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解剖学
口腔颌面部解剖学理论和基础
淋巴组织
环形淋巴结 腮腺淋巴结 上下颌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
纵行淋巴结 颈浅淋巴结 颈深淋巴结
• 腮腺 • 颌下腺 • 舌下腺
涎腺
腮腺
主要为浆液腺体,位于两侧耳垂前下方和颌后窝内 1 面神经:分支将其分为浅、深叶。 2 腮腺导管:颧弓下一横指,开口于正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
侧黏膜 体表投影:耳垂到鼻翼和口角中点连线的中1/3段
口腔颌面部解剖学理论和 基础
口腔颌面部范围的划分
• 现代口腔颌面外科对口腔颌面部范围的划 分
发际
• 上颅底 • 下颈部 • 两侧达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
锁骨
• 固有口腔 • 口腔前庭
口腔
颌面部
• 上界: 颌部发际 • 下界: 舌骨水平 • 左右界:颞骨乳突垂直线
颌面部分区
• 以经过眉间点、鼻下点的二水平线为界, 可将颜面部分为三等份:
颌下腺
主为浆液, 少量粘液, 位于颌下三
角, 导管开口于 舌下肉阜
口底血管神经与颌下腺导管
舌下腺
舌下腺囊肿 潴留性囊肿 炎症、损伤
翼外肌
• 在开口运动时牵引下颌骨前伸和侧向运动
头颈部血管
动脉 主要来自颈外动脉 1 甲状腺上动脉 2 舌动脉:舌,口底,牙
龈 3 颌外动脉 4 枕动脉 5 耳后动脉 6 颌内动脉:上下颌骨
及咀嚼肌 7 颞浅动脉:额颞部头皮 8 咽升动脉
静脉
• 翼静脉丛: 可通过卵圆孔和破裂孔 等与海绵窦相通。
颊cheek
• (一)境界 • 上界:颧骨下缘 • 下界:下颌骨下缘 • 前界:唇面沟 • 后界:咬肌前缘 • (二)层次 • 1、皮肤 • 2、皮下组织:颊脂垫 • 3、颊粘膜
舌tongue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
(四)咬he关系、he与牙弓关系:临床上, 常以正中he作为判断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的 基准。在正中he时,上下切牙间中线应位 于同一矢状面上;上颌牙超出下牙颌的外侧, 即上前牙覆盖于下前牙的唇侧,覆盖度不超 过3mm,上后牙的颊尖覆盖于下后牙的颊 侧。牙弓关系的异常可表现为:he 关系的 异常,如反he、开he、深覆he 。
专业课程设置: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 学;口腔生物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牙体牙髓病学; 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预防医学;儿童口 腔病学;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口腔临床药物 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材料学.
临床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牙体牙髓病; 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口腔预防医学;儿童口腔牙 病);口腔正畸科;口腔修复科;
口腔医学教育:
国外:1839年美国巴尔第摩牙医学院—招生2人. 国内:1917年:华西协和医科大学牙医学院—川医.
1934年:上海震旦大学牙医学院,1952与上海 牙医专科学校合并—上二医.
1935年:南京中央大学牙医专科学校—四医大. 1943年:北京大学医学院牙医学系—北医.
现状: 36个口腔医学院系,42个卫校设有口 腔系.
(4)牙髓(pulp):牙髓是位于牙髓腔内
的一种疏松结缔组织,除根尖孔外,其周围 被牙本质所包围,牙髓包含有细胞、纤维 和基质。
牙髓腔:位于牙体的中部,是一个与牙 体外形相似但又显著缩小的空腔。腔的 周围为牙本质覆盖,腔内被牙髓组织充 满,髓腔朝向根颈及牙冠的一端扩大成 室称为髓室,朝向牙根的一端缩小成管 称为根管,又名髓管,根管末端开口处, 称为根尖孔,此孔为牙髓至牙周间隙的 通道。
(2)牙本质(dentin):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 体,在牙本质中央髓腔内充满牙髓组织。 牙本质色淡黄,稍有弹性,硬度比釉质低, 比骨组织稍高。牙本质含的无机物约为重 量的70%,有机物为20%,水为10%。 牙本质由基质和牙本质小管组成,牙本质 小管中有来自造牙本质细胞的细胞突,通 过此进行营养代谢。
口腔解剖学-第四章颌面部骨要点
①下颌管距骨内板较外 板近。
②下颌管距下颌支前缘 较后缘近。(除下颌孔及
其下方1-2mm外)
下 颌
管
③下颌管距下颌下缘较牙槽缘近。
2、牙力轨道和肌力轨道
牙力轨道:在下颌骨牙槽窝底部周围,骨松质包绕 该处并形成轨道,斜向后上方,通过下颌支而达髁 突,称牙力轨道,咀嚼肌通过这一轨道传至颅底。
肌力轨道:咀嚼肌收缩力直接作用于下颌骨,形 成肌力轨道,此轨道见于下颌角区,也见于喙突 向下伸延至下颌骨体。
二、鼓部
三、乳突部:外侧面
乳突部内侧面
乳 突 部 下 面
四、岩部:后面
岩 部 前 面
岩 部 下 面
小结
1. 上颌骨 2. 下颌骨
思考题
1. 试述上颌骨的形态结构。 2. 下颌骨的形态结构及薄弱部位。
近垂直的长方形骨板
•两突—喙突、髁突 •两面—内、外两面 •四缘—上、下、前、后两缘
两突
喙突(肌突) 为颞肌和咬肌附着
髁突(关节突)
•下颌头 横嵴 前斜面 后斜面
•下颌颈 关节翼肌窝
•下颌切迹
前面观
内
内
外
外
极
极
翼
肌
窝
后: 前后径5mm~8mm 内外径18mm~24mm
垂直部—鼻腔的后外侧壁
外侧面有翼腭沟, 与上颌骨体内面和 蝶骨翼突前面的沟 围成翼腭管
上缘有眶突和蝶突, 两突间有蝶腭切迹 (与蝶骨体下面围 成蝶腭孔)
水平部与垂直部连 接处有锥突
六、蝶骨
蝶骨位于颅底中央,分蝶骨体、小翼、大 翼和翼突四部分。
(一)蝶骨体:内有蝶窦。上面:垂体窝、鞍 结节、交叉沟、鞍背、后床突、颈动脉沟。下 面:蝶嘴。
《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
《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1. 颌面部的概述- 颌面部是人体头部的一部分,包括颌骨、面骨、口腔、牙齿和相关的组织结构。
- 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包括骨骼、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系统等。
2. 颌骨的解剖- 颌骨是颌面部的骨骼基础,分为上颌骨和下颌骨。
- 上颌骨位于上颌部,通过连结上齿槽骨形成上颌骨裂,与其他头颅骨骼相连。
- 下颌骨位于下颌部,是唯一能活动的颅骨,通过关节与颅底相连。
3. 面骨的解剖- 面骨位于颌骨下方,包括颧骨、眶骨、鼻骨等。
- 面骨的结构与颌骨紧密相连,共同构成面部的外形。
- 面骨的解剖结构决定了面部的外貌特征。
4. 口腔的解剖- 口腔是颌面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口腔腔隙、口腔黏膜、舌、牙齿等。
- 口腔黏膜覆盖口腔内部的黏膜组织,具有保护口腔组织的功能。
- 舌是口腔中的肌肉器官,参与咀嚼、吞咽和发音等功能。
5. 牙齿的解剖- 牙齿是口腔中的硬组织结构,用于咀嚼食物和发音。
- 牙齿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牙冠露在口腔中,牙根嵌入牙槽骨中。
- 牙齿的种类包括前牙、犬牙、前臼齿和后臼齿等。
6. 相关组织结构- 颌面部还包括颌面肌肉、颌面血管、颌面神经和颌面淋巴系统等。
- 颌面肌肉参与咀嚼、表情和发音等活动。
- 颌面血管供应颌面部的血液,颌面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 颌面淋巴系统参与免疫反应和废物排出等功能。
以上是《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的简要内容介绍。
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复杂,了解颌面部的解剖对于口腔医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额面部应用解剖及生理
第二节 口腔
第二节 口腔
❖ 口腔的生理功能:
-- 消化、感觉、辅助呼吸、构音和辅助发音。
❖ 口腔的界限:
-- 前壁:上下唇——经口裂通向外界 -- 后界:腭垂、腭咽弓、舌根——通向口咽部 -- 两侧:颊部 -- 上壁:腭 --下壁:舌下及口底
❖ 分界:
-- 口腔前庭及固有口腔
第二节 口腔
一、口腔前庭解剖标志点:
第二节 口腔
舌 背 上 的 乳 头
第二节 口腔
六、口底
第三节 牙体牙周组织
一、牙齿的发育与萌出
牙齿的发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乳牙从胚胎 第2个月开始发生,到3岁多牙根完全形成。恒牙在 胚胎第4~5个月开始发生,到20岁左右才完全形成 。
第三节 牙体牙周组织
牙齿萌出的特点
1.牙齿萌出有一定次序,萌出先后与牙胚发育的先后一致 2.牙齿萌出有比较恒定的时间性,但范围较宽 3.左右同名牙同时岀龈 4.下颌牙萌出略早于上颌的同名牙 5.牙齿数量比较恒定,乳牙共20颗,恒牙28-32颗。
与牙周组织相交通。
第三节 牙体牙周组织
五、牙周组织
1.牙龈 2.牙槽骨 3.牙周膜 4.牙骨质
2.下颌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颌内动脉的分支下牙槽动脉, 血供相对比上颌少
第一节 颌面部
下颌骨Leabharlann 下颌体:重要解剖标志:
颏孔
颏结节
下颌骨下缘
上部为牙槽突,内外 骨板均由较厚的骨密 质构成。下缘圆钝坚 实,为下颌骨骨质最 致密处。
第一节 颌面部
下颌骨
下颌支:
重要解剖标志: 下颌孔 髁突 喙突 乙状切迹 下颌角
第一节 颌面部
(三)颧骨
1.左右各一,近似菱形,位于颜面的外上部。为上颌骨与颅 骨间的重要支架,对构成面型起重要作用。分颊面、颞面 和眶面三面。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课件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口腔颌面(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即是
口腔与颌面颈部的统称。 咀嚼和吸吮功能; 吞咽和呕吐功能; 言语功能; 感觉功能; 表情功能; 唾液功能; 呼吸功能。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颜面部皮肤向不同方向形成自然的皮肤皱纹,简 称皮纹。皮纹的方向随年龄增高而有所变化。颌面部 手术切口设计应沿皮纹方向,并选择较隐蔽的区域作 切口,如此伤口愈合后瘢痕相对不明显。
第一节 口 腔
(二)固有口腔及其外表形态: 1.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腭 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 牙弓,后界为咽门。牙列及牙、牙槽骨及牙龈、 舌、腭、口底等组织器官的表面形态则构成固有 口腔的外表形态。 2.固有口腔的外表形态 主要为牙冠、腭、舌及口 底的外形。
二 、口腔组织器官的解剖生理
(六)腭
腭(palate)腭构成口腔的上界,且将口腔与鼻腔、鼻咽部 分隔开。前份硬腭的骨质部分有两侧上颌骨的腭突和腭骨水平板 组成,口腔面覆盖以致密的粘骨膜组织,后份软腭为可以活动的 肌性部分。
第一节 口 腔
(七)口底
口底(floor of the mouth)又称舌下部,为位于舌体和口底粘
二 、口腔组织器官的解剖生理
(四)咬合关系、牙合与牙弓关系 咀嚼时,下颌骨作不同方向的运动,上、下颌牙 齿发生各种不同方向的接触,这种相互接触的关系称 为咬合关系。临床上,常以正中牙合 作为判断咬合关 系是否正常的基础。
二 、口腔组织器官的解剖生理
(五)舌 舌(tongue)具有味觉功能,还能协调相关的组织器官完成 语言、咀嚼、吞咽等生理功能。
颊位于面部两侧,形成口腔前庭的外侧壁,主要由皮肤、 浅层表情肌、颊脂垫( buccal part of masticatory fat pad)、颊肌和粘膜所构成。颊脂垫与颧后及颞下脂体联为一体, 当感染时,可通过相连的蜂窝组织相互扩散。 颊肌和粘膜之间,有薄层脂肪和粘液腺组织,与颊脂垫不 相连续隔以颊肌,称为颊脂垫,它使口内颊部表面的粘膜形成由 前向后微凸的三角形,其尖端正对翼下颌皱襞(即翼下颌韧带) 前缘,大张口时,此颊脂垫尖略高于下颌支内侧下颌孔的平面, 临牙颈、牙根、牙髓腔
《口腔解剖学》教案颌面部生理
《口腔解剖学》教案颌面部生理教案名称:《口腔解剖学》颌面部生理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颌面部的生理结构及其功能。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理解颌面部的各个部位、相关肌肉、神经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为后续的口腔解剖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 了解颌面部的骨骼结构,包括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
2. 掌握颌面部肌肉的分布、功能及神经支配。
3. 熟悉颌面部血管的走行及分布。
4. 理解颌面部生理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1. 颌面部骨骼结构1.1 上颌骨1.2 下颌骨1.3 颧骨1.4 其他相关骨骼2. 颌面部肌肉2.1 咀嚼肌2.2 表情肌2.3 其他相关肌肉2.4 神经支配3. 颌面部血管3.1 主要血管走行及分布3.2 血管供应4. 颌面部生理功能及其临床意义4.1 咀嚼功能4.2 表情功能4.3 呼吸功能4.4 临床应用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模型展示颌面部骨骼、肌肉和血管的结构。
2. 邀请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进行临床案例分享,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颌面部生理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颌面部生理功能在日常生活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颌面部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颌面部骨骼、肌肉和血管的示意图,以检验其理解能力。
3. 临床实践:安排学生参观口腔颌面外科病房,观察和分析临床病例,提高其临床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口腔颌面部模型3. 临床病例资料教学时间:共计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颌面部生理的重要性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
2. 颌面部骨骼结构:讲解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骨骼的结构特点。
3. 颌面部肌肉:介绍咀嚼肌、表情肌等肌肉的分布、功能及神经支配。
4. 颌面部血管:讲解主要血管的走行、分布及血管供应。
第二课时:1. 复上节课的内容,进行课堂问答。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三、乳牙与恒牙
㈠ 乳牙
正常乳牙有20个,上下左右各5个。 从前往后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
乳尖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 乳牙自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2岁左
右出齐。
乳牙萌出时间:生后6个月~两岁半
乳牙萌出时间(单位:月)
upper
I II III IV V 8 9 18 14 24
lower 6 7
9
10
12
6
12
16
㈡ 恒牙
恒牙共28-32个,上下左右各7-8个。 从前往后分别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
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 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切牙和尖牙称为 前牙,前磨牙和磨牙称为后牙。 恒牙自6岁开始萌出,第一恒磨牙最早 萌出,称六龄牙。
㈢ 乳牙与恒牙的替换
6-12岁之间,乳牙逐渐脱落,恒牙逐渐 萌出,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牙 列中既有乳牙,又有恒牙,称为混合 牙列期。
第三节 颌 面 部
一.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
1、界线:上:鼻底;下:颏唇 沟;两侧:唇面沟。 2、标志: 1)口角:在34 34之间; 2)人中:由鼻中柱延伸至唇红 端的纵行浅沟。
处,上颌第三磨牙腭侧,腭中缝至龈缘水 平距离中、外1/3处的粘膜凹陷。深面为腭 大孔,腭前神经经此穿出。是腭前神经阻 滞麻醉的表面标志。
二.口腔的组织器官:
㈠. 牙齿:
牙齿由牙冠、 牙根、牙颈 以及牙髓腔 组成。
显露于口腔中的部分为牙冠,埋于牙槽窝 内的部分为牙根,牙冠与牙根交界的部分 为牙颈部。牙冠包括唇颊面、舌面、颌面、 近中面及远中面五个面,牙冠形态因功能 不同而异。上下颌前牙及前磨牙为单根牙 (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双根牙),磨牙均 为多根牙。
《口腔解剖学》颌面部结构教案
《口腔解剖学》颌面部结构教案口腔解剖学-颌面部结构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介绍口腔解剖学中的颌面部结构,帮助学生了解口腔的解剖学知识,包括颞骨、颞下颌关节、颌骨、上颌骨和下颌骨等结构。
教学内容1. 颞骨:介绍颞骨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以及与其他头颅骨骨骼的关系。
2. 颞下颌关节:解释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关节盘和关节腔等部分。
3. 颌骨:介绍颌骨的解剖结构,包括上颌骨和下颌骨,以及它们与其他颅骨的连接。
4. 上颌骨:阐述上颌骨的形态、位置,以及与颞骨、颌骨等结构的关系。
5. 下颌骨:描述下颌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包括咬合运动等。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口头讲解和投影仪展示解剖图像,向学生介绍颌面部结构的基本知识。
2. 示范:使用模型或解剖实物,向学生展示颌面部结构的具体形态和位置。
3. 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以促进他们对口腔解剖学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分组,让他们就所学内容展开讨论,探讨颌面部结构的重要性和功能。
2. 个人作业:布置口腔解剖学的相关练题,评估学生对颌面部结构的理解程度。
3. 考试:组织口腔解剖学的考试,检验学生对颌面部结构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解剖图像:提供清晰的颌面部解剖图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结构和位置。
2. 模型和实物:使用颌面部模型和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感受结构的形态和特征。
3. 教科书:推荐相关的口腔解剖学教材,供学生参考和深入研究。
参考资料1. 《口腔解剖学教程》2. 《颌面部解剖学导论》3. 《口腔解剖学教学指南》以上是《口腔解剖学》颌面部结构教案的内容安排,旨在通过简单易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口腔解剖学中的颌面部结构知识。
口腔颌面解剖学复习重点
口腔颌面解剖学第一章颌面部骨颌面部骨性支架是由14块骨组成,单一:下颌骨和犁骨;成对: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下鼻甲。
一、上颌骨1.上颌骨参与眼眶底、口腔顶、鼻腔底以及侧壁、颞下窝和翼腭窝、翼上颌裂以及眶下裂的构成。
2.上颌体前外面:其后界借颧突及其伸向上颌第一磨牙的颧牙槽嵴与后面分界。
上界眶下缘,下界牙槽突,内界鼻切迹。
后面:中部有牙槽孔,通过上牙槽后神经、血管。
下部有上颌结节,是翼内肌浅头的起始处。
上面:后分中部有眶下沟,向前、内、下通眶下管,出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⑴眶下管的中段一牙槽管,向下经上颌窦前外侧——上牙槽前神经和血管⑵后段发出一牙槽管,向下经上颌窦前外侧——上牙槽中神经和血管⑶眶下管麻醉可同时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及眶下神经。
眶下管长1.5cm,针尖刺入不可太深,以免伤及眼球内面:有一三角形的上颌窦裂隙通向鼻腔。
上颌窦裂孔的后方,有向下前的沟与蝶骨翼突和腭骨垂直部相接,组成翼腭管(长约3.1cm),有腭降A及腭神经通过。
(临床上通过翼腭管,施行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3.4突:额突、颧突、腭突、牙槽突。
1)额突:其上、前、后缘分别与额骨、鼻骨和泪骨连接。
2)腭突:两侧腭突形成腭正中缝,构成硬腭前3/4。
上颌中切牙之腭侧,腭正中缝与两侧尖牙的连线交点上有切牙孔。
向上后通入两侧的切牙管,有鼻腭神经和血管通过。
腭突下面的后外近牙槽突处,有纵行的沟或管,通腭大血管及腭前神经。
3)牙槽突:容纳牙根的牙槽窝,尖牙窝最深,磨牙的牙槽窝最大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围成腭大孔,一般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槽嵴顶至腭中线弓形面的中点上。
但在覆有粘骨膜的硬腭上,其表面标志则为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外1/3的交点上,距硬腭后缘前约0.5cm处。
4.结构特点1)上颌窦下壁由前向后盖过8-5|5-8的根尖,其中以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上颌窦下壁最近。
2)支柱以及支柱结构: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突支柱。
口腔颌面部解剖
.
二.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 能
摄食 咀嚼 感受味觉 吞咽 表情 辅助言语和呼吸
.
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 点及其临床意义
1.位置暴露 2.血供丰富 3.解剖结构复杂 4.自然皮肤皮纹 5.影响形态及功能 6.易波及毗邻器官
(一)乳牙
20颗,上、下颌的左、右侧各5颗
名称:中线起向两旁,分别为乳中切 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 和第二乳磨牙
萌出时间:6~8个月开始萌出,2岁左 右乳牙全部萌出
替牙期:自6~7岁至12~13岁,乳牙 逐渐脱落而为恒牙所代替,在此期口 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 牙
(二) 恒牙
共28~32颗,上、下颌的左、右侧各 7~8颗
腮腺导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 冠的颊黏膜上,呈乳头状突起
腮腺造影或腮腺导管内注射治疗时, 须经此口注入造影剂或药液
.
二、固有口腔
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
其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 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2.其外表形态
牙冠、牙列或牙弓
牙槽突、龈沟、龈乳头
硬腭与软腭
.
一、口腔前庭
口腔前庭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 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潜在腔隙。
.
口腔前庭外表形态
口腔前庭沟 上下唇系带 颊系带 腮腺导管口
磨牙后区 翼下颌皱襞 颊脂垫尖
.
系带(frenum)
包括有上、下唇系带和颊系带 制作义齿时,义齿边缘必须注意系
带的位置
.
腮腺导管口(parotid gland duct)
.
五、神经
口腔颌面部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学习_口腔医学【口腔】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00)
图1-7唇部正常的解剖结构(图1-6)
二、口腔的组织器官
(二)颊:位于面部两侧,形成口腔前
庭的外侧壁
上界:颧骨颧弓 下界:下颌骨下缘 前界:鼻唇沟,口角 后界:咬肌前缘
口腔的组织器官
(三)牙:牙体由冠、牙根及牙颈三部分组成 牙冠的形态:分为五个面,组成不同的牙冠
形态,切牙主要切割食物,尖牙撕裂食物, 磨牙研磨食物。
颞骨骨面
下颌骨喙突
翼外板内侧面
下颌升支及下颌角内侧面
翼外板外侧面,蝶骨大 翼下面
前腹起于下颌骨二腹肌 凹,后腹起于颞骨乳突
切迹
下头止于踝状突颈,上头止 于颌关节盘前缘及部分关节
囊
舌骨体中间腱
下颌骨颏棘
舌骨体前面
提下颌向上
提上颌向上,后部肌 纤维可拉下颌骨向后
提下颌向上,并有前 伸及侧颌功能
主要是张口和前伸, 单侧收缩则下颌偏向
恒牙
恒牙有28~32个。根据牙的形态特点和功能 特性,恒牙分类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双尖牙 (第一、二前磨牙),磨牙(第一、二、三磨牙 )。
恒牙32个
牙的标识和书写
以“+”符号将上下牙弓分为四区。符号的水平线
用以区分上下;垂直线用以区分左右。或以A B C D
分别代表各区,A代表右上区,B代表左上区,C代表
口腔科学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 理
第一节 概 述
一、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
颜面部的定义:上自发迹,下至下颌骨下 缘或达舌骨水平,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 突之间的区域通常称为颜面部。
口腔:位于颌面部的区域内,是指由牙、颌 骨及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 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口腔颌面部(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是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
《口腔科学基础》颌面解剖部分教案
《口腔科学基础》颌面解剖部分教案口腔科学基础-颌面解剖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颌面的解剖结构,包括面部、口腔、牙齿和相关组织。
2. 掌握颌面解剖的基本术语和解剖学特征。
3. 熟悉颌面解剖的主要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1. 面部解剖- 面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解剖结构- 面部表情肌和咀嚼肌的解剖特点- 面部神经和血管的分布2. 口腔解剖- 口腔黏膜和口腔壁的结构- 口腔舌面和颊面的特点- 口腔腺体的类型和分布3. 牙齿解剖- 牙齿的外部形态特征- 牙齿的内部结构和牙髓的组织结构- 牙齿的发育和替换过程4. 相关组织解剖- 颌骨和颅骨的解剖特征- 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牙周组织和牙槽骨的解剖学特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颌面解剖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实物展示:使用模型、标本等实物展示颌面解剖的结构和特点。
3. 图片示范:通过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颌面解剖的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解剖结构。
4. 讨论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通过互动交流加深对颌面解剖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小测验:设置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考查学生对颌面解剖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提问情况,评估他们对颌面解剖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颌面解剖模型和标本2. 幻灯片或投影仪3.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六、教学时序安排以上是《口腔科学基础》颌面解剖部分的教案安排,通过系统的教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颌面解剖的知识和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13口腔二班 YSY
解剖顺序
一、颅顶
二、颞区
三、眶区
四、腮腺咬肌区
五、面侧深区
六、颈动脉三角
七、下颌下三角
八、舌下区
九、颞下颌关节
具体操作计划
一、颅顶
1.清理毛发
2.用解剖刀刀尖在颅顶做1cm*2cm的浅切口,层层剥离,慢慢深入,观察多层
结构,注意刀尖朝外
【三层:皮肤、浅筋膜、冒状腱膜】
【五层:皮肤、浅筋膜、冒状腱膜、腱膜下蜂窝组织、颅顶骨外摸】
3.实验过程中观察神经血管束
二、颞区
1.清除颞区表面皮肤及脂肪
2.在颧弓中点上方,纵行切开颞筋膜浅层,长3-4cm,观察并清除颞区浅筋膜。
3.在耳廓上方找寻颞浅动脉和耳颞神经的远端并追踪其出处
4.在颧弓中点上方,纵行切开颞筋膜深层,长3-4cm,观察并清除颞区深筋膜。
观察颞筋膜下间隙,注意颞筋膜分两层
5.在颞线下方约0.5cm,与颞线弧形平行切断颞肌,保留起点,将其自骨面剥
离,向下翻至颧弓,寻找颞肌深面的颞深动脉和颞深神经。
小神经、小血管各保留一支,追踪并观察其是否来自上颌动脉、下颌神经
三、眶区
A、简单解剖
1.翻开上下眼睑,切出眼球周围的筋膜,找寻泪腺
2.以眶上缘、颧弓等为界限,清除眶区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上下内外四直肌
与上下斜肌
3.在眶上缘找到眶上神经血管束
往内侧寻找滑车上神经血管束
4.剪断清除眼球周围的结缔组织,剪断视神经并取出眼球
5.清理上直肌,寻找其深面动眼神经的上支
清理外直肌,寻找其内侧展神经
清理上斜肌,寻找其深面滑车神经
6.循动眼神经的上支确认动眼神经有上下两支
7.沿动眼神经下支附近寻找睫状神经节
B、精细解剖(参考实习指导)
四、腮腺咬肌区
1、清除腮腺咬肌区皮肤及皮下组织(在保留耳廓的前提下,尽量多地剥去面部皮肤。
自耳廓下方沿下颌下缘做切口直达下颌角前两横指处,再转而向上直达口角,眼鼻唇沟向上至外眼角,并将切口延伸至之前所作的颧弓上的切口尽量多地剥去面部皮肤)
2、露出腮腺被摸和咬肌膜,(腮腺被摸将腮腺分成众多小叶)【咬肌的起止点】观察腮腺间隙,及是否存在副腮腺
3、【腮腺导管穿入颊肌的角度】(在腮腺前缘相当于耳垂至口角与鼻翼中点的连线的中1/3段上)
4、观察面神经主干出自茎乳孔(在腮腺被膜3-5mm处)
5、保留腮腺导管,辨认腮腺内血管神经,并追踪颞浅动脉
6、追踪面动脉至上下唇动脉(各大于1cm)
7、沿面神经主干寻找面神经分支,追踪至第三段(面神经穿出腮腺后部分大于1cm)
(上、下颊支在导管上、下方咬肌表面)
(面神经颧支在腮腺前上极、沿颧弓下缘)
(面神经颞支在腮腺上缘、和耳屏前1.5cm处)
(面神经下颌缘支在下颌骨下缘的咬肌前下角处)
(颈支由腮腺下端分出)
8、观察腮腺床
五、面侧深区
1、将面神经翻至耳后,清除咬肌表面筋膜(保留面神经的完整性)观察咬肌的
起止、肌束走行方向等
2、去除咬肌,观察咬肌间隙:咬肌与下颌支之间的间隙
3、锯断颧弓(最大限度)
4、在下颌切迹下1cm处(下颌孔)的位置作多条横向锯路,用锥子和榔头小心
凿下骨密质(白色,骨松质为褐色)观察下牙槽神经、动脉
六、颈动脉三角
1、清除固有颈部及下颌下区域皮肤及皮下组织,见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颈
内静脉、颈外静脉、颏下动脉】
2、翻开胸锁乳突肌的上部,暴露并剪开颈动脉鞘,观察其中的条索状结构【颈
内静脉和迷走神经】
3、去除胸锁乳突肌(颈动脉三角:介于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肩胛舌骨
肌上腹之间)
4、【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下颌下腺浅部、舌下神经】
5、【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迷走神经在舌咽神经(前)与副神经(后)之间)
(迷走神经主干在颈内动、静脉之间下行)
(颈静脉孔处,迷走和舌咽神经有上下两个神经节)
(副神经分内、外侧支加入迷走神经而分布于喉)
七、下颌下三角
1、观察舌骨上肌群
观察茎突舌骨肌的舌骨端与二腹肌肌腱的关系
观察下颌舌骨肌与舌动脉的关系并观察舌动脉的各个分支
2、找到下颌下三角(介于二腹肌前、后腹、下颌骨下缘之间)
3、观察下颌下腺与下颌舌骨肌的关系
4、剥离下颌下腺腺鞘,见下颌下腺浅部
5、找出面动脉及面前静脉(在咬肌前下角的下颌骨下缘处),观察与面神经下颌
缘支及下颌下腺的关系
6、分离下颌下腺下方,将下颌下腺从二腹肌、中间腱、舌骨舌肌、下颌舌骨肌
等表面分离出来。
7、下颌下腺深方有舌下神经及其伴行静脉。
8、将下颌下腺牵向前上面动脉的近心端(在下颌下腺的后上方,二腹肌后腹及
茎突舌骨肌的上缘处)。
9、往前上方分离下颌下腺上份的深面,将下颌舌骨肌拉向前,显露由上而下排
列有【舌神经、下颌下腺导管及下颌下腺深部与舌下腺】,注意舌神经与下颌下腺导管的鉴别及交叉的形态与位置。
10、找寻下颌下神经节(舌神经与下颌下腺之间),观察舌神经、舌咽神经
与下颌下神经节的相对位置关系
11、在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之间,由上往下观察舌神经、下颌下腺导管、
舌下神经及其伴行静脉的毗邻关系
八、舌下区(待定)
1、从内面观察:
观察舌骨舌肌,切开舌骨舌肌可见舌动脉,观察其走行
观察舌下腺的位置、形态和大小,舌下腺导管的特点。
2、观察舌下腺与舌体之间的重要结构:下颌下腺导管、舌神经、导管与舌神
经的交叉、舌下动脉、舌深静脉、舌下静脉、舌下神经等的位置、走行及与舌下腺的关系。
颞下颌关节
1、划开关节囊,取出(保留完整关节头、完整关节盘的主体)【关节盘主体
与髁突的吻合程度】
2、【关节囊的附着点:前方是否跨过关节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