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光耦

合集下载

光耦常用参数及光耦使用技巧

光耦常用参数及光耦使用技巧

光耦常用参数及光耦使用技巧正向压降VF:二极管通过的正向电流为规定值时,正负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正向电流IF:在被测管两端加一定的正向电压时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

反向电流IR:在被测管两端加规定反向工作电压VR时,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

反向击穿电压VBR::被测管通过的反向电流IR为规定值时,在两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结电容CJ:在规定偏压下,被测管两端的电容值。

反向击穿电压V(BR)CEO:发光二极管开路,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集电极与发射集间的电压降。

输出饱和压降VCE(sat):发光二极管工作电流IF和集电极电流IC 为规定值时,并保持IC/IF≤CTRmin时(CTRmin在被测管技术条件中规定)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

反向截止电流ICEO:发光二极管开路,集电极至发射极间的电压为规定值时,流过集电极的电流为反向截止电流。

电流传输比CTR:输出管的工作电压为规定值时,输出电流和发光二极管正向电流之比为电流传输比CTR。

脉冲上升时间tr、下降时间tf:光耦合器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发光二极管输入规定电流IFP的脉冲波,输出端管则输出相应的脉冲波,从输出脉冲前沿幅度的10%到90%,所需时间为脉冲上升时间tr。

从输出脉冲后沿幅度的90%到10%,所需时间为脉冲下降时间tf。

传输延迟时间tPHL、tPLH:光耦合器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发光二极管输入规定电流IFP的脉冲波,输出端管则输出相应的脉冲波,从输入脉冲前沿幅度的50%到输出脉冲电平下降到1.5V时所需时间为传输延迟时间tPHL。

从输入脉冲后沿幅度的50%到输出脉冲电平上升到1.5V时所需时间为传输延迟时间tPLH。

入出间隔离电容CIO:光耦合器件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容值。

入出间隔离电阻RIO:半导体光耦合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绝缘电阻值。

入出间隔离电压VIO:光耦合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绝缘耐压值。

----------------------------------------------------------------------------------------常用的器件。

光耦常用参数及光耦使用技巧

光耦常用参数及光耦使用技巧

正向压降VF:二极管通过的正向电流为规定值时,正负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正向电流IF:在被测管两端加一定的正向电压时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

反向电流IR:在被测管两端加规定反向工作电压VR时,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

反向击穿电压VBR::被测管通过的反向电流IR为规定值时,在两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结电容CJ:在规定偏压下,被测管两端的电容值。

反向击穿电压V(BR)CEO:发光二极管开路,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集电极与发射集间的电压降。

输出饱和压降VCE(sat):发光二极管工作电流IF和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时,并保持IC/IF≤CTRmin时(CTRmin在被测管技术条件中规定)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

反向截止电流ICEO:发光二极管开路,集电极至发射极间的电压为规定值时,流过集电极的电流为反向截止电流。

电流传输比CTR:输出管的工作电压为规定值时,输出电流和发光二极管正向电流之比为电流传输比CTR。

脉冲上升时间tr、下降时间tf:光耦合器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发光二极管输入规定电流IFP的脉冲波,输出端管则输出相应的脉冲波,从输出脉冲前沿幅度的10%到90%,所需时间为脉冲上升时间tr。

从输出脉冲后沿幅度的90%到10%,所需时间为脉冲下降时间tf。

传输延迟时间tPHL、tPLH:光耦合器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发光二极管输入规定电流IFP的脉冲波,输出端管则输出相应的脉冲波,从输入脉冲前沿幅度的50%到输出脉冲电平下降到1.5V时所需时间为传输延迟时间tPHL。

从输入脉冲后沿幅度的50%到输出脉冲电平上升到1.5V时所需时间为传输延迟时间tPLH。

入出间隔离电容CIO:光耦合器件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容值。

入出间隔离电阻RIO:半导体光耦合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绝缘电阻值。

入出间隔离电压VIO:光耦合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绝缘耐压值。

----------------------------------------------------------------------------------------常用的器件。

简易常用光耦测试电路只要6个元件

简易常用光耦测试电路只要6个元件

简易常用光耦测试电路只要6个元件
这个电路是在一个主板维修基地看到的,感觉非常不错,因为目前开关电源也是需要光耦的,我画了3个电路方案,红框方案建议有小阻值大功率电阻的尝试因为发热会很大
材料:
洞洞版
1K电阻
560电阻
4脚IC座
LED发光二极管
排针(Cr2032电池也可以)
用排针或者开关可以改装两用测量4角和6脚都可以
[hr]
左上是适用常见的光耦如PC817非常常见用途广泛
左下是适用常见的6脚光耦
红框方案是无意间想出来的,试验了一下可调电阻发热非常大,
面包板试验电路光耦是PC817 光耦输入限流是510 输出限流是560 VCC是 USB 5V 500mA
还没有剪裁板子很小我这个都是正极直接接入光耦,限流都接在负极,和电路图不一样
背面电路没走多少线。

固态继电器中常用光耦

固态继电器中常用光耦

固态继电器中常用光耦
固态继电器(亦称固体继电器)英文名称为Solid State Relay,简称SSR,固态继电器相比传统机械继电器具有工作可靠,寿命长,无噪声,无火花,无电磁干扰,开关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且体积小,耐冲击,耐振荡,防爆、防潮、防腐蚀等优点。

一部分光耦在一些小功率场合可直接当做固态继电器使用,比如晶体管输出光耦,交流输入光耦,可控硅输出光耦,MOSFET输出等。

这些光耦提供几十mA到几A的输出电流。

但在一些大功率场合,在需要输出电流几A到几十A的情况下,上述的小功率器件往往达不到需求,因此需要大功率的晶闸管,双向可控硅,MOS场效应管等功率器件作为开关元件。

而同时因为上述光耦优异的隔离性能以及输出功能,它们被广泛采用在大功率固态继电器中当做隔离驱动器件使用。

可以采用普通晶体管输出光耦、交流输入光耦满足固态继电器对于DC和AC输入控制的需求。

常用晶体管输出光耦有:PC817,TLP785,LTV-817,TLP185,PC357等
常用交流输入光耦有:TLP620,PC814,PS2505-1,TLP184,PC354等
还有更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采用双向可控硅输出光耦去触发开启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管,双向可控硅输出光耦提供过零触发型和任意相位触发型两种,满足各类不同控制需求
常用过零触发双向可控硅输出光耦有:MOC3043,MOC3063,MOC3083
常用任意相位触发双向可控硅输出光耦有:MOC3023,MOC3053。

常用光耦器件

常用光耦器件

常用光耦器件
光耦器件是一种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的电子元器件。

它广泛用
于高速通讯、光电控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常见光耦器件有:
1. 光电耦合器件:它由光电转换器件和光耦合器件组成,通过光电转
换器件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光信号通过光耦合器件传输到输出端,再利用光电转换器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它常常用于隔离、抑制干扰等场合,如隔离开关、传感器等。

2. 双向可控硅光耦:它属于半导体触发器件,用于控制直流或交流负载。

它具有触发电流小、开关速度快、控制范围广等特点,被广泛应
用于电力电子中,如速调电压器、直流变流器等。

3. 光敏三极管:它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元器件,通过
光在PN结上的生电效应,将光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它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光电传感、光电测量等领域。

4. 光电二极管:它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元器件,通过
光在PN结上的光生电效应,将光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它具有快速响应、可靠稳定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光通讯、光电测量等领域。

5. 光电晶体管:它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元器件,通过
光在PN结上的光生电效应,将光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它具有高速、
高灵敏度、低噪声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光电通讯、光电测量、光电
控制等领域。

总之,光耦器件是一类重要的电子元器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不同种类的光耦器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我们需要根据实际
需求进行选型与应用。

光耦参数及资料

光耦参数及资料

市场常见光耦内部图: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开关电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

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弄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手特性曲线接进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

如果使用非线性光耦,有可能使振荡波形变坏,严重时出现寄生振荡,使数千赫的振荡频率被数十到数百赫的低频振荡依次为号调制。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彩电,彩显,VCD,DCD等等,将在图像画面上产生干扰。

同时电源带负载能力下降。

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耦代换。

常用的4脚线性光耦有PC817A----C。

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T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

常用的4N25 4N26 4N35 4N36是不适合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因为这4种光耦均属于非线性光耦。

以下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高速光藕型号:100K bit/S:6N138、6N139、PS87031M bit/S:6N135、6N136、CNW135、CNW136、PS8601、PS8602、PS8701、PS9613、PS9713、CNW4502、HCPL-2503、HCPL-4502、HCPL-2530(双路)、HCPL-2531(双路)10M bit/S:6N137、PS9614、PS9714、PS9611、PS9715、HCPL-2601、HCPL-2611、HCPL-2630(双路)、HCPL-2631(双路)光耦合器的增益被称为晶体管输出器件的电流传输比 (CTR),其定义是光电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LED正向电流的比率(ICE/IF)。

光电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VCE有关,即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常用光耦器件

常用光耦器件

常用光耦器件一、光耦器件概述光耦器件,也称为光电耦合器件,是一种能够实现光电转换的组件。

它通过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隔离器件的组合,能够将输入端的电信号转换为输出端的光信号或将输入端的光信号转换为输出端的电信号。

常用的光耦器件有光耦隔离器、光耦继电器、光耦运算放大器等。

二、光耦隔离器1. 概述光耦隔离器是一种将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光电转换进行隔离的器件。

它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完全电气隔离的特点,能够有效地隔离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气信号,避免电气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光耦隔离器主要由光电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组成,工作原理是输入端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出光信号,然后由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为输出端的电信号。

2. 组成及工作原理光耦隔离器由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电气隔离器件组成。

•光电二极管:将输入端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组件。

•发光二极管:将输入端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组件。

•隔离器件:保证输入端和输出端实现电气隔离的组件,如隔离介质,隔离电源等。

工作原理: 1. 输入端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出光信号。

2. 光信号经过隔离器件传输到光电二极管。

3. 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到输出端。

3. 应用领域光耦隔离器具有电气隔离、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工业控制:用于隔离工业设备中的高电压和低电压电路,保护低电压电路免受高电压干扰。

2.通信设备:用于隔离通信设备中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医疗设备:用于隔离医疗设备中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4.动力电子:用于隔离控制信号和功率电子设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光耦继电器1. 概述光耦继电器是一种将输入端的电信号转换为输出端的光信号,实现电气隔离和信号放大的器件。

它可以用于驱动高电压负载,同时具有电气隔离的特点,适用于各种需要信号隔离和放大的应用场景。

2. 组成及工作原理光耦继电器由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继电器组成。

光耦型号_精品文档

光耦型号_精品文档

光耦型号1. 引言光电耦合器(Optocoupler)又称为光电隔离器、光电耦合设备,是一种能将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电气隔离的器件。

它通过内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光学耦合来传递信号。

光耦型号是光电耦合器的一种重要属性,用于区分不同规格和功能的光电耦合器。

本文将介绍光耦型号的相关知识和常见的光耦型号。

2. 光耦型号的构成光耦型号通常由一系列数字、字母和特殊符号组成,这些组成部分代表了光电耦合器的特定属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光耦型号组成部分及其含义:•厂商代号:光电耦合器的制造商会在型号中加入一个特定的厂商代号,以标识制造商的身份。

•封装类型:光电耦合器通常采用不同的封装类型,如DIP、SMD等,型号中的字母或数字代表了实际的封装类型。

•功率传输:光电耦合器通常以功率传输的形式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型号中的数字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功率。

•工作温度范围:光电耦合器在不同的工作温度下性能可能有所差异,型号中的字母或数字表示光电耦合器的工作温度范围。

•耐压:光电耦合器通常具有一定的耐压能力,型号中的数字表示光电耦合器的耐压能力。

3. 常见的光耦型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光耦型号及其主要特点:•PC817: PC817是一种常用的光电耦合器型号,采用DIP封装,具有高共模传输比和高速开关特性。

它广泛应用于输入隔离、电源控制、信号转换等场景。

•PC123:PC123是另一种常见的光电耦合器型号,也采用DIP封装,具有高共模传输比和低输入电流特性。

它常用于逻辑隔离、模拟隔离、电力控制等领域。

•PC847: PC847是一种具有四个通道的光电耦合器型号,采用SMD 封装。

它具有高电压隔离、高速开关特性,广泛应用于驱动器、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4. 如何选择适合的光耦型号选择适合的光耦型号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性能要求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选择光耦型号的要点:1.工作条件:确定光电耦合器需要在什么样的工作条件下运行,包括工作温度范围、耐压能力等。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开关电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

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弄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手特性曲线接进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

如果使用非线性光耦,有可能使振荡波形变坏,严重时出现寄生振荡,使数千赫的振荡频率被数十到数百赫的低频振荡依次为号调制。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彩电,彩显,VCD,DCD等等,将在图像画面上产生干扰。

同时电源带负载能力下降。

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耦代换。

常用的4脚线性光耦有PC817A----C。

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T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

常用的4N25 4N26 4N35 4N36是不适合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因为这4种光耦均属于非线性光耦。

经查大量资料后,以下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高速光藕型号:100K bit/S:6N138、6N139、PS87031M bit/S:6N135、6N136、CNW135、CNW136、PS8601、PS8602、PS8701、PS9613、PS9713、CNW4502、HCPL-2503、HCPL-4502、HCPL-2530(双路)、HCPL-2531(双路)10M bit/S:6N137、PS9614、PS9714、PS9611、PS9715、HCPL-2601、HCPL-2611、HCPL-2630(双路)、HCPL-2631(双路)光耦合器的增益被称为晶体管输出器件的电流传输比 (CTR),其定义是光电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LED正向电流的比率(ICE/IF)。

常用光耦

常用光耦

常用光耦一、光电耦合器的种类较多,但在家电电路中,常见的只有4种结构:1.第一类,为发光二极管与光电晶体管封装的光电耦合器,结构为双列直插4引脚塑封,内部电路见表一,主要用于开关电源电路中。

2.第二类,为发光二极管与光电晶体管封装的光电耦合器,主要区别引脚结构不同,结构为双列直插6引脚塑封,内部电路见表一,也用于开关电源电路中。

3.第三类,为发光二极管与光电晶体管(附基极端子)封装的光电耦合器,结构为双列直插6引脚塑封,内部电路见表一,主要用于AV转换音频电路中。

4.第四类,为发光二极管与光电二极管加晶体管(附基极端子)封装的光电耦合器,结构为双列直插6引脚塑封,内部电路见表一,主要用于AV转换视频电路中。

PC810PC502 LTV817 TLP521-ON3111PC714 PS208B PS2009BTLP503 TLP508 TLP531TLP551 TLP651 TLP751):1.电阻检测法(见表2)2.加电检测法,在光电耦合器的初级,即第1~3类的①~②脚间或第4类的②~③脚间加上+5V电压,电源电流限制在35mA 左右,可在+5V电源正极串一支150Ω1/2W的限流电阻。

加电用RX1K档测次级正向电阻,即第1类的③~④脚间,即第2~3类的④~⑤脚间,即第4类的⑦~⑧脚间的正向电阻,一般在30Ω~100Ω之间为正常,偏差太大为损坏。

测量上述引脚间的反向电阻为无穷大,如偏小则为漏电或击穿。

三、光电耦合器的代换:本类间所有型号均可直接互换,第1类与第2类可以代换,但需对应其相同引脚功能接入。

第3类可以代换第1~2类,选择功能相同引脚接入即可,无用引脚可不接。

但第1~2类不可以代换第3类。

例:用PC817代换TLP632时,PC817的①②脚对应接入TLP632的①②脚,PC817的③脚对应接入TLP632的④脚,PC817的④脚对应接入TLP632的⑤脚即可。

如用4N35代TLP632时,可直接接入原TLP632的位置,4N35的⑥不用。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及参数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及参数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及参数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转】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及参数2010-10-15 21:52转载自最终编辑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 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开关电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

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弄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

?????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手特性曲线接进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

如果使用非线性光耦,有可能使振荡波形变坏,严重时出现寄生振荡,使数千赫的振荡频率被数十到数百赫的低频振荡依次为号调制。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彩电,彩显,VCD,DCD等等,将在图像画面上产生干扰。

同时电源带负载能力下降。

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耦代换。

常用的4脚线性光耦有PC817A----C。

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T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

常用的4N25 4N26 4N35 4N36是不适合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因为这4种光耦均属于非线性光耦。

经查大量资料后,以下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高速光藕型号:100K bit/S:6N138、6N139、PS87031M bit/S:6N135、6N136、CNW135、CNW136、PS8601、PS8602、PS8701、PS9613、PS9713、CNW4502、HCPL-2503、HCPL-4502、HCPL-2530(双路)、HCPL-2531(双路)10M bit/S:6N137、PS9614、PS9714、PS9611、PS9715、HCPL-2601、HCPL-2611、HCPL-2630(双路)、HCPL-2631(双路)光耦合器的增益被称为晶体管输出器件的电流传输比 (CTR),其定义是光电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LED正向电流的比率(ICE/IF)。

光耦常用参数及光耦使用技巧

光耦常用参数及光耦使用技巧

正向压降VF:二极管通过的正向电流为规定值时,正负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正向电流IF:在被测管两端加一定的正向电压时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

反向电流IR:在被测管两端加规定反向工作电压VR时,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

反向击穿电压VBR::被测管通过的反向电流IR为规定值时,在两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结电容CJ:在规定偏压下,被测管两端的电容值。

反向击穿电压V(BR)CEO:发光二极管开路,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集电极与发射集间的电压降。

输出饱和压降VCE(sat):发光二极管工作电流IF和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时,并保持IC/IF≤CTRmin时(CTRmin在被测管技术条件中规定)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

反向截止电流ICEO:发光二极管开路,集电极至发射极间的电压为规定值时,流过集电极的电流为反向截止电流。

电流传输比CTR:输出管的工作电压为规定值时,输出电流和发光二极管正向电流之比为电流传输比CTR。

脉冲上升时间tr、下降时间tf:光耦合器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发光二极管输入规定电流IFP的脉冲波,输出端管则输出相应的脉冲波,从输出脉冲前沿幅度的10%到90%,所需时间为脉冲上升时间tr。

从输出脉冲后沿幅度的90%到10%,所需时间为脉冲下降时间tf。

传输延迟时间tPHL、tPLH:光耦合器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发光二极管输入规定电流IFP的脉冲波,输出端管则输出相应的脉冲波,从输入脉冲前沿幅度的50%到输出脉冲电平下降到1.5V时所需时间为传输延迟时间tPHL。

从输入脉冲后沿幅度的50%到输出脉冲电平上升到1.5V时所需时间为传输延迟时间tPLH。

入出间隔离电容CIO:光耦合器件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容值。

入出间隔离电阻RIO:半导体光耦合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绝缘电阻值。

入出间隔离电压VIO:光耦合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绝缘耐压值。

----------------------------------------------------------------------------------------常用的器件。

常用光耦

常用光耦

常用光耦.txt31岩石下的小草教我们坚强,峭壁上的野百合教我们执著,山顶上的松树教我们拼搏风雨,严寒中的腊梅教我们笑迎冰雪。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开关电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

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弄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手特性曲线接进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

如果使用非线性光耦,有可能使振荡波形变坏,严重时出现寄生振荡,使数千赫的振荡频率被数十到数百赫的低频振荡依次为号调制。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彩电,彩显,VCD,DCD等等,将在图像画面上产生干扰。

同时电源带负载能力下降。

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耦代换。

常用的4脚线性光耦有PC817A----C。

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T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

常用的4N25 4N26 4N35 4N36是不适合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因为这4种光耦均属于非线性光耦。

经查大量资料后,以下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高速光藕型号:100K bit/S:6N138、6N139、PS87031M bit/S:6N135、6N136、CNW135、CNW136、PS8601、PS8602、PS8701、PS9613、PS9713、CNW4502、HCPL-2503、HCPL-4502、HCPL-2530(双路)、HCPL-2531(双路)10M bit/S:6N137、PS9614、PS9714、PS9611、PS9715、HCPL-2601、HCPL-2611、HCPL-2630(双路)、HCPL -2631(双路)光耦合器的增益被称为晶体管输出器件的电流传输比 (CTR),其定义是光电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LED正向电流的比率(ICE/IF)。

常用光耦 速度

常用光耦 速度

常用光耦速度
摘要:
1.光耦的作用和特点
2.光耦的种类
3.光耦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4.光耦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正文:
光耦,全称为光电耦合器,是一种电子元件,主要用于在电子设备中传输和转换电信号。

它具有很多优点,例如隔离电路、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度快等,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

光耦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晶体管光耦、双向光耦、达林顿光耦等。

不同种类的光耦在性能和应用上有所差异,但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利用光电效应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

光耦的速度是衡量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光耦的速度越快,其传输信号的能力就越强。

光耦的速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光源的亮度、光耦的结构、电路的设计等。

在现代技术中,光耦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中,光耦可以用于隔离不同电路,防止电路间的干扰;在通信设备中,光耦可以用于高速信号传输,提高通信速度;在自动控制设备中,光耦可以用于实现远程控制,提高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常用光耦器件

常用光耦器件

常用光耦器件
光耦器件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输的电子元件。

它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组成,能够实现隔离和放大电路信号的功能。

常用的光耦器件有:
1. 传统光耦器件:采用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组成,具有隔离性强、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2. 光电晶体管:是一种集成了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器件,具有高速度、高灵敏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速数据通信和光电测量等领域。

3. 光电耦合器件:是一种采用半导体材料和光学技术结合的器件,具有低驱动电压、低损耗等特点,适用于高速光通信和光学传感器等领域。

4. 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器件,采用光耦器件实现电路隔离和控制。

逆变器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变频空调等领域。

5. 光学隔离器:是一种能够隔离电路噪声和电磁干扰的器件,采用光耦器件实现高频信号的隔离和传输,广泛应用于音频放大器、电视机等领域。

总之,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光耦器件已经成为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 -。

变频器常用光耦

变频器常用光耦

变频器常用光耦1:输入控制模块可采用普通晶体管输出的光耦对操作模块与单片机进行隔离,能有效的提高抗干扰与安全性能,晶体管输出的典型型号有EL817,EL357N,EL3H7等型号供选择。

2:IGBT逆变模块可使用IGBT驱动光耦直接对IGBT进行驱动,使得电路特别简单,可选型号有HCPL316J,HCPL3120,PC923,PC929,TLP250等。

3:检测与保护在变频器工作过程中,需要实时对电流,电压,温度等一系列参数进行监控,HCPL-7840,TLP559,6N136,6N137等高速光耦具有极快的转换速度,非常适合电压电流实时检测。

利用光耦6N137和电阻降压电路采集逆变器U、V、W三相输出对直流环节负极N的电压信号,这样三相信号都变为单极性SPWM电压脉冲,便于与单向光耦匹配。

单极性SPWM脉冲电压经小电容滤波后便成为如图所示的比较平滑的正弦半波信号,它反映了逆变器交流电压(半波)的瞬时值,然后送相应的CPU或ASIC处理,根据需要既可以得到电压的瞬时值,也可以计算出电压的有效值。

既能满足控制的需要,又可以满足显示计量的需求。

例如,日本Sanken公司研究的电压矢量控制变频器就是利用这种电路完成对交流输出电压的测量,控制效果良好。

同时,在电源缺相和接地故障检测以及过热检测电路中也有光耦的应用。

电源缺相和接地故障检测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套在主回路(输入或输出)上的电流互感线圈检测三相电流平衡程度来实现的,其原理图见上图。

正常时光耦截止输出为1。

当某相电源对地漏电或缺相时,由于三相电流不平衡检测线圈会感应出电势,光耦P512导通,发出故障信号。

功率稍大的风冷式变频器中的散热系统一般都是由多个散热器组成,并配备轴流风机。

每一块散热器上各安装一只热敏元件,如图中所示的PTH1~PTH3,有些变频器在主控板上也安装一只热敏元件,如图16中所示的PTH4。

四只热敏元件串联后接光耦元件EL817。

正常状态下,热敏元件为常闭触点,光耦导通输出信号为0;当散热片过热时热敏元件断开,光耦截止,输出信号为1,该信号经RC滤波后去关闭IGBT的驱动信号并通知CPU发出过热报警信号。

常见光耦的引脚及内部结构图

常见光耦的引脚及内部结构图

常见光电耦合器(光耦)的内部结构及引脚图--------------------------------------------------------------------------------常见光电耦合器(光耦)的内部结构及引脚图光电耦合器的结构及原理光电耦合器分为很多种类,图1所示为常用的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原理图。

当电信号送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时,发光二极体通过电流而发光,光敏元件受到光照后产生电流,CE 导通;当输入端无信号,发光二极体不亮,光敏三极管截止,CE不通。

对于数位量,当输入为低电平“0”时,光敏三极管截止,输出为高电平“1”;当输入为高电平“1”时,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输出为低电平“0”。

若基极有引出线则可满足温度补偿、检测调制要求。

这种光耦合器性能较好,价格便宜,因而应用广泛。

光电耦合器的抗干扰特性光电耦合器之所以在传输信号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尖脉冲和各种杂讯干扰,使通道上的信号杂讯比大为提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阻抗很小,只有几百欧姆,而干扰源的阻抗较大,通常为105~106Ω。

据分压原理可知,即使干扰电压的幅度较大,但馈送到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杂讯电压会很小,只能形成很微弱的电流,由于没有足够的能量而不能使二极体发光,从而被抑制掉了。

(2)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之间没有电气联系,也没有共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极小,而绝缘电阻又很大,因此回路一边的各种干扰杂讯都很难通过光电耦合器馈送到另一边去,避免了共阻抗耦合的干扰信号的产生。

(3)光电耦合器可起到很好的安全保障作用,即使当外部设备出现故障,甚至输入信号线短接时,也不会损坏仪表。

因为光耦合器件的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之间可以承受几千伏的高压。

(4)光电耦合器的回应速度极快,其回应延迟时间只有10μs左右,适于对回应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常见光电耦合器的内部结构及引脚图图一最常用的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三极管接收型4脚封装图二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三极管接收型6脚封装图三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双发光二极管输入三极管接收型4脚封装图四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可控硅接收型6脚封装图五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双二极管接收型8脚封装本文来自: 原文网址:/info/basic/0082423.html 本文来自: 原文网址:/info/basic/0082423.html 本文来自: 原文网址:/info/basic/0082423.html 本文来自: 原文网址:/info/basic/0082423.html。

常用光耦 速度

常用光耦 速度

常用光耦速度
(实用版)
目录
1.光耦的作用与特点
2.光耦的种类
3.光耦的速度
4.光耦的应用领域
5.我国在光耦领域的发展
正文
光耦,全称为光电耦合器,是一种将光信号与电信号进行耦合的器件。

它能够将输入端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输出端,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光耦具有隔离、放大、滤波等功能。

由于光耦具有体积小、传输速度快、抗干扰性强等特点,所以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耦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场效应管等。

这些光耦在结构和性能上各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光耦的速度是指其在传输光信号时的速度。

由于光速远远大于电信号的速度,所以光耦在传输过程中能够大幅提高传输速度。

同时,光耦还具有传输过程中信号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使其在高速传输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光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通信、计算机、家电、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通信领域,光耦可以用于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等;在计算机领域,光耦可以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存储器接口等。

我国在光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生产能力和研发水平。

我国的光耦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定份额,还远销海外市
场,为我国光电子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
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开关电源,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
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弄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
10M bit/S:
6N137、PS9614、PS9714、PS9611、PS9715、HCPL-2601、HCPL-2611、HCPL-2630(双路)、HCPL-2631(双路)
光耦合器的增益被称为晶体管输出器件的电流传输比 (CTR),其定义是光电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LED正向电流的比率(ICE/IF)。光电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VCE有关,即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MOC3041 过零触发可控硅输出
MOC3061 过零触发可控硅输出
MOC3081 过零触发可控硅输出
TLP521-1 单光耦
TLP521-2 双光耦
TLP521-4 四光耦
TLP621 四光耦
TIL113 达林顿输出
TIL117 TTL逻辑输出
PC814 单光耦
6N135 高速光耦晶体管输出
6N136 高速光耦晶体管输出
6N137 高速光耦晶体管输出
6N138 达林顿输出
6N139 达林顿输出
MOC3020 可控硅驱动输出
MOC3021 可控硅驱动输出
MOC3023 可控硅驱动输出
MOC3030 可控硅驱动输出
MOC3040 过零触发可控硅输出
PC817 单光耦
H11A2 晶体管输出
H11D1 高压晶体管输出
H11G2 电阻达林顿输
可控硅型光耦
还有一种光耦是可控硅型光耦。
例如:moc3063、IL420;
它们的主要指标是负载能力;
例如:moc3063的负载能力是100mA;IL420是300mA;
光耦的部分型号
型号规格 性能说明
4N25 晶体管输出
4N25MC 晶体管输出
4N26 晶体管输出
经查大量资料后,以下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高速光藕型号:
100K bit/S:
6N138、6N139、PS8703
1M bit/S:
6N135、6N136、CNW135、CNW136、PS8601、PS8602、PS8701、PS9613、PS9713、CNW4502、HCPL-2503、HCPL-4502、HCPL-2530(双路)、HCPL-2531(双路)
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耦代换。
常用的4脚线性光耦有PC817A----C。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T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
常用的4N25 4N26 4N35 4N36是不适合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因为这4种光耦均属于非线性光耦。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手特性曲线接进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如果使用非线性光耦,有可能使振荡波形变坏,严重时出现寄生振荡,使数千赫的振荡频率被数十到数百赫的低频振荡依次为号调制。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彩电,彩显,VCD,DCD等等,将在图像画面上产生干扰。同时电源带负载能力下降。
4N27 晶体管输出
4N28 晶体管输出
4N29 达林顿输出
4N30 达林顿输出
4N31 达林顿输出
4N32 达林顿输出
4N33 达林顿输出
4N33MC 达林顿输出
4N35 达林顿输出
4N36 晶体管输出
4N37 晶体管输出
4N38 晶体管输出
4N39 可控硅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