高尔基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童年的朋友》教学目标:1. 了解学生的童年时光和童年朋友。
2. 在阅读故事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故事情节脑补并表达出来。
教学内容:语文:小学三年级的《童年的朋友》一课。
教学过程:一、目标评估:老师先用一张PPT呈现出一句话:你曾经有过怎样的“童年朋友”?请你在一分钟内完成回忆并简单写在课堂笔记本上。
二、引入:老师介绍小说内涵并播放一段关于“童年朋友”的短片,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
三、阅读:老师调低语速并将故事以朗读的方式讲授,同时为学生分发本次阅读的课文。
学生将跟着故事情节在文本上记录相关线索,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回答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四、思考:老师可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一句话箴言”是什么(朋友应该是彼此的忠实伙伴),然后提醒学生将其法则与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系。
五、写作:老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回忆与“童年朋友”作为写作素材,展示他们的创造力与故事表达能力。
六、展示:学生宣布自己的童年阅历,分享象征朋友情谊的小礼物。
七、回顾:最后,老师鼓励学生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向全班同学复述自己的观点,并用简短的语言对这一次的学习做出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在阅读小说《童年的朋友》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对文字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写作环节,学生们通过各自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朋友”这一主题的思考与感悟,而在展示环节,他们也通过小礼物的方式,象征性地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维护。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阅读和理解一篇文章,更加懂得了如何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将在他们今后的成长道路中有着深远的意义《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2注:由于我是语言模型,因此我无法直接访问该站提交的论坛稿的内容,因此我按老师的要求虚构一篇文章,希望这篇文章对老师和同学有所帮助。
《童年的朋友》教案

《童年的朋友》教案《童年的朋友》教案1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小熊朋友真挚的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
2、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教学方法: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美好的童年时代有哪些好朋友。
引导学生不仅说出陪伴自己玩耍的伙伴,还要说说无生命的玩具朋友。
2、出示学生喜爱的玩具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玩具朋友的回忆。
3、过渡:很多玩具朋友陪伴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代,今天,我们跟着一位外国作家走进他的童年,看一看他童年的朋友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1、学习生字。
认读字音,理解字义。
2、学习词语:拳击家、代替、形影不离、硬邦邦、沉默、克制。
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
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我”童年的朋友是谁?我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我童年的朋友是谁?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我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完成下面填空。
(出示幻灯片):“我”一开始要当(拳击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来(练拳),但是“我”后来想到(小熊曾经带给我的快乐),于是“我”改变主意,永远不想当(拳击家)了。
四、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熊的?(颜色、眼睛、双手)2、具体说一说它的颜色、眼睛、双手分别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我”和小熊以前的关系怎样?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4、思考:“我”为什么流泪了。
五、学习完这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
:童年是最美好的,童心是最可贵的,让我们善待自己童年的朋友,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
六、体会联想句的作用(联想句能让句子中的事物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起来。
)七、布置作业1、给下面的字加部首组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语文A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童年的朋友》教案范文.doc

语文A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童年的朋友》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8个:“拳、玻、璃、纽、羹、邦、憋、稍”;积累“克制、一心一意”等8个词语。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意思。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3、默读课文,边读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按要求圈划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唤起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带给我们快乐的一切事物。
教育重点: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8个:“拳、玻、璃、纽、羹、邦、憋、稍”;积累“克制、一心一意”等8个词语。
理解“形影不离”意思。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教育难点:默读课文,边读边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按要求圈划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育时间:1课时。
教育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课题,齐读二、学习字词1、指名带读生字,指导书写:拳、羹、憋2、出示词语,齐读三、研读重点段落,体会人物情感(一)介绍“朋友”1、听课文录音:这位童年的朋友是谁?介绍这位“朋友”出示:小熊坐在我的面前,一身巧克力色。
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大的是原来的,玻璃做的;小的是用一粒纽扣代替的。
小熊用它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
板书:小熊2、指导朗读3、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可爱,滑稽,讨人喜欢,陈旧)出示:小熊用它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
(小熊并不是真的会说话,而是看到它双手上举的样子产生的联想,这样写把小熊写活了。
也让我们读了以后感觉到小熊的可爱和滑稽。
)(二)体会情感1、“我”和小熊的感情怎么样?用文中的词语说一说。
板书:形影不离理解:形影不离: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出示:那时我走到哪里都带着它2、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我”和小熊形影不离?出示:吃饭时让它坐在旁边,用调羹喂它;当我把什么东西抹到它嘴上时,它那张小脸儿就十分逗人,简直像活了似的;睡觉时我也让它躺在旁边,对着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悄地给它讲故事。
《童年的朋友》的教案范文

《童年的朋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童年的朋友》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价值观。
(3)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童年的朋友》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2)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体会作者对童年时光和友情的怀念。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对童年时光和友情的回忆,引发共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深入解读课文。
3.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时光和友情的怀念。
(2)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和友情经历。
(3)课堂交流,增进学生对友谊的珍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2)评价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阅读理解评价:(1)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和思考题答案,评估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情感态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反应,评估对友情珍视的程度。
(2)通过学生分享的个人经历,了解对友谊的认识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童年朋友的文章。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优秀6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为了让您对于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6篇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童年的朋友》出自教科版语文教材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快乐读书屋”。
这是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写的是6岁时的“我”一开始要当拳击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来练拳,在我准备练习前,望着小熊快活的样子,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立誓永远不想当拳击家了。
课文似乎把读者也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思念起自己童年的朋友——有生命的或是没有生命的,并提醒大家要善待自己童年的朋友。
本单元以“难忘童年”为主题,训练重点是抓重点词句理解含义,领悟表达的情感。
本文是这个单元的较后一课,要通过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开展自主学习来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2、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巧妙导入,诱发阅读期待童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有居住了12年的小屋,有与祖父在一起的快乐的田园生活,相信也少不了“朋友”的陪伴。
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儿时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
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前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忆。
《童年的朋友》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童年的朋友》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童年的朋友》的篇1一、谈话式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美好的时光里,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呢?(指三名同学说)过渡: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猫、小狗或者陪伴你长大的布娃娃。
著名作家—维·德拉贡斯基就有这么一个童年的朋友,你想知道他童年的朋友是谁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找回他童年的朋友。
(出示题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想它和作者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情况总结:课文主要写了“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小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给我带来的快乐,我改变了主意,再也不想当拳击家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你过去的理想是什么?现在的理想是什么?你呢?(指三名同学回答)过渡:童年的理想不是唯一的,是善变的,作者童年也是这样的,课文是怎样写作者的理想善变的?学生汇报:有时,我幻想当一名远航船长,到老远的新加坡去,为自己买一只逗人的小猴儿。
有时,我觉得当个勇敢的旅行家也不坏,像阿连·蓬巴尔那样,光靠吃生鱼,横渡大洋。
这个蓬巴尔旅行结束后,体重减了二十五公斤;我呢,体重才二十六公斤!要是我也像他那样去横渡大洋的话,天哪,旅行完了我的体重只剩下一公斤了!万一有一两天我捉不到鱼呢,那会瘦得更厉害呢!把这笔帐算完后,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
想当一名远航船长只是为了买一只逗人的猴儿,放弃当旅行家的念头的理由却十分幽默,那你就带着幽默的语气再读一读。
(指名读) 过渡:作者的理想善变还表现在:学生汇报:第二天,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当一个拳击手了。
因为我在电视里看了一场欧洲拳击冠军赛。
拳击手们你来我往打得真来劲!接着电视又播放了他们的训练片段。
高尔基《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高尔基《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高尔基《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1一、谈话式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美好的时光里,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呢?〔指三名同学说〕过渡: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猫、小狗或者陪伴你长大的布娃娃。
著名作家―维・德拉贡斯基就有这么一个童年的朋友,你想知道他童年的朋友是谁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找回他童年的朋友。
〔出示题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你过去的理想是什么?现在的理想是什么?你呢?〔指三名同学答复〕学生汇报:有时,我梦想当一名远航船长,到老远的新加坡去,为自己买一只逗人的小猴儿。
有时,我觉得当个勇敢的旅行家也不坏,像阿连・蓬巴尔那样,光靠吃生鱼,横渡大洋。
这个蓬巴尔旅行结束后,体重减了二十五公斤;我呢,体重才二十六公斤!要是我也像他那样去横渡大洋的话,天哪,旅行完了我的体重只剩下一公斤了!万一有一两天我捉不到鱼呢,那会瘦得更厉害呢!把这笔帐算完后,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
想当一名远航船长只是为了买一只逗人的猴儿,放弃当旅行家的念头的理由却十分幽默,那你就带着幽默的语气再读一读。
〔指名读〕学生汇报:第二天,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当一个拳击手了。
因为我在电视里看了一场欧洲拳击冠军赛。
拳击手们你来我往打得真来劲!接着电视又播放了他们的训练片段。
训练时候他们用的是皮制的“梨〞,那是个椭圆形的有分量的沙袋。
拳击家们使出全身的力量来击打这个“梨〞,为的是锻炼自己的攻击力。
我看上了瘾,也想成为我们院里最有力气的人。
“没有‘梨’,你就随便玩儿点儿别的`吧。
你反正什么也干不成。
〞通过父亲的谈话,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汇报:体会到了“我〞的理想善变,也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不屑一顾,请你读出来〕这是通过父亲的语言描写,从侧面衬托描写,我们在写作时,应该应用这种写作方法,会突出人物特点。
《童年的朋友》教案

《童年的朋友》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朋友》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童年的朋友》教案请关注北师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栏目。
《童年的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祖母的形象、性格、品质。
2.根据文中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描绘出外祖母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预设时间:2分钟)在人生的长河里,最好的东西莫过于拥有几个真正的朋友。
在我们的记忆中,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朋友是谁?为什么难忘?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同学交流,老师总结)真正的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下,他维护你的尊严和声誉;在僻静之处,他指出你的缺点和错误。
真正的朋友,在你贫穷时,他会解囊相助;在你富有时,他不求什么回报。
真正的朋友,在你成功时,他会为你祝福;在你失败时,他会给你鼓舞。
今天让我们走进高尔基的童年生活,去结识一下他心目中最敬佩热爱的朋友,来看一下高尔基少年时的朋友跟我们的朋友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来学习《童年的朋友》。
二、自学成果展示(预设时间:7分钟)教师活动:1.字音、字形噗噗(pū) 两膝(xī) 惩罚(chéng) 诅咒(zǔ) 颤动(chàn)啄食(zhuó) 两颊(jiá) 发绺(liǔ) 马鬃(zōng) 镶嵌(qiàn)2.文学常识高尔基是苏联作家,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
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中剧本《小市民》,散文《鹰之歌》《海燕》等作品引起巨大反响。
后因参加革命工作几次被捕。
190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母亲》被视为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
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还写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卡 2.学习成果展示 3.生点评三、自读感知整体把握(预设时间:7分钟)教师活动:(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根据文中的描写,从性格角度出发,用“ 的外祖母”的句式,说一说外祖母给你的第一印象。
《童年的朋友》的教案范文

《童年的朋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讨论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模仿、创编,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分析、评价,学会审美和批判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美好情感。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勇敢、坚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自《童年的朋友》一书,讲述了一个关于童年时光、友情与成长的故事。
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3. 教学难点:对故事主题的深入理解,情感态度的把握,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关于童年的记忆和感受。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感知文本内容。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学生展示阅读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3. 词语积累与运用:(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关键词语,解释其含义。
(2)学生模仿故事中的句子,运用关键词语进行创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问答、阅读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创作能力的评价:通过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把握和情感态度的表达。
3.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友情、成长等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童年的朋友》一书。
2. 辅助材料:故事相关背景资料、图片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1一、谈话式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美妙的时间里,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呢?(指三名同学说)过渡: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猫、小狗或者陪伴你长大的布娃娃。
闻名作家—维·德拉贡斯基就有这么一个童年的朋友,你想知道他童年的朋友是谁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找回他童年的朋友。
(出示题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想它和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依据学生的汇报沟通状况总结:课文主要写了“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小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预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给我带来的欢乐,我转变了办法,再也不想当拳击家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品尝感受你过去的抱负是什么?现在的抱负是什么?你呢?(指三名同学答复)过渡:童年的抱负不是唯一的,是善变的,童年也是这样的,课文是怎样写的抱负善变的?学生汇报:有时,我梦想当一名远航船长,到老远的新加坡去,为自己买一只逗人的小猴儿。
有时,我觉得当个英勇的旅行家也不坏,像阿连·蓬巴尔那样,光靠吃生鱼,横渡大洋。
这个蓬巴尔旅行完毕后,体重减了二十五公斤;我呢,体重才二十六公斤!要是我也像他那样去横渡大洋的话,天哪,旅行完了我的体重只剩下一公斤了!万一有一两天我捉不到鱼呢,那会瘦得更厉害呢!把这笔帐算完后,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
想当一名远航船长只是为了买一只逗人的猴儿,放弃当旅行家的念头的理由却非常幽默,那你就带着幽默的语气再读一读。
(指名读) 过渡:的抱负善变还表现在:学生汇报:其次天,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当一个拳击手了。
由于我在电视里看了一场欧洲拳击冠军赛。
拳击手们你来我往打得真来劲!接着电视又播放了他们的训练片段。
训练时候他们用的是皮制的“梨”,那是个椭圆形的有重量的沙袋。
童年的朋友教案范文

教案标题:童年的好朋友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童年的好朋友对他们的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性;2.学生能够描述童年的好朋友并分享他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童年的好朋友对他们的成长的重要性;2.学生能够描述童年的好朋友并分享他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教学准备:幻灯片/图片,卡片,画纸,彩色笔,故事书(可选)教学过程:Step1:导入(5分钟)1.教师可播放一段儿童旧日照片,并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人。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起童年时的好朋友,并引发学生对童年好朋友的思考。
2.教师展示一些儿童友谊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和好朋友的点滴往事。
Step 2:听与说(15分钟)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或讲述个人经历的方式,介绍自己的童年好朋友,并描述与他一起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与童年好朋友的美好回忆。
2.教师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一些名人童年好朋友的故事,要求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整理自己的童年好朋友的名字和回忆。
3.学生分小组,每人将自己的童年好朋友的名字写在卡片上,并在卡片的另一面描写与好朋友在一起的一件愉快的事情。
学生可以使用图片或文字。
Step 3:读与写(20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将卡片交给另一个小组的成员。
学生阅读对方的卡片,并在画纸上画出对方童年好朋友的形象。
2.学生在画纸上写下他们与对方的童年好朋友一起度过的一件美好时光,并将画纸交给另一组的成员。
3.学生根据对方的描述,阅读并回答问题或绘制他们自己对对方童年好朋友的形象。
Step 4:讨论与分享(20分钟)1.每个小组挑选一名学生,分别展示对方所写童年好朋友的形象,并介绍他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2.学生们共同讨论并分享他们童年好朋友的特点和共同兴趣爱好。
Step 5:引导思考(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童年好朋友对他们的重要性,并与他们分享一些名人关于友谊的名言。
2.教师提问学生童年好朋友对他们的成长和生活有哪些积极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就此展开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的朋友》教案范文
1、认识生字3个,会写6个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感受文中“我”与伙伴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
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学生回忆童年美好时光、生字词卡片
每个人都有自己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最美好的时光里,总是少不了“朋友”的陪伴。
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
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儿时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
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忆。
(板书:童年的朋友)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我们中国的汉字有一类叫做形声字,它的字形中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
例如:这课生字中的“瘾”,___的形声字,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记住它们的字音、字形和意思。
你还发现哪些生字也是形声字,如何记住它们?
2、学生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谁?它和作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指的是“我”童年时的玩具小熊。
课文讲“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
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再也不想当拳击家了”。
)
(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当时有一个怎样的心愿?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1、学生带着问题读文,思考。
2、汇报:(迫不及待地要当一个拳击手)
3、朗读课文,要读出作者对当拳击手的渴望。
过渡:这么强烈的愿望,在当那可爱的旧玩具小熊——“我”儿时的好伙伴充当了练拳的“梨”后,被放弃了。
(二)精读课文重点段,想一想,是什么让“我”又改变了想法?在文中勾画出重点的词句,细细品味。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
2、汇报交流:
作者与“小熊”之间深厚的情谊。
想想:课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和小熊之间的关系?(形影不离)“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我”和小熊形影不离?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吗?带着你的感受读读。
(指导学生读出“我”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回忆美好往事的甜蜜,又有自责。
)
3。
回想起这些温馨的画面,作者犹豫了。
根据课文的内容想象一下,补充下面一段话。
小熊用那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
我想对小熊说:。
(三)学习最后一段。
故事的结果,大家预料到了吗?(指名读文)说说你的感受。
第二课时
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
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内容,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体会“我”内心情感的变化。
课件
1、指名朗读课文。
2、说说这篇文章让你感受到什么?
(可自由讲,稍作点拨)
1、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作者与玩具“小熊”之间的亲密情谊,感受那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后三个自然段)
2、童年的美好回忆是最珍贵的,我想作者肯定还有很多话没有说,经历了这次情感的转变,替作者想一想,小熊现在怎样,他会怎么说呢?
(请你试着仿照课文写法,合理想象)
1、同学们,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美好的,让我们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吧,也许是一些人,也许是那些可爱的玩具,也许是几本精彩的故事书…
2、布置作业:
说说自己童年的朋友是谁?写一个发生在自己和他(它)之间的一个故事。
可以展开恰当的想象,把你们之间的感情体现出来。
有时间可以当场练笔。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