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教吸泥管线设计,同时请谈谈水解酸化池是否需要排泥

生物膜法的水解酸化池当然不用排泥,也无泥可排,如果底部大量积泥,就是设计或管理的问拌能力差或没题,如搅按要求开搅拌器,或填料上过厚的生物膜没

及时冲刷等。

那位老师有水解酸化池排泥方面的资料

我遇到一个水解酸化池需要改造

要增添排泥系统

我想采用用泵结合吸泥管线

看看可行不??

论排泥还是回流,都是为了使水解酸化池保持一定的生物量,但出现排泥与回流这两种相悖情形,在水解酸化池设计方面有什么差别?

排泥是怕酸化池里的污泥量太大了而回流是怕酸化池呢的污泥量不够运行中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吧

1般来讲随着反应器内污泥浓度的增加,出水水质会得到改善,但污泥超过一定高度,污泥将随出水一起冲出反应器。因此,当反应器内的污泥达到某一预定最大高度之后建议排泥。污泥排泥的高度应考虑排出低活性的污泥,并将最好的高活性的污泥保留在反应器中。

1)建议清水区高度保持0.5-1.5m;

2)污泥排放可采用定时排泥方式,日排泥一般为1-2次;

3)需要设置污泥液面检测仪,可根据污泥面高度确定排泥时间;

4)剩余污泥排泥点以设在污泥区中上部为宜;

5)对于矩形池排泥应沿池纵向多点排泥;

6)由于反应器底部可能会积累颗粒物质和小砂粒,应考虑下部排泥的可能性,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在反应器内积累的砂砾;

7)在污泥龄>15d时,污泥水解率为25%(冬季)\50%(夏季);

8)污泥系统的设计流量需按冬季最不利情况考虑。

水解酸化池需不需要曝气,如果需要,曝气的作用是什么?曝气量控制在什么范围。是不是需要间歇曝气?

水解酸化主要是厌氧微生物在作用,三阶段的前两个阶段,一般可以不曝气。1、

需要曝气,一般采用穿孔管曝气;

2、曝气的作用主要是搅拌,防止水解池中的污泥沉积,同时加强污水与污泥的接触;但是曝气量不能太大,否则成了曝气池;

3、曝气量控制在1m3/m2.4h,左右,也就是说一般4小时打开曝气阀门一次,每次曝气约五分钟,间歇曝气;

水解酸化池加搅拌和不加搅拌的效果区别

水解酸化的作用只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将溶解性COD转化为BOD,提高B/C,其去除率不敢奢求,如果能够达到30%已经算很不错了

你的水解酸化是膜法还是泥法?

加搅拌的作用主要是加强泥水接触和布水的均匀,防止污泥在池底沉积,对于水解池的效果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我是做设计的,一般设计水解酸化下边都加一个搅拌装置,防止污泥下沉,而且水下搅拌也能促进有机物水解,对后期好氧有利。

这是我从一些专业论坛中看到的,总结下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问:水解酸化为什么要有曝气池中的剩余污泥回流?

答:(多个人的回帖,是大致内容)

1.水解基本都是活性污泥水解,其流入后续工艺的是混合液,如果不回流,酸化池中的污泥没多久就会跑光了,另外脱氮工艺也是一种需要。

2.有两个原因:

(1)补充水解池内污泥量,因为水解酸化可以称为污泥消解的一个过程,在日常运行中污泥量会减少。

(2)利用自曝气池内污泥回流带进部分溶解氧,会增加水解酸化的的去除效果。

3.水解酸化反应器的设计应参考厌氧反应器的设计,只是不要三相分离器。

4.对难降解的工业废水,调试时可将活性污泥投入好氧池溶解,再在污泥浓缩池中浓缩,浓缩污泥打入水解池,可加快填料挂膜速度。

5.工艺中讲到污泥回流的问题(主要是活性污泥法),而且还是一一对应(如果是两段法,一般分别回流)。

那么污泥回流到哪呢?当然是好氧(曝气)的前端了:好氧池的进水处、进好氧池的进水管混合器、调节池(初沉池、均质池、酸化池等等)。

6.关于UA**的个人观点:

1)最开始在荷兰应用于UA**,EG**的预处理,是经北京环科院的总工介绍到国内并推广的,用以将水解酸化单独控制,以提高后续厌氧的反应速率,缩短停留时间,增加产气;后来在国内被用作好氧前处理,口碑较好。

2)一般的悬浮式水解池都需要回流污泥,提高水解池的污泥浓度,以形成和补充维护“活性污泥层”,因为水解池需要将部分活性差的污泥排除,所以对SS的去除率较高;

3)在流程设计上,一般都参照一般的厌氧池型设计,在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同时,也用以消化污泥,减少污泥产量,提高污泥稳定性。这也是污泥回流的一个理由。

4)水解酸化池的工艺设计有很多种,我接触的有:

(1)悬浮生长式,一般通过机械搅拌或者水力搅拌来保持池内的流态。

通常参照澄清池的工艺设计,如机械澄清池,水力脉冲澄清池等,但在设计上的要求不太严格,设计目标是形成活性污泥层,保证老化污泥的顺利排出。

(2)附着生长式,一般与接触氧化工艺一样通过填料来维持厌氧菌的生长。

(3)UBF式,将以上两种杂交,通过提升泵+穿孔管来布水,并维持活性污泥的悬浮,在上部悬挂填料,起到增加菌种数和泥水分离的作用。适合小型的废水处理。

回到污泥回流这个问题,在悬浮生长式的水解酸化池中就需要污泥回流,和曝气池需要污泥回流一样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