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最大静摩擦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dd226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6.png)
最大静摩擦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在表面上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摩擦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
最大静摩擦力是指在物体相对运动之前,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表面产生的最大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试图在另一个物体上施加力以推动它时,最大静摩擦力将阻止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这种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表面粗糙程度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
滑动摩擦力是指在物体相对运动时,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表面产生的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时,滑动摩擦力会抵消物体的运动。
与最大静摩擦力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相对速度有关。
一旦物体开始滑动,滑动摩擦力通常会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说明。
首先,我们将两个物体放置在一起,确保它们之间有一定的接触面积。
然后,我们逐渐增加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直到物体开始滑动。
此时,我们测量到的力就是最大静摩擦力。
接着,我们通过施加一个恒定的力来保持物体保持滑动状态。
此时测量到的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最大静摩擦力通常大于滑动摩擦力。
这是因为当物体开始滑动时,接触表面之间的微小凸起不再嵌合在一起,导致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减小了摩擦力。
此外,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液体或气体动力学效应也会降低滑动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通过摩擦系数来描述。
摩擦系数是一个表示两个物体之间摩擦力大小的无量纲常数。
它是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通常用字母μ表示。
最大静摩擦力可以用最大静摩擦力公式F_s = μ_sN来计算,其中F_s是最大静摩擦力,μ_s是最大静摩擦系数,N是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
滑动摩擦力可以用滑动摩擦力公式F_k = μ_kN来计算,其中F_k是滑动摩擦力,μ_k是滑动摩擦系数,N是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是与表面之间的接触有关的。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cd7a9c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a.png)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是物体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摩擦力,而动摩擦力是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摩擦力。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静摩擦力大于或等于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其中一个或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并试图相对运动时,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
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没有超过静摩擦力的最大值时,物体将保持静止不动。
动摩擦力则是指当物体相对运动时,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力。
动摩擦力也被称为滑动摩擦力,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两个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以及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
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超过了动摩擦力的大小时,物体将开始运动。
根据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摩擦力特点,可以得出静摩擦力大于或等于动摩擦力的结论。
这是因为静摩擦力的最大值通常大于动摩擦力,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静摩擦力能够抵抗物体相对运动的力,使物体保持静止。
而当物体开始运动时,动摩擦力的大小会逐渐减小,直到达到一个稳定的数值。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当我们试图推动一个沉重的物体时,如果施加的力小于静摩擦力的最大值,物体将保持静止不动。
只有当我们施加的力超过了静摩擦力的最大值,物体才会开始运动。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也与物体之间的材料特性有关。
不同的材料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摩擦力通常比金属与木材之间的摩擦力大。
这是因为金属表面通常更光滑,相互接触面积更小,摩擦力更小。
静摩擦力大于或等于动摩擦力是物体在不同状态下摩擦力的一种普遍规律。
这种大小关系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非常重要,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实际应用。
初中物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对比
![初中物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517e764165ce0508763213f8.png)
初中物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对比杜海峰(甘肃省平凉市第四中学744000)摘要:对于刚接触力学的初中学生来说,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分析是一个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本文将对两者详细对比,并通过典型例题解析帮助学生掌握摩擦力大小、方向的分析.关键词:初中;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对比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19)26-0041-02收稿日期:2019-06-15作者简介:杜海峰(1985.8-),男,甘肃省平凉人,本科,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初二学生刚开始接触力学,在学习摩擦力一节时,大多学生虽能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但未能对两者详细对比区分,致使两者的影响影响因素混淆使用或不能正确使用.一、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联.物体与其接触面之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未发生具体的相对运动时,物体与接触面之间存在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方向的静摩擦力,该静摩擦力会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当外力逐渐增大时,静摩擦力也会随之增大,当静摩擦力增大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在接触面上滑动,此时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若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再发生变化.二、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区别物体运动状态摩擦力方向同接触面同压力摩擦力是否变化摩擦力大小变化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摩擦力大小非影响因素静摩擦力相对接触面静止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随外力变化而变化f 摩=F 外F 外接触面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滑动摩擦力相对接触面滑动与相对运动相反不变物体匀速运动时,f 摩=F 外接触面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大小;物体是否匀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说明:在解答摩擦力相关问题时,要注意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和非影响因素,特别是不能把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拿来分析静摩擦力大小的变化.三、例题解析1.小华乘坐火车假期旅行时,上车后将一本书放在了车厢内的桌面上,火车启动后,列车开始做加速运动,书相对桌面静止,此时书在水平方向受力情况为:向(选填“前”、“后”)的力;当列车速度增大到180KM /h 后,列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书在水平方向受力情况为:;突然列车紧急制动,书由于惯性向前滑动了一段距离,书滑动过程中在水平方向受力情况为:.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摩擦力产生条件及摩擦力的方向,清晰分析书的相对运动状态至关重要.火车启动后,书和桌面一起向前做加速运动,书虽然相对桌面保持静止,但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故此时书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此摩擦力也是书向前加速运动的动力.当列车速度增大到180KM /h 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桌面和书速度相同,且均处于平衡状态,书和桌面之间既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书水平方向不受力.当列车突然制动,书由于惯性向前滑动时,书相对桌面有向前滑动的运动状态,书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后的滑动摩擦力.答案:前;静摩擦力;不受力;向后的滑动摩擦力2.小明在河中嬉戏时,抓到了一条重8N 的鱼,他用30N 的力悬空静止握着鱼(鱼头竖直向上)向妈妈炫耀,此时鱼受到手的摩擦力为N ,方向为.妈妈告诉小明:“你应该握紧一点,小心鱼滑掉了.”小明便用50N的力握紧鱼,此时鱼受到手的摩擦力为N 解析手握鱼悬空时,鱼相对于手有竖直向下的运动趋势,受到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因为鱼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鱼在水平方面受到各个方向的握力平衡,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静摩擦力平衡,此时静摩擦力大小只与竖—14—直向下的重力有关,根据二力平衡特点,f 摩=G =8N .当手的握力增大时,鱼在竖直方向的受力情况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只受到重力和静摩擦力,且它们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f 摩=G =8N ,保持不变.当手的握力增大时,增大的只是最大静摩擦力,即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转换的临界阈值.答案:8;竖直向上;83.如图,小明用水平向右10N 拉力刚好能使物体A 以2m /s 的速度向右匀速滑动,此时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当拉力增大到15N 时,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当物体速度增大到4m /s 时,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当突然撤去拉力,物体由于惯性继续向右滑动时,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滑动摩擦力的非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压力和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滑动的快慢和是否匀速均无关.本题中当拉力为10N时,物体匀速滑动,拉力增大到15N 时必然加速运动,物体速度增大到4m /s 时,题中未明确物体是否匀速,撤去力后由于惯性继续滑动时为减少运动.物体A 在以上几种状态时,接触面的压力和粗糙程度始终未变化,只是运动快慢在不停变化,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始终不变,同时可根据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受力来判断滑动摩擦力大小,f =F 拉=10N .答案:10N 10N 10N 10N参考文献:[1]徐超,盛云生.从2017江苏高考14题谈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J ].物理教学,2018,40(09):55-56.[2]庄建英.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整理归纳[J ].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06):133.[责任编辑:闫久毅]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与高中的衔接冯俞敏(山西省交口县第二中学032400)摘要:初中物理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基础,从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来看,高中物理的内容是在初中物理内容上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因此,只要做好了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衔接,那么就可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基础.在文中主要就从初中物理教学出发,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与高中的衔接进行探讨.关键词:物理教学;初高中衔接;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19)26-0042-02收稿日期:2019-06-15作者简介:冯俞敏(1969.10-),女,山西省吕梁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前几天和高中物理老师一起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培训,老师们在一起交流最多的话题之一是教学中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与高中的衔接.一、初高中物理的区别1.教材的区别高中物理教材与初中教材所授的知识内容差不多,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增加;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学科间渗透性方面都有所增强.如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点约60个,而高中力学知识点增为90个.2.思维上的的区别初中学生思维具有形象、顺向、静态、单一的特点;高中学生思维具有抽象、逆向、动态、多向的特点.在思维方法上,要求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由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3.能力上的的区别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具备的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初步实验能力、和使用数学工具处理简单的问题的能力都比初中阶段有所提高.如:高中在实验能力上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教材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初中则要求学生具备初步实验能力即可.4.方法上的的区别由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比初中多,教师无法像初中课堂上一样,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多次讲解、多次训练.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获取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灵活运用已学—24—。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比较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730594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4.png)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比较摩擦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理现象之一。
它是由于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力量。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是两种常见的摩擦力类型。
本文将对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静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相对于彼此没有相对运动时,阻碍它们开始运动的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表面间的粗糙程度。
当外力作用在物体上,试图使其开始运动时,静摩擦力会逐渐增大,直到与外力相抵消为止。
此时,物体开始运动,从而产生了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是物体相互之间在运动时产生的阻力。
与静摩擦力不同的是,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相对运动速度有关。
当物体开始运动后,摩擦力不再阻止运动,而是使物体保持一定速度运动。
这种摩擦力通常比静摩擦力小,但也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比较表明,它们在性质和作用上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静摩擦力是在物体尚未开始运动时起作用的阻力,而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阻力。
其次,静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外力的大小,只要外力小于或等于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物体将保持静止。
动摩擦力则取决于物体的速度,只有在物体达到一定速度时,摩擦力才能保持恒定。
除此之外,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还有一些其他的区别。
首先,静摩擦力通常比动摩擦力大,因为静摩擦力需要克服物体之间的初次粘连力,而这种粘连力在物体运动时会减小。
其次,静摩擦力可以是最大的摩擦力,因为它是物体开始运动前所受到的最大阻力。
动摩擦力则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直到达到一个较小的平衡值。
总结起来,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在摩擦的特性、作用以及大小上都存在差异。
静摩擦力用于阻止物体开始运动,而动摩擦力则用于保持物体运动。
静摩擦力通常比动摩擦力大,而且在物体开始运动时达到最大值。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摩擦力,从而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提供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验证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验证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https://img.taocdn.com/s3/m/afbd37d4dd3383c4ba4cd25f.png)
验证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验证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09物理C 班陈加丙(094090125)摘要:借助力传感器验证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力传感器能测出变力,绘出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到摩擦力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验证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关键字:静摩擦、滑动摩擦1、力传感器应用力传感器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它既可以测量恒力,也可以测量变力。
通过软件处理,可在计算机中显示出被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线。
2、实验原理最大静摩擦力即静止与开始滑动的零界摩擦力。
我将用力传感器来探究小桌面与物块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我们知道,要使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那么物体就必须做匀速运动,而实验中要使物体做严格的匀速直线运动是很难的,所以,图(1)的方法不可行。
图(2)中,传感器是固定的,细绳不可以拉伸,且始终保持水平,用力F 水平拉小桌面,逐渐增大力F,使小桌面被向左抽出,只到小桌面快要离开物块为止。
在小桌面运动的过程中,物块竖直方向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物块只受向右的细绳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物块相对的面始终静止,所以细绳拉力大小始终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即只要拉动小桌面,力传感器测到的就是滑动摩擦力大小。
3、操作步骤根据图(2)布置实验器材。
连接好传感器,打开电脑中的DISLab 软件,先让细绳稍微松弛,点击调零。
用力拉小桌面,逐渐增大拉力,使小桌面运动一段时间。
就等到全过程的V-t 图。
4、实验结果在上述操作后得到全过程的V-t 图如图(3)。
图(3)中,开始一段是为零的水平线,这段是调零后还没有施加拉力;开始施加拉力,曲线就开始上升,趋近于直线的这段就是静摩擦力。
显然,最高点就是最大静摩擦力;接着小桌面开始运动,物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桌面开始运动,图线就立刻下降,稍后就基本保持不变,保持的这段是滑动摩擦的过程。
显然,最大静摩擦要略大于滑动摩擦。
这也正是我们进行此实验的目的。
关于摩擦力的几个问题
![关于摩擦力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62c984f46527d3250ce085.png)
再议摩擦力的几个问题X江市盛泽中学陈丽英关键词: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论文摘要:高中物理中,两个相互接触物体间的摩擦力问题是一个很要的概念,谈谈对摩擦力的分类、有关极值问题、做功问题等的看法。
在物理课程中需要了解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的摩擦问题。
而关于摩擦力的概念是一个既重要、又容易出错的问题。
摩擦力和弹力一样本质上是由原子间或分子间的电磁力而引起的,是通过电磁场进展的。
在力学问题中摩擦力可以表观地看作是“接触力〞。
一般来说,固体间的摩擦叫干摩擦。
干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在相互挤压的接触面间有相对滑动趋势但还没有发生相对滑动的时候,接触面间便出现阻碍发生相对滑动的力,这个力叫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总是沿接触面而作用着,并与接触面间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所受其它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而定,它没有“独立自主〞的大小和方向,处于“被动地位〞。
但静摩擦力并不能无限止增加,当物体处在从静到动的临界状态时,静摩擦力到达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
通常用库仑提出的近似经历公式f0max=µ0Nf0max表示最大静摩擦力,N表示接触面间的正压力,静摩擦因数µ0为一无量纲的纯数。
µ0与接触面的材料、外表光滑程度、干湿程度、外表温度等有关。
假设用f0表示真实的静摩擦力,那么f0≤f0max。
而且,在不超过最大静摩擦力的前提下,根据物体受力和运动状况,为了防止接触面发生相对滑动,需要多大的静摩擦力,就有多大,需要它沿哪个方向,就沿哪个方向。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外表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时,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可用公式表示:f=µN。
其中µ叫做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它是一个比值,无量纲。
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2
![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2](https://img.taocdn.com/s3/m/3c68b63443323968011c92a6.png)
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不小于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或等于滑动摩擦力,这是由“最大静摩擦力”的定义来决定的,因为不满足上述关系的静摩擦力就不是最大静摩擦力。
但通常都会有“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的状况,要解释这个经常会发生的现象(但不是一定发生),就与前述的逻辑矛盾及定义无关了。
这涉及到摩擦理论,而摩擦理论是一个复杂得至今尚无定论的理论。
可以提供两个模型来定性地解释,但显然它们并不是充分的。
1)相比于相互滑动的两个接触面,相互静止的接触面上的分子(或原子)之间有充分的时间彼此靠近(在一定范围内分子靠得近就意味着分子间吸引力较大),并且这样相互间分子力较大的分子的数目也会较多,所以,要克服这许多的、分子力较大的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而动起来,外力就要更大些——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2)把接触的表面想象成有许多的凹凸,两面间的凹凸彼此咬合成为摩擦力的一个来源。
相互静止时,彼此充分紧密地咬合;相互滑动时,凹凸已被前侧磨得(或压得)较平——后侧可以相互咬合的凹凸已经变浅变小了,于是滑动摩擦力就会小一些。
在弹头伸入弹壳中的部分增加旋转纹是否可以加速弹头旋转?弹头上加上螺旋纹确实可以增加转速旋转速度快了一切指标都有很大提升射程会增加精确度也会增加不过加的螺旋纹也是有很精确的度数的如果没猜错的话你肯定密切关注过qiang支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射出过的弹头只要弹头出膛后就会出现螺旋纹这个螺旋纹就是在爆破后弹头经过qiang膛时由膛线造成的我查过资料实际战争中战士很喜欢将弹头磨偏这样射出后虽然角度上会有一些偏差但是杀伤力会大大增强原因就是磨偏后弹头射出后会有不规则运动遇到标靶物自然就会增加创伤面如果想达到最大的杀伤效果可以按照da mu dan进行设计这样一旦目标被击中最少也要jie zhi 如果命中躯干就一定没救!(不把部分词汇改了不让发表!我用拼音代替了)。
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原因
![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3529b93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4.png)
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原因
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原因是由于静摩擦力的机制不同于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其大小与物体之间相互接触的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当物体尝试相对滑动时,静摩擦力会抵抗滑动,并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静摩擦力的大小由静摩擦系数和物体之间的正压力决定,公式为F静= μ静 × N,其中F静是静摩擦力,μ静是静摩擦系数,N是物体之间的正压力。
静摩擦系数一般大于滑动摩擦系数。
滑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其大小与物体之间相互接触的表面粗糙程度以及相对滑动速度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滑动摩擦系数、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以及滑动速度决定。
滑动摩擦力的公式为F滑= μ滑 × N,其中F滑是滑动摩擦力,μ滑是滑动摩擦系数,N是物体之间的正压力。
因为静摩擦力的机制是在物体静止时阻止滑动,所以静摩擦系数一般比滑动摩擦系数大。
因此,相同的两个物体在静止状态时会受到比滑动状态下更大的摩擦力。
尽管最大静摩擦力可能大于滑动摩擦力,但一旦物体开始滑动,滑动摩擦力会成为主导力,而静摩擦力会减小,使得物体可以相对滑动。
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6e59c0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d.png)
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1. 定义•最大静摩擦力:指在物体静止时,施加在物体上的最大力,超过这个力物体将开始滑动。
•滑动摩擦力:指在物体开始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2. 关系说明•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非始终相等。
•在物体静止时,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垂直分量除以摩擦系数。
即:最大静摩擦力 = 正压力× 摩擦系数•当施加的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保持静止,滑动摩擦力等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垂直分量。
即:滑动摩擦力 = 正压力× 摩擦系数•当施加的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运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垂直分量。
即:滑动摩擦力 = 正压力× 摩擦系数•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与物体的正压力和摩擦系数有关。
摩擦系数越大,两种摩擦力的大小也会增大;正压力增大则两者也会相应增大。
3. 结论•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是复杂的,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物体在静止时施加力的垂直分量与摩擦系数的乘积。
2.在物体静止时,滑动摩擦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力的垂直分量。
3.当施加的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滑动,滑动摩擦力仍等于物体受到的力的垂直分量。
4.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与正压力和摩擦系数有关。
4. 注意事项•在具体问题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表面粗糙度、润滑等因素,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5. 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进行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木块,放在一个水平面上。
木块的质量为10千克,木块和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我们可以计算出木块受到的重力为10千克× 米/秒^2 = 98牛顿。
根据最大静摩擦力的定义,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正压力× 摩擦系数。
在这个例子中,最大静摩擦力为98牛顿× = 49牛顿。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9c0833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c.png)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可以影响物体之间的运动。
但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有一定的差别,下面总结如下:一、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差距:1、静摩擦力一般大于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一般情况下,当两个物体静止时,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得多,即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2、相对重量的大小影响摩擦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两个物体的相对重量越大,其两者之间产生的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二、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之间的关系:1、物体性质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不同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会因为物体的性质而有所不同。
比如,石头和布的摩擦力是不同的,石头的摩擦力比布的摩擦力大。
2、气压的影响:摩擦力跟气压有关系,气压增加时,摩擦力也会增大,气压降低时,摩擦力也会降低。
3、温度对摩擦力的影响:温度对摩擦力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当温度升高时,摩擦力也会增大,当温度降低时,摩擦力会降低。
4、润湿程度:两个物体之间润湿程度也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当物体表面更湿润时,摩擦力一般会大于静摩擦力的程度。
三、影响摩擦力的因素:1、物体的表面状态:不同物体的表面状态和结构会对摩擦力产生很大的影响,表面粗糙度越高,摩擦力也越大。
2、物体之间的关系:两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会影响摩擦力,当两个物体越接近时,摩擦力也会随之增大。
3、物体的种类:不同的物体的性质也会导致摩擦力的大小不同,比如,有些物体间的摩擦力会比柔软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得多。
总的来说,在正常情况下,静摩擦力一般大于滑动摩擦力,但是由于其他一些不同的因素,他们之间的比较结果还会发生变化。
所以,我们在研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以确定他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种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三种摩擦力的大小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5529f8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c.png)
三种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如下:
1. 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
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2.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为:F=μFN。
其中,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3. 三种摩擦力的大小关系: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总的来说,三种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主要取决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压力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因素。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物理书籍或咨询物理学家。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426522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c.png)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是:
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放大来看,物体之间的接
触面是凹凸不平的。
若物体在桌面时是静止的,那么木块下面粗糙的部分会有一部分嵌入桌面的上面的粗糙部分,就像齿轮咬合一样,这样要想使木块动起来就要有一部分力来克服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故受力大于物体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即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2、当对物体施加的外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时,而我们假设最大静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的话,那么二力平衡,物体所受合力为0,物体就应该保持原有的状态,静止不动,所以只有提供一个比滑动摩擦力稍大的力才能使物体产生与合力方向相一致的加速度,使物体运动,故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3、一般来说,滑动摩擦力可以用动摩擦因数乘以正压力来计算,而静摩擦力不能这样算,如果是平衡问题,则用平衡条件列方程解出,如果是非平衡问题,则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解出。
一般来说,最大静摩擦力稍微大于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教学案例
![摩擦力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88e6611a26925c52cc5bf9b.png)
摩擦力教学案例【教学思路】1.本节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自主地获取物理概念、形成物理规律。
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3.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生活生产中的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难点: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初步学习过摩擦力,但没有深入分析。
学生对摩擦力的方向没有真正的理解,原因是对“相对”概念不够明确。
学生也还不能很好的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分析摩擦力的方向。
因此教学中适宜结合生活实例和采用假设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毛巾、毛刷、长木板、玻璃杯、米(能装满杯子)、筷子、瓶子(外表面光滑无凸起)、洗洁精、力传感器系统、均匀的塑料棒、PPT 课件、多媒体、学生:长方体木块(每组3块)、小车、弹簧测力计、教室中的物体【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归纳、观察提问、讨论分析、应用举例、练习巩固【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认识摩擦力教师问:同学们在初中对摩擦力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能否举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学生思考后回答:搓手,用手那东西,走路,课本在桌面滑动,行使的车轮与地面……教师问:刚才你们举的例子中的摩擦力有没有区别?二 1.实验骤)。
实验力。
力。
静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所产生的相互作用。
2.实验:教师把杯子里的米弄得松散一些,再插入筷子去提,米提不起来。
米松散后与筷子之间的挤压力(弹力)太小。
所以要使筷子能提起米要把米压紧些。
教师追问:物体间的挤压力足够就一定能产生静摩擦力吗? 学生之间有不同意见。
探究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探究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c2ea0ca58fb770bf68a554b.png)
探究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摘要:随着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过去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式教学转变,探究式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质就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尤其重要,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本文主要探究最大静摩擦力,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字:现象分析、最大静摩擦力、猜想、探究、测量方式1 引言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推桌椅或衣柜时,由静止变为运动的瞬间,会突然变轻;用弹簧测力计拉重物时,当物体由静止到运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突然变小;一辆静止的汽车几个人用力推勉强推动,但是一旦汽车运动,就是减少一个人也能推动,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 现象的分析根据物理学中的知识我们可知道,是因为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改变的缘故。
为什么同一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会变化?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摩擦力。
2.1摩擦力摩擦力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且接触面粗糙,有相互作用的压力一一垂直于接触面的强力(正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根据相对运动情况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1.1静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阀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图 1◆大小:0≤f ≤f max 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一个确定的值,当物块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最大静摩擦力f max :静摩擦力增大到某数值后就不再增大了,这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
![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e40eee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d.png)
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摩擦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力量。
它是由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物理学中,摩擦力被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本文将主要讨论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的关系。
一、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当两个物体相对滑动时,它们之间的摩擦力被称为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表面粗糙度和相对速度有关。
根据库仑摩擦定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μN其中,F表示摩擦力的大小,μ表示滑动摩擦系数,N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法向压力。
二、最大静摩擦力的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施加的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也与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表面粗糙度和相对速度有关。
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max=μsN其中,Fmax表示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μs表示静摩擦系数,N 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法向压力。
三、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施加的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将变成滑动摩擦力。
因此,最大静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的上限。
滑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一般来说,静摩擦系数要大于滑动摩擦系数。
这是因为在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表面粗糙度更明显,所以静摩擦力要比滑动摩擦力大。
当一个物体开始运动时,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会减小,表面粗糙度也会减少,所以滑动摩擦力会比静摩擦力小。
四、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应用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汽车制动当车辆行驶时,驾驶员需要通过制动系统来减速或停车。
制动系统利用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来达到这个目的。
当制动器施加力量时,摩擦力会将车轮减速或停止。
2. 滑雪在滑雪运动中,运动员需要在雪地上滑行。
滑雪板与雪地之间的摩擦力是运动员控制滑行速度和方向的关键。
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的原因
![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193eeb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b.png)
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的原因
以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的原因为题,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在物理学中,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抵抗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的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当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的摩擦力,而动摩擦力是指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表面粗糙度:物体的表面都存在微小的不规则凸起和凹陷,这些凸起和凹陷会相互嵌套,形成摩擦。
在静止状态下,由于物体没有相对运动,凸起和凹陷之间的微小变形可以更好地嵌套在一起,从而增加了接触面积,使得静摩擦力比动摩擦力大。
2. 表面粘附力:物体表面存在着微弱的分子力,称为粘附力。
在静止状态下,由于物体没有相对运动,粘附力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增加了两个物体之间的粘结程度,从而增加了静摩擦力。
3. 表面氧化层:某些物体表面会生成一层氧化层,如铁生锈产生的铁锈。
氧化层可以增加物体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增加了静摩擦力。
4. 形状和重力:物体的形状和重力也会影响摩擦力。
在静止状态下,物体的形状和重力会使得物体更好地贴合在一起,增加了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表面粗糙度、表面粘附力、表面氧化层以及形状和重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些因素使得静止状态下的物体更好地贴合在一起,增加了摩擦力。
而在相对运动的状态下,摩擦力会减小,因为物体的相对运动会破坏表面的贴合程度,减少了接触面积和粘附力的作用。
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一)
![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一)](https://img.taocdn.com/s3/m/bbab360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6.png)
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一)
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摩擦力的概念
•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质量和表面性质有关。
静摩擦力的定义
•静摩擦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不动的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间接触面上的法向压力乘以静摩擦系数。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接触面法线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滑动摩擦力是使物体在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间接触面上的法向压力乘以滑动摩擦系数。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两种不同的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始终大于滑动摩擦力。
•当物体是静止的时候,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外力的大小,即静摩擦力与外力大小相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当物体开始受到施加的外力使其产生运动时,静摩擦力逐渐减小,直到与施加的外力大小相等时,物体开始滑动,此时滑动摩擦力
代替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综上所述,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存在一定的关系,最大静
摩擦力始终大于滑动摩擦力,并且随着物体开始滑动,静摩擦力逐渐
减小。
这是由于物体表面间的微不均匀性,在静止时会形成微小的凹凸,使得物体表面能够产生一定的抵抗力,而当物体开始滑动时,物
体表面的凹凸被破坏,接触面减小,从而减小了摩擦力的大小。
为什么最大静摩擦力要大于滑动摩擦力
![为什么最大静摩擦力要大于滑动摩擦力](https://img.taocdn.com/s3/m/4fd12650be1e650e52ea99e6.png)
为什么最大静摩擦力要大于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是由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接触面处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两物体间弹性力越大说明分子间距离越小,相互作用力越强,要使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运动所要施加的外力也越大,这就是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正比于正后力的原因,而两物体接触面表面层分子状态,性质及接触面的温度都对摩擦有影响。
从微观角度来看最大静摩擦状态和滑动摩擦状态分子的相互作用时间相差很大,存在下列三方面的不同。
1.长时间在弹力作用下接触面分子发生蠕动,这会使接触层分子的接触面积增大。
2.由于长时间接触,分子热运动会使接触面层互相扩散,使分子间作用力变大。
3.物体表面覆有一层污染膜,在外力作用下而不发生宏观移动时,在接触层分子会发证分子大小数量级的移动,这种移动使污染膜破裂。
为什么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
![为什么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https://img.taocdn.com/s3/m/0d00fef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d.png)
为什么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
1.
静摩擦比动摩擦接触时间长。
由于接触点上压力较高,材料发生弹塑性互相压入,接触时间长代表着表面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大,所以导致静摩擦系数大于动摩擦系数...
2.
由静止进入相对运动以后,物体与表面间接触的部分弹性形变能是有利的,这意味着运动时弹性回复力帮助克服粘着力从而有利于滑动(这是静止时没有的特征)。
3.
两个摩擦表面上的微凸体互相压入,在相对运动中一般会产生弹性挤压和塑性挤压,多次重复会招致疲劳破坏,脱落的微粒将夹在两摩擦面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证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09物理C 班陈加丙(094090125)
摘要:借助力传感器验证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力传感器能测出变
力,绘出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到摩擦力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验证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关键字:静摩擦、滑动摩擦
1、力传感器应用
力传感器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它既可以测量恒力,也可以测量变力。
通过软件处理,可在计算机中显示出被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线。
2、实验原理
最大静摩擦力即静止与开始滑动的零界摩擦力。
我将用力传感器来探究小桌面与物块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我们知道,要使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那么物体就必须做匀
速运动,而实验中要使物体做严格的匀速直线运动是很难的,所以,图(1)的方法不
可行。
图(2)中,传感器是
固定的,细绳不可以拉伸,且始终保持水平,用力F 水平拉
小桌面,逐渐增大力F,使小
桌面被向左抽出,只到小桌面快要离开物块为止。
在小桌面
运动的过程中,物块竖直方向
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物块只受向右的细绳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物块相对的面始终静止,所以细绳拉
力大小始终等于摩擦力的大
小。
即只要拉动小桌面,力
传感器测到的就是滑动摩擦
力大小。
3、操作步骤
根据图(2)布置实验器
材。
连接好传感器,打开电脑中的DISLab 软件,先让细绳稍微松弛,点击调零。
用力拉小桌面,逐渐增大拉力,使小桌面运动一段时间。
就等到全过程的V-t 图。
4、实验结果
在上述操作后得到全过程的V-t 图如图(3)。
图(3)中,开始一段是为零
的水平线,这段是调零后还没有
施加拉力;开始施加拉力,曲线
就开始上升,趋近于直线的这段
就是静摩擦力。
显然,最高点就
是最大静摩擦力;接着小桌面开
始运动,物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
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桌面开
始运动,图线就立刻下降,稍后
就基本保持不变,保持的这段是
滑动摩擦的过程。
显然,最大静
摩擦要略大于滑动摩擦。
这也正
是我们进行此实验的目的。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