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保密管理制度
公司技术保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技术保密工作,保护公司技术秘密,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技术秘密的部门、岗位和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技术秘密,是指公司拥有的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
第二章保密范围第四条公司技术秘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公司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技术方案、设计图纸、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实验数据等;2. 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工艺流程、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3. 公司拥有的专利技术、技术秘密、技术诀窍等;4. 公司尚未公开的技术成果、技术评审报告、技术改进方案等;5. 公司内部交流的技术信息、技术资料、技术培训资料等。
第三章保密措施第五条公司应采取以下保密措施:1. 制定技术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范围、保密责任、保密措施等;2. 对涉及技术秘密的部门、岗位和员工进行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意识;3. 对涉及技术秘密的文件、资料、设备等采取物理、电子、网络等多层次、多渠道的保密措施;4. 建立技术秘密档案,实行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5. 限制技术秘密的知悉范围,仅对需要了解的员工进行授权;6. 对离职员工进行保密协议,确保其离职后继续履行保密义务。
第四章保密责任第六条公司各部门、岗位和员工应履行以下保密责任: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技术保密制度,自觉维护公司技术秘密;2. 未经授权,不得泄露、复制、传播、使用公司技术秘密;3. 对知悉的技术秘密,不得擅自对外泄露或提供技术服务;4. 离职时,应将涉及的技术秘密档案、资料等归档,并签署保密协议。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第七条对违反本制度,泄露、复制、传播、使用公司技术秘密的员工,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辞退等处分,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八条对在技术保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部门、岗位和员工,公司给予表彰、奖励。
技术企业保密管理制度

技术企业保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技术企业的保密管理工作,防范技术信息泄密风险,维护企业核心技术的安全和稳定,制定本保密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技术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实习生等人员,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工作过程中获取、涉及和处理的技术信息和知识产权。
第三条企业保密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企业保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保密管理体系,确保技术信息和知识产权的保密、安全和稳定。
第二章保密管理的基本原则第四条保密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依法保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依法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二)负责保密,加强领导推动,建立健全保密管理组织机构,明确保密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三)全员保密,普及保密教育,规范员工行为,增强员工保密意识。
(四)科学保密,根据技术特点和风险程度,科学制定保密措施和技术防护方案。
(五)风险防范,及时发现和控制技术泄密风险,预防技术信息外泄。
第三章保密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五条企业保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一)技术信息保密:技术信息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应当加强技术信息的保护和管理。
(二)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企业的重要财产,应当依法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三)外部合作保密:企业参与技术合作、外包服务、联合开发等活动,需加强外部合作保密管理。
(四)员工管理保密:员工是企业保密的主要责任人,应加强员工保密意识教育和管理。
(五)技术设备保密:企业技术设备是技术信息的主要承载体,应加强技术设备的安全管理。
第六条企业应建立健全技术信息分类管理制度,将技术信息分为普通信息、重要信息和机密信息,并分别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第七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防止知识产权泄密和损失。
第八条企业应加强对外部合作活动的保密管理,建立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双方的保密义务和责任。
第九条企业应加强员工保密意识教育,制定保密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员工保密培训。
第十条企业应加强技术设备保密管理,建立技术设备台账,按照保密等级进行科学管理和维护。
技术保密管理制度

一、各单位对载有技术秘密的文件材料、图纸、磁(光)盘、图象、声像等资料及样品,必须注明保密和密级字样,并根据密级采取保密措施,归档保存,严格查阅、借阅制度。
二、本单位科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因业务上可能知悉技术秘密的人员或者业务相关人员,必须与法人签订包括有保护技术秘密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三、在职职工和新调入职工应签而不允许签订包含有保护本单位技术秘密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的,本单位将予聘用的不予调入。
四、对列入确认为上级和本单位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计划任务书或者有关合同课题组成员名单的科技人员,在科研任务尚未结束前要求调离、辞职,并可能泄漏上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或者科研任务所涉及的秘密,伤害本单位利益的,原则上不予批准。
确有特殊情况需调离、辞职的,需与单位再签保密协议,并专档跟踪履行情况。
未经允许强行离职人员,列专档跟踪调查,一旦有违规,通过法律程序保护本单位合法权益。
五、对本单位技术权益和经济利益有重要影响的有关行政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在离开本单位三年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经营业务且有竞争关系或者其他厉害关系的其它单位内任职,或者自己生产、经营与本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者业务。
六、有关行政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或者有关人员因各种原因离开本本单位时,其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应以书面形式向该人员重申其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义务,并向其新任职的单位通报该人员在原单位所承担的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义务。
七、人事、组织部门在调入新职工时,应当主动了解该职工在原单位所承担的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义务,以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八、科技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在因各种原因离开单位后,利用掌握或者接触的本单位所拥有的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新的技术成果或者技术创新,有权就新的技术成果或者技术创新予以实施或者使用,但在实施或者使用时利用了本本单位所拥有的,涉及其本人负有保密义务的技术秘密时,应当征得本本单位的允许,并按相关规定支付一定的使用费。
技术保密管理制度

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1 为了保护企业核心技术的安全,防止技术泄露,保护企业利益,订立本制度。
1.2 本制度的订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秘密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2.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全体员工,包含正式员工、合同员工、临时员工等。
2.2 外部人员、访客、供应商等不在本制度适用范围内,但与企业有技术合作的相关方须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第三条定义3.1 技术:指企业的专利、发明、创新、设计、研发成绩、商业机密以及其他具有技术含量的信息和知识。
3.2 技术保密:指对技术进行保密的一系列行为,包含但不限于文件、信息、实物的保密措施。
第二章保密义务第四条保密责任4.1 全体员工在从事与技术相关的工作期间,均有保护技术安全的责任。
4.2 员工在加入公司时,应签署保密协议,并对企业的技术保密制度进行培训,充分了解保密义务和责任。
4.3 员工需对其接触到的技术信息进行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外传或利用相关技术信息。
第五条保密意识5.1 公司将加强员工保密意识的培养,定期组织保密培训,提高员工对技术保密的重视和意识。
5.2 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应坚守保密原则,遵守相应的技术保密规定,不得私自携带技术文件、信息等离开公司。
5.3 员工需随时注意工作环境和场合的安全,确保技术信息不会被他人非法取得。
第六条保密措施6.1 公司将建立完善的技术保密管理制度,包含但不限于技术文件的分类、存储、传输、销毁等方面的具体规范。
6.2 公司将对紧要技术信息进行分类和保密等级划分,并建立相应的访问权限和审批机制,确保技术安全。
6.3 公司将采用密码、加密等技术手段来加强对技术信息的保护,定期进行技术防护设施的检查、维护和更新。
第三章技术保密管理第七条技术管理机构7.1 公司将设立技术保密管理部门,负责订立技术保密政策、制度,并监督、检查技术保密工作的落实。
安全技术服务保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技术服务保密管理,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司所有员工、合作伙伴及客户,以及其他与我司业务相关的个人和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保密工作合法、合规、有效。
(二)分级管理原则: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和泄露风险,对保密信息进行分级管理。
(三)责任到人原则:明确保密责任人,落实保密责任,确保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四)持续改进原则:不断优化保密管理措施,提高保密工作水平。
第二章保密范围第四条本制度所涉及的保密范围包括:(一)国家秘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的国家秘密。
(二)商业秘密:涉及我司业务的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秘密。
(三)个人隐私:涉及个人身份、财产、健康状况等个人隐私信息。
第三章保密措施第五条保密措施包括:(一)建立健全保密制度:制定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范围、保密责任、保密措施等。
(二)签订保密协议:与合作伙伴、客户等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双方保密责任和义务。
(三)技术保护:采用加密、脱密等技术手段,保护保密信息。
(四)人员管理:加强员工保密意识教育,对涉密人员进行背景审查和保密培训。
(五)物理防护:加强保密场所、设备和设施的物理防护,防止保密信息泄露。
(六)网络防护: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等导致保密信息泄露。
第四章保密责任第六条保密责任人:(一)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保密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公司保密工作。
(二)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保密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保密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涉密人员为保密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保密信息的保密工作。
第七条保密责任:(一)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保密信息。
(二)未经授权,不得复制、传播、使用保密信息。
技术保密管理制度

技术保密管理制度一、保密目的和范围1.1 本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技术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技术泄露、盗用和不当使用,保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利益。
1.2 本技术保密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兼职和临时工作人员,同时也适用于与公司有业务合作的供应商、合作伙伴等。
二、保密责任和义务2.1 公司内部所有员工都有保密责任和义务,必须保护公司的技术信息,不得泄露给外部人员或组织,不得私自复制、传播或使用,不得将技术信息用于非法目的。
2.2 公司领导层要负起保密的示范责任,加强对员工的保密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和遵守保密制度。
2.3 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外部机构的保密责任和义务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同时与其签署保密协议,确保对技术信息的保密。
三、保密措施和管理方法3.1 技术信息的分类和标识:根据技术信息的重要性和保密级别,对技术信息进行分类和标识,明确谁可以接触和使用哪些技术信息。
3.2 物理安全措施:对存放技术信息的电脑、文件柜、服务器等进行保护,加强出入管理,限制非关键人员的进入。
3.3 网络安全措施:采用防火墙、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手段,保护公司网络和技术资源的安全,防止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
3.4 人员管理措施:员工签署保密协议,明确保密义务,加强员工持续保密教育和培训,提高保密意识和技能。
3.5 出差和外派管理:严格对技术人员出差和外派的审批和管理,确保技术信息的安全。
四、技术保密违规行为和处罚措施4.1 对违反保密制度的行为,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追究法律责任等。
4.2 对涉及严重技术泄露和盗用的行为,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刑事责任,并向有关部门报案。
4.3 对外部机构的违规行为,将考虑解除合同、终止合作关系等,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五、保密制度的监督和改进5.1 公司设立专门的保密管理部门,负责对保密制度的监督、培训和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企业技术保密管理制度

企业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技术保密工作,维护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护企业技术资产,促进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员工、外包人员以及与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企业技术保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所有员工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企业的保密规定,加强对技术资产的保护和管理。
第四条企业技术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商业秘密、技术方案、产品设计、研发成果等,相关人员对企业技术资产的保守和保护负有责任。
第五条技术部门负责起草、审核和实施企业技术保密管理制度,所有员工负有遵守、执行和监督的责任。
第二章保密责任第六条保密责任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市场人员、生产人员等,相关岗位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严格履行保密责任。
第七条保密责任人员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均应当保守企业技术资产的相关信息,不得泄露、跨界流动或以任何形式外泄企业技术秘密。
第八条保密责任人员在与外部单位或个人交流合作时,必须经过企业审批并签订相关保密协议,不得擅自泄露相关技术信息。
第九条保密责任人员因工作需要接触到企业技术资产的相关信息,必须按照规定存储和处理信息,严禁私自复制、外传或保存。
第十条保密责任人员应当定期参加保密培训,了解最新的保密法规和制度规定,提高保密意识和能力。
第三章保密制度第十一条企业技术保密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保密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2. 保密工作流程和管理程序;3. 保密信息的分类和管理标准;4. 保密培训和考核制度;5. 保密违规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6. 保密安全设施和措施;7. 保密审查和监督制度。
第十二条企业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应当经由企业领导和技术部门共同商讨并进行决策,确保制度的科学有效和实用性。
第十三条技术部门应当负责对企业技术资产的认定、管理和保密级别的划分,明确技术资产的重要性和保密等级。
第十四条技术部门应当建立技术档案和技术库,便于保密资产的存储和查询,实现技术资产的便捷管理和保密传输。
技术保密管理制度

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技术保密工作,保护和管理公司的核心技术,确保公司商业机密的安全,促进公司技术创新和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以及公司的委托合作伙伴和外部人员。
第三条技术保密是指公司拥有的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信息、商业机密和核心技术资料。
技术保密工作是指对公司技术秘密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公司技术保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保密必需、分级管理、谁知谁管理、谁泄谁究”。
公司全体员工都是技术保密工作的参与者,有责任和义务保守公司技术秘密。
第二章保密管理第五条公司技术保密工作由保密委员会统一领导,设立保密工作机构,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技术保密管理。
第六条保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技术保密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技术保密相关政策和制度,审核公司的重大技术保密事项。
第七条公司保密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实施技术保密工作,监督技术保密管理情况,保护和管理公司的技术资料和信息。
第八条公司技术保密工作由专人负责,领导班子成员要对技术保密工作负责,建立健全技术保密管理制度,加强技术保密宣传教育,提高员工保密意识。
第九条公司建立技术保密档案,严格管理技术文件和资料,定期开展技术保密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技术保密风险。
第十条公司加强对外部合作伙伴的技术保密管理,签署保密协议,规范技术合作行为,保护公司的技术秘密。
第三章保密措施第十一条公司建立技术保密管理制度和技术保密规章制度,明确技术保密的范围、内容和要求。
第十二条公司实施技术保密的分级管理制度,对技术保密进行分级保密和分级管理。
第十三条公司对技术资料和信息进行加密处理,设立访问权限,并建立访问日志,追踪访问记录。
第十四条公司实行技术保密的“名单管理”,对技术保密人员进行登记和审核,授予秘密级别和权限。
第十五条公司对技术许可和转让行为进行审核和审批,严禁私自泄露公司技术秘密。
第十六条公司对离职员工进行技术保密交接和管理,避免因离职导致技术泄密风险。
技术保密管理制度

技术保密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保护技术的安全和机密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技术保密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就技术保密管理制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帮助企业建立起科学、合理、规范的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确保技术安全和机密的保护。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保密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外部承包方、供应商以及所有对公司技术具有知晓和接触权限的人员。
三、技术保密的定义技术保密是指公司拥有的技术信息和专有知识,在未经公司授权的情况下,不得向外界泄露或告知他人,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设计、技术方案、技术流程、技术标准、技术手册、专利申请、技术秘密等。
四、管理体系4.1公司应设立技术保密委员会,负责技术保密事务的管理和协调。
4.2公司应聘请专业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就技术保密的法律事务给予指导和支持。
4.3公司应制定技术保密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技术保密职责。
4.4公司应定期组织技术保密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保密意识和法律素质。
4.5公司应建立健全技术保密制度宣传教育制度,加强对技术保密制度的宣传和教育。
五、技术保密措施5.1公司应对技术保密进行分类管理,明确技术保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5.2公司应建立技术保密档案,对技术文件、技术资料等进行编码和存储。
5.3公司应采取物理和电子两种媒介对技术保密信息进行定期备份和存储。
5.4公司应建立技术保密审批制度,对技术保密需求进行合理审核和审批。
5.5公司应对技术保密信息进行限制性访问,仅允许有权人员查阅和使用。
5.6公司应建立技术保密渠道监控制度,及时发现和防范技术保密风险。
5.7公司应建立技术保密违约责任追究制度,对泄露技术保密信息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六、技术保密违约处罚6.1对于故意泄露技术保密信息的人员,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并保留追究民事赔偿的权利。
6.2对于疏忽或不慎泄露技术保密信息的人员,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技术研发部门保密管理制度

技术研发部门保密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和核心技术,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加强技术研发部门对保密工作的管理和控制,特制定本保密管理制度。
第二条保密范围技术研发部门的保密范围包括公司商业机密、产品设计方案、核心技术及业务数据等。
第三条保密责任技术研发部门所有人员都有保护公司商业机密和核心技术的责任,要严格遵守公司的保密管理制度。
第四条保密措施技术研发部门应当采取物理、技术和管理等多种手段,确保公司商业机密和核心技术不受泄漏。
第五条保密教育技术研发部门应当加强员工保密意识教育,定期开展保密知识培训,并对员工签署保密协议。
第六条保密审查技术研发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保密审查制度,加强对外部人员和设备的审查,减少保密风险。
第七条保密违纪处罚对于违反保密管理制度的行为,技术研发部门应当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八条保密检查技术研发部门应当定期进行保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保密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九条保密文件管理技术研发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保密文件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公司商业机密和核心技术的使用和存储。
第十条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研发部门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一条保密意识教育技术研发部门要定期组织保密意识教育培训,提高员工保密意识,加强对商业机密和核心技术的保护意识。
第十二条保密绩效评价技术研发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保密绩效评价制度,对员工的保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确保保密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十三条保密制度宣传技术研发部门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保密制度宣传,提高员工对保密工作的重视和认识。
第十四条附则本制度适用于技术研发部门的所有人员,一经制定即生效,如需修改,须经公司相关部门批准。
本保密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院技术保密管理制度

医院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技术保密管理工作,保护医院技术信息安全,提高保密意识与保密水平,维护医院技术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技术人员、信息化人员、设备科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医院技术信息分类管理原则:技术信息按照重要程度、影响范围、秘密程度等特性划分。
具体划分为机密、秘密、一般。
第四条医院技术信息安全保护原则:以保密需求为中心,综合考虑技术需求、应用需求和成本效益,采取各种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技术信息的安全保密。
第五条医院技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机制:设定医院技术信息的安全等级,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实施层级保护。
第二章保密责任第六条医院技术工作人员应当依法维护医院技术信息的安全保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保守秘密,不得违反保密规定。
第七条医院技术工作人员应当树立保密意识,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保密要求,不得随意泄露技术信息。
第八条医院技术工作人员应当签订保密协议,并按照协议规定保密,不得将技术信息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第九条医院技术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安全等级保护机制要求履行保密责任,遵循保密要求操作和管理技术信息。
第十条医院技术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向保密管理部门报告技术信息泄露、丢失、被盗或者发现的其他安全问题。
第十一条医院技术工作人员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技术信息泄密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三章保密管理第十二条医院技术信息应按照保密等级划分,设定对应的管理机制,明确保密责任人。
第十三条医院技术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等活动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信息安全保护。
第十四条医院技术信息的存储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信息安全,实施备份机制,防止信息丢失。
第十五条医院技术信息的传输应当采取加密措施,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防止信息被窃取或篡改。
项目技术保密管理制度

项目技术保密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项目技术的保密工作,提高技术保密管理的水平,确保项目技术安全和稳定,特制
定本项目技术保密管理制度。
二、保密范围
项目技术保密管理制度适用于项目中的所有技术资料、数据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研究报告、技术规范、设计图纸、软件代码等,所有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三、保密责任
1.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技术的保密工作负总责,必须加强对技术保密的重视和管理。
2.项目成员都有保密责任,不得擅自泄露项目技术资料、数据和信息。
3.项目技术保密工作由专门指定的技术保密管理员负责具体执行。
四、保密措施
1.项目技术保密管理员对项目技术资料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保密审批制度,确保只有经过
审批的人员可以接触相关技术资料。
2.项目技术资料必须存放在安全的地方,禁止外借或私自带出公司。
3.项目技术讨论必须在保密场所进行,不得在公共场合或非保密场所谈论项目技术。
4.项目技术资料在传输过程中必须加密处理,并确保传输通道的安全性。
5.项目技术资料的销毁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得随意销毁或外流。
五、违规处理
任何违反项目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的行为都将受到惩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开除等处罚措施。
六、附则
1.本项目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由项目负责人向全体项目成员宣读。
2.项目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的具体操作细则由专门起草,报项目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3.项目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的遵守情况将定期进行检查,违反者将受到相应处罚。
以上为本项目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全体项目成员严格遵守,共同维护项目技术安全和稳定。
企业技术人员保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技术人员保密管理,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涉及保密工作的技术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研发人员、设计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等。
第三条企业技术人员保密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 依法管理、分级保护;3. 严格责任、奖惩分明。
第二章保密范围与内容第四条保密范围:1. 企业商业秘密: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管理秘密等;2. 企业技术秘密: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工艺流程、技术方案、技术资料等;3. 企业经营秘密:包括但不限于市场分析、销售策略、客户信息、合作伙伴信息等;4. 企业管理秘密: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规章制度、财务状况、人事信息等。
第五条保密内容:1. 企业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的名称、内容、用途、载体等信息;2. 企业经营秘密、管理秘密的名称、内容、用途、载体等信息;3. 企业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经营秘密、管理秘密的获取、使用、保管、销毁等。
第三章保密措施与要求第六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责任,加强保密教育,提高技术人员保密意识。
第七条企业应采取以下保密措施:1. 对保密信息实行分级管理,明确保密等级和保密期限;2. 对保密信息实行严格的访问控制,限制接触范围;3. 对保密信息实行物理和电子双重保护,确保信息安全;4. 对保密信息实行定期审查,及时更新保密措施。
第八条技术人员应遵守以下保密要求:1. 严格遵守企业保密制度,自觉履行保密义务;2. 对接触到的保密信息,不得擅自复制、泄露、传播;3. 对离职或调离岗位的,应按规定办理保密手续,确保保密信息不被泄露;4. 不得利用企业保密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四章违约责任与奖惩第九条违反本制度,泄露、窃取、篡改、毁坏保密信息的,企业将依法依规追究其法律责任。
技术研发保密管理制度

技术研发保密管理制度1. 背景和目的2. 保密责任和义务2.1 领导责任企业高层领导应当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保密工作,确立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
2.2 保密责任所有参与技术研发工作的员工都有保密责任。
他们应当对知悉的涉密信息保密,不得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2.3 保密义务为了履行保密责任,员工应当签署保密协议,并接受相关培训,了解保密政策和规定。
3. 保密原则3.1 需要保密原则企业的技术研发信息应当根据需要保密的原则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等级的保密级别。
3.2 最小授权原则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应当实行最小授权原则,即将涉密信息只传递给需要知悉的人员,并授权他们了解和使用仅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信息。
3.3 保密措施原则企业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保护技术研发信息的机密性,防止非法获取和泄露。
4. 保密措施4.1 物理安全企业应当加强物理安全措施,包括加密存储介质、安保措施和访问控制等。
所有技术研发设备和存储介质应当存放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
4.2 网络安全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和安全审计等技术措施,确保技术研发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安全。
4.3 人员管理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员工入职前的背景调查、保密知识培训和保密责任签署等。
员工离职后,应当及时收回其所有涉密资料和设备。
4.4 技术管理企业应当采用技术手段对技术研发信息进行加密和访问控制,限制非授权人员的接触和使用。
5. 保密违规处理5.1 违规处罚对于违反保密规定的人员,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制度进行处理,包括扣发工资、停职、辞退等。
5.2 法律责任对于严重泄密行为,企业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保留追究民事赔偿的权利。
6. 保密宣传和教育为了提高员工对保密工作的重视和认识,企业应当定期开展保密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保密意识和技能。
7. 保密制度的监督和检查企业应当建立保密制度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包括保密巡查、保密内审和保密外审等,对保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公司技术部保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技术部保密工作,保护公司技术秘密,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技术部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技术秘密是指为公司所拥有的,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具有潜在的经济利益,并经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
第二章保密责任第四条公司技术部全体员工应增强保密意识,自觉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公司保密制度。
第五条技术部经理为本部门保密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部门的保密工作。
第六条各岗位员工应根据工作职责,明确保密范围和保密要求,严格执行保密措施。
第三章保密范围第七条公司技术秘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公司的研发技术、生产技术、制造工艺;2. 公司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3. 公司的产品设计图纸、技术资料;4. 公司的软件代码、算法、程序;5. 公司的市场策略、客户信息;6. 公司的其他涉及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
第四章保密措施第八条公司采取以下保密措施:1. 制定保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保密要求;2. 对涉密人员实施背景审查,确保其具备保密意识和能力;3. 对涉密资料进行分类管理,指定专人负责;4. 对涉密场所实施物理隔离,防止信息泄露;5. 对涉密人员进行保密培训,提高保密意识;6. 使用加密技术保护涉密信息;7. 建立保密工作考核制度,对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九条公司设立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司技术部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保密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六章违规处理第十一条凡违反本制度,泄露公司技术秘密的,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1. 警告、通报批评;2. 责令赔偿损失;3. 解除劳动合同;4. 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公司技术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保密技术管理制度

保密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本单位的保密技术管理,维护国家和单位的安全利益,保障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全体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保密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秘密信息、商业机密信息、个人隐私信息等。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保密技术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保密技术的收集、传输、存储、使用、销毁等方面的管理。
第二章保密技术的管理原则第五条保密技术管理应当遵循保密需要、技术可行、管理便利的原则,将保密技术管理纳入单位的日常工作之中。
第六条保密技术管理应当坚持谁知道、才能控制的原则,对保密技术的授权和使用要严格控制。
第七条保密技术管理应当坚持需要保密、适当保密的原则,对保密技术的保密等级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确定。
第八条保密技术管理应当坚持谁犯错、谁负责的原则,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对自己使用的保密技术负有责任。
第三章保密技术的收集和传输第九条所有保密技术的收集、传输应当经过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进行。
第十条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技术应当采取加密等措施,防止被他人获取。
第十一条对于外发的保密技术,应当签订保密协议,并规定对方使用、存储和销毁的要求。
第四章保密技术的存储和使用第十二条所有保密技术的存储应当符合保密等级的要求,并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三条所有保密技术的使用应当经过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进行。
第十四条对于保密技术的使用,应当建立使用记录,以便追踪和监管使用情况。
第十五条对于外来人员的使用,应当设置专门的使用区域,并进行相应的监控。
第五章保密技术的销毁第十六条对于不再需要的保密技术,应当按照保密规定进行及时的销毁。
第十七条对于销毁后的保密技术,应当进行相应的记录,以便后续的审核和追踪。
第十八条对于特殊保密技术的销毁,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不泄露任何信息。
第六章保密技术的管理权限第十九条保密技术的管理权限应当由单位的专门机构或专门人员负责,实行集中管理。
企业技术保密管理制度范本

企业技术保密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企业的技术秘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技术信息的保密、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企业技术保密工作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实行预防与查处相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技术保密制度,明确技术保密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高员工的技术保密意识。
第二章技术保密内容第五条企业技术保密内容包括:(一)技术秘密:企业的技术成果、技术方案、技术数据、技术标准、操作方法、工艺流程等不为公众所知悉的信息。
(二)商业秘密:企业的经营策略、市场计划、客户信息、合同协议、财务数据等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
第六条企业应明确技术保密的范围,并对涉及技术保密的文件、资料进行标识。
第七条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签订技术保密协议,约定员工的技术保密义务和违约责任。
第三章技术保密措施第八条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保护技术秘密:(一)加强技术秘密的存储、传输、处理和销毁的管理,确保技术秘密的安全。
(二)对涉及技术秘密的场所、设备、材料等进行物理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复制。
(三)建立技术秘密访问控制系统,限制员工的访问权限,确保技术秘密仅限于授权人员知悉。
(四)加强技术秘密的知识产权保护,申请专利、著作权等法律保护。
第九条企业应加强对技术秘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技术保密意识和能力。
第十条企业应建立技术保密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技术保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四章技术保密责任第十一条企业负责人是技术保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技术保密工作全面负责。
第十二条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涉及技术保密的员工,应严格遵守技术保密制度,履行技术保密义务。
第十三条员工在离职、调岗、退休等原因离开企业时,应按照技术保密协议约定,归还或销毁涉及技术秘密的文件、资料和物品。
第五章违反保密制度的处理第十四条违反本制度,泄露企业技术秘密的,企业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并可要求赔偿损失。
技术保密管理制度五篇

技术保密管理制度五篇篇一: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目的:建立技术保密管理的制度。
范围:技术资料的保密。
责任者:技术人员及技术档案保管人员。
程序:1、技术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能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有实用价值的,采取了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
2、技术秘密的范围(1)科研开发计划,科研项目的研究资料。
(2)工艺规程、工艺技术参数等技术资料。
(3)技术改造计划,项目等资料。
(4)生产、质量管理的有关文件、资料。
(5)与主管部门的往来文件、信函等。
(6)其他的技术信息。
3、技术秘密的等级(1)绝密级:凡属于技术秘密范围中前四项的技术信息为绝密技术信息。
(2)机密级:凡属于技术秘密范围内后二项的技术信息为机密技术信息。
4、应对技术人员进行保密教育,组织学习保密知识与法规,加强保密意识,做到内外有别,对无关人员、来访者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提供的不能提供。
5、科研开发计划、技改计划、研究资料、工艺技术资料及生产、质量管理文件等绝密级技术秘密,须控制涉及人员与资料份数,严格保密。
6、建立、健全借阅制度,加强技术档案的管理,防止技术资料不经允许外借、丢失。
7、对外合作、交流时,须注意进行保密,不得涉及技术秘密部分。
8、人员流动时,严禁任何人带走技术资料。
9、技术秘密解密后,应妥善处理好解密后的资料、文件。
10、发生泄密事件,须尽快采取补救措施,设法将损失减少到最低水平,并对泄密事件责任者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11、技术资料的借阅,必须经过相关主管领导签字后,才允许借阅。
绝密级资料,必须经公司主管领导签字,方可借阅;机密级资料,需经过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才允许借阅。
12、技术资料借阅需要进行实名登记,应真实、详细填写借阅登记表。
附录:技术资料借阅登记表篇二:公司核心技术保密管理规定壹保密说明本公司生产技术工艺、物料及相关配方、物料供货商资料、化验室数据分析及相关资料等均列为公司核心技术保密范畴。
技术秘密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公司竞争生存之本。
技术岗位保密管理制度范本

技术岗位保密管理制度范本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公司的技术秘密,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技术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
技术秘密包括技术方案、设计图纸、技术资料、操作方法、生产工艺等。
第三条公司全体员工都有保守公司技术秘密的义务。
接触到公司技术秘密的高级员工,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等,对保守公司技术秘密负有个人的责任。
保密范围和密级确定第四条公司技术秘密包括本制度第二条规定的范围以及下列秘密事项:1. 公司研发项目的目标、计划、进度、成果等;2. 公司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3. 公司与合作伙伴、客户的保密技术合作事项;4. 公司技术秘密的保密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第五条公司技术秘密的密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具体划分标准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保密措施第六条技术保密协议:公司与员工签订技术保密协议,明确员工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一定期限内对技术秘密的保密义务和违约责任。
第七条资料管理:技术资料应按照保密级别分类管理,加密存储、传输和销毁。
未经授权,不得泄露、复制、传输或销毁技术资料。
第八条访问控制:对公司技术场所、服务器、文档等进行访问控制,仅限于授权人员访问。
第九条信息加密:对涉及技术秘密的电子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安全。
第十条安全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保密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保密意识。
第十一条监控与审计:对公司技术场所、网络、信息系统等进行监控和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保密义务和责任第十二条员工应当遵守公司技术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公司技术秘密。
第十三条员工在离职前,应将所涉及的技术资料、设备、账号等归还或销毁,并签署离职保密协议。
第十四条违反技术保密制度的,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解除劳动合同、追究法律责任等。
技术保密管理制度

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对设计过程所用“电子绘图”、“规划报告书”、“投标书”等涉密图纸和文件以及公司“核心知识产权”及其相关内容在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保护公司核心秘密,促进公司设计和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保密工作规定等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2.公司所有人员,包括设计人员、技术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以下简称“工作人员”),都有保守公司商业秘密的义务。
第2章保密范围第3条公司秘密是指:1、设计过程涉密的图纸及文件(如电子图、规划设计类报告);2、不为公众所知晓、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且由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本制度所称的不为公众所知晓,是指该信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2.本制度所称的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是指该信息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公司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3.本制度所称的公司采取保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4.本制度所称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内部图纸和文件,如设计图纸、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管理诀窍、客户名单、招投标中的投标报价及标书内容等;5.本制度所称设计类报告,是指设计成品(包括设计报告及图表、统计数据、表格等)。
第4条公司秘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
1.公司生产经营、发展战略中的秘密事项;2.公司就经营管理作出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3.公司生产、科研、科技交流中的秘密事项;4.公司对外活动(包括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5.维护公司安全和追查侵犯公司利益的经济犯罪中的秘密事项;6.其他秘密事项。
第3章密级分类第5条公司秘密分为三类:绝密、机密和秘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保密管理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对设计过程所用“电子绘图”、“规划报告书”、“投标书”等涉密图纸和文件以及公司“核心知识产权”及其相关内容在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保护公司核心秘密,促进公司设计和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保密工作规定等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2.公司所有人员,包括设计人员、技术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以下简称“工作人员”),都有保守公司商业秘密的义务。
第2章保密范围第3条公司秘密是指:1、设计过程涉密的图纸及文件(如电子图、规划设计类报告);2、不为公众所知晓、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且由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本制度所称的不为公众所知晓,是指该信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2.本制度所称的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是指该信息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公司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3.本制度所称的公司采取保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4.本制度所称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内部图纸和文件,如设计图纸、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管理诀窍、客户名单、招投标中的投标报价及标书内容等;5.本制度所称设计类报告,是指设计成品(包括设计报告及图表、统计数据、表格等)。
第4条公司秘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
1.公司生产经营、发展战略中的秘密事项;2.公司就经营管理作出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3.公司生产、科研、科技交流中的秘密事项;4.公司对外活动(包括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5.维护公司安全和追查侵犯公司利益的经济犯罪中的秘密事项;6.其他秘密事项。
第3章密级分类第5条公司秘密分为三类:绝密、机密和秘密。
第6条绝密是指与公司生产、科研、经营、人事有重大利益关系,一旦泄露会使公司的安全、利益或者生存遭受特别严重损害的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公司设计类工程项目资料、投标资料;2.按《档案法》规定属于绝密级别的各种档案;3.公司重要会议纪要。
第7条机密是指与本公司生产、科研、经营、人事有重要利益关系,一旦泄露会使公司安全、利益或者生存遭受严重损害的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公司核心技术涉及的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2.尚未确定的公司重要人事调整及安排情况、公司对管理人员的考评材料;3.公司薪金制度,财务专用印签、账号,保险柜密码,月度、季度、年度财务预、决算报告及各类财务、统计报表,电脑开启密码,重要磁盘等电子媒介的内容及其存放位置;4.公司总体发展规划、经营战略、商务谈判内容及载体,正式合同和协议文书;5.按《档案法》规定属于机密级别的各种档案;6.获得竞争对手情况的方法、渠道及公司相应对策;7.外事活动中内部掌握的原则和政策。
第8条秘密是指与本公司生产、经营、科研、人事有较大利益关系,一旦泄露会使公司的安全、利益或者生存遭受损害的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公司高管的家庭住址及外出活动去向;2.经营企划方案;3.公司有关部门所调查的事故和违法违纪事件及责任人情况和载体;4.公司大事记;5.设计图纸、各类技术文件等;6.按《档案法》规定属于秘密级别的各种档案;7.各种检查表格和检查结果。
第4章保密措施第9条各密级知晓范围1.绝密级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与绝密内容有直接关系的工作人员;2.机密级部长级别以上管理人员以及与机密内容有直接关系的工作人员;3.秘密级主任级别以上管理人员以及与秘密内容有直接关系的工作人员。
第10条公司员工必须具有保密意识,做到不该问的绝对不问,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该看的绝对不看。
第11条公司董事长负责领导保密的全面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的保密工作负责人,各部门视本部门业务情况设立兼职保密员。
第12条如果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公司秘密,应先由总经理(必要时董事长)批准。
第13条严禁在公共场合、公用电话、传真上交谈、传递保密事项,不准在私人交往中泄露公司秘密。
第14条公司员工发现公司秘密已经泄露或可能泄露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公司行政部,行政部应立即做出相应处理。
第15条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各机要部门必须严格保管钥匙,非本部人员得到获准后方可进入,离开时要落锁。
第16条文档人员、保密人员出现工作变动时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并由上级领导签字确认。
第17条司机对领导在车内的谈话应严格保密。
第5章保密环节控制第18条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设施1.机房为设备重地,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2.对重要信息应有异地备份措施和保密措施;3.应有计算机病毒和有害数据防治措施;4.应有网络攻击防范和追踪措施;5.其他相关安全保护技术措施;6.存储有设计图、核心技术及图纸报告等涉密电子文档的电脑必须设置开机密码,且密码只能由电脑使用者掌握,不得有第二方知晓。
7.非本公司不得任意使用存储有设计图、核心技术及图纸报告等涉密电子文档的电脑。
8.未经允许不得将设计图、核心技术及图纸报告等涉密电子文档下载和拷贝;9.必要时对涉密电子文档应采取单机专用或购置功能软件,从技术上防止设计图、核心技术及图纸报告等被下载和拷贝。
第19条文件打印1.文件送打印时,应由原稿提供部门领导签字,签字领导对文件内容负责审查是否涉密,文件如有涉密内容,应在文相关记录记录涉及人员姓名,同时确定保密级别,需要发放的涉密文件应有文件编号、发放范围和打印份数;2.打印部门要做好登记,打印、校对人员的姓名应反映在发文单中;3.打印完毕,所有纸质文件废稿应全部销毁,电脑存盘的电子文档应消除或加密保存。
第20条涉密文件发送和E-mail使用1.文件打印完毕,由文件印制部门专门人员负责转交发文部门,并作登记,不得转交无关人员;2.发文部门下发文件时应认真做好发文记录;3.保密文件应由发文部门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签收,不得交给其他人员;4.对于剩余文件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5.发送保密文件时应由专人负责,严禁让非规定人员或试用期员工发送保密文件;6.公司禁止员工未经允许在E-mail个人邮箱传递涉密文件和信息;7.如公司使用保密软件,应在软件功能加入涉密文件和信息外泄技术闭锁。
第21条涉密文件复印1.原则上保密文件不得复印,如遇特殊情况需由主管报公司总经理(或公司董事长)批准方可执行;2.文件复印应做好登记;3.复印件只能交给部门主管或其指定人员,不得交给其他人员;4.复印废弃件应即时销毁。
第22条文件借阅借阅保密文件时必须经借阅方和提供方领导签字批准,提供方负责登记,借阅人员不得摘抄、复印或向无关人员透露,确需摘抄、复印时,要由提供方领导许可并签字注明。
第23条传真件1.传递保密文件时,不得通过未经允许的传真机传递;2.收发涉密传真件时应做好登记;3.保密传真件的收件人只能为部门主管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
第24条录音、录像1.录音、录像应由指定部门整理并确定保密级别;2.保密录音、录像材料由行政部负责存档管理。
第25条档案1.档案室为涉密文件保管重地,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2.借阅文件时应填写“申请借阅单”,并由主管领导签字;3.秘密文件仅限下发范围内人员借阅,如遇特殊情况需由行政部批准借阅;4.秘密文件的保管应与普通文件区别开,按等级、期限加强保护;5.档案销毁应经鉴定小组批准后指定专人监销,要保证两人以上参加,并做好登记;6.不得将档案材料借给无关人员查阅;7.秘密档案不得复印、摘抄,如遇特殊情况需由主管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26条保密部门管理1.与保密材料相关的部门均为保密部门,如董事长、管理层、总工办、经营拓展部、行政部、财务部等;2.有关部门需指定兼职保密员,从而加强保密工作;3.保密部门应做好保密材料的保管、登记和使用记录工作。
第27条会议1.所有重要会议均由行政部协助相关部门做好保密工作;2.应严格控制涉密会议参会人员,无关人员不应参加;3.承办涉密会议时会务组应认真做好到会人员签到及材料发放登记工作;4.保卫人员应认真鉴别到会人员,无关人员不得入内;5.会议录音、摄像人员由行政部指定。
第28条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协议1.公司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与相关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或在其他协议中含竞业限制条款);2.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协议一经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即发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违反协议,另一方都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公司提起诉讼。
第29条员工离职规定1.员工离开公司时,必须将有关本公司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的全部资料(如可研报告、图纸、数据资料、电子文档等)交回本公司。
2.员工离开公司时,公司需要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该员工重申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义务,并可以向其新任职的单位通报该员工在原单位所承担的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义务。
3.员工离开公司后,如果利用在公司掌握或接触的由公司所拥有的商业秘密、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新的技术成果或技术创新,有权就新的技术成果或技术创新予以实施或者使用,但在实施或者使用时利用了公司所拥有的且本人负有保密义务的商业秘密、核心技术时,应当征得本公司的同意,并支付一定的使用费。
4.未征得公司同意或者无证据证明有关技术内容为自行开发的新的技术成果或技术创新的,有关人员和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6章违纪处理第30条公司对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可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教育、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
情节特别严重的,公司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对于泄露公司秘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者,公司将给予警告处分,处以100 元至500 元的罚款。
第31条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本制度者,公司将视情节给予开除处理,并处以500 元以上的罚款。
第32条泄露公司秘密造成严重后果者,公司将给予开除外理,并处以5000 元以上的罚款,必要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7章附则第33条本制度由行政部负责制定,公司讨论通过后报董事长批准执行。
第34条本制度由行政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35条本规定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