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与鸭病的防治
饲养鸭子如何预防病毒
饲养鸭子如何预防病毒肉鸭笼养作为一种高效养鸭法,为肉鸭养殖户带来了更好的收益。
在肉鸭笼养的日常管理中,应注意防治疾病。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鸭子预防病毒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鸭子预防病毒的方法一、预防瘫痪。
笼养肉鸭最易缺钙、磷,而站立不稳,甚至瘫痪死亡。
在饲料中加3%的钙粉或5%的石膏粉,同时添喂一些螺蛳或小砂粒,可预防该病发生。
若有肉鸭染上此病,应立即在饲料中加0.1%维生素D,连喂10天。
二、防止中暑。
夏天气温高,若笼养通风不良或太阳直射鸭体,可引起中暑。
预防办法是:保持笼舍通风凉爽,严禁太阳直射。
一旦中暑,应立即将鸭转移到凉爽的地方让其自然恢复,也可在鸭翅膀内侧静脉处用针刺适量放血。
三、预防维生素缺乏症。
饲料种类单一时,可导致鸭维生素缺乏症,应适当喂些青绿饲料和蚯蚓、螺蛳、蛙类等,同时在饲料中加0.2~0.3%(症状明显时加1%)复合多维素。
四、严防鸭瘟。
雏鸭1~5日龄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作饮水,平时可在饲料中加入复方敌菌净、土霉素;每天早上清扫笼底塑料布接粪板一次,鸭舍外每隔7天用新鲜石灰水消毒一次。
鸭子一旦发病,应立即治疗,并将病鸭隔离饲养。
有人以兔血麦粒治疗鸭瘟,效果好,大家不妨一试。
方法是取适量大麦,在铁锅内炒熟,装在木桶或瓦缸内,宰杀家兔,取血与热麦粒拌匀,让染上鸭瘟的病鸭采食,病重不能采食者可人工填喂60~100粒。
饲养鸭子的方法放养方法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
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
为便于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
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
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
养鸭与鸭病的防治
养鸭与鸭病的防治第一章鸭的饲养与管理大余县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
2006年我县肉鸭的出栏量超过500万只,板鸭加工超过百万只,养鸭业已经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一、我县饲养的主要鸭品种1、狄高鸭(1)产地:狄高鸭是澳大利亚狄高公司引入北京鸭、选育而成的大型配套系肉鸭。
80年代引入我国,我县于1987年从广东省南海县种鸭场引入,用于与大余麻鸭杂交利用。
(2)外貌特征:狄高鸭的外型与北京鸭相近似。
雏鸭红羽黄色,脱换幼羽后,羽毛白色。
头大稍长,颈粗,背长阔,胸宽,体躯稍长,胸肌丰满,尾稍翘起,性指羽2~4根;喙黄色,胫、蹼桔红色。
(3)生产性能:产蛋量:年产蛋量在200~230个,平均蛋重88克,蛋壳白色。
繁殖力:该鸭性成熟期182天,33周龄产蛋进入高峰期,产蛋率达90%以上。
公母配种比例1∶5~6,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左右。
父母代每只母鸭可提供商品代雏鸭苗160只左右。
产肉性能:初生雏鸭体重55克左右,30日龄体重1114克,60日龄体重2713克。
7周龄商品代肉鸭体重3.0公斤,肉料比1∶2.9~3.0;半净膛屠宰率92.86%~94.04%左右,全净膛屠宰率(连头脚)79.76%~82.34%。
胸肌重273克,腿肌重352克。
(4)适应性:该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即使在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生产性能。
该鸭抗寒耐热,喜在干爽地栖息,能在陆地上自然交配,是广大农村旱地圈养和网养的好鸭种。
2、樱桃谷鸭原产于英国,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鸭。
生长快、瘦肉率高、净肉率高和饲料转化率高,以及抗病力强等优点。
我县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引种初期主要用于与大余麻鸭杂交利用,90年代后有纯种饲养。
(1)体型外貌:樱桃谷鸭体型较大,头大颈粗,中等长,体躯前部昂起,背宽平,胸部丰满,尾短而上翘,全身羽毛白色,喙、胫、蹼橙黄色。
养鸭应注意慎防四种病发生
养鸭应注意慎防四种病发生一、鸭霍乱该病也称禽出败,常发生在中鸭期。
其典型病状是:病鸭食欲减少或不食,多口渴,精神呆顿,不愿下水,经常独自蹲在一个地方打瞌睡,尾巴与两翅下垂,头偏颈弯,口和鼻常有粘液流出,呼吸困难,常张口呼吸,并且常摇头,下痢,排出绿色或白色带血的粪便,有时两脚瘫痪,不能行走。
防治方法:①对50日龄以上的鸭进行注射禽霍乱菌苗,每只鸭肌肉注射2毫升,一般能免疫5~6个月。
②当鸭病发时,即给每只鸭肌肉注射青霉素100毫升,连用2天,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
③用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嘧啶按0?4%~0?5%的比例拌入饲料中连续喂4~6天,或口服0?2~0?5克(按每千克体重算),连续喂4~5次即可。
④给每只鸭口服土霉素0?2~0?3克,或按0?05%~0?1%的比例混合饲料连续喂6~8天。
二、鸭病毒性肝炎该病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病程短,传染快,死亡率高的特点。
其典型症状是:病鸭在发病初期精神呆顿,行动迟缓,食欲废绝,身体衰弱,常离群,眼半闭呈昏迷状态6~7小时后,病鸭双脚即呈痉挛性状,头向后仰,翅膀下垂,呼吸困难,最后双腿直伸而死亡。
防治方法:①给1日龄雏鸭接种弱毒疫苗,在肌肉或鼻腔接种,4天后即产生免疫。
②给刚出壳的雏鸭肌肉注射血清,每只肌注康复鸭血清0?5~1毫升,即可预防。
③给1日龄雏鸭皮下注射“鸭肝炎灵”0?5毫升,可防此病发生。
三、鸭瘟该病是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其典型病状是:病鸭在病发初期高烧不退,体温达40摄氏度以上,精神萎顿,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不食,口干,不愿下水,常流泪,眼脸水肿粘连,鼻孔有粘稠分泌物流出,呼吸困难,声叫嘶哑,排出绿色或白色的稀便,头颈部肿大,故此病又有“大头瘟”之称。
防治方法:①定期用鸭瘟疫苗作预防接种,雏鸭在20日龄注射,即可免疫一个多月,60日龄(成鸭)以上注射可免疫8~9个月,使用时疫苗加生理盐水稀释200倍,每只鸭胸肌注射1毫升。
②在饲料里拌入3%~5%的鸽粪,早、晚各喂一次,连喂6~7次,或每100只鸭用耳环头2千克,地胆头1?5千克,路边青1千克,野芋头0?5千克,香附0?5千克,牛脚木1千克,煎水喂服,日服3次。
鸭子常见疾病有哪些?鸭子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鸭子常见疾病有哪些?鸭子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鸭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肉食禽类,具有一定的养殖价值。
而在鸭子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感染上一些疾病,如禽霍乱、病毒性肝炎、大肠杆菌病等,严重时可能导致鸭子大规模死亡。
那么,鸭子常见疾病有哪些?现将鸭子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禽霍乱禽霍乱目前主要是散发流行,但有时出现地方性流行。
鸭出败多发生于日龄较大的鸭。
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
防治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避免饲喂发霉饲料;禽霍乱的病原有多个血清型,使用当地分离菌株制备的菌苗免疫预防。
二、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鸭病毒性肝炎常发生于4周龄以内小鸭,5-15日龄的雏鸭最容易感染,最早的3日龄雏鸭即可发病,且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周龄内的小鸭死亡率可达95%以上。
防治方法:使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好。
种鸭开产前一个月用弱毒疫苗进行第1次免疫,2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每次肌肉注射1毫升;或者在开产前2-3周,同时用鸭肝炎油乳剂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进行免疫;对无鸭肝炎母源抗体的雏鸭于1日龄皮下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1ml/只。
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于7-10日龄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2ml/只;对发病鸭应尽早采用抗鸭肝炎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治疗,按每只雏鸭1毫升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同时适当配合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三、鸭大肠杆菌病患病雏鸭主要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废食,拉黄白色稀粪,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的特征性病变是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心包粘连。
防治方法:鸭大肠杆菌血清型多,使用当地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菌苗免疫预防;大肠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有效药物进行治疗。
四、鸭瘟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并多发于20日龄之后的鸭。
病鸭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泪、拉绿色稀粪、病鸭头和颈部肿胀,故有“大头瘟”之称。
防治方法:注射鸭瘟疫苗是防治鸭瘟唯一最有效的措施。
养鸭技术与鸭病的防治
养鸭技术与鸭病的防治鸭子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同时,鸭子的蛋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之一。
然而,在养殖鸭子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鸭病。
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一些养鸭技术以及鸭病的防治方法。
一、养鸭技术1. 圈舍建设鸭子的圈舍建设是养殖鸭子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鸭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情况。
圈舍应建在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离污染源远一些,同时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保持圈舍的干燥和卫生。
鸭子的圈舍应该有足够的空间,每只鸭子的空间应在0.2-0.3平方米之间。
2. 饲料管理鸭子的饲料管理是养殖的关键之一,不同阶段的鸭子需要不同的饲料。
在鸭子出生后的头两周,应该给予高营养的饲料,如蛋黄、奶粉等,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
之后,可以逐渐转换成鸭饲料,同时还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
在饲喂过程中,要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和水源的新鲜,以防止饮水污染而引起疾病。
3. 疫病防治鸭子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首先要对鸭子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疾病,如禽流感、鸭霍乱等。
同时,要定期对鸭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症状,防止疾病的扩散。
在鸭病出现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如隔离患病鸭子、消毒圈舍等,以控制疫情的发展。
二、鸭病的防治1. 鸭霍乱鸭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腹泻等。
预防鸭霍乱的方法是定期接种疫苗,同时保持圈舍的清洁和卫生,避免饮水污染。
一旦发现鸭子患有鸭霍乱,要立即隔离患病鸭子,并进行消毒处理。
2. 禽流感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症状包括发热、呼吸困难、咳嗽等。
预防禽流感的方法是定期接种疫苗,同时保持圈舍的清洁和卫生,避免饮水污染。
一旦发现鸭子患有禽流感,要立即隔离患病鸭子,并进行消毒处理。
3. 鸭瘟病鸭瘟病是一种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症状包括发热、呼吸困难、眼部肿胀等。
鸭病诊断与防治
鸭病诊断与防治随着养鸭业的规模化、高密度集约化饲养,以及近年来从域外引种增加,国内禽类品种交流频繁,各类疫苗的广泛使用等原因,使各种禽类传染病不断扩散。
鸭病己成为鸭业生产的最大障碍。
鸭是小型经济动物,生命周期短,一旦发病,传播快、死亡率高,经济损失也很惨重。
所以,养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现在我们就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鸭病的诊断与防治,和鸭病的综合预防等技术措施。
一、鸭传染性浆膜炎病1、病原: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是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
鸭传染性浆膜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感染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达10-75%左右,急性型病例l-2天内死亡,病程较长的8-10天死亡。
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发生于1-8周龄的雏鸭。
2-3周龄雏鸭最易感染,8周龄以上的鸭和成年鸭很少发病,但可带菌成为传染源。
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等都是重要的传染途径,育雏舍密度过大、换气不畅、潮湿、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过低等,都是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生的诱因。
2、临床症状:患传染性浆膜炎的病鸭症状基本一致。
临床表现为病鸭精神萎靡,嗜睡,食欲下降。
呼吸困难,站立不稳,咳嗽,打喷嚏,呈“犬坐”或“企鹅”状。
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流出,常使两眼周围羽毛粘连脱落。
腹泻,拉黄白色或淡绿色稀粪便,患病后期有神经症状,运动失调,典型症状表现为,病鸭缩颈或头颈歪曲,转圈运动,双脚麻痹,行走不稳,栽跟头等。
3、防治措施: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要从改善育雏室的卫生条件开始,特别是要注意通风、干燥防寒及控制饲养密度,地面育雏时要勤换垫草,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
定期对场地、用具及饲槽等进行彻底消毒。
做好药物防治是控制发病和死亡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要注意,在使用药物预防治疗前应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几种常见鸭病的防治方法 - 养鸭技术
几种常见鸭病的防治方法-养鸭技术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一种雏鸭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一种肠病毒,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
感染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迅速传播。
病鸭精神萎顿,眼半闭、嗜睡状,并见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着地、转圈,双脚痉挛性运动,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
上述症状出现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
剖检肝脏肿大、质脆,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肾、脾有时肿大。
防治利用高免血清和康复鸭血清肌肉注射0.5毫升进行预防,也可用免疫过母鸭产的蛋,制成免疫蛋黄,给病鸭每只注射1~1.5毫升。
雏鸭增喂适量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增强体质。
不同日龄雏鸭严格实行隔离分开饲养。
霍乱药物治疗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对鸭霍乱均有良好的防治和治疗效果,常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往往停药后又开始发病死亡。
因此,治疗时必须保证足够药量和坚持疗程,即停止发病死亡后,不要立即停药。
磺胺类药物可用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异恶唑,按0.4~0.5%比例混于饲料中,或用其钠盐按0.1~0.2%比例溶于饮水中,连续喂服数日;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喹恶啉,按0.05~0.1%比例混于饲料中喂服。
复方新诺明按0.02%比例混于饲料中喂服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抗生素可用土霉素,每只鸭每天取0.15~0.2克加水稀释后灌服,连用3~5天,可收到良好疗效。
或按0.05~1%比例混于饲料或饮水,连用3~4天,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只病鸭注射30000~50000国际单位,每天2~3次。
中暑中暑又叫日射病、热射病或热衰竭,是水禽在夏天炎热季节常发的一种疾病。
特别是近年来,北方地区夏季持续高温,鸭若长时间放牧或休息于烈日暴晒之下,就容易发生中暑;如果舍内通风不好,闷热潮湿,就更容易造成鸭中暑。
中暑鸭主要以神经症状为主,病鸭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口渴,翅膀张开下垂,昏迷倒地,痉挛、体温升高,粘膜潮红,昏迷;严重者可造成死亡。
养鸭技术与鸭病的防治
养鸭技术与鸭病的防治
想要在养鸭时兼顾防治鸭病,我们就要注意饲养密度、饲料配方、饲养方式和定期消毒等。
每平方米养殖鸭子的密度不宜过大,根据不同阶段和时间调整不同的饲料,采用网养的方式饲养仔鸭,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
鸭病的防治和养鸭技术
1、降低密度
想要防止鸭群发病的同时又养好鸭子,我们就要注意鸭群的饲养密度问题。
如果每平方米容纳的鸭群密度过大,鸭子数量过多,就会造成拥挤、堆压和积温闷圈,会很容易滋生疾病,因此要降低圈内的数量,增加水盆食槽。
2、调整配方
不同生育发展阶段的亚子需要的饲料配方不是相同的,我们需要根据仔鸭的年龄和状态来调整使用的饲料的配方比例等,并且在夏季时,满足仔鸭的氨基酸需求的情况下,减少蛋白质的供应,降低鸭群的体温防止病害。
3、改变养殖方式
想要养殖好仔鸭,最好采用网养的方式。
这种方式能够减少仔鸭和粪便的接触次数,减少仔鸭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并且还能减少鸭群的营养消耗和产热量,有利于鸭群的健康茁壮成长,是一种能够防止鸭病产生和传播的好方法。
4、定期消毒
防治鸭病,最重要的步骤终究还是及时的、定期的、彻底的进行消毒工作,及时铲去粪便,冲刷养殖场地,驱赶野生动物,填埋不必要的水坑等用以防止苍蝇、蚊子的滋生,使鸭群能够健康的生长,不受虫害骚扰。
肉鸭的疾病防治
肉鸭的疾病防治
首先应从提高鸭机体的抗病力着手,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以避免病原体侵害小鸭机体。
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防疫意识,严格控制养鸭场外的人员入场,尤其是养鸭户之间应严禁互串鸭舍;实行单品种生产,保证全进全出;搞好免疫接种,目前危害养鸭最严重的疾病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小鸭病毒性肝炎、鸭瘟、浆膜炎。
前三种为病毒性疾病,必须通过预防接种来控制。
小鸭疫病免疫参考程序:l日龄,鸭瘟疫苗颈部皮下注射;5日龄,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二联苗肌肉注射;8日龄,鸭病毒性肝炎冻干苗皮下注射;鸭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时间要按疫苗使用说明执行,严防禽流感发生。
鸭瘟、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鸭病毒性肝炎等在免疫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预防。
药物预防:肉鸭的发病死亡主要发生在2周龄以内,可在一周龄内间断地在饮水中添加禽用多维,以增强雏鸭的抵抗能力;同时1~5日龄用0.02%高锰酸钾液饮水;6~8日龄用沙星类药物饮水;9~13日龄换为高锰酸钾;14~16日龄改用敌菌净,这样交叉使用药物预防,
效果既好,药价又低。
以后鸭群如出现粪便不正常等情况时,在饮水中添加抗生素或喹诺酮类药物进行防治,以确保肉鸭健康快速生长,减少病死率,提高养鸭效益。
定期消毒:除做好常见鸭病的防治外,还要常消毒,鸭舍、运动场、水池,夏季三天消毒一次;冬季每周消毒一次;半个月饮水消毒一次。
垫料、粪便勤换勤出。
水槽、料槽勤洗勤消毒。
遇有疫病,天天消毒。
适时出栏:肉鸭生长到45日龄左右,体重长到2.5~3公斤时应及时出售,以提高养鸭报酬。
养鸭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以及防治措施
养鸭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以及防治措施鸭子是人们养殖的主要家禽之一,在农村非常普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养上几只鸭子。
鸭子生长速度快,养殖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它们就不会生病,如果饲养过程中管理不当还是容易出现一些疾病的。
今天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养鸭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些疾病以及防治措施。
鸭这是导致鸭子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病症,而且属于群体性感染的一种疾病,表现症状是比较明显的,前期鸭子看起来会比较萎靡,翅膀松弛,走路摇晃且摇头低垂。
中后期的时候鸭子身上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脓水情况,眼里充血,头部浮肿,尾部还会伴随出血的情况。
一般发现后一定要进行隔离,鸭种都要注射鸭毒抗血清,注射量要注意在平常的三倍以上。
2、禽曲霉菌病这个是禽类的多发病,鸭子也是极其容易感染的,而且很容易导致鸭子因为窒息而亡。
表现为萎靡不振,长期蹲着不愿意走动,鸭脖气管有明显的浮肿现象,并且还伴随着呼吸困难的现象。
如果观察到鸭子的粪便是绿稀色的,就是感染了禽曲霉菌病。
发病的鸭种要用恩诺沙星并且伴随着饲料来喂养,一直喂养到情况有所好转才可以,其它的鸭子也要注意用青霉素来搅拌喂食,避免受到感染。
3、毒性肝炎这是一种发病很快的症状,一旦发病短短半天就可能致死,所以一定要提前发现并及时治疗。
毒性肝炎这种疾病一般都是发生在幼鸭的身上,前期的主要表现为行动不便,且拉稀一动不动,蹲坐时也会斜侧。
不过毒性肝炎有确定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比较合适的就是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效果比较明显。
鸭这种病多由于人为管理不到位引起的,首先是因为鸭蛋带有此类的病原体,等孵化后卫生环境不注意,再加上小鸭子的管理比较集中,诱发了鸭大肠杆菌病。
病症表现为有拉稀情况,鸭肚子会慢慢的胀大并且突破羽毛。
气囊的部位也会有明显的充血现象,而且目前这种病都是靠提前打疫苗来预防的,比较好用的疫苗就是大肠杆菌灭活油乳苗。
以上就是养鸭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以及防治措施,我们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保证饲料饮水的干净卫生,平时要做好鸭舍的清扫和消毒工作。
规模化鸭场鸭病的分类及综合防治
病 的种类 以及疾病产生的原因 ,从而找 出解决问题 的关键。目前关于鸭疾病的种类一般有传染性疾病 、 寄生虫类疾病、 营养代谢造成的疾病 。 传染性 的鸭病主要是 由于病原微生物 的侵入导 致 鸭体 内病毒数量增加 , 从而产生病变 , 最后形成具 有传染性 的疾病。传染病 的影响范围比较广泛 , 危害
丽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4 . 1
染性 的疾病要严格防治 , 避免造成大规模的传染 。此
营养 的最主要 的来源 , 因此要注重饲料的管理 , 制定 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机制 , 增强鸭的免疫力。在 日常
饲料 的选 择上要 结合鸭 的身体 状况选 择合适 的饲 料。对于饲料质量也要严格把关 , 在搭配上要科学合 理, 不能只使用单一的饲料 , 必要时在饲料 中添加一 些营养素、 有机饲料等。在 日常的饲料管理上还要注
口 兽 医 临 床
规 模 化 鸭 场 鸭 病 的 分 类 及 综 合 防 治
刘 海 ( 安徽省宁国市农业委 员会 2 4 2 3 0 0 )
鸭病 的暴发容易导致大范围的传染 ,不利 于鸭 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还会 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 损失 , 不利于鸭场规模化 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的防
断传染源 , 阻碍传播途径 , 分散易感鸭群等。 寄生虫疾病也是鸭病 中常见的疾病 。寄生虫病
主要在鸭 的体 内产生 ,有的寄生虫也在鸭体 的表面 产生 。其 中比较常见 的寄生虫有绦虫、 吸虫 、 棘头虫 等, 其中吸虫的比例比较大。寄生虫的产生主要是 由 于食用感染 、 皮肤感染等接触性感染 。 食用感染就是 鸭在吃食过程 中将带有 寄生虫的幼虫或害虫吃人 ,
养鸭管理预防用药程序详解
肉鸭、蛋鸭饲养预防用药程序春冬季节:1—3日龄:育雏药(金维健,5%葡萄糖,维C可溶性粉等)维生素。
4--6日龄:抗生素预防净化肠道。
(氟苯尼考粉,肠宝乐,阿莫西林等)10—15日龄:治疗大肠杆菌+呼吸道+双黄连(新安利得,恩诺沙星等)20---25日龄:预防鸭瘟、禽流感、传染性浆膜炎。
(干扰素或疗得太+莫伟安+倍太康等)。
32—35日龄: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头孢类+双黄连+立卡舒等)。
9周龄:预防输卵管发育,肠毒综合症。
(漠炎净+黄芪多糖+鸭多维等)。
14周龄:预防大肠杆菌、维生素缺乏,钙磷比例。
(鱼肝油,新安利得,立卡舒等)18周龄:大肠杆菌,输卵管炎。
20周龄:肠毒综合症,大肠杆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
23周龄:温和型禽流感,鸭瘟病毒。
27周龄:保证营养的供应,增强体质。
31周龄:卵黄性腹膜炎。
35--40周龄:防止温和型禽流感,鸭瘟导致产蛋下降。
建议做鸭瘟疫苗,及禽流感疫苗。
42周龄:大肠杆菌引起的腹膜炎45周龄:病毒性引起的卵黄性腹膜炎。
45周---淘汰平均每20天做一次肠道疾病及输卵管,温和型流感鸭瘟病毒的预防。
夏秋季节:1—3日龄:育雏药+葡萄糖+维生素。
10—13日龄:治疗大肠杆菌+VC。
20---25日龄:预防传染性浆膜炎。
(头孢类+VC+抗病毒药物)。
32—35日龄: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头孢类或氯霉素类+抗病毒药物+VC)。
9周龄:预防输卵管发育,肠毒综合症。
(阿莫西林+环丙沙星+黄芪多糖)。
14周龄:预防大肠杆菌、维生素缺乏,钙磷比例。
18周龄:大肠杆菌,输卵管炎。
20周龄:肠毒综合症,大肠杆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
23周龄:温和型禽流感,鸭瘟病毒。
27周龄:保证营养的供应,增强体质。
31周龄:卵黄性腹膜炎。
35--40周龄:防止热应激引起产蛋下降,建议多用VC。
42周龄:大肠杆菌引起的腹膜炎45周---淘汰平均每20天做一次肠道疾病及输卵管,温和型流感鸭瘟病毒的预防。
消毒预防:夏秋季节:饮水消毒,每月1次,场区消毒每周一次,特殊情况除外。
散养鸭疾病防控措施
散养鸭疾病防控措施1.创建良好的环境条件:散养鸭需要一个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生活。
鸭舍要保持清洁,做好消毒工作,定期更换鸭舍的吸排物,保持鸭舍内的卫生。
2.合理饲养管理:散养鸭每日饮水量大,应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卫生,并保持水源的新鲜。
饲喂的饲料要新鲜,饲料喂养要定时,并控制好饲料量,避免过度喂养,以防止营养不足或肠道滋生病菌。
要注意饲养鸭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3.加强疫苗接种:散养鸭要按照兽医师的建议,按时接种预防鸭传染病的疫苗,常见疫苗包括新城疫、流感和鸭瘟等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增强鸭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定期体检:对散养鸭进行定期的体检非常重要,可以早发现患病或受到感染的鸭只。
定期体检可以通过观察鸭只的精神状态、食欲、体重等方面来判断其健康情况,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请兽医师进行诊断并给予治疗。
5.防止野生动物侵入:散养鸭要尽量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野生动物可能携带各种病原体,易感染散养鸭。
因此,鸭舍要严密封闭,注意畜禽栏舍的卫生,野生动物常出没的地方可以设立固定的防护措施,如铁丝网等。
6.锁定鸭舍门窗:鸭舍门窗要保持良好的密封性,防止蚊蝇等昆虫进入鸭舍,以防鸭只受到蚊蝇等传播疾病的影响。
7. 控制饮水环境:鸭群喜欢单独饮水,所以应设平水槽,饮水槽要经常清洗消毒,水源也要保持新鲜。
饮水池底部要加挺高度为30cm的水槽块,以防止鸭子直接接触水槽底部,减少法害。
8.疫病防控守则:养殖户在日常疫苗针筒的使用中,要保持针头的锋利和洁净,使用之前要在热水中煮沸,针头随着时间的推移,锋利度也会下降,容易使静脉、肌肉受到伤害。
9.集中宰杀:如遇到鸭群中有病死禽只时要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乱葬乱掩,以免传播病害。
10.预防疾病传染:新引进的鸭苗必须检疫无病后方可投放,特别是输入鸭苗要求疫区的苗鸭、鸭蛋及饲料要检验疫区家禽及产品是否带有病原菌,有待标本化验结果阴性后方可投苗等。
养鸭技术及疾病防治
养鸭技术及疾病防治养鸭是一项常见的养殖业务,其肉质鲜美,蛋品丰富,且饲养相对简单。
然而,要保持鸭群的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对养鸭技术及疾病防治有一定的了解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养鸭的基本技术,包括环境要求、饲料管理、疫病预防等方面。
一、鸭舍建设与环境要求鸭舍是鸭的居住和生产场所,为保证鸭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鸭舍的建设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避免水淹:鸭舍建在略高于周边地势的地方,以免发生水淹情况。
同时,地面要保持干燥,通过排水系统将鸭舍内的污水排出。
2.通风良好:鸭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因此鸭舍要设置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3.温度适宜:鸭舍内的温度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调控。
幼鸭需要较高的温度,而产蛋期的母鸭则需要较低的温度。
4.防止病原菌传播:鸭舍内的卫生条件要保持良好,定期清理杂物,及时更换饮水器和饲料器等设备,防止病原菌传播。
二、科学饲养管理饲料是鸭子生长和产蛋的重要来源,科学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鸭的生产效益和健康水平。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饲养管理要点:1.合理的饲料配方:根据鸭的生长阶段和需要,配制科学合理的饲料,营养均衡,满足鸭的营养需求。
2.定时定量喂养:鸭的喂养要坚持定时定量,保证饲料供应的稳定性。
同时,饲喂量要根据鸭的生长和产蛋状态进行调整。
3.饮水管理:保持干净的饮水,定时清洗和更换饮水器,确保充足的饮水量,防止鸭子脱水。
4.适当的运动:鸭子需要适度的运动,可以利用养鸭场的空间设置适当的活动区域,增加鸭子的活动量。
三、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养鸭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如禽流感、新城疫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1.疫苗接种:合理使用疫苗,按照鸭群的需求进行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
2.卫生防控: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防止病原菌传播。
3.早期发现与隔离:对于出现异常症状的鸭子,要及时发现并进行隔离,避免疾病的扩散。
4.药物治疗:在兽医的指导下,根据疾病的症状和病原体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鸭与鸭病的防治第一章鸭的饲养与管理大余县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
2006年我县肉鸭的出栏量超过500万只,板鸭加工超过百万只,养鸭业已经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一、我县饲养的主要鸭品种1、狄高鸭(1)产地:狄高鸭是澳大利亚狄高公司引入北京鸭、选育而成的大型配套系肉鸭。
80年代引入我国,我县于1987年从广东省南海县种鸭场引入,用于与大余麻鸭杂交利用。
(2)外貌特征:狄高鸭的外型与北京鸭相近似。
雏鸭红羽黄色,脱换幼羽后,羽毛白色。
头大稍长,颈粗,背长阔,胸宽,体躯稍长,胸肌丰满,尾稍翘起,性指羽2~4根;喙黄色,胫、蹼桔红色。
(3)生产性能:产蛋量:年产蛋量在200~230个,平均蛋重88克,蛋壳白色。
繁殖力:该鸭性成熟期182天,33周龄产蛋进入高峰期,产蛋率达90%以上。
公母配种比例1∶5~6,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左右。
父母代每只母鸭可提供商品代雏鸭苗160只左右。
产肉性能:初生雏鸭体重55克左右,30日龄体重1114克,60日龄体重2713克。
7周龄商品代肉鸭体重3.0公斤,肉料比1∶2.9~3.0;半净膛屠宰率92.86%~94.04%左右,全净膛屠宰率(连头脚)79.76%~82.34%。
胸肌重273克,腿肌重352克。
(4)适应性:该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即使在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生产性能。
该鸭抗寒耐热,喜在干爽地栖息,能在陆地上自然交配,是广大农村旱地圈养和网养的好鸭种。
2、樱桃谷鸭原产于英国,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鸭。
生长快、瘦肉率高、净肉率高和饲料转化率高,以及抗病力强等优点。
我县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引种初期主要用于与大余麻鸭杂交利用,90年代后有纯种饲养。
(1)体型外貌:樱桃谷鸭体型较大,头大颈粗,中等长,体躯前部昂起,背宽平,胸部丰满,尾短而上翘,全身羽毛白色,喙、胫、蹼橙黄色。
成年体重公鸭4.0-4.5千克,母鸭3.5-4.0千克。
(2)繁殖性能:樱桃谷母鸭性成熟期168日龄,开产日龄172天,年平均产蛋210-220枚,蛋重91.78克。
公母比例为1:6~8,种蛋受精率96.48%,受精蛋孵化率94.75%。
(3)生长性能:出壳体重53.5克,20日龄体重1.267公斤,40日龄体重2.719公斤,料重比2.6:1,瘦肉率达70%以上,胸肉率23.6%-24.7%。
3、大余麻鸭大余麻鸭属蛋肉兼用型品种,因主产于江西省南部的大余县而得名。
分布于南康、崇义、赣县、遂川等县和广东省南雄市。
用大余鸭腌制的板鸭,具有皮薄肉嫩、骨脆可嚼、腊味香浓等特点,在我国穗、港、澳和东南亚地区久负盛名。
现已列入江西省省级保护品种。
(1)外貌特征:体型中等偏大,头型稍粗,咀、脚青色中略带黄色,母鸭全身羽毛褐色,羽毛中的黑色斑纹大,色较深,翼有墨绿色镜羽,称“大粒麻”;公鸭头、颈、背、腹部羽毛红褐色或墨绿色,主羽毛墨绿色,少数主羽毛有几羽白色毛。
成年公鸭体重2.17公斤,母鸭2.14公斤。
以其为母本进行商品杂交的杂交鸭,毛色为白色,生长速度及个体体重要优于纯种的大余麻鸭。
(2)繁殖性能:公母比例1:10,母鸭开产日龄为180天,产蛋率达50%日龄为200天,500日龄产蛋量190枚,平均蛋重70克,种蛋受精率为85%,孵化率为85-90%,育成期成活率95%。
(3)生长性能:圈养方式,麻鸭50日龄平均体重1.75公斤,每增重一公斤耗料2.4公斤;传统放牧饲养,90日龄平均体重1.45公斤,平均日增重16克,每增重1公斤耗谷2.75公斤,91-120日龄(育肥期30天)平均每羽增重0.3公斤,每增重1公斤耗稻谷12公斤。
近年来,随着外来优良肉用种鸭的不断引入,大余麻鸭由于相对生产速度较慢,大余麻鸭饲养量有所下降。
大余麻鸭是我省的优良地方鸭品种,肉质鲜美,又是加工南安板鸭的好原料,所以应大力开发利用,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纯复壮,并筛选配套杂交组合,在保持优良肉质的前提下,加快生长速度,提高饲料报酬。
4、大余白鸭大余白鸭是利用大余麻鸭与外来良种种狄高鸭、樱桃谷鸭杂交,经过十多年的不断选育,培育而成的一个地方鸭种。
大余白鸭既保持了原大余麻鸭适应性强、胸腿肌肉发达、瘦肉率高、皮薄肉嫩、肉质好等优点,又具有长速快、生产周期短、饲料报酬高等特点,饲养45天左右体重达2.5公斤即可出笼上市。
种鸭一年四季均可产蛋入孵,常年有白鸭出笼,不但是一个优良的肉用鸭品种,也是加工板鸭、美味鸭、酱鸭等产品的好原料。
二、种鸭的饲养与管理1、选留优良种鸭(1)雏鸭的选择。
应选择出壳早,腹部柔软、有弹性,脐带收缩良好,眼亮有神,健壮活泼,体重在55克左右的雏鸭。
在选择雏鸭时,最好能将公母鸭分开,并按1∶4的公母比例进苗鸭,以降低饲养成本。
(2)如果是从外地引进鸭品种,生产肉鸭所用的商品代雏鸭应来自具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父母代种鸭场或专业孵化厂,需经产地动物防疫检疫机构的检疫;雏鸭不应携带沙门氏菌属的各类细菌;雏鸭不应从疫区购买引进。
(3)后备种鸭的选留。
雏鸭60日龄时进行选留,选择的主要标准为:一是健康状况良好。
健康的种鸭羽毛、绒毛生长整齐洁净;眼亮有神,眼睛、肛门附近没有分泌物污染,颈项伸缩自如,腿脚干净;行动灵活,步态稳健;二是外貌体态符合品种特征。
种公鸭要求头颈粗短,身躯呈长方形,腰背平而宽,胸部宽厚,脚掌有力,体重2.5公斤左右;种母鸭躯体比公鸭稍短而宽,头颈稍小,体重2.2公斤左右。
公母比例1∶6~8。
2.后备种鸭的饲养管理(1)适当放牧。
雏鸭饲养到30日龄以后,便开始适当放牧。
放牧前,须停止人工给温,使鸭群逐渐适应外界气温。
放牧时间开始时宜短,然后逐渐延长至每天5~6小时。
(2)限饲防早熟。
雏鸭0~28日龄期间,一般不限饲;5~18周龄期间,要进行限饲,即根据肉用种鸭的饲养标准、种鸭的生长发育情况,确定种鸭的饲喂量,并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由20%逐渐降至16%左右;18周龄以后至开产(23周左右),应及时补料,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逐日提高饲喂量。
3、种公鸭的选择与饲养(1)首先应选择体质强壮、性器官发育健全、活泼、健康的公鸭作为种公鸭,公鸭的年龄一般要比母鸭早1~2个月,在母鸭产蛋前,公鸭已经达到性成熟。
(2)在青年鸭阶段,公母鸭最好分开饲养,一般采用放牧为主的饲养方法,使其充分采食野生饲料,同时,多活动,多锻炼,使得骨骼、肌肉协调发展。
当公鸭性成熟,但还未到配种期,尽量放旱地,少让其下水活动,以免下水后公鸭之间相互嬉戏,形成恶癖。
配种前20天,公鸭混入母鸭群中,此时要多放水,少关饲,创造条件,引诱并促使其性欲旺盛。
(3)公母鸭混群时再次进行选种,要选择头大颈粗,额宽,鼻梁较高,眼睛明亮有神,背宽长,稍倾斜,胸宽深略扁平,肌肉发达,羽毛光洁整齐,两翅对称,性羽明显,腿高而粗,蹼大而厚,雄壮稳健,精神状态好的公鸭。
(4)注意合理的公母配比。
本地麻鸭品种,公鸭的配种性能很好,公母的配比较大,受精率很高。
早春季节,气温较低时,公母鸭的合理配比为1:8~10;夏秋季节,气温高,公母的合理配比可适当提高,全年的受精率一般均在90%以上。
外来良种肉用型鸭,公母比例为1:6~8。
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受精率,若发现鸭群受精率偏低,应及时找出原因,尤其要检查公鸭,发现不合格的个体,要立即淘汰。
(5)加强防疫,做好疫病净化工作。
种鸭群应谢绝外人参观,场内无关人员无必要时也不要进入鸭舍,以防带入病菌。
对一些可以通过蛋垂直传染的疾病,进行定期检疫。
把检出的阳性个体严格淘汰。
确认为阴性个体的才能留种,以求净化。
4.产蛋种鸭的管理要使种鸭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和增加产蛋量,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每天增加喂料次数,延长采食时间;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添加少量动物性饲料(如煮熟的螺蛳肉、蚬肉等);保持鸭舍冬暖夏凉,高温季节用凉水拌料并增加夜间喂料次数,冬季则用温水拌料。
为了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种蛋,还须采取下列措施:(1)房舍内的垫草必须经常翻晒、更换,保持干燥、清洁,尤其是产蛋的地方,垫草一定要干燥,才能得到光滑洁净的种蛋。
对于新开产的新母鸭,可在鸭舍一角或沿墙多垫干草做成蛋窝,或制作产蛋箱,产蛋箱规格为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按每4只母鸭一个产蛋箱的数量连放在栏舍沿墙,箱底垫放松软干净的垫料。
安放蛋箱宜早不宜晚,最好在20-21周进行,每个蛋窝的舒适程度要保持一致,使鸭子没有选择。
在母鸭开产期在产蛋箱中放几个蛋作为引蛋,引诱新母鸭集中产蛋。
(2)勤捡种蛋。
种鸭多在每天凌晨2~5时产蛋。
若不及时捡蛋,冬季时易冻坏种蛋,而夏季易使种蛋受污染。
因此,每天须捡蛋2~3次。
不同日期收集的种蛋,应分别存放在指定的阴凉之处。
种蛋尽量早入孵,不要久贮,天热时应每隔2~3天孵一批,气候凉爽季节也不要超过5天入孵。
(3)防止应激,减少畸形蛋。
种鸭生活环境必须相对稳定;不让其他畜禽*近种鸭群;饲养员喂料、捡蛋动作要轻。
(4)增加饲料中的钙含量,以减少薄壳或软壳蛋。
(5)早放鸭,迟关鸭,适当增加种鸭室外活动时间,鸭子交配是在水中进行的,种鸭要延长下水时间。
鸭运动场垫干沙土,不能积有污水,保持鸭体干燥清洁,洗浴池或池塘应为流动水,为种鸭创造洗浴、运动和交配的良好条件,以保证种蛋受精率。
5、种蛋管理(1)及时捡蛋。
种鸭的产蛋时间在凌晨2:00~5:00,种蛋产出后,受高温和蚊蝇的影响,附着在蛋壳上的细菌迅速繁殖,通过蛋壳气孔进入蛋内影响孵化率。
因此,夏季应增加捡蛋次数,捡蛋间隔不超过2小时,对捡好的种蛋切不可立即用稻草或谷壳等作铺垫装箱,应将捡好的种蛋放置在捡蛋箱中,放在阴凉处,盖上一层纱布以防蚊蝇,有条件的可用电风扇对蛋壳表面降温,在种蛋凉透后即可装箱。
(2)贮存温度。
种蛋保存的最适温度为15℃,变动范围在12~18℃。
贮存温度因贮存时间而随时调节,一般采取变温保存。
试验证实,如果种蛋贮存时间较长,实行变温贮存比低温贮存可提高孵化率4%~5%。
贮存期0~3天,最佳温度为17~18℃,4~7天为16~17℃,超过7天以12℃为宜。
(3)贮存期。
在高温环境下保存的种蛋应不超过3天,低温贮存种蛋不应超过5天。
在夏季种蛋孵化中,一般认为种蛋越新鲜越好。
但实践证明,产后1天内的种蛋并不能达到最好的孵化效果,这是因为经短期贮存或未经贮存的新鲜种蛋有较高的蛋白浓度及较低的蛋白氢离子浓度(pH值),种蛋的稠蛋白明显阻碍了孵化期间氧的利用,不利于种蛋的孵化。
适当贮存使蛋白经过某种生理变化,促使稠蛋白稀释,便于孵化中蛋白液化,释放重要的胚胎养分,有利于种蛋孵化。
但是,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蛋白pH值逐渐升高,种蛋失重增加,胎盘出现衰竭,导致孵化中死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