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也可以讲故事

合集下载

讲故事(说课稿)-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讲故事(说课稿)-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讲故事(说课稿)-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故事简介在学习数学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的难题和挑战。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喜欢数学、更加轻松地学习数学,我们今天要讲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探寻数学的奥秘。

这个故事叫做《小熊掌握时间》。

在故事中,小熊因为总是迟到而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指责,于是他开始认真地学习时间,并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掌握时间,从而再也不会迟到了。

二、说课1. 教学目标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同学们在故事中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并掌握时间的概念。

2. 教学重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增强同学们对时间的认知和意识。

3.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故事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时间的概念,以及如何让同学们能够掌握时间。

4.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解,通过带感情、情节性强的故事来引导同学们学习和掌握时间。

5. 教学准备•准备好教学PPT、讲故事的PPT;•打印好教案、讲故事的故事大纲;•准备计时器、时钟等教具。

6.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引入《小熊掌握时间》的故事情节,引导同学们感受时间的重要性,以及掌握时间的重要性。

步骤二:讲故事通过PPT展示故事情节,让同学们逐步进入故事中,并通过故事情节带领同学们一起探寻时间的奥秘。

步骤三:概括故事大意引导同学们归纳故事大意,加深对时间概念的认知和掌握。

步骤四:小组讨论及总结将同学们分组讨论所学到的知识,并对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以及正确掌握时间的方法。

步骤五:达成共识通过小组讨论和讲解,达成对时间概念的共识,并强化时间对同学们未来生活的影响和作用,提醒他们要掌握时间。

7. 教学板书设计时间事项6:30起床7:00吃早餐8:00上学12:00午餐18:00放学19:00晚餐21:00睡觉三、教学总结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我们使同学们深入理解时间的概念,并掌握了时间,提高了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技能。

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通过更多的故事和案例引导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数学课前一分钟演讲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

数学课前一分钟演讲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

数学课前一分钟演讲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嘿,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超有趣的数学家小故事。

你们知道阿基米德吗?那可是个厉害的人物啊!有一次,他所在的城市被敌军包围了,情况那叫一个危急呀!阿基米德就开动脑筋,他想啊想,嘿,还真想出办法来了!他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制造出了厉害的武器来对抗敌军。

这就好像你在玩游戏遇到难关,突然灵机一动找到了解决办法一样神奇,不是吗?
当敌人进攻的时候,阿基米德发明的武器大显神威,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这时候的阿基米德,简直就是个超级英雄呀!大家想想,如果我们也有阿基米德那样的智慧,那我们能做出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呀!
阿基米德的这个故事是不是超级精彩呢?数学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呀!所以同学们,我们要好好学习数学,说不定以后我们也能成为像阿基米德一样厉害的人呢!。

三年级数学下册《讲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讲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教师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数的分解和组合。
(2)教师用实例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明白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确保学生掌握数的分解和组合以及加减法运算。
2.教学内容: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6.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7.创设互动式课堂,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1.让学生掌握数的分解和组合,提高加减法运算能力。
教学过程: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教师给出讨论题目,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
(3)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
(4)教师选取部分小组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2.教学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过程:
(1)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言,倾听他人的意见。
(3)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反馈,纠正错误。
(4)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改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内容:通过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
(1)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3)教师总结练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
(4)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1)教师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的困惑。

小班数学教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

小班数学教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

小班数学教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数学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

数学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还有助于他们提高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小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学习热情都有待提高。

在小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在小班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

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

一些经典的数学故事虽然简单易懂,但是可以帮助幼儿激发数学兴趣。

例如,《三个小猪》是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它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几何学知识。

这个故事讲述了三只小猪建了三个房子,第一个小猪建了一个用稻草做的房子,第二个建了一个用木材做的房子,而第三个小猪则建了一个用砖头做的房子。

一天,大灰狼出现了,想要吃掉小猪。

结果,大灰狼轻易地把第一个小猪用稻草做的房子给撞塌了。

第二个小猪的木屋也被狼吹倒了。

但是,第三个小猪的砖头房子却能够经受住大灰狼的攻击,小猪也得以安然无恙。

这个故事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几何学中的三角形、正方形等基础知识。

在这个故事中,三只小猪的住所可以看作是不同的几何形状。

幼儿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能够更容易地理解这些几何形状的特征和区别。

同时,故事中的大灰狼也可以看作一个“探究者”,通过它的攻击可以带出不同形状之间的强度差异。

这样,幼儿能够在生动的情境中更好地掌握几何学中的知识。

数学故事中蕴含的算术思维同样重要。

例如,《米老鼠买蛋糕》就是一个能够激发幼儿算数思维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米老鼠在婚礼上负责买蛋糕,他先去店里看了一下蛋糕,告诉店家他要把蛋糕切成克数相等的5份、7份、9份。

店家一听,觉得不可行,但米老鼠却一口答应下来。

他把蛋糕切成了5份、7份、9份,而且每份重量都相等。

这个故事中,米老鼠要让蛋糕切成能够被5、7、9整除的克数份。

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算数思维的训练。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讲故事》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讲故事》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讲故事》说课稿一、说教材《讲故事》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九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

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而本节内容又是学习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本课内容在数与计算等内容的学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连除和乘除两步混合运算规律;能利用画图、列表的方式分析、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理提出问题,利用画图、列表分析问题,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几何直观的教学思想。

经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总结方法,应用方法,反思评价这一完整的认知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探究性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与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与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分析乘除混合运算中的数量关系。

四、说教法学法1.教法:我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时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利用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过程,实现教师主导下的学生的自主建构。

利用讲解法,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对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系统的知识结构。

利用练习法,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符号意识和应用意识。

2.学法:自主探究,有利于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思维能力获得提高。

成功的探索使其获得理智感,有益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合作学习,交流比较,质疑反思的经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合作交流同时也促进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亲自讲过故事吗?在一次语文课上,淘气和同学们要轮流讲故事,这给淘气带来了一个难题,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难题吗?愿意帮他解决吗?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讲故事》。

设计意图:用谈话的方式以及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新课的学习,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小学生数学的小故事发言稿

小学生数学的小故事发言稿

小学生数学的小故事发言稿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数学课代表小明,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数学的小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学校的数学竞赛中,讲述的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数学比赛。

故事开始的地方是我们学校的操场上,当天是一场美丽的春日,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我们全校的同学都在操场上聚集,因为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数学比赛,所有的同学都对这个活动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比赛开始前,我们的数学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思维能力,还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不要因为失败而放弃,要勇敢面对挑战。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都充满了信心,纷纷走上了赛场。

比赛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计算题。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要针对给出的问题做出选择,而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则需要亲手去计算。

我们都知道,数学比赛是非常考验耐心和思维能力的,因此在比赛开始前,我们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抓紧时间,认真地思考每一道题目。

在第一部分的选择题中,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所在,再做出答案。

有些题目看似简单,实际上却需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尤其是有些题目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答案,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晰,不被时间限制所左右。

第一部分的选择题结束后,我们开始了第二部分的计算题。

这部分题目需要我们亲自动手计算,有的是关于数学公式的运用,有的是需要我们理清思路从而做出正确的推导。

而且,计算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细节,比如对小数的四舍五入、加减乘除的运算等等,都是需要我们在比赛中仔细斟酌的地方。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时间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有些同学在做选择题时耗费过多时间,导致在计算题中时间不够用,有的同学则是在计算题中出现了一些错误,需要重新来过。

但是我们都知道,数学比赛是充满挑战的,失败和错误只是暂时的,关键是要从中吸取教训,积极地面对问题,永不放弃。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讲故事》的说课稿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讲故事》的说课稿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讲故事》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讲故事》。

本课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的初步知识,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讲故事》,主要学习除法的初步知识,包括除法的定义、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如加法、减法、乘法等,但是对于除法这种相对复杂的运算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实例和互动,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三、教学目标1. 理解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2. 能够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实用性。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难点:理解除法的定义和应用。

五、教法学法1. 教法:采用直观演示法、讲解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2.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课的主题——讲故事。

2. 新课学习: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练习。

3. 巩固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除法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5.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法:讲故事》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法:讲故事》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法:讲故事》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讲故事。

(教材第19~20页)《讲故事》是位于北师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9课时,本节主容是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运算的学习,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而本节内容又是学习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再数与计算等内容的学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比较归一应用题和归总应用题,了解其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它们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有顺序地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了解归一、归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难点:理解应该先计算的数量是“每份数”。

四、说学情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了,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运算的学习,进一步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计算,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活动中轻松学到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突出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1.回忆旧知。

请你根据学过的乘除法数量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提问。

①单价×数量=总价。

②路程÷时间=速度。

③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学生可能举例:①一个篮球50元,3个篮球多少元?②我家到奶奶家相距大约80千米,坐汽车需要2时,这辆汽车每时行多少千米?③甲工程队修一段路,每天修80米,这段路长400米,要几天修完?【设计意图:根据数量关系式写习题,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式的理解,也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2.情境引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讲故事》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讲故事》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讲故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呈现一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课程,主题是《讲故事》。

在此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教学计划。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讲故事》这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加深对故事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目标包括:1.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数量关系和逻辑顺序;2.通过比较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数量关系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探究新知: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故事中的数量关系和逻辑顺序。

3.巩固拓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数量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2.探究发现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故事中的数量关系和逻辑顺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与评价接下来,我将详细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与评价。

1.故事导入(5分钟)首先,我将讲述一个与数量关系有关的故事,例如:“小熊想要买一辆自行车,他去商店看了。

商店里有三种自行车,价格分别是100元、200元和300元。

小熊想要买一辆价格在200元左右的自行车。

那么,小熊应该选择哪一辆自行车呢?”这个故事不仅有趣,而且具有启发性,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

2.探究新知(15分钟)接下来,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自主探究故事中的数量关系和逻辑顺序。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讲故事》PPT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讲故事》PPT课件

850个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个
先求出1分钟的
5分钟 3分钟 850 ?个 850÷5=170(字)
再求出3分钟的
170×3=510(字)
笑笑每分钟讲 150 个字, 4 分钟讲完了一个故事,如 你知道吗? 果3分钟讲完。
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最早使用小 每分钟能 圆点作为小数点的是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 现在,有一部分国家用小圆点“ ·” 讲多少字 表示小数点,还有一部分国家用逗号“ ,” 呢? 表示小数点。
淘气选了一个850字的故事, 在课前试讲用了5分钟,
你知道吗?
淘气3分 圆点作为小数点的是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 钟能讲 现在,有一部分国家用小圆点“ ·” 多少个 表示小数点,还有一部分国家用逗号“ ,” 表示小数点。 字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同学们约定讲每个故事 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最早使用小 的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
4分钟
150字 ?字
150字
150字 ?字 3分钟
150字 ?字
先求出4分钟的 再求出1分钟的
150×4=600(字)
600÷3=200(字)
你有什么收 获?

数学启蒙教育故事大全

数学启蒙教育故事大全

数学启蒙教育故事大全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数学常常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学科。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引导孩子们对数学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将会变得更加愉快和轻松。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数学启蒙教育故事,希望能够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之路增添一份乐趣。

故事一,小猫咪的算术课。

从前,有一只名叫小花的小猫咪,她非常喜欢数学。

有一天,小花的妈妈问她,“小花,如果你手上有3只鱼,再捉到了2只,那你一共有多少只鱼呢?”小花想了一下,高兴地说,“妈妈,我一共有5只鱼!”小花的妈妈笑着夸奖她,“好聪明啊,小花!这就是加法的运算哦,3加2等于5。

”。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向孩子们解释加法的概念,让他们在愉快的故事情节中学会简单的加法运算。

故事二,小兔子的减法游戏。

小兔子小白非常喜欢玩游戏,有一天他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减法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小朋友手上拿着一些小萝卜,然后轮流减去一部分,看谁最后手上的小萝卜最多。

小白减去了3个小萝卜,发现自己手上的小萝卜比之前多了,他高兴地说,“原来减法也可以增加呀!”小兔子们纷纷笑了起来。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向孩子们解释减法的概念,让他们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会简单的减法运算。

故事三,小鸭子的乘法启示。

小鸭子小黄和小蓝去湖边散步,突然看到了一群鸭子在湖水中游来游去。

小黄好奇地问,“小蓝,你看,这群鸭子一共有多少只呢?”小蓝想了一下,说,“我看有5行鸭子,每行有3只,所以一共有15只鸭子。

”小黄听了点了点头,说,“原来乘法可以这样用啊!”。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向孩子们解释乘法的概念,让他们在生活场景中学会简单的乘法运算。

故事四,小熊猫的除法实践。

小熊猫小黑有一天去果园摘水果,他发现果园里有30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自己和5个小伙伴,于是他用除法算出每个人可以分到6个苹果。

小黑高兴地说,“原来除法就是把一堆东西平均分给大家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故事4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故事4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故事4则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讲故事,创设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故事,欢迎参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故事篇一六(2)班星期二下午的数学课是排在体育课后面的,有时到了上课时间,学生还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精神分散,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有一次上这节课时,我就给学生编了一个数学小故事。

结果,学生不但没有因为体育训练而影响学习,反而精神集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事实上,教材中很多应用题都属于数学故事题,但缺乏矛盾也缺乏悬念。

下面是我讲给学生听的一道数学故事题: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一只青娃爬过来安慰道:“这井壁太高了,随遇而安吧。

我在这里生活了多年,慢慢也就习惯了。

”蜗牛心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青娃那样生活在这又黑又冷的井底里!”于是问青娃道:“青娃大叔,请问这口井有多深?” 青娃说:“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纪,又背负着这么沉重的壳,怎么爬上去呢?”蜗牛沉默不语,心想我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它顺着井壁往上爬。

到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上去了。

”然而,它太累了,便决定睡上一觉。

早上醒来,蜗牛惊奇地发现自己睡着后从井壁上滑下了4米。

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

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到了晚上蜗牛睡觉时又滑下了4米。

爬呀爬,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

蜗牛爬上井台用了几天时间呢?同学们能算出来吗?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显得很激动,很想知道答案,有位学生还在日记中写到,要向蜗牛学习,学习蜗牛那种契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习上只要我们努力去学了,一天一天去积累新的知识,成功就会属于我们的。

这个故事的导入我认为起码有两个作用:1、利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设置悬念,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变被动为主动;2、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习蜗牛那种契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习上就应该一天一天去积累新的知识,忘记了就应该及时的去复习。

数列教学中“讲故事”的尝试与思考

数列教学中“讲故事”的尝试与思考

数列教学中“讲故事”的尝试与思考一、来自闲谈中的教学感悟数学课下课了,我听到有学生在闲聊:其中一人说:“福建东南电视台在组织一种趣味体育比赛,很好玩的。

比赛时把参赛队员的腿两两绑在一起,20个人19条腿,一齐往前迈。

如果配合不好,就会整列摔倒失败。

”另一个人说:“真的吗?那可太有意思了。

”我听完,马上对两位学生说:“打住,你们发现自己所说的话有问题吗?”“没有啊!”他们一齐回答道。

我只好开始启发他们的思路,说:“两个人腿绑在一起是几条腿?”“3条啊!”他们说。

“3个人腿绑在一起呢?”“4条!”“好,那20个人呢?”这时,他们才不好意思了。

20个人腿绑在一起应该有21条腿才对。

说话的人没有深思熟虑,随口说出。

听话的人也没有严谨的数学思维,被人蒙了还不全然不知。

这次师生对话成了一个契机。

我想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数列,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

若能讲解数列的有关历史、轶事,就能使学生掌握其中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好数列的相关知识。

基于此,我便开始了数列教学中“讲故事”的尝试。

二、数(shù)从数(shǔ)中生,还原一段漫长的历史数是如何产生的?如,最简单的正整数列1,2,3,…,n,…又是如何诞生的?在远古时代,古人每天出去狩猎,或进行其他生产活动的过程中,慢慢地产生了多或少的概念。

为了比较大小和多少,又渐渐形成了正整数的观念。

为了计数,古人中,有的民族(如我们汉族)用结绳的办法计数,有的民族用往瓦罐中扔黄豆的办法计数。

所以,一句话,数(shù)从数(shǔ)中生。

前一个“数”(shù)是名词,后一个“数”(shǔ)是动词。

数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们在数(shǔ)数(shù)过程中,掌握了1+1=2的概念,即后续数比前一个数多1。

这样人们就产生了正整数的概念,形成了最早的数列1,2,3,4,5,…,n,…这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三下数学讲故事数学教案

三下数学讲故事数学教案

三下数学讲故事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数学故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猴子的数学难题》2. 故事《聪明的猴子》3. 故事《猪八戒卖西瓜》4. 故事《狐狸和乌鸦》5. 故事《小兔子的数学难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讲述故事《小猴子的数学难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2. 新课:教师讲述故事《聪明的猴子》,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并讲解相关数学知识。

3.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与故事相关的数学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反馈。

4. 拓展:教师讲述故事《猪八戒卖西瓜》,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并讲解相关数学知识。

6. 作业布置:教师给出课后作业,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记录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评估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数学故事书籍或电子资源。

2. 数学题目集锦。

3. 教学PPT或黑板。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故事内容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或简单的数学问题。

2. 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

一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关于伟大的故事

一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关于伟大的故事

一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关于伟大的故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伟大数学家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令人惊叹,而且充满了智慧和坚持。

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能激发我们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

首先,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

他在公元5世纪的时候就精确计算出了圆周率的值,这在当时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祖冲之用他的智慧和毅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秦九韶。

他发现了中国剩余定理,这一定理在数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地位。

秦九韶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取得突破。

此外,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世界闻名的数学家——莱布尼茨。

他发明了计算机程序,为现代计算机科学奠定了基础。

莱布尼茨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多么重要。

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们,通过他们的智慧和努力,为数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告诉我们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同学们,数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惊喜的学科。

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些伟大数学家的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为我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我要祝愿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热爱数学,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数学教育小故事

数学教育小故事

数学教育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叫做小明的小男孩,他对数学一直都感兴趣。

不过,小明的数学成绩却不是很好,常常拿着试卷回家被父母责备。

小明很苦恼,他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提高数学成绩。

有一天,小明的数学老师给他讲了一个关于数学的小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小红的女孩,她也和小明一样,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

但小红并没有放弃,她每天晚上都坚持做数学题,找老师请教不懂的地方,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

慢慢地,小红的数学成绩慢慢提高了,最后她考了满分,成为了班级的数学小达人。

小明听完这个故事后,感到很受启发。

他决定像小红一样,坚持不懈地学习数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

于是,小明开始每天晚上认真做数学题,课余时间也积极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向老师请教不懂的地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数学成绩开始慢慢提高,考试成绩也慢慢变好了。

最后,小明考试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成绩,他高兴地拿着试卷回家,父母看到他的成绩也很开心,纷纷夸奖他。

小明觉得,只要有毅力和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小明的数学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数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毅力。

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愿每一个学生都能像小明一样,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

二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故事

二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故事

二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故事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趣味数学故事:
欧拉和马克都出生在城市,他俩决定跟随种葡萄的大伯到农家去看看。

他俩走进大伯家的园子,看到大伯的两个儿子正在园里摘黄瓜,马克看到满满一篮子的黄瓜问道:“你俩摘了多少根黄瓜?”
顽皮的小儿子没有回答却拍手唱起了童谣:“兄弟二人摘黄瓜,一共摘了七十八,哥哥多摘整八根,二人各摘多少瓜?”
欧拉一听笑道:“哈哈,小朋友考我们呢。

”他想了想说:“弟弟摘了三十五,哥哥摘了四十三。


欧拉和马克随大伯来到后园,见大妈正在河边唤鸭子归笼,欧拉热心的问道: “大妈一共有多少只鸭,我们帮你赶吧。


大妈同样也乐呵呵的唱道:“太阳落山晚霞红,我把鸭子赶回笼。

一半呆在水中叫,一半的一半进笼中。

剩下十五围着我,我的鸭子共多少?”
马克怕欧拉抢先了,连忙说:“我知道。


晚上,欧拉和马克与大伯一家围坐在葡萄架下,大伯抱来一个大西瓜,笑呵呵的递给欧拉一把切瓜刀说:“要说稀奇不稀奇,这儿有个切瓜题,三刀切成七块瓜,吃完剩下八块皮。


欧拉为难的说:“切成七块不难,可是怎么吃完有八块皮呢?”马克提示着在台上画了个三角形,欧拉看后一拍脑门说道:“我知道了!”欧拉切完瓜也不甘示弱,说道:“稀奇稀奇真稀奇,刀切西瓜有难题,一个西瓜大又圆,四刀切成九块齐,吃完却剩十块皮!”
欧拉和马克又愉快的度过了一天,躺在床上,他俩由衷的感叹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精选五篇]

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精选五篇]

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精选五篇]第一篇: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新课程的实施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思维非常活跃,独到的见解往往会出乎老师的意料。

比如:课堂上各种各样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老师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灵活巧妙地驾驭课堂。

记得有一次我讲轴对称图形时,事先布置学生课下剪一些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各种三角形、梯形等。

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剪、折、拼弄清楚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当大部分学生通过折、剪已验证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时,我也予以肯定。

突然有个学生猛的站起来说:“老师,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腿!(也就是对称轴!)”话音刚落,哗——全班学生都笑的前伏后仰,有的甚至喊:“呆子你又做梦呢?”那一刻我也愣了一下,心想这孩子又出什么洋相!同时从教近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让孩子畅所欲言!于是,我纠正了该学生说话的错误,让该生亲自上讲台演示。

唉,不错!他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确实有两条腿!(对称轴。

)这时,学生都疑惑了,急于想知道原因。

我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看一看,该生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与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大家情趣盎然,通过仔细观察,测量,讨论得出:四条对角线是它的对称轴。

我借机告诉大家:他剪的图形是菱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以后你们会学到的!一般地说,平行四边形是指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我即刻表扬了这个学生的求异精神,并要求同学们以后不要再嘲笑他,而要向他学习。

顷刻间,孩子们掌声雷鸣,受益匪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如果学生的求异出了错,也不要批评指责,而要点拨启发,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以后更能各抒已见;更能体会到成功和创造的欢乐,继续发挥创新的潜能!第二篇: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中,出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

数学有趣小故事一五

数学有趣小故事一五

数学有趣小故事一五数学有趣小故事43有趣的故事会今天下午,我一进教室,就发现教室里张灯结彩。

黑板上还写了三个醒目的大字“故事会”,旁边蜜蜂、蝴蝶、蜗牛正在花丛中玩捉迷藏呢!不一会儿,袁老师微笑着走进了教室,神秘地对我们说:“本周读书节,学校里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

下午第二节课班级里有故事会哦!这可是高年级的哥哥姐姐精心为我们准备的呢!”听了老师的话,全班欢呼起来,有的小朋友开心地跳了起来,有的拍手直说“好期待,好期待……”,还有的安静地等待着哥哥姐姐的到来。

第二节课的音乐终于响起来了,哥哥姐姐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了我们的教室。

他们讲了五个故事,我最喜欢《骄傲的天鹅》了。

讲这个故事的是一位大姐姐。

她一边讲,一边摆动着双手像天鹅一样飞来飞去,真是太迷人了。

不过,千万不能向故事中自高自大的天鹅学习。

小朋友听着一个个故事,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啧啧称赞的,还有的不知不觉地也演了起来。

哥哥姐姐们讲得绘声绘色,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

听到高兴处大家一起拍手叫好;听到伤心处一同皱起了眉头。

不过,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有趣的故事会在小朋友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数学有趣小故事44今天,爸爸要过生日,妈妈给他花了50元钱买了一个生日蛋糕,妈妈告诉我,这一个蛋糕重600克,需要分成几份,每份蛋糕重多少克,才能符合我们家的需求?我想了一想,假如把600克分成6份,爸爸和妈妈一共吃4份,我吃一份,明天再吃一份,也就是说,先切整个蛋糕的4/6,也就是重400克,最后再切两个1/6,就可以分好了。

在吃蛋糕的时候,爸爸问我每1元蛋糕重多少克,我算了一下,50÷600=600/50,也就是每12克就是1元。

今天我学到了许多,我真是太开心了!数学有趣小故事45数学Sir乃音乐爱好者也,其幽默度不亚于周星驰,至少我认为。

一日,一Student又因贪睡迟到了,而第一节恰好是数学Sir的课。

这Student战战栗栗地走进教室:“报…报告!”只见数学Sir走到他的旁边,摸了摸他的头,“含情脉脉”地说:“我等你等得花儿都谢了,我等得海儿都枯了!”台下众生倾倒一片,从那以后,班里再也没有人迟到过……又一日,数学Sir提出了一个较有难度的问题,台下一片寂静,无人敢妄自发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也可以讲故事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销售问题)教学案例与反思
在很多人眼中,数学是非常严肃和理性的,这和数学的学科特征有很大关系,数学中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无不体现着这样的思想.但是本人认为,数学教学中“理性”是必然的,“严肃”就不一定,我们通过改变教学方式让数学“生动”起来,比如说,讲故事.
故事引入是教学中常见的引入方式,但用一个完整的故事来贯穿整个课堂就比较少见.本案例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上册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中的销售问题,通过初中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角色喜羊羊和美羊羊去商场购物的故事来引出数学问题.
设计理念:
购物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经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教材中经常以具有现实生活背景的材料作为学习素材,可以对实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学生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方程以前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般采用算术法,很少采用方程来解决,所以这存在着一个转变的过程.对于一些关于本章节的准备知识可能不是很足,比如说一些关于商品销售中的基本术语,等价关系的寻找、建立不是很熟练.另外,初一学
生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接受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只能接受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的概念、术语、原理等,这就要求就是要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解.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商品销售的基本术语: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盈亏等;
2.初步掌握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3.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建立等价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展示方式: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画面1】
出场人物:美羊羊、喜羊羊、售货员.
【设计意图】采用讲故事的手法,让学生耳目一新,感觉不是在上数学课,但是会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到数学知识,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画面2】
故事背景:天气转凉了,美羊羊和喜羊羊决定去商场买几件衣服. 【画面3】
商场打出了各种促销广告(打折、降价等),让美羊羊和喜羊羊感到应接不暇.
【画面4】
美羊羊看上了一件衣服,标价是80元,售货员告诉她们可以打八折.
【画面5】
引出概念:打折即指折扣,将商品的原有价格进行百分比的换算后卖出.
给出打折后售价的计算方法:打x 折的售价=原售价×
x 10. 例如:100元的商品打九折后价钱是:100×
910=90(元). 提问:打x 折后价钱是多少?
答案:100×x 10=10x (元).
【设计意图】从现实情况引入打折的概念,自然、贴切.
【画面6】
练习1:一件商品打八折后价钱是128元,求原价是多少元? 设原价是x 元,列方程为0.8128x =.
练习2:一件商品原价150元,打折后价格是90元,求折扣为多少?
设折扣为 x 折,列方程为1509010
x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列方程求解.
【画面7】
解决前面的问题:因此,美羊羊看上的这件衣服打折后价钱是
⨯=(元).美羊羊对这个价钱仍然不满意,于是她还价:还800.864
是贵了点,50块卖不卖?
【设计意图】既解决了故事开始时的问题,又衔接了故事情节,使故事的延续顺理成章.
【画面8】
售货员:进价都要60元呢!卖64元只赚你4块钱!
引出概念:60元:进价;64元:售价;4元:利润.
【设计意图】用实际数据来表示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印象更深刻.
【画面9】
给出公式:利润=售价-进价.
练习1:某商品每件的利润是72元,进价120元,则售价是192元.
练习2:某商品原标价为160元,降价10%后,售价为144元,若成本为110元,则利润为34元.
【设计意图】用练习来巩固新知,让学生对概念充分熟悉后再具体应用.
【画面10】
美羊羊同时看中了两件衣服,一件价钱是250元,一件价钱是150元.
问题1:若第一件进价是200元,则利润为50元;第二件进价是100元,则利润为50元.
×100%
给出概念:利润率=利润
进价
问题2:两件衣服利润都是50元,利润率相同吗?
=25%;
第一件衣服的利润率为:50
200
=50%.
第二件衣服的利润率为:50
100
练习:某商品进价为50元,利润率为13%,则利润是多少元?
×100%=13%.
设利润为x元,则可列方程为:x
50
【画面11】
公式变形:利润=进价×利润率.
例题:假设一件商品的进价是40元,(1)如果卖出后盈利25%,那么商品的利润是多少?(2)如果卖出后亏损25%,商品的利润又是多少?
⨯=(元)
(1)商品的利润是4025%10
⨯-=-(元)
(2)商品的利润是40(25%)10
【画面12】
探究:销售中的盈亏
美羊羊挑了两件促销的衣服,每件60元,若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美羊羊就想: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呢?
问题1: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它的利润是多少?
答案:利润为0.25x元.
问题2:这个问题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相等关系:进价+利润=售价
问题3:怎样列方程呢?
0.256x x +=
解这个方程得48x =.
类似地,可以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 元,它的利润是0.25y -元,列出的方程是0.2560y y -=,解得80y =.
问题4: 如何判断是盈利还是亏损?
答案:两件衣服总的进价是4880128x y +=+=元,而两件衣服总的售价是6060120+=元,进价大于售价,由此可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亏8元.
【设计意图】盈亏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学生都能掌握.
【画面13】
美羊羊觉得这类问题很有趣,就叫喜羊羊再出几个问题考考她,喜羊羊给出了如下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1.选择题:某商场卖出两件进价不同的衣服,都卖了120元,其中一件盈利40%,另一件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场( )
A.不赔不赚
B.赔10元
C.赚10元
D.赚240元
2.填空题:一双鞋在进价基础上提价20%后,又以九折销售,获利20元,则进价是_____元.
3.某件衣服因季节原因准备打折出售,若按定价的6折出售,将赔20元;若按定价的8折出售,将赚15元,问:这件衣服原定价为多少元?
4.一件衣服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后因季节关系按标价的8折出售,以60元卖出,问:这件衣服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画面14】
总结:这次购物之旅,美羊羊学到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反思:
本案例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能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
1.借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角色,适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能激发、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创设“商场购物”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数学空间,体会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积累了社会知识,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购物知识和计算方法,并尝试用一元一次方程去解决问题,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在给出销售的相关概念后,均设有相应的练习来巩固新知,让学生熟悉概念后再去解决实际问题,使教学具有梯度.
5.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主要通过设置情境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充分体现的教师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