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合理归因教案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正确面对挫折。
2. 培养学生合理归因的能力,调整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挫折的普遍性及其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2.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3. 积极面对挫折的态度和行为。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避免消极情绪。
2. 如何培养学生合理归因的能力,克服困难。
3.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面对挑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挫折的普遍性、影响以及合理归因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归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 情境模拟法: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面对挫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包括挫折的普遍性、影响、合理归因方法等。
2. 收集一些典型挫折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准备一些关于积极心态和人生观的名言警句,用于激励学生。
4. 准备相关情境模拟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挫折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挫折的普遍性及其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归因。
4. 方法讲解:讲解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6. 情境模拟: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面对挫折。
7.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8. 布置作业:布置一道有关合理归因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还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作业设计1. 请举例说明你曾经遇到过的一次挫折,并说明你是如何应对的。
2. 学习本节课后,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对挫折?请提出你的建议。
学会合理归因,积极面对失败 教案高中心理健康
学会合理归因,积极面对失败——高中心理健康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失败的本质,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
1.2 教学内容失败的本质: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与成功相互转化。
正确的价值观:积极面对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失败的本质和正确的价值观。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失败的看法和经历。
第二章:失败的本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失败并非绝对的负面结果,而是成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失败都孕育着成功的可能性。
2.2 教学内容失败的本质:失败是成长的过程,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失败与成功的关系:失败不是终点,而是成功的起点。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失败的本质和与成功的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名人的失败经历,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章: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失败的价值。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勇于尝试和挑战。
3.2 教学内容正确的价值观:失败是一种财富,是成长的机会。
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保持乐观和坚持,迎接挑战。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心态。
心理测试法: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态,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四章: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4.2 教学内容提高抗挫能力:培养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吸取经验教训的方法和提高抗挫能力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第五章:积极面对失败的实际操作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方法,积极面对失败。
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实际操作方法:如何积极面对失败,克服心理障碍。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实际操作方法和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合理归因教案公开课
合理归因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1.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1.3 教学内容介绍合理归因的定义和意义分析不合理归因的例子和影响讲解合理归因的步骤和方法第二章:不合理归因的例子和影响2.1 不合理归因的例子学生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学生犯错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学生失败归因于他人的错误2.2 不合理归因的影响降低自信心和自尊心阻碍个人成长和发展影响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第三章:合理归因的步骤和方法3.1 确定归因对象和事件明确所要归因的具体对象和事件避免将问题归因于模糊不清的因素3.2 收集相关信息寻找可靠的证据和数据支持考虑不同角度和观点3.3 分析可能的归因因素区分内外部因素区分稳定和不稳定因素区分可控和不可控因素3.4 选择合理的归因根据相关信息和分析结果,选择最合理的归因避免过度简化和片面化第四章:练习和应用4.1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不合理的归因4.2 实际应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引导学生反思合理归因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回顾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强调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5.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改进和调整5.3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合理归因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第六章:合理归因与自我成长6.1 合理归因与自我认知讲解合理归因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分析自我认知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6.2 合理归因与目标设定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合理归因设定个人目标讲解目标设定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6.3 合理归因与时间管理介绍如何利用合理归因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分析时间管理对学习效率的影响第七章:合理归因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7.1 合理归因与沟通讲解合理归因在沟通中的作用分析不合理归因对沟通的影响7.2 合理归因与冲突解决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合理归因解决人际冲突分析合理归因对冲突解决的帮助7.3 合理归因与团队合作讲解合理归因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分析不合理归因对团队合作的负面影响第八章:合理归因与心理健康8.1 合理归因与情绪管理讲解合理归因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情绪分析情绪管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8.2 合理归因与压力应对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合理归因应对压力分析合理归因对压力应对的帮助8.3 合理归因与心理韧性讲解合理归因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分析心理韧性对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第九章:合理归因的实践与应用案例9.1 成功案例分析分析成功人士如何运用合理归因取得成就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和启示9.2 失败案例分析分析失败人士如何通过不合理归因陷入困境引导学生引以为戒,避免重复错误9.3 个人应用案例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应用合理归因的案例引导学生相互借鉴,共同成长回顾整个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强调合理归因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10.2 学生反馈与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改进和调整10.3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合理归因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六、合理归因与自我成长合理归因与自我认知: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何通过归因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互动讨论来加深理解。
1多种角度看自己 合理归因做自己(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
多种角度看自己合理归因做自己(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自己,形成全面的自我认知。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学会合理归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的多个角度:生理、心理、社会等。
2. 合理归因的方法: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避免过度自责或归咎他人。
3. 正确面对挑战: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寻求支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角度认识自己,学会合理归因。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挑战,调整心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案例,引发学生对自我认知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自我认知的多个角度,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历,让学生认识到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正确面对挑战,调整心态。
5. 课堂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多角度认识自己和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思考和总结。
六、板书设计1. 多种角度看自己合理归因做自己2. 副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3. 正文: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从多角度认识自己,写一篇关于自己的短文。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如何合理归因,正确面对挑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自我认知和合理归因的理解程度。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自己,学会合理归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合理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解释和归结,通常通过将行为归因于个体的个人特质或外部情境因素来完成。
合理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根据行为结果和行为产生的原因来解释行为。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使用合理归因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
下面是一节合理归因班会课的教学设计: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询问学生他们对"归因"一词的了解程度。
2. 教师简要介绍合理归因理论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何时和为什么人们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
3. 教师列举一些示例,让学生尝试通过合理归因理论解释这些行为。
二、合理归因理论的基本原理(15分钟)1. 教师介绍合理归因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的概念,并解释这两种归因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3. 教师与学生合作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运用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解释相关行为。
三、应用合理归因理论的方法(20分钟)1. 教师介绍合理归因理论在学习和教育中的应用,包括通过合理归因来改善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2. 教师与学生分享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并引导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理论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3.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归因的实践,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并尝试从合理归因的角度解释和改善。
四、案例分析和讨论(25分钟)1. 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学习和行为案例,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理论分析这些案例。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归因结果并讨论不同归因对个人行为和结果的影响。
3. 教师引导全班讨论,总结各组的归因结果,并指导学生基于归因结果提出改进行为的具体措施。
五、总结和延伸(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总结合理归因班会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继续学习和研究合理归因理论的应用。
《第十课_积极合理归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
《积极合理归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归因理论,能正确区份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稳定性不可控性归因等观点。
2. 学会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合理归因,发现并利用归因与学习动机之间的积极干系。
3. 学会在面对失败时,能积极调整心态,正确分析原因,提高学习动机,增强学习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正确理解并掌握归因理论。
2. 难点: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能积极调整心态,正确分析原因,提高学习动机。
三、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相关PPT课件。
2. 准备一些实际案例,以便在教室上进行讲解和分析。
3. 准备一些与归因理论相关的视频或动画,以便在教室上进行展示。
4. 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教学PPT等。
2. 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二)教室导入1. 引入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积极合理归因的观点和意义。
2. 提出案例:展示一些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
3.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新课教学1. 讲解积极合理归因的观点和特点:强调积极、客观、全面、理性的归因原则。
2. 传授归因因素的分类:将成功或失败的因素分为个人和环境两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归因因素的多样性。
3. 案例分析:针对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积极合理归因的原则进行分析和诠释。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归因观念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5. 教师点评与指导: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积极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教室练习1. 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积极合理归因,培养其归因的习惯和能力。
2. 教室讨论:针对课后作业中的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强化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五)总结与反馈1. 总结教室内容:回顾积极合理归因的观点、特点、方法和技巧,强调其重要性。
合理归因教案公开课
合理归因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习惯提高学生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心理韧性1.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原则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1.3 教学内容合理归因的定义和意义常见的不合理归因方式合理归因的技巧和策略第二章:不合理归因的危害2.1 课程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不合理归因的危害分析不合理归因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2.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不合理归因的危害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不合理归因的负面影响2.3 教学内容不合理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合理归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合理归因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第三章:合理归因的技巧与策略3.1 课程目标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的技巧和策略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能力3.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合理归因的技巧和策略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合理归因技巧分析案例3.3 教学内容积极归因的技巧消极归因的调整策略自我归因的培养方法第四章:提升心理韧性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韧性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提高心理韧性的意识和能力4.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韧性的概念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的心理韧性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3 教学内容心理韧性的定义和作用提高心理韧性的方法心理韧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五章:实践与演练5.1 课程目标让学生将所学合理归因技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正确心态5.2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应用经验角色扮演法: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技巧解决问题5.3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分析合理归因技巧的应用演练总结与反馈第六章:识别和改变不合理信念6.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学会识别自己和他人的不合理信念掌握改变不合理信念的策略和方法6.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不合理信念的定义和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不合理信念技能训练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改变不合理信念的技巧6.3 教学内容不合理信念的常见类型和特征识别不合理信念的技巧改变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和策略第七章:自我反思与成长7.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动力7.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我反思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7.3 教学内容自我反思的意义和价值自我反思的技巧和方法自我成长的策略和行动计划第八章:情绪管理8.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掌握调节情绪的技巧和方法8.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技能训练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的技巧8.3 教学内容情绪的定义和分类情绪管理的意义和价值调节情绪的技巧和方法第九章:人际沟通与合作9.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掌握有效沟通和合作的技巧9.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角色扮演法: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练习沟通和合作技巧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沟通和合作的经验9.3 教学内容人际沟通的定义和原则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技巧有效沟通和合作的策略和方法第十章:总结与反馈10.1 课程目标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布置课后作业,促进学生持续学习10.2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课程重点内容问答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调查问卷法: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10.3 教学内容课程重点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学生反馈的收集和分析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指导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合理归因教案公开课”展开,共包含十个章节。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目标:学习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方法,了解其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时间:2小时
教学内容:
1. 引入(10分钟)
- 使用真实案例或图片展示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让学生思
考这些问题可能是如何产生的。
2. 知识讲解(30分钟)
- 介绍合理归因的概念和定义。
- 解释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处理心理
健康问题。
- 解释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的区别,并展示示例。
3. 案例分析(40分钟)
- 提供一些具体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可能的归因方式,讨论
不同的解释和看法。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思考为什么我们倾
向于使用某种归因方式。
4. 归纳总结(20分钟)
- 整理学生的观点和答案,总结归因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 提醒学生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如何运用合理归因来改善心
理健康。
5. 小结和展望(10分钟)
- 复习本堂课的重点和要点。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合理归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学方式: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互动探讨。
评估方式:小组讨论成果评估、个人思考总结。
教学资源:多媒体投影、案例分析材料。
注:教案不含标题,仅为教学内容的描述,以避免标题相同的文字。
学会合理归因,积极面对失败 教案--高中心理健康
学会合理归因,积极面对失败——高中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因理论,认识到不合理归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归因,积极面对失败和挫折。
3.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抗挫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2. 常见的不合理归因方式3.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4. 积极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心态调整5. 实践演练:如何进行合理归因和应对失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归因理论、不合理归因的危害及合理归因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识别不合理归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 实践演练法:设计情景剧,让学生亲身体验合理归因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归因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归因理论,引导学生认识不合理归因的危害。
3.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识别不合理归因。
4. 讲解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
5. 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学习。
6. 实践演练:设计情景剧,让学生亲身体验合理归因的过程。
五、课后作业1. 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存在不合理归因的现象,举例说明。
2. 尝试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失败和挫折。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的表现等方面,评价学生对合理归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积极面对失败的心态。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的表现等方面,评价学生对合理归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积极面对失败的心态。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合理归因技巧的熟练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心得体会,分析他们对于学会合理归因、积极面对失败的感悟和收获。
七、教学资源1. 课件:包括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不合理归因的案例分析、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2. 视频资料:用于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兴趣。
积极合理归因 初中 教案
积极合理归因初中教案年级:初中学科:心理健康课时:1课时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因的概念,认识到归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合理的归因习惯,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合理的方式归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1. 归因的概念及其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演练和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故事引出归因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归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归因的理解和经历。
二、讲解归因理论(10分钟)1. 教师讲解归因理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归因。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积极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三、学习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如强调努力、可控因素、积极心态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四、实践演练(10分钟)1. 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现场演练,练习积极合理归因。
2. 学生分享演练心得,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总结与感悟(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积极合理归因的感悟文章。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归因习惯。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归因习惯变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感悟,让学生学会积极合理归因,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积极合理归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初中合理归因教案
初中合理归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归因的概念,认识到合理归因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习惯,提高学生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归因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的不合理归因方式3.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4. 实践演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合理归因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出合理归因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合理归因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的不合理归因方式。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不合理归因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4. 方法指导:教授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
5. 实践演练: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用合理归因的方法解决。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合理归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合理归因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操作: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演练,评估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感悟和反馈,了解他们对合理归因的认识和应用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2.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实践演练道具:准备一些道具,方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合理归因方法。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合理归因的作用。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归因观念。
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归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实践合理归因,并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合理归因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提高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合理归因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维纳归因理论的四个维度。
- 认识到合理归因对个人心态和行为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归因理论分析个人行为和他人行为。
- 培养学生自我分析和调整归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心理韧性。
- 激发学生对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
- 掌握合理归因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归因理论分析个人和他人行为。
- 将合理归因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活动:播放一段关于学生面对挫折时不同表现的短片。
2. 提问:请学生思考,这些学生面对挫折时表现出的心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3. 总结:引出归因理论的概念,提出合理归因对个人心态和行为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 解释归因理论的概念,介绍韦纳归因理论的四个维度: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每个维度的具体含义。
2. 合理归因的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学会运用归因理论分析个人和他人行为。
- 讲解如何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归因,以及如何调整归因以保持积极心态。
(三)活动体验(15分钟)1. 小组讨论:- 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应对方式。
- 小组内互相分析归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2.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面对挫折时的场景,并尝试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调整心态。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合理归因对个人心态和行为的重要性。
2. 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案例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归因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活动体验效果: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引言:合理归因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主要通过分析个人对于自身成功或失败的归因方式来理解个体行为和情绪变化的原因。
在学校教育中,合理归因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育成就。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合理归因理论,设计并实施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合理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合理归因理论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就。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 归因的定义和意义b. 内部与外部归因c. 稳定与不稳定归因d. 控制性归因与非控制性归因2. 合理归因理论的应用案例a. 学习成绩的归因方式b. 失败的归因方式c. 成功的归因方式3. 合理归因的训练方法a.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归因方式b. 练习将负面归因转化为正面归因c.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我效能感d.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a. 创设情境,介绍合理归因理论的背景和重要性。
b.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为什么有的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而有的人却失败了?2. 知识讲解a. 以简明易懂的语言介绍归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b.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不同类型的归因方式和其对个体行为及情绪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和讨论a. 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景案例。
b. 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情景中人们可能选择的归因方式,并讨论其合理性。
4. 合理归因训练a. 分小组进行合理归因练习。
b. 引导学生转换负面归因为正面归因。
c. 给予学生充分的正面反馈,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5. 总结和扩展a. 进行合理归因理论的总结和概括。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合理归因理论应用到其他方面的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在解决问题和讨论中的能力。
合理归因教案公开课
合理归因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1.2 教学内容引入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不合理归因的负面影响探讨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1.3 教学过程开场介绍合理归因的概念和重要性分享不合理归因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其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第二章:认识自我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积极自我认知的习惯2.2 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引导学生学会积极自我认知的方法和技巧2.3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分享积极自我认知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积极自我认知第三章:面对挫折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挫折的心态3.2 教学内容分析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面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3.3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分享正确面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践,模拟面对挫折的场景第四章:合理归因训练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积极归因的习惯4.2 教学内容分析合理归因的模型和理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4.3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合理归因的模型和理论分享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运用合理归因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激发学生持续运用合理归因的动力5.2 教学内容展望学生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合理归因的可能性5.3 教学过程分享成功运用合理归因的案例,激发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合理归因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合理归因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2 教学内容选取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练习进行合理归因分析案例中归因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6.3 教学过程呈现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各自的归因观点第七章:归因训练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练习合理归因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7.2 教学内容设计情境练习,让学生练习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合理归因提供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归因方式7.3 教学过程设定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写作练习学生分享练习结果,提供反馈和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反馈改进归因策略第八章:家庭作业与自我反思8.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家庭作业加深对合理归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8.2 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日记、思考题等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应用合理归因,记录实践体会8.3 教学过程布置家庭作业,明确作业要求和反思内容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记录实践经验和感悟课堂回溯,分享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和体会第九章:小组分享与合作让学生通过小组分享加深对合理归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9.2 教学内容组织小组分享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合理归因的心得鼓励学生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共同进步9.3 教学过程学生分组,准备小组分享的内容各小组依次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倾听并给予反馈10.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巩固整个课程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在未来生活中持续运用合理归因的动力10.2 教学内容展望学生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前景,鼓励持续实践10.3 教学过程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分享成功的归因实践案例,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积极运用合理归因,实现自我成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认识自我环节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2.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学会合理归因,调整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3. 引导学生掌握面对挫折时的应对策略,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3. 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挫折,进行合理归因。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面对挫折的经验和心得。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情境,学会合理归因和应对挫折。
4. 实践演练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挫折是人长的必经之路。
2. 合理归因:介绍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如外部归因、内部归因和可控归因。
3. 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培养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调整目标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挫折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合理归因和应对。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面对挫折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引入典型的挫折案例,引发学生对挫折的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长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3. 讲解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和可控归因,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挫折。
4. 讲解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教授学生应对挫折的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调整目标等。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挫折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合理归因和应对。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二、教学重点1. 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2.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实践三、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归因方式2. 如何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技巧解决问题四、教学内容1. 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合理归因是指人们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解释和解释方式。
良好的归因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维护心理健康。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采取积极的归因方式。
2. 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积极归因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2. 角色扮演法3. 小组讨论法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挑战和困难的案例,让学生对合理归因产生兴趣和共鸣。
2. 理论讲解: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介绍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引导他们思考积极的归因方式。
4. 角色扮演和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练,通过讨论分享不同的归因方式,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积极的归因方法。
5. 总结:总结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2. 学生案例分析报告3. 教学实践观察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处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合理归因方式课程设计
合理归因方式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合理归因的概念,掌握归因理论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识别不同的归因方式,并了解它们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3. 学生能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不同归因方式在解决问题、应对挫折等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合理归因方法,分析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成败原因,提高自我调整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树立正确的成败观,认识到努力和态度对成功的重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归因方式,培养同理心和包容性。
3.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合理归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激发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合理归因的方法,提高自我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归因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管理和心理调适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入归因理论:介绍归因的定义、类型及其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归因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心理学》第四章第三节“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2. 合理归因方法:讲解合理归因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自身和他人的行为原因。
教材章节:《心理学》第四章第四节“合理归因的方法”。
3. 归因方式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归因方式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章节:《心理学》第四章第五节“归因方式与问题解决”。
4. 归因与情感态度:分析归因对个体情感态度的影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材章节:《心理学》第四章第六节“归因与情感态度”。
5. 实践活动: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合理归因方法,提高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合理归因,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心理健康教案
合理归因,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因的概念,认识到归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习惯,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4. 提升学生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归因理论:让学生了解归因的基本概念,掌握归因的三维度(稳定性、控制性、可控性)和六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
2. 正确归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并给出合理的归因。
3. 积极归因训练:培养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4. 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归因的概念。
2. 讲解归因理论:介绍归因的三维度和六因素,让学生掌握归因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案例,学会正确归因。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归因经验,互相学习,改进归因方式。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实践题,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对归因理论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变化: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归因方式和心理变化,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心理健康、心理调适的教材或相关书籍。
2. 故事素材:用于导入的短篇故事。
3. 案例素材:用于分析讨论的实例。
4. 课后作业:实践性任务,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讲解归因理论和正确归因方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学会正确归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经验,互相学习,改进归因方式。
4. 运用实践法,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归因的概念。
合理归因方式课程设计
合理归因方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合理归因方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的态度,提高学生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心理素质。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合理归因方式的定义、原理和分类,掌握不同情境下的合理归因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合理归因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和失败观,认识到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归因方式的定义和原理:介绍合理归因方式的内涵、特点和作用,使学生了解为什么需要合理归因。
2.合理归因方法的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合理归因方法,如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与非稳定性归因等。
3.实际应用:举例说明合理归因方式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合理归因方法解决问题。
4.自我调节情绪: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合理归因方式调节情绪,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成功与失败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合理归因方式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合理归因方式的定义、原理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提高学生运用合理归因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成功与失败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合理归因。
4.实验法: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选择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合理归因心理试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合理归因心理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合理归因心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能力,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教学重点:1. 合理归因心理的概念和意义。
2. 合理归因心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合理归因心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如何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合理归因心理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归因不合理的情况吗?请举例说明。
二、新课讲授1. 合理归因心理的概念和意义- 解释合理归因心理的定义。
- 阐述合理归因心理对个人成长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2. 合理归因心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原则:客观、全面、理性- 方法:自我反思、观察他人、请教他人、查阅资料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归因的,以及这种归因方式是否合理。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分析中的合理归因方法和技巧。
四、实践环节1. 教师布置一个与合理归因心理相关的实际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合理归因心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收获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合理归因心理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撰写一篇关于合理归因心理的感悟文章。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其参与度。
2. 案例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3. 实践环节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思考和总结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怎么办?——合理归因,有效决策教学理念:一个人把他(她)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这会影响到他(她)对今后行为的认识,若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能力不足,则当失败时一般不会再去争取胜利;若认为失败是不稳定原因造成的,如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则将倾向于通过再努力,以求成功。
当前对实践应用有较大借鉴意义的归因理论是韦纳的观点,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
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
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
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根据维纳的观点,将这三个维度和四个行为责任因素结合为三维度归因模式。
即: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能力强——充满信心、趾高气扬失败归因:能力弱——丧失信心、听之任之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成功归因:努力——继续努力争取再胜失败归因:努力不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任务易——提醒自己认真学习失败归因:任务难——埋怨客观,寄托于减轻任务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运气好——侥幸失败归因:运气不好——自认倒霉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寻找原因,学生对自己的归因方式不仅反映着他们寻找学习成绩结果的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影响到其人格特点。
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引导他们对自己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进行合理的归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显得很重要。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2、让学生认识到归因方式对行为结果的影响;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归因对行为结果的影响;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应用合理归因的方法教学形式:游戏活动问卷调查分析讨论讲述小结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年级:高一年级教学准备:针线学生分组心理问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游戏导入:穿针引线(5分钟)——幻灯一1、说明游戏规则:①每组派两位同学参加。
②一位同学拿针,一位同学拿线,在5秒钟内将线穿过针孔。
③要求:开始前两个人都必须将手放下,时间到时拿针的同学必须放手。
④其他同学监督,用数“5、4、3、2、1停”来帮助计时。
2、寻找游戏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请参加游戏的同学谈谈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如果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们会怎样做?也请同组的其他同学发表看法。
同学们谈得很好,一个简单的穿针引线同学们就分析了这么多“为什么”,同学们通过分析原因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应该说,在我们生活学习的各个侧面,都离不开成功与失败,也免不了要找找原因,寻求解决问题或获得成功的最佳方案。
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就是这样一个课题:“为什么?怎么办?————合理归因有效决策”——幻灯二3、解释归因(用提问方式):归因简单地讲,就是寻找行为结果的原因,即你对学习、工作成败的原因作出判断。
——幻灯三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结果找原因,有些人因为找到合理原因而明确了努力方向,从失败走向成功,有些人则总是寻找失败的原因作为自己再次失败的借口,一蹶不振。
寻找“为什么?”是为了明确下一步“怎么办”,因为我们的归因方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结果。
同学们,你们习惯于如何归因呢?下面我们以考试为例,来测一测你们是怎样为自己的行为结果找原因的。
)二、归因自评与分析(10分钟)——以考试为例——幻灯四1、幻灯片显示问卷《考试归因自测表》——幻灯五(见附1)2、说明:①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项目,若符合计1分,如果你认为还有其他原因,请写在问卷下面的“其他”栏里面。
②在你所选的内容中再选出五个最主要的,将他们依照重要的次序填写(写题号即可)。
3、统计:——幻灯六单数项目共得_______ 分双数项目共得_______ 分最重要的五个选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自己的归因特点:如果你更多地选择单数题号的选项,你可能是一个外部控制的人,也就是说你通常习惯把自己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归于外部条件和环境;如果你选择的大多是双数题号的选项,那说明你善于从自己内部寻找原因,你是一个内部控制的人。
如果你的单数题和双数题差不多,这说明你不是典型的内部控制或外部控制的人。
5、提问:你的五个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个别同学说说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并谈谈自己依照这样的归因今后会怎样去做。
小结:心理学家维纳认为我们一般把成败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等。
并且,他把人们归纳的这些原因进行了分类:从来自于内部和外部将它分为内因和外因;从它能不能被我们个人意愿所控制将它分为可控和不可控;根据稳定性分为稳定与不稳定。
——幻灯七6、继续分析各个原因的特点:同学们对照自己所列出的五个主要原因,如果还有其他的,把它归在“其他”项里。
用图表形式和学生一起分析各个因素的特点:归因类别成败归因向度因素来源可控性稳定性内外可控不可控稳定不稳定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其他如毅力、方法学生小结:内部、可控、不稳定因素为__________幻灯八——教师小结:维纳告诉我们: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动力增强;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下次就不一定努力。
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激发内在的动力;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也不会再去努力争取成功。
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能力)因素时是最大的阻碍。
——幻灯九提示:但是很多同学往往停留在对自己能力的否定上,从而容易对自己失望,丧失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遇到挫折时倾向于放弃,乃至对于力所能及的任务也往往不能胜任,他们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
其实,每个人的能力结构是不同的,我们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不足以代表我们的全部,重要的是要善于寻求自己的优势能力,比如音乐的、体育的、电脑操作的、人际协调的能力等方面,将在这些方面成功的信心迁移到学习或其他方面,你也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是怎样找“为什么”的?又是“怎么办”的?三、讨论与分享(20分钟)——幻灯十1、用1分钟时间回想一下自己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成功或者失败的事情;2、与小组成员一起分享交流一下当时的情景;3、分析当时自己对成功或者失败是如何归因的?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觉得当时怎样归因会更有利于以后的发展?4、小组内分析总结合理归因的方法;5、6、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分享本组成果。
小结:合理归因的方法:——幻灯十一不一味埋怨外部环境,要多从自己内部找原因,激发自我责任感和信心;要尽量找自己可以改变的原因,不要过多归因于不可改变或太难改变的原因;培养自己积极的思考模式,多从积极的角度来思考分析问题,相信自己!合理归因的目的不是为失败找借口,而是寻找努力的方向,不是一味自责,而是相信自己可以完善。
四、故事启迪:(2分钟)——幻灯十二《将军的占卜》从前有一个将军,在率军打仗之前,他当着全体将士的面进行了一次占卜,当他抽签时,全体将士都屏住了呼吸,似乎抽签的结果将决定他们这次出征能否取胜。
将军把签郑重地举到将士面前,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神将帮助你们赢得战争的胜利”。
全体将士欢呼雀跃。
结果,将军率领他的军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在庆功会上,将士们纷纷说:“如果没有神,我们将不能取得胜利,让我们为神而干杯。
”听了将士们的话,将军微笑着拿出所有的签,令人惊奇的是所有的签上都写着同样的话。
看着惊呆了的众将士,将军激动地说:“勇敢的将士们,你们才是赢得这次胜利的决定力量,没有神帮助我们,我们完全靠自己,让我们为自己干杯吧!”小结: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事物成败的关键是内因,不能一味地强调外因,要合理利用外因,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是阻力,永远不要忽视自我的力量。
——幻灯十二有一句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
”我想说,面对失败,只有能够正确归因的人,才可能走向成功,从低谷走向高峰。
而面对成功,假如不能正确归因,也会使人从高峰落入低谷。
五、回顾与总结:(3分钟)1、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3、各组代表用一句话总结这节课的收获;4、5、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幻灯十三合理的归因是对过去事情的全面总结,更是下一步行动的好的开端!合理归因的目的是明确努力方向,去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每次归因之前,应当有这样一个信念——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今天的生活是昨天选择的结果,明天的生活需要我们正视自我,在今天做出合适的判断、明智的抉择,人生没有公式也没有法则,但是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你的生活轨迹,你的未来会怎样呢?相信每一位,你们的未来不是梦!结束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注:测试表见下附件1 《考试归因自测表》指导语:下列各题,符合计1分,不符合不记分。
我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1.家中没有人指导我解答疑难作业……………………()2.情绪不稳,常被无端的情绪干扰…………………()3.学习科目过于枯燥……………………………………()4.平时养成了懒散的习惯,不愿学习…………………()5.家里环境差,没法学习………………………………()6.我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7.父母不关心我的学习…………………………………()8.我学习缺乏恒心和毅力………………………………()9.班级学习风气不好……………………………………()10.我不会妥善安排学习时间……………………………()11.学校令人讨厌…………………………………………()12.我学习基础不好,跟不上……………………………()13.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我……………………………()14.我自己努力不够………………………………………()15.运气不好,复习的内容总是不考……………………()16.身体不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17.考题总是太难…………………………………………()18.我对学习没有兴趣……………………………………()19. 我不喜欢任课教师……………………()20.本身能力不够,根本不是学习的材料………………()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我学习的五个重要因素依次为(只写题号):___ ___ ___ ___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