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

合集下载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一、引言光偏振现象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内的现象。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对于理解光学原理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偏振方向下透射光强度的变化,探究光偏振现象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二、实验原理1. 光偏振概念当一束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内时,称为偏振光。

如果此时所选平面与传播方向垂直,则称为线性偏振光。

2. 偏振片偏振片是一种能够选择或制造出特定偏振方向的器件。

常见的有各种材料制成的线性偏振片、四分之一波片和半波片等。

3. 马吕斯定律马吕斯定律指出:当线性偏振光通过另一个线性偏振片时,透射光强度与两者间夹角θ满足cos2θ关系。

4. 假设条件本实验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器件均为理想器件,忽略了实际器件的各种不完美因素。

三、实验装置1. He-Ne激光器2. 偏振片(线性偏振片、四分之一波片、半波片)3. 透镜4. 探测器四、实验步骤1. 将He-Ne激光器放置于台架上,开启电源,调节激光束方向,使其垂直于偏振片的传播方向。

2. 将线性偏振片插入激光束路径中,并旋转偏振片,观察透射光强度的变化。

3. 将四分之一波片插入激光束路径中,并旋转四分之一波片和线性偏振片,观察透射光强度的变化。

4. 将半波片插入激光束路径中,并旋转半波片和线性偏振片,观察透射光强度的变化。

5. 通过探测器测量不同角度下透射光强度,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线性偏振片当线性偏振片与激光束的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强度为0。

随着偏振片旋转,透射光强度呈现出cos2θ的变化规律,符合马吕斯定律。

2. 四分之一波片四分之一波片能够将线性偏振光转化为圆偏振光。

当线性偏振片与四分之一波片的快轴和慢轴夹角为45°时,透射光强度最大;当夹角为0°或90°时,透射光强度为0。

3. 半波片半波片能够将线性偏振光转化为相反方向的线性偏振光。

当线性偏振片与半波片的快轴和慢轴夹角为45°时,透射光强度最大;当夹角为0°或90°时,透射光强度为0。

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

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

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引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动方向可以在空间中任意方向上振动。

然而,当光经过特定的材料或通过特定的装置时,它的振动方向会受到限制,这就是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研究对于理解光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光的偏振现象。

实验一:偏振片的特性实验一旨在研究偏振片的特性。

我们使用了一块线性偏振片和一个光源。

首先,我们将光源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并将线性偏振片放在光源前方。

然后,我们旋转线性偏振片,观察光的强度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当线性偏振片的振动方向与光的振动方向垂直时,光的强度最小;而当线性偏振片的振动方向与光的振动方向平行时,光的强度最大。

这表明线性偏振片可以限制光的振动方向。

实验二:双折射现象实验二旨在研究双折射现象。

我们使用了一块双折射晶体和一个光源。

首先,我们将光源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并将双折射晶体放在光源前方。

然后,我们观察光通过双折射晶体后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当光通过双折射晶体时,光线会分为两束,分别沿着不同的方向传播。

这表明双折射晶体可以将光分解为两个不同的振动方向。

实验三:偏振光的旋转实验三旨在研究偏振光的旋转现象。

我们使用了一个旋转的偏振片、一个光源和一个偏振光旋转仪。

首先,我们将光源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并将旋转的偏振片放在光源前方。

然后,我们通过偏振光旋转仪观察光的旋转现象。

实验结果显示,当旋转的偏振片的旋转角度改变时,光的振动方向也会相应改变。

这表明偏振光的旋转角度与偏振片的旋转角度有关。

实验四:马吕斯定律实验四旨在验证马吕斯定律。

我们使用了一个光源、一个偏振片和一个检偏器。

首先,我们将光源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并将偏振片放在光源前方。

然后,我们在光源后方放置一个检偏器,并旋转检偏器的角度。

实验结果显示,当检偏器的角度与偏振片的角度相同时,光的强度最大;而当检偏器的角度与偏振片的角度垂直时,光的强度最小。

这验证了马吕斯定律,即光通过偏振片后,只有与偏振片相同方向的光能通过检偏器。

光的偏振偏振光的实验研究

光的偏振偏振光的实验研究

光的偏振偏振光的实验研究光的偏振是指光波的振动方向只在特定平面内进行的现象。

而偏振光则是指只在一个特定方向上振动的光波。

在光学领域中,对光的偏振进行研究对于理解光的性质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光的偏振以及偏振光的实验研究。

一、光的偏振的原理光是由电磁波组成的,而电磁波包括电场和磁场的振动。

在垂直方向上,光波的电场和磁场都是垂直于传播方向的。

然而,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如果对光波的电场进行了特定方向的约束,那么光波的电场就会以特定的方向进行振动,这就是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偏振片。

偏振片是由具有一定特性的材料制成的光学元件,能够选择性地阻止某些方向的光波通过,只允许特定方向的光波通过。

常见的偏振片有线性偏振片和圆偏振片。

二、实验研究光的偏振的方法1. 偏振片实验进行偏振实验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两块偏振片。

首先,将两块偏振片的方向调整为平行,这样光线就可以通过。

然后,逐渐旋转一块偏振片,观察光的强度变化。

当两块偏振片的方向垂直时,光线将完全被阻挡,无法通过。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的偏振现象,并且可以确定光的偏振方向和光的强度随偏振片方向变化的关系。

2. 波片实验波片是另一种常用的用于研究光的偏振的实验工具。

波片可以将线偏振光转化为圆偏振光或者将圆偏振光转化为线偏振光。

在波片实验中,首先,将线偏振光通过一块线偏振片,将其转化为线偏振光。

然后,将转化后的线偏振光通过一块波片,观察光的偏振状态的变化。

根据波片的不同性质,光的偏振状态可能会改变。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研究光的偏振状态的变化规律以及波片对光的偏振的影响。

三、光的偏振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光的偏振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光学通信、液晶显示、偏振镜等。

举个例子,在液晶显示技术中,通过控制偏振态使得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变化,进而可以对光的透射进行调节,实现图像的显示。

此外,光的偏振还可以用于解析光束中的信息。

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现象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不同方向的振动方式而导致的现象。

这是一个重要的光学现象,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的偏振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在光学仪器和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一、光的偏振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偏振光的特点光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振动而构成的电磁波,而偏振光则是指在某个方向上振动的光。

偏振光具有以下特点:(1)振动方向:偏振光只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振动,而垂直于该振动方向的光则被滤去。

(2)振动相位:偏振光的振动相位是固定的,即光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相位差保持不变。

2. 光的偏振方式光的偏振方式主要有线偏振和圆偏振两种形式。

(1)线偏振:线偏振光是指光波中的电场矢量沿着特定方向振动的光。

线偏振光的传播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

(2)圆偏振:圆偏振光是指光波中的电场矢量在传播过程中绕光轴旋转形成的光。

圆偏振光可以分为左旋圆偏振和右旋圆偏振两种形式。

3. 光的偏振现象原理光的偏振现象可以通过光波的叠加原理来解释。

当两束偏振方向不同的光波叠加时,交替相加或相互抵消,从而形成了偏振现象。

二、光的偏振现象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1. 偏光镜偏光镜是一种根据光的偏振特性来控制光线传播方向的光学元件。

它广泛应用于显微镜、摄影镜头、激光器和光学仪器中。

通过偏光镜的使用,可以选择性地通过或滤除特定方向上的偏振光,从而实现对光线的调节和控制。

2. 偏振片偏振片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通过或滤除特定方向上偏振光的光学元件。

它常用于液晶显示器、太阳镜等光学设备中。

偏振片通过特殊的制备工艺,使得只有特定方向的偏振光能够通过,从而实现对光线的调节和过滤。

三、光的偏振现象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1.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的偏振特性传输信息的技术。

通过控制光的偏振方向和相位,可以实现光信号的调制和传输。

光纤通信具有高速、大容量和长距离传输等优点,已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

2. 光栅光栅是一种使用光的偏振现象进行信息编码和解码的光学元件。

光的偏振实验了解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实验了解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实验了解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现象是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的定义。

通常,光的波动是沿着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所有方向均匀地振动。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光的振动方向可以被约束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这就是光的偏振现象。

为了进一步了解光的偏振现象,我们可以进行实验来观察和研究光的偏振行为。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的偏振实验方法。

一、马吕斯法马吕斯法是最早用来研究光的偏振的实验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偏光镜和分析片的组合,可以将线偏振光转换成圆偏振光或者反之。

通过调节偏光镜和分析片的相对角度,我们可以观察到转换前后光的强度的变化,从而研究光的偏振现象。

二、振动起偏器法振动起偏器法是通过使用起偏器和分析器来观察光的偏振现象。

起偏器是一个偏振镜,可以限制光只能在一个特定方向上振动。

当通过起偏器的偏振光再经过分析器时,根据分析器的角度调节,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的强度的变化,从而探究光的偏振特性。

三、双折射现象双折射是光线通过一些特殊的材料时产生的光的偏振现象。

常见的双折射材料包括石英晶体和冰晶石等。

通过将光线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线被分成两束具有不同振动方向的光线,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双折射。

通过测量这两束光线的振动方向,可以研究光的偏振现象。

四、干涉法干涉法是一种通过干涉现象来研究光的偏振特性的方法。

通过使用光路调节器和干涉仪,我们可以观察到在特定条件下,不同偏振方向的光线在干涉仪中产生干涉条纹。

通过分析和测量这些干涉条纹,可以获得有关光的偏振性质的有用信息。

通过以上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光的偏振现象。

这些实验方法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光的振动方式,还在许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光学通信、显微镜下的观察等。

总结光的偏振现象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通过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对光的偏振行为有更深入的认识。

马吕斯法、振动起偏器法、双折射现象和干涉法是常用的实验方法,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

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

图2 二向色性起偏图1 平面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实验名称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姓 名学 号 班 级桌 号 教 室 基础教学楼1406实验日期 20 年 月 日 时段 指导教师一. 实验目的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偏振基本规律的认识。

2. 了解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基本方法。

3. 验证马吕斯定律。

4.1/4波片,1/2波片的研究; 5.利用旋光现象测定蔗糖溶液浓度 二. 实验仪器导轨和机座, 氦氖激光器(功率约5mW ), 激光器架, 偏振片波片架, 滑动座(5个), 光传感器(光电探头),光功率测试仪,偏振片(两个),1/4波片(波长632.8nm ),1/2波片(波长632.8nm ),透明蔗糖溶液,螺丝刀三. 实验原理(请携带并参阅大学物理课本)1. 偏振光的基本概念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电矢量 和磁矢量 相互垂直,并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C 。

通常人们用电矢量 代表光的振动方向,并将电矢量和光的传播方向C 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的振动面。

在传播过程中,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始终在某一确定方向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如图1(a)所示。

振动面的取向和光波电矢量的大小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光波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时,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人眼逆光来看,若电矢量末端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称评 分教师签字图3 双折射起偏原理图为右旋椭圆或右旋圆偏振光,反之为左旋。

通常光源发出的光波有与光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一切可能的振动方向,没有一个方向的振动比其它方向更占优势。

这种光源发射的光对外不显现偏振的性质,称为自然光,如图1(b)所示;如果光波电矢量的振动在传播过程中只是在某一确定方向上占优势,则此偏振光称为部分偏振光,如图1(c)所示。

将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器件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器件称为检偏器。

实际上,起偏器和检偏器是互为通用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起偏和检偏方法。

2. 二向色性起偏、马呂斯定律、双折射起偏及波片物质对不同方向的光振动具有选择吸收的性质,称为二向色性。

光的偏振现象的实验研究

光的偏振现象的实验研究

光的偏振现象的实验研究摘要:本文从理论上介绍了自然光、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等的概念;以及产生、鉴别这几种偏振光的方法;介绍了1/2,1/4玻片的定义和1/2,1/4玻片的光学特性;以及研究1/2,1/4玻片光学特性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分析。

然后由实验验证马吕斯定律,以及测反射光为线偏振光时的入射角,即测量布儒斯特角。

关键词:波片;马吕斯定律;布儒斯特角;分析引言偏振是横波的重要标志,光波属于横波。

在光学学习过程中,干涉、衍射、偏振都是波动光学的主要内容。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光偏振问题做出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用实验来研究波片的光学性质,对马吕斯定律的验证以及布儒斯特角的测量。

以光偏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结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光的偏振现象的理解,拓宽对光学领域的认识。

1光偏振现象的基本理论1.1偏振的基本概念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

光波是电磁波,因此,光波的传播方向就是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光波中的电振动矢量E和磁振动矢量H都与传播速度v垂直,因此光波是横波,它具有偏振性。

而振动方向和光波前进方向构成的平面叫做振动面,光的振动面只限于某一固定方向的,叫做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

振动方向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叫做偏振,它是横波区别于其他纵波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具有偏振性的光则称为偏振光。

偏振光是指光矢量的振动方向不变,或具有某种规则地变化的光波。

按照其性质,偏振光又可分为平面偏振光(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几种。

如果光波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只局限在一确定的平面内,则这种偏振光称为平面偏振光,若轨迹在传播过程中为一直线,故又称线偏振光。

如果光波电矢量随时间作有规则地改变,即电矢量末端轨迹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呈圆形或椭圆形,则称为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

如果光波电矢量的振动在传播过程中只是在某一确定的方向上占有相对优势,这种偏振光就称为部分偏振光。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光波的偏振现象并学会使用偏振片。

2.探究不同光源对偏振片的作用。

3.研究光波在传播中的偏振现象。

实验器材:1.光源(白光源、激光等)。

2.偏振片(线偏振片、圆偏振片)。

3.偏振片架。

4.测量光强的光电测量器。

实验过程:1.安装实验器材,将光源连上电源,开启光源。

2.将偏振片架放置于光源前方,插入线偏振片。

3.调整线偏振片的方向,记录光强。

4.更换圆偏振片,记录光强。

5.更换光源,重复以上操作。

实验结果:1.在白光源下,线偏振片只允许振动方向与偏振片相同的光通过,过滤了其他方向的光,测量光强显著下降,说明光源发出的光中存在不同偏振方向的光线。

2.圆偏振片同样作用于白光源,测量光强与线偏振片的结果类似,但不同偏振方向的光能够以不同程度通过圆偏振片。

3.对于激光光源,线偏振片更能体现其光源发出的光线偏振方向的特殊性。

实验分析:1.光偏振现象是光学的重要现象之一,也是应用广泛的技术之一。

2.不同的光源会对偏振光作出不同的响应,这涉及到其光线的构成。

3.光源的偏振状态需要通过合适的偏振片进行检测,这直接体现了偏振片的使用价值。

结论:通过实验了解了光偏振现象以及偏振片的使用方法,深化了对光学现象的理解。

实验数据清晰地表明了不同光源对偏振光的不同响应,是一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实验。

参考文献:1.技术应用光学[J].胡庆华,江苏:南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

2.PRC国家标准[G].北京:中国出版社,2003年第2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系列之偏振光的分析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系列之偏振光的分析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3. 鉴别各种偏振光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内容】
1. 测定玻璃对激光波长的折射率 2. 产生并检验圆偏振光 3.产生并检验椭圆偏振光
【数据表格与数据记录】
58308250211=-=-=ϕϕp i 57307250212=-=-=ϕϕp i
57307250213=-
=-=ϕϕp i 56306250214=-=-=ϕϕp i 58308250215=-=-=ϕϕp i 57307250216=-=-=ϕϕp i
56306250217=-=-=ϕϕp i
577
7
1=+⋅⋅⋅⋅+=
p p p i i i
5399.157tan tan === n i p
波长为632.8nm 时玻璃对于空气的相对折射率为1.5399。

现象:两次最亮,两次消光。

结论:圆偏振光
如果使检偏器的透振方向与暗方向平行,1/4波片与检偏器透振方向垂直或平行。

现象:两次亮光,两次消光 结论:椭圆偏振光
【小结与讨论】
1. 实验测的了63
2.8nm 时玻璃对空气的折射率为1.5399。

2. 单色自然光经过起偏器和检偏器,旋转检偏器一周,发现光电流相应出现两次消
光现象,是分析其原因。

答:当检偏器的偏振化的方向和检偏器的偏振化的方向为
2π和3
π
时,根据马吕斯定律θ2
0cos I I =可知,出现两次光强为零的情况,即光电流出现了2次消光现象。

3.自己设计实验进行了几种偏振光的检验的工作,搞清了几种偏振光的区别,以及怎样得到他们。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光的偏振物理实验报告

光的偏振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和验证光的偏振现象。

2. 理解偏振光的产生原理和特性。

3. 掌握偏振片、波片等光学元件在偏振光产生与检验中的应用。

4. 验证马吕斯定律,理解偏振光强度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横波特性。

在自然光中,光波的振动方向是随机分布的。

当自然光经过某些光学元件后,其振动方向会变得有规律,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偏振。

偏振光的产生通常需要以下光学元件:1. 起偏器(偏振片):将自然光变为线偏振光。

2. 波片(1/4波片、1/2波片):改变光的偏振状态,产生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

马吕斯定律指出,当线偏振光通过一个与其偏振方向成θ角的偏振片时,透射光的强度I与入射光的强度I0之间的关系为:\[ I = I_0 \cos^2\theta \]三、实验仪器与用具1. 自然光源(如激光器)2. 偏振片(起偏器)3. 波片(1/4波片、1/2波片)4. 检偏器(另一个偏振片)5. 光具座6. 光屏7. 秒表(用于测量时间)8. 记录本和笔四、实验步骤1. 自然光与偏振光的产生:- 将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照射到偏振片上,观察光屏上的光斑。

- 旋转偏振片,观察光斑的变化。

当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与光屏上的光斑垂直时,光斑消失,说明光已变为线偏振光。

2. 马吕斯定律验证:- 将偏振片与检偏器放置在光具座上,使它们的透振方向互相垂直。

- 观察光屏上的光斑,记录光斑消失的位置。

- 将偏振片旋转,使透振方向与检偏器的透振方向成θ角,记录光斑再次消失的位置。

- 改变θ角,重复上述步骤,记录光斑消失的位置。

- 利用马吕斯定律,计算每次实验中光斑消失时的透射光强度。

3. 波片的性质及利用:- 将1/4波片放置在偏振片与检偏器之间,观察光屏上的光斑。

- 旋转1/4波片,观察光斑的变化。

当1/4波片的光轴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时,光斑消失,说明1/4波片的光轴方向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成45°角。

- 改变1/4波片的光轴方向,观察光斑的变化。

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

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的波动性质的认识。

2. 掌握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方法和原理。

3. 学习使用偏振片、波片等光学元件,了解其工作原理。

4. 验证马吕斯定律,研究偏振光透过两个偏振器后的光强与夹角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其电场矢量E的振动方向决定了光的偏振状态。

自然光中的电场矢量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振动方向是随机的,而偏振光则具有特定的振动方向。

偏振光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产生:1. 利用起偏器(如偏振片)将自然光变为线偏振光。

2. 利用双折射现象将一束光分解为两束具有不同振动方向的偏振光。

3. 利用反射、折射等光学现象使自然光部分偏振。

检验偏振光的方法有:1. 利用检偏器(如偏振片)观察光强变化。

2. 利用光电池、光电倍增管等光电探测器检测偏振光。

马吕斯定律指出,当完全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时,光强I与入射光强I0、检偏器透光轴与入射线偏振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θ的关系为:I = I0 cos²θ。

三、实验仪器与用具1. 中央调节平台和两臂调节机构2. 半导体激光器和电源3. 偏振片(两块)4. 1/4波片(两块)5. 光电倍增管探头及电源6. 光电流放大器7. 光具座8. 白屏9. 刻度盘四、实验步骤1. 将激光器、偏振片、1/4波片和光电倍增管探头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光路,使激光束通过偏振片后成为线偏振光。

2. 将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观察光强变化,记录数据。

3. 将1/4波片旋转一定角度,观察光强变化,记录数据。

4. 将线偏振光通过第二个偏振片,观察光强变化,记录数据。

5. 将第二个偏振片旋转一定角度,观察光强变化,记录数据。

6. 根据记录的数据,验证马吕斯定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后,光强发生变化,说明1/4波片具有改变光偏振状态的作用。

2. 当1/4波片旋转一定角度时,光强也随之变化,说明光强与偏振片透光轴与入射线偏振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θ有关。

光偏振现象的实验报告

光偏振现象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波偏振性的理解。

2. 掌握起偏器和检偏器的使用方法,以及马吕斯定律的应用。

3. 学习偏振光在光学技术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横波特性。

当光波在传播过程中,其电场矢量(E)和磁场矢量(H)垂直于传播方向。

在自然光中,E矢量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振动,而在偏振光中,E矢量只在特定方向上振动。

起偏器(如偏振片)可以将自然光转化为偏振光,检偏器(如第二个偏振片)可以用来检测和调节偏振光的偏振方向。

根据马吕斯定律,当偏振光通过检偏器时,其强度与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和检偏器偏振方向的夹角有关。

三、实验仪器1. 自然光源(如激光器)2. 起偏器(偏振片)3. 检偏器(偏振片)4. 光屏5. 支架和固定装置6. 量角器四、实验步骤1. 将自然光源、起偏器和光屏依次放置在支架上,调整光路使其成为直线传播。

2. 在光路上放置起偏器,调整其角度,观察光屏上的光强度变化。

3. 在起偏器后放置检偏器,调整其角度,观察光屏上的光强度变化。

4. 改变起偏器和检偏器的相对角度,观察光屏上的光强度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5. 通过实验验证马吕斯定律,并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当起偏器和检偏器的偏振方向平行时,光屏上的光强度最大;当两者偏振方向垂直时,光屏上的光强度最小。

2.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马吕斯定律:光强度与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和检偏器偏振方向的夹角的余弦平方成正比。

3.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偏振光具有方向性,其强度与偏振方向有关。

- 起偏器和检偏器可以用来调节和检测偏振光的偏振方向。

- 马吕斯定律是描述偏振光性质的重要定律。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光屏上的光强度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起偏器和检偏器的质量、环境光线等。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尽量减小这些因素的影响。

2. 实验结果表明,偏振光在光学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液晶显示、光学通信、光学成像等。

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

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

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光的偏振现象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特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振动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但在某些情况下,光波的振动方向会被限制在特定的方向上,这就是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现象在19世纪初由法国物理学家马尔斯-亚培尔(Etienne-Louis Malus)首次发现。

他发现,当光通过一个偏振镜时,只有振动方向与偏振镜允许的方向相同的光才能通过,其他方向的光则被阻挡。

这一现象被称为马尔斯定律。

马尔斯定律的解释是,光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构成的,而偏振镜通过选择性地吸收电场或磁场的振动方向来实现光的偏振。

这意味着光波的电矢量在通过偏振镜之前可以沿着任意方向振动,但在通过偏振镜后,只有与偏振镜允许的方向相一致的电矢量才能通过。

光的偏振现象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实现。

例如,当光通过一个有序的分子结构或晶体时,光的振动方向会受到限制,这被称为自然偏振。

自然偏振可以通过偏振片来观察和分析。

光的偏振现象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光学领域,偏振光可以用于测量和分析光的性质。

在通信领域,偏振光可以用于增加信息传输的容量和速度。

在材料科学领域,偏振光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光的偏振现象还与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和过程密切相关。

例如,光的偏振可以解释天空为什么呈现蓝色。

蓝天的颜色是由于大气中的分子散射光的偏振。

偏振光还可以用于分析和研究地球上的大气和水体的性质。

光的偏振现象还在生物学中有重要的应用。

生物组织对光的偏振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可以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例如癌症。

通过分析光的偏振特性,可以获得关于生物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光的偏振现象是光波振动方向的特性。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镜、偏振片等方法实现。

光的偏振现象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包括光学、通信、材料科学和生物学等。

通过研究光的偏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的性质。

光的偏振 实验报告

光的偏振 实验报告

光的偏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偏振概念的理解。

2、了解偏振片的特性,掌握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方法。

3、测量布儒斯特角,验证布儒斯特定律。

二、实验原理1、光的偏振态光是一种电磁波,其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相互垂直且都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

一般情况下,光的电场矢量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的取向是随机的,这种光称为自然光。

如果光的电场矢量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只沿某一固定方向振动,则称其为线偏振光。

还有部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等偏振态。

2、偏振片偏振片是一种只允许某一方向的光振动通过的光学元件。

其透振方向就是允许光振动通过的方向。

当自然光通过偏振片时,只有与透振方向平行的光振动分量能够通过,从而得到线偏振光。

3、布儒斯特定律当自然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将成为部分偏振光。

当入射角满足一定条件时,反射光将成为完全偏振光,其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这个入射角称为布儒斯特角,用θB表示。

布儒斯特定律为:tanθB = n2 / n1 ,其中 n1 和 n2 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三、实验仪器光源(钠光灯)、起偏器(偏振片)、检偏器(偏振片)、光具座、玻璃片、刻度盘等。

四、实验步骤1、调节仪器将光源、起偏器、检偏器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其共轴。

调节起偏器和检偏器的透振方向,使其初始时平行。

2、观察偏振现象打开光源,旋转检偏器,观察透过检偏器的光强变化。

可以发现,当检偏器的透振方向与起偏器的透振方向平行时,光强最强;当两者透振方向垂直时,光强最弱,几乎为零。

这表明通过起偏器得到的线偏振光,其振动方向是固定的。

3、测量布儒斯特角在光具座上放置一块玻璃片,使自然光以一定角度入射到玻璃片表面。

旋转检偏器,使反射光消光(光强最弱),此时入射角即为布儒斯特角。

测量此时的入射角,并记录下来。

4、验证布儒斯特定律已知钠光灯发出的光在空气中的波长λ,以及玻璃片的折射率 n2,根据布儒斯特定律计算理论上的布儒斯特角。

光的偏振现象实验报告

光的偏振现象实验报告

光的偏振现象实验报告光的偏振现象实验报告引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振动方向的特性,这种方向称为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太阳光的偏振、偏振墨镜以及液晶显示屏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光的偏振现象的产生原理和应用。

实验一:偏振片的特性实验装置:光源、偏振片、透明介质、检测屏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实验台上,保持稳定。

2. 在光源前方放置一个偏振片,并将其转动,观察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变化。

3. 在偏振片后方放置一个透明介质,如玻璃片,再次观察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变化。

4. 最后,将一个检测屏放置在透明介质后方,观察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旋转偏振片,我们发现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度会随着偏振片的角度变化。

当偏振片的方向与光的偏振方向垂直时,透过偏振片的光强最小;当二者方向一致时,透过偏振片的光强最大。

在透明介质后方放置检测屏后,观察到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在不同位置上也有所变化。

讨论:偏振片的作用是通过选择性地透过特定方向的光振动,将非偏振光转化为偏振光。

当光通过偏振片时,只有与偏振片方向一致的光能够通过,而垂直于偏振片方向的光则被滤除。

透明介质的存在会改变光的传播路径,进一步影响透过偏振片的光强。

实验二:马吕斯定律的验证实验装置:光源、偏振片、检测屏、旋转台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实验台上,保持稳定。

2. 在光源前方放置一个偏振片,并将其转动至特定角度。

3. 在偏振片后方放置一个检测屏。

4. 将一个旋转台放置在检测屏后方,并将其旋转至特定角度。

5. 观察检测屏上的干涉条纹。

实验结果:通过旋转偏振片和旋转台,我们观察到检测屏上出现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当偏振片和旋转台的角度满足一定条件时,干涉条纹最为清晰。

讨论:马吕斯定律指出,当两束偏振方向相同的光叠加时,如果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为奇数倍的π,那么它们将互相抵消,形成暗条纹;如果相位差为偶数倍的π,那么它们将互相增强,形成亮条纹。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近代光学领域中,光偏振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光偏振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存在偏振状态的现象。

光的偏振现象对于认识光的性质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1.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研究和探索光的偏振现象,深入了解光的传播特性,熟悉观察和分析偏振光的方法,以及了解光的偏振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二、实验原理2.1 光的偏振光偏振是指光的电场矢量在空间中的振动方向确定的现象。

光波的电场矢量可以在一个平面内振动,这个平面就是光的偏振面。

根据电场矢量在偏振面上的变化情况,可以将光分为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2.2 偏振光的产生偏振光的产生可以通过自然光通过偏振器或通过二向性材料产生。

自然光通过偏振器后,只有与偏振方向一致的光能通过,其他方向的光会被吸收或者反射。

二向性材料可以使通过的光波在传播过程中,其振动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偏振现象。

2.3 光的偏振分析通过透射和反射实验,可以对偏振光的偏振方向进行分析。

透射实验是将偏振光通过一个偏振器,再通过一个旋转的解偏器,观察透射光的强度变化;反射实验是将偏振光通过一个偏振器,与一个旋转的反射镜发生反射,观察反射光的强度变化。

通过两个实验可以确定光的偏振方向。

三、实验步骤与数据分析3.1 实验设备与材料•激光器•偏振片•旋转解偏器•反射镜•实验台3.2 透射实验1.将激光器放置在实验台上,调整位置和方向,保证激光可稳定传输。

2.在激光出射光线的路径上放置一个偏振片,记录光通过偏振片后的强度。

3.在光通过偏振片后的路径上放置一个旋转的解偏器,逐渐旋转解偏器,记录光透射光强随解偏器旋转角度的变化。

4.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光透射光强与解偏器旋转角度的关系图。

3.3 反射实验1.将激光器放置在实验台上,调整位置和方向,保证激光可稳定传输。

2.在激光出射光线的路径上放置一个偏振片,记录光通过偏振片后的强度。

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研究

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研究

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研究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和粒子性质,它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即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现象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理解光的性质、光的传播方式以及许多物理现象的解释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物理定律、实验准备、实验过程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和探讨。

在了解光的偏振现象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一些与之相关的物理定律。

其中最基本的是马克斯韦方程组,这是用来描述电磁波传播的方程组。

在马克斯韦方程组的基础上,可以推导出光波的传播速度、功率密度、能量传输等相关量的表达式。

此外,光的偏振还与光的电矢量和磁矢量的方向有关,这可以通过电磁场的振动方向来描述。

为了进行光的偏振实验,我们需要做一些实验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束光源,可以是来自太阳、激光器或者白炽灯等。

这些光源发出的光都是非偏振光,即在不同方向上的电矢量振动方向都是随机的。

为了产生偏振光,我们需要采用一种偏振器件,例如偏振片。

偏振片通过选择性吸收电矢量在某个方向上的振动而产生偏振光,使光束的电矢量只能沿特定的方向振动。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实验过程。

首先,我们可以将光束通过一个偏振器件,例如偏振片,这样只有与偏振片振动方向平行的光可以通过,其余光将被吸收或者衰减。

这样,我们获得的光束就是偏振光。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旋转偏振片,改变振动方向,观察到当振动方向与偏振片振动方向一致时,通过的光最亮;当两者垂直时,通过的光最暗。

这就证明了光是一种具有偏振现象的电磁波。

光的偏振现象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首先,它在光学仪器和设备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显微镜中,通过使用偏振镜片可以改善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从而更好地观察样品的细节。

在偏光显微镜中,偏振片和偏振镜结合使用,可以显示材料的偏振性质,例如晶体的双折射现象。

其次,光的偏振还在光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纤通信是目前最常用的通信方式之一,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时,由于光的偏振性质使得信号传输更加稳定和可靠。

1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134

1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134

1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134光是一种波动现象,具有很多特性和性质,其中之一就是偏振现象。

偏振是指光波的振动方向在特定的方向上发生了取向集中,这种取向现象统称为偏振现象。

目前,在物理、化学、光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光的偏振现象已成为热门话题之一。

光波的偏振是由于光波中的电场和磁场在传播方向上振动的方向不同所导致的。

如果光波中的电场在平面内定向,就称为偏振光,也称为线偏振光。

如果电场的振动方向是在一个平面内沿着任意方向摆动,则称为圆偏振光。

如果电场振动方向在一个平面内旋转,就称为椭偏振光。

偏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例如偏振镜、液晶显示器、偏振滤片等等,都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2. 光的偏振现象在光学中的应用2.1 偏振镜偏振镜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透过偏振光的光学器件。

在普通的白光中,光是以各种方向的偏振方式杂乱无章地振动的。

如果通过一个偏振镜,则能够使振动方向与偏振镜取向相同的光线透过,其余方向的光线则被阻挡。

偏振镜主要应用于日光偏振镜、偏振太阳镜、偏振仪器等领域。

偏振滤片是一种能够选取和透过特定偏振方向的光的光学器件。

它是在两块平行的玻璃或塑料片之间夹一层聚合物的胶膜,在胶膜中基于偏振现象加工出了特定的偏振方向。

类似于偏振镜的原理,通过选择性地吸收或反射具有特定偏振方向的光线,就能够实现光的偏振控制,从而实现在电视、电影、计算机显示器等领域的应用。

偏振分束器是一种将光分离成两个不同偏振状态的光路器件。

它能够将一束光按其偏振状态分为S波和P波两部分,从而实现对光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分析、测量和处理。

它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传感器、生物医学成像、激光干涉术等领域。

在科研领域中,光的偏振现象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通过测量偏振态的变化,可以研究光的相干性、色散性、散射性等光学性质。

同时,光的偏振现象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也有密切关系,例如光纤通信、激光微加工、光学显微镜等领域中,信号的强度和传输质量与光的偏振状态密切相关。

实验探究光的偏振现象

实验探究光的偏振现象

实验探究光的偏振现象一、引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并且以波的形式传播。

然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光往往具有特定的方向性,这种方向性被称为光的偏振现象。

为了更好地理解光的偏振现象,本文将介绍一项实验来探究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原理。

二、实验装置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以下实验装置:1. 激光器:用于产生偏振的光束。

2. 偏振片:用于调整和控制光的偏振方向。

3. 偏振检偏器:用于分析和测量光的偏振状态。

4. 旋转台:用于旋转偏振片和偏振检偏器。

三、实验步骤1. 将激光器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将其打开。

2. 将偏振片插入激光器的输出光束中,并观察光的偏振效果。

通过转动偏振片,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的偏振方向的变化。

3. 将偏振检偏器插入到光束中,并旋转它,观察光的强度变化。

当偏振片和偏振检偏器的偏振方向平行时,光的强度最大;而当它们的偏振方向垂直时,光的强度最小。

4. 调整偏振片和偏振检偏器的角度,观察光的强度变化曲线。

我们可以得到最大和最小光强度的周期性变化。

四、实验原理光的偏振现象是由于光波电场的振荡方向可以限制在特定的方向上。

当光通过偏振片时,只有与偏振片偏振方向平行的光能够通过,其余光将被吸收或减弱。

当光通过偏振检偏器时,只有与其偏振方向平行的光才能透过。

因此,当偏振片和偏振检偏器的偏振方向平行时,光的强度最大;当它们的偏振方向垂直时,光的强度最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受偏振片和偏振检偏器影响的变化。

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操作,我们可以得到光强度与偏振片和偏振检偏器的角度关系曲线,并且发现其具有周期性变化。

六、应用与意义对于光的偏振现象的探究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我们对光的理解,同时也在很多领域中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例如,光的偏振现象在液晶显示技术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控制和调整光的偏振方向来实现显示效果的优化。

此外,在光学通信中,光的偏振现象也被广泛应用于光纤传输和信号调制等领域。

七、结论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偏振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性质和行为。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引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即偏振。

光的偏振现象在物理学领域中一直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光的偏振现象进行研究,探索光的性质和行为。

实验装置:实验所需的装置包括光源、偏振片、透光介质和检测器。

光源可选择激光器或白光源,偏振片可以是线偏振片或圆偏振片,透光介质可以是晶体或液晶。

检测器可以是光电二极管或摄像机。

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适当的位置,确保光线能够直接照射到待研究的物体上。

2. 在光源和物体之间插入一个偏振片,调整偏振片的角度,观察光线的变化。

3. 在光线通过物体后,再次插入一个偏振片,调整偏振片的角度,观察光线的变化。

4. 如果使用透光介质,将其放置在光线路径上,观察光线透过介质后的变化。

5. 使用检测器记录光线的强度和偏振状态的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线在通过偏振片时,其振动方向会发生变化。

当偏振片的角度与光线的偏振方向垂直时,光线将被完全阻挡;当二者平行时,光线将完全通过。

2. 光线在通过物体后,其偏振状态会发生变化。

具体的变化取决于物体的性质和结构。

3. 透光介质对光线的偏振状态也有影响。

不同的介质对光线的偏振状态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光线的强度和偏振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调整偏振片的角度和透光介质的性质,可以改变光线的强度和偏振状态。

讨论:光的偏振现象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光学领域中,光的偏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显微镜、激光器、光通信等领域。

在生物医学领域,光的偏振现象也被用于研究细胞结构和生物分子的性质。

此外,光的偏振现象还被应用于光学材料的设计和制备,以及光学成像技术的改进。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光的偏振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光的偏振现象是光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深入探索光的偏振现象的机制和特性,为光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 二向色性起偏实验名称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请携带并参阅大学物理课本)姓 名 学 号 班 级桌 号教 室 基教1406实验日期 20 年 月 日 时段 指导教师一. 实验目的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偏振基本规律的认识;2. 了解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基本方法;3. 验证马吕斯定律;4.1/2波片,1/4波片的研究; 5.利用旋光现象测定蔗糖溶液浓度. 二. 实验仪器导轨和机座, 带布儒斯特窗的氦氖激光器, 激光器架, 偏振片、波片架, 滑动座(4个), 光传感器(光电探头),光功率测试仪,偏振片(2个),1/2波片(波长632.8nm ),1/4波片(波长632.8nm ),透明蔗糖溶液,螺丝刀。

三. 实验原理1. 偏振光的基本概念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电矢量 和磁矢量 相互垂直,并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C 。

通常人们用电矢量 代表光的振动方向,并将电矢量和光的传播方向C 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的振动面。

在传播过程中,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始终在某一确定方向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如图1(a)所示。

振动面的取向和光波电矢评 分教师签字图1 平面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图3 双折射起偏原理图量的大小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光波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时,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人眼逆光来看,若电矢量末端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称为右旋椭圆或右旋圆偏振光,反之为左旋。

通常光源发出的光波有与光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一切可能的振动方向,没有一个方向的振动比其它方向更占优势。

这种光源发射的光对外不显现偏振的性质,称为自然光,如图1(b)所示;如果光波电矢量的振动在传播过程中只是在某一确定方向上占优势,则此偏振光称为部分偏振光,如图1(c)所示。

将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器件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器件称为检偏器。

实际上,起偏器和检偏器是互为通用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起偏和检偏方法。

2. 二向色性起偏、马呂斯定律、双折射起偏及波片物质对不同方向的光振动具有选择吸收的性质,称为二向色性。

当自然光射到偏振片上时,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垂直的光被吸收,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平行的光透过偏振片,从而获得偏振光。

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只剩下沿透光方向的光振动,透射光成为平面偏振光(见图2所示)。

若在偏振片P 1后面再放一偏振片P 2,P 2就可以用作检验经P 1后的光是否为偏振光,即P 2起了检偏器的作用。

当起偏器P 1和检偏器P 2的偏振化方向间有一夹角,则通过检偏器P 2的偏振光强度满足马呂斯定律:(1)当θ= 时,I=I 0, 光强最大;当θ= 时,I =0,出现消光现象;当θ为其它值时,透射光强介于0~I 0之间。

(1)双折射起偏某些单轴晶体(如方解石和石英等)具有双折射现象。

当一束自然光射到这些晶体上时,在界面射入晶体内部的折射光常为传播方向不同的两束折射光线,这两束折射光是光矢量振动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

其中一束折射光,称为寻常光(或O 光);另一束折射光 ,其振动在 内,称为非常光(或e 光),如图3所示。

研究发现,这类晶体存在这样一个方向,沿该方向传播的光 ,该方向称为光轴。

主平面:主截面:(2)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自然光在两种透明媒质的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就能成为部分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而且反射光中垂直入射面的振动较强,折射光中平行入射面的振动较强。

实验发现,当改变入射角i 时,反射光的偏振程度也随之改变,当i 等于特定角0i 时,反射光只有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变成了完全偏振光,如图4所示。

此时入射角0i 满足 (1n 和2n 为两种媒质的折射率),这个规律称为布儒斯特定律,0i 称为起偏角或布儒斯特角。

可以证明:当入射角为起偏角时,反射光和折射光传播方向是互相垂直的。

图5是利用玻璃堆产生平面偏振光。

3. 1/2波片、1/4波片,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当平面偏振光垂直入射到厚度为d ,表面平行于自身光轴的单轴晶片时,o 光和e 光沿同一方向前进,但传播速度不同,因而会产生位相差,在方解石(负晶体)中,e 光速度比o 光快,而在石英(正晶体)中,o 光速度比e 光快。

因此通过晶片后两束光的光程差和位相差分别为:d n ne o )(-=δ d n n e o )(2-⋅=∆λπ (2)式中,λ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o n 和e n 分别为晶片对o 光和e 光的折射率。

由dn n e o )(2-⋅=∆λπ可知经晶片射出后,o 光和e 光合成的振动随位相差的不同,就有不同的偏振方式。

(在偏振技术中,常将这种能使互相垂直的光振动产生一定位相差的晶体片叫做波片)。

因此晶片厚度不同,对应不同的相位差和光程差,当光程差满足:()o e n n d δ=-= (k =0,1,2…)时, 为1/2波片; (3) 当光程差满足:()o e n n d δ=-= (k =0,1,2…)时, 为1/4波片。

(4) 平面偏振光通过λ/4片后 ,一般变为椭圆偏振光;但当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波片光轴方向夹角θ= 或 时,出射的仍为平面偏振光,而当θ= 时,出射的为圆偏振光。

所以可以用λ/4波片获得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4. 旋光现象偏振光通过某些晶体或物质的溶液时, , 称为旋光现象。

具有旋光性的晶体或溶液称为旋光物质。

最早是发现石英晶体有这种现象,后来继续发现在糖溶液、松节油、硫化汞、氯化钠等液体中和其他一些晶体中都有此现象。

图4用反射和折射起偏图5 用玻璃堆产生平面偏振光有的旋光物质使偏振光的振动面顺时针方向旋转(逆光观察),称为右旋物质,反之称为左旋物质。

振动面的旋转角度不仅与入射光的波长有关,还与光在该物质中通过的有关。

对于有旋光性的溶液,旋转角还与溶液中旋光物质的浓度成。

四. 实验内容注意:实验前请用挡光片或手遮住光电流传感器感光孔,光功率测试仪选用20mW 档位,然后用调零旋钮调零!1.部分偏振光及平面偏振光的检验(1)将氦氖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直接射到偏振片上,以光传播方向为轴转动偏振片一周,用光功率测试仪观测透射光强度的变化并记录。

(2)在第一个偏振片的后面放上第二个偏振片,分别转动第一个偏振片和第二个偏振片各一周,用光功率测试仪观测透射光强度变化情况。

将两次观测结果记入表1进行比较,并作出解释。

表1 观察光强变化表(转动偏振片一周)偏振片透射光强是否变化?消光次数说明消光次数的原因并确定光的偏振态放一个,旋转一周放两个,旋转靠近激光器那个放两个,旋转靠近光电流传感器那个2. 验证马呂斯定律让激光束(线偏振光)垂直通过偏振片,偏振片透振方向与激光光矢量振动方向夹角θ在90°~00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用光功率测试仪(20mW档位)测量透射光强的相对值I,每10°读取一次数据,记录数据,然后画出(I-I min,θ)及(I-I min,2cosθ)关系曲线(I-I min为纵轴,θ或2cosθ为横轴)表2 检验马呂斯定律的实验数据表 0max I (0=夹角)min I (90=夹角) θ 908070605040302010I(mW) Cos 2θ I-I min为什么I 要减掉I min ? 答:图6.1(I-I min ,θ)关系曲线 图6.2(I-I min ,2cos θ)关系曲线3. 1/2波片的作用(1)让激光器产生的激光依次穿过偏振片P 、光传感器;转动P ,使透光功率最小(这时激光器产生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与偏振片P 透振方向垂直);(2)保持P 不动,在P 与光传感器间插入1/2波片,转动波片,再使透光功率最小; (3)以此时波片光轴位置为起点,转动1/2波片,使其光轴与起始位置的夹角依次为0°、15°、30°、45°、60°、75°、90°时;分别将P 转动一周,观察并记录光功率变化情况,并对入射到P 的光偏振态分别作出判断。

(注:光强由最强变到最弱或由最弱变到最强称为光强变化1次)表3.1 用1/2波片观察光强变化表1/2波片转角P转一周,入射到P的光偏振态透射光强是否变化? 光强变化次数完全or不完全消光?0°15°30°45°60°75°90°(4)在(2)步骤的基础上,将波片以起始位置为零点分别转动15°、30°、45°、60°、75°、90°,相应地将P沿相同方向逐次转到消光位置,记录每次P需要转动的角度,从中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表3.2 P随1/2波片转角的变化1/2波片转角(以起始位置为0点)P转过的角度(以起始位置为0点)规律描述15°30°45°60°75°90°4. 1/4波片与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实验步骤与1/2波片相同,记录数据并判断现象。

表4 用1/4波片观察光强变化表1/4波片转角 P 转一周,入射到P 的光偏振态 透射光强是否变化? 光强变化次数完全or 不完全消光0° 15° 30° 45° 60° 75° 90°5.观测线偏振光通过蔗糖溶液后的旋光现象,并测定蔗糖溶液的浓度(蔗糖溶液为右旋光溶液)a.自己设计并画出光路简图,标明各器件位置即可(提示:旋转激光管可以改变入射激光电矢量的振动方向);b.计算蔗糖溶液浓度。

已知:c LaΦ=, Φ:旋光角度,0=0.5Φ∆; L=25.00cm ,为旋光溶液长度(单次测量),L =0.1mm ∆;a=6.640ml/g.cm ,为蔗糖溶液旋光率表5 旋光角测量记录表(请每次旋转激光管50左右,测8次)次数 1 2 3 4 5 6 7 8Ф1(度) Ф2(度) Ф=|Ф2-Ф1|(度)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计算:(1)长度不确定度L u =(2)A 类不确定度u A Φ=B 类不确定度B u 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Φ=(3)密度c =(4)密度相对不确定度c E =密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 u =(5)结果规范表述c c c U =±=c E = %五、思考及讨论1.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了什么?2. 产生线偏振光的方法有那些? 将线偏振光变成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要用何种器件?在什么状态下产生?实验中如何判断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