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超正常值--临床实用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及临床意义
流动力监测各指标及临床意义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每个参数都有他的临床意义,怎样结合其它参数或临床等等都是我们应该掌握和思考的,而且只有在临床中不断运用、思考才能真正理解这些参数。
本文介绍了直接测量所得指标动脉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右心室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顿压、心输出量。
测量指标所派生的指标:心脏排血指数、心脏搏出量、肺血管阻力、心室做功指数和PICCO参数:主要监测指标1~Hg)低于75mmHg2心率(HR)[3 3中心静脉压(CVP) 正常值:0.49~1.18kPa(5~12cmH20)。
体循环血容量改变、右心室射血功能静脉回流障碍均可使CVP发生变化,胸腔、腹腔内压变化亦可影响CVP测定结果。
在无条件测定PC CVP对血容量的估计及输液的监测有一定价值。
一般CVP增高见于右心衰,严重三尖瓣返流,心包CVP低反映血容量不足,但补液时需考虑左心功能(LVEDP)[4]。
4右心房压(RAP) 正常值:0~1.07kPa(0~8mmHg)。
反映循环容量负荷或右心室前负荷变化,比C 准确。
心包积液及右心衰竭时可造成相对性右室前负荷增加,右室流入道狭窄(如三尖瓣狭窄)时右能完全代表右室前负荷。
??超过10mmHg升高,升高见于右心衰竭(包括右心室梗死)、三尖瓣狭窄闭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心肌病、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口狭窄。
当血容量不足时,降低5右心室压(RVP) 正常值:收缩压2.00~3.33kPa(15~25mmHg),舒张压0~1.07kPa(0~8mmHg)。
收缩压>30mmHg压意义同RAP6肺动脉压~14mmHg 压1.33~肺动脉狭窄或瓣下狭窄,7LVEDP。
容量不足时,则降低。
监测的目的在于,给左心室以一个最适宜的前负荷,使之保持在不足以引起的范围内,同时又要根据原理,用足够的前负荷使心肌纤维适当的伸长以达到最大的心排血量。
临心脏病病人,一般以PCWP略高(即14~18mmHg)为正常值,这样可充分发挥Frank—Starling定律机制,维持心输出量的要求,又不至于发生肺郁血。
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心电图检查的意义是什么?心电图检查的正常值是多少?心电图检查过程是怎样的?心电图检查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心电图主要反映心脏激动的电学活动,因此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价值。
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可靠实用方法。
心肌受损,供血不足、药物和电解质紊乱都可引起一定的心电图变化,有助诊断。
意义如下:1、P波: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正常范围常表示心房肥大。
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
2、PR间期: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R间期越长。
P-R间期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QRS波群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等。
超过正常值,可能为右室肥大。
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QRS 波群电压(R+S或Q+R的算术和)均小于0.5毫伏或每个心前导联QRS 电压的算术和均不超过0.8毫伏称为低电压,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浮肿、粘液水肿、心肌损害,但亦见于极少数的正常人等。
个别导联QRS波群振幅很小,并无意义。
4、Q波: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塞等。
下移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损伤。
上抬见于急性心梗、急性渗出性心包炎、变异性心绞痛等。
5、S-T段:超过正常范围的S-T段下移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劳损。
S-T上移超过正常范围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6、T波:T波低平或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T波明显倒置且两支对称,顶端居中(冠状T波)见于急性心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室肥大。
T波轻度升高一般无重要意义,如显著增高可见于心梗超急性期、高血钾。
7、Q-T间期:凡Q-T间期超过正常最高值0.03秒以上者称显著延长,不到0.03秒者称轻度延长。
心超正常值--临床实用
心超正常值标准心脏彩超正常值EDV:左室舒张末容积80~130ml ESV:左室收缩末容积40~60ml SV:心搏量(每搏量)男70-90ml,女50~80mlFS:左室短轴缩短率25~45%MAPSE:正常>11,轻度:9-10;中度:6-8;重度<5 TAPSE:正常16-20;轻度11-15;中度6-10;重度<6LVIDd:左室舒张期内径 4.0~5.5cm(男)3.5~5.0cm(女)RV:右室内径 2.2-3.0cmLA:左房前后径 2.5~3.5cmRA: 右房左右径 2.7-3.5cmIVS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1.2cmLVPWD: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1.3cmIVSS:收缩期室间隔厚度比舒张期增加约30%LVPWS: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比舒张期增加 30%主动脉瓣环: 1.4~2.6cmAO:主动脉根部(窦部)内径 2.4~3.2cm窦管交界(窦上) 2.1~3.4cmAAO:升主动脉内径 2.0-3.7cm主肺动脉:1.5~2.6cm右:0.8~1.6cm左:1.0~1.5cm肺动脉瓣环:1.0~2.2cm下腔静脉:<2.0cm 冠状静脉窦:0.3~0.8cm右室壁:0.3~0.5cm 肝静脉:0.5~1.1cm二尖瓣口面积:4~6cm2 EPSS:0~0.7左室功能(LVEF)正常:>50%轻度降低:40%-50%中度降低:30%-40%重度降低:<30%左室充盈功能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40岁69±12ms >40岁76±13ms E波减速时间:(EDT)199±32msA峰E峰流速比值:E/A >1心包积液分级: 微量:2-3mm ,<50ml:房室沟下后壁少量:3-5mm ,50-100ml: 下后壁中量:5-10mm ,100-300ml:房室沟下后壁心尖区大量:10-20mm ,300-1000ml整个心腔极大量:20-60mm ,1000-40000ml:明显摆动部位分度瓣口面积 (cm2 )二尖瓣狭窄最轻:≤2.5 轻度:2.0-2.4轻-中度:1.5-1.9 中度:1.0-1.4重度:0.6-1.0 最重度:<0.5主动脉瓣狭窄轻度:1.6-1.1 压差:20-50mmHg 中度:1.0-0.75 压差:20-50mmHg重度: <0.75 压差:50-150mmHg肺动脉高压正常: 15-30mmHg轻度: 30-50mmHg中度: 50-70mmHg重度: >70mmHg心脏正常值(参考值)(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心超正常值--临床实用
精品文档心超正常值标准心脏彩超正常值参考指参考12-26mm20~40mm肺动脉内主动脉内AOPA6~12mm左室后壁厚IVS室间隔厚6~12mmLVPW20~40mm左房内LA35~50mm左室内LV33~41mm右室内RARV7-23mm右房内径右室横3基底部<20mm右室流出RVOT0.6~1.3m二尖瓣口血流速主动脉瓣口流1.0~1.VVs0.3~0.7m/s三尖瓣口血流速肺动脉瓣口流PV0.6~0./V45±16m收缩末期容108±24m舒张末期容EDVESV20-40mm35-55mm收缩末期内LVD舒张末期内LVS25-45%缩短分射血分EFFS50-70%左室缩短LVEF左室射血分左55-80%LVFS3070-90ml每搏输出1 SV峰比峰E/A二尖瓣瓣口面主动脉瓣口面MVA4-6cm22.5-3.5cm2VA房缺大小、流0 m/s15-28 mmHg肺动脉压PAPNakat指数PA0 m/s室缺大小、流330mm/m数)2.0Mcgoon指数>.精品文档EDV:左室舒张末容积80~130mlESV:左室收缩末容积40~60mlSV:心搏量(每搏量)男70-90ml,女50~80ml FS:左室短轴缩短率25~45%右室流出道RVOT<30mmMAPSE:正常>11,轻度:9-10;中度:6-8;重度<5 TAPSE:正常16-20;轻度11-15;中度6-10;重度<6 .精品文档(男) 4.0~5.5cm LVIDd:左室舒张期内径5.0cm(女) 3.5~ 2.2-3.0cm:RV右室内径3.5cm ~ 2.5LA:左房前后径2.7-3.5cm 右房左右径 RA:1.2cm <IVS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1.3cm<LVPWD: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30%IVSS:收缩期室间隔厚度比舒张期增加约LVPWS: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比舒张期增加 30%.精品文档主动脉瓣环: 1.4~2.6cmAO:主动脉根部(窦部)内径 2.4~3.2cm窦管交界(窦上) 2.1~3.4cmAAO:升主动脉内径 2.0-3.7cm主肺动脉:1.5~2.6cm右:0.8~1.6cm左:1.0~1.5cm 肺动脉瓣环:1.0~2.2cm下腔静脉:<2.0cm冠状静脉窦:0.3~0.8cm右室壁:0.3~0.5cm肝静脉:0.5~1.1cm二尖瓣口面积:4~6cm2EPSS:0~0.7左室功能(LVEF)正常:>50%轻度降低:40%-50%中度降低:30%-40%重度降低:<30%左室充盈功能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40岁69±12ms >40岁76±13msE波减速时间:(EDT)199±32msA >1/峰流速比值:峰AEE.精品文档心包积液分级: 微量:2-3mm ,<50ml:房室沟下后壁少量:3-5mm ,50-100ml: 下后壁中量:5-10mm ,100-300ml:房室沟下后壁心尖区大量:10-20mm ,300-1000ml整个心腔极大量:20-60mm ,1000-40000ml:明显摆动部位分度瓣口面积(cm2 )二尖瓣狭窄最轻:≤2.5 轻度:2.0-2.4轻-中度:1.5-1.9 中度:1.0-1.4重度:0.6-1.0 最重度:<0.5主动脉瓣狭窄轻度:1.6-1.1 压差:20-50mmHg 中度:1.0-0.75 压差:20-50mmHg重度:<0.75 压差:50-150mmHg肺动脉高压正常:15-30mmHg 轻度:30-50mmHg中度:50-70mmHg重度:>70mmHg.精品文档心脏正常值(参考值).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左心收缩功能增强超声诊断标准
左心收缩功能增强超声诊断标准
左心收缩功能增强是指心脏左室的收缩能力增强,通常与心肌的收缩力增加、心室壁运动增强以及射血分数增加相关。
超声诊断是评估左心收缩功能的常用方法,以下为一般性的左心收缩功能增强超声诊断标准:
1. 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增加:正常的射血分数范
围为55-70%。
左心收缩功能增强时,射血分数可能增加到70%以上。
2. 心室壁运动增强:在二维超声心动图中观察左心室心室壁的收缩运动,通常表现为壁运动增强、壁厚度增加以及壁运动范围扩大。
3. 心肌的收缩力增加: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中,通过观察心室内血流的速度和加速时间等指标可以评估心肌收缩力。
左心收缩功能增强时,心肌收缩力可能增加。
4. 可逆性心肌缺血消失:如果左心收缩功能增强是由于原本存在的可逆性心肌缺血所致,经过有效治疗后,左心收缩功能可以恢复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左心收缩功能增强的诊断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心脏疾病或患者状况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评估。
心率变异性参数选择及其正常值
STI 代表左心室功能的敏感指标,左室射血前时间/左室射血时间(PEP/LVET )正常值在0133~0134ms 之间。
本组20人出现STI 延长,PEP/LVET 比值增大,最长达0140ms 。
3 讨论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大部分心脏能适应胎儿生长需要,不发生异常改变;也有一些孕妇在妊娠期机体为适应胎儿代谢需要,心脏出现某种变化。
本组100例主要表现心排血量增加与减少,以及STI 时间延长。
一般认为孕期心排血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血容量增加,心率增快,外周阻力下降,心肌收缩力增强所致[1]。
这种血液动力学变化也是机体适应胎儿代谢需要,是1种正性肌力作用。
这种高排现象在妊娠中期,主要系卵巢、胎盘产生的甾体激素,能够兴奋心脏,对血管有舒张作用,使血容量增加,心率增快而加重心脏负担[2]。
心电图多表现窦速。
心排血量减少者占10%,减少比值较小。
心电图主要ST -T 改变或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而影响回心血量,心肌出现暂时性缺血,导致心排血量相对减少,并非心脏本身器质性病变。
临床上应该排除存在心肌炎或其它心脏疾病的可能。
左心室收缩时间间期是指收缩期的不同时期,以时间为变数来估计左心室射血功能[2]。
一般成人PEP/LVET <0134ms ,此比值较为稳定,不受年龄、心率影响。
若此比值>0135ms 即表示心功能减退。
本组STI 延长者主要考虑与体位有关:平卧位时比值往往增大,侧卧位时比值可减小,如侧卧位时STI 延长,则提示有潜在心功能减退,在孕妇的产程中应提请重视,并于产后跟踪随访复查。
参考文献1 周涵春,郭泉清,潘家骧,等1超声心动图对围产期孕妇心功能的序贯测定1中华妇产科杂志,1985,20(4):209~2122 夏宏器,刘国权1实用心功能学1第1版1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527~533(收稿:2002-02-22)心率变异性参数选择及其正常值徐秀芬 胡建荣 毕爱华 倪春苗3上海市嘉定区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作者单位: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选择24h S DNN (所有窦性心搏R -R 间期的标准差)作为心率变异性(HRV )分析指标,共分析385例正常人HRV 测定结果,并与文献参考值作比较。
心电图各波及波段正常值及异常临床意义
心电图各波与波段的正常值及异样的临床意义一、P波P波是心房的除极波。
开端部分为右房除极所形成,后半部分主要由左房除极所形成。
正常 P 波矮小,顶稍圆钝或伴小切迹 , 其时限< 0.11s 。
电压:肢导联<,胸导联<。
当 P 波方向不切合窦性P 波标准、电压过高或时限过宽时为P 波异样。
P波异样:1、P 波增宽。
P 波时限≥ 0.11s 为增宽。
P 波时限≥0.11s ,<0.12s 称房内传导延缓。
P 波时限≥0.12s ,称房内传导阻滞。
典型增宽 P 波称二尖瓣 P 波,其时限≥ 0.12s ,呈 M形或双峰样,峰间距≥ 0.04s ,部分可呈圆顶形。
此改变一般在 I 、aVL、V3-V6 导联较显然。
aVR导联多呈 W形。
P波增宽的临床意义:(1)左房肥大或扩大。
可由“风心”二尖瓣狭小,或二尖瓣狭小伴闭锁不全惹起。
也可见于部分惹起左房长久负荷过重的“先心”、左心衰竭等。
(2)左房负荷过重。
冠芥蒂时,可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而惹起左房内压力增高使P 波增宽;急性左心衰竭致左房压力增高使P 波增宽;纯真二尖瓣返流初期左房负荷过重使P 波增宽。
这集中状况心房大小均可正常。
(3)房内传导延和缓阻滞。
当房内前结间束的左房分支—巴赫曼氏束 (Bachmann)出现传导延缓或阻滞时,激动在房内传导次序改变或传导时间延伸,进而 P 波增宽。
此状况常见于老年人,属老年性传导纤维退行性变所致。
(4)心房梗死。
心房梗死可使心房除极次序改变,除极时间延伸, P 波增宽,并有 P-R 段偏移。
(5)房性异位节律。
房性心律心房除极次序改变,心房激动传导最先主要为心房肌间传导,使除极时间延伸,P 波增宽。
2、P 波电压增高。
正常P 波较低钝,电压< 0.25mV ,当 P 波在 II 、III 、aVF导联呈顶尖型,时限正常,电压大于,如 V1导联正向部分 P 波电压>(国家考试中心用),双向时≥0.30mV (国家考试中心用)称肺型 P 波。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早期新生儿心功能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早期新生儿心功能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心脏杂志(ChinHeartJ)2001,13(3)?195?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早期新生JL,b功能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沈掘松,应菊芳,刘金洲(余杭市中医院特检科.浙江亲抗311106)摘要t目的:建立早期新生儿心功能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显象仪,对350例出生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心脏大血管各瓣口血流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得出了早期新生儿主动脉瓣口和肺动脉瓣口检测的u项心功能指标,二失瓣口和三失瓣口检测的20项心功能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结论:提供早期新生儿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正常值范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j婴儿.新生;超产心动描记术.多普勒;心室功能中圉分娄号:R54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j1009-7236(2001)03-0195-03 Measurementofthenormalvauleofcardiacfunctionindexesinearly newbornbyDopplerechocardi0graphySHENGen-Song,YINGJu-ng,Ldin一2^ (Yuhang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ane,YuhangZhejiang311106,China) Abstract:AIM:ToestablishthenormaIvalueofthecardiacfunctionindexesinearlynewborn. MET1tODSItwasdetectedthatal1valvesoftheblood-streamoftheheartandgreatvesselsof thenewbornwhoWaSborninaweekbyCDFIin350cases.Thedatewastandomstatisticsed. RESULTS:Itwasobtainedthatthenorma1valueofthecardiacfunctionof11indexesinaortic andpulmonaryvalueorificeandof2Oindexesinmitra1andtricuspidvalueorifice.CONCLU —SIoN:Thenorma1valueofthecardiacfunctioninnewbormarevaluableindexes. Keywords:infant,newborniechocardiography,Doppleriventricularfunction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的广泛应用,为早期新生儿心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国外曾有学者应用CDFI对休克新生儿和呼吸窘追综合征的新生儿心功能某些指标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研究],但没有涉及正常值范围.我国有学者对不同年龄,不同胎龄的心功能正常值进行研究],但也未见早期新生儿这一方面的研究报道.早期新生儿心功能测定值既不同于胎儿,又不同于晚期新生儿和婴幼儿,由于早期新生儿属于围产儿,是从胎儿转变为独立生活的新生儿的适应阶段],多种因素都很容易导致心功能的损伤,且在治疗,护理上有显着特点.因此,建立一套早期新生儿心功能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无论对及早发现早期新生儿心功能的异常,还是对评价心功能变化的药物疗效都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早期新生儿心功能指标正常值范围.l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350例均为本院产科病区自然分娩或剖宫分娩的足月(37~42周)新生儿,日龄1~7 d,体重2.5~4.0kg,平均3.03kg,男179例,女171倒,新生儿Apgars评分均为8~10分,且经临床各项检查及CDFI检查排除心血管疾病1.2选用仪器与挂查方法采用美国ATL-超7彩色多普勒显象仪,探头扫查频率5.0MHz.受检者均未用镇静剂,安静后取仰卧位扫查,首先对新生儿行胸骨旁,心尖区及剑下进行全方位扫查,然后根据心功能指标检测要求取胸骨旁,心尖区扫查,井进行录象,超声束与彩色血流束方向夹角小于2O.,取样容积置于各瓣瓣口,检查结束后,进行录象回放对各项指标进行测量.为了减少误差,所有检测数据均由一人完成.然后,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心功能指标的正常值范围.1.3超声切面及各指标的选择1.3.1采用心尖五腔或二腔及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分别测主动脉瓣口及肺动脉瓣口血流:峰值血流速度(PFV),平均血流速度(Mv),血流速度积分(VTI),血流加速度(ACC),血流减速度(DEC),血流加速时间(AT),血流减速时间(DT),射血时间(ET),血流加速时间与心率之比(AT/HR),峰值压心脏杂志(ChinHeartJ)2001,13(3)差(PPG).平均压差(MPG)1.3.2采用心尖四腔,五腔或二腔切面分别测二,三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期峰值血流速度(PFV).心房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FV),平均血流速度(Mv).快速充盈期血流速度积分(VTI),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积分(VTI),舒张全期血流速度积分(VTI),快速充盈期血流加速度(ACC),快速充盈期血流减速度(DEC),?陕速充盈期加速时间(AT)快速充盈期减速时间(DT),快速充盈期峰值压差(PPG),心房收缩期峰值压差(PPG),快速充盈期平均压差(MPG),心房收缩期平均压差(MPG),舒张早期充盈分数(RFF).舒张晚期充盈分数(AFF).快速充盈期与心房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之比(PFV/PFV^).快速充盈期与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积分之比(VTI/VTI),快速充盈期与心房收缩期峰值压差之比(PPG/PPG),快速充盈期与心房收缩期平均压差之比(MPG/MPG).2结果2.1早期新生儿CDFI检测功能指标的正常值范围见表1,表2.表1早期新生几主动脉舛i:7,肺动脉舛i:7多普勘超声?动匿?琦能指标正常值范围1mm}壬E=o,133kPaI心脏杂志(ChinHeartJ)2001,13(3)3讨论早期新生儿与晚期新生儿不同,多种因素可以引起其心功能的变化,如低血氧症,肺部感染,贫血,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心室收缩协调性失调等均极易导致心功能的损伤,甚至心力衰竭,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最高.因此,对早期新生儿心功能的研究尤为重要.但由于CDFI对早期新生儿心功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口,缺少相对应的正常值作为参照系数,对判断心功能是否异常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早期新生儿CDFI心功能指标正常值范围的建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指导作用,它弥补了上述的缺陷,可以及早发现早期新生儿心功能的异常,以早期得到合理的治疗影响早期新生儿心功能正常值的检测因素很多,有地域因素,种族因素,还有检查时新生儿的活动,吸奶,啼哭等均会影响测定值,因此,检测时必须保持在安静或熟睡状态下进行.同时,由于早期新生儿心功能尚不健全,不稳定,对正常值的建立有一定影响,因此,作者采用了大样本的分析和处理方法,以提高正常值范围的可靠性.CDFI与其他影象检查比较,无创伤,无痛苦,且不受新生儿监护等其他医疗仪器和装置的干扰,甚至可以在床边或暖箱内进行,操作简便.又由于新生儿胸廓薄,脂肪少等解剖特点,透声窗好.可以获得理想的图象,方便地检澳i到心功能指标数据.因此,CDFI在早期新生儿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中将起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RozeJC,Tohi~rC,MaingueneauC,aL.Responsetodobu—tarrIineanddopamineinthehypotensivzpreterminfiint口]. ArchDisChild,l903,69f1)I5钆[2]~0poneaMP,KaapaPO,KeroP,a/,oopph—derivedsystolic Ouhnmaaryarraypm}Il_maclatenemmudres#ratorydistress syndromEJ].pedia~'cs,1903,93(5)I760.[3]杨潍宜.国人趣声心动图心脏结构与功昭系列正常值t797倒M 型和B翟计算机的测量[J].中国循环春,1090,5(3)-184.[4]吴琼芳,吴桂痒,馒瞬阳,等.多瞢勃船声心动图对胎儿心功龅的研究[J].中国趣声医学杂志,1002,8(3).175.[5]朱伟.胎儿二失瓣口血流速度的多瞢勃超声研究[J].中华船声影像杂志,1096,5f2)l81.[6]黄小翠,茼文豪,晏爱民,辞.多菁勒超声心勃图对胎儿新生儿娶儿聂幼儿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口].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1996,5f6)-125.[7]生设挚,黄德民,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EM].第2版.北京t人民卫生出版杜,1993.£8]陈心广.医学研究慢计与数据分析EM3.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9]上}嗥第一医学卫生境计学教研组.医学统计方法EMS.上捧t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牡,l97钆[i03刘罩青,曹蕾,薷立梅,辞.新生儿心功艟的趣声检测进展[J].中华趣声影像学杂志,1097,6(6)t327.(收稿日期,200o-08一z2-修回日期,2000-12一O8)(上接第194页)能减少PSVT诱发次数与持续时间,井使手术时程尽可能缩短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如本文例9.3.4并发0肌病时的消融心肌病左侧旁路消融时由于心腔显着扩大,大头电极跨越主动脉瓣后极易弹击心室内壁形成介入性室速,应注意避免;对于并发持续性心动过速的扩张型心肌病,RFCA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例l1妊娠7月,持续房速4月,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不根治心动过速,妊娠难以继续且可发生更严重心衰I但术中较长时间平卧也可加重心衰甚至诱发急性肺水肿,x线照射又可能使胎儿致畸,作者采取术前改善心功,术中缩短手术时间,将两层铅衣垫于患者腰背部保护胎儿,在无x线投照时凭经验和手感将导管送至心脏等措施顺利完成消融术.足月时剖宫娩出一成熟健康活男婴,患者心脏无明显变化.并发心血管畸形或病变时,由于手术难度增加,时间延长,凤险增大等因素,常常会影响射频消融的一次成功率,作者认为,只要手术准备充分,治疗箫略正确,医护心理素质好,对于非单纯心动过速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同样具有高成功率和高安全性.参考文献:[1]侯应龙,牡日映,张利华,等.目人皇上性心动过遣的性别特征聂逆行P渡对其折逼径路的谚断价值口].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094,8(1)t6—7.[2]SsulJP,HulseJE,WangD,a/.Cathelerablation0fa0c骼sory atfio~mtrlcularpathwa~inyoungpatientsiUse0flongsh~thstthemmsseptalapproachand●retrogradeleftix~terlc*0aralhlapproach[J].cc,l993,21f3)l571--583.[3]马长生,董建增,宴_旭,荨.穿间隔浩同时进行球囊扩张和射颊滑融术[刀,中华内科杂志,1905,34f8)t544--547.]杨末辉,张镊最,杨延采,荨.嚣质性心脏病患者行导管射颤滑融馆疗心动过建的临床经礁[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恚,1999.3 fS)'204—205.(收祷日期I2000-03-05I掺回日期t2000-11-09。
心脏正常值(参考值)
实用文档
谢谢!!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各心腔血管内压力(mmHg)(正常值/平均值)
• 腔静脉:3-8/5 • 左心房压:4-12/6 • 右心房:-2-10/2 • 左心室收缩压: 90-140/120 • 左心室舒张压 :0-12/6 • 右心室收缩压:18-30/25 • 右心室舒张压 :-5-10/2
各心腔血管内压力(mmHg)(正常值/平均值)
实用文档
各心腔内径(mm)
• PA=AO:26.6± 2.1 • RA 44.0 ±3.6 • LA 27.7 ±2.7 • RV15.7 ±2.7 • LV 47.0 ±3.0 • RVOT 29.5± 3.6 • LVOT 29.1 ±2.1 • IVS 8.4 ±0.8 • LVPW 8.4 ±0.8
左 、
• 肺动脉收缩压:18-30/25
右
心 腔
• 肺动脉舒张压: 6-12/10
前 面
• 肺动脉平均压: 10-20/15
投
影
•
平均楔压: 4-12/6
• 肺总阻力 : 2.5-3.75Wood单位
左
•
5.5Wood单位(显著升高)
、 右
•
10Wood单位(重度升高)
心
腔外侧面投 Nhomakorabea影
实用文档
左心功能指数
湘雅医院
实用文档
心脏正常值(参考值)
胸心外科 雷凯波
实用文档
心肌酶谱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的组成及临床意义一、组成: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
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测定及医学意义(来源:)【正常参考值】72~182 U/L【临床意义】HBD与LD、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
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但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升高,LD/HBD比值下降,为0.8~1.2。
而肝脏实质细胞病变时,该比值可升高到1.6~2.5。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比值与各实验室的测定方法或测定条件不关,必须确立本实验室的比值。
另外,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因LD1活性增高,所以HBD活性也可增高。
三、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及意义乳酸脱氢酶是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酶。
此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以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腺和肺中为最多。
这些组织中的LDH的活力比血清中高得多。
所以当少量组织坏死时,该酶即释放血而使其他血液中的活力升高。
测定此酶常用于对心梗、肝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1.正常参考值速率法(LDH-L法):100~240 U/L比色法:190~310 U/L2.临床意义:①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后9~20h开始上升,36~60h达到高峰,持续6~10天恢复正常(比AST、CK持续时间长),因此可作为急性心肌梗塞后期的辅助诊断指标。
②肝脏疾病: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
肿瘤转移所致的胸腹水中LDH往往也升高。
③血液病:如白血病、贫血、恶性淋巴瘤等,LDH升高。
④骨骼肌损伤、进行性肌萎缩、肺梗塞等。
⑤恶性肿瘤转移所致胸、腹水中乳酸脱氢酶活力往往升高。
⑥正常新生儿LDH水平很高,可达775~2000U/L,满月后为180~430 U/L,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12岁后趋于恒定。
心脏大小正常值标准新指南
心脏大小正常值标准新指南
心脏大小的正常值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和人群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心脏大小可以通过心脏超声、X光、MRI等影像学检查来评估。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学会(ACC)的指南,成年人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的正常范围为3.7-5.6厘米,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的正常范围为65-105ml/m2,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的正常范围为16-34ml/m2。
此外,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正常范围为49-115g/m2(女性)和58-130g/m2(男性)。
另外,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指南,正常成年人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的正常范围为3.7-5.6厘米,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正常范围为65-130ml,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的正常范围为15-30ml。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大小的评估标准可能受到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心脏大小评估时,应该综合考虑个体的特定情况。
另外,心脏大小的改变也可能与心脏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相关,因此在进行评估时,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心脏大小的正常值标准是根据多种因素和不同指南综合确定的,需要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考虑个体情况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评估。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 第十八讲 室性过早搏动
VP ( 图 1 -7 ,简称短 阵室速 ; ) 见 8 ) V级为 R-o -T型室性 n
早搏 ,即室波 上 。
图1- 早搏 配对间期与代偿 间歇 82
本 图显 示 : 搏 至 前 面的 Q S 间称 配对 间期 或 偶 联 期 , 搏 至 早 g时 早
入 1 室性 早 搏 ,特 点 为无 代 偿 间 歇 。 个
人一 生 中均 可能有早搏 发生 。室性早 搏是指在 正常 窦性冲
动到达心室之前 ,发 自心室 的异位搏动提前兴奋 心室 , 引起 心 室的 除极 反应 ,称 室性早搏 。
一
二 室性 早搏 类型 传统 室性 早搏分类是按照 1 7 9 0年劳恩( o ) 17 L wn 和 9 1
连 发 ,为 成 对 性 室性 早 搏 。
A
正常值 > 0 8 。室I .5 生早搏 比值< 0 8 .5的属于高危室. 『 生早搏 。 下面借用郭继鸿教授 的一 张图说明这一 问题( 图 1 - ) 见 8 9。
波 顶 点前 2 ~ gr 。 0 os e
顺便介绍室 }早搏指数( n e ) 生 VP id x 概念供参考 。室性早 搏指数是指室性早搏联律间期与前次心搏 Q— T问期的 比值 ,
图 1- 成对性 室性早搏 86
本图 第5 、7 、6 次心搏 为室性早搏 。其 中第6次与 第7次为2次
图 1—1 偶发室性早搏 8
本 图 为典 型 的 室 性 早 搏 心 电图 , 全符 合 上 述 三 个 特 点 。 完
( 图 1 - ) I级 b为 ≥ 3次 连发的成 串室性早搏( r u 见 6 ;V 8 go p
VP ,或称 短暂性 阵发性 室性心动过 速(h r a o y ms ) s o tp r x s
svo2的正常值
svo2的正常值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SVO2 的正常范围
2.SVO2 的含义
3.SVO2 的测量方法
4.SVO2 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5.SVO2 异常的临床意义
正文
1.SVO2 的正常范围
SVO2,即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流经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后,返回心脏的混合静脉血中氧的饱和度。
SVO2 的正常范围通常在 65%-75% 之间。
2.SVO2 的含义
SVO2 可以反映全身组织的氧合状态,是评估患者氧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
它受心排血量、循环阻力、肺部氧合功能等多种因素影响。
3.SVO2 的测量方法
SVO2 的测量通常通过插入导管进行,导管放置在靠近心脏的大静脉内,通过测量导管内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可以得到 SVO2 的值。
4.SVO2 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SVO2 在医学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氧代谢状态,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例如,在重症患者中,SVO2 常常降低,表明患者的氧代谢状态不良,需要紧急处理。
5.SVO2 异常的临床意义
SVO2 的异常,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SVO2 过高,可能表明心排血量过低,肺部氧合过度;SVO2 过低,可能表明心排血量不足,肺部氧合不足,组织缺氧。
血流动力学正常指标范围
血流动力学正常指标范围【实用版】目录1.血流动力学概述2.血流动力学正常指标范围的具体内容3.各项指标在血流动力学中的作用4.血流动力学正常指标范围的临床意义5.结论正文一、血流动力学概述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在循环系统中运动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心脏、血管和血液本身的生理特性。
血流动力学对于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血流动力学中,一系列的指标被用来评估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
二、血流动力学正常指标范围的具体内容1.心排血量(CO):正常值男性约为 4.5-6.0L/min,女性约为3.5-5.0L/min。
心排血量是评价心脏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心脏每分钟向全身供应的血液量。
2.心率(HR):正常值范围为 60-100 次/分。
心率过快或过慢都可能提示心脏功能异常。
3.血压(BP):正常值范围为收缩压 90-140mmHg,舒张压 60-90mmHg。
血压是反映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之间平衡关系的指标。
4.脉搏波传播速度(PWV):正常值范围为 1200-1600cm/s。
脉搏波传播速度反映了动脉的弹性和僵硬程度,对评估心血管系统功能有重要意义。
5.毛细血管压(PCAP):正常值范围为 6-12mmHg。
毛细血管压是反映微循环功能的指标,对评估组织灌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三、各项指标在血流动力学中的作用各项指标在血流动力学中相互影响,共同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
心排血量受到心脏收缩力和外周阻力的影响;心率受到自主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血压受到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的调节;脉搏波传播速度受到大动脉弹性和僵硬程度的影响;毛细血管压受到全身血压和微循环阻力的影响。
四、血流动力学正常指标范围的临床意义了解血流动力学正常指标范围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当某一项或多项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心脏或血管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同时,血流动力学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估治疗效果,监测病情变化。
50组医学正常值——你必须记住的50组数字
50组医学正常值——你必须记住的50组数字1. 正常心率:每分钟75次健康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
正常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
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钟者,为心动过缓。
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而变化,比如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加快12-20次/分钟,女性心率比男性心率稍快,运动员的心率较慢,可低于每分钟60次等。
2. 正常体温:36.3℃-37.2℃(口测法)临床上通常用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来代表体温。
口测法(舌下含5分钟)正常值为36.3℃-37.2℃;腋测法(腋下夹紧5分钟)为36℃-37℃;肛测法(表头涂润滑剂,插入肛门5分钟)为36.5℃-37.7℃。
在一昼夜中,人体体温呈周期性波动,一般清晨2-6时最低,下午13-18时最高,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只要体温不超过37.3℃,就算正常。
3. 血红蛋白(HbB):成年男性(120-160克/升),成年女性(110-150克/升)临床上以血红蛋白值佐为判断贫血的依据。
正常成人血红蛋白值90-110克/升属轻度贫血;60-90克/升属中度贫血;30-60克/升属重度贫血。
贫血原因或类型不同,治疗方法迥异一旦发现贫血,应去医院就诊,在明确了贫血原因(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和类型(缺铁性还是巨幼细胞性)之后,再行针对性治疗切莫自行购买补血保健品,以免延误病情。
4. 白细胞计数(WBC):4-10*(10的9次方)个/升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的9次方)个/升称白细胞增多,小于4*(10的9次方)个/升称白细胞减少。
一般地说,急性细菌感染或炎症时,白细胞可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会降低。
感冒、发热可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细菌感染引起,为明确病因,指导临床用药,医生通常会让你去查一个血常规。
5. 血小板计数(PLT):100-300*(10的9次方)个/升血小板有维护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24h心率变异性分析值的临床意义
24h心率变异性分析值的临床意义心率变异性是测定正常心搏间期变化的大小及快慢,来反映窦房结自律性受自主神经调节的作用,是心血管自主神经活性及其平衡的非侵入性指標,具有相当广泛而重要的临床价值。
通过对526例病例分析,来探讨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意义。
标签:心率变异性,SDNN;SDANN index;SDNN index24h动态心电图时域分析法各项指标的临床价值已经公认,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已经统一。
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如下,SDNN:24h内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反映迷走神经的张力。
此值50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比。
反映心动周期的逐搏变异,是心率变异中的高频成分。
正常值为37±15。
以上5项指标中以SDNN,SDANN index两项指标特异性与敏感性非常高,具有强烈的预示猝死的价值。
作为指标研究的基础的测量工具非常重要,对24h心电图的记录器要求更为严格。
记录器必须记录精确,误差小。
本院采用最新银镜的Holter记录器为BI9300内置卡式,记录精确,干扰小。
心率变异性分析统计包括:SDNN,SDANN index,SDNN index,Rmssd,PNN50。
通过对收集的526例记录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心率变异性分析值与疾病的种类、心功能情况有很大的相关性。
526例记录中,患者年龄9~79岁。
包括冠心病与疑似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射频消融术前与术后监测,正常体检等等。
SDNN值在51~237ms。
SDANN index值在35~213ms。
rMSSD值在15~67ms,PNN50值在0~22。
其中实测的SDNN与SDANN index值与正常值及临床关系密切,有参考价值。
得出以下结论。
1 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值明显降低所有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值均明显偏低,SDNN均<100ms,SDANN index值均<90ms。
SDNN和SDANN index值与心肌梗塞的范围及并发症有关,并发心律失常者,各项指标更低。
cmi值的正常范围
cmi值的正常范围(实用版)目录1.CMI 值的定义2.CMI 值的正常范围3.CMI 值的临床意义4.异常 CMI 值的处理建议正文一、CMI 值的定义CMI 值,即心脏肌钙蛋白 I(cTnI)的浓度,是一种检测心脏肌肉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肌肉受到一定的损伤时,cTnI 会释放到血液中,从而被检测出来。
二、CMI 值的正常范围一般来说,CMI 值的正常范围因检测方法和实验室设备不同而有所差异。
通常,cTnI 的正常范围在 0.02ng/mL 至 1.2ng/mL 之间。
若 CMI 值超出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心脏肌肉存在损伤。
三、CMI 值的临床意义CMI 值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诊断心肌梗死:当 CMI 值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患者发生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患者 cTnI 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
2.评估心肌损伤程度:CMI 值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
cTnI 水平越高,说明心肌损伤越严重。
3.监测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CMI 值的变化可以反映治疗效果。
若CMI 值下降,说明治疗有效;若 CMI 值持续升高,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四、异常 CMI 值的处理建议如果 CMI 值异常,患者应遵循以下建议:1.及时就医:CMI 值异常可能表明心脏肌肉受损,患者应及时就诊,以便医生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
2.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3.接受医学观察: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 CMI 值检测,以评估病情变化。
4.接受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接受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以降低 CMI 值并改善心脏功能。
综上所述,CMI 值是评估心脏肌肉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
了解 CMI 值的正常范围及其临床意义,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心脏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超正常值标准
EDV:左室舒张末容积80~130ml
ESV:左室收缩末容积40~60ml
SV:心搏量(每搏量)男70-90ml,女50~80ml FS:左室短轴缩短率25~45%
MAPSE:正常>11,轻度:9-10;中度:6-8;重度<5
TAPSE:正常16-20;轻度11-15;中度6-10;重度<6
LVIDd:左室舒张期内径 4.0~5.5cm(男)
3.5~5.0cm(女)RV:右室内径 2.2-3.0cm
LA:左房前后径 2.5~3.5cm RA: 右房左右径 2.7-3.5cm IVS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1.2cm LVPWD: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1.3cm IVSS:收缩期室间隔厚度比舒张期增加约30% LVPWS: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比舒张期增加 30%
主动脉瓣环: 1.4~2.6cm
AO:主动脉根部(窦部)内径 2.4~3.2cm
窦管交界(窦上) 2.1~3.4cm
AAO:升主动脉内径 2.0-3.7cm
主肺动脉:1.5~2.6cm右:0.8~1.6cm左:1.0~1.5cm肺动脉瓣环:1.0~2.2cm
下腔静脉:<2.0cm冠状静脉窦:0.3~0.8cm
右室壁:0.3~0.5cm肝静脉:0.5~1.1cm
二尖瓣口面积:4~6cm2EPSS:0~0.7
左室功能(LVEF)正常:>50%轻度降低:40%-50%中度降低:30%-40%重度降低:<30%
左室充盈功能
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40岁69±12ms >40岁76±13ms
E波减速时间:(EDT)199±32ms
A峰E峰流速比值:E/A >1
心包积液分级: 微量:2-3mm ,<50ml:房室沟下后壁少量:3-5mm ,50-100ml: 下后壁
中量:5-10mm ,100-300ml:房室沟下后壁心尖区
大量:10-20mm ,300-1000ml整个心腔
极大量:20-60mm ,1000-40000ml:明显摆动
部位分度瓣口面积(cm2 )
二尖瓣狭窄最轻:≤2.5 轻度:2.0-2.4
轻-中度:1.5-1.9 中度:1.0-1.4
重度:0.6-1.0 最重度:<0.5
主动脉瓣狭窄轻度:1.6-1.1 压差:20-50mmHg 中度:1.0-0.75 压差:20-50mmHg
重度:<0.75 压差:50-150mmHg
肺动脉高压正常:15-30mmHg
轻度:30-50mmHg
中度:50-70mmHg
重度:>70mmHg
心脏正常值(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