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17章 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

合集下载

大熊猫的资料

大熊猫的资料

大熊猫的资料1、大熊猫是一种古老的动物,被动物学家称为“活化石”。

与它同一时期的动物如剑齿虎等,早已灭绝并成为化石。

大熊猫分布在我国四川北部、陕西和甘肃南部,是我国的一类保护动物。

大熊猫也叫‘猫熊’,是哺乳动物,身体肥胖,形状像熊但要略小一些,尾巴短,眼睛周围、耳朵、前后肢和肩部是黑色,其余都是白色。

毛密而有光泽,耐寒。

喜欢吃竹叶、竹笋。

大熊猫居住地带的竹子,曾大面积开花、枯死,威胁着大熊猫的生存。

全世界都极其关注珍稀动物大熊猫的抢救和转移工作。

2、生幼仔非常小,一般只有100多克重,最小的仅50多克,最大的也不过200多克。

这样小的体重,仅相当于母亲的千分之一左右。

)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

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3、在动物学上,大熊猫属食肉目。

据考证,大熊猫的古代名称有貘、白豹、虞等。

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猫已经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今天该动物群的许多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所以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4、大熊猫的繁殖能力如何?大熊猫在几百万年间由盛而衰,以至濒临绝灭境地。

究其原因,除了外界环境的恶化以外,也有自身生育繁殖能力方面的问题。

据有关专家对大熊猫所作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和内分泌学等方面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生殖机能异常低下。

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许多大熊猫的生殖系统严重发育不良,成年后生殖内分泌机能紊乱,不能排卵或不能正常排卵,以至终生不育。

大熊猫性喜独居,发情后才愿意进行异性间的接触。

雌性大熊猫每年只发情一次,且其择偶性极强,非见“白马王子”不抛“绣球”。

在野外,公兽们往往须通过残酷的斗殴竞争,最后的胜利者才能获得雌兽的亲睐。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建议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建议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建议: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

以下是一些关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工作建议:1.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

建议加强对大熊猫栖息地的监测和评估,了解大熊猫种群分布和数量变化,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同时,加强栖息地恢复和治理,控制人为活动对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

2.建立生态廊道:大熊猫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对于大熊猫种群交流和扩散非常重要。

建议在关键区域建立生态廊道,促进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

同时,加强对生态廊道的保护和管理,防止人为破坏和侵占。

3.推广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促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议合理规划和管理生态旅游活动,避免对大熊猫栖息地造成干扰和破坏。

同时,加强生态旅游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4.加强科研监测:科研监测是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议加强科研投入,开展长期监测和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大熊猫的生态学特性和栖息地变化趋势。

同时,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建立协调机制: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建议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共同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

6.增加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

建议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其对栖息地保护的意义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其对栖息地保护的意义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其对栖息地保护的意义大熊猫是中国珍稀的国宝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受关注和保护的动物之一。

它们是中国的象征,被广大人民视为国家的宝贝。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其对栖息地保护的意义重大。

本文将探讨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以及它们对栖息地保护的意义。

1.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大熊猫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

它们生活在高山地区的竹林中,海拔范围一般在1500至3500米之间。

大熊猫需要大片的竹林作为食物和栖息地,因此适宜的环境对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它们的活动范围往往在几十平方公里到上百平方公里之间,主要以寻找食物和休息为主。

2. 大熊猫对栖息地保护的意义2.1 生态平衡维护大熊猫是一种以竹子为食的濒危动物,它们主要以竹子为食,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竹叶和竹笋来维持生活所需的能量。

然而,竹子是大熊猫的唯一食物来源,竹子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大熊猫的生存状况。

大熊猫对竹子的选择性食用,帮助维持竹林的生态平衡。

2.2 种子传播和繁殖大熊猫在食用竹子时,常常不可避免地会吞下许多竹子的种子。

这些种子在大熊猫的消化道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擦和酸性环境的刺激,从而在大熊猫的粪便中排出。

这样,大熊猫成为了竹子的种子传播者。

它们帮助竹子繁殖、扩散,维持竹林的景观和多样性。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大熊猫作为一个特殊的物种,它们的存在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在大熊猫的栖息地,还生活着其他珍稀的动植物,比如金丝猴、雪豹等。

大熊猫的存在和保护,可以起到保护整个生态系统和其他物种的作用。

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就是在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3. 栖息地保护的挑战与措施3.1 栖息地破碎化由于农业、工业和人类活动的扩张,大熊猫的栖息地面临严重的破碎化问题。

大片的竹林被砍伐、开垦为农田或城市,给大熊猫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因此,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需要解决栖息地破碎化的问题,保持或恢复大熊猫的活动范围。

3.2 生态环境污染生活垃圾的排放、工业废水和农业化肥的使用等导致大熊猫的栖息地环境污染。

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措施

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措施

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措施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大熊猫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这一国宝级动物,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大熊猫栖息地的划定和保护是最重要的一项措施。

栖息地的划定需要考虑到大熊猫的食物来源和栖息环境,同时要兼顾周边的人类活动。

保护区内的资源开发和人类活动都要受到严格限制,以确保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保护区内的生态修复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

由于过度的砍伐和开垦活动,很多大熊猫的栖息地已经变得荒芜不堪。

为了让大熊猫能够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我们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和土地整治工作。

种植适合大熊猫食用的竹子,并恢复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大熊猫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

第三,加强对大熊猫的监测和研究也是保护措施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大熊猫的追踪和观测,可以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的需求,为制定更精确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进行大熊猫的遗传研究和保护生物学研究,促进大熊猫种群的健康发展。

第四,加强对栖息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也是保护措施中的重要一环。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栖息地的保护责任和义务,对破坏栖息地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同时,加强对保护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五,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也是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宣传片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大熊猫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同时,加强对学校和社区的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关注和参与到大熊猫的保护事业中来。

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措施的实施离不开栖息地的划定和保护、生态修复、监测和研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及公众教育和宣传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综合的、系统的保护措施,才能够确保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从而实现大熊猫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我们国家的独特资源,大熊猫的保护不仅仅是一项生态保护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文化责任。

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

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

第一部分:概述1.1 背景介绍自20世纪初以来,大熊猫一直是世界上备受关注的保护动物之一。

作为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因其独特的外貌和稀有性而备受人们喜爱。

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大熊猫的生存状况一度岌岌可危。

为了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进行科学的监测和保护,国家对相关技术规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制定,以期达到更精确、高效的监测和保护效果。

1.2 目的和意义制定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的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技术规程的制定,加强对技术指导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监测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使监测工作更加专业和标准化。

1.3 主要内容本技术规程包括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的基本原则、监测方法和技术指标等内容,并对监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了详细描述,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与帮助。

第二部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的基本原则2.1 科学性原则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工作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依据生物学、生态学和环境学等相关科学理论和方法开展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2 全面性原则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工作应当全面覆盖相关地区和对象,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连续性,了解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真实状况。

2.3 持续性原则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工作应具有持续性,开展长期的监测工作,掌握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演变趋势和动态变化,为相关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第三部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的技术方法和指标3.1 大熊猫的野外监测3.1.1 传统监测法传统监测法主要通过在大熊猫栖息地区进行足迹调查、粪便搜集、摄像监测等方式,对大熊猫的分布、数量和活动范围等进行监测和记录。

3.1.2 非侵入性监测法非侵入性监测法主要通过使用红外相机、生物声音识别技术等手段,对大熊猫进行不干扰的监测和研究,减少对大熊猫的影响。

3.2 大熊猫栖息地的监测3.2.1 遥感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对大熊猫栖息地的植被覆盖、水源分布等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大熊猫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13444_幼儿园介绍大熊猫的PPT课件

13444_幼儿园介绍大熊猫的PPT课件

03
促进国际间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7
2024/1/25
06
CHAPTER
幼儿园如何参与大熊猫保护事业
28
2024/1/25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大熊猫。
讲述大熊猫的故事和传说,激发孩子们对大熊猫的兴趣和好奇心。
组织孩子们观看大熊猫的纪录片或电影,深入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况。
大熊猫的繁殖率非常低,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
7
2024/1/25
02
CHAPTER
大熊猫保护意义
8
2024/1/25
大熊猫生活在森林中,是森林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关键物种之一。
它们的主要食物是竹子,通过吃竹子可以控制森林中竹子的生长和分布,进而维护森林生态平衡。
大熊猫在森林中生活、繁殖,有助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保护大熊猫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和生态文明的认识和意识。
12
2024/1/25
03
CHAPTER
大熊猫栖息地保护
13
2024/1/25
03
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将居住在保护区内的居民迁出,减少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
01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网络
通过划定保护区域,确保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支持幼儿园的相关活动。
邀请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家长或专家来园进行讲座或分享,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和意义。
31
2024/1/25
与当地的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孩子们参观学习,了解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饲养和保护情况。

大熊猫国家公园汇报材料

大熊猫国家公园汇报材料

大熊猫国家公园汇报材料一、引言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

为了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中国政府设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

本报告旨在介绍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背景、建设进展、管理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计划。

二、建立背景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的山区。

由于过度开发、气候变化等因素,大熊猫的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为了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

三、建设进展1.划定保护范围:大熊猫国家公园划定了明确的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2.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生态巡护道路、科研监测站、生态移民安置点等基础设施。

3.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修复了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4.科研监测:开展了大量科研监测工作,为大熊猫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管理措施1.制定管理规定:制定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规定》,明确了管理职责、保护措施等内容。

2.加强执法力度:加强了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狩猎、盗伐等行为。

3.开展公众教育:通过宣传册、宣传片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大熊猫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五、未来发展计划1.扩大保护范围:根据大熊猫种群分布情况,逐步扩大保护范围,确保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加强科研监测:加强科研监测工作,为大熊猫的保护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3.推动生态旅游:在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前提下,推动生态旅游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4.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

六、结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对于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管理和科研监测工作,可以确保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推动生态旅游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也是推动大熊猫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17课《国宝大熊猫》(共43张PPT)

:第17课《国宝大熊猫》(共43张PPT)

布置作业,提高认识 根据你现在的理解,写一篇 关于大熊猫的文章,让更多 的人认识它、保护它。

国 宝
叶 永 烈
大 熊 猫
——
学习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 为国宝的原因。 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 语言。 3、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提高保护 动物的意识。
国宝 ——— 大熊猫
说明的重点
说明对象
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
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
资料:大熊猫,哺乳动物, 体长4-5尺,形状像熊, 尾短,通常头、胸、腹、背、 臀白色,四肢、两耳、眼睛 黑褐色,毛粗而厚,性耐寒。 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高山中, 吃竹叶、竹笋。是我国特产 的一种珍贵动物。
保护大熊猫 1、建立保护区。杜绝一切人类破坏性行为, 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 体制,兴建自然保护 区,提高保护大熊猫意识。 2、兴建竹子走廊。如二处栖息地相距过远, 可兴建成走廊以连接 各大小栖息地,增加 大熊猫的流动性。 3、人工饲养。人工饲养可对大熊猫作出多 项研究。例如食物研究 食物营养方面及人 工授孕等研究。协助拯救大熊猫。
作者介绍:叶永烈,科普文 艺作家,报告文学家,浙江 人,作品颇多,前期有中篇 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 来》,荣获全国第二届少年 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 后期以报告文学为主,有传 记《张春桥浮沉录》《王洪 文浮沉录》等。
我来注音
bīn 濒危 Yì cuǐ càn 璀 璨 pì yǎn 繁衍 miǎn hàn 浩瀚 qī
5、分布在我国地域十分狭窄……崇山峻岭。
6、素食者、食量很大。
分析说明文语言
第11段中“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
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一句的“最少”一词能否删去?并请说明原因。

熊猫的智力测试题答案(3篇)

熊猫的智力测试题答案(3篇)

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A. 鲜竹B. 蘑菇C. 草莓D. 豆腐答案:C. 草莓2. 大熊猫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A. 10-20年B. 20-30年C. 30-40年D. 40-50年答案:B. 20-30年3. 大熊猫是以下哪个国家的国宝?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俄罗斯答案:A. 中国4. 以下哪种行为是大熊猫的社交行为?A. 吃竹子B. 滑翔D. 打滚答案:D. 打滚5. 大熊猫的体重一般在多少公斤左右?A. 50-60公斤B. 60-70公斤C. 70-80公斤D. 80-90公斤答案:C. 70-80公斤6. 以下哪种动物与大熊猫是近亲?A. 熊猫狗B. 熊猫猫C. 熊猫熊D. 熊猫狐答案:C. 熊猫熊7. 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是以下哪个地区?A. 南美洲B. 北美洲C. 非洲D. 亚洲答案:D. 亚洲8. 以下哪种疾病是大熊猫的常见疾病?A. 流感C. 犬瘟热D. 肝炎答案:B. 肺炎9. 大熊猫的毛色通常是以下哪种颜色?A. 黑色B. 白色C. 黑白色D. 棕色答案:C. 黑白色10. 以下哪种行为是大熊猫的繁殖行为?A. 摔跤B. 挖洞C. 吃竹子D. 翻滚答案:B. 挖洞二、填空题1. 大熊猫属于______目______科,是一种______动物。

答案:食肉;熊科;哺乳2. 大熊猫的主食是______,它们每天需要消耗约______公斤的竹子。

答案:竹子;10-203. 大熊猫的体型与______较为相似,但它们是______。

答案:熊;独立物种4. 大熊猫的栖息地主要分布在______,那里气候适宜,食物丰富。

答案:中国西南山区5. 大熊猫的繁殖成功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之一是______。

答案:发情期短,繁殖周期长6. 以下哪种动物是大熊猫的天敌?A. 狼B. 老虎C. 猎豹D. 熊猫狗答案:A. 狼7. 大熊猫的牙齿分为______和______,分别用于______和______。

大熊猫保护生态学科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熊猫保护生态学科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熊猫保护生态学科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世界上最受关注和保护的珍稀物种之一。

作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不仅因其独特的外貌和可爱的形象而受人喜爱,更因其在生态学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大熊猫保护生态学科群,并介绍大熊猫的生态特征以及其生态需求。

同时,本文还将强调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并分析生态学科群在大熊猫保护中的贡献。

大熊猫保护生态学科群由众多领域的专家和科学家组成,包括生态学、动物行为学、遗传学、景观生态学和野生动物保护等。

他们通过对大熊猫的生态研究和保护实践,为大熊猫的保护和繁育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方法。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我们将着重介绍大熊猫的生态特征,包括其栖息地、饮食习性和繁殖行为等。

此外,我们还将深入探讨大熊猫的生态需求,包括竹子资源的利用、栖息地保护和人类活动对其生存的影响等方面。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强调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并讨论生态学科群在大熊猫保护中的贡献。

大熊猫是中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代表物种,其保护不仅关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也涉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增加人们对大熊猫保护生态学科群的了解,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大熊猫保护工作。

只有人们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大熊猫的栖息地,确保其种群的持续增长,为后代留下独特而宝贵的自然遗产。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以全面了解大熊猫保护生态学科群的重要性和作用:1.2.1 大熊猫的生态特征首先,我们将介绍大熊猫的生态特征,包括外貌、体型、食性、行为习性等方面。

通过对大熊猫的生态特征的了解,可以为后续的讨论奠定基础。

1.2.2 大熊猫的生态需求接着,我们将探讨大熊猫在生态环境中的需求,包括栖息地、食物资源、繁殖条件等方面。

了解大熊猫的生态需求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大熊猫成为了一个濒危物种,并且有助于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中国大熊猫及其栖息保护管理计划

中国大熊猫及其栖息保护管理计划

中国大熊猫及其栖息保护管理计划
中国大熊猫及其栖息保护管理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保护计划,旨在保护中国特有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促进大熊猫种群的增长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该计划由多个部门和组织共同实施,包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

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野生大熊猫种群调查、栖息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学研究和公众宣传等。

为了实现保护目标,该计划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禁止毁林开荒、加强栖息地管理和保护、加强野生动物监测、加强保护教育和宣传等。

该计划的实施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大熊猫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相关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也得到了广泛开展。

未来,该计划将继续加强保护力度,确保大熊猫和其它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栖息环境的持续改善。

- 1 -。

2024年保护大熊猫倡议书

2024年保护大熊猫倡议书

保护大熊猫倡议书保护大熊猫倡议书1大熊猫作为中国"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象征,同时大熊猫以它特有的美丽和风度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回归自然的享受,保护好大熊猫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但是保护大熊猫等濒危动物又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关心和参与,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政策、法律、资金、技术、教育和宣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努力。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简称熊猫基地)是世界上进行大熊猫保护最重要和最成功的单位之一。

自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来,熊猫基地前身即原成都动物园参与从野外抢救大熊猫以来,以抢救留下的6只大熊猫为基础,经过抢救、疾病防治、进行繁育研究等阶段发展到今天,先后繁殖大熊猫50胎77仔成活49仔,在基地建立了数量达39只的大熊猫移地种群,同时围绕大熊猫的繁育、科研、保护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建设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但大熊猫保护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成都熊猫基地在大熊猫种群增长和各项保护事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得不面临着资金严重不足、社会公众特别是商业和企业单位关心和参与力度不够的尴尬。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保护大熊猫和其它濒危动物尽一份力,那么让更多像大熊猫一样珍贵的动物与人类共存下去就不是梦想。

所以为了保护大熊猫和它的动物伙伴,为了深入研究保护人类这些濒危朋友的技术和方法,为了教育和感召更多的人来保护它们….,为了人类和自然共同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倡议企业、个人和国内外的朋友们伸出你的手,奉献你的一片爱心。

保护大熊猫倡议书2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全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5·12”汶川大地震,不仅使人类的生活家园遭受重创,同时大熊猫栖息地的局部区域也被损毁。

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我们倡议如下:一、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新闻引领和舆论监督作用,积极报道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组织形式多样的大熊猫保护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和支持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野生动物保护法在保护栖息地上的应用案例分析

野生动物保护法在保护栖息地上的应用案例分析

野生动物保护法在保护栖息地上的应用案例分析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野生动物保护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保护栖息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案例,展示野生动物保护法在栖息地保护方面的应用效果。

一、保护乌龟栖息地案例在深圳市大鹏所属的某工业园区,有大量乌龟栖息于园区内的水体和绿化带。

然而,由于工业园区的扩建以及园区工作人员对栖息地的破坏,乌龟种群面临较大的威胁。

当地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该园区进行了调查,并要求园区立即停止破坏乌龟栖息地的行为。

随后,该部门还组织开展了乌龟栖息地的恢复工作,对栖息地进行了修复和保护,确保乌龟种群得到妥善的栖息环境,有效地保护了乌龟栖息地。

二、保护大熊猫栖息地案例四川某地是我国大熊猫保护区的主要分布地之一。

为了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当地政府在该地区划定了特殊管理区域,并制定了相关措施和规章。

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当地政府严格限制了特殊管理区域内的开发和建设活动,确保大熊猫栖息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破坏栖息地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相关违法人员进行了法律惩处。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大熊猫种群数量得以增加,并为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保护水生鸟类栖息地案例在湖北省某市的湖泊周边,多种水生鸟类繁衍生息。

然而,湖泊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日益增多,严重威胁了水生鸟类的栖息地。

为了保护水生鸟类栖息地,当地政府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划定了水生鸟类保护区,并严格限制了开发和建设活动。

此外,政府还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了巡查和监测工作,对于在禁区内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打击,并对违法行为人进行了法律追责。

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湖泊周边的水生鸟类种群得到有效保护,栖息地的质量逐渐恢复。

综上所述,野生动物保护法在保护栖息地方面的应用案例展示了其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有效的执行,我们能够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保护大熊猫倡议书

保护大熊猫倡议书

保护大熊猫建议书保护大熊猫建议书1全体市民朋友们:人类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

似乎淡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淡忘了人与动物与大自然之间不可能割断的亲密关系。

目前大熊猫正以极为稀少的数量幸运存世的局面引起了人们的深切忧虑和关注。

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

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科学团体和科学家们都在积极地投入对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工作,以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方法,开拓出新的局面,使大熊猫摆脱濒危的境地,得以永续繁衍,与人类共存。

让全世界的朋友们携起手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人类的邻居--大熊猫。

让我们同在一个地球!建议人:xxx日期:xx年xx月xx日保护大熊猫建议书2中华民族的瑰宝——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野生动物,也是当今世界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旗舰和标志。

大熊猫形态独特美丽,性情开朗爱玩,动作慢条斯理又笨拙有趣。

它的表情和蔼憨厚 ,很少露出狰狞的面目,与人相处十分友善。

正是这些特点,使大熊猫赢得了其他任何动物所不能赢得的人们的普遍喜爱。

化石纪录说明,大熊猫来自遥远的时代。

早在二百多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 ,我国南方就生活着一种在形态上与现在大熊猫十分相似的大熊猫,科学家称它为大熊猫小种。

到了距今一百多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大熊猫现代种就遍布在我国南部,组成当时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代表。

后来这一动物群中的其他物种大多相继绝灭了 ,而大熊猫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地生活到了今天,所以又把它称为活化石。

由于发现的最早的大熊猫化石就已经是高度特化了的物种,如因适应吃竹子而牙齿变小等等 ,很难从化石中找到大熊猫起源的线索。

保护大熊猫倡议书_1

保护大熊猫倡议书_1

保护大熊猫倡议书保护大熊猫倡议书1中华民族的瑰宝——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野生动物,也是当今世界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旗舰和标志。

大熊猫形态独特美丽,性情开朗爱玩,动作慢条斯理又笨拙有趣。

它的表情和蔼憨厚 ,很少露出狰狞的面目,与人相处十分友善。

正是这些特点,使大熊猫赢得了其他任何动物所不能赢得的人们的普遍喜爱。

化石纪录表明,大熊猫来自遥远的时代。

早在二百多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 ,我国南方就生活着一种在形态上与现在大熊猫十分相似的大熊猫,科学家称它为大熊猫小种。

到了距今一百多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大熊猫现代种就遍布在我国南部,组成当时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代表。

后来这一动物群中的其他物种大多相继绝灭了 ,而大熊猫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地生活到了今天,所以又把它称为活化石。

由于发现的最早的大熊猫化石就已经是高度特化了的物种,如因适应吃竹子而牙齿变小等等 ,很难从化石中找到大熊猫起源的线索。

于是动物学家们便从大熊猫的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至于对大熊猫的生活,直到年在林业部的组织下,我国科学家才首次对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后来林业部又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 ,从1968年开始多次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进行了科学考察 ,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管理计划。

从此对大熊猫的生活才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对这些考察及其保护计划,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虽然如此,我们对大熊猫的研究仍然十分不够。

它的起源,它为什么能生活至今,又为什么处于濒危状态我们怎样拯救它等等,仍然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保护大熊猫倡议书2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全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5·12”汶川大地震,不仅使人类的生活家园遭受重创,同时大熊猫栖息地的局部区域也被损毁。

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我们倡议如下:一、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新闻引领和舆论监督作用,积极报道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组织形式多样的大熊猫保护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和支持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熊猫

熊猫

再见。
熊猫为什么只有两种颜色?

因为是娘生的 因为它是正义与邪恶的混合 体.和你是黄皮肤,黑头发的道理一样的。 因为他追求个性,他知道世人都想世间能 黑白分明,但这又不能实现, 所以他想成 为人们的心理寄托。这也是他成为国宝的 原因 因为创造大熊猫这个物种的那个泰坦 是个色盲! 因为只有白天、黑夜 装可爱. 估计这种黑+白的就是警戒色吧,或许那 反差很大的颜色反而起到了警告的效果, 告诉别的动物:我不好吃~~
熊猫最喜欢吃什么?

大熊猫以竹类为主食,从食性看似乎应该划入“草食动物”之列。然而以其 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物种进化的观点来分类,它们却是道道地地的 肉食动物。在科看,如 此可爱的大熊猫竟与虎豹豺狼等猛兽同属一个大家族。大熊猫的祖先是名副 其实的肉食动物:有尖锐发达的犬齿、较短的肠道和肉食动物的消化生理特 点,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仍保留了祖先的这些特点。只是由于生存环境发生 了很大改变,现代的大熊猫就变成了吃草的“肉食动物”。事实上,在肉食 动物家族的进化史中,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食性的“大有人在”。熊猫为了 生存,食性和习性必须适应环境。渐渐地,它们退居深山竹林,适应了低营 养、低消化率的竹类,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 猫逐步进化出了适应这一食谱的特性。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大 熊猫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38公斤食物, 接近其体重的40%。大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 嫩茎,嫩芽,和竹笋。大熊猫栖息地通常有至少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 死亡时(竹子每30-120年会周期性地开花死亡),大熊猫可以转而取食其 他的竹子。但是,栖息地破碎化的持续状态增加了栖息地内只有一种竹子的 可能,当这种竹子死亡时,这一地区的大熊猫便面临饥饿的威胁。

保护熊猫倡议书范本(2篇)

保护熊猫倡议书范本(2篇)

保护熊猫倡议书范本保护大熊猫的倡议书】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全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5·12”汶川大地震,不仅使人类的生活家园遭受重创,同时大熊猫栖息地的局部区域也被损毁。

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我们倡议如下:一、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新闻引领和舆论监督作用,积极报道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组织形式多样的大熊猫保护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和支持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和宣传,林业、公安、交通、工商等职能部门尽职履责,坚决打击盗猎、非法运输、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

三、倡议全社会积极参与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文明出行,不惊扰野生动物,不乱扔废弃物,不捕杀、食用野生动物,争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公民,以实际行动来保护以大熊猫为旗舰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不能只有人类。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国宝”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建设好我们的家园!我们期待着您的加入!倡议人:日期:___年___月___日保护熊猫倡议书范本(2)保护熊猫倡议书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学校的一名高中学生,在这里,我作为一名青年代表,想向大家倡议,共同保护我们的国宝——熊猫。

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的动物之一,可是它们的数量却越来越少。

据统计,目前全球熊猫的数量已经不到2000只,其中大部分生活在中国的大熊猫保护区。

然而,由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和栖息地的减少,熊猫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这是我们年轻人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应当共同努力,保护熊猫,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首先,我们应当加强熊猫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保护区是熊猫们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提供一个安全、自然的环境供它们生活与繁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章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大部分自然景观已被改变或被破坏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分布区面积缩小Fan 等 1991徐学良 1993³ÉΪÏàͬ×ÔÈ»¾°¹ÛºÍΪ±£»¤Í¬Ò»ÎïÖÖ¶ø½¨Á¢µÄ±£»¤ÇøÖ®¼ä¾ÓÃñÉú»îÇø»òÆäËûµÄÈËÀàÉú²ú»î¶¯Çø¸ô¾øÊܵ½±£»¤µÄÎïÖÖÔÚÆä·Ö²¼ÇøÄÚ±»·Ö¸îÔÚ»¥²»ÏàÁ¬µÄ±£»¤ÇøÄÚÒÅ´«Æ¯±äºÍ½ü½»Ê¹ÖÖȺµÄÒÅ´«¶à̬ÐÔ½µµÍMeffe等1994Rails等1986ÁÖÒµ²¿Ailuropoda melanoleucaÒ²ÊÇÊÀ½ç×ÔÈ»ÀúÊ·ÒŲúµÄÖØÒª×é³É²¿·Ö´óÐÜèÔø¹ã·º·Ö²¼ÓÚ¶«ÑǵÄÐí¶àµØÇøÄÏÖÁÃåµéÖ쾸µÈ1983´óÐÜèµÄ·Ö²¼·¶Î§ÔÚÖйú»ÆºÓÒÔÄÏ»¹ÊÇÁ¬³ÉһƬµÄ何业恒 1989ÓÈÆäÊǽü¼¸Ê®ÄêÄÚ·¢ÉúµÄÕâÀ࿪·¢Ê¹ÆäÏÖÔڵķֲ¼Çø½ö¾ÖÏÞÔÚÖйúµÄÇà²Ø¸ßÔ-¶«ÏßËÄ´¨Ê¡µÄÚöáÁɽСÏàÁëºú½õ´£ 1985Schaller 1993ÆÜÏ¢µØÃæ»ýԼΪ25 000平方公里早在1963年就建立了4处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为了进一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在70年代和80年代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专项调查MOF´óÐÜè·Ö²¼ÇøÄÚÖñÀàÁ½´Î´óÃæ»ý¿ª»¨¿ÝËÀΪ´Ë¸÷¼¶Õþ¸®¶¼³ÉÁ¢ÁËÁ쵼С×é¶öµÄ´óÐÜèÁÖÒµ²¿»áͬÖйú¿ÆѧԺºÍ´óרԺУµÄÒ°Éú¶¯Îïѧ¼ÒÓëÊÀ½çÒ°ÉúÉúÎï»ù½ð»á¶Ô´óÐÜè½øÐÐÁËΪÆÚ10年的研究范志勇图17-1 大熊猫的历史分布并在该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共同编制了MOFÖйú¸÷¼¶Ë¾·¨²¿ÃÅÒ²×öÁË´óÁ¿¹¤×÷×ß˽´óÐÜèƤµÄ·¸×ï»î¶¯¸øÓèÑÏÀ÷µÄ´ò»÷尽管中国在大熊猫的保护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效80年代进行的野外调查表明农耕垦荒等人类的生产活动不仅使得大熊猫的栖息地面积由70年代的25 000km2 减少到13 900km2ͼ17-2ÕâЩÏÖ´æµÄÆÜÏ¢µØ±»¸îÁѳÉÊ®¼¸¸öÏ໥¸ô¾øµÄСÇøºÓÁ÷Å©ÌïºÍÈËÀà¾ÓסµØ·Ö¸î³É20多个小群体5只大熊猫极易在局部地区灭绝加速了因近交和遗传漂变造成的种群遗传多态性降低的速度了困难图17-2 70年代中期中国大熊猫栖息地分布图17.2中国大熊猫栖息地工程概要人类在发展自己的物质文明的过程中将大熊猫这一珍贵的物种推到了灭绝的边缘以下简称就是中国政府这种决心与能力的体现保护工程的基础上增加和修改了部分内容后制订的保护工图17-3 80年代中期中国大熊猫栖息地分布图程并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大熊猫潜在的栖息地进而促进大熊猫种群的恢复和发展 图17-41ÒÔÍùµÄʵ¼ùÖ¤Ã÷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占地总面积5 830km2×Ô±£»¤Çø½¨Á¢ÒÔÀ´Éú´æÓÚÆä¼äµÄ´óÐÜèÊýÁ¿Ò²»ù±¾ÉÏά³ÖÎȶ¨图17-4 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项目分布图践中对偷伐林木和盗猎野生动物的事件积极查处并坚决打击提供巡护的交通工具进一步发挥其在大熊猫保护上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为保护大熊猫而采用移民的措施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这将使得几个大熊猫主要分布区连成几个大片1个在甘肃省保护区建立之后将对总面积为4 242km2的陆地面积进行有效的保护½«´óÐÜè±£»¤ÇøÁ¬³ÉÍøÂç´åÕòÉ-¹¤ÆóÒµ·Ö¸î³ÉƬ¶ÎÔÚʵʩ½«ÔÚÏ໥¼äÎÞ·¨Á¬½ÓµÄ±£»¤Çø»ò´óÐÜèÖØÒªµÄÆÜÏ¢µØÖ®¼ä½¨Á¢¼¸Ìõ±£»¤×ßÀÈ´øʹÖÖȺµÄÒÅ´«¶àÑùÐԵõ½±£´æ保护工程保护区网络建设是目前国际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和研究热点Harris 1985Ϊ±£»¤ÇøÍâµÄ´óÐÜè¼°ÆäÆÜÏ¢µØÌṩÓÐЧµÄ±£»¤Ð½¨±£»¤ÇøºÍ½¨Á¢±£»¤×ßÀÈ´øµÈ±£»¤´ëÊ©ÈÔ²»Äܽ«ËùÓеĴóÐÜè¼°ÆäÆÜÏ¢µØÈ«²¿°üÀ¨ÔÚÄÚռȫ²¿ÆÜÏ¢µØµÄ 53ÉÂÎ÷ºÍ¸ÊËà3个省的32个县境内或预算难以承受或过于分散为保护这些地区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这一措施不仅将缓解大熊猫栖息地被破坏和进一步被分割的程度以待时机成熟再划定为保护区5但是由于野生的大熊猫种群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并维持一个稳定的圈养大熊猫种群又可为圈养繁殖个体释放野外以补充野外种群创造条件中国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优异的成绩交配机制营养饲喂特别是圈养条件下繁殖的熊猫多不能维持自然交配能力如何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使熊猫自然交配繁殖后代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保护与管理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的措施必须基于大熊猫的生物学种群生态学以及熊猫对栖息地的选择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内外的野生动物学家这些研究成果既是今天制订又是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新起点保护工程疾病防治放归野外等几个方面为重点的研究目标保护工程保护工程34个县现存的总面积约为13 900km2的大熊猫栖息地全部置于某种程度的保护之下岷山北部邛崃山等几个相对集中的大片约有95Ö²ÎïáºÉ½´óÏàÁëÔÚÕâЩµØÇø·Ö²¼ÓÐÉÏ°ÙÖÖ¹ú¼ÒºÍµØ·½Öص㱣»¤µÄÒ°Éú¶¯ÎïºÍ¼¸°ÙÖÖÊܵ½¹ú¼ÒºÍµØ·½Õþ¸®±£»¤µÄÕäÏ¡Ö²ÎïÖ²ÎïÎïÖָõØÇøµÄÉúÎï¶àÑùÐÔ²»½ö¼«Îª·á¸»Ö²ÎïÌṩÁËÓÐЧµÄ±£»¤表17-1 与大熊猫同域分布的主要国家重点保护动Nipponia nippon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thuysii马鸡Crossoptilon spp.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银杏Ginkgo biloba铁杉Tsuga chinensis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豆杉Taxus chinensis»ÆºÓÉÏÓζàÌõÖ÷ÒªÖ§Á÷µÄˮԴº-ÑøÁÖ³¤½-µÄÖ÷ÒªÖ§Á÷ẽ-´ó¶ÉºÓÚöáÁɽСÏàÁë´óÐÜè·Ö²¼ÇøµÄÉ-ÁÖÊÇÕâЩ֧Á÷µÄÖ÷ҪˮԴº-ÑøÁÖ³¤½-ÖÐÉÏÓηÀ»¤ÁÖÌåϵÇØÁ뱱ƵÄˮϵÊǻƺӵÄÉÏÓÎÖ§Á÷±£»¤ÇØÁëµÄ´óÐÜèÆÜÏ¢µØµÄÉ-ÁÖ´óÐÜè·Ö²¼ÇøµÄÉ-ÁÖÔÚÆøºòµ÷½ÚÍÁÈÀ¸ÄÁ¼Å©Òµ¸ß²úÓëÎȲú´ø¶¯Æ¶À§µØÇøµÄ¾-¼Ã·¢Õ¹¾-¼Ã·¢Õ¹Ê®·Ö»ºÂýͨ¹ýΪǨ³ö´óÐÜèÆÜÏ¢µØµÄ¾ÓÃñÌṩ¶àÖÖÉú²úÏîÄ¿ºÍΪÉв»ÄÜǨ³öµÄ¾ÓÃñÌṩ¿ÉÒÔÌæ´úÒÔÍù´«Í³ÀûÓÃÉúÎï×ÊԴıÉúµÄÉú²ú·½Ê½»òÏîĿеÄ˼·ÕâЩ´ëÊ©½«»áÖ𽥸ıäɽÇøÈËÃñµÄÉú»î×´¿ö×ßÏò¸»Ô£5ÖйúÔÚ´óÐÜè±£»¤·½ÃæͶÈëµÄÁ¦Á¿³¬¹ýÁ˶ÔÆäËûÈκÎÎïÖֵı£»¤ÔÚ´óÐÜè±£»¤·½ÃæÈ¡µÃµÄ³É¾Í´ú±íÁËÖйúÒ°Éú¶¯Îï¹ÜÀíÓë×ÔÈ»±£»¤µÄ×î¸ßˮƽÔÚ¹ú¼ÊÉÏ´óÐÜè³ÉΪ×ÔÈ»±£»¤µÄÏóÕ÷¸Ã¹¤³ÌµÄʵʩ±íÃ÷ÁËÖйúÔÚ±£»¤ÉúÎï¶àÑùÐÔ·½ÃæµÄ¾öÐÄÌá¸ßÖйúµÄÉùÓþ¶øÇÒÔÚ¹ú¼ÊÉϲúÉúÁËÖØ´óµÄÓ°Ïì±£»¤¹¤³Ì¸ÃÏîÄ¿µÄʵʩ»¹½«½øÒ»²½Ìá¸ßÈ«Éç»á¶Ô±£»¤´óÐÜèºÍÆäËûÕäÏ¡¶¯Ö²ÎïµÄ×Ô¾õÐ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