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鸟的天堂》

教材分析:

一、《鸟的天堂》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组中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这一组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了解文章段与篇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有一定内涵的句子,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鸟的天堂》共有8个生字,14个生词。全文共14个自然段,按游览顺序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这篇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是一篇培养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的好文章。这篇课文的教学,不仅对后面两篇课文的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还能使学生通过教材这个范例,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教师还可以检测学生对本组学习目标的掌握和完成情况。此外,《鸟的天堂》这一课在本册教材中还有着独特的作用,担负着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重点训练的实践任务。

二、《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准确传神,生动形象;节奏明快,情深意厚;欲扬先抑,气韵贯通,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学习本文,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提高其审美情趣。此外,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以及寄情于景等表达手法的学习,对学生的阅读和习作也有很大的帮助。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教师应遵照本组训练重点的内容来安排教学。

学情分析:

一、教师主观分析:从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学习作业以及学习成绩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做到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但是由于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全面。

二、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除此之外,他们的形象思维正不断地丰富与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但好奇心与求知欲依然很强。这些都使本课教学

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

三、学生的认知障碍:由于学生没有亲临过鸟的天堂,对大榕树的大和美缺乏感性认识,了解不多,所以很难想象作者所描绘的鸟的天堂的美丽与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其次,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榕树,对于榕树枝上又生根的特点非常好奇,因此体会榕树的特点有一定的难度。正因为学生对鸟的天堂不了解,所以他们的求知欲望才更加强烈。鉴于以上两点,我在教学中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大榕树的实景,拉近学生与鸟的天堂的空间距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了解大榕树的奇丽和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

(二)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理解重点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导入:就“天堂”二字展开,导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二)目标学习:以读为导,查阅课文相关资料,围绕疑问展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品味文本: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四)拓展训练: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并借助强大的网络优势,让学生通过为“鸟的天堂”做一个旅游广告的形式,让学生不但更深入理解文本,更超越文本回归生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二、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教学准备:

根据已制定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和教师双主的作

用,利用自制的PPT课件、课文挂图及音频软件等教学材料来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

(一)复习提问

(二)导入新课

(三)分析课文

(四)深化迁移

(五)拓展延伸

二、教师活动

(一)整体感知,激发情感

1、同学们,昨天在课堂上我们跟随巴金老先生一同去了鸟的天堂,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分别实在什么情况下有感而发的呢?谁能与作者心灵沟通,有感情地读出作者的心声?

3、“鸟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株神奇的树。

(二)品读词句,感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指名读5-9自然段,思考这株树有什么特点?

2、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株大榕树的特点的?把你感触最深的句段多读两遍,可以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3、交流:

(1)预设学生可能会首先读第7自然段,并会强调“大”字。

师:你强调了“大”字,突出榕树的特点大。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认为应该强调“一”字,谁能帮老师说说理由。(“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是啊,这句话是承接前面作者与朋友们的争论而来的,让我们先去看看他们是怎么争论的,谁来读一读5、6自然段。

从他们的争论能看出榕树的特点吗?这两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呢?指导朗读。

(2)到底是怎样的一株大榕树,让作者和朋友们如此争论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第7自然段。指名说一说。

“不可计数”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大榕树图片)指导看课件,谁能用一个词语表示大榕树的大(独木成林)。

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再引导看课件。

师:人们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株树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看这株大榕树,她是那样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齐读)

(3)请同学们闭目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颤动”什么意思?换成“抖动”行吗?想像“颤动”和“抖动”的样子,引导学生联系整个句子,理解颤动表现了新的生命虽是弱小的,但生命力是旺盛的。

师:多么旺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啊!难怪作者如此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回读)

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一段。

(4)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愿意把自己家安在这株南国的树上吗?可是作者却没有看见一只鸟的影儿。“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对吗?

让我们再次走进鸟的天堂。

(三)品读想像,渗透写法

1、闭上眼睛,听老师读11-13自然段,并展开想像。

2、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3、从中我们发现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群鸟飞出的场景)

4、谁能有感情的朗读表现鸟儿的多和自由快乐的句子?

5、“应接不暇”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查字典、工具书,也可以联系上下文。

6、“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属于什么描写呢?(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

(四)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