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西师大版语文4课游漓江课件
《游漓江》PPT课件3 (共16张PPT)
生字
句子
要求
体会
朗读
推荐
生词
一、给加点字注音。 ( ) ( ) 伺 .
二、词语积累库。 悠( )自( ) 蜿( )曲( ) 扬蹄( )( )
上边画着九匹骏马,有的默默地伫立,有 的悠闲地嚼草,有的扬蹄疾走,还有的昂 首嘶鸣 一座座山峦的侧影,躺在淡淡的波纹里,轻轻 地晃荡着. 瞧,这隔江对峙的两座小山,都向两旁张开了 岩壁,活脱脱像两只公鸡正拍打着翅膀.那微 微侧向江面的两座峰顶,就像是紧紧窥伺着 对方的鸡头,正使出自己的气力想啄过去. 至于”阳朔山水甲桂林”,就让它成为我心 中的一个美丽的悬念吧.
朗读
这就是著名的画山,上边画着九匹骏马,有的默 默地伫立,有的悠闲地嚼草,有的在扬蹄疾走,, 还有的在昂首嘶鸣.其实随着天气和光线的变 幻,随着游人仰视角度和方位的不同,画山会给 人留下许多迥然相异的印象.
“阳朔山水甲桂林”,既是作者心中的一个 悬念,也是读者心中的一个悬念。这巧妙的 结尾更能激起读者对桂林山水的向往,对阳 朔山水的向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游漓江
象鼻山: 一根石柱伸向江心 像大象鼻子尽情畅饮
景点
斗鸡山: 两座山对峙
画 山: 姿态不同
像鸡在争斗
像不同的画
特点: 独特神奇 (抒发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比热爱)
在写漓江水的同时,作者自然而然就写到了 山,巧妙地过渡了! 而“躺”、“淡淡”、“轻轻”、“晃荡” 这些词语都道出了美的意境.
一个“瞧”字,把我们的视线又引向了神奇 的斗鸡山。“张开”、“拍打”、“窥伺”、 “啄”等动词的准确使用,使我们真切地感 受到,两只公鸡仿佛就要展开你死我活的战 斗了。
游漓江教学讲解课件20230811.
游漓江教学讲解课件2023081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游漓江》这篇课文。
课文主要描绘了漓江的美丽风光,通过作者的游历体验,展现了漓江的山清水秀、奇峰异石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旨在让学生感受漓江的自然美,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感受漓江的自然美,培养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难点:体会课文中作者对漓江美景的描绘,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游漓江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原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展示漓江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对漓江的印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进行实际运用练习。
4. 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5. 内容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漓江美景的描绘,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游漓江板书内容:山清水秀奇峰异石自然美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漓江美景。
a. 课文描绘了漓江的哪些美景?b. 作者为什么热爱漓江?c. 你对漓江有什么印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漓江的美景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在课堂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但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游历过的美丽景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游漓江》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漓江的美丽风光,通过作者的游历体验,展现了漓江的山清水秀、奇峰异石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课《游漓江》课件
补充说明:生字、新词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同时,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感受漓江的自然风光,培养审美情感。
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补充说明: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在本节课中,教师应通过播放漓江风光视频、展示漓江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漓江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2.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漓江的美。
课《游漓江》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八单元《游漓江》。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游漓江》的阅读与理解,分析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修辞手法以及文章结构;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桂林漓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生字、新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3)例句:“江水清澈见底,仿佛一条绿丝绦。”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江水比作绿丝绦,形象地描绘出江水的清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漓江的资料,如诗词、摄影作品等,进行课堂分享,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语言表达是否清晰,语调是否抑扬顿挫,是否关注到全体学生;
3.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是否高;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4.游漓江,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优美的文字中领略漓江两岸山峰的独特与神奇,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2.自觉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背下来。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优美的文字中领略漓江两岸山峰的独特与神奇。
三、游漓江,赏句激情
1.漓江山奇,细细欣赏别有一番情趣在其中。作者来到漓江带着一份怎样的心情?相信从第一自然段中你会体悟到作者那份心情。
(指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这段中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2.探讨交流,体悟作者那份闲适之心。
3.带着这份闲情雅致,作者的游山玩水之旅就这样开始了。读读课文2至5自然段,想想这里的山峰有什么特点,把最吸引你的词句标画下来,随时批注你的感悟。
(分组再读第2—5自然段,将这里独特神奇的山通过朗读加深感悟。)
7.作者的赏景之途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他却仍意犹未尽。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指名朗读最后两段。思考你从这句话中发现了什么“弦外之音”?)
8.阳朔的风景此时成了作者心中的一个念想,也成了读者心中的一个悬念,期待着我们有朝一日去揭开阳朔神秘的面纱。
4.﹡游漓江
教材简析
本文描绘了漓江两岸独特而神奇的山峰。先总写漓江山峰的独特与神奇:一座座矮小的山峰像一根根竹笋、一把把宝剑、一座座屏风,在青草丛中直挺挺地冒了出来,像一个个硕大的盆景,蕴藏着许多的妩媚。然后用优美的语言把漓江最具代表性的象鼻山、斗鸡山、画山的独特与神奇,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文章优美精炼的语言、丰富合理的想象、真挚充沛的情感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欣赏、积累。
四、品构篇,悟文习法
1.纵观全文,静思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将漓江的美呈现在我们面前。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 游漓江|西师大版 (共41张PPT)
校园的护栏上,一株丝瓜攀爬在上 面,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不知什么 时候长老了的丝瓜,皮都有点发黄了,每 一个都足有一尺多长,那么垂直的挂在铁 栅栏上,仿佛--------------------------------------。
花带里,狗尾草 已经变黄了,一 阵风吹来,那--------似的狗尾轻 轻地摇曳,仿佛 在说:“----------
-------------------------------------。”
秋天的校园 我爱我们的校园,更爱秋天的校园。
你瞧,校园中央那一棵棵高大的香樟 树,努力地撑开那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为我们遮挡阳光。走近一看,香樟树的 叶子,有些变红了,有些变黄了,夹杂 在绿叶丛丛中,仿佛一只只蝴蝶,又似 一朵朵小花点缀其中。叶丛中还有一簇 簇绿色的像巧克力豆大小的果子,仿佛 藏在大树妈妈的怀里,不肯出来,不仔 细看,还真看到呢!
窥伺: 暗中观察动静,等待机会。 (多为贬义)
例:傍晚,屠户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只 狼正在一棵大树后窥伺着他。
溯江而上: 沿着江水逆流而上。
迥然相异: 相差很远。
闻名遐迩: 远近有名,形容异,但我们
合作得非常愉快,因为我们目标一致。
花坛里,月季花的叶子已经没有了光 亮,墨绿色的,稀稀疏疏,枝头顶端还有 一朵、两朵小花,玫红色的,像是新娘头 上的饰品,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红艳。
校园的护栏上,一株丝瓜攀爬在上 面,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不知什么 时候长老了的丝瓜,皮都有点发黄了,每 一个都足有一尺多长,那么垂直的挂在铁 栅栏上,仿佛在比谁的身材长得匀称。黑 色的铁栅栏,绿色的藤蔓,挺直的丝瓜,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国画!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游漓江课件.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游漓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游漓江》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漓江的地理位置、特点、风景名胜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漓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在我国风景名胜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漓江的特点及风景名胜的介绍。
教学重点: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提取关键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地图、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漓江风光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漓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风景名胜。
3. 讲解:教师针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对关键信息进行强调。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扮演小导游,介绍漓江的风景名胜。
5. 例题讲解:分析课后习题,指导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游漓江》2. 内容: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点:山水甲天下,碧水青山风景名胜:阳朔、九马画山、黄布倒影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漓江风光的手抄报。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体现出漓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风景名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漓江的文化背景和旅游景点,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漓江的美丽风光。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4.游漓江课件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4.游漓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游漓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体会漓江的自然风光,了解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
涉及的教材章节为《游漓江》全文。
二、教学目标1. 熟练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感受漓江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体会漓江的自然风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漓江风光图片,引发学生对美景的向往,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描绘的漓江美景,解读生字词。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典型句子为例,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5. 随堂练习:针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漓江的自然风光,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游漓江》2. 生字词:漓、江、翠、峦、倒、影、缭、绕3. 重点句子: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4. 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写一段描述漓江美景的文字。
答案示例: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江边的山峦倒映在水中,如梦如幻。
船行江上,水波荡漾,仿佛被这美景所缠绕。
2. 拓展作业:收集关于桂林山水的诗句,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漓江风光,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讲解课文过程中,注意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课后,通过作业和拓展延伸,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4.游漓江 》课件
5、 用“
”线画出揭示中心的一句话。
5、本题主要考察我们对文章中心的把握。 参考答案: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 的花园能比这时天山更美丽呢?
6、 细读“蔚蓝的天空”到“最心爱的鲜花”,并完成填空。 作者先写雪峰间 ;再写了群峰脚下 ;最后写了小山 坡上 。对这三Hale Waihona Puke 材料进行具体描写,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6、本题主要考察我们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参考答案:白云 塔松 野花
精解详析: 1、本题主要考察我们搭配词语的能力。 参考答案:电影——歌声;工作——效率;动 物——礼品;垃圾——物品。
2、 缩写句子。 (1)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雪峰。_________ (2)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________
2、本题主要考察我们对句子的缩写能力。 参考答案:(1)天空衬着雪峰。(2)雪水飞泻下来。
导读: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采用了很好的移步换景的 写法。比如:“进入天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 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小山坡上……”等等,这样 的描写顺序使文章的层次很是清晰,读者也能随着作 者的描述走进景色的美丽中。
阅读实训:
1、把搭配不当的词语改正过来。
悦耳的电影( 精美的动物( )—— ( )—— ( ) 提高工作( ) 整理垃圾( )—— ( )—— ( ) )
3、 把本文最后一句话改为陈述句。
3、本题主要考察我们改写句子的能力。 参考答案: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 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4、 根据文章选择合适的内容填空。 (1)文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了具体的描写。写塔松抓住了它 的 ;写野花抓住了它的 。(颜色、形状、大小、明暗、 冷暖) (2)“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 点细碎的日影。”这句话是描写 的(枝丫、阳光、苔藓、日 影) 4、本题主要考察我们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参考答案:(1)形状 颜色(2)阳光
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4.游漓江课件
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4.游漓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游漓江》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漓江的美景,品味作者的语言艺术。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为第四单元第2课,详细内容包括游览漓江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漓江山水特点的描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漓江的自然风光,提高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3. 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感受作者对漓江美景的赞美。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漓江山水特点的掌握,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漓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漓江的美景。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漓江美景的描绘。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一幅漓江美景。
6.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游漓江》2. 主要内容:漓江美景: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表达技巧:比喻、拟人、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篇描绘家乡美景的短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关于漓江或其他风景名胜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游漓江 l 西师大版 (共17张PPT)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8/102021/8/102021/8/102021/8/1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这一句联想贴切,把静态的象鼻 山写活了,使其富有了动感和灵性。
这隔江对峙着的两座小山,都
向两旁张开了岩壁,活脱脱像两只 斗 公鸡正拍打着翅膀。那微微侧向江 鸡 面的两座峰顶,就像是紧紧窥伺着 山
对方的鸡头,正使出自己的气力想 啄过去。
动词化静为动,活灵活现地描绘了 两座小山的形态十分像公鸡。
结尾赏析
的一处景点吗,思考它有怎样的特点, 也试着像作者这样用形象的描写把这个 景点写下来。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02021/8/102021/8/10Aug-2110- 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102021/8/102021/8/10Tues day, August 10, 2021
淡的波纹里,轻轻地晃荡着。
品读正文 同游漓江
像一根根竹笋、一把把宝剑、一座座 屏风,在青草丛中直挺挺地冒了出来。
比喻,写出了山的陡、直的特点。
每一座小小的山,都像个硕大的盆景, 也许少了点儿雄健的气魄,却蕴藏着许多 的妩媚。
西师大小学语文五上《第4课游漓江》word教案(2)
武胜县飞龙镇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导学案游漓江学习内容能通过课文中的形象描写,感受漓江山峰的形态特点,领略其独特与神奇。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能通过课文中的形象描写,感受漓江山峰的形态特点,领略其独特与神奇。
3.能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抄录下来。
导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课文的描写中,想象漓江山峰的形态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描写中领会漓江山峰的独特与神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漓江的风光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
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导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吧。
漓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全长437千米,是桂林人民的母亲河。
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蜿蜒曲折。
漓江从桂林至阳朔一段,长83千米,两岸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兼有深潭、险滩、飞瀑、流泉。
乘船游览其间,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故有“百里漓江,百里画廊”之说。
这样的美丽,同学们想去欣赏吗?好,咱们一起去游历漓江。
合作探究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达到识字和理解新词的目的。
3.同学交流,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
检查反馈1.抽生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并正音。
2.全班交流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总写了漓江山峰的独特神奇,然后按乘船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象鼻山、斗鸡山、画山的独特景象。
1.天气情况,利用游船望两岸风景。
)2.教师点拨(1)读第二段,找出写漓江山峰独特特点的词语并画上横线。
(像……竹笋、宝剑、屏风,直挺挺地冒,像……盆景)(2)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出漓江山峰的什么特点?(没有斜坡,直挺挺地拔地而起。
)(3)作者这里写的山峰,具体指的哪座山峰?叫什么名字?读课文第一、二段,学后说一说。
(作者没有具体写哪座山峰,而是总写山峰特点。
)3.(1)指名学生分别读课文第3~5段。
(2)这三段,作者游历了哪几个具体的景点?(象鼻山、斗鸡山、画山。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4.游漓江课件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4.游漓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游漓江》。
本篇文章描绘了漓江山水的美景,通过作者的游历经历,展现了漓江的山峰、江水、岩洞等自然景观的奇特与壮丽。
文章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富有诗意,旨在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培养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漓江山水的美景。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漓江的山峰、江水、岩洞等自然景观的特点。
3.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等词语造句。
4.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中作者对漓江山水美景的赞美之情,学会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等词语造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音效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字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漓江山水风光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漓江的美景。
引导学生谈谈对漓江风光的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自主学习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课文中的难点知识,如“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让学生谈谈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漓江山水美景的看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请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等词语造句。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并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7. 布置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等词语造句,并写一篇关于漓江山水美景的短文。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4.游漓江课件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4.游漓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游漓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作者背景介绍及漓江的相关知识。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美丽的大自然”中的第4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激发他们对我国风景名胜的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漓江美景的描绘。
重点:课文的朗读、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漓江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漓江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指导朗读技巧。
详细过程: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评,针对问题进行指导。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
详细过程:教师板书生字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组词造句。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描绘手法。
详细过程:分析课文段落,解读作者描绘漓江的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详细过程:教师给出题目,学生现场写作,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游漓江》2. 生字词:重点字词、易错字词3. 课文结构:段落大意、描绘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绘手法,写一段关于家乡美景的文字。
答案示例: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每当夕阳西下,整个河流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美不胜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游漓江》,让学生领略了漓江的美,掌握了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
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其他风景名胜,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游漓江》课件2
《游漓江》课件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游漓江》这一章节,详细内容涉及漓江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以及旅游开发。
教材第十五章第三节将为我们展现漓江的美丽风光,同时深入探讨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漓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通过学习漓江的旅游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漓江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以及旅游开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地图、实物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漓江风光图片,引发学生对漓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第十五章第三节内容,涉及漓江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旅游开发。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漓江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 例题讲解:分析漓江旅游开发中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漓江旅游地图,标注重要景点和旅游线路。
六、板书设计1. 漓江地理位置2. 漓江历史文化3. 漓江自然景观4. 漓江旅游开发5.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第十五章第三节内容,以“我心中的漓江”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答案:学生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描述对漓江的认识和感悟,发挥创意,表达对漓江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漓江的了解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深入了解漓江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活动,亲身体验漓江之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游漓江课件课件.
4游漓江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材《中国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桂林山水”,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漓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水文特征,以及游漓江的旅游资源和人文风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漓江的自然地理特征,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旅游过程中能够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漓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水文特征及旅游资源。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漓江的地貌形成过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漓江风光图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中国地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漓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漓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水文特征,让学生了解漓江的自然地理特征。
3.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次游漓江的旅游活动为例,让学生了解游漓江的旅游线路、景点和人文风情。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分析漓江地貌的形成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漓江的地貌特点,并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漓江的地理位置2. 漓江的地貌特点3. 漓江的水文特征4. 漓江旅游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漓江地貌形成过程,并简述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充分了解漓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关于漓江的诗词、故事等,加深对漓江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漓江的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漓江的地貌形成过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4.游漓江精彩课件
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4.游漓江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游漓江》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美丽的祖国》中的第一节《游漓江》,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漓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漓江风光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同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或与同学交流解决。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对生字词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设计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7. 朗读课文:组织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六、板书设计1. 《游漓江》2. 主要内容:生字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重点句子:…(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修辞手法:…(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漓江的美景。
仿写课文中的一个句子,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2. 答案:生字词答案略。
描述漓江美景的答案略。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 游漓江|西师大版 (共18张PPT)
句中最能表 现山的特点的词 是什么?
直挺挺
作者具体写了 哪些山?
象鼻山、 斗鸡山、画山。
不同景点所具有的 共同特点 是什么?
共同点是: 独特神奇。
作者在最末两段 中告诉我们什么?
阳朔的风景会比本文 写的景区还要美,祖 国的江山到处有美景。
作者写这篇课文,把 漓江美景展示给读者,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游漓江看到了 什么?重点写了什么?
看到漓江的 山水,重点写了 漓江的山。
作者游漓江,介绍了哪些有 关情况?
介绍了“生平 第一回游漓江,天 气情况,利用游船 望两岸风景。”
找出写漓江山峰独特 特点的词语并画上横线。
像……竹笋、 宝剑、屏风,直挺 挺地冒,像……盆 景。
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出 漓江山峰的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热爱漓江 山峰的独特与神奇,赞扬 祖国山河的无比秀美。
一座座山峦的侧影,躺在 淡淡的波纹里,轻轻地晃荡着。
在写漓江水的同时,作 者自然而然就写到了山,巧妙 地过渡了!而 “躺”、“淡 淡”、“轻轻”、“晃荡”这 些词语都道出了美的意境。
瞧,这隔江对峙的两座小山,都向两旁 张开了岩壁,活脱脱像两只公鸡正拍打着翅 膀。那微微侧向江面的两座峰顶,就像是紧 紧窥伺着对方的鸡头,正使出自己的气力想 啄过去。
一个“瞧”字,把我们的视线 又引向了神奇的斗鸡山。“张开”、 “拍打”、“窥伺”、“啄”等动 词的准确使用,使我们真切地感受 到,两只公鸡仿佛就要展开你死我 活的战斗了。
课文的结尾部分,作者为什 么要让“阳朔山水甲桂林”成为 自己心中一个美丽的悬念呢?这 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这既是作者心中的悬念,也是 读者心中的悬念。这样的结尾更能 激起读者对桂林山水的向往,对阳 朔山水的向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至于“阳朔山水甲桂林”,就让它成为 我心中一个美丽的悬念吧。 • “阳朔山水甲桂林”,既是作者心中的 一个悬念,也是读者心中的一个悬念。 这巧妙的结尾更能激起读者对桂林山水 的向往,对阳山水的向往,对祖国山河侧影,躺在淡淡的波纹里, 轻轻地晃荡着。 • 在写漓江水的同时,作者自然而然就写 到了山,巧妙地过渡了!而 “躺”、 “淡淡”、“轻轻”、“晃荡”这些词 语都道出了美的意境。
• 瞧,这隔江对峙的两座小山,都向两旁张开了 岩壁,活脱脱像两只公鸡正拍打着翅膀。那微 微侧向江面的两座峰顶,就像是紧紧窥伺着对 方的鸡头,正使出自己的气力想啄过去。 • 一个“瞧”字,把我们的视线又引向了神奇的 斗鸡山。“张开”、“拍打”、“窥伺”、 “啄”等动词的准确使用,使我们真切地感受 到,两只公鸡仿佛就要展开你死我活的战斗了。
Kuī cì zhù jiǒng 窥伺 伫立 迥然
• 1.作者游漓江,介绍了哪些有关情况?
生平第一回游漓江,天气情况,利用游 船望两岸风景。
2.找出写漓江山峰独特特点的词语并画上 横线。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出漓江山 峰的什么特点? 像„„竹笋、宝剑、屏风,直挺挺地冒, 像„„盆景。漓江山峰的特点是:没有 斜坡,直挺挺地拔地而起。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诗画
学习要求
风光一
风光二
生字词
探究
感悟
彩霞漓江
桂林山水
漓江晨曦
骆驼过江
学习要求
读课文,说说作者分别抓 住了那些景物描写? 用自己的话归纳课文中漓 江景色的特点。 用你所理解的感情方式朗 读课文。
lí 漓江
cāng pò wǔ 船舱 气魄 妩媚 dǐ 抵达
zhì 对峙 shuò 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