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及其测算方法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分析

国民经济分析

国民经济分析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国民经济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和经济学家了解国家经济的整体状况、发展趋势以及问题所在,从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概念与指标国民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通过各种经济活动获得的收入和支出的总和。

国民经济分析的基础是对国民经济的测算和统计,其中涉及到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指标。

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分析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它代表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的增长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经济活力的程度。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家人口总数之比,代表了一个人在平均条件下,所能享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水平。

人均GDP的增长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情况。

3. 劳动力就业率与失业率劳动力就业率是指从事劳动的劳动力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反映了一个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失业率则是指未就业的劳动力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是一个国家就业问题的重要指标之一。

劳动力就业率的提高和失业率的下降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国民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国民经济分析是对一国经济状况的全面评估和理解,对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 了解经济发展趋势通过国民经济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趋势,判断经济周期的阶段、长期趋势以及经济增长的潜力,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2. 分析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国民经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从而评估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的潜力,为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依据。

3. 检测经济波动和风险国民经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检测经济波动和风险,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时期,通过分析经济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预警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单元经济周期理论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经济周期的含义、阶段与种类; 2.经济周期的原因;3.卡尔多经济周期模型; 4.乘数-加速数模型一、单项选择1.经济周期中的两个主要阶段是()。

a.繁荣和萧条; b.繁荣和衰退; c.萧条和复苏; d.繁荣和复苏。

2.下列对经济周期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a.复苏,繁荣,衰退,萧条; b.复苏,繁荣,萧条,衰退;c.复苏,萧条,衰退,繁荣; d.复苏,衰退,萧条,繁荣。

3.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4.下列哪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

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b.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c.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d.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一轮一轮地减少。

5.下列哪种说法没有表达加速原理()。

a.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将导致投资支出的变化;b.消费支出的变化会引起投资支出更大的变化;c.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一轮一轮地减少;d.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

6.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a.投资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增加;b.消费品的生产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资本品,因而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导致投资支出的增加;c.投资的增加会导致消费支出的持续增加;d.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地减少。

7.经验统计资料表明,在经济周期里,波动最大的一般是()。

a.资本品的生产; b.农产品的生产; c.日用消费品的生产; d.a和c。

8.所谓资本形成是指()。

a.净投资; b.总投资; c.更新投资; d.存货的投资。

9.假定某经济连续两年的国民收入都是1200亿美元,在资本-产量比率等于2的条件下,净投资等于()。

a.1200亿美元; b.2400亿美元; c.2000亿美元; d.0。

10.已知某经济某一年的国民收入是1000亿美元,净投资为零;第二年国民收入增至1200亿美元。

Economic Cycle(经济周期)

Economic Cycle(经济周期)


1.朱格拉周期 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C Juglar)于1862年出版了 《法国、英国及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周期》一书中, 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一般 称为“朱格拉周期”。熊彼特把这种周期称为中周期, 或朱格拉周期。汉森则把这种周期称为“主要经济周 期”。 2.基钦周期 英国经济学家约瑟夫· 基钦(J· Kitchen)于1923年 提出了存在着一种40个月(3~4年)左右的小周期, 而一个大周期则包括两个或三个小周期,故称为“基 钦周期”。基钦提到,这种小周期是心理原因所引起 的有节奏的运动的结果,而这种心理原因又是受农业 丰歉影响食物价格所造成的。
cause of formation 成因



external cause 外因论Cycle stems from factors outside the economic system - sunspots, war, revolution, elections, gold, or the discovery of new resources, scientific breakthroughs 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nspot theory太阳黑子理论 Innovation theory 创新理论 Political theory 政治性理论 Internal cause 内因论Cycle comes from within the economy revenue, cost, investment in the market mechanism inevitable phenomenon. Pure monetary theory纯货币理论 Excessive investment theory投资过度理论 Theory of consumption of less than消费不足理论 Theory of Psychology 心理理论 Integrate cause 综合论

经济周期、通胀周期与股市周期

经济周期、通胀周期与股市周期
图表 02 通胀周期滞后于增长周期:2001‐2005
25
工业增加值(左) CPI(右) PPI(右)
图表 03 通胀周期滞后于增长周期:1995‐2000
15
18 16
工业增加值(左) CPI(右) PPI(右)
15
20
10
14 12
10
15
5
10 8
5
10
0
6 4
0
5
(5)
2 0 1995-01 1995-07 1996-01 1996-07 1997-01 1997-07 1998-01 1998-07 1999-01 1999-07 2000-01 2000-07
网址: 电话:(86-21)50586660 转 8638 传真:(86-21)50819897 E-Mail: dhresearch@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东海证券研究所 第四阶段,经济与通胀双双上行(2010 年一季度-)—-经济全面复苏与通 胀,政策转型,黄金时期结束,景气重归上游。 不但自 2007 年以来的本轮经济周期表现出了增长周期与通胀周期之间的 先行滞后关系,而且 2004 年前后和 1998 年前后的经济周期中,二者同样表 现出了上述的稳定关系。
图表 04 通胀周期与股市周期方向相反
李志兵
010-59707116 lzb@
济复苏初期, “增长复苏+低通胀”,以可选消费为代表的先导行业率先复苏, 行业景气轮动规律开始发挥作用,这往往是经济增长和股票投资的黄金时期。 预计未来周期演进到:经济与通胀双双上行阶段(2010 年一季度-) ,经济 全面复苏与通胀起来,政策转型,黄金时期结束,景气重归上游。
传真:(86-21)50819897 E-Mail: dhresearch@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国宏观经济周期研究体系及测算系统

中国宏观经济周期研究体系及测算系统

中国宏观经济周期研究体系及测算系统索丽娜[摘要]从全局的角度看,经济周期的研究对于不断发展日渐强大的国家及其企业来说,犹如一张地图。

我们循着这地图,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当我们向左、向右或是向前走时,会是怎么一番图景。

经济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深邃的思想,而数理计量模型为我们提供紧凑的语言和基础牢靠的工具,这左手和右手以及我们的“眼睛”共同打造出来的是本文围绕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提出的研究框架,并利用这个框架得到的未来5至10年的经济增长预测。

本研究由三个主体构成:EMD方法确定经济周期构成;JIC-CECM 经济周期模拟与预测系统;景气先行指标体系建设。

这三个部分相互独立、互为补充,从不同的时间窗口和角度方法提供宏观分析的结论。

而令我们为之一振的是——这结论是一致的:2011年至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为9.7、8.2、9.6、10.1、9.7。

关键词:经济周期测算系统景气指标体系目录引言 (4)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沿革 (5)(一) 周期形态 (7)(二) 驱动力因素 (8)(三) 周期整合 (8)(四) 研究方法 (8)二、中国经济增长周期分解与趋势判断 (9)(一) 基钦周期(库存周期) (10)(二) 朱格拉周期(资本周期) (13)(三) 库兹涅茨周期(房地产周期) (14)(四)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15)三、中国建投经济周期测算系统(JIC-CECM系统) (17)(一) 模型设计 (17)(二) 方程说明 (19)(三)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宏观经济模拟评述 (20)(四) 2011年至2015年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预测 (24)1.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概述 (24)2. “十二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预测 (26)(1)2011年至2015年经济条件判断 (27)(2)经济效应传导 (31)四、“景气先行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讨论 (32)五、总结与展望 (34)(一) J IC经济周期研究体系的结构及关系 (34)(二) 2011年至2015年:不同的方法共同的结果 (36)(三) 可待拓展的未来 (37)参考文献 (38)附录 (40)附录(1)经济周期分解比较 (40)附录(2)数据指标信息列表 (41)引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在很大程度上已完成。

经济周期及其测算方法

经济周期及其测算方法


4
5
二、潜在产出的概念
潜在产出是指在非加速通货膨胀和自然失业率的情况下, 现有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 产出缺口是在潜在产出定义下引申出来的一个概念,它常 常表示为经济体的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额或者这个差 额占实际产出的比例。 实际产出 ,, 潜在产出 , 产出缺口
6
潜在产出的描述

对于年度数据,值通常取为100。
16
4、UC-卡尔曼滤波法
该方法最早由Harvey(1989)提出的,该方法借助不可观测成分 (unobserved-component, UC)和卡尔曼滤波迭代算法进行估计。 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实际产出分解为趋势成分(潜在产出)和周期成分 (产出缺口),产出序列服从如下状态空间模型:
17
4、UC-卡尔曼滤波法
潜在产出是一个非平稳过程, 为带有固定漂移的随机游走 过程,其中 为漂移项。当 残差的方差较大时,实际产出 受短期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就不大,.更多的由长期趋势变化 主宰;当残差 的方差很小时,潜在产出更多的要归因于漂 移项 ,而不是趋势中的随机部分。此时,实际产出的短 期波动可以理解为是周期部分。假设产出缺口 为平稳可逆 的有限阶自回归过程。卡尔曼滤波计算的样本数据长度和初 始值对各个状态变量的估计结果影响很大,这可能造成最后 结果的不唯一性。
10.0 9.6 9.2 8.8
5,000
8.4
0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02
8.0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8.5 .04
8.0 .02
.00
-.02
-.04
-.06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02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测算与比较_以新兴国家为例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测算与比较_以新兴国家为例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测算与比较:以新兴国家为例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测算与比较:以新兴国家为例引言: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都是经济领域中重要的概念,也是国家发展和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

金融周期指的是金融市场上涨和下跌的波动,而经济周期指的是国家经济活动的波动性。

本文将以新兴国家为例,探讨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测算和比较,以了解其相互关系和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周期的测算与特征1.1 金融周期的定义金融周期是指金融市场上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通常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三个阶段。

其中繁荣期指的是经济蓬勃发展,投资和消费增长;衰退期指的是经济增长放缓,投资和消费减少;复苏期指的是经济逐渐恢复增长。

1.2 金融周期的测算方法测算金融周期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统计方法和经济模型。

常用的指标包括股票市场指数、长期利率、货币供应量、信贷增长率等。

例如,当股票市场指数连续上涨,并伴随着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增加,可以认为经济处于繁荣期。

反之,股票市场指数下跌、利率上升和货币供应量下降则意味着经济处于衰退期。

1.3 金融周期的特征金融周期的特征包括周期性和不稳定性。

周期性意味着金融市场上涨和下跌会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往往与经济周期相对应。

不稳定性指的是金融市场在周期内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变化、市场预期、自然灾害等。

二、经济周期的测算与特征2.1 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是指国家经济活动在时间上的起伏波动,通常包括扩张期、衰退期和复苏期三个阶段。

扩张期指的是经济增长迅速,就业和生产活动都处于高位;衰退期指的是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和生产活动减少;复苏期指的是经济逐渐恢复增长,就业和生产活动回升。

2.2 经济周期的测算方法测算经济周期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统计方法和宏观经济模型。

常用的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业率、消费指数等。

例如,当GDP连续增长,并伴随着就业率的上升和消费指数的增加,可以认为经济处于扩张期。

反之,GDP停止增长、就业率下降和消费指数减少则意味着经济处于衰退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摘要:省区间的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是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1个省区的数据,测度了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和经济周期波动,并实证分析了影响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自改革开放在1993年之前出现周期性的波动,1993年之后逐渐趋于平稳;财政政策协调性(fiscal policy coordination)、产业结构相似度、城镇化差异、经济外向度差异以及一些具有“自然地理”特征的因素都会对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造成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之。

关键词:经济周期;同步性;政策建议一、问题的提出自1978年的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显著增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我国所有省份的增长一直很快,根据1978年为基期不变价统计的数据显示:1978年-2011年各省区的年均实际gdp增长率虽有差异,但都在8%以上,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长速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越来越高;另外,从政治角度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与发展,市场调节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增加,我国各省份应对市场经济波动的能力提升,部分落后地区自主增长能力明显增强。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我国经济整体上的发展,却不能掩盖地区差距扩大的事实,地区差距以及其滋生的许多经济社会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问题,那么是什么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市场整合和一体化程度,我们学习国际的方法,引入了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区近似地刻画中国经济的一体化程度,当然经济周期的同步性不能替代经济周期的一体化,因为地区特定的产业结构往往会削弱经济周期的同步性(frankel与rose,1998)。

经济周期同步性( business cycle synchronization)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周期循环阶段在方向和波幅上所表现出的趋同性,通常是以两地区之间实际经济活动的双边相关性来反映两地的经济周期协动性程度,相关系数越大,两地区之间经济周期协动性程度越高(程惠芳、岑丽君,2010)。

中国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三个阶段

中国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三个阶段

理论探讨 中国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三个阶段□ 杜 辉 社会主义的经济周期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不可能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找到现成的答案。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问题一直讳莫如深。

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以来,一些中青年学者开始大胆闯入这一禁区。

14年来,有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研究,从最初突破禁区到研究文献汗牛充栋,经济周期理论逐渐成熟,政府平抑周期的方略逐步完善。

其中,有关探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5—1988年为理论突破阶段;1989—1991年为尖锐争论阶段;1992年以来,市场周期讨论阶段。

1985—1988年,中国经济周期理论的大突破。

这一阶段,以1988年4月和8月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技术经济研究所等单位发起和主办的两次全国中国经济周期研讨会为代表。

这一时期,理论界的主要贡献为:(1)突破禁区。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问题一直讳莫如深。

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刘国光等人曾提出过社会主义经济的波浪式发展的问题。

但是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这一课题才得以展开。

1984年和1985年我国经济超高速增长后,开始出现经济滑坡,有关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讨论骤然“热”了起来,不少中青年学者大胆闯入这一禁区。

从当时发表的文献来看,最早提出周期问题的是乌家培和刘树成等人。

1985年,他们把“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有没有周期波动”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提出来。

紧接着,刘树成首先论证了中国的经济周期。

与此同时,杜辉又发表论文,论证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长波运动和短波运动。

很快,宫著铭第一个运用经济计量方法,为中国设立了一个供给模型,测算了波动指数,较为系统地论证了中国的经济波动。

作者指出:“说计划经济在克服经济波动方面比市场经济(或混合经济)更为成功是缺乏根据的”。

(2)介绍和借鉴前苏东国家和西方国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国外很早就有人开始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周期。

尤其是东欧国家的一些学者很注重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特性。

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

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

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一、概述在我国50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了年均7.9%的增长速度,其中,计划经济时期(1953~1978年)年均增长为6.5%,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1978~1999年GDP年均增长为9.6%,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因而这一时期的增长速度不仅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3%的速度,而且比新兴国家高速增长的持续时间要长。

“十五”时期是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为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

就“十五”及2015年期间而言,在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之后,是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还是进入低速增长区?其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多少?与实际增长速度的差距有多大?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机制和成因方面分析,经济的走势是处于高速度波动调整方式增长?还是处于中速增长的循环波动?这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认为,未来5~15年中国经济要保持过去20年的高速增长是比较困难的,其原因:一是经济增长受需求约束越来越明显,而且通常要比资源约束型经济的增长慢;二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向以质量效益型为特征的集约增长转变,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增长速度;三是从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看,一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之后出现一定程度的减速趋势,是一个普遍规律。

因此,无论从国内增长潜力看,还是从国际经验看,无论从经济增长的中长周期趋势看,还是从追求结构优化及增长质量的政策目标看,均难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因此未来的经济增长将在“中速”区间内运行。

表1 日本、新加坡、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幅度及其时间国家时期 GDP增长率人均GDP(美元)变化期初期末增长率日本1956~1973 9.8 268 3829 15.9新加坡1966~1984 9.9 710 6439 13.0韩国1963~1989 9.0 146 5000 14.1中国1978~1998 9.7 223 770 7.8选择从高速转向具有“较快增长”为特征的中速,可借鉴的先例是同为亚裔并且有着曾与我们差不多高速度增长的日本、新加坡和韩国,以此来看可供我们选择的发展路径。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四、增长极限论
习惯上,对经济增长的研究是 研究其速率的均衡程度,这种研究 是以社会生产资源不受限制为前提 的。但是有人提醒说,资源是有限 的,经济增长的代价沉重,只注意 经济增长的速率,社会资源总有一 天会消耗殆尽。这种论点叫经济极 限论。
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斯、 麦多斯领导的17人小组,向罗马俱乐部 推出了被称“70年代的爆炸性杰作”的 报告:《增长的极限》。他们的基本结
为此,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
中逐渐以人力资源及人类制造的生产能 力替代自然资源,因为地球上可再生资 源的自我更新能力有限,不可再生资源 的总储量更是有限。
可持续发展要求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环境污染及资源掠夺性利用既与追求经 济增长有关,也与人口迅速增长有关, 而经济增长本身也是人口增长所要求的。 事实表明,生态破坏、资源掠夺式利用, 也是人口增加的必然结果。要在不断提 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不影响生态环境,必 须控制人口增长。
经济增长是否值得向往的问题由英国经济 学家米香(E.J.Mishan)于1967年首先提出。 他指出,西方社会继续追求经济增长,在社会 福利方面得不偿失。技术发明固然给人们提供 较多福利,但也会因颓废风险加大而增加了他 们的焦虑。飞速的交通工具使人们趋于孤立; 移动性增加反而使转换时间更为增多;自动化 程度提高增加人们隔离,电视增多使人们更少 交往,人们较以往更少理解他们的邻居。物质 财富的享受不是人们快乐的唯一源泉,还有闲 暇,文化和美丽的环境。然而,这些令人们向 往的事物,现在却成了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牺 牲品。
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西方经济学家一般采用国内生产总值 (GDP)作为衡量商品和劳务生产总量的标准。
然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能完全看 作就是经济增长率。

真实经济周期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真实经济周期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真实经济周期真实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也称真实商业周期理论。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周期源于经营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如技术进步的冲击,而不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说法,经营周期本身就是经济趋势或者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并不存在与长期趋势不同的短期经济背离。

所谓“逆向选择”应该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经常存在于二手市场、保险市场。

逆向选择,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市场交易的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对方受损时,信息劣势的一方便难以顺利地做出买卖决策,于是价格便随之扭曲,并失去了平衡供求、促成交易的作用,进而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

“逆向选择”在经济学中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汇,它的一个定义是指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潜在GDP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它显示的是一国或是一个区域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物品与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和,反映了这个国家或这个区域经济活动的价值,它包括了在经济活动中生产并在市场上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

GDP既包括有形的物品价值,又包括无形的劳务价值。

GDP早已成为显示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潜在GDP,一个国家在正常强度下,充分利用其生产资源能够生产出的GDP。

所以也叫“充分就业的GDP”,反映一个经济的潜力。

潜在国内生产总值(Potenti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高就业的GDP,或更精确地说,在既定的技术状况和人口规模条件下可以达到的且不致加速通货膨胀的最高水平的GDP?现今一般认为:它是那个与最低可持续失业率相应的产出水平的等价物?潜在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要素或经济资源,在被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实现的产出。

我国经济增长周期分析与HP滤波实证检验

我国经济增长周期分析与HP滤波实证检验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 | 管理纵横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26我国经济增长周期分析与HP滤波实证检验刘传伟 杨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07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呈现出诸多新特征,2012年初显的经济新常态是发展达到新阶段的标志。

本文针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周期波动规律进行概括,对后来经济二次探底和进入新常态的原因进行分析,运用HP滤波方法对1978年至今的GDP指数、实际经济增长率进行处理,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前述波动原因分析结论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对宏观经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政策见解。

关键词:增长型周期;经济增长;HP滤波一、引言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经济运行,用国际普遍使用的波谷法判断,我国在2009年之前的经济运行基本符合朱格拉周期的特征表现,平均周期波长均在9-10年之间。

而后受政策滞后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周期波长有所延展,同时从高增长高波动进入了适速增长低波动的经济新常态阶段。

区别于古典经济周期测度方法,增长型经济周期的判别需要对经济运行趋势进行分离,即不管增速多高,只要其低于趋势水平则此阶段为收缩期,反之同理。

改革开放前中期以及近年来的经济新常态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时期都属于增长型周期研究范畴,从该角度出发研究中国目前的经济更加合理也更有价值。

二、我国经济增长周期分析(一)周期规律分析为了直观起见,本研究从国家统计局等网站收集了1978-2017年以不变价计算的年度产值数据,以1978年为基期,计算了历年来的实际经济增长率,按照国际公认的波谷法周期阶段划分原则,四十年间有两个较为明显的朱格拉周期(1981-1990;1990-1999)和一个波长较长的中周期(1999-2012)。

波谷实际增长率分别为5.17%、3.91%、7.67%和7.86%。

从世界经济运行层面和周期规律来看,第三轮经济周期本该在2009年触底后完成,但经过短暂调整后没能按照中周期应有的特征进入复苏和繁荣阶段,转而继续掉头向下,这背后的原因会在后面提到。

宏观经济学_中国经济周期_中国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_中国经济周期_中国经济增长

1、对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周期的看法2、围绕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谈谈认识改革开放前。

除国民经济恢复阶段以外,社会主义改造阶段、赶英超美"大跃进”阶段、“文化大革命”阶段、“拨乱反正”阶段。

可以发现:一方面,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与经济周期阶段在时间跨度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吻合特征,这就初步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层面活动对经济层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前社会发展阶段与经济周期阶段在时间跨度上的吻合还表现出了很强的规律性,即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最后一年都是下一个周期衰退阶段的开始,而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倒数第二年都对应着相应周期阶段的峰值点。

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同样要归因于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后。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与经济周期阶段在时间跨度上存在着完全的吻合,改革开放的四个阶段对应着三个完整的经济周期。

这种由改革开放前的“基本吻合”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完全吻合”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随着改革开放的循序渐进,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强,由此使得经济机制内部因素对于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愈加明显,导致市场的调节决定了经济周期的特征。

另一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打破了经济周期与社会发展阶段相吻合的规律,而且使得经济周期表现出了新的波动特征。

综合分析,1949年至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与经济周期的演变表现出了鲜明的耦合性,且这一耦合又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即从改革开放前的“基本耦合”转变为了改革开放后的“完全耦合”,新时代则又表现出了新的耦合特征。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通报,此次疫情对我国的区域经济的影响在空间上可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地区第二梯队是受影响比较大的东南沿海地区;第三梯队是湖南、江西、安徽等中部地区;第四梯队是受影响最小的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

在此,本文将疫情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划分为湖北省内和省外两个板块分别进行分析。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和形成机制分析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和形成机制分析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和形成机制分析作者:陈剑波等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16期内容摘要: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长期以来受到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利用HP滤波法对我国1952-2013年的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去势处理,对产出缺口序列运用“谷-谷”法可以将我国经济波动划分为10个周期。

以1978年和1992年为分界点,将我国经济发展划分为:计划经济时期(1952-1977)、改革开放探索期(1978-1991)以及改革深化期(1992-2012)三个时期,并对各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进行分析。

文章还对三个时期的经济周期特征形成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红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 HP滤波协动性形成机制引言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1978年到2013年,我国GDP由3645亿增长到56.88万亿,年均增长9.9%,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在60多年里,我国经历了2次重大的制度变迁:1978年的改革开放和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式确立。

1978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形成了独特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轨制”;1992年我国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得到了正式确立,市场成为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

制度的变迁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和形成机理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近两年我国的GDP增速已经开始下滑,是经济增长的又一次探底还是即将进入结构性减速,科学地划分中国经济周期的历史轨迹,深入的分析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并且剖析其形成机理,有助于全面准确的把握中国经济的脉搏,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提供参考,从而减少经济波动带来的损失,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文献回顾关于经济周期,国内外相关学者已经做了比较多的研究,也得出了许多有用的结论。

第十六章经济周期

第十六章经济周期

第⼗六章经济周期第⼗六章经济周期⼀.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经济周期的阶段?A.萧条;B.复苏;C.通货膨胀;.D.繁荣和危机;2.约瑟夫·熊彼得提出的外因理论认为经济周期产⽣于A.战争和收成不好;B.成数和加速数的互相作⽤;C.技术⾰新;D.太阳⿊⼦.3.解释经济周期的消费不⾜理论把繁荣的逐渐衰退归因于A.消费的⽀出更不上⽣产的发展⽽导致脯⽚的功过于求;B.投资⽐消费增长快,所以没有⾜够的物品供消费者购买;C.储蓄和投资减少;D.政府税收太⾼,以⾄于消费者没有⾜够的资⾦购买商品和劳务.4.下⾯哪项是”内因说”的经济周期理论的典型例⼦?A.经济⾃由运⾏的打破;B. 乘数加速进程;C.收⼊对创新波动的乘数效应;D.以上说法均不准确.5.耐⽤商品需求波动⽐⾮耐⽤商品需求波动⼤,原因是 A. 耐⽤商品往往是奢侈品,⽽奢侈品的需求⽐必需品的需求对收⼊更敏感;B.由定义可知耐⽤商品是”耐⽤”的,因此当收⼊⽔平下降是可以推迟购买;C.耐⽤商品在产出下降时变得很难获得,因为⽣产者在削减⾮耐⽤商品⽣产之前便削减了.耐⽤商品的⽣产;D.耐⽤商品是昂贵的, 所以在收⼊⽔平下降时⼈们⾸先减少的便是耐⽤商品的需求.6. .耐⽤商品⽣产波动⽐⾮耐⽤商品⽣产波动⼤,原因是A.耐⽤商品的需求⽐⾮耐⽤商品的需求对价格更敏感;B. 耐⽤商品⾏业更具竞争⼒,因⽽其⽣产能充分反映需求的变化C. 耐⽤商品是”看跌”的,当市场稍有疲软的迹象时, 耐⽤商品便削价;D. 耐⽤商品⾏业竞争⼒弱,因此需求变化并未能引起其价格的较⼤变化⽽引起了其产出的变化.7.假如你正在计算投资⽀出总额,你将排除下列A.对股票和债券的购买;B.新的住宅建筑;C.库存的变化;D.企业固定投资.8.假设其他条件均不变, 库存投资变化将具有以下特征A.于⽣产和销售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B.于⽣产和销售负相关,与利率正相关;C.于⽣产和销售正相关,与利率正相关;D.于⽣产和销售负相关,与利率负相关;9. 假设其他条件均不变, 住宅投资变化将具有以下特征A.与居民平均收⼊变化负相关,与利率正相关;B.与居民平均收⼊变化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C.与居民平均收⼊变化正相关,与利率正相关D.与居民平均收⼊变化负相关,与利率负相关10.企业总投资⽀出的特点是A,受利润的预期和利率的影响B,似乎是完全⾃由的C,对经济影响甚少D,是相当稳定的,并可预测11.意愿投⽀出在经济中经常会A,增加,当国民收⼊下降时B,增加,当利率下降时C,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D,不受国民收⼊变化的影响12. 设想经济已进⼊衰退以后的恢复时期,则在最初阶段,下列哪⼀项不是其特点?A,总需求增加B,收⼊增加C,通货膨胀加剧D,企业和消费者持乐观预测13 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是A,投资很⼤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测B,消费函数变化是如此反复⽆常以⾄于它影响了投资C,政府开⽀代替了投资,⽽政府开⽀波动得相当激烈D,利率⽔平波动得相当剧烈14 如果⼀项仅⽤⼀年的资产的供给价格是3000元,预期收益为3500元,则资本的边际效率为:A,12% B,9%C,83% D,17%15 根据凯恩斯分析,总产量变动的主要原因是A.MPC的变动B.投资需求的变动C.消费⽀出的变动D.MPS变动16 当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A,企业仍⾯临增加其⾮意愿库存的问题B,个⼈计划储蓄等于企业计划投资C,个⼈和企业⽀出超过商品的⽣产D,企业有⾮意愿库存,因⽽减少其投资⽔平17 据表,回答⼀下问题产量(收⼊)单位:亿消费225220300270375320450370525420600 470(1)如果投资⽀出在每⼀收⼊⽔平上均是30亿,那么均衡产出(收⼊)⽔平是A,225亿B,450亿C,300亿D,370亿(2)边际消费倾向是A,三分之⼀B,⼆分之⼀C,三分之⼆D,四分之三(3)根据上表,乘数是A,3 B,5C,7.5 D,1.018 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对衰退时期产量的减少可能的解释是A,实际利率的下降,导致⼯⼈选择了休闲,⽽将⼯作推迟到将来的某个时期;B.可利⽤的⽣产技术退化;C.失业保险福利的增加,导致⼚商选择了更多的休闲;D.以上所有各项。

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不规则的上下波动。(收缩期、谷底、扩张期、顶峰)

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不规则的上下波动。(收缩期、谷底、扩张期、顶峰)

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收缩期、谷底、扩张期、顶峰)失业:指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无法找到工作。

摩擦性失业:来自于劳动力市场正常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具有短期的、局部的特征。

如换工作或找新的工作。

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

结构性失业:来自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的特定地区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

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或者经济周期而产生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

充分就业: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通货膨胀:简称通胀,指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

通货紧缩:代表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下降。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和GNP的区别:两者的差别:(1)GDP是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个国民概念;(2)GNP 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分歧:主要分歧有:(1)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古典学派认为,人们的预期不是被动地重复过去,而是主动的、有理性的,人们能够利用现有的一切信息形成理性预期并指导自己的行动,由于理性预期的存在,价格、工资就具备完全伸缩性,市场是能够出清的。

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即使理性预期存在,价格、工资的刚性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从而导致市场不能出清。

(2)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古典学派认为价格、工资具备充分伸缩性,市场能够出清,因此政府干预经济是没有必要的。

而凯恩斯学派认为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缺陷,市场出清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政府要担负起市场出清的任务,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研究对象是: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区别:研究对象范围的大小不同,宏观研究的是大型经济单位,通常是指以国的国民经济涉及内容是整个社会;微观研究的是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涉及内容是单个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LGDP
10.4
D(LGDP)
.16 .14
10.0
.12
9.6
.10
9.2
.08
8.8
.06 .04 .02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02
8.4
8.0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02Biblioteka 143、HP滤波法 Hodrick&Prescott提出的,是一种时间序列在状态空间的 分解方法。假设实际产出分解为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即: 实际产出时间序列,趋势成分 ,波动成分 HP方法的核心就是将趋势部分从产出时间序列中分离出来。 通过情况下,趋势部分 是不可观测成分。通过最小化实 际产出和样本点的趋势值,来估算潜在产出。公式为:
Residual
Actual
11
2. BN分解法
线性趋势法忽视了产出序列的非平稳特征。我国的产出序列可能包含 大量的突变、漂移等不稳定的瞬间特征。这表明我国的产出中既有确 定性趋势,而且还可能存在随机趋势。1981年贝弗里奇和纳尔森 (Beveridge & Nelson)将非平稳时间序列分解为周期成分和趋势成 分。长期趋势包括确定性趋势和随机趋势,其中确定性趋势表示变量 随着时间的稳定增长;随机趋势是由随机扰动项中的持久性冲击所构 成,故其累积就构成一个随机游走过程。周期成分是由随机扰动项中 的瞬时性冲击所形成,经过若干期后这些瞬时性冲击就将消失,因而 是一个平稳过程。
经济周期及其测算方法
1
主要内容
经济周期及其类型 潜在产出概念 潜在产出测算方法 案例
2
一、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经济循 环和商业周期,它是指经济处于生产和再 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 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boom)、衰 退(recession)、萧条(depression)、复苏 (recovery)
3
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
在一个经济体中,尽管短期内存在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但经济的波动总是围绕一个中心 进行的。这个中心就是该经济体经济长期增长的趋势线,亦即该经济体潜在产出的增长 路径。

由短期总需求 所决定的实际产出
衰退
Yc
由长期总供给所 决定的潜在产出
繁荣
繁荣 t1
萧条
复苏

4
t2 t3 t4 t5
15
3、HP滤波法
HP滤波法是消除趋势法中最典型的一种。HP滤波法最大
争议是 值的选取,不同的 值决定了不同的周期方式和 平滑度。当 时,满足最小化问题得趋势等于序列 。
趋于无穷大时,估计趋势 当 越大,估计趋势越平滑; 的取值如下:对于月 将接近线性函数。在实际利用当中,
度数据,通常取 ;对于季度数据,通常取 ;
17
4、UC-卡尔曼滤波法
潜在产出是一个非平稳过程, 为带有固定漂移的随机游走 过程,其中 为漂移项。当 残差的方差较大时,实际产出
受短期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就不大,更多的由长期趋势变化主
宰;当残差 的方差很小时,潜在产出更多的要归因于漂移 项 ,而不是趋势中的随机部分。此时,实际产出的短期
波动可以理解为是周期部分。假设产出缺口 为平稳可逆的 有限阶自回归过程。卡尔曼滤波计算的样本数据长度和初始
5
二、潜在产出的概念
潜在产出是指在非加速通货膨胀和自然失业率的情况下, 现有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 产出缺口是在潜在产出定义下引申出来的一个概念,它常 常表示为经济体的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额或者这个差 额占实际产出的比例。 实际产出 ,, 潜在产出 , 产出缺口
BN分解对趋势成分做了一个合理的设定,即剔除预测区间内的平均 增长后,对变量的无穷远期的预测。所以趋势成分 可以表示为
其中 为的平均增长率,即 的期望值。在此基础上,周期成分定义 为对趋势成分 的偏离。由于 为平稳过程,根据沃尔德定理, 可以表示成MA(∞)模型: 12
2.BN分解法
对其迭代,BN分解可以表示为: 其中, 随机趋势, 其中系数 为确定性趋势, 为 即为趋势成分;周期成分为:
ln(Yt Lt ) ln( A) a ln( Kt Lt ) t
20
6、生产函数法

L* t Lst Trp ,t (1 NAWRU t )
NAWRU t U t Ut
Lst Wt
3 2 ln(Wt ) ln(Wt )
Trp ,t
Ut
NAWRU t
值对各个状态变量的估计结果影响很大,这可能造成最后结
果的不唯一性。
18
5、奥肯定律法

1 Yt Yt * t utn a
t
19
6、生产函数法

Yt AKta L t
ln(Yt ) ln( A) a ln Kt ln Lt
a 1
9.6
20,000
9.2
15,000 10,000 5,000 0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02
8.8
8.4
8.0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02
10.5 10.0 9.5 9.0 .06 .04 .02 .00 -.02 -.04 -.06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Fitted 98 00 02 8.0 8.5
值通常取为100。 对于年度数据,
16
4、UC-卡尔曼滤波法
该方法最早由Harvey(1989)提出的,该方法借助不可观测成分 (unobserved-component, UC)和卡尔曼滤波迭代算法进行估计。 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实际产出分解为趋势成分(潜在产出)和周期成分 (产出缺口),产出序列服从如下状态空间模型:
经济结构关系估计法
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基础上,试图用经济理论分离出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对 产出的影响,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建立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从而对
潜在产出作出估算。
9
1、线性趋势法

10
中国1978-2002间GDP
GDP
35,000 30,000 25,000
LGDP
10.4
10.0
21
4、案例
郭庆旺和贾俊雪(2004)
22
6
潜在产出的描述
Y= AF(L,K)
Y表示产出,F表示现有技术条件下投入与产出 关系,L,K表示劳动与资本投入。 Y
b c
7
潜在产出扩张:经济增长
8
三、潜在产出的估计方法
统计分解趋势法(Detrending Method)
也称消除趋势法。该方法把宏观经济运行看作是潜在增长与短期波动的某种 组合,运用计量技术把实际产出序列分解为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其中趋势成 分即潜在产出,周期成分即产出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