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合集下载

第八章土地资源配置

第八章土地资源配置

第二节 土地资源产业部门间配置
一、土地资源的农业内部配置
农地收益包括:经济收益、社会收益和生态收益等。
对于具有多宜性的地块,用地类型的改变取决于对几种可
能的农地利用类型边际收益的比较。
2 1




















O1
x1 x2
O2
边际效益驱动下的农地内部流转
第二节 土地资源产业部门间配置
第二节 土地资源产业部门间配置
一、土地资源的农业内部配置
农地收益的效用(U):一定类型的农地收益(第i类收益 用bi表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程度。
农地收益效用函数:U=u(bi),其具有与一般效用函数类似 的性质:
U’=u’(bi)>0
U”=u”(bi)<0
即随着农地收益增加,其总效用在增加,但效用的增加速 度趋于减缓(边际效用递减)。
不同地区间配置实质上是指对某种土地利用行为寻找合适 的区位来实现落地,或者具体的企业寻找合适的地块建造 厂房的决策。
因此,土地资源的配置不是直接的土地配置,而是土地承 载的反馈,是被承载体在部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
第一节 土地资源配置的概念与内涵
三、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一般分析框架
帕累托提出的“帕累托效率”和“帕累托改善”是新古典经济学 研究效率问题的分析框架核心。
二、土地资源农村向城市的非农化配置
土地非农化(农地非农化):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 土地需求者通过经济手段或者行政手段,将城市附近农村 土地转变为城市土地,以满足城市土地需求的过程。

13.1世界土地资源的特征

13.1世界土地资源的特征

一、土地资源数量特征
3.亚洲人均耕地数量最低(0.14hm²),人 均耕地最少的国家是韩国,最多的国家是澳 大利亚(2.41hm²)。 4.与1998年相比,人均拥有耕地普遍下降, 一方面耕地绝对量减少,仅城市扩张一项, 1975—2000年即占去耕地2500万hm²,其它 项目占地面积也很快增长,致使耕地以每年 约500万hm²的速度减少。另一方面耕地相对 量减少,主要在于人口的增加、自然及人为 因素的影响。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一)地带性 全球土地存在着由温度决定的纬度地带性、高度 地带性和干湿决定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在湿润地 区、一些大陆温带地区、山地海拔地区分别呈现不同 的规律,具体而言,主要地带性土类的分布呈如下规 律: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世 界 土 壤 分 布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第十三章
第一节
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世界土地资源的特征
目录
• 一、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
(一)耕地 (二)草地 (三)林地 (四)多年生作物用地 (五)其他土地
•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一)地带性 (二)分区性
土地资源概况
全球七大洲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4950万km², 占地球表面的29.2%,若不包括南极洲覆盖的陆 面,则为13387万km²,实际适宜人类利用的土 地只有7000万km²左右,其中可耕种的土地约30 亿hm²(公顷)左右,根据FAO(联合国粮农组 织)的资料,2005年全世界土地面积(不含内 陆水域)为130.04亿hm²,其中耕地占10.78%, 森林占30.30%,永久性牧场占26.40%,多年经 济作物占1.0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土地资源数量特征

世界地理概况课件

世界地理概况课件

印度洋与太平洋 马六甲海峡,通过塔斯马尼亚岛的147°E经线
大西洋与北冰洋 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一线
2021/10/10
34
世界主要海峡及运河辨识 北
英吉利海峡 土耳其海峡
巴拿马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白令海峡
太平洋 麦哲伦海峡
西 苏伊士运河
曼德海峡 印度洋

莫桑比克海峡 马六甲海峡
分布规律 从_低__纬__向_高__纬__递减
海陆热力性质 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高海低、冬季
的差异
陆低海高
地形
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 温低
洋流
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 温低
2021/10/10
55
(2)变化规律。

陆地最高气温在正午过后14时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日__出__
形 洲 相间分布。
大洋 ⑴地形:西部高原,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 ⑵地 洲 势低平,起伏和缓;
20复杂21/10/10亚洲
⑴地形复杂多样, ⑵高原、山地面积广;⑶中部高,
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
46
5.海底地形类型与特征
大陆架 200
2021/10/10
海沟
海岭 生长
消亡
47
★板块构造学说(魏格纳的板块漂移学说) ①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_前__后__

气 温
年 变 化
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月为7月, 最低月为1月,南半球相反; 海洋最高月、最低月气温比陆 地推迟一个月左右
年 较 差

土地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介绍课件PPT

土地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介绍课件PPT

三大类
建 设 用 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一级类
二级类
类别编 类别名称 类别编


类别名称
101 铁路用地
102 公路用地
10
交通运输用 地
103 街巷用地 105 机场用地
106 港口码头用地
107 管道运输用地
11
水域及水利 设施用地
113 水库水面
118
水工建筑物用 地
12 其他用地
121 空闲地
源的这一特性要求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和农业 生产必须考虑水的可供性)
二、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水资源状况 中国境内年均水总量61.889亿立方米,
平均年降水深度为648毫米,按2000年 资料计算人均水量却只有2142立方米。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时空差异较大。此外, 水资源分布与土地、耕地的分布也很不协 调。
三、农村土地利用特性
农村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可逆性性 农村土地利用的粗放性(农业生产用地比较
粗放表现为投入少;农村居住用地也是粗放 (表现为单位土地面积上能居住的人口较少) 农村土地利用单元规模较小(单个农户所能 支配、特别是所能联片支配的农业用地面积 很小,且用于居住的宅基地一般规模较小) 农业生产用地构成农村土地的主体
依照法律和规划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严格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规定 严格控制农业结构调整对耕地的破坏 以土地整理为重点,建立耕地补充制度 控制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挖潜利用存量土地
第五节 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一、水资源的概念与经济特性 (一)水资源的概念 水资源通常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
第三节 土地集约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经济学第八章 土地报酬规律与集约利用

土地经济学第八章 土地报酬规律与集约利用

济 质的研究》中认为,对土地追加劳动和资本可 学 使土地肥力不断递增。土地生产率可以无限制
(Land Economics)
地逐年提高。但又认为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
下,这种提高是有限的,从而引证土地肥力会
递减,一定量的土地能供养的人口是有限的。
也没有明确提出什么规律,但他首先注意到了
科学技术因素的影响作用。
(3)边际报酬
指生产过程中,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的
投入,较上一水平所增加的产品数量。

地 经
(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含义


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下,对
土地的某项投入(变动投入)增加(其他投入
(Land Economics)
不变),超过一定限度之后,总报酬的增加就
会出现递减趋势。
土 二、早期西方经济学家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 地 和表述
(Land Economics)
1、报酬的实质
凡是一切在付出物质或精神的东西之后,
所得到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或享受统称为报酬
土 2、报酬的类型 地 (1)总报酬

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产品总量
济 (2)平均报酬

指某项生产要素,在一定投入水平下,平
(Land Economics)
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产品数量。
土 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这一重要条件。

2、美经济学家克拉克引入了“若干生产要素
经 投入量保持不变”作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
济 学
的前提条件。 3、研究报酬变化的领域从农业生产部门回到
(Land Economics)
了农业生产单位。
4、把“报酬递减规律”从农业领域推广到一

世界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世界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第八章 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s
马尔代夫,内阁会议
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s
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s
A.控制土地利用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s
B.构建资源为基础的经济体系的重要前提
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s
南美洲
1752946 96123 0.29 502981
3000 4200
欧洲
2260984 292985 0.40 182213 14598 0.29 30.9
600
中国
932742 124144 0.10 400001
美国 印度 俄罗斯
915896 297319 1688850
176950 0.65 150100 0.15 126024 0.85
239250 11050
数据来源于FAO2001资料,1997《世界 森林状况》
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s
非洲
3031.2
1,072
35
欧洲(不含英国)
2298.9
740
32
北美洲和中美洲
2239.1
546
24
南美洲
1786.7
396
22
大洋洲
856.4
37
4
注口: 的世 南界 极土 洲地面积(此土地面积指国家的总面积,包括内陆水体面积)不包括土无地定资居源人学 (资料来源:/oneworld/world_populatioLna.nhdtmR)esources
C.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客观要求
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s

中学地理知识汇编认识地球的土地资源

中学地理知识汇编认识地球的土地资源

中学地理知识汇编认识地球的土地资源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包括农田、森林、草原、矿产等。

了解和认识地球的土地资源对于我们的生活、经济和环境发展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地球的土地资源。

一、农田资源农田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是养活人类的主要来源。

农田资源可以分为耕地、林地和牧地三类。

耕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蔬菜和经济作物,是人类食物供应的基础。

林地则提供了木材、纤维和药材等资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气候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牧地供给了牲畜的食物和牧草,是畜牧业的重要基础。

二、森林资源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木材、草药等资源,还具有保护水源、减缓气候变化等重要功能。

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土地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同时,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也对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三、草原资源草原分为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草原提供了丰富的牧草资源,支撑着畜牧业的发展。

草原还具有水土保持、沙漠化防治等重要功能。

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对于维持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四、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地球中存在的各种矿物质的集合,主要包括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金属矿产包括铁矿石、铜矿石、锌矿石等,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材料。

非金属矿产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盐等,是能源和化工等行业的重要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同时也需要合理管理和环境保护。

五、土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密不可分。

过度的耕地开垦和过度的伐木砍伐都会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甚至出现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问题。

因此,我们要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探索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

综上所述,地球的土地资源对于我们的生活、经济和环境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好地球的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土地资源课件

土地资源课件

土地资源的自然评价与经济评价
土地资源的自然评价
自然评价主要考虑土地资源的自然属 性,如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条 件,以评估土地资源的自然适宜性和 限制性。
土地资源的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则侧重于土地资源的社会经 济属性,如区位、交通、人口、产业 等条件,以评估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 和开发潜力。
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评价与潜力评价
面临的挑战
分析当前全球土地资源保护与利 用所面临的挑战,如气候变化、 城市化、人口增长等对土地资源 的影响,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制定科学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
0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
资源分布等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向和利用方式。
02
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如通过市场机制
等。
土地资源管理的实践与应用
要点一
土地资源管理的实践
要点二
土地资源管理的应用
土地资源管理的实践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与 评价、土地整治与保护、土地市场管理、土地监察与执法 等。
土地资源管理的应用包括农业用地管理、建设用地管理、 生态用地管理、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等方面。同时,在城 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管理还包括城市更新与拆迁安置等 方面的工作。
VS
土地资源规划的应用
土地资源规划的应用广泛,如城市开发、 农业发展、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等领 域,同时也应用于一些具体的实践项目中 ,如土地整治、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等。
04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8章 土地资源利用动态监测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8章 土地资源利用动态监测

8.4.3国际LUCC研究进展
目前,LUCC研究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即,LUCC的状况 研究;LUCC的驱动力与驱动机制研究;LUCC的效应与作 用机制研究;LUCC的模型模拟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LUCC的变化状况及其驱动力研究开展较早,成果也比较 丰富;随着研究重点的转移,LUCC的效应研究工作在近 期得到了更多关注和重视;而在模型研究方面,一直有学 者在进行尝试,但少有突破性成果,这除了普适模型构建 和可持续性研究本身的难度外,还受制于前三方面的成效 与进展。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8章 土地资源利用 动态监测
8.1 土地资源利用动态监测概述
8.1.1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意义 8.1.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特点 8.1.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 8.1.4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内容
8.1.1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意义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在于能及时地掌握 土地利用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状况,有效地利用土地 资源,使其发挥最佳利用效益。目前我国开展的土 地利用动态监测主要是对耕地和建设用地等土地利 用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直接和客观的定期监测,检 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执行情况,重 点核查每年土地变更调查汇总数据,为国家宏观决 策提供比较可靠、准确的依据,对违法或涉嫌违法 用地的地区及其他特殊情况进行快速的日常监测, 为违法用地查处和突发事件处理提供依据。
8.4.1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 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LUCC最根本和最主要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对土地利 用与土地覆盖驱动力的认识;调查并考证现时土地利用 与土地覆盖的地理动力学特征;明确土地利用可持续性 与多样性之间的联系;理解LUCC,生物地球化学与气 候之间的内在联系。 LUCC的一个更为明确的目标是开 发更先进的方法设计和检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在从 事自然与社会科学的集成分析中,LUCC所体现的研究 宗旨是“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全球到区域”。

初中地理中的世界地理资源分布

初中地理中的世界地理资源分布

初中地理中的世界地理资源分布地理资源是指地球上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地理资源的分布情况,掌握各个地理资源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规律。

本文将从不同类型地理资源入手,分析世界地理资源的分布情况。

矿产资源的分布矿产资源是指地壳中的各类矿物质和岩石,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

世界上矿产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地理区域。

举例来说,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是铜矿和锡矿的集中地,而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则是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产地。

此外,非洲的赤道附近地区富集有大量的钻石矿床。

由此可见,世界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分布也十分重要。

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到气候因素的制约。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年降水量较丰富,因此水资源相对较丰富,而沙漠地区则极度缺水。

举例来说,亚马孙河流域的水资源丰富,而撒哈拉沙漠地区则是典型的水资源匮乏区。

此外,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也因地质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能源资源的分布能源资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在世界经济和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世界上常见的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

石油是目前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如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和一些其他地区(如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

天然气也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和俄罗斯等地。

此外,煤炭在中国、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十分丰富。

土地资源的分布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其资源利用情况与土地类型和地形地貌有关。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较为适宜农业发展,而高山和沙漠地区则较为适宜旅游业和矿产资源开发。

在全球范围内,世界农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亚洲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欧洲的多瑙河流域等。

而沙漠地区和高山地区等限制了土地的农业利用。

结语通过对世界地理资源分布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地理资源的分布受到地质、气候、地形和地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第八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八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八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第一节土地资源利用的发展过程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远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类逐渐摆脱了听天由命,屈从于自然威力的卑微困窘状况,在人地关系中主动作用增强,反映在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上,相继经历了原始型土地资源利用、自给型土地资源利用、商品型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土地资源利用等四个阶段。

一、原始型土地资源利用阶段在人类社会初期,原始人以采集野果、狩猎或捕捞纯自然的植物和动物为食,此时,土地是以现存的食物供给人类,给人类母乳般的营养。

人类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由于人口数量较少,对土地的利用简单,人类仅是生态系统中天然食物链的一个环节,人类对土地的破坏力小于土地自身的再生产力。

因而,人类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的生存与反展完全依赖与土地的原始型土地资源利用。

二、自给型土地资源利用阶段随着人类认识土地、改造土地能力的逐渐增强,为了获取更多的原来所没有的东西和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便通过自己的劳动,改造土地、利用土地,逐渐出现了工业用地、采矿业用地、娱乐用地等,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而使人类与土地的关系表现为: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劳动改造土地,生产出人类需要的物品,,而土地凭自己的特性抑制人的需求膨胀,人类与土地之间也就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同时人对土地的破坏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日趋明显,但由于人力的限制,使人类与土地的关系仍属于一种人受制于土地的“靠天吃饭”的自给型土地资源利用阶段。

三、商品型土地资源利用阶段人类与土地之间的尖锐矛盾关系是人类与土地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继续。

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随着近代人口的迅速增长,一方面需要提高农用地的利用强度,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衣食需求;另一方面,伴随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城市、交通以及文化娱乐场所等的建设过程中又要大量用地(特别是占用耕地),使得人类对土地需求量(特别是对农用土地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与土地供给量之间发生矛盾,即土地供求矛盾日趋尖锐。

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概况课件

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概况课件

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总结词
森林资源的利用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合理采伐、 科学种植,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同时, 应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防止乱砍滥伐、火灾等破坏森 林的行为。
详细描述
森林资源的利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采伐、科 学种植,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采伐林木应 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度采伐导致生态失衡;种植 林木应选择适宜的树种和种植方式,提高林木成活率和 生长质量。同时,应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防止乱砍滥伐 、火灾等破坏森林的行为。政府应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 的投入,加强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社会各界也应 积极参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概况课 件
汇报人: 202X-01-06
目录
• 自然资源概述 • 土地资源 • 水资源 • 矿产资源 • 森林资源 • 海洋资源
01
自然资源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能够满足人 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的总和。
分类
根据其存在形式和特点,自然资 源可分为矿产资源、水资源、土 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 。
详细描述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 系统之一,具有提供木材、调节气候、保持 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如植被类型、地理环境、生态特征等,森 林资源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温带阔叶林、寒
带针叶林等不同类型。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总结词
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南方地区,具 有森林类型多样、树种丰富等特点。同时,我国森林 资源的分布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分布不均、质量不高 、破坏严重等。
详细描述
土地资源的利用包括农业、工业、城市用地等方面。在利用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 境。同时,需要加强土地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 和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监管。

世界土地资源

世界土地资源
欧洲
世界土地资源
各大洲耕地百分比,欧洲占第二位。
耕地面积占土地比例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10.60% 世界
16.20% 亚洲
6% 非洲
13% 12.20% 6.50% 5.50%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问题,实际上是人地关系 问题。
Your company slogan
世界土地资源
如何解决人地关系?
✓(一)从地的角度 ✓(二)从人的角度
Your company slogan
世界土地资源
✓从地的角度出发解决土地资 源问题
1、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进行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理论 与方法研究 3、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4、加强土地保护
适居地
世界土地资源
❖ 分布情况 地带性是世界土地资源的分
布特征
世界土地资源
亚洲
世界土地资源
亚洲人均耕地面积为各大洲最少
各州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2
1.8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13
0
亚洲
1.89
0.6 0.29
欧洲
北美洲和中美
洲 大洋
0.23
0.29
非洲
洲 南美
世界土地资源
世界土地资源
世界人口不断增加
年份 地区 世界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中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中国 发达国家 发展国家
1650 25亿
1850 10亿
1930 20亿

世界土地与农业资源

世界土地与农业资源

世界土地与农业资源一、世界土地资源及其总体结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从事一切社会实践的基地和进行物质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是人类生态系统物质的供应者和能量的调节者。

正如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1.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方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2003年,世界上土地总面积为130.64亿公顷,其中,耕地14.04亿公顷,占10.5%;牧场34.85亿公顷,占26.0%。

全球五大洲中,亚洲土地面积最大,为30.85亿公顷,非洲次之,为29.78亿公顷,欧洲22.60亿公顷,北美和中美洲为21.37亿公顷,南美洲17.55亿公顷,大洋洲为8.49亿公顷。

土地的利用方式很多,大致可以分为耕地、牧场、森林及其它用地等。

其中,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是前3类。

由于各洲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差异以及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非洲由于气候干旱及生产力水平较低,土地中仅有很少一部分即5.5%用作耕地,牧场和森林所占比重也不高;亚洲因受青藏高原及中亚、西亚干旱或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的影响,耕地在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仅为18.6%;欧洲由于地势相对低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农业生产的耕地在土地总面积中所占比重达63%左右;南美洲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高达50.5%;大洋洲牧场占土地总面积的50.7%;北美洲及中美洲的土地利用状况与世界平均水平较为接近。

2.世界耕地的分布情况以耕地资源为中心的农业资源在全球分布很不平衡,这是世界土地资源数量分布方面的重要特征之一。

1995年,全球可耕地面积约为13.6亿公顷,约占全球土地总面积的10.4%。

世界耕地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衡,其表现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1)从耕地面积在各洲及各种类型国家的分布情况来看,亚洲耕地面积最大,为4.99亿公顷,占世界耕地面积的36.6%;欧洲次之,为2.96亿公顷,占世界耕地面积的22.0%;北美和中美洲为2.61亿公顷,占世界的19.2%;非洲为1.7亿公顷,占12.7%;大洋洲为0.50亿公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纬度寒温气候条件的灰壤地带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呈宽广的 带状。冬季寒冷,夏季温凉潮湿,形成针叶林植被,是世界主要的林 木生产基地。 • 这里降水量丰富,光照和热量充足,四季都可以生长植物,且种类繁 多,多生产水稻、小麦,生产量也很大,原生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中纬度温暖气候区的内陆,分布着黑土、黑钙土等草原土壤,原生植 被为草原,其中黑土和黑钙土现多已开垦为农田,生产玉米、大豆和 小麦。 • 中纬度的半荒漠和荒漠区分布着灰钙土、棕钙土和荒漠土。干旱少雨、 植物稀少,形成荒漠草原景观。
112
2170 465 380 1204 2800 1040 300 590 2465 13885
0.8
15.8 3.5 2.7 8.6 20.1 7.7 2.2 4.3 17.7 100.0
15
1200 400 282 400 14 83 150 (320)** (15)** 3067
13.4
55.2 85.4 73.2 33.2 0.5 8.0 50.0 54.2 0.6 —
世界部分国家土地面积和人口
国家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中国 印度 以色列 日本 法国 德国 荷兰 英国 澳大利亚
土地面积 (万 km2)
1707.5 997.1 936.4 959.7 328.8 2.1 37.8 55.2 35.7 4.1 24.5 774.1
1999年人口 (万人)
14719.6 3085.7 27621.8 126683.8 99805.6 610.1 12650.5 5888.6 8217.8 1573.5 5897.4 1870.1
1
0.81
0.76
0.5 0.27 0.12 0 世界 0.04 日本 0.2
0.34 0.15 法国 美国
0.28
中 国
印 度
前 苏 联
加 拿 大
澳大利亚
新 西 兰
尼日利亚
4.5 4.08 4 3.5 3 2.5 2 1.5 1 0.61 0.5 0.21 0 0.01 À ½ Ê ç 0.01 Õ ± È ¾ 0.25 ¨¹ · ú à À ¹ ú Ð Â Î ÷À ¼ 0.19
• 低纬度的湿热区分布砖红壤和热带灰壤,属热带雨林景观,
农业生产潜力很大,盛产橡胶、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 作物。 • 土壤为热带黑土和黑粘土。 • 山地是林、牧适宜区。
• 占土地面积不大的冲积土却供给世界人口约25%的粮食、
棉花和其他农产品。
2.利用状况
世界各洲各国人口、耕地、林地、草地、水 资源等分布极不均衡,并且这种不均衡将进一步 扩大,这是世界局势不稳定的一个潜在因素。
44.7 114.5
非洲
欧洲 北美洲和中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3031.2
2298.8 2239.1 1786.7 856.4
76662.3
72893.4 47779.2 34075.5 3001.9
25.3
31.7 21.3 19.1 3.5
注:世界土地面积(此土地面积指国家的总面积,包括内陆水体的面积)不包括无定 居人口的南极洲。资料来源:FAO Production Yearbook Vol.53-1999
1999年人口密度 (人/km2)
8.6 3.1 29.5 132.0 303.5 290.5 334.7 106.7 230.2 383.8 240.7 2.4
新西兰
27.1
382.8
14.1
资料来源:FAO Production Yearbook Vol.53-1999
世界土地资源由于分布于全球不同位置,加之其组成的复杂性和 地区的特殊性,因此土地资源状况十分复杂。
第八章 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第一节
世界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1.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世界各大洲土地面积和人口
地区 土地面积 (万 km2) 1999年人口 (万人) 1999年人口密度 (人/km2)
世界总计 亚洲
13387.0 3174.8
597840.2 363427.9
世界人口密度(人/103hm2)(1993年)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27 400 200 0
世界 非洲 亚洲
1229 1086
237
190
北美及中美
177 33
南美洲 欧洲 大洋洲
一些国家的人口密度(人/103hm2)(1993年)
3500
3319 3016
3000
2500
2393 2308 1966
2000
1500
1310
1292 1043
1000
500
427 281 30 88 美国 130 23 澳大利亚
0
世界
尼 日 利 亚
中国
日 本
印度
加 拿 大
法 国
德国
意 大 利
英国
俄 罗 斯
新 西 兰
世界人均耕地面积(hm2, 1990)
3 2.87 2.5
2 1.74 1.5
栗钙土、棕钙土 和红棕壤
半荒漠、荒漠区* 湿润区 干湿季交替 区 冲积土 山地土壤 共计 灰钙土、荒漠土 和红色荒漠土 砖红壤和热带灰 壤 热带黑土和黑粘 土
低纬度热 带气候
• 高纬度极地气候下的冰沼土地带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的最北部和北极与南极地区的若干岛屿,气候严寒,大
多数地方存在永冻层。
1.3 0.97
1.19
中 国
印 度
பைடு நூலகம்
前 苏 联
加 拿 大
尼 日 利 亚
世界人均永久牧场面积(hm2/人,1990)(澳大利亚最多为26.18hm2/人 )
1998年世界及各大洲土地资源利用概况及人 均占有量 :
耕地 地区 土地面积 (103hm2) 面积(103hm2) 占土 地(%) 占全球 (%) 人均 (hm2) 灌溉土地 面积 (103hm2) 占耕 地(%) 人均 (hm2)
正如土地资源的地域分异性所述,地带性则是世界土地资源分布 的主要特征。从整体上看,它们沿纬向延伸,大致可划分出若干个自
然地带(或称环境区),各地带土地构成要素间存在着特殊的、有规律
的内在联系,而且,在时间上不断发展演变 。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
气候带 高纬度极地气候 中纬度冷温气候 地中海型气候地 区 东海岸区 中 纬 度 温 暖 气 候 土壤类型 冰沼土 灰壤 棕壤 褐土和地中海型 棕壤 红壤和黄壤 湿草原土和淋溶 黑钙土 内陆区 黑钙土和红色黑 钙土 总面积 (百万hm2) 459 1295 605 占世界土地面 积(%) 3.4 9.3 4.4 可耕地面积 (百万hm2) — 130 393 可耕地占该类型土壤 面积(%) — 10.0 6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