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2010)s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中毒表现 潜伏期2-4小时,患者主要症状为恶心,剧烈 而频繁的呕吐,伴有上腹部剧烈地疼痛,腹泻为 水样便,体温一般正常。病程较短,1-2天可恢复, 预后良好。
23
预防措施
一、防止污染 1、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定期对食品 加工人员、饮食从业人员、保育员进行健康检查, 对患局部化脓性感染(疖疮、手指)、上呼吸道 感染(鼻窦炎、化脓性咽炎、口腔疾病等)者, 应暂时调换其工作。
41
• 预防 加强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河豚鱼有毒,并能 识别其形状(身体浑圆,头胸部大腹尾小,背部有 斑纹,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上下两对门齿明 显) ,以免误食中毒。 捕捞时必须将河豚鱼剔除;不吃捡拾的不认识 或未吃过的鱼。 严格管理:我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严 禁出售鲜河豚鱼。将河豚鱼集中处理(新鲜河豚鱼 去掉头、内脏和皮,肌肉经反复冲洗,加入2%碳 酸钠处理24小时,用水冲净)。严禁饭店、酒店自 行加工河豚鱼。 42
2.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有毒成分及其来源
组胺是鱼体蛋白质中组氨酸的分解产物。
(鱼体)蛋白酶
组氨酸脱羧酶(微生物) 鱼体蛋白质 游离组氨酸 组胺
4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影响组胺形成的因素
鱼的品种
常见的引起组胺中毒的鱼类是金枪鱼、沙丁鱼、鲐 鱼(鲭鱼)等,或其它青皮红肉的鱼。 污染的细菌菌种和程度 具有组氨酸脱羧酶的细菌如摩根氏变性杆菌、组胺 无色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等。 环境条件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3
食物中毒必须是正常人在经口摄入正常数量 的可食状态食物后所发生的非传染性疾病,既不
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
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旋毛虫、囊虫 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 毒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如致突变、 致畸和致癌)的疾病。
8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 1、原因分布: 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常见,其次为化学性食物 中毒。 2、食品种类分布:
引起食物中毒的各类食品中,动物性食品引 起的食物中毒较为常见,约占50%以上。
9
3、季节性和地区性: 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多 见,尤其是秋季。此外,绝大多数食物中毒的发 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如肉毒梭菌中毒多发生在新 疆地区(90%),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多发生于 沿海地区,木薯中毒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而霉 变甘蔗和酵米面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
27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病原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简称肉毒梭菌,是革兰氏 阳性厌氧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但在20~25℃ 能形成椭圆形、粗于菌体的芽胞,对热抵抗力较 强。经高压蒸气121℃30分钟、或干热180℃ 5~ 15分钟、或湿热100℃ 6小时才能将其杀死。
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即肉毒毒素 (botulinum toxin)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
39
• 河豚毒素与鱼贝类表面和内部的细菌有关,为免 受食肉动物侵袭提供了有利的保护。 • 中毒机制:通过阻断阳离子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 和周围神经的麻痹。致死剂量仅每人1-4mg。
40
• 中毒表现: 发病急骤而剧烈,潜伏期一般为10分钟3小 时。首先感觉全身不适,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 症状,然后出现感觉神经麻痹症状,口唇、舌尖 及手指末端麻木、刺痛、感觉消失。进而四肢肌 肉麻痹,共济失调、逐渐失去运动能力,最后全 身麻痹呈瘫痪状态。一般预后不良。常因呼吸麻 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 治疗 河豚鱼中毒无特效解毒药,主要是催吐、洗胃、 导泻和对症治疗为主。
19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特点
一、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他季节也 可发生。
20
二、引起中毒的食物
主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各 类熟肉制品,其次为含有乳制品的冷冻食 品,个别也有含淀粉类食品。
21
三、中毒原因
主要是被葡萄球菌污染后的食品在较 高温度下保存时间过长,如在25-30℃环 境中放臵5-10h,就能产生足以引起食物 中毒的葡萄球菌毒素。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food poisoning)
1
倍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 过去十年,全球食源性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
• 发达国家每年30%人口感染食源性疾病
• 发展中国家更难以计数
• 全球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建立了食源性疾病的年度
报告制度(美、英、加、日)。
2
一.概述
食物中毒的概念 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 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 的非传染性急性或亚急性疾病。
35
• 预防措施 (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2)加工鱼、虾、蟹、贝类海产品要烧熟煮透。 100℃,30 min (3)烹调时适量加食醋,盐渍(40%盐水)可杀菌。
(4)生熟分开,熟制品低温(<10℃,2d )储藏。
36
其他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 • 蜡样芽孢杆菌
• 变形杆菌
• 椰毒假单孢菌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易于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 机体易感性增高 3. 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
12
发生的基本条件
l. 致病菌污染: 屠宰、运输、贮藏、销售等过程 2. 在适宜的温度、水分、PH及营养条件下,致病菌 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 食物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食品中充足的水分; 适宜的pH 3. 进食前食物加热不充分: 带菌容器或食品加工工具;食品从业人员带菌者
10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特点
1.发病率高,病死率因中毒病原而异 沙门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大多数细菌 性食物中毒,病程短、恢复快、预后好、病死率 低。 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肉毒梭菌、椰毒假 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死率通常较高,为34% -50%、60%、50%-100%。
11
2. 5-10月发病率高
•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O157:H7
• …………
37
三.有毒动植物中毒
1.河豚鱼中毒 •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认为“河豚有大毒, 味虽珍美,食之杀人。”
• 产地:日本;东南亚;我国沿海地区和长江、 珠江下游沿江地区。
38
•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分子式 C11H17O8N3。微溶于水,对热稳定 (100 ℃ 7小时, >220 ℃ 10分钟) ,煮沸、盐腌、日晒均不被破 坏。但对碱不稳定,加4%NaOH溶液20分钟可破 坏。 • 河豚毒素几乎分布于任何组织,但卵巢、鱼卵、 肝脏的毒性最高,其他内脏、血液、眼球和皮肤 次之。尽管同一种属可能在某一地点有毒而在另 一地点无毒,但产卵期(春天25月)的毒性是 最高的,最易发生中毒。 • 新鲜的鱼肉中一般不含有毒素,但鱼死后毒素可 从内脏转移到肌肉中。
24
•
2、 防止葡萄球菌对奶的污染,要定期对健康 奶牛的乳房进行检查,患化脓性乳腺炎时,其 奶不能食用。健康奶牛的奶在挤出后,除应防 止葡萄球菌污染外,亦应迅速冷却至10℃以下, 防止在较高温度下,该菌的繁殖和毒素的引成。 此外,奶制品应以消毒奶为原料。
25
•
3、患局部化脓性感染的畜、禽肉尸应病畜、 病禽肉处理,将病变部位除去后,按条件可食 肉经高温处理以熟制品出售。
(3)不吃生酱 (4)对可疑食品在食用前彻底加热以破坏肉毒毒 素(100℃,10-20分钟,可靠措施)
33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病原
革兰氏阴性弧菌,一种嗜盐菌。最适生长温 度为37℃,最适生长 pH为7.7,在3.5% NaCl的培 养基中生长最佳,在海水中可存活47天以上。淡 水中可生存2天。该菌对酸敏感,在普通食醋中5 分钟即可杀死,对热的抵抗力较弱。
28
肉毒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对人 的致死量约为10-9 mg/kg.bw,毒性比氰化 钾强一万倍。
29
中毒食品
主要为家庭自制的发酵豆类制品,其次为肉类和 罐头食品。 新疆:臭豆腐、豆酱、面酱、豆豉等 日本:家庭自制鱼类罐头或其它鱼类制品引起。 美国:家庭自制的蔬菜、水果罐头、奶制品。 欧洲:火腿、腊肠及其它肉类制品。
全年皆可发生,但多见于夏秋季。
15
临床表现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2-36小 时,主要症状为发热(38-40℃)、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水样便,次数多)。病程一般3-5日,预 后良好。
16
治疗
对症处理为主。因呕吐、腹泻致失水、失盐者, 补充水和电解质.对重症患者可用抗菌素。
17
31
治疗 早期使用多价抗肉毒毒素血清治疗本病,病 死率已降至10%以下。
及时应用支持疗法及有效的护理,特别注意 预防呼吸肌麻痹和窒息。 病人经治疗可于4~10天后恢复,一般无后遗 症。
32
• 预防措施 (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2)自制发酵食品原料应新鲜清洁,盐量14%以
上,经常日晒,充分搅拌,使氧气供应充足
预防措施
1.防止污染 家畜、家禽屠宰前的兽医卫生检验(病、死) 加工食品的用具及容器应生熟分开 对食品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和肠道带菌检查
2.控制繁殖 低温储存食品(<5℃),并尽可能缩短储存时间 (<6h)。
3.食用前彻底杀灭肉类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沙门菌 加热肉块不宜过大,应使肉块深部的温度至少 达到80℃,并持续12分钟。蛋类应煮沸8~10分钟。
流行病学特点 沿海地区为副溶血弧菌中毒的高发地区;夏 秋季尤其是夏季为高发季节;中毒食物主要是海 产品、盐渍食品和凉拌菜。
34
发病机理
属混合型食物中毒,即大量(106)副溶血 弧菌的活菌侵入肠道及所产生的耐热性溶血毒素 对肠道的共同作用。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6-10小时。症状为恶心、呕吐、 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为水样便或洗肉水样便, 可有粘液便。失水多者可引起虚脱并伴有血压下 降。病程一般2-4天,预后良好。
18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病原 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健康人咽部带菌率为40%~70%,手 部56%。 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 37℃、最适 pH为7.4,具有耐盐性。能产生肠毒素的葡萄 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70℃1小时 可灭活。 肠毒素对热的抵抗力较强,破坏食物中存在的葡萄球 菌肠毒素必须加热100℃并持续2小时,或218-248℃油温 下30分钟。
13
沙门菌食物中毒
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原: 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 氏菌。 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37℃,对热抵抗力 不强,加热至100℃即刻死亡,7O℃加热5分钟时被 杀死。 此外,沙门氏菌不分解蛋白质,污染食物后无 感官性状的变化。
14
引起中毒的食物:
大多数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 其次为禽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 发病季节:
4
食物中毒的分类
1. 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结肠炎耶尔森菌食物中毒 O157:H7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杆菌食物中毒
5
2.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如霉变甘蔗中毒,常见于初春的北方,发病率较高, 死亡率也较高。 3.有毒动植物性中毒 如河豚鱼中毒、含氰甙果仁、木薯、发芽土豆、毒蘑
26
二.防止肠毒素的形成 在低温、通风良好条件下储存食物不仅防 止葡萄球菌生长繁殖,亦是防止毒素形成的重 要条件。因此,食物应冷藏或臵阴凉通风的地 方,如剩饭在常温下存放应臵阴凉通风的地方, 其放臵时间亦不应超过6h,尤其是气温较高的 夏、秋季节,食前还应彻底加热。低温储存食 物,放臵时间<6h。
菇等引起的食物中毒,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
6
4.化学性食物中毒 如有机磷农药、鼠药、某些金属或类金属化合物、
亚硝酸盐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的季节性、地区性 均不明显,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7
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1、潜伏期短,呈爆发性,短时间内有多人发病。
2、中毒病人临床表现相似,常见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发病与食物有关,患者在近期吃过相同的食物, 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 止,发病曲线无余波。 4、食物中毒患者对人不具有传染性。
30
临床表现 潜伏期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一般1-7天,潜 伏期越短,病死率越高。 以运动神经麻痹症状为主。 最初表现为视 力模糊、眼脸下垂、复视。继之咽部肌肉麻痹、 造成吞咽困难、咀嚼无力、言语不清,颈肌无力、 头下垂等。继续发展可致呼吸肌麻痹,出现呼吸 衰竭,并因此死亡。在得不到抗毒素治疗的情况 下,病死率为3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