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和等式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9ddfa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e.png)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基础方程,是一种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
它的基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为已知常数,x 为未知数。
一元一次方程通常用于描述简单的关系或问题,其求解过程也相对简单。
下面将从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求解方法和实际应用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
线性方程的一次方程指的是方程中的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而一元则表示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为已知常数,x 为未知数。
方程中的a称为未知数的系数,b称为常数项。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是通过对方程两边进行等式性质变换,逐步将未知数的系数和常数项进行运算,最终得出未知数的解。
具体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如下:(1)将方程两边进行等式性质变换,移项使得方程变为ax = -b的形式。
(2)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x = -b/a。
(3)根据求出的解x,可得到方程的解集。
需要注意的是,当a=0时,方程不再是一元一次方程,而是一个常数方程。
在求解过程中,需要排除a=0的情况。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描述和求解各类线性关系,例如经济学中的成本、销售收入的关系,物理学中的速度、加速度的关系等。
举例来说,假设一个电子商务平台每天有一定数量的订单交易,订单平均价格为p元。
现在要计算每天的总交易额。
假设总交易额为T 元,则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描述该问题。
假设每天的订单数量为n,则根据题意得到方程T = pn。
将此方程化简后得到T = pn。
已知每天的订单数量n,将其代入方程中即可求得总交易额T。
以上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求解方法和实际应用的介绍。
一元一次方程作为数学中最基础的方程之一,对于理解和解决各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供参考)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08755bf652d380eb63946d06.png)
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有关概念夯实基础一.等式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温馨提示①等式能够是数字算式,能够是公式、方程,也能够是运算律、运算法那么等,因此等式能够表示不同的意义。
②不能将等式与代数式混淆,等式含有等号,是表示两个式子的“相等关系”,而代数式不含等号,它只能作为等式的一边。
如x x 2735-=+才是等式。
二.等式的性质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即若是b a =,那么c b c a ±=±。
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即若是b a =,那么bc ac =;若是b a =()0≠c ,那么cbc a =。
温馨提示①等式类似天平,当天平两头放有相同质量的物体时,天平处于平稳状态。
假设在天平的两头各加(或减)相同质量的物体,那么天平仍处于平稳状态。
因此运用等式性质1时,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时,才能保证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应专门注意“都”和“同一个”。
如31=+x ,左侧加2,右边也加2,那么有2321+=++x 。
②运用等式的性质2时,等式两边不能同除以0,因为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
③等式性质的延伸:a.对称性:等式左、右两边互换,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若是b a =,那么a b =。
b.传递性:若是c b b a ==,,那么c a =(也叫等量代换)。
例1: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为等式,并说明依照等式哪一条性质,和如何变形取得的。
(1)若是51134=-x ,那么+=534x ;(2)若是c by ax -=+,那么+-=c ax ;(3)若是4334=-t ,那么=t 。
三.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温馨提示方程有两层含义:①方程必需是一个等式,即是用等号连接而成的式子。
②方程中必有一个待确信的数,即未知的字母,那个字母确实是未知数。
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及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及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5ec7bde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0.png)
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及性质2016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及性质导语:世界之大,而能获得最公平分配的是常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CNFLA学习网!Ⅰ.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3)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注: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条件:⑴首先必须是方程;⑵其次必须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⑶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4)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说明: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5)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化为一般形式:ax+b=0(a≠0)Ⅱ.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⑴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1:如果a=b,那么a±c=b±c⑵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2: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b= cc2)解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方程逐步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等式的性质是转化的重要依据.Ⅲ. 解一元一次方程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合并同类项通过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元一次方程化为最简形式:ax=b,其中未知数的系数a满足的条件是a≠0.2、系数化为1:解方程系数化为1这一步的理论根据是等式的性质2.3、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动到另一边,叫做移项.4、移项的目的:通过移项,含有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在等号的两边,使方程更接近ax=b的形式.5、移项的理论根据是等式的性质1.2)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1、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符号不变,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各项都变号.2、去括号的理论根据是:乘法分配律.3、去分母:去分母的理论根据是:等式的性质2.4、去分母注意事项:⑴方程两边同乘的`数是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⑵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⑶当分子是多项式时分别乘以每一项.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⑴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⑵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⑶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⑷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形式.⑸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Ⅳ.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列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⑴审——审题:找出等量关系;⑵设——设未知数:根据提问,巧设未知数;⑶列——列方程: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方程;⑷解——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⑸检——检验所求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同时要注意该值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⑹答——作答.2)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的实际问题:类型1:若干应用问题等量关系的规律(1)和、差、倍、分问题此类题既可有示运算关系,又可表示相等关系,要结合题意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的含义,如相等、和差、几倍、几分之几、多、少、快、慢等,它们能指导我们正确地列出代数式或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ec6f78e7856a561252d36f52.png)
一元一次方程一、等式的概念和性质1.等式的概念,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在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分别叫做这个等式的左边、右边.等式可以是数字算式,可以是公式、方程,也可以是用式子表示的运算律、运算法则.2.等式的类型楷体五号(1)恒等式: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总能成立.如:数字算式.(2)条件等式:只能用某些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才能成立.方程需要才成立.(3)矛盾等式: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都不能成立.如,.注意:等式由代数式构成,但不是代数式.代数式没有等号.体五号3.等式的性质五号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则;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则,.注意:(1)在对等式变形过程中,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即:同时加或同时减,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不能漏掉某一边.(2)等式变形过程中,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乘或同除以的数或整式必须相同.(3)在等式变形中,以下两个性质也经常用到:①等式具有对称性,即:如果,那么.②等式具有传递性,即:如果,,那么.黑体小四二、方程的相关概念黑体小四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注意:定义中含有两层含义,即:方程必定是等式,即是用等号连接而成的式子;方程中必定有一个待确定的数即未知的字母.二者缺一不可.楷体五号2.方程的次和元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称为方程的次,方程中不同未知数的个数称为元.楷体五号3.方程的已知数和未知数楷体五号已知数:一般是具体的数值,如中(的系数是1,是已知数.但可以不说).5和0是已知数,如果方程中的已知数需要用字母表示的话,习惯上有、、、、等表示.未知数:是指要求的数,未知数通常用、、等字母表示.如:关于、的方程中,、、是已知数,、是未知数.楷体五号4.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楷体五号5.解方程求得方程的解的过程.注意:解方程与方程的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求得的结果,前者是求出这个结果的过程.6.方程解的检验楷体要验证某个数是不是一个方程的解,只需将这个数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如果左、右两边数值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黑体小四三、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小四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这里的“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楷体五号2.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楷体五号标准形式:(其中,,是已知数)的形式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最简形式:方程(,,为已知数)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注意:(1)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所以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变形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来验证.如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变形,直接判断就出会现错误.(2)方程与方程是不同的,方程的解需要分类讨论完成.黑体小四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五号(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注意: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个整体,含有多项式时应加上括号.(2)去括号: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注意:不要漏乘括号里的项,不要弄错符号.(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注意:①移项要变号;②不要丢项.(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的形式.注意:字母和其指数不变.(5)系数化为1:在方程的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注意:不要把分子、分母搞颠倒.体五号2.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技巧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技巧有:整体思想、换元法、裂项、拆添项以及运用分式的恒等变形等.3.关于x的方程ax b 解的情况⑴当a 0时,x ⑵当a ,b 0时,方程有无数多个解⑶当a 0,b 0时,方程无解练习1、等式的概念和性质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式两边都加上一个数或一个等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B.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C.等式两边都除以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D.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与另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1),则;(2),则;(3),则;(4),则.练习2、方程的相关概念1.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代数式,哪些是方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2.判断题.(1)所有的方程一定是等式.()(2)所有的等式一定是方程.()(3)是方程.()(4)不是方程.()(5)不是等式,因为与不是相等关系.()(6)是等式,也是方程.()(7)“某数的3倍与6的差”的含义是,它是一个代数式,而不是方程.()练习3、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1.在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说明理由:(1)3x+5=12;(2)+ =5;(3)2x+y=3;(4)y2+5y -6=0;(5)=2.2.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求的值.3.已知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__4.已知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练习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与解法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根据方程解的具体数值来确定1.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则代数式的值是_________。
一元一次方程基本概念及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基本概念及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a8889cc887c24028905fc305.png)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节一元一次方程的根本性质1、方程的相关概念(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数和未知数,例 1(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式子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方程解的检验2、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标准形式: ax+b=0〔其中 a 不等于 0, a, b 是数〕。
最简形式: ax=b〔其中 a 不等于 0,a,b 是数〕。
注:一元一次方程的判断标准〔首先化简为标准形式或最简形式〕A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系数不为0〕.B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 1.C 、方程是整式方程 .3、等式的概念和性质〔1〕等式的概念:用“ =〞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等式的性质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数或者同一个式子〔除数不能是 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等式的其他性质A 、对称性:假设 a=b,那么 b=aB 、传递性:假设 a=b, b=c 那么 a=c例 1、判断以下各式是不是方程,如果是,指出数和未知数〔 1〕 5x 9x〔2〕 2 y 2 3x〔 3〕15x21〔 4〕 1 12〔 5〕 4x 2x〔6〕xx1 52练习题:判断以下各式是不是方程,如果是,指出数和未知数1、 x 3 2 、 2 3 4 1 3 、 x 4 4x 4 、12 5、 x2x 13 x6、 2 x 3 7 、 x 4 4 x 8 、x2x x( x 2) 3例 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1)x的20%与15的差的一半等于—2。
(2〕 x 的 3 倍比 x 的一半多 15,求这个数。
(3〕某数的 3 倍与 2 的差等于 16,求这个数。
数学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数学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aa04b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e.png)
数学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也是初等代数中的重要内容。
它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建立数学模型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定义、性质和求解方法。
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指一个变量的一次方程,形式通常为ax + b = 0,其中a和b是已知的常数,而x是未知数。
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通常是要求解未知数的值。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具有以下几个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
- 方程中的系数和常数可以是任意实数,但未知数通常是实数。
- 方程中的系数不能同时为零,即a ≠ 0。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通常是唯一的,也就是只有一个解或无解。
3. 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原始解法:通过移项和消元的方式,将方程变形为x = 数字的形式,得到方程的解。
- 代入法:将已知的解代入方程,验证解是否满足方程的等式关系。
- 叠减法:通过两个方程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解未知数的值。
- 等价方程法:通过变形,将原方程转化为一个等价的方程,使得求解过程更简单。
4. 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 财务问题:计算投资回报率、利润分配等问题时,通常可以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 几何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计算图形的面积、周长、对角线长度等。
- 物理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可以描述速度、加速度、力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总结: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以及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性质和求解方法。
通过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小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b7967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6.png)
小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一元一次方程是小学数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需要从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开始。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为ax+b=0,其中a和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这个方程的解是使方程左侧等于右侧的x值。
二、使用逆运算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是使用逆运算。
逆运算是指对方程的每一步操作进行相反的操作。
为了解方程ax+b=0,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第一步是将方程中的常数b移到方程的另一侧,变为ax=-b。
2. 第二步是对方程进行乘法逆运算,即乘以a的倒数,得到x=-b/a。
3. 第三步是计算出方程的解x。
三、实例演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例子来演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问题: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已经行驶2小时,求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解法:设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d公里。
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列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表示问题。
题目中提到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已经行驶2小时,所以方程可以表示为60*2=d。
步骤如下:1. 将方程改写为标准形式:120=d。
2. 计算方程的解:d=120公里。
因此,汽车行驶的总路程是120公里。
四、注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见错误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错误,以避免得出错误的结果。
1. 在进行步骤1时,应注意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侧时,符号要取反。
2. 在进行步骤2时,应注意计算乘法逆运算的结果。
3. 在进行步骤3时,应仔细计算得出方程的解。
五、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不仅适用于数学题目,还可以应用于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以下问题。
1. 零食店每袋售价3元,小明花了15元购买了几袋零食?2. 已知一张长方形纸片的长度是宽度的2倍,且周长是18厘米,求纸片的长和宽。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2b10aa3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0.png)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方程类型之一。
它是用来描述一个未知数和已知系数之间的关系的数学等式。
本文将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特征,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见方法。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和一次项的方程。
其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x + b = 0,其中a和b为已知常数,x为未知数。
在一元一次方程中,a不等于0,否则方程将退化为一个常数等式。
在一元一次方程中,未知数x的一次项系数a代表了未知数x的系数,常数b代表了方程中的常数项。
通过对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进行运算,我们可以求解这个方程并找到未知数的值。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一元一次方程具有一些特征,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特征来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首先,一元一次方程只涉及一个未知数。
方程中只含有一个变量,其他字母和数字都是已知的常数。
其次,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未知数只出现在一次项中,并且该项的次数为1。
这意味着未知数只进行一次乘法运算,不存在平方、立方或更高次的情况。
此外,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系数是已知的常数,不随未知数的变化而变化。
系数通常用字母表示,但它们的值是确定的,不会随求解过程的进行而改变。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见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标是找到未知数x的值,使得方程等式成立。
根据方程的特征,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常见的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1. 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法通过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法,将方程转化为ax = -b的形式,然后通过两边同除以a,得到x = -b/a的解。
2. 两边相等原则根据方程两边相等的原则,可以通过运算操作将方程转化为x = -b/a的形式,从而找到未知数的解。
3. 代数运算法通过代数运算法,可以通过一系列等式的变换,将方程简化为形如x = -b/a的解。
4. 图解法对于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将方程转化为一条直线的图像。
通过画出这条直线,并与横轴的交点来确定方程的解。
以上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见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得到其解。
第一节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含答案)...七年级数学 学而思
![第一节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含答案)...七年级数学 学而思](https://img.taocdn.com/s3/m/4e2bf010af1ffc4ffe47ac8a.png)
第一节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1.等式的概念:像m+n=n+m ,x+ 2x= 3x ,3×3+1=5×2,3x+1=5y 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我们可以用a=b 表示一般的等式. 注:用“=”连接的式子叫做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表示相等关系.2.等式的类型(1)恒等式: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总成立.例如.3x= 3x 这样,无论字母的取值如何变化,或2=2这样,等式两边恒相等;(2)条件等式:只能用某些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才能成立.例如,2x =2这样,只有当x=l 时等式两边才相等;(3)矛盾等式: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都不能成立,例如,x-2= x+2这样,无论字母取什么值,或者2=3这样,等式两边恒不相等.3.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b a =那么;c b c a ±=±(2)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如果b a =那么.bc ac =如果),0(=/=c b a 那么⋅=cb c a (3)对称性:等式左、右两边互换,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如果a=b .那么b=a ;(4)传递性:如果a=b ,b=c ,那么a=c .4.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注:方程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5.方程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已知数指具体的数值,未知数指要求的数,通常未知数用z ,y ,z 来表示,例如,方程x+3= y-1,其中3和1指的是已知数,x 和y 指的是未知数.6.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例如,x=2是方程3-x=1的解,而求出x=2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注:①方程的解一定要写成x=2这样的形式,2=x 不是方程的解的形式;②方程可能无解,可能只有一个解,也可能有多个解.7.方程解的检验要验证某个数是否为一个方程的解,只需将该数代入这个方程中.若此时方程左右两边数值相等,则这个数为方程的解,否则不是方程的解.8.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注:“元”指的是未知数,“次”指的是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9.最简形式方程b a a b ax ,,0=/=(均为已知数)的形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10.标准形式方程b a a b ax ,,00=/=+(均为已知数)的形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注:①一元一次方程均可转化成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在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时需要先根据方程的原始形式判断该方程是否为整式方程,如果是整式方程则进行整理化简.若能进一步整理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则该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②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情况下有唯一解.绝对值符号里有字母的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1)在对等式变形过程中,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 即:同时加或者减,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不能漏掉某一边;(2)若题目条件中给出分式形式,则默认为分母不为零.如“若b c b a = 则c a =是正确的,这里条件中已经出现分式形式,因此默认;0=/b(3)若题目结论中出现分式形式,则需要说明分母不为零,如“若,c a =,b c b a =不正确,而“若,c a =则,),0(=/=b bc b a 正确; (4)注意比较“若,cb ab =则,c a =和“若),1()1(22+=+b c b a 则,c a =前者为错误的说法,后者为正确的说法.这两个判断题从条件到结论的变化,均需同时除以一个数,这里需要我们注意,同时除以的这个数不能为0.前者b 可能为零,但是后者+2b .01=/2.判定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1)看一看:先判定方程是否为整式方程,即等号两边是否为整式,如果是整式则进行化简,若不是整式,则该方程一定不是一元一次方程;(2)消一消:若方程是整式方程,则对方程进行整理化简,如果能化成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或者是标准形式则为一元一次方程,否则不是一元一次方程.3.已知方程的解,求参数值逢解必代入 .如果题目中告诉方程的解,解题时一般情况下均需要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4.求含参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参数值此时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110定律”.何为“110定律”?“1”指一元即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另一个“1”指一次即未知数项的次数为1,“0”指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求解参数值时,只需按照“110”定律,列方程求参数值即可,例1.(广东中考)已知方程,832=+-y x 则整式y x 2-的值为( )5.A 10.B 12.C 15.D检测1.已知,2,3+=-=k y k x 则y 与x 的关系是( )5.=+y x A 1.=+y x B 1.=-y x C 1.-=x y D例2.下列方程:;33x x =-①;15.0=x ②;34=-x x ③;433x x -=④;13-=+x y ⑤;324222-+=-x x x x ⑥ ;1271x x x x +=-+⑦.37||=-x ⑧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检测2.在方程,23=-y x ,021=-+x x ,2121=x 0322=--x x 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为(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例3.(福建泉港期末)已知x=2是关于x 的方程03=+a x 的一个解,则a 的值是( )6.-A 3.-B 4.-C 5.-D检测3.(福建石狮市期末)下列方程中解为x=0的是( )11.-=+x A x x B 32.= 22.=x C x x D 5421.=++例4.已知方程m m x m x m 24)35()43(2-=----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1)求m 和x 的值;(2)若n 满足关系式,1|2|=+m n 求n 的值,检测4.(四川自贡期末)若6)2(|32|=--m 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等于( )A .1B .2 C.1或2 D .任何数第一节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建议用时: 25分钟)实战演练1.(山东沂源一模)下列各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A .若,nx mx =则n m =B .若,0||=-x x 则0=xC .若,nx mx =则121220152015+=+x n x m D .若,n m =则nx mx -=-2424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B.方程是等式C.只有含有字母x ,y 的等式才叫方程D.带等号和字母的式子叫方程3.在以下的式子中:;383=+x ;12x -;3=-y x ;121+=+x x ;1032=x ,752=+其中是方程的个数为( ) 3.A 4.B 5.C 6.D4.下列方程的解是x=2的方程是( ) 084.=+x A 03231.=+-x B 232.=x C 531.=-x D 5.方程024=-x 的解是( )2.=x A 2.-=x B 21.=x C 21.-=x D 6.已知1=x 是方程12-=+a x 的解,那么a 的值是( )1.-A 0.B 1.C2.D7.在下列方程中;122=+x x ①;931=-x x ②;021=x ③;322313=-④,3132+=-y y ⑤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个.1.A2.B3.C4.D8.(山东威海期末)若关于x 的方程032=+--m m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是( )0.=x A 3.=x B 3.-=x C 2.=x D9.(江西校级期末)在等式6253+=-a a 的两边同时减去一个多项式可以得到等式,1=a 则这个多项式是10.将方程634=+y x 变形成用y 的代数式表示x ,则x=11.(河南扶沟期末)阅读下列解题过程,指出它错在了哪一步?为什么?.1)1(31)1(2--=--x x 两边同时加上1,得),1(3)1(2-=-x x 第一步,两边同时除以),1(-x 得2=3,第二步.12.(重庆忠县期末)已知,43143n m =-试用等式的性质比较m 与n 的大小. 13.(重庆忠县期末)已知方程)()32()(3y x m m y y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 的值,并求此时方程的解.14.(重庆忠县期末)已知08)1()1(22=++--x 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代数式xm 的值. 15.已知08)2()4(22=----x n x n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1)试求x 值;(2)求关于y 方程x y n =+||的解.拓展创新16.已知201611)2016(2015||-=++-a x a 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a 的值及方程的解.拓展1.已知2016)2016(2015||-=++-a y x a a 为一元一次方程,其中a 为参数,求a 的值及方程的解,拓展2.已知b a y b x a b a +=+++--2015||2015||)2016()2016(为一元一次方程,其中a ,b 为参数,求a+b 的值.极限挑战17.若p ,q 都是质数,以x 为未知数的方程975=+q Px 的根为1,求q P -2的值.课堂答案培优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80e6c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1.png)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形式为ax + b = 0的方程,其中a和b是已
知实数,x是未知数。
以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知识点:
1. 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使方程成立的数值。
解是方
程的根,可以通过解方程找到使方程成立的x的值。
2. 方程的系数:方程中的参数a和b是方程的系数。
它们是已知实数,决定方程的形式和解的特性。
系数a不能为0,否则方程将不再是一元一次方程。
3. 等式性质: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等式性质成立。
即,方程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一个数,仍保持相等。
通过利用等式性质,可以进行方程的
化简、合并同类项等操作。
4. 方程求解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有逆运算法和代入法。
逆运算法指通过逆向运算将方程转化为x = 某个数的形式,得到唯一解。
代入法指先假设一个解,将其代入方程,验证是否满足等式,若
满足则是方程的解。
5. 图形表示: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图形来表示。
由于一元一次方程
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所以方程的解对应于直线与x轴的交点。
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可以解决与实际问题有关的线
性关系的计算和分析,如求未知数的值、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等。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e4e505aeefdc8d376ee32df.png)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一、等式与方程1.等式:(1)定义: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2)性质: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等式的值不变.若a b=那么a c b c+=+②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的值不变.若a b=那么有ac bcc≠)÷=÷(0=或a c b c③对称性:若a b=,则b a=.④传递性:若a b=,b c=则a c=.(3)拓展:①等式两边取相反数,结果仍相等.如果a b=,那么a b-=-②等式两边不等于0时,两边取倒数,结果仍相等.如果0=≠,那么11a b=a b③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基础,很多解方程的方法都要运用到等式的性质.如移项,运用了等式的性质①;去分母,运用了等式的性质②.④运用等式的性质,涉及除法运算时,要注意转换后除数不能为0,否则无意义.2.方程:(1)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说明:①方程中一定有含一个或一个以上未知数,且方程是等式,两者缺一不可.②未知数:通常设x、y、z为未知数,也可以设别的字母,全部小写字母都可以.未知数称为元,有几个未知数就叫几元方程.一道题中设两个方程时,它们的未知数不能一样!③“次”:方程中次的概念和整式的“次”的概念相似.指的是含有未知数的项中,未知数次数最高的项对应的次数,也就是方程的次数.未知数次数最高是几就叫几次方程.④方程有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二、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1)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一般形式:0+=(a,b为常数,x为未知数,且0a≠).ax b(3)注意:①该方程为整式方程.②该方程有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该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④化简后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如:212x x-=,它不是一元一次方程.⑤未知数在分母中时,它的次数不能看成是1次.如13x+=,它不是一x元一次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般写作:“?x=”的形式.(2)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解方程.(3)移项:①定义:从方程等号的一边移到等号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②说明:Ⅰ移项的标准:看是否跨过等号,跨过“=”号才称为移项;移项一定改变符号,不移项的不变.Ⅱ移项的依据:移项实际上就是对方程两边进行同时加减,根据是等式的性质①.Ⅲ移项的原则:移项时一般把含未知数的项向左移,常数项往右移,使左边对含未知数的项合并,右边对常数项合并,方便求解.(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根据:①去分母——等式的性质②②去括号——分配律③移项——等式的性质①④合并——合并同类项法则⑤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②⑥检验——把方程的解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边看求得的值是否相等(在草纸上)(5)一般方法:①去分母,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②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但顺序有时可依据情况而定使计算简便,本质就是根据乘法分配律.③移项,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其余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时别忘记了要变号.(一般都是把未知数移到一起)④合并同类项,合并的是系数,将原方程化为ax b=(0a≠)的形式.⑤系数化1,两边都乘以未知数的系数的倒数.⑥检验,用代入法,在草稿纸上算.(6)注意:(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要熟练掌握,更要观察所求方程的形式、特点,灵活变化解题步骤)①分母是小数时,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转化为整数,局部变形;②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各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Ⅰ此时不含分母的项切勿漏乘,即每一项都要乘Ⅱ分数线相当于括号,去分母后分子各项应加括号(整体思想);③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不要弄错符号;④移项时,切记要变号,不要丢项,有时先合并再移项,以免丢项;⑤系数化为1时,方程两边同乘以系数的倒数或同除以系数,不要弄错符号(打草稿认真计算);⑥不要生搬硬套解方程的步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佳解法;⑦分数、小数运算时不能嫌麻烦,不要跳步,一步步仔细算.(7)补充:分数的基本性质:与等式基本性质②不同.分数的分子分母两个整体同时乘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解决实际应用题的策略:①审题:就是多读题,读懂题,读的时候一定沉下心去,不能慌不要急躁,要细,一个字一个字的精读,要慢,边读边思考.找到已知条件,未知条件,找到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可以用笔在题目中标注下来重要信息和数量关系,审题往往伴随下个步骤.②设出适当未知数,往往问什么设什么,有时也间接设未知数,然后用未知数通过关系表示出其他相关的量.③找出等量关系,用符号语言表示就是列出方程.(2)分析问题方法:①文字关系分析法,找关键字词句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②表格分析法,借助表格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③示意图分析法,通过画图帮助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3)设未知量方法:一个应用题,往往涉及到几个未知量,为了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应用题,我们总是设其中一个未知量为x,并用这个未知数的代数式去表示其他的未知量,然后列出方程.①设未知量的原则就是设出的量要便于分析问题,与其它量关系多,好表示其它量,好表示等量关系;②有直接设未知量和间接设未知量,还有不常见的辅助设未知量.(4)找等量关系的方法:“等量关系”特指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数量关系中的一种.数学题目中常含有多种等量关系,如果要求用方程解答时,就需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①标关键词语,抓住关键句子确定等量关系.(比如多,少,倍,分,共)解题时只要找出这种关键语句,正确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就能确定等量关系.②紧扣基本公式,利用基本关系确定等量关系就是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确定等量关系.(比如体积公式,单价×数量=总价,单产量×数量=总产量,速度×时间=路程,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等.这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就是等量关系)③通过问题中不变的量,相等的量确定等量关系.就是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量,从而建立等量关系.④借助线段图确定等量关系。
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讲解
![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4086a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6.png)
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讲解1.什么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也称为一次多项式函数或线性函数,是指形如$y=a x+b$的函数,其中$a$和$b$是常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一次函数的图像为一条直线,具有特定的斜率和截距。
一次函数的基本形式为$y=ax+b$,其中$a$表示斜率,决定了函数图像的倾斜程度,$b$表示截距,决定了函数图像与$y$轴的交点。
2.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等式性质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变量的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用和**方程统一变形原则**,将方程逐步化简,最终得到变量的解。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如下:1.对方程中的项进行整理和合并,使得方程成为$a x+b=0$的形式;2.根据方程统一变形原则,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至方程的右侧,得到$a x=-b$;3.利用解方程的等式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fr ac{1}{a}$,得到$x=\f ra c{-b}{a}$;4.化简得到最终解,即$x$的值。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求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等式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变量的一次不等式。
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与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同样可以运用和**不等式统一变形原则**。
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如下:1.对不等式中的项进行整理和合并,使得不等式成为$a x+b<c$或$a x+b>c$的形式;2.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常数项移至不等式的右侧;3.根据不等式统一变形原则,将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正数或除以负数,注意在乘或除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反号问题;4.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得到不等式的最终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不等式符号的翻转时,需要根据乘或除的正负进行对应,以确保不等式符号的方向正确。
4.总结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定义与知识点
![一元一次方程定义与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d960455bcd126fff7050b95.png)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次数是一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通常形式是kx+b=0(k,b为常数,且k≠0)。
一元一次方程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一元指方程仅含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指未知数的次数为1,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
我们将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 是已知数,并且a≠0)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这里a是未知数的系数,b是常数,x的次数是1。
编辑本段性质一.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一同一个数,等式两边相等。
二.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两边相等。
三.等式的性质三:两边都可以有未知数。
编辑本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ax=b 超准确答案!1,当a≠0,b=0时,方程有唯一解,x=0;2,当a≠0,b≠0时,方程有唯一解,x=b/a。
3,当a=0, b=0时,方程有无数解4,当a=0,b≠0时,方程无解例:(3x+1)/2-2=(3x-2)/10-(2x+3)/5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5(3x+1)-10×2=(3x-2)-2(2x+3)去括号↓15x+5-20=3x-2-4x-6移项↓15x-3x+4x=-2-6-5+20合并同类项!!!!!!!↓16x=7系数化为1↓x=7/16编辑本段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牵涉到许多的实际问题,例如:工程问题、种植面积问题、比赛比分问题、路程问题。
从算式到方程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equation)。
1.4x=242.1700+150x=24503.0.52x-(1-0.52)x=80上面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092c635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d.png)
x + 3 = 5,其中x是未知数。
等式的性质
描述
如果a + b = c + d,那么我们可以说a与b的和等于c与d的和 ,或者a与b的差等于c与d的差。
举例
(x + 3) + (x - 2) = (x + 5) + (x - 7),根据等式的性质1,我 们可以得到x + 3 = x + 5和x - 2 = x - 7这两个等式。
在物理学中,一元一次方程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 情况。例如,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表示。
热力学方程
热力学中的一些公式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表示,例如理想气体定 律。
电学方程
在电学中,一元一次方程可以用来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 系。
05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实 践与探索
通过实例解析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性质
2023-11-10
目 录
•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述 • 等式的性质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实践与探索
0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述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
合使方程变 得更容易求解。
VS
详细描述
合并同类项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另一种 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将方程中相同的项进 行合并,使方程变得更加简单和易于求解 。例如,对于方程 4x + 2x = 10,通过 合并同类项,得到6x = 10,进而求得x = 5/3。
0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移项法
总结词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474ea2aeaad1f346933fe5.png)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知识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如果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我们就把这样的方程叫整式方程。
)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成1。
【例题解析】例1、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的打“√”, 不是的打“x”。
(1) x+3y=4 ( ) (2) x 2-2x=6 ( ) (3) -6x=0 ( ) (4) 2m +n =0 ( ) (5) 2x-y=8 ( ) (6)y1+8=5y ( ) 例2、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若ac=bc ,那么a=b 。
B 、若cbc a =,那么a=b C 、a =b ,那么a=b 。
D 、若a 2=b 2那么a=b 【练习】: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23x y = B .()7561x x +=- C .()21112x x +-= D .12x x-= 2、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3、若x (n-2)+2n=0是关于x 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则n= ,此时方程的解是x=___。
4、某数x 的43%比它的一半少7,则列出求x 的方程应是( )A :43%12x -B :43%1()72x -=C :43%12x x -D :172x -=43%x例3、给出下面四个方程及其变形:①48020x x +=+=变形为; ②x x x +=-=-75342变形为;③253215x x ==变形为; ④422x x =-=-变形为; 其中变形正确的是( )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 例4、解方程:(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及系数化成1来解方程) (1)x +2x +4x=140 (2)3x +20=4x-25解: x+2x+4x=140↓合并↓系数化为1【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https://img.taocdn.com/s3/m/1e1275c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0.png)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数学中基础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们分别描述了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并对数学问题的解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性质以及解法。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它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 ax + b = 0,其中 a 和 b 是已知数,且a ≠ 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标是找到使得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一元一次方程具有以下性质:1. 唯一解性:一元一次方程有且仅有一个解,除非方程中的 a = 0,此时方程无解或有无限多解。
2. 线性关系:一元一次方程表示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3. 可以通过变量消去求解:通过变量的加减、乘除等操作,可以将方程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从而求得解。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运用一些常用的解法,如图形法、代数法和观察法等。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解法:1. 代数法:通过代数运算,将方程转化为形如 x = c 的形式,从而得到方程的解。
例如,对于方程 2x + 3 = 7,可以通过将 3 移到等号右边,再将 2 除以得到 x 的值。
2. 图形法:将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直线的形式,在坐标系中绘制出该直线,并通过直线与 x 轴的交点确定方程的解。
例如,对于方程 3x - 2 = 4,可以将方程转化为直线的形式,即 y = 3x - 2,然后在坐标系中绘制出这条直线,由直线与 x 轴的交点得到方程的解。
3. 观察法:对于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观察得到解。
例如,对于方程 5x + 7 = 22,可以通过观察得到 x = 3,因为当 x = 3 时,5x + 7 的值正好等于 22。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
它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 ax + b < 0 或 ax + b > 0,其中 a 和 b 是已知数,且a ≠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和等式性质【例1】 1. 下面式子是方程的是( )A .x +3B . x +y <3C .2x 2 +3 =0D .3+4 =2+52.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 2-2x -3=0B .2x -3y =4C .1x=3 D .x =0 【变式题组】 01.以下式子:①-2 +10=8;②5x +3 =17;③xy ;④x =2;⑤3x =1;⑥3x x -=4x ;⑦(a +b )c =ac +bc ;⑧ax +b 其中等式有_______个;一元一次方程有__________个.02.若(m -2)23m x -=5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为( )A .±2B .-2C .2D .403:若()2219203m x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方程的解是 。
04.()()221180m x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199231101m m m +-++的值为 。
05、若()2340m 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代数式212m m m-+的值为 。
【例2】若x =3是方程-kx +x +5 =0的解,则k 的值是( )A .8B .3C .83-D .83【变式题组】01.方程3x +6 =0的解的相反数是( )A .2B .-2C .3D .-302.如果x =2是方程112x a +=-的解,那么a 的值是( ) A .0 B .2 C .-2 D .-603.已知关于y 的方程4232y n y +=+和方程3261y n y +=-的解相同,n 的值为 。
04.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x m m x -=+与1322x x +=-的解互为倒数,则m 的值是 。
05.若方程()()321x k x -=+与62k x k -=的解互为相反数,则k= 。
06.若11134220124x ⎛⎫++= ⎪⎝⎭,则1402420122012x ⎛⎫-+ ⎪⎝⎭= 。
07.当m 取什么整数时,关于x 的方程15142323mx x ⎛⎫-=- ⎪⎝⎭的解是正整数08.若k 为整数,则使得方程()199920012000k x x -=-的解也是整数的k 值有( )个 个 个 个09、已知关于x 的方程ax+3=4x+1的解为正整数,则整数a 的值为10、已知关于x 的方程()()2122x m m +-=--的解比方程()()511411x x +-=-+的解大2,求m 的值。
当方程中的系数是用字母表示时,这样的方程叫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总可以化为的形式,继续求解时,一般要对字母系数a 、b 进行讨论。
(1)当0a ≠时,方程有唯一解b x a=;(2)当0,0a b =≠时,方程无解;(3)当0,0a b ==时,方程有无数个解。
【例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132a x x -=-无解,试求a 的值。
【变式题组】1、如果a ,b 为定值,关于x 的方程2236kx a x bk +-=+,无论k 为何值,它的根总是1,求a ,b 的值。
2、对于任何a 值,关于x ,y 的方程()11ax a y a +-=+有一个与a 无关的解,这个解是( ) 2,x y ==- B.2,1x y == C.2,1x y =-= D.2,1x y =-=-3、若关于x 的方程()42a x b bx a -+=-+-有无穷多个解,则()4ab 等于( )4、问:当a 、b 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251x a bx +-=-;(1)有唯一解;(2)有无数解;(3)无解5、若关于x 的方程()()311x x k x -+=-无解,则k= 。
【例4】c 为任意有理数,对于等式12a =2×进入下面的变形,其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是( ) A .两边都减去-3c B .两边都乘以1c C .两边都除以2c D .左边乘以2右边加上c 【变式题组】01.(青岛)如果ma = mb ,那么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 .ma +1=mb +1B .ma ?3=mb ?3C .12-ma =12-mb D .a =b 02.(大连)由等式3a ?5 =2a +6得到a =11的变形是( )A .等式两边都除以3B .等式两边都加上(2a -5)C .等式两边都加上5D .等式两边都减去(2a -5)03.某人在同一路段上走完一定的路程,去的速度是1v ,回来的速度是2v ,则他的平均速度为( )A .122v v + B .12122v v v v + C .12122v v v v + D .1212v v v v + 【例5】(“希望杯”邀请赛试题)已知p 、q 都是质数,并且以x 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px +5q =97的解是1.求代数式40p +101q +4的值.【变式题组】01.(广东省竞赛题)已知x =3x +1,则(64x 2 +48x +9)2009=_______.02.(第18届“希望杯”竞赛题)对任意四个有理数a 、b 、c 、d ,定义新运算:a b c d = ad ? bc ,已知241x x -=18,则x =( ) A .-1 B .2 C .3 D .4 演练巩固 反馈提高0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 2 ?2x ?3=0B .2x ?3y =3C .x 2?x ?1= x 2+1D .110x -= 02.在方程①3x ?4 =7;②2x =3;③5x ?2 =3;④3(x +1)=2(2x +1)中解为x =1的方程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03.如果方程2n +b =n ?1的解是n =-4,那么b 的值是( )A .3B .5C .-5D .-1304.若“△”是新规定的某种运算符号,设a △b = a 2 +b 则(-2)△x =10中x 为( )A .-6B .6C .8D .-805.(武汉)小刚每分钟跑am ,用6分钟可以跑完3000m ,如果每分钟多跑l 0m ,则可以提前1分钟跑完3000m ,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A .(a +10)(b -1) =abB .(a ?10)(b +l ) =3000C .30001b -=a +10D .300010a +=b ?1 06.已知关于x 的方程(m +2)x m +4 =2m -1是一元一次方程,则x =_______.7.在数值2,-3,4,-5中,是方程4x ?2= 10 +x 的解是_______.8.(福州)已知34m ?1=34n ,试用等式的性质比较m 、n 的大小.9.(西宁)已知方程a ?2x =-4的解为x =4,求式子a 3?a 2?a 的值.10.某班有70人,其中会游泳的有52人,会滑冰的有33人,这两项都不会的有6人,这两项都会的有多少人培优升级 奥赛检测01.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方程2x -3 =1与方程x (2x -3)=x 同解,B .方程2x -3 =1与方程x (2x -3)=x 没有相同的解.C .方程x (2x -3)=x 的解是方程2x -3 =1的解.D .方程2x ?3 =1的解是方程x (2x -3)=x 的解. 02.方程2009122320092010x x x ++•••+=⨯⨯⨯的解是( ) A .2008 B .2009 C .2010 D .201103.(江苏省竞赛题)已知a 是任意有理数,在下面各题中 (1)方程ax =0的解是x =1 (2)方程ax =a 的解是 x =1 (3)方程ax =1的解是x =1a (4)a x a =的解是x =±1结论正确的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04.(“希望杯”邀请赛)已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3a +8b )x +7 =0无解,则ab 是( )A .正数B .非正数C .负数D .非负数05.(第十一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已知a 是不为0的整数,并且关于x 的方程ax =2a 3?3 a 2?5a +4有整数解,则a 的值共有( )A .1个 B .3个 C .6个 D .9个06.(“祖冲之杯”邀请赛)方程5x -+(x ?5)=0的解的个数为( )A .不确定B .无数个C .2个D .3个07.若x =9是方程123x a -=的解,则a =______;又若当a =1时,则方程123x a -=的解是______. 08.方程1322035y y +--=的解是_____,方程()3115x x -=+的解是_____. 09.(北京市“迎春杯”竞赛试题)已知39901995x + =1995,那么x =____.10.(“希望杯”邀请赛试题)已知2x x =+,那么19x 99+3x +27的值为____. 11.(广西竞赛)解关于x 的方程x a b x b c x a c c a b ++++++++=-3.12.a 为何值,方程()16326a x x a x +=--有无数个解.13.(“五羊杯”竞赛题)若干本书分给小朋友,每人m本,则余14本;每人9本,则最后一人只得6本,问小朋友共有几人有多少本书14.(上海市竞赛题)甲队原有96人,现调出16人到乙队,调出人数后,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k(是不等于1的正整数)倍还多6人,问乙队原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