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的红褐色病斑 , 边缘紫褐色 , 中央常具一深色小点或同 心轮纹 。 天气潮湿 时 , 病部正反面均长 出墨绿色至黑色
霉状物 , 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后期 灰斑病 菌 的分生孢子器二次 寄生于病斑上 ,使病斑中央变为灰 褐色至灰 白色 ,有 的病斑破裂或穿孑 L 。遇高温多雨季 节, 病斑迅速扩大 , 呈不整形 , 病 叶部分或大部变褐 。 发 病严 重的 , 由于生 长受阻 , 有 的叶片往往扭 曲变形 , 全 叶干枯。 夏秋 季节 , 病菌可侵染叶柄 。 叶柄染病 , 产生暗 褐色椭 圆形 凹陷斑 , 直径 3  ̄ 5 m m, 染病 叶片 随 即脱 落
2 0 1 4年第 1 期
现代园艺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 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孙艳改 , 武 志坚
( 河北深州市林 业局果 树技术 站 苹果 在 深州 市有 着悠 久 的栽植 历史 ,现 有面 积 6 7 0 O h m 。 但 由于 2 0 1 3年罕见的 4月 1 9 E t 持续一夜的 中雪 ( 雪 的厚 度在 3 c m 以上 , 由于气 温回升较快 , 第2 天中午融化完 ) 覆盖 了花蕾期 的苹果 园, 以及 7月 中旬 至8 月上旬异常的持续高温高湿多雨天气 ,而多数果 农仍然按照往年 的习惯进行病虫害 防治 ,造成了苹果 的大量落叶 。尤其 是嘎啦苹果 , 落叶严重 的达到 6 0 % 以上 ; 红富士苹果 平均落 叶也在 2 0 %左 右。我们诊 断 为苹果斑点落叶病 。
小时。 3 防治方法
打击 违法售药人员 , 并对蔬菜生产者予以适 当的惩戒 。
3 结语
蔬菜农 药残 留污染既损 害消费者 的切 身利益 , 也 制约着蔬菜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 ,故我们应予以高度重
苹果斑点落叶病及防治措施
苹果斑点落叶病及防治措施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苹果重要病害,此病可造成苹果早期落叶,树势衰弱,不仅影响当年产量,还会影响花芽形成,降低来年的产量。
1.症状
主要为害嫩叶,特别是20d以内的嫩叶。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周围有紫红色晕圈。
条件适宜时,病斑相连成片,最后叶片焦枯脱落。
天气潮湿时,病斑反面长出黑色霉层。
幼嫩叶片受侵然后,受害部位停止生长,致使叶片皱缩、畸形,有的病斑破裂穿孔。
叶柄及嫩枝受害后,产生椭圆形褐色凹陷病斑,叶片易脱落和病枝易折、易枯。
果实受害多在近成熟期,果面产生直径1-4mm的褐色斑点,果心受害,产生褐色至黑褐色霉层,严重时扩大至果肉。
2.防治方法
①秋末冬初落病叶集中烧毁,并剪除病枝。
②进入6月中旬,苹果徒长枝、叶片病情加剧,此是后期发病的主要侵染源。
及时将这些无用徒长枝剪除,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可减轻发病。
③苹果斑点落叶病一般只为害展叶20d内的嫩叶,而苹果树1年有2次新梢生长,其中春梢叶片对全年树体营养、果品质量、产量以及花芽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采取重点保护春梢、压低后期菌源的原则。
在春梢抽生后病叶率达5%-10%时,开始喷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稀释液、80%大生或喷克可
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6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1-2次,秋梢抽生时喷药1次,即可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苹果斑点落叶病偏重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12万 。近年 来 苹 果 斑 点 落 叶 病 发 病 面 积 不 断 扩 大 , 病程 度 不断 加 重 , 由次 要 病 害上 升为 主 要 发 巳
病 害 。该病 具 有 潜育 期 短 、 发病 早 、 展快 和再 侵染 扩
浸沤 , 忌乱 丢 。 切
捂( 东 园 ̄ ) o 1 广 ;2 o 年第 3 慢刽 泉等 文 期 (- / 东省 梅 州 市 捉 业 局 54 0 ) 10 0
采 收等 作 业 , 量 采 用 果梯 , 止上 树 踩 伤树 皮 。 尽 防 3 减 少病 菌 侵 染 源 。对 发生 在细 小枝 上 的 病 斑 , 随
3 1 降雨 。 19 97年 4—5月 和 7~8月 分 别 降雨 仅
6 nn 春 、 梢均 未 发 病 。 19 、9 9年 分 别 降 雨 1 O- , 秋 , a 9 8 19 3
次 和 1 以上 . 5次 降雨 量 比 19 97年 同期 均偏 多 lOt Orn a
以上 , 期 降 水 充 沛 , 病 逐 渐 加 重 。2 0 后 发 0 O年 4—5 月 降雨 4.a 虽 然 降雨 量 小 , 2' n ̄. 降雨 天 数 少 , 病 始 期 发
红褐 色 , 皮有 酒 糟 味 , 期失 水下 陷 。后 者 多 发 生 烂 后 在 2—5年生 枝 上 。
落, 叶柄 及 嫩枝 易 折 伤或 干 枯 。 果 实受 害 , 以果 点 多
为 中心形 成 直径 1 mm的 圆形 褐 色 小斑 点 。 —3
2 发 病 特 点
引起 苹 果 腐烂 病 的是 一 种 弱 寄 生 菌 , 由伤 口侵
量、 温度 和气 流 等 因 素 有 关 。一 般 春 雨 早 、 数 多 、 次 气 温 高 、 风 天气 多 , 利 春 梢 叶发 病 ; 、 季 连绵 大 有 夏 秋 阴雨可 促 使 二次 发病 高 峰 , 量越 多 , 梢 叶染病 越 雨 秋
烟台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落叶果树 2024,56(1):71-72Deciduous Fruits ·病虫害防治· DOI : 10.13855/ki.lygs.2024.01.019 烟台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与防治路兆军,苗杰,王连红,宋文毅,李保进∗(烟台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山东烟台264000) 摘 要:研究了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生物学特性,总结了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症状特点及在烟台地区的发病规律,提出了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烟台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24)01-0071-02收稿日期:2023-06-29∗通讯作者:李保进(1983-),男,山东嘉祥人,正高级工程师,从事林草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工作。
E -mail:749841366@ 作者简介:路兆军(1986-),男,河南林州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草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工作。
E -mail:435980661@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部,境内低山丘陵密布。
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秋季昼夜温差大,非常利于苹果果实的着色和糖分的积累。
烟台苹果种植历史约有150年之久[1],2022年底,全市苹果种植面积约为16万hm 2,年均产量约559万t,鲜果年出口量约60万t,占全国出口量的50%[2]。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苹果产区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
近年来,烟台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较为普遍,一般年份病情指数在15左右。
该病常与苹果褐斑病、苹果圆斑病等病害混合发生,发病严重时,苹果斑点落叶病可造成大量叶片提前脱落,直接影响果树光合作用、花芽形成和来年果品的产量和质量。
笔者总结了该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为苹果生产上的防治提供参考。
1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sp.ma⁃li ),为链格孢属苹果专化型。
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与防治
过 去 多 喷 甲托 、 尔 多 液 、 菌 灵 , 间 隔 1 波 多 应 5 d左
右连喷 2次易保或 大生 、 信生 、 杀菌优 、 贝佳 、 力 菌立灭 、 强力轮 纹净 、 多氧清 、 扑海 因 、 多抗 霉素等 ( 菌剂要交 杀
[] 建梅 , 崇 辉, 秀 东, . 西 关 中地 区 红 富 士 苹 果 适 宜 双 层 纸 2魏 范 齐 等 陕
下特点 : 发病早、 ① 扩展流行快。 抗药性强 。 ② 经多年生
产 经 验 证 明 : 尔 多 液 对 以 褐 斑 病 为 代 表 的早 期 落 叶 病 波
具有特别 明显 的防治效果 , 对苹果魔点落 叶病几乎没 但
有杀菌效果 。③ 病斑多并有扩展联片的现象。5月下旬
基 阿维菌素 。同时再加入奇蕊 氨基酸钙 、 氨基酸螯合钙
锌 钾 、A 0 0 宝 、 林 高 效 钙 、 钙 宝 等 补 钙 肥 。 C20 钙 美 氨
7 适 时 分 期 采 收
立 灭等 。杀虫 剂可选 用康庄 2 % 5 灭幼 脲 、 阿麦尔 ( 毒死
蜱)抗虫敌 ( 氰菊酯 ) 。 、 溴 等
6 2 开 花 前 后 的病 虫 防 治 .
21 02年第 0 期 5
苹 果斑 点落 叶病发生 与防治
高卫 彬 许 刚 赵 景 荣 刘全 信 。 ( . 县 林 业 局 , 南 商丘 1睢 河 4 6 0 ; . 昌县 林 业 技 术 站 , 南许 昌 7902许 河 410 ) 6 0 0;
摘
要 : 据 对 苹 果 多年 的 研 究 , 别 是 苹 果 斑 点 落 叶 病 的 病 状 、 原 以及 发 病 规 律 , 总 结 出苹 果 斑 点 落 叶 病 根 特 病 并
苹果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苹果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作者:曲小生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3期近年来,我国的果业发展越来越快,同样我国对苹果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苹果的种植非常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适合种植苹果,在苹果种植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病虫灾害,来影响果树的产量,造成经济损失。
以下这篇文章讲的是果树的常见的病虫灾害和防治措施。
1、苹果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①斑点落叶病苹果树的斑点落叶病是非常常见的,在我国广大地区都可以见到,特别是我国的河南地区最容易出现此病。
症状是危害果树的叶片,在叶片上会产生一个2mm左右的褐色小斑点,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褐色的点开始不断的变大,叶子的中心会出现同心轮纹。
防治措施:在病发比较严重的地区,我们要特别处理,尽可能的去选择抗病性比较好的果树苗进行栽培。
还要保持好院内的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只有干净的环境才可以得到安全无病害的果树。
在秋季要及时清理落叶,避免病害的传播。
在进行土壤的耕作时,最好进行深耕,这样会使得土壤得到足够的空气,通气性较为良好而且还可以蓄水。
根据栽培的季节和气候原因,以及土壤的湿度和含养分的多少来定播种时间。
播种之前要先确定播种的时间,各地视自身情况和气候所确定播种的日期。
但是在幼苗时期要进行通风管理,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病虫等疾病的产生,尤其是鼠害和草害,要及时进行预防喷药。
②炭疽病炭疽病也叫“苦腐病”,是一种真菌型的病害。
在炭疽病感染的最初阶段,在苹果的果面会出现一些淡褐色的类似斑点的凸起,这些凸起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变大,在感染病毒后期的时候,这些苹果的果肉就会变得腐烂,如果遇见空气比较潮湿的天气,就会流出一些红色的黏状物。
炭疽病不仅会危害果树,还会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也是苹果树病害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
防治措施:先找到病发的源头,遵循从源头上找原因进行防治的原则,在清理果园时要及时的把一些感染病毒的果实和一些已经枯萎的树枝、枝叶等清理干净,还有那些感染比较严重的苹果树要采取更直接的方法,可以直接把感染病毒的树枝减掉或者给果园及时的通风,增加果园的空气流通性和透光的性能。
苹果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大发生原因及对策
斑点落 叶病 和褐 斑病 最 常见 、 害最 严重 。 危
1 主要 症状 1 褐 斑病 . 1 褐斑 病 主要 危 害老 叶 、 实 。 果
2 发病 规律
褐 斑病病 菌 以菌 丝体 或 分生孢 子盘 ( ) 落叶 器 在
1】 叶片 .. 1
危 害 叶片 时 , 斑 为暗 褐色 ,边缘不 整 病
而 多和 雾露 重 的年份 , 病早 、 期长而 重 , 出现病 发 病 常 害流行 。徐 秉 良等 … 究 发现 , 果斑 点落 叶病菌 的 研 苹 分生孢 子 萌发温 度 范 围在 5 3 ~ 5℃,最 适萌发温 度 为 2 5℃; 当相对 湿度 高于 8 %时 , 子萌发率逐渐提 高 。 5 孢
渐扩 大 为圆型或 不 整形 , 斑褐 色 、 陷 、 面 散生 黑 病 凹 表
色 小粒 点 。病斑 下 1 2mm 深 病部 果 肉褐 色 , 死组 - 坏 织 不深 、 海绵状 、 软腐 。 不
1 . 斑点 落叶 病 2 主 要发 生 在嫩 叶上 ,特 别 是 展 叶
2 0d左右 的嫩 叶最 容 易受 害 , 也能 危害 嫩枝 和 果实 。
1 . 叶 片 发病 初期 , .1 2 叶片 上 出现 褐 色近 圆形 小斑 点, 直径 2 3mm, ~ 病斑 周 围有紫 红色 晕 圈 , 边缘 清 晰 , 条件适 宜时 , 斑逐渐 扩 大 , 径 为 5 6mm, 病 直 - 红褐 色 , 边 缘 为紫褐 色 。有 时病 斑 中央 有 一深 褐色 小 点 , 围 外
76 0 ; 1 0 0 2延 安 市 果树试 验 场 )
文 章 编 号 : 10 -4 2 (o 1 40 0—3 0 69 0 2 1)0 ・0 90
延 安苹果 产业 发展 迅速 , 已成 为发 展地 方经 济 的 主 导产业 。 而 , 几年 苹 果早 期落 叶病 多 次大 流行 , 然 近
甘肃天水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9.12病虫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是苹果树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嫩梢和果实。
严重时常造成苹果园早期落叶和树势衰弱。
甘肃天水产区近年来发生十分严重,秦州区发病株率高达90%,严重影响了苹果产量和品质。
1受害表现1.1叶片受害表现主要危害叶片,嫩叶上发生较重。
先在嫩叶上产生褐色至深褐色,直径2~3m m 的圆形斑点,病斑周围常有紫色晕圈,边缘清晰。
随气温上升,病斑直径可扩大到5~6m m ,呈深褐色,有时数个病斑融合。
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黑绿色至暗褐色霉状物。
发病后期,病斑常被其他真菌二次寄生,中央呈灰白色,并长出小黑点,有的病斑脱落,叶片穿孔。
幼叶发病严重时,扭曲变形,全叶干枯。
病害流行与叶龄有关,幼叶易被侵染,30天以上老叶一般不再受侵染。
1.2果实受害表现幼果染病,果面出现黑色斑点或形成疮痂。
遇高温时,易受二次寄生菌侵染致果实腐烂。
2发病规律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
第2年苹果展叶期借雨露雾水萌发,随风雨或气流传播,侵染幼嫩叶片。
病菌从侵入到发病需要24~72小时。
在15~31℃温度范围内,潜育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生长期田间病叶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
每年有两次侵染高峰,6月上中旬为春梢叶片侵染高峰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秋梢叶片侵染高峰期。
6月中下旬发病急,7月雨季来临后进入发病高峰期和大量落叶阶段。
3影响因素3.1管理水平管理水平高的果园树体强健,园内通风透光良好,发病轻。
管理粗放,通透性差,树体衰弱,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有机质含量低和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的果园偏重发生。
3.2气候条件6月份降雨量与该病流行密切相关。
6月份降雨多的年份,病菌孢子可形成二次侵染,果树感病指数高,危害范围大。
3.3品种差异栽培品种不同,感病程度有差异。
元帅系品种易感病,富士系品种次之,乔纳金比较抗病。
3.4果袋质量使用低档果袋,袋子的透气性差,袋内高温高湿,降雨后纸袋破损严重,病菌危害果面而造成小黑点,影响商品率。
怎样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
体生长与结果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此时, 如果管理不
当, 极易 出现大 小年 结果现 象 。修 剪 重点 是回缩 和调 整 结果枝 组 , 疏 除过 密 的枝 组 。对主 枝上 过大 的枝组
一
高标准整地 定植前 1 年冬季, 对园地深翻 8 0 c m,
打破 犁地 层 , 黏 重土 进行 压沙 改 良。6 6 7 m 施腐 熟鸡 粪2 5 0 0 k g 。选用 砧 木 为 山定子 的 2年 生优 质壮 苗 ,
位, 还要辅以夏剪加以调整 。
苹果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周祥云,王 萍,邢相正,刘传燕,樊秀京
( 山东省 日照 市 东港 区林 业局 2 7 6 8 0 0 )
苹果盛果期树修剪技术
吕晓 丽
2 0 0 8年 引进 红 将 军苹 果 建立 示 范 园,进 行 了早 期丰 产优 质 栽 培试 验 , 实 现 了 2年 结果 , 3 、 4 、 5年 生
即产生分 生孢 子, 这些 分 生孢 子可再 侵染 。此病 喜侵 染3 5 d内的嫩 叶 ,尤其 是 2 0 d内的新 叶。病 原菌 的 潜 育期很 短 , 只 有数 小时 。 8月 高温 多雨 , 新梢 叶片发 病严重 , 造成 大量落 叶 。9月下旬病 害停 止发 展 。苹
以复壮 其长 势 。剪 口部 位 应 留上 枝上 芽 。使每 个 枝 组在 其应 有空 间 内缩缩放 放 , 反复更 新结 果 , 以保持 枝 组密度 合理 、 长 势 中庸 , 维持较 强 的结果能 力 。 3 调整 花枝 比例
分批 处理 , 一次不 能 处理过 多 , 否 则树体 返旺 。二是 处理 时应 采取 疏缩 相结 合 的方法 , 不要一 味疏 除 。 1 . 2 开天 窗 落 头开 心 。落 头 开心前 要做 好落 头准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菌 繁 殖 量 大 , 病 周 期 缩 短 , 梢 部 位 嫩 叶 感 病 严 3 防 治 技 术 发 秋 1 加强 管 理 , 强 树 势 , 高 树体 抗 病 性 。 ) 增 提 2 及 时 夏 剪 。7月 份 及 时剪 除 树 冠 内膛 无 用 的 )
色小 点 或 具 同 心轮 纹 。后病 斑 扩 大为 不 规 则 形 , 部
田问 发 病 的 早 晚 、 重 与 春 夏 季 降 雨 量 、 气 轻 空
相对湿度、 叶龄 及 品种 感 病性 有 关 。苹 果 树 展 叶 前 后 叶 片正 处 于 幼 龄 期 , 果 此 时雨 水 多 、 气 湿 度 如 空 大 , 发病 早 , 则 病情 发 展 快 。夏 秋 季 有 时短 期 无 雨 ,
分 或 全 部 变 为 灰 白色 , 上 散 生 数 个 小 黑 点 , 的 其 有
病 斑破 裂 或 穿 孔 。 气潮 湿 时病 斑 的正 反 面均 可 出 天 现 墨 绿色 至 黑 褐色 霉 层 , 即病 菌 的 分 生孢 子 梗 和 分 生孢 子 。 高温 多雨 季 节 老 叶病 斑 扩大 为 不 规则 形 大 斑, 长达 数 厘 米 , 叶片 局 部甚 至 大 部 变 为褐 色 , 以至
4 药 剂 防 治 。 根据 春 季 降 雨 情 况 ,从 落 花后 )
1 - 5天 开 始 ,预 防 和 控 制 病 害 发 生 ,保 护 春 梢 01 嫩 叶 。 药 剂 可 选 用 l %多 抗 霉 素 可 湿 性 粉 剂 O
1 0  ̄1 0 倍 液 , 7 %丙 森 锌 ( 泰 生 ) 湿 性 0 0 0 5 或 0 安 可 粉 剂 60倍 液 , 8 %代 森 锰锌 ( 生 M 4 、 克 、 0 或 0 大 一 5喷 新 万 生 等 ) 湿 性 粉 剂 1 0 液 , 6 . % 代 森 可 0倍 0 或 85 7
苹果斑点落叶病综合防治与用药关键技术
苹果斑点落叶病综合防治与用药关键技术作者:李素珍马磊来源:《西北园艺·果树》2020年第03期苹果斑点落叶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
该病害在我国苹果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树体生长、花芽形成、果实膨大和来年产量与品质。
生产上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适用药剂认识不够清楚,用药种类、施药时机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导致病害防控失败,而且还增加了用药成本。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甘肃庄浪苹果产区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控经验,总结了苹果斑点落叶病综合防治与用药关键技术。
1 病害发生规律苹果斑点落叶病又叫褐纹病。
主要危害叶片,尤其是展叶20天内的幼嫩叶片;还可危害叶柄、1年生枝条和果实。
叶片染病,初发于5月上旬,开始时出现直径2~3 mm的褐色圆形病斑,后病斑逐渐增多或扩大,形成直径5~6 mm、边缘紫褐色的病斑,病斑中央常有一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
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长出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后期灰斑病菌分生孢子器二次寄生于病斑上,使病斑中央变为灰褐色至灰白色,有的病斑破裂或穿孔。
遇高温多雨季节,病斑迅速扩大,呈不规则形,病叶部分或大部分变褐。
发病严重的幼叶由于生长受阻,往往扭曲变形,全叶干枯。
夏秋季节,病菌可侵染叶柄。
叶柄染病,产生直径3~5 mm的椭圆形暗褐色凹陷斑,染病叶片随机脱落或自叶柄病斑处折断。
枝条染病,在徒长枝或1年生枝上产生直径2~6 mm边缘裂开的褐色或灰褐色病斑,芽周变黑,凹陷坏死。
轻度发病枝条只皮孔裂开。
果实染病,产生黑点型、疮痂型、斑点型和果点褐变型4种症状类型,其中斑点型最为常见。
初期多在幼果的果面上产生黑色发亮小斑点或锈斑;6月中旬至8月上旬被侵染果实呈褐色瘪蔫状,病斑直径2~3 mm,有时可达 5 mm,并易在病健交界处开裂。
近成熟期的果实上多为褐色病斑。
贮存期病果病斑扩大或缓慢腐烂,遇高温时易受二次侵染致果实腐烂。
病菌以菌絲在芽外部鳞片到内部叶原体上越冬,叶芽是重要的初侵染源。
苹果斑点落叶病
北京平谷苹果斑点落叶的发生特点及防治一、发生为害:叶片被害为主,严重时果实、新梢、叶柄、果柄都受害。
是苹果树叶片的头等病害,严重病树落叶近90%,8月份出现二次发芽、开花,使树势极度削弱,诱发腐烂病等枝干病害加重。
二、为害症状:1、叶片:典型症状为红褐色斑,长径5-6mm,短径2-3mm,叶片上有多个病斑。
病斑隐约可见病组织的颜色深浅有别。
嫩叶产生黑色坏死病斑、病斑处生长停止,常致叶片扭曲、畸形。
叶柄部被害出现黑色斑。
2、果实:幼果被害后,果面及果柄产生褐色小斑点。
病菌侵染果心,果心长灰褐至黑褐色霉。
3、新梢:新梢被侵染后产生较大长形黑色斑。
三、病原菌:是半知菌中的链格孢属真菌。
学名为Alternaria mali Roberts。
1987年北京地区致病菌经人工接种试验确定为强毒株系,暂称Alternaria mali SS。
强毒株系侵染能力强,产生毒素、为害加重,被害叶片易脱落。
四、侵染循环1、病菌越冬、初侵染源:病落叶、病枝梢及芽鳞片上的菌丝体越冬,次春4月中下旬越冬病菌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是初侵染源。
2、病菌传播:主要通过气流传播。
田间孢子捕捉数量从4月下旬至5月上升快,7-8月最多。
3、病菌侵入:病菌从嫩叶、幼果、新梢表面直接侵入;微小伤口更易侵入。
成熟老叶片病菌不易侵入。
4、潜育期:嫩叶3-5天。
5、再侵染:当年被害叶片长出的分生孢子可进行新的传播、侵染。
1年中有多次再侵染。
五、诱病因素:1、降雨:4-5月份降雨早晚、次数、降雨量决定病菌繁殖数量及侵染春梢叶片的多少。
6月底—8月份降雨次数、降雨量决定秋梢叶片病害轻重。
2、品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红星元帅系、青香蕉、印度等品种高度感病,富士、金帅系各品种感病。
3、树势:树势强壮发生较轻;速效氮肥施量多易发生较重。
4、通风透光:果园郁闭,病情易重。
六、本病害特点:1、致病菌为强毒株系,侵染能力、为害能力均强。
2、病菌潜育期短,再侵染次数多。
苹果斑点落叶病症状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方法
苹果斑点落叶病症状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方法苹果斑点落叶病又称褐纹病,在各苹果产区都有发生,以渤海湾和黄河故道地区受害较重。
下面我们介绍苹果斑点落叶病症状有哪些,以及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方法,供参考。
一、苹果斑点落叶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造成早落,也危害新梢和果实,影响树势和产量。
叶片染病初期出现褐色圆点,其后逐渐扩大为红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部中央常具一深色小点二、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预防斑点落叶病在春梢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和秋梢期(6月底至7月中下旬)发病重。
实践证明,通过喷药,预防初侵染,对控制后期发病十分重要。
一般采取如下措施:在发病前,靓果安按800倍液稀释喷酒,15天用药一次。
1、往年病情发病轻的果园,使用靓果安400-600倍液稀释喷施。
2、往年病情发病轻的果园,使用靓果安600倍液+速净600倍液进行喷施。
从花后7~10 天开始一直到果实成熟期(11月份),必须坚持每10~15 天内喷1次药。
三、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方法1、严格清园秋冬认真扫除落叶,剪除病枝,集中烧埋。
发芽前喷40%福美砷可湿粉100倍液,铲除病源。
2、加强预测预报可用袍子捕捉器监测。
做法是用载玻片涂凡士林,绳拴悬挂于树枝上,距地1.3~1.5米,按地块近四角处及中心位置挂5片,每3天换1次,取下于显微镜下检查。
孢子高峰日第四天,可见病斑小米粒大小。
高峰日后第七天,田间发现第一块病斑,即应打药防治。
3、药剂防治重点保护早期叶片、立足于防。
第一遍药应在5月中旬,7天后喷第二遍药。
6、7、8月中旬再各喷一遍药。
注意多药交替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斑点落叶病Apple Alternaria Blotch1956年在日本岩手县南部地区首先发现苹果斑点落叶病,2年后扩大到全县,以后在长野、青森、福岛、秋田等县也先后发生危害。
我国自70年代后期开始有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危害的报道,80年代以来在渤海湾、黄河故道、江淮等地的苹果产区普遍发生,成为目前苹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许多苹果园病叶率高达90%以上,落叶率为20%~80%,造成当年果个小,严重影响树势和次年的产量。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嫩枝及果实。
叶片发病后,首先出现极小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直径3~6mm的病斑,病斑红褐色,边缘为紫褐色,病斑的中心往往有1个深色小点或呈同心轮纹状。
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可见墨绿色霉状物。
发病中后期,病斑变成灰色。
有的病斑可扩大为不规则形,有的病斑则破裂成穿孔。
有时,在后期灰白色病斑上产生小黑点(二次寄生菌)。
展叶20d内的嫩叶最易受害,在高温多雨季节病斑扩展迅速,常使叶片焦枯脱落。
内膛的一年生徒长枝容易染病。
染病的枝条皮孔突起,以皮孔为中心产生褐色凹陷病斑,多为椭圆形,边缘常开裂。
果实受害,多以果点为中心,产生近圆形褐色斑点,直径2~5mm,周围有红晕。
病斑下果肉数层细胞变褐,呈木栓化干腐状。
幼果和近成熟的果实均可受害发病,出现的症状不完全相同。
病果往往受二次寄生菌侵染而发生腐烂。
病原学名:病原为链格孢苹果专化型Alternaria alternata f.sp.mali,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
异名有:A.mali Roberts,Phyllosticta pirina Sacc.,A. tenuis f.sp.mali,Phyllosticta mali。
在苹果斑点落叶病研究的前期国外将其病原菌定为A. mali的强毒株系。
李多川、张天宇等(1993)将其学名修正为A.tenuis f.sp.mali;日本的霜村等(1993)认为病原应为A.alternata的一个致病型;朱虹(1995)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斑点落叶病菌在形态、生物学特性和侵染规律上与日本报道的基本一致,当属同一种,因此将其定为A.alternata f.sp.mali。
以往认为Phyllosticta pirina是可导致斑点落叶病的一个独立致病菌,但近期的研究认为它是寄生在苹果斑点落叶病病斑上的二次寄生菌。
病原形态: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束状,暗褐色,弯曲多胞,大小为16.8~65.0μm×4.8~5.2μm。
分生孢子顶生,5~13个(通常5~8个)串生,形状变化极大,为倒棍棒状、纺锤形、卵圆形、椭圆形或近圆形,有的分生孢子先端有喙,有的则没有。
分生孢子为暗褐色,有1~7个横隔,0~5个纵隔。
孢子大小变化也很大,为5.0~20.0μm×10.5~60.0μm,表面光滑或有小突起。
病原生物学: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5℃,适温28~30℃;pH范围为2~10,最适为pH7。
分生孢子形成以及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与菌丝生长的大体一致。
朱虹(1995)试验表明,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于15~30℃均可萌发,其中以24~28℃下萌发率最高。
在碳素营养上,病菌通常无选择性,在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上菌丝均生长良好;在氮素营养上,以硝态氮为好,也能有效地利用天门冬素。
有研究发现,病菌在光照条件下比光照-黑暗交替和黑暗条件下生长速度快。
另有人研究发现,黑光灯(光波长360~400nm)照射能促进产孢,而自然散射光则抑制产孢。
孢子在清水中发芽良好,在苹果组织(果实和叶片)液中的萌发率更好,说明苹果组织液对孢子萌发具有激发作用。
病原菌生理分化:研究发现,不同菌株的致病能力有很大差异,有的致病能力极强,甚至在无伤接种情况下,也能使过去认为的抗病品种如红玉、金冠、国光等感病;致病能力弱的菌株只能在有伤的情况下才能使上述品种感病。
这说明,在链格孢苹果专化型中可能存在生理分化现象,而且随着栽培品种的变化,可能会出现致病力不同的新的生理分化型。
对胶东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标样进行了病原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获得了2个不同菌系,标记为A1和A2。
两者在形态上无显著差异。
在PDA培养基上,A1菌落正面墨绿色,气生菌丝很少,大量产孢;A2菌落正面灰白色,气生菌丝旺盛,产孢量少,一般为A1的1/5左右。
孢子悬浮液无伤接种红富士、金帅、新红星3个品种的新梢叶片,发现A2的致病性显著强于A1。
调查发现田间不规则大型枯斑多由A2所致。
研究中还发现,A1菌系的分离频率明显高于A2,而且比较稳定,A2菌系在黑光灯连续照射下易向A1变异。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内存在生理分化现象,且极具有变异性。
病原菌致病性:病菌对苹果的致病性主要是产生致病毒素和一些酶类。
链格孢苹果致病型能产生多种真菌毒素,其中主要是寄主专化性毒素AM-Ⅰ、AM-Ⅱ和AM-Ⅲ。
有人研究发现,病菌分生孢子在培养滤液中能产生AM-Ⅰ,而且粗毒素液中不但含有寄主专化性毒素AM-Ⅰ,还含有非寄主专化性毒素AOH和AME,后者对5种作物种子的胚根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可使桃、梨、杏、楸子、苹果、黄瓜、白菜等多种植物刺伤叶片的伤斑扩大。
一些研究表明,病菌的培养滤液(含AM-毒素)在苹果叶片上可引起与病菌接种相同的坏死现象,而且在不同抗性品种上的反应也与接种病菌的反应一致。
同时,当使用病菌的无毒力菌系的孢子接种感病苹果品种时,出现的病斑数仅为0.5个/cm2,而与AM-毒素共同接种时,出现的病斑数则为40.8个/cm2,说明AM-毒素可能在真菌定殖和诱发病害上具重要作用。
通过对用AM-素处理的寄主组织生理和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发现,AM-毒素在寄主细胞上有两个主要初期作用位点:一个是质膜,毒素引起质膜内陷和细胞壁的降解,导致细胞电解质渗漏增大;另一个是叶绿体,毒素造成质体片层的分离或形成泡囊,影响光合过程中的CO2固定能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致病机制上,AM-毒素对质膜的影响是主要的。
研究发现,病菌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等4种果胶酶,其中PG活性最高。
把果胶酶接种在苹果叶片上,能使叶片细胞可溶性糖含量增大,造成叶片浸解。
可见,除毒素外,果胶酶也是苹果斑点落叶病菌使寄主罹病的因素之一。
病害循环初侵染: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初侵染源比较广泛,但主要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落叶上、一年生枝的叶芽和花芽以及枝条病斑上越冬。
在辽宁兴城地区,落叶上的病斑于4月下旬(田间平均气温12.8℃左右,有少量降雨后)开始大量形成孢子,直到6月中旬田间新梢病叶率达20%时仍可产生孢子。
这些孢子的发芽率为76.9%~97.3%,有很强的致病性。
吴桂本等(2000)研究发现,在山东胶东地区,早春叶芽、花芽和皮孔的带菌率分别是82%、60%和6.1%,花芽的外层带菌率高于内层。
由叶芽等部位分离到的病菌经回接致病测定表明其均有致病能力。
传播:越冬的分生孢子以及病菌越冬后产生的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
侵入与发病:分生孢子传播到达苹果叶片等侵染部位后,一般在日平均气温达15℃以上,遇雨或叶面结露时,孢子的多个细胞便可同时萌发。
产生的菌丝在叶片上生长非常旺盛。
菌丝体不仅在叶片的表面生长,而且可侵入寄主的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小叶脉细胞内以及各组织细胞的间隙。
病菌侵染可能以产生的寄主专化性毒素为始动因子,使寄主细胞受到某些生理障碍后,菌丝产生果胶酶直接分解细胞壁,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并通过表皮细胞进入叶片内部组织。
除直接侵入外,也可从气孔侵入。
据研究,病菌从侵入到发病大约需要24~72h。
在15~31℃内,潜育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田间自然发病始见于4月下旬,5月下旬若遇雨便可形成当年第一个发病高峰,至6月中下旬即可造成严重危害。
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由于秋梢的大量生长,病害发生达到全年的高峰,严重时常出现大量病落叶。
再侵染:生长期田间病叶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
在山东胶东半岛,一般年份,树上病叶在5月底至6月初之后形成分生孢子,以后产孢病斑数量不断增加。
7月中旬田间有一次明显的孢子散发高峰,以后有所下降,到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叶片病斑上仍有1次产孢高峰,以后开始下降。
在辽宁兴城地区,一般年份,6月初开始形成分生孢子,以后数量不断增多,7月份是产生病原孢子最多的时期,8月份产孢量开始减少,之后虽然仍有产孢,但不再出现产孢高峰。
在一些特殊年份,情况会有较大差异。
例如在山东省胶东地区,1997年是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年,田间孢子形成晚(7月5日前后),数量少,且无明显高峰。
发病条件此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叶龄和苹果品种的抗病性。
气候条件:许多调查和研究表明,病害发生的早晚与轻重,取决于春秋两次抽梢期间的降雨量以及空气相对湿度。
首先,降雨影响分生孢子的形成和散发。
田间孢子消长与降雨量、降雨次数有密切关系,孢子散发的高峰期一般出现在雨后5~10d内。
在山东省胶东地区,1998年6月5日降雨25mm,6月10日即出现1次孢子散发高峰,孢子量每视野3.8个;6月20日降雨48mm,6月30日孢子量达到每视野6个;7月10日降雨95mm,7月15日孢子散发量高达每视野7.9个,为全年最高峰;8月15日降雨22mm,8月20日出现1次小高峰;8月25日降雨超过160mm,9月5日又出现1次孢子散发高峰。
如果分生孢子散发高峰正值春秋两次抽梢期(叶片感病期),则可引起病害大发生。
现以高感品种新红星为例。
在辽宁兴城地区,1988-1990年3年中,1990年为病害大流行年,该年5月上旬降雨37.3mm,中旬46.6mm,下旬33.2mm,空气相对湿度5月上旬为79%,中旬为65%,下旬为75%,此时正值叶片容易感病期,故而发病早而且发展快,5月中旬即出现病叶,下旬病叶率达20%。
6月上中旬有较大的降雨量和较高的空气湿度,致使6月中旬病叶率高达70%,而到7月中旬病叶率高达90%以上,大量叶片开始脱落,到8月上中旬80%的树叶因病脱落。
1989年是病害轻度发生年,该年5月上旬降雨0.2mm,中旬22.5mm,下旬3.6mm,空气相对湿度5月上旬仅为45%,中旬为66%,下旬为54%,田间开始出现病斑的时期推迟到5月下旬。
6月上中旬有一定降雨,空气相对湿度有所升高,6月中旬病叶率才达到20%,到下旬也仅为40%。
7月上旬有较大的降雨和较高的相对湿度,但因春梢叶片多已老化,直到7月下旬病叶率才达到70%。
再如在山东胶东地区,1997年4~6月3个月降雨量仅有71.1mm,整个春梢嫩叶上很少见到病斑。
7月中旬以后,降雨频繁,又值秋梢抽梢盛期,8月底百叶新侵染病斑竟高达146个,成为全年侵染高峰期,以后随着秋梢停长及雨量减少,新侵染病斑数趋于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