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正确和灵活运用教学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的保证。
实例:林老师是这样教低年级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首先出示一个长方体的铅
笔盒,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告诉学生这是个长方体。然后,教师让学生从不同
侧面仔细观察它的特点,并让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长方体的
特点,接下来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正方体?学生都争先恐后的举手,
而老师先请一位胆子最小,平时最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另一
位也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作了补充发言,林老师耐心地表扬和鼓励了他们。最后,
老师让每一个学生用预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制的正方体,做完后,让学生
看着自己制作的正方体把它的特点说出来,以复习巩固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林老师的这节课贯彻了: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巩固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直观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的形象描述或学生自
己观察所学事物,使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
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实
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选择直观性教具。比如实例中的林老师在开始教学时出示的正
方体铅笔盒,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以及从不同的侧面仔细观察它的特点,这两个
过程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2.启发式原则。这一原则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
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启发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和动用知识。贯彻这一原则,第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激发学习动机;第二.善于提出设疑和质疑,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第三.培养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第四.发扬教学民主,是学生乐于学习。如实例中老师
让学生说出正方体的形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出正方体的特
点,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有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过程,体现了这一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有区别的进行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知道全班学生的一般特点,如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动机强度等;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个性特点,认识能力,兴趣爱好等。对反应迟钝的学生,多鼓励其思考,使其勇于
回答问题和参与辩论,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作业难度大,要求精益求精。对于语言缺乏条理性的学生,在课堂是复述和发言。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进行统合训练,并培养其自控能力。实例中林老师在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请了两位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并于最后耐心地表扬鼓励了他们。
4.巩固性原则。这一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如实例中老师在教学活动的最后,通过让每一个学生预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正方体,并让他们看着自己的成果说出正方体的特点,达到复习巩固学习要点的目的。
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本实例中,从教学开始到教学结束,从教师的引导讲解到最后学生的动手制作,至始至终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6.循序渐进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教学必须按照各门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进行。贯彻这一原则,第一,要按照学科知识系统进行教学,突出教材重点,难点。第二,要遵循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第三,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系统连贯。如在教学作文起步时,可以按词、句、段、篇来安排,从组词、扩次开始,到扩句,把句子写具体,到连句成段,成段后再过渡到篇章,整个过程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小学生脚踏实地走好每个阶梯。
7.及时反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和结果。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与学的内容、方法、进度,是教师的教符合学生实际并收到实效。贯彻这一原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建立信息反馈网,并使各条反馈线路畅通,教师可以利用反馈线路,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和结果。第二,要教会学生自我检查学习结果,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弥补学习的缺陷,并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总之,教师在综合运用教学原则时,要根据全面的教学目标,根据教与学的实际,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