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三字经》全文解析
《三字经》全文解析《三字经》全文解析《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三字经全文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含义】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含义】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含义】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含义】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含义】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含义】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含义】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含义】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含义】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含义】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经过读《三字经》,你知道三字经里面讲了什么内容呢?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三字经全文,一起来看看吧!三字经全文解释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
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弟”通“悌”,尊敬友爱。
11、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
人之初人性是善还是恶?
人之初,天赋人性,这是一种无法改变的本质。
究竟人性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
有人认为,人性本善,而有人则认为人性本恶。
那么,究竟是哪一种呢?我们来看一下人性本善的观点。
这一观点认为,人在出生时是一张白纸,没有善恶之分。
随着成长的过程中,人们会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多地接受到的是善良、正义、公平等正面的价值观。
人性本善,只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让人变得不同。
有人认为人性本恶。
这一观点认为,人天生就具有自私、贪婪、嫉妒等负面的特质。
人们之所以表现出善良、正义的行为,只是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追求,或是出于社会规范的约束。
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的存在,人们就会变得极其自私和残忍。
那么,究竟是哪一种观点更加正确呢?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
人性本身是复杂而多变的,它受到环境、基因、教育、社会规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都只是一种极端的表述。
事实上,人性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动态的过程。
它不是单一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
人性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动态的过程。
它不是单一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性归为善或恶。
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人性的本质,了解人性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性,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建立和谐社会。
人性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动态的过程。
它不是单一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人性的本质,了解人性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性,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建立和谐社会。
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指人类在出生时具有天生的善良本性,而不是先天恶劣或邪恶的本性。
这一观点源自孟子的思想,他主张人性本善,并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发挥其善良本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性本善的意义。
一、哲学视角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性本善意味着每个人天生都具有善良和道德的潜力。
这可以追溯到古代圣贤思想家的理论,如孟子和庄子。
孟子认为人性有善良的根源,他相信在适当的教育和环境下,人们可以发展和实现这种善良的本性。
二、心理学视角心理学也支持人性本善的观点。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婴儿在出生时就表现出积极的品质,如善良、同理心和合作意识。
这表明善良是人类本能的一部分,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品质。
心理学家认为,环境的影响可以促进或抑制这种善良的本性。
三、伦理学视角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性本善意味着人们有责任去追求善良和道德的行为。
如果人们相信自己是善良的,并努力实践这种善良,那么他们可以成为一个积极的力量,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这种信念有助于推动人们建立正义、平等和互助的价值观。
四、教育角度人性本善的概念对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我们相信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以帮助他们发展和实现他们的善良本性。
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成为自律、道德和有责任心的人,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社会意义人性本善的理念对社会稳定和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我们相信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应该以信任和合作的态度来对待他人,而不是怀疑和敌对。
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和暴力,并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人之初性本善意味着人类天生具有善良和道德的潜力。
这一观点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和教育的角度得到了支持。
相信人性本善有助于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并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善良本性。
《人之初-三字经》解读
《人之初-三字经》解读人之初-三字经解读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是指在人的初生状态下,其天性是善良的。
这个观点源于儒家思想中的“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挥和完善这种天性。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第二句话“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了虽然人类的本性是相近的,但是由于受到环境和教育的不同,人们的习性却会产生差异。
这也强调了教育对于培养人的品性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人们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质和道德观念。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第三句话“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强调了教育在塑造人性的过程中的重要性。
如果忽视教育,人的本性就会向着邪恶的方向发展。
而正确的教育方式则需要专注和专心去进行,不能马虎敷衍。
只有通过专注的教育,人们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实现人性的良善。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接下来的两句讲述了另一个教育的重要方面,即家庭教育。
在古代,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特意选择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而如果孩子们不好好学习,不努力修炼自己,就像断了纺车上的纱线一样断了前途。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这两句讲述了另一个重要的教育案例。
窦燕山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教育家,他教育了五个儿子,而这五个儿子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名扬四方。
这也再次强调了良好的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接下来两句强调了家庭和师道的责任。
如果父母只是满足于养育孩子而不进行教育,那就是父亲的过错。
而如果教育师不严格要求学生,那就是师道的不尽责任。
父母和教育者都有责任去引导孩子,培养他们的品德和能力。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最后两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如果子女不学习,那就不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和需要。
而如果在年幼的时候不学习,那将来老了将何所为?这是教育的深思。
三字经中的上述内容讲述了人的性情本善,但又受到习性的影响,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和培养。
性本善和性本恶的讨论
性本善和性本恶的讨论
一、人性本善论: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
源于孔子,行成于孟荀。
支持者: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帕拉图、亚里士多德、费尔巴哈、马
斯洛。
二、人性本恶论:
“人之初,性本恶”(“Human been are evil”)。
人性好利多欲,性中并无礼义道德,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一切善的行为都是后天教育和环
境影响的结果。
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个人私利,人的本性是自私与恶的。
人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总是力图排斥异己,互相谋算、陷害与残杀,勾心
斗角,人与人之间象狼一样。
人在胚胎中就有罪恶
支持者:荀子、西方哲学家奥古斯丁、霍布斯。
三、人性本无善恶论:
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无所作为。
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保全人性的天
然状态,人应完全顺应自然。
支持者:告子、老子、庄子
四、人性有善有恶论:
人性有善有恶,善出于性,但性中有情,情属恶。
人有灵魂,灵魂可
善可恶。
支持者:春秋时代的董仲舒、西方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培根。
中国近代大多数哲学家们认为人性有善有恶。
而西方哲学家则倾向于人有原罪,(影片介绍:西方有部电影就叫“原罪”,经典、深刻。
)是恶的。
三字经第一页第一节
三字经第一页第一节
《三字经》第一页第一节的内容为:“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
人的本性相差不大,只是由于后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同,导致习性有了很大的差别。
如果不进行教育,人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
教育的方法贵在专心致志。
这几句话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塑造人的性格和行为的关键。
同时,也指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性,只是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和培养。
最后,还强调了教育的方法贵在专心致志,需要有恒心和毅力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
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
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
“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说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来是善良的.他(她)们后来的不同和巨大差异,是后天形成的.没有哪个坏人是天生的,只是因图一时享乐,经不住诱惑而迷失了方向.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三字经里面的话.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其中初的意思是刚出生的婴儿,人生命的开端.善的字面意思是指品质好,心质良好.
在三字经中: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的源端才会有善的行动.善是指人性的光辉点,人心的美好.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对刚出生的婴儿上说,是无分善恶的.“善”其实并不是指空和无知.因为它的儒学含义并不在此.在儒学和哲学上说.“人之初,性本善”真正含义在于人的向善之心,人有善的欲望和力量,人性的趋势永远都是向善的.。
人之初-性本善(恶)辩词
正方辩词“人之初.性木善。
性相近.习相远「这是三字经里面的话。
说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来是善良的•他(她)们后来的不同和巨大差异. 是后天形成的。
没有哪个坏人是天生的,只是因图一时享乐,经不住诱惑而迷失了方向。
一般而言,对人性的哲学分歧主要有6种:(1)人之初.性木善(孔子)(2)人之初.性木恶(荀子)(3)人的木性是自私的(接近木恶说)(4)人的木性是趋利避害(5)人的木质属性是理性思维(6)人的木质属性是社会性但是.以笼统的分类应该只有木善说和木恶说,都似乎很有道理.在西方木恶说占上风•因为.西方人没有倫家思想的固有框架,而东方特别是东亚,储家思想的强势让多数东方特别是中国人无法接受木恶说,主要就是因为这句人之初.性木善(孔子)但是这个“性1•应该有多种含义.也就是说应该是广义的。
性质.性情.性格.性别.性欲……都是从“性1•开始的。
也说明了它的广义性。
实际上人之初•性”木“色笃这也是毫无疑义的。
因为孔子也说过:“食色.性也!”就是说它木來就是和吃饭一样是人的一种木能° 所以性木來就是天生的。
他后天形成的只是在发展它利用它和操作它。
法国学者RaRmondAround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说:我并不否认一场会议里的桌子两边的人有其一定程度的对立.我只是认为,你不可以因为他们有某些观念和见解.就把他们一分为二,说一个阵营是善的化身.屈于未來,代表理性.一个阵营是恶的化身, 属于过去•代表迷信。
孔子说人之初.性木善.而荀子则说“人之初,性本恶”我认为首先婆界定善与恶的界限.然而.这才是不可探讨的.因为.随着时代和人类的发展,每个时期善和恶的标准都很模糊.正是因为这样的模糊,才导致这个问题的不可考!比如.把人逼迫到极端(比如饥荒),人就会表现出动物性,残暴,极端自私.十人们饿到一定程度,就算是同类又有什么不可食用的?英国著名的探险队在18世纪在北极探险的时候,最后全军覆灭,到最后这些被片作英国英雄的人自相残食.而几十年后为人们发现他们的尸骨的时候.人们发现他们尸骨上都有用刀砍割的痕迹.经过权威法医的鉴定认为是互相残割食用的痕迹。
人之初,性本恶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恶三字经人之初,性本恶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人之初,性本恶三字经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人之初,性本恶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恶
小时候我们读过许多古文,其中就有三字经,据百度百科记载,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主要核心思想是告诉我们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一开始说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意思大家都知道:人从一生下来,人的性格就是善良的!但这也仅仅只能停留在刚出生的婴儿时期,而婴儿时期的我们是分不清善恶的!
如果真正判断一个人的初始,我想应该是在懂事的阶段,这才是人之初,而这个阶段的我们充满了叛逆或其他思想,只是被我们的内心所克制,又或许有些人被引导放大了!
我们内心的恶念,被我们自己的内心所克制,所以我们纠结于自己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的边缘,只不过一旦有了不好的念头,那我们最终都会让我们形成,性本恶之举!
最实际的例子就是欲望,贪念,从各种新闻报道中来看,最直接的就是金钱上的犯罪,期望不劳而获,从而铤而走险,凡事跟随自己本心的举动,这就是我们的内心,而我们的内心往往都是贪念在作怪!
金子吃人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和尚,天性善良,有一天他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批金子,但是他很害怕。
人之初,性本善(恶)辩词教学内容
人之初,性本善(恶)辩词正方辩词“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是三字经里面的话。
说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来是善良的。
他(她)们后来的不同和巨大差异,是后天形成的。
没有哪个坏人是天生的,只是因图一时享乐,经不住诱惑而迷失了方向。
一般而言,对人性的哲学分歧主要有6种:(1)人之初,性本善(孔子)(2)人之初,性本恶(荀子)(3)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接近本恶说)(4)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5)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6)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但是,以笼统的分类应该只有本善说和本恶说,都似乎很有道理,在西方本恶说占上风,因为,西方人没有儒家思想的固有框架,而东方特别是东亚,儒家思想的强势让多数东方特别是中国人无法接受本恶说,主要就是因为这句人之初,性本善(孔子)但是这个“性”应该有多种含义,也就是说应该是广义的。
性质,性情,性格,性别,性欲……都是从“性”开始的。
也说明了它的广义性。
实际上人之初“性”本“色”,这也是毫无疑义的。
因为孔子也说过:“食色,性也!”就是说它本来就是和吃饭一样是人的一种本能。
所以性本来就是天生的。
他后天形成的只是在发展它利用它和操作它。
法国学者Raymond Around 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说:我并不否认一场会议里的桌子两边的人有其一定程度的对立,我只是认为,你不可以因为他们有某些观念和见解,就把他们一分为二,说一个阵营是善的化身,属于未来,代表理性,一个阵营是恶的化身,属于过去,代表迷信。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则说“人之初,性本恶”我认为首先要界定善与恶的界限,然而,这才是不可探讨的,因为,随着时代和人类的发展,每个时期善和恶的标准都很模糊,正是因为这样的模糊,才导致这个问题的不可考!比如,把人逼迫到极端(比如饥荒),人就会表现出动物性,残暴,极端自私,当人们饿到一定程度,就算是同类又有什么不可食用的?英国著名的探险队在18世纪在北极探险的时候,最后全军覆灭,到最后这些被当作英国英雄的人自相残食,而几十年后当人们发现他们的尸骨的时候,人们发现他们尸骨上都有用刀砍割的痕迹,经过权威法医的鉴定认为是互相残割食用的痕迹。
人之初善恶论、到底是善还是恶?
人之初善恶论、到底是善还是恶?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几乎没有一个孩子想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即时别人要求分享,他也不会乐意。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一句自欺欺人的假大空话。
相对论有两种方式产生。
而大家理解肯定只有一种。
那就是先天相对论。
人之初性本身,和人之初性本恶,在(道)的概念下是没有区别的。
先天相对论是本源相对论,后天相对论是教育的结果。
所以人不能回避人的本性特征。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去修正。
几乎所有小孩子都不想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甚至会去抢别人的东西。
这是小孩子天性。
善恶是对立关系。
善;意味着是分享。
恶;意味着是侵占。
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会说做一个正常人。
即不是坏人也不是好人。
而一旦把对立关系的善多凸显出来的情况,比如,谁谁谁是一个好人,那么他一定区别的于恶人和不善不恶之人的。
突出一样,必须隐盖一样。
还有一种人,人们会说,他即时恶人又是善人。
这种人该怎么去理解呢?客观讲,这种人一般都是主观上的善,和客观上的恶。
所谓他属于恶人。
而老子的(道),是一种初始本源状态。
这种状态无任何外在因素掺杂。
这种状态下的万物是无欲无求的。
只索取自我发展所欲能力,而不是贪。
这种状态对于现在人来说,只能是幻想,只能成为一种思想指导。
因为人无法回到这种状态。
要对于善恶的彻底认知,那么我们得先搞清楚人的基本构成部分。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本恶呢?没文化真可怕,半有半无更可怕。
一切善恶的认知,我们都是通过各种哲学文化所了解到的。
那么什么文化能体现善恶区别和辨识度呢?我们以两种文化进行对比,结果自然显现无余。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文化、以及文化对人的影响、而形成的善恶观和善恶本质。
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代表人物是谁?什么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谁?如果连这两个问题都搞不懂就瞎扯淡,显得很无知荒诞。
中国文化是黄老之学。
是以老庄之道,孔孟之学为代表的。
西方文化是以虚构上帝(耶稣)为核心展开的,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柯德的哲学体系。
人之初 三字经的含义解释
释义:人出生之初。
原文选段: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白话译文: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人之初,性本?
人之初,性本?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意思是刚出生的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善良的,富有人性的。
后来的环境变化了,于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形成了,有的保持的好,有的则变坏了。
三字经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它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它对于维持社会秩序有用。
它告诉你一些无须解释的常识,比如人之初如何如何,至于为什么如何如何,三字经并不作答。
这就是一种工具思维,让接受它的人们一开始就觉得这是对的,是不用怀疑的。
但在三字经之前,人们是不是认为人之初就是性本善的呢,在没有这个定义之前,人们无法判断,甚至也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而当治理社会需要一个意识工具的时候,管理者开始发现他需要这个,需要给所有人灌输统一的认知,即我一开始就给你规定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俗话说:三岁看老,即从三岁开始,人们具备了接受信息的能力,而在此之前还没有成熟。
所以三岁之前是无意识状态的,三岁之后开始进入有意识状态,然后越来越变得明确化。
人之初指的就是三岁之前的状态,这个阶段,人的身体机制还没有完整,尤其是思维层面,所以看上去很呆萌,人在这个阶段和其他动物小时候是差不多的。
你可以说人性和兽性在这一阶段是一样的,都是本能的下意识反应。
既然是下意识反应,就难分善恶了,因为善恶的区别在于明确的指向,明确的目的,即为了自己,不顾他人。
要知道三岁之前,人是不可能有意识地顾忌他人的。
你可以说人之初没有明确的恶意,但也同样没有明确的善意。
三字经把人之初定义为善,目的是想确定一种逻辑关系,即我先认可你的过去,然后再劝诫人们要回归,这是一种说服术。
如果它一上来就说人之初没有善恶,是从零开始,或者说善恶对半,那就等于缺失了认可环节,直接上来让人家改正,这种说服力度就会差很多。
说服的前提是我要先把标准亮出来,然后再来提示你犯错了。
人之初性本善主要在于这个阶段,它没有危害他人的能力,而不在于它没有危害他人的意识,善恶首先在于意识,无意识当然不存在善恶。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人人皆可成尧舜、还是人人都无法摆脱动物的本能属性?你更倾向于哪种观点呢?“性恶论”与“”性善论”都是对人性本原的探讨,思考的角度不同,也就得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
“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接触了不良的东西,那么品性就有可能会变坏;“性恶论”则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后天不断的学习和调教,才能去恶存善。
《性善论—人人可成尧舜》“人之初,性本善”。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性善,人的天性除了食色、还有仁义。
假设一个孩子,在你身边遇险,所有人都会下意识地去救他,这是人发自内心的性本善。
小朋友看到乞讨的老人会说,老人家很可伶。
社交平台上传播最广的文章往往是,“动动你的手指,转发帮助事件主人公扩散吧”,传媒也深喑人皆有恻隐之心的道理。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了一件,终身行善事、须防错了一件”。
一念之仁,我相信人人都有。
终身行善,则少有。
《性恶论—以法约之》“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初生的婴儿,尚处于蒙昧状态之中,世界尚未形成。
却知道,为了食物哭闹、即便是最亲近的母亲,想要分享他手中的食物、都必然会招致他最激烈的反抗。
只有后天的教育,才使得他同意与人分享。
人在年幼时会做出很残忍性的行为,例如折磨小动物,小狗、小猫,小鸟等,但自身却浑然不知。
“伪”(人、为)主要依靠后天的环境学习,去除天性中的恶。
就像学习了,动物是人类朋友的思想,也就不愿再去伤害动物。
人身上隐藏着动物的本性,有贪婪、残暴、懒惰、自私。
动物的本性就是拼尽全力让自己能活下去,也没有理应被谴责的地方。
更没有善恶对错之分。
但人类是高级动物,人类文明的形成过程,即是使人向善的过程。
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啥也不懂,啥也不会、软趴趴的一坨肉,他哪里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
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强于低等动物的人类、从父母亲人,老师同学,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身上学到了他们本来没有的东西、他们学会了区分善恶好坏。
三字经原文及注释(一年级用) (2)
《三字经》(一)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初:有生之初。
本:根本,原来。
性:性情。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性:性情。
苟:如果【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要使孩子专心,有定力。
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求广博。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着重在记忆,之后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处:居住,相处。
机:织布用的木架子。
杼:织布用的梭子。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
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
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着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
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义方:教育孩子的方法。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
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
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
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归纳出的观点主要有四种:
一、孟子的性善说。
二、荀子的性恶说。
三、告子的无善无恶说。
四、有善有恶说。
孔子曰“性相近,习相远。
”他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
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这里他要表达的意见是:人性向善。
到荀子《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直接提出“人之初,性本恶”。
这好像容易理解,一个小孩子呱呱落地,他饿了就要吃奶,他会管母亲很劳累吗?他会管母亲有没有乳汁吗?他会考虑母亲是不是在生病吗?不会的,他非要吃奶不可。
而如
1
果有几个孩子的话,可能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要求吃奶。
人的本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谈不上是善良的。
但这个例子实在无法区分这是出于自私的本性还是动物本能。
而孟子的学生告子提出:“性犹湍水,水无分于东西,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他主张性是一种本真,性无善与不善之分。
人有两重属性,首先是动物属性,其次是社会属性,动物性是先天的,社会性是后天学习的。
羊是吃草的,羊就是善良么?老虎要吃羊的,老虎就是恶的么?“善”与“恶”,只属于人类道德范畴,脱离人的社会属性,“人性”也只剩下了“动物性”,与善、恶无关。
脱离了道德范畴仅谈人性的“善”与“恶”,也就没什么意义,亦即说,人性是与道德共存共生的。
中国一直是儒家文化占据主流,也就接着疑似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走了下来,相信每个人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
到宋朝出了理学,思想极左,认为人之恶都是后天环境熏染的,所以主张施以圣道教育,以恢复人的先天之善,把人培养成圣人。
主张对人欲行为严加管束、鞭挞、严惩,强迫人们放下“后天”的感官物欲,此即所谓“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与“人欲”当然没有天然的
2
对立性,性善说与社会道统也不是必然的对立关系,但为实践人性善的“天理”而严厉打击“人欲”这个自然属性,就必然走向反人性的极端。
关于人性善恶的分野,中西文化就在这里开始踏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
基督教说世人都是罪人,人的罪分为原罪和本罪。
基督教认为亚当、夏娃悖逆上帝偷吃“禁果”是犯罪,因为他们违背了上帝与人的约定,违背上帝的话就是罪,这罪遗传给后世子孙,人一生下来,在上帝面前就是一个“罪人”。
这“罪”与生俱来,故称为“原罪”。
然后人一生中又会经常做错事,这又生出了“本罪”,所以人一生中需要不断向上帝“忏悔”,也就是说“人之初,性本恶”。
正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所以谁都不能相信。
从社会管理运作上来讲,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人,因为谁都是有毛病的。
那怎么办呢?就把管理的权力、运作的权力予以分散,相互监督,彼此独立,创设出一套严格的制度来限制彼此,以求得各方认可的公平。
东方文化,强调人性善,相信所有人都是好人,好人的极致就是圣人、伟人,所以这里成为一片伟人叠出的热土。
宣扬善成为社会舆论主题,所谓“看主流”,有恶也是瑕不掩瑜,此为“抑恶扬善”。
“二十四孝”今天看来有些匪夷所思的价值观竟然长期
3
被称颂推广,只要出发点是善的,那就不计其附带了多少恶,所有的规则制度都是为了弘扬“善”而忽略不计过程中充斥的“恶”,有错误也不过是太阳上的黑子和前进中的失误,哪怕为此舍本逐末只要为了维护所谓“道统”而不惧恶贯满盈。
西方文化强调人性恶,所有的行为都有可能造成恶果,舆论主题便是为证明这是恶找依据,从一开始就设置重重规则限制这种恶,进而还要不停地对其中的疏漏错误开展反思,于是西方会有许多过错之后建立的纪念馆和直接以当事人命名的法案。
有人觉得自私是人性恶的表现,自私确实代表一种人性,但不必给其划分好坏,而不过是人在处于弱势时的一种自我保护。
如果说婴儿见到什么都往嘴里塞是一种动物本能,那稍大点见到别的小朋友手里的苹果就伸手抢来吃,仍然是满足低微欲望的自然流露。
自私是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或者个人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行为,在自己弱小的时候人一定要首先保护自己才是正确的选择。
自己和别人都是人,如果善待别人是“善”,那善待自己也同样应该是“善”。
我还觉得,孔融让梨,不一定是人性善的表现,更好像是成人世界道德观强加的结果。
如果不是出内心本真,那这种虚伪的善就是一种纯粹的恶,现时社会里各样的世态冷漠口蜜腹剑弄虚作假丧尽天良不正是这虚伪的善结出的恶果么。
4
用辩证的哲学观来分析善恶看来不会错,有对立的矛盾才有这个精彩的世界,地球上的生物才能生存发展,就象生与死,昼与夜,阴与阳、雄与雌。
如果人性本善,人人都是善良的,那恶里哪里来的?反过来,如果人性本恶,那在整个充满恶的社会里建立起来的道德体系又如何才能修正恶?亦或是信奉人性恶的社会里本就不存在真、善、美?有人认为人生来白纸一张无善也无恶,一切都是后天影响的结果,那,遗传学在人性这里不起作用么?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性就是人的本性,所谓的善其实就是种间互助,所谓的恶其实就是种内竞争,任何一种生物从出生起就有这两种本能,人性跟鱼性,狗性,猫性,鸟性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你不能说鱼性,狗性,猫性,鸟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同样的,你也不能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它是善和恶的集成,只是在不同环境下可能激发出人性中不同的一面出来。
只不过因为加入了社会道德这个参照物,才多了把人类言语行为打上善恶标签的演绎。
对社会化的每一名个体来说,人是善恶矛盾的综合体,善和恶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没有谁天生就是善人,也没有谁天
5
生就是恶人,没有谁一辈子都是绝对的善人,也没有谁一辈子都是绝对的恶人。
社会的点滴进步,都是真善美打败假恶丑的过程,人人有颗向善的心,社会道德才不断创造出更多美好。
但这远远不够,社会更多应该不断健全完善规则制度法律,抑制人性恶的一面,发展才能更有序。
201508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