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或限定选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英语课程为基础,与本科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相衔接,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阶段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四个方面。
它们既明显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有机的整体。
1.职场涉外沟通职场涉外沟通指学生在职场情境中,能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信息、观点、情感,进行有效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职场涉外沟通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
2.多元文化交流多元文化交流指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够识别、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能够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
多元文化交流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3.语言思维提升语言思维提升指学生在系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够识别和理解英语使用者或英语本族语者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提升自身思维的逻辑性、思辨性与创新性。
语言思维提升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
4.自主学习完善自主学习完善指学生基于英语语言学习特点,能够做好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自主、有效地开展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自主学习完善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
(二)课程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标准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教学部
课程改革理念
以人为本,以学 生为中心
提高质量,注重 听说 结合行业标准, 深化产教结合
实现课程衔接 创新评价体系
教育信息化
Contents
课程说明 内容标准
课程性质
教学实施
课程目标
考核评价
PETS全国英语等级考试 口试
校 本 考 核
即兴演讲
课程小论文 ISAS团队展示
空间视频
项目报告
小组
辩论赛
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
开展竞赛活动, 成绩纳入考核
40
社团活动融入日 常教学
态度目标
明确英语学习动 机和 自主 学习 意 识
内容标准
基础英语
传授学生必备的英语语言知识,训练基本的英语技能(听、说、 读、写、译,主要是听、说技能),形成继续学习的能力
行业英语
涉及各相应行业模块英语基础知识的介绍,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 相应岗位英语应用的实训
考核方式
学生自评
权重
评分
按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知识 点;运用知识完成作业; 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听 力 口 语 能基本听懂日常生活 用语 能就日常话题进行简 单的交流
10% 教师评定 实 践 教 学 听力测试 现场交流 对话表演 课题讨论 学生自评 10% 10%
平 时 形 成 性 考 核 50%
基本 技能
硬件
多媒体教室
世界大学城
口语实验室
教材编写
基础教程
大学英语③
大学英语② 大学英语①
教材编写
行业英语系列教程
(完整版)高职英语课程标准.doc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程:010019程:公共基适用:高院校非英划学:120 学学分:8学分写笔人及写日期:定人及定日期:李河2016 年 10 月一、课程概述(一)制定依据本准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高高教育英程教学基本要求》中《高英》程培养目的要求制定。
(二)程性与作用高英是高教育中一重要的公共必修程。
本程意在 120 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基知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英言合用能力,即一定的听、、、写、的能力,从而能借助典和翻有关英料,在涉外交的日常活和活中行的口和面交流,并一步提高英水平打下好的基。
通学,学生能具通高等学校用能力考 A 或 B 的水平。
高英高院校学生后程打下基。
高英是一公共基程,是一合性的英程,它涵盖各行的基本、日常生活的交用以及科技用等,学生以后学会英、商英、算机英等英打下基,也学生学中的英文打下基。
与其他程的关系(前程、后程)序号前程名称本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 高中英量的累、基法的支撑序号后程名称需要本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 会英、法、英文思能力2 商英、法、商知、英文思能力3 算机用算机英文写、⋯(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教学强调其实践性:一是课堂内的实践,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用于完成某项交际任务的实践;二是通过开展语音语调大赛、语音语调模仿、"演讲 " 、" 情景对话 " 等旨在通过比赛改善学生的英语发音,提高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一个展现个人才能的舞台,在学生中营造一个多听,多说,多练英语的活泼的学习气氛,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内容选取依据本校高职英语教学使用教材为《现代实用职业英语综合教程》( Modern Practical Vocational English )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范教材。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60395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专业学时:32-64学分:2-4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二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的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
根据教育部2000年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的“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高职英语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
高职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
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1)重视基础技能,构建发展平台高职英语课程应根据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2)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高职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
因此,高职英语课程必须具有选择性。
而课程的多样化是实现课程可选择性的基础。
高职英语课程既关注社会的需求,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高职英语课程力求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提高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完整版)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程:010019程:公共基合用:高院校非英划学:120 学学分:8学分写笔人及写日期:定人及定日期:李河2016 年 10 月一、课程概括(一)拟订依照本准依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高高教育英程教课基本要求》中《高英》程培育目的要求拟订。
(二)程性与作用高英是高教育中一重要的公共必修程。
本程意在 120 学的教课,使学生掌握必定的英基知和基本技术,拥有必定的英言合用能力,即必定的听、、、写、的能力,进而能借助典和翻有关英料,在涉外交的平常活和活中行的口和面交流,并一步提高英水平打下好的基。
通学,学生能具通高等学校用能力考 A 或 B 的水平。
高英高院校学生后程打下基。
高英是一公共基程,是一合性的英程,它涵盖各行的基本、平常生活的交用以及科技用等,学生此后学会英、商英、算机英等英打下基,也学生学中的英文打下基。
与其余程的关系(前程、后程)序号前程名称本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 高中英量的累、基法的支撑序号后程名称需要本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 会英、法、英文思能力2 商英、法、商知、英文思能力3 算机用算机英文写、⋯(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教课重申其实践性:一是讲堂内的实践,侧重指引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用于达成某项社交任务的实践;二是经过展开语音语调大赛、语音语调模拟、"演讲 " 、" 情形对话 " 等旨在经过竞赛改良学生的英语发音,提高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们供应一个学致使用的时机,一个显现个人材能的舞台,在学生中创造一个多听,多说,多练英语的开朗的学习氛围,更好地知足不一样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经过实践培育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使课程达到最正确的教课成效。
(四)课程内容选用依照本校高职英语教课使用教材为《现代适用职业英语综合教程》( Modern Practical Vocational English )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第一版公司”编写的一般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范教材。
高职高专 新职业英语(课程标准)
《新职业英语·职业综合英语》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新职业英语·职业综合英语英文名称: English for Careers课程类型: 必修课、公共基础课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 36 实验学时:12学分: 3.5适用对象: 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一、课程定位该课程为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也是非英语专业的必修课。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商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语及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职场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二、主要任务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
1.词汇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学生还应结合专业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
2.语法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阅读能力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
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
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理解正确。
4.写的能力能就一般性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恰当,表达清楚。
5.翻译能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
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
在翻译生词不超过总词数5%的实用文字材料时,笔译速度每小时250个英语词。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论》课程标准
高职《英语教学论》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英语教学论》课程标准课程编码:承担单位:制定:制定日期:审核: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小学英语教学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小学英语教学岗位的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并了解其理论依据;提高学生对语言教学原则、教学规律的理解,并且引导学生将这些原则应用于教学中,使其能够胜任未来的小学英语教学工作。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基础英语、教育学、心理学,后续课程有英语教学实训、教学实习。
二、学习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针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际,将英语教学理论与小学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对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认识、思考、判断、分析、设计和研究能力。
具体目标分述如下:1、知识和技能目标:(1)了解语言与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2)理解英语教学的主要理论;(3)掌握英语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4)掌握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描述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英语教学活动;(2)积极开展英语课堂教学微技能整合,探索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3)能利用所学技能进行教学设计;(4)能利用所学方法与技巧进行英语教学演示。
3、思想政治素养目标:(1)能够认识到教学能力是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2)能够认识到科学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3)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探索新理论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三、课程设计本课程以职业能力目标为载体,根据小学英语教学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本课程采取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课堂教学能力为导向组织教学考核。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1)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60395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专业学时:32-64学分:2-4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二学期第一部分前言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的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
根据教育部2000年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的“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高职英语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
高职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
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重视基础技能,构建发展平台高职英语课程应根据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2)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高职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
因此,高职英语课程必须具有选择性。
而课程的多样化是实现课程可选择性的基础。
高职英语课程既关注社会的需求,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高职英语课程力求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提高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3)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高职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高职英语课程实用标准化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制定依据本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高职英语》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高职英语是高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意在经过1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即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具备通过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B级的水平。
高职英语为高职院校学生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高职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英语课程,它涵盖各行业的基本专业词汇、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以及科技用语等,为学生以后学习会计英语、商务英语、计算机英语等专业英语打下基础,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中的英文术语打下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教学强调其实践性:一是课堂的实践,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用于完成某项交际任务的实践;二是通过开展语音语调大赛、语音语调模仿、"演讲"、"情景对话"等旨在通过比赛改善学生的英语发音,提高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一个展现个人才能的舞台,在学生中营造一个多听,多说,多练英语的活泼的学习气氛,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容选取依据本校高职英语教学使用教材为《现代实用职业英语综合教程》(Modern Practical Vocational English)是由“师大学出版集团”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教材。
本教材坚持《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正确方向,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突出了高职高专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的。
高职新课标英语大纲
高职新课标英语大纲高职新课标英语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以下是大纲的主要内容: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英语进行基本沟通。
2.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分析英语材料。
3. 增强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使其能够撰写简单的英语文章和报告。
4. 发展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使其能够听懂英语广播、讲座等。
5.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进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
二、课程内容1. 基础英语:包括日常会话、基础语法、词汇学习等。
2. 职业英语:针对不同专业领域,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技术英语等。
3. 英语听力: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理解能力。
4. 英语口语: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英语阅读:阅读英文报刊、杂志、专业文献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英语写作:学习撰写英语信件、报告、论文等,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的语言任务来学习英语。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其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4. 定期组织英语角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际使用英语的机会。
四、评估方式1. 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小组活动、口语表达等。
2. 终结性评价: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3. 项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特定的英语项目,如撰写报告、制作PPT 等。
五、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高职英语教学要求的教材。
2. 辅助材料:包括词汇手册、语法指南、听力材料等。
3. 网络资源:利用在线英语学习平台,提供额外的学习支持。
六、课程实施1. 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2. 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英语练习。
通过实施上述高职新课标英语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提高英语能力,满足未来职场的需求。
高职《英语语法》课程标准
高职《英语语法》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英语语法》课程标准课程编码〔〕承担单位〔外国语学院〕制定〔〕制定日期〔〕审核〔〕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程。
该课程为基础课程,是专业技能课程,强调语法规则在口、笔语中的应用与实践。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小学英语教师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教师岗位上熟练精准地讲授英语的能力,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英语语法的核心项目,提高学生在上下文中恰当运用英语语法的能力,保持使用英语的相对准确性,使学生对英语语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能借助英语语法知识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本课程应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教材,探讨英语语言的结构,通过各种练习,牢固地掌握英语语法,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无前导课程,后续课程为各专业课程中实际应用。
2.学习目标(一)总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使学生能将所学语法知识有效运用到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中。
(二)分目标:1、知识水平: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已学过的语法知识,让学生通过各种练习,掌握比较系统的英语语法基础知识,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2、能力目标:使学生有计划地学习本课程,探讨英语语言的结构,牢固地掌握英语语法,并能够运用语法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提高其英语综合水平。
3、情感与态度:(1)能够认识到语法是英语知识的必要组成部分。
(2)能够认识到语法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教师的重要作用。
(3)具有不断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和新的语言技能,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4)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上享有均等的权利。
3.课程设计本教材融语法练习于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
本课程通过四项语言技能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语法规则在实际口、笔语中的应用。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1《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通识教育部《高职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高职英语为我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下的公共必修课程之一, 计划60学时(两学期), 适用于大一年级的所有专业学生。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如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 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为学生适应未来多样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用于日常交际及一般涉外业务的基本词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大约有2500-3400个英语单词)以及本专业的核心词汇;2.掌握基础英语语法知识;3.掌握各种英语应用文体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二)素质目标1.提高学生的中西文化修养, 激发学生对本国语言文化的热爱和自豪;2.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开阔其视野, 使其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环境;3.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 具备简单涉外事务的文化素质。
(三)能力目标1.能听懂日常和一般涉外业务活动中的英语对话和陈述, 并进行简单交流;2.能阅读并正确理解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 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 且能借助工具将中等偏下难度的一般题材文字材料译成汉语;3.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多元文化的适应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四、教学实施建议1.本课程围绕单元主题开展教学, 从听说读写译五个环节全面铺开, 以学生参与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吸引学生注意力, 由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任课教师应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行业实际, 能针对专业实际安排相关英语教学。
3.任课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学生管理能力, 以保障各项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 尤其要能调动性格内向或主动学习意识较差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4.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综合利用讲授、讨论、表演等教学手段, 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5.应加强本课程核心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 积极总结、开发适合我院教学实际的教学资料。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英文版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英文版English: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 specialized English courses aim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necessary language skills and knowledge to succeed in their future careers. These standards cover various aspects of English learning, including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Students will develop their listening skills by engaging with authentic materials such as lectures, interviews, and conversations. Speaking skills will be honed through activities such as discussions, presentations, and role-plays. Students will also enhance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by analyzing a range of texts, such as articles, essays, and reports. Writing skills will be developed through different types of writing tasks, including paragraphs, essays, and letters. Additionally,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translation, which are critical for effective cross-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Throughout their study, students will be exposed to a variety of themes and topics related to their field of specialization, allowing them to apply English in practical contexts.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emphasize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ageskills and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promo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Furthermore, the standard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incorporating technology and multimedia resources into language learning, enabling students to access and utilize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By meeting these standards, students will not only develop thei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but also acquire transferable skills that are highly valued in the job market.中文翻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技能和知识,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高职《英语口语》课程标准
高职《英语口语》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英语口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承担单位〔〕制定〔〕制定日期〔〕审核〔〕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英语教育岗位的英语听说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说英语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听力,后续课程有综合英语。
2.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根据语言学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真实的英语语言交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参与其中,实际操练,巩固在网络交互教程及网络平台上的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用英语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习与掌握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3.课程设计本课程在设计上本着了解语音学基本理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的。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参与性与创造性与教学活动很好地融合到一起,全面培养学生今后在中小学教师岗位上所需的综合知识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并融入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培养。
课程着力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框架,融入任务驱动。
将课程内容设计成具体模块,以情境教学为主,进行任务驱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行动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勤于提供咨询、帮助,注重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随机应变能力的养成。
本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完成学习任务的全过程。
教学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并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
高职高专新职业英语(课程标准)
⾼职⾼专新职业英语(课程标准)《新职业英语·职业综合英语》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新职业英语·职业综合英语英⽂名称: English for Careers课程类型: 必修课、公共基础课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 36 实验学时:12学分: 3.5适⽤对象: ⾮英语专业⼤学⼀年级学⽣⼀、课程定位该课程为⾼职⾼专公共基础课,也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
教学⽬的是使学⽣掌握⼀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从⽽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常商务活动中进⾏简单的⼝语及书⾯交流,并为今后进⼀步提⾼英语职场交际能⼒打下基础。
⼆、主要任务根据国家教育部⾼等教育司颁发的《⾼职⾼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
1.词汇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词组,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学⽣还应结合专业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
2.语法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所学语法知识。
3.阅读能⼒能阅读中等难度的⼀般题材的简短英⽂资料,理解正确。
在阅读⽣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
能读懂通⽤的简短实⽤⽂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理解正确。
4.写的能⼒能就⼀般性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词句基本正确,⽆重⼤语法错误,格式恰当,表达清楚。
5.翻译能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般题材的⽂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般业务⽂字材料译成汉语。
理解正确,译⽂达意,格式恰当。
在翻译⽣词不超过总词数5%的实⽤⽂字材料时,笔译速度每⼩时250个英语词。
三、课程⽬标本课程的教学⽬标为:通过学习使学⽣掌握⼀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高职英语》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以便在未来职场中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工作环境。
本课程以实用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同时,本课程还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规则和礼仪。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进行基本的日常英语交流和简单的职场沟通。
2、帮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沟通。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语言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
2、实用英语:结合实际工作场景,教授学生如何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职场沟通,包括商务邮件、会议通知、产品介绍等实用文体。
3、跨文化交际: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规则和礼仪,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作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中考试:以笔试形式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以面试形式考查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团队活动的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建议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实践教学,结合实际工作场景教授英语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课外学习资源和学习建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高职英语课程标准》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实行的一项重要标准。
该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旨在规范高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职英语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和实施效果。
一、《高职英语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1. 教学目标《高职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交际能力、文化意识和职业素养等。
2. 教学内容《高职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包括基础词汇、语法知识、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等方面。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听力口语训练、阅读写作训练、翻译实践等。
3. 教学方法《高职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情境教学、交际教学、探究教学等。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高职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1. 学生英语水平提高《高职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口语和听力方面,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听懂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高职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思维能力、交际能力、文化意识和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3. 教学效果明显《高职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教师可以根据标准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更加系统、科学、规范。
4. 教学质量得到保证《高职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学校可以根据标准进行教学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三、结语《高职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和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标准,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标准
实用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理实一体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授课系(部):外语系学分学时:5/80编写执笔人: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审核日期:2012.8.10系主任审定签字:审定日期:2012.8.15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1 课程定位与作用课程的定位:实用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高中英语》为学习本课程打下语言基础;后续课程《行业英语》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提供语言工具服务。
1.2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本课程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为设计指导思想,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职业性与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与综合职业素质。
1.3 课程设计思路实用英语课程以训练学生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能基本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职业相关的简单对话;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能基本读懂一般题材及与未来职业相关的浅易英文资料;能撰写常见的简短英语应用文;能借助词典将一般性题材的文字材料和与职业相关的一般性业务材料进行互译。
课程工作任务目标(1)巩固英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语言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英语词汇、惯用语、句型;(2)掌握听、说、读、写、译方面的技能,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60395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专业学时:32-64学分:2-4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二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 课程性质与地位d8wOiMQjyW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的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
根据教育部2000年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的“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高职英语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
d8wOiMQjyW高职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
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d8wOiMQjyW2. 课程的基本理念d8wOiMQjyW重视基础技能,构建发展平台(1).高职英语课程应根据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d8wOiMQjyW(2)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高职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
因此,高职英语课程必须具有选择性。
而课程的多样化是实现课程可选择性的基础。
高职英语课程既关注社会的需求,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高职英语课程力求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提高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d8wOiMQjyW (3)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高职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d8wOiMQjyW(4)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高职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d8wOiMQjyW(5)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高职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评价体系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要有助于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
d8wOiMQjyW3. 课程的设计思路d8wOiMQjyW高职英语课程应该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课程设置模式。
必修课程主要为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和教育部优秀重点教材,选修课可选用自编教材等。
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
d8wOiMQjyW高职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d8wOiMQjyW 高职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因此,高职英语课程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d8wOiMQjyW本课程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d8wOiMQjyW第二部分课程目标d8wOiMQjyW1.职业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岗位需求。
掌握在职场中用英语进行必要交流的口语交际能力,并具备一定的本专业英语书籍和文献资料的阅读能力,以及能尝试撰写本专业文章的英文摘要的写作能力。
d8wOiMQjyW2.学术目标:以升学、学历对接为导向。
掌握升学所需的词汇、语法等英语基础知识及必备的听、说、读、写、译的语用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d8wOiMQjyW人文素养目标:3.以服务为宗旨。
掌握职场环境下,处理一般涉外事务的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成为具备入职竞争力的优势人才。
及抗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d8wOiMQjyW内容标准第三部分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教学内容进行了模块化整合。
基础阶段的培养模式是:常用交际话题训练,打下职场交际基础。
此阶段紧紧围绕日常交际话题开展,例如大学生活、时尚、旅游、娱乐、美食、健康、网上购物等话题,侧重对全体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进阶阶段则是教育、求职和商务主题训练,掌握职场通用求职技能的嵌入,例如择业、面试、跳槽、深造学习、员工受训等方面,侧重学生入职前的训练,而行业阶段则是岗位英语交际模拟操练,增强职场交际技能。
以会计专业为例,此阶段侧重对市场管理,金融洽谈,工商管理和国际谈判等方面的相关英语术语的介绍和掌握;而旅游专业在此阶段则侧重对外语导游词、外文景点介绍的训练。
d8wOiMQjyW1. 基础阶段学习内容及基本要求:(1)语音:系统纠正学生发音和复习巩固中学所学的词汇短语;(2)词汇:掌握1500个单词及其常用词组(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700个词),对其中1000个左右的常用词,要求正确拼写,英汉互译,掌握基本用法;d8wOiMQjyW(3)语法: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如词法、句法、英语动词的时态语态、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并在听、说、读、写、译中能较正确地运用所学语法知识;d8wOiMQjyW(4)阅读:能用所学词汇和语法知识正确理解与课文难度相仿的文章,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量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30词;d8wOiMQjyW(5)翻译:能初步掌握英译汉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借助词典将中等偏下难度的一般题材的英文资料译成汉语,基本通顺,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80词左右;d8wOiMQjyW(6)听力: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40词左右)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理解基本正确;d8wOiMQjyW(7)口语: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8)写作: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一般的短文;词句基本正确,无太多语法错误,格式基本恰当,表达清楚。
d8wOiMQjyW进阶阶段学习内容及基本要求:(1)求职简历:能制作较为专业的英语求职简历(2)面试模拟:能基本掌握面试英语术语和应对较为常见的面试问题,并熟悉面试流程等(3)实习:能就本专业的一些实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为步入职场做好准备(4)职场礼仪:能用英语就本专业的相关职场礼仪进行熟练表达。
(5)职场禁忌:熟悉职场禁忌,尤其是本专业的职场相关禁忌。
(6)职场规划:能就本专业的职场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尤其是外语环境下的职业规划进阶阶段学习内容及基本要求:分系部、分专业对学生进行进阶阶段的内容的补充,就本专业的一些核心词、常用术语及情景交流进行前期的补充,为大二的专业英语学习做铺垫。
d8wOiMQjyW第四部分课程考核d8wOiMQjyW高职英语以职场应用为目的,将知识考试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对学生的英语知识、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测试。
考核方式分为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两大部分。
d8wOiMQjyW类形比%备10考形10自主学性平时表20课堂表此比例为形10空间作(性考核中所总50演讲、项目展示、比大间视频上传、项目作品汇50英ISA考团队展示方期末考试(笔试校本考终省级获奖证书可以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性替换,期末免实用英语口语技能(第三方总证书可以替换末考满PET考考分40分以上替CET50国才考证书可以替换末考满根据课程特点和课改要求,对大学英语能力考核方案说明如下期末终结性评价分为第三方考核和校本考核相结合。
第三方考核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英语口语技能大赛PET考试CET考试,国才考试等,如果学生通过任何一项考试则期末试免考;校本考核分为个人考核和团体考核,内容涵盖即兴演讲、项目展示、空间视频上传、项报告、辩论赛ISA团队展示等d8wOiMQjyW平时形成性考核中课堂考勤10,自主学习10,课堂展20,空间作10,课考勤:迟到、早退一次分,满1分;旷次分;自主学习、空间作业、课堂表现由小组评议赋分,小组长负责记录本组成员学习情况并检查评分。
满2分。
由课代表结合各小组的意见记录和赋分d8wOiMQjyW作品汇报是课改的特色和亮点,占比达到形成性考核50,集中展示了学生针对设定的工场景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和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和素养。
采用个体考核与组考核、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进而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d8wOiMQjyW汇报时间:一个学期选定相对集中的时间段,由每个小组选定题目,排练节目,进行作品报。
成立专门的评委会评分,写出评语,制作电子档案。
作品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演讲、项目示、空间视频上传、项目报告、辩论赛ISA团队展示等。
如果小组对汇报效果不满意可以申一次重新回报的机会,最后成绩以分数较高的为准d8wOiMQjyW赋分规则:考核分数采用百分制评分,由三部分组成:小组考核得分,满4分。
比如该小分,小组得分由评委会集体认定。
班级分为若干小39分,则该组每位成员得到39组整体得分为组,所有汇报结束后由评委会评出三个等次:优秀、合格、不合格。
对优秀的小组每个成员奖励5分,计入汇报成绩总分。
超出100分按照100分计算。
d8wOiMQjyW个人考核得分,满分30分。
根据每个成员在汇报中的贡献和表现,由小组集体讨论赋分;不得出现分数相等,要出现一定的分差,不能出现所有人分数相同的情况。
由小组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