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2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通过古诗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重、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望洞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你还记得有哪首古诗描写了我国的大好河山景色的。(如《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等)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洞庭》。板书课题

二、了解相关情况:

1、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2、有谁能介绍一下洞庭湖的情况。

(洞庭湖位于我国湖南省,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人称八百里洞庭)

3、刘禹锡。(唐代文学家)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三、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指名朗读。加以正音。然后齐读。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读了这两句话你能说说你有什么感受,或者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相,和、未、磨,分别是什么意思?

理解诗的意思: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没有风的湖面就像未经磨亮的铜镜一样显得沉静迷蒙。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指名读)

读诗要注意停顿。

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引导学生想像,从生活中的盘子到白银的盘子,晶莹剔透,光洁无瑕。

另外通过颜色的对比,白、青,一种静静的,悠悠的美。(让学生体会)

体会语文文字的美。

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洞庭/ 山水色,白银/ 盘里/ 一青螺。

闭上眼睛,听同学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

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三)整体把握。

1、配乐朗读。

2、介绍古诗的简单韵律和节奏。以及七绝的特点。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通过比较感受古诗词所体现出的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的特点。

4、集体背诵《望洞庭》

三、总结。

读了这首诗,现在你的想法是什么。是啊,洞庭湖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啊,我相信同学们长大后一定会有机会到洞庭湖去看一看,去欣赏我们祖国壮丽的河山。

四、作业

1、抄写古诗一遍。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谁愿意介绍一下李白?(指名介绍李白)

李白写过许多许多月亮的诗歌,如《静夜思》《古朗月行》等,今天,我们再来欣赏李白的另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出示《峨眉山月歌》,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要求找出生字,读顺诗句。

2、破题:诗人主要写什么。

3、注意几个字词:“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3、想一想,我们上节课讲的七绝读的节奏,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4、交流简介“峨眉山”。(如果学生能讲教师则请学生来讲,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人称峨眉天下秀。)

(二)品读诗句:

1、再读诗句,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讨论。

通过学生的问来解决诗中相关的重点词语。

如半轮平羌清溪渝州君

2、通过理解字词,再读诗句,

理解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请学生进行复述)

3、这首诗歌是李白第一次离开四川所写的。你能体会到当时诗人怎样的情感吗?(组织交流)

(这里既有诗人为了报效祖国,实现自己的理想,胸怀大志去成就功名的急切之情,可以作夜发,从第一二句明快的语句中体会,又有作者离开家乡时对朋友家长的依依惜别之情)

4、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好这首诗歌。

5、现在让我们发挥我们的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他看到了什么,低头他又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

6、练习背诵。

三、回顾全课

第3课我们学了两首古诗,你来读一读这两首诗古诗,从中你体会一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秋月山水)

是啊,这些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美。

我国的古代诗歌主要有这样几类:写景、抒情、说理。你觉得我们学习的这两首古诗属于哪一类。

(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第二首其实是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看似咏月,实则抒情乡念人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