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 乐云,钟鼓云乎哉?”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 乐何?”
基本观点:“礼”是“仁”的外在形式和目的
“仁”是“礼”的内在基础
孔子的感叹是针对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而言的,意在针 砭时弊。孔子不注重礼乐的外在形式,而是注重礼乐所 包含的内在文化、内在精神。礼乐不是用于摆排场、比 阔气的奢侈品,而是一种文化品格,文化象征,他们是 协调社会,化解矛盾醇厚风化的学问,是对人有所作为 的活的东西。正是这个意义上,孔子才发出这样的感叹 的。
《克己复礼》
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 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 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 规(“仪制”)。
制定周礼的是周公旦,历史上通称周公,他是周武 王的弟弟。周朝建国以来的人文文化,都由周公一手整理 并付诸实行的。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 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 治”。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 可忍也!(3.1)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6.25)
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 又“礼崩乐坏”。 基本观点——要严守秩序,不可僭越。
反对礼崩乐坏、名实不符。
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 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 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 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 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 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 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 成。
翻译:仲弓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像会见 贵宾一样,役使百姓像进行重大祭祀一样;自己不愿意 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在诸侯的邦国里不怨恨,在大 夫的家中也不怨恨。”
仲弓说:“我虽然资质迟钝,让我按照这些话去做 吧。”
这是孔子提出的待人接物的基于谦敬和谨慎的
三条要求,是从“仁者爱人”的角度展开的。
孔子认为,这种仁德的获得与否,完全取决于 自己,别人是不能包办代替得了的。孔子论述了 “仁”的本相、功用和表象。如何实践“仁”,具 体就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上。
补充: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为中国儒学传统之大宗,而孔子平生为学,其
最所尊仰者,实为周公。 ——钱穆
西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 氏族制阶段的风俗习惯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 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 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 加强统治的作用。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 贯串在各种礼的举行中,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 护。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些卿大夫在夺 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 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 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礼,天子祭祖唱《雍》诗来撤除 祭品,这时鲁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认为这种事不该 出于"三家之堂"。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于泰山,这 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丘又指责他不懂礼(《论语·八佾 篇》)。卿大夫这样"僭礼",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 表现。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 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 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 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 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补充字词: 自——从 盖——大概,大约 命——政令
出——发出,发布 执——执掌 庶——平民
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
复礼就是保持自身的庄严诚敬,按照礼的要求
来待人接物。
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 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 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 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 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 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 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 “战胜自我”。
基本观点:主张政治有道。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春秋 * 尊王攘夷 * 兴灭继绝 * “尊礼重信” *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 * 称王称帝 * 攻城掠地 * 邦无定交,士无定主 *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孔子认为“复礼”后的理想状态是怎么样的?
天下有道。 “天下无道”指什么?
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 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 姓议论政事。
感悟——
礼和乐,一个是讲秩序的,一个是讲和谐的。 没有秩序,而只讲和谐,不仅不如缘木求鱼,反 而会有危害。先讲究秩序,而后强调秩序之中的 相互尊让,才能有真正的和谐。
正如我们身处一个集体,要先有纪律的保证, 然后把这外在的约束化为自身的修养,来使得我 们的集体和谐然后向上,并在这个集体里获得快 乐。
三.通读课文,思考:
1.怎么理解孔子所说的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 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源自文库克:约束,克制。 复:回归。
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
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 功能和政治作用。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 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统与血统的密 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向往周礼,推崇周礼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 从周。”(3.14)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 周公!”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