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检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课件

合集下载

心肌酶谱检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心肌酶谱检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精选ppt
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AMI后2-4h开始升高,12-48h达峰值,2-4d 恢复至正常水平 •年龄 、性别、种族对CK的含量有一定的影 响,新生儿 CK含量约为正常成人的2-3倍。 •参考值:男性:38-174U/L(37℃)
女性:26-174U/L(37℃)
精选ppt
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精选ppt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 在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是在心、肾中以LDH1为主, LDH2次之;肺以LDH3、LDH4为主;骨骼肌以 LDH5为主;肝以LDH5为主,LDH4次之。血清中 LDH的含量顺序是 LDH2>LDH1>LDH3>LDH4>LDH5
• AMI或心肌损伤是以LDH1增高为主 • AMI后8-12h开始出现,48-72h达峰值,7-12d恢
精选ppt
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广泛存在人体各组织中(心肌、肝脏、肾脏 、骨骼肌),其中心脏中含量最丰富。溶血对其测 定影响较大,因RBC内AST含量约为血清中的10倍 。 •AMI后6-12h开始升高,24-48h达峰值,持续5天或 一周。 •敏感性、特异性兼低,研究发现,AST诊断AMI的 敏感性约为77.7%,特异性约为53.3% •ASTm为其线粒体同工酶,测定对诊断的帮助不大, 但对预后判断有很重要的价值 •当今医学界已不主张用于AMI的诊断
L/O/G/O
心肌酶谱检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精选ppt
彭州市中医院 林桂芬
心肌酶谱检测的意义及临 床应用
• 心肌酶是指心肌细胞内的酶类物质,具有 催化心肌细胞代谢和调节心肌细胞电活动 的作用。如果心肌细胞发生坏死、破裂, 心肌酶就会释放入血液当中,因此,临床 一般将心肌酶检查的水平来间接衡量心肌 细胞的损害程度, 目前临床上常用血清 AST、LDH、CK、CK-MB、α-HBDH作为 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相关检测指标

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LDH高时,会产生急性心梗、骨骼肌损伤、某些肝炎、白血病、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恶性肿瘤。

心梗时,12-24h,LDH会偏高,48-72h达高峰,1-2W后恢复正常。

恶性肿瘤晚期LDH,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腹水中LDH会偏高。

慢性肾小球肾炎、SLE、糖尿病肾病等病人中,尿LDH可达正常人3-6倍,尿中含多种抑制LDH活性物质,如尿素,小分子肽类,低PH 值也可抑制LDH活性。

尿毒症患者LDH正常,透析后LDH会增高,因为体内尿素较高,我们通过心肌酶谱五项检查,就可以观察身体的相关疾病。

HBD与LD、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

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但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升高,LD/HBD比值下降,为0.8:1.2。

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出现心肌酶增高现象,其原因可能与脑组织损伤或破坏释放出较多的酶所致,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儿茶酚胺在心肌组织积聚,出现继发性心肌损伤,使血清中心肌酶值增高。

另外,通过研究表明,如活动性风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肾炎、肺炎以及一些恶性肿瘤、白血病等许多能够引起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其它组织细胞破坏的疾病均可出现心肌酶升高。

...心肌酶谱检查项目在体检的时候,如果看得仔细的话会发现一项是心肌酶检查,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心肌酶谱都是检查什么的?包括哪些项目?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心肌酶谱检查项目是什么。

心肌酶是指心肌细胞内的酶类物质,具有催化心肌细胞代谢和调节心肌细胞活动的作用。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中国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价值。

那么,心肌酶谱中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肌酸磷酸激酶(CK);2、肌激酶同工酶(CK-MB);3、谷草转氨酶(AST);4、乳酸脱氢酶(LDH);5、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LDH2);6、a—羟丁酸脱氢酶(a-HBDH)。

心肌酶谱检测及意义ppt课件

心肌酶谱检测及意义ppt课件
5
心肌酶谱检测
肌酸激酶 CK :
CK是心肌中重要的能量调节酶,主要存 在于需大量耗能的器官物质中,红细胞中几 乎没有,是由M和B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 。其同工酶有:CK-MB、CK-BB、CK-MM 。不同肌肉内同工酶的比例不同,CK-MB 占心肌总CK的15% -25% 。各个同工酶存 在的分布表:
高或存在巨CK1、巨CK2(巨CK1、
巨CK2其活性不受抗CK-M单体的抗
体抑制)时,其B亚基活性同CK-MB
中B亚基一起被检测,检测活性结果
自然明显高于真实值,甚至出现CK-
MB活性大于CK总活性的可能。现在
推荐用抗CK-MB单克隆抗体测定CK-
MB同工酶。
9
心肌酶谱检测
临床意义:
CK-MB对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是诊断AMI的最佳血清酶指标。AMI发病后 3—8小时血清中CK、CK-MB增高,24h达到 高峰,2—3日恢复正常。 CK-MB的特异性和 敏感性都高于总CK,故CK-MB和CK常同时测 定,这样更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进展的分 析。 用于较早期诊断AMI,也可以用于估计梗死 范围大小或再梗死。CK升高的程度与梗死的 面积成正比。 而且CK-MB高峰出现时间是否 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是否成功。 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CK-MB活性也升 高。
14
心肌酶谱检测
临床意义:
LDH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在诊断 急性心肌梗塞时,LDH水平的升高常于发作 后6-10小时,2-3天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 如果连续测定LDH,对于就诊较迟CK已经 恢复正常的AMI病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 临床上常作为CK-MB的补充检测。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血清中LD1和 LD2活性均增高,但LD1增高更早,更显著 ,导致LD1/LD2比值升高。因而LD1/LD2 ≥1作为诊断心肌梗塞的特异性指标。

心肌酶谱检测及意义 ppt课件

心肌酶谱检测及意义  ppt课件
LDH1(H4) ———— 心肌 LDH2(H3M)———— 红细胞 LDH3(H2M2) ———— 肺、脾 LDH4(HM3) ———— 胆、肝 LDH5(M4) ———— 肝、胆、骨骼肌
正常情况,L2>L1>L3>L4>L5
心肌损害时,L1>L2 ;严重心衰时,可伴L5↑
多数恶性肿瘤时, L5 、L4、 L3均升高
ppt课件
13
心肌酶谱检测
总LD活性的主要测定方法为:LDH催化乳酸形成丙 酮酸,同时使氧化型辅酶Ⅰ(NAD+)受氢形成还原型辅酶 Ⅰ(NADH),后者在340nm波长下吸光度的增加与LDH的 活力成正比. 而测定LD1同工酶的活性是先测定总LD,以 抗M亚单位抑制除LD1的其他同工酶,测出的即为LD1活 性。还可以通过电泳法,扫描区带可以计算出各同工酶 的比例。
ppt课件
14
心肌酶谱检测
临床意义:
LDH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时, LDH水平的升高常于发作后6-10小时,2-3天达高峰,1-2周 恢复正常.如果连续测定LDH,对于就诊较迟CK已经恢复正 常的AMI病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临床上常作为CK-MB 的补充检测。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血清中LD1和LD2活性均增高, 但LD1增高更早,更显著,导致LD1/LD2比值升高。因而 LD1/LD2 ≥1作为诊断心肌梗塞的特异性指标。
ppt课件
4
心肌酶谱检测
临床意义:
在AMI发生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持续5 天或一周。
但不具备组织特异性,而且敏感性不高(AST诊断AMI 敏感性77.7%,特异性53.3% ),故单纯AST升高不能诊断心 肌损伤,而且分子较大,6~12h才升高,24h才达峰值,远 不能满足尽早干预,恢复血液灌注的要求,当今医学界已不 主张AST用于AMI诊断。

心肌酶谱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
• CK-MB(CK2) 血清CK-MB测定的最重要意义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胸痛发作后4~6小时,病人血清CK-MB先于总活性开始 升高,12~36小时达峰值;多在72小时内恢复正常。其最高值达对照 组4.9~22倍以上。如果梗塞后3~4天,CK-MB仍持续不降,表明心医 学教育 网收集 整理肌梗塞仍在继续进行,如果已下降的CK-MB再次升 高则提示原梗塞部位病变扩展或有新的梗塞病灶;如果胸痛患者在48 小时内尚未出现CK-MB升高,或小于总活性的2,即可排除急性心肌梗 塞的诊断。临床上常以CK-MB超过CK总活性的3(离子交换柱层析法) 或10(免疫抑制法)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依据。
• 血清LD总活性升高而同工酶谱正常(LDH1/LDH2<1)的病例, 临床出现率依次为;心肺疾病、恶性肿瘤、骨折、中枢神经系 统疾患、炎症、肝硬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甲状腺机能 低下、尿毒症、组织坏死、病毒血症、肠梗阻等。
• 肌营养不良病人肌肉中LDH1、LDH2明显增高,LDH5显著下降; 而血清则相反,LDH1、LDH2明显减少,LDH4、LDH5显著,表 明血清LDH同工酶主要来自肌肉组织。煤矿、钨矿矽肺病人的 血清LDH1、LDH2下降,LDH4、LDH5升高。
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
• 血清肌酸激酶(CK)同工酶测定及意义 • 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与三
磷酸腺苷(ATP)的再生有关,此酶的功能是在生理水平上维持 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浓度。它的催化作用是可逆的,即将高能 磷酸键从磷酸肌酸转移至二磷酸腺苷(ADP)上或从三磷酸腺 苷上将高能磷酸键转移至肌酸,形成磷酸肌酸。 • CK-BB(CK1)患轻度或中度脑损伤病人的血清CK-BB明显高于对 照值,血清CK-BB的高低与脑损伤范围的大小及死亡率的高低相 一致;在脑血管意外及脑手术后,血清CK-BB亦可升高。新生儿 产程窒息,若CSFCK-BB升高,多提示脑组织发生实质性损害; 若CK-BB超过CSF-CF总活性15,则易发生脑性轻瘫、智力发育障 碍等严重后遗症。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胸痛发作开始2小时,血清 CK-CC已见升高,7~20小时达峰值(为对照组的3~100倍), 然后迅速下降。其敏感性优于CK总活性测定,且早于CK-MB, 对急性心肌梗塞是一项敏感而早期的指标。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1.临床诊断用心肌酶的选择原则疾病诊断时,应该测定哪些心肌酶在临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临床当然希望测定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指标,高(或低)就能确诊,否则就可排除,但这类理想化的指标是很难存在。

选择诊断用指标原则:(1)、有较高的组织/血清酶活力比,这样轻微的组织损伤也能得到明显的指标变化。

(2)、组织损害时能较快的释放,以便早期诊断。

(3)、生物半寿期较长,否则难以捕获。

(4)、测定方法简单易行,试剂稳定廉价。

2.血清心肌酶诊断心肌梗塞的病理基础AMI发生后,因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使得心肌内的细胞酶释放入血,根据心肌受损情况不同,血清酶升高的幅度也不同,因此可用血清酶的变化来反应AMI的发生以及病灶的大小。

酶生理特性不同,如酶在细胞内定位,分子量大小,生物半寿期等,造成了各种酶入血的时间,入血的快慢以及在血清内的持续时间不同,为临床用作病程和愈后的判断提供了依据。

3.临床常用的心肌酶心脏内的细胞酶很多,但须符合上述选择原则,组织特异性并结合其它方面,如线粒体异柠檬酸脱氢酶(ICDm)在心肌中含量很高,但一入血很快就失活。

目前国内外常用于诊断心肌梗塞的血清酶主要有:AST、LDH、CK和α-HBDH,尤以LDH和CK-MB同工酶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应用更广。

(1)、AST LDH CK特异性比较含量:心肌AST是人体各检验地带网组织中最高的,LDH 和CK的含量也占第二位。

特异性:CK的脏器特异性最高,除骨骼肌病变(包括肌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如酒精中毒)和严重脑血管意外,并且红细胞几乎不含CK,故测定不受溶血的影响。

◆CK诊断效率高,假阳性仅为10~ 15%;其阳性率与心电图ST段异常符合率达95%,高于AST (假阳性高达32%)。

肺梗塞,心绞痛,陈旧性梗塞等则CK活性一般不升高。

LD H由于分布广泛而特异性不高。

(2)、AST的同工酶血清ASTm不能提高AMI的诊断特异性,但ASTm因定位于线粒体,故不是很严重的损伤一般难以释放入血,因此测定ASTm对于推测预后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在推测死亡率方面较CK-MB更有价值。

最新心肌酶谱的检测课件PPT

最新心肌酶谱的检测课件PPT

• AMI发病后3—8小时血清中CK-MB增高, 24h达到高峰,2—3日恢复正常。
• CK-MB作为AMI标志物的缺点:
特异性差,难与骨骼肌损伤相区别 早期诊断阳性率不高 诊断时间窗较短 对心肌微小损伤不敏感
• AMI时C-反应蛋白的变化特点
发生AMI后6小时血清CRP就升高,12—24 小时达到高峰,2—3天恢复正常。 CRP的正常值:<1.0mg/L
24
03.12.2020
五、诊断要点
【诊断依据】
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 全身出汗者。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为自汗; 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为盗汗。
2.有病后体虚、表虚受风、思虑烦劳过度、情 志不舒、嗜食辛辣等易于引起自汗、盗汗的病 因存在。
3.除外其它疾病引起的自汗、盗汗。作为其它 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自汗、盗汗,因疾病不同, 各具有该病的症状及体征,且出汗大多不居于 突出地位。
• CK-BB存在于脑组织中,主要对脑卒中、 脑炎等脑损害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心肌 心血管疾病诊断无临床意义。CK-MM在心 肌病变时也明显升高,但特异性较MB型 低。CK-MB占心肌总CK的15—25%。CK-MB 对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是至今 为止诊断AMI的最佳血清酶指标AMI时CKMB的变化特点
29
03.12.2020
【相关检查】
血沉,风湿全套。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排查:甲状腺摄 131碘试验、甲状腺显像、TT3、TT4、 FT3、FT4、TSH检查与基础代谢率检 查[(BMR=脉搏+脉压-111),正常范 围±15%]。
结核等疾病的排查:胸部X线,痰涂 片检查等。
30
03.12.2020
• 8.长期卧床,CK可有下降。

血液透析患者心肌酶谱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心肌酶谱检测及临床意义

PART 02
血液透析患者心肌酶谱检 测结果分析
心肌酶谱检测结果解读
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CK是心肌酶谱中最常用的指标,其升高提 示心肌损伤或肌肉损伤。
CK-MB是心肌特异性酶,对诊断心肌损伤 具有较高特异性。
乳酸脱氢酶(LDH)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LDH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其升高提示 组织损伤或坏死。
PART 03
血液透析患者心肌酶谱检 测的临床应用
心肌酶谱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诊断心肌损伤
心肌酶谱检测可以检测到心肌损伤时心肌酶的异常升高,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损伤,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鉴别诊断
心肌酶谱检测可以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肌酶升高进行鉴别,如肌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助于确定病因。
心肌酶谱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意义
诊断心肌损伤
通过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液透 析患者的心肌损伤。
评估病情
心肌酶谱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 度和治疗效果。
预测心血管事件
心肌酶谱的持续升高可能预测患者发生心血 管事件的风险。
指导治疗
根据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可以为血液透析患 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03
心肌酶谱检测技术将与其它检 测技术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 心肌损伤评估体系,为临床提 供更全面的诊断依据。
心肌酶谱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研究前景
心肌酶谱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将得到 进一步拓展,研究将更加深入,以揭示其在患 者中的具体作用和机制。
随着对心肌酶谱检测的深入研究,将有望发现 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为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肌 损伤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心肌酶谱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心肌酶谱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 心肌酶谱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心肌酶谱 >>>
简介: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 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 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 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 酶(CKMB),中国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 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 肌梗塞有一定的价值。 心肌酶,心肌损伤或者坏死
医学检验·各论:心肌酶谱 >>>
相关疾病: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肌病、心肌炎、 急性心肌梗死、限制型心肌病、酒精性心 肌病、病毒性心肌炎、肥厚型心肌病、克 山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梗 塞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肌梗塞并发心 室间隔穿破、心肌梗塞并发左心室室壁瘤、 缺血性心肌病。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心肌酶谱 >>>
正常值: 。
医学检验·各论:心肌酶谱 >>>
相关检查: 血清肌酸激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血 栓调节蛋白抗原、环磷酸鸟苷、乳酸脱氢 酶(LDH,LD)、抗心肌细胞膜抗体。
医学检验·各论:心肌酶谱 >>>
相关症状: 心肌肥厚、心肌营养障碍、心肌耗氧量增 加、心肌脓肿、心肌细胞的浊肿、心肌氧 量增加。
医学检验·各论:心肌酶谱 &K-MB, 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 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 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 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 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 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 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心肌酶谱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也称谷草转氨酶GOT)心肌梗塞时病人血清AST活性在发病后6-12小时内显著增高,48小时达到高峰,在3-5天恢复正常,升高程度与病情的严重性成正比。

肝炎患者临床前期血清AST活力也可升高,所以血清AST活性测定虽特异性差,但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另外,肝硬化、肝癌、胆道疾病、胰腺炎、白血病、肺栓塞、创伤、肌炎、肾炎、心力衰竭、心肌炎等患者也可见血清AST 活力升高。

2、乳酸脱氢酶(LDH)心肌梗塞发作时病人血清LDH活力于12-24小时开始升高,3-6天达到峰值,持续时间可达10天左右,对心肌梗塞的后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血清LDH活力升高还可见于:肝炎、肝硬化、肾脏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某些贫血病人等。

3、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其测定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对心肌梗死的后期诊断比LDH更有意义。

血清α-HBDH与LDH联合检测并计算其比值,可判定LDH来源于肝脏或心脏,正常人:LDH比α-HBDH的比值为1.2-1.6,实质性肝病的比值为1.6-2.5,而心肌梗死时比值下降为0.8-1.2。

血清α-HBDH活力升高除心肌梗死外还见于:肌营养不良、溶血性贫血、肾梗死、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患者和溶血标本等。

4、肌酸激酶(CK)CK测定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阳性率高可达95%,有些心电图不易诊断的心肌梗死血清CK活力多升高,而且发病后在血清中上升时间早,是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患者血清中CK活力于2-4小时升高,其升高幅度可达正常上限的10-12倍,比较灵敏,18-36小时达到高峰,约维持2-4天后恢复正常。

CK活力升高程度与AST、LDH一样与梗死面积大小成正比。

CK在短时间内升高者表示梗死范围无扩展;持续升高表示梗死仍在继续进行;反复升高表示梗死范围再度扩展或有新的梗死病灶。

不同的梗死部位血清CK升高幅度也不一样,如心内膜下梗死要比心前壁、前侧壁梗死低。

心肌酶谱检测及意义

心肌酶谱检测及意义
中新口腔
心肌酶谱检测
临床意义:
在AMI发生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 时达峰值,持续5天或一周。
但不具备组织特异性,而且敏感性不高 (AST诊断AMI敏感性77.7%,特异性53.3 % ),故单纯AST升高不能诊断心肌损伤,而 且分子较大,6~12h才升高,24h才达峰值, 远不能满足尽早干预,恢复血液灌注的要求, 当今医学界已不主张AST用于AMI诊断。
➢ 血中升高时间较迟,同工酶检测周期较长 ➢ 特异性低 ➢ 血中升高持续时间长,并且溶栓时多伴有
溶血,不能用于再灌注。
中新口腔
LDH1和αHBDH的诊断价值
LDH1和αHBDH均有很高的心肌特异性 内科心肌疾病中,均把该二项指标升 高作为 心肌病变判定标准之一 研究证实,心肌炎患儿多数CKMB/CK >10%、αHBDH/LDH> 0.8,并与cTnI阳性关联
同功酶有五—种—形—式,—其分布有明显的组织
特异性: ————
LDH1(H—4)——— 心肌 LDH2(H3—M—) —— 红细胞 LDH3(H2—M—2)—— 肺、脾
LDH4(HM3)
胆、肝
LDH5(M4)
肝、胆、骨骼肌
正常情况,L2>L1>L3>L4>L5
心肌损害时,L1>L2 ;严重心衰时,可
血清CK-MB测定用免疫抑制法:在测定血 清总CK活性后,加入M亚基抗体,抑制CK-MM 和CK-MB中M亚单位活性,再测定残余CK活性, 即为CK-BB和CK-MB中的B亚单位活性.此法忽 略血清中少量的CK-BB。
中新口腔
心肌酶谱检测
日常中经常会碰到CK-MB大于 CK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抑制法检测 CK-MB活性原理,当血清中CK-BB升 高或存在巨CK1、巨CK2(巨CK1、 巨CK2其活性不受抗CK-M单体的抗 体抑制)时,其B亚基活性同CK-MB 中B亚基一起被检测,检测活性结果 自然明显高于真实值,甚至出现CKMB活性大于CK总活性的可能。现在 推荐用抗CK-MB单克隆抗体测定CKMB同工酶。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是什么在临床上有何作用冠心病诊断检查—心肌酶学检查摘要:心肌酶学检查是冠心病诊断检查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疗效、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冠心病也不例外。

如果出现不适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

2007 欧洲心脏年会发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女性冠心病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

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

传统观点认为,女性比男性晚发病10年,心肌梗死约晚10―15年。

而现在两性冠心病发病均有年轻化趋势,尤其是伴有吸烟、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病年龄更明显提前。

调查表明,目前美国45岁以下的女性心脏病患者以每年9000人的速度递增。

女性冠心病临床症状很多不如男性典型。

异常疲倦往往是女性冠心病的重要先兆。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男性患者常诉说胸痛,而女性患者多为背痛和大汗症状。

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表现为压榨性胸痛,女性则主诉气短、极度疲乏,伴或不伴有典型胸痛,包括腹部、颈部和肩部疼痛以及恶心。

高龄并伴有糖尿病史的女性发生无症状心梗比男性多。

并且,女性冠心病比男性更易受季节变化影响,秋冬季发病增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也高于男性。

心肌酶学检查是冠心病诊断检查之一,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中国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价值。

心肌酶——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是什么?在临床上有何作用?冠心病诊断检查—心肌酶学检查摘要:心肌酶学检查是冠心病诊断检查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疗效、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冠心病也不例外。

如果出现不适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

2007 欧洲心脏年会发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女性冠心病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

传统观点认为,女性比男性晚发病10年,心肌梗死约晚10―15年。

而现在两性冠心病发病均有年轻化趋势,尤其是伴有吸烟、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病年龄更明显提前。

调查表明,目前美国45岁以下的女性心脏病患者以每年9000人的速度递增。

女性冠心病临床症状很多不如男性典型。

异常疲倦往往是女性冠心病的重要先兆。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男性患者常诉说胸痛,而女性患者多为背痛和大汗症状。

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表现为压榨性胸痛,女性则主诉气短、极度疲乏,伴或不伴有典型胸痛,包括腹部、颈部和肩部疼痛以及恶心。

高龄并伴有糖尿病史的女性发生无症状心梗比男性多。

并且,女性冠心病比男性更易受季节变化影响,秋冬季发病增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也高于男性.心肌酶学检查是冠心病诊断检查之一,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中国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价值.心肌酶——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临床诊断用在诊断疾病时,应该测定哪些心肌酶在临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2
病理基础
• 心肌损伤后,因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 ,使得心肌内的细胞酶释放入血,根据心肌受损 情况不同,血清酶升高的幅度也不同,因此可用 血清酶的变化来反应心肌细胞损伤的发生以及病 灶的大小。
学习交流PPT
3
选择诊断用原则
1.有较高的组织/血清酶活力比,这样轻微的组织 损伤也能得到明显的指标变化。 2.组织损害时能较快的释放,以便早期诊断。 3.生物半寿期较长,否则难以捕获。 4.测定方法简单易行,试剂稳定廉价。
学习交流PPT
9
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 (2)皮肌炎时CK明显增高,但CK-MB增高幅度不 高。
• (3)结合其他项目区别心肌炎与AMI(AMI的晚 期可见血清γ-GT↑,发生率约50%,机制不明。过 去曾认为这是心肌修复的结果,但不论是正常心肌 或修复心肌均不含有γ-GT,故有人认为是肝继发 性损害而致肝中的γ-GT释出所致。但血中γ-GT的 活性又和肝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肝功能试验不相平 行,故血清γ-GT的增高机制还有待于研究)
学习交流PPT
7
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AMI后2-4h开始升高,12-48h达峰值,2-4d恢复至 正常水平
•年龄 、性别、种族对CK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新 生儿 CK含量约为正常成人的2-3倍。
•参考值:男性:38-174U/L(37℃) 女性:26-174U/L(37℃)
学习交流PPT
8
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学习交流PPT
4
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广泛存在人体各组织中(心肌、肝脏、肾脏、 骨骼肌),其中心脏中含量最丰富。溶血对其测定 影响较大,因RBC内AST含量约为血清中的10倍。 •AMI后6-12h开始升高,24-48h达峰值,持续5天或 一周。 •敏感性、特异性兼低,研究发现,AST诊断AMI的 敏感性约为77.7%,特异性约为53.3% •ASTm为其线粒体同工酶,测定对诊断的帮助不大, 但对预后判断有很重要的价值 •当今医学界已不主张用于AMI的诊断
•临床应用 1.AMI的早期诊断(但需排除骨骼肌损伤) 2.极度增高见于肌肉疾病(>3000U/L),特别有助 于肌萎缩病因的鉴别(神经系统引起的肌萎缩,CK 一般正常) 3.CK-BB增高常见于脑胶质细胞瘤、小细胞肺癌、胃 肠道恶性肿瘤 4.用于鉴别诊断: (1)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原性心脏病,血中CK浓度 都不升高。
心肌酶谱检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学习交流PPT
1
心肌酶谱检测的意义及临 床应用
• 心肌酶是指心肌细胞内的酶类物质,具有催化心 肌细胞代谢和调节心肌细胞电活动的作用。如果 心肌细胞发生坏死、破裂,心肌酶就会释放入血 液当中,因此,临床一般将心肌酶检查的水平来 间接衡量心肌细胞的损害程度, 目前临床上常用 血清AST、LDH、CK、CK-MB、α-HBDH作为缺氧 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相关检测指标
学习交流PPT
10
α-羟丁酸脱氢酶
• 不是一个独立的特异酶,而是含有H亚基的LD-1和 LD-2的总称。测定α-羟丁酸脱氢酶,其实际反映 的是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和LDH2的活性,对诊 断心肌疾病和肝病有一定意义。
• 参考范围:90~220U/L(酶速率法)
学习交流PPT
11
学习交流PPT
12
复正常。对AMI的早期诊断价值不高,但对就诊较 迟CK已恢复正常的患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特异性不高,测定同工酶可以提高其特异性
学习交流PPT
6
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 由两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在骨骼肌含量最高。 CK在细胞质内主要存在三种同工酶,即CKBB(CK1)、CK-MB(CK2)、 CK-MM(CK3)。在细胞 线粒体内还存在线粒体CK(CK-Mt),也称CK4。 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中,CK-MM和CK-MB主 要存在各种肌肉组织中,骨骼肌中98%-99%为CKMM,心肌内80%也是CK-MM
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交流PPT
5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 在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是在心、肾中以LDH1为主, LDH2次之;肺以LDH3、LDH4为主;骨骼肌以LDH5 为主;肝以LDH5为主,LDH4次之。血清中LDH的 含量顺序是LDH2>LDH1>LDH3>LDH4>LDH5
• AMI或心肌损伤是以LDH1增高为主 • AMI后8-12h开始出现,48-72h达峰值,7-12d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