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土壤有机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化学性质 元素组成:
C(55~60%,平均 %) ( %,平均 %,平均58%) H O N(3~6%,平均5.6%) ( %,平均 %) %,平均 S 少量Ca、Mg、Fe、Si等
C/N比为10~12:1
功能团丰富: 芳香族和脂肪族化合物上的羧基(-COOH) 和酚羟基(-OH) ; 中性功能团有:醇羟基(-CH2OH)、醚基(CH2-O-CH2-)、酮基、醛基和酯基; 碱性功能团有:胺、酰胺基。


HA/FA比值越大,说明胡敏酸的含量越高, 腐殖酸的结构愈复杂。 我国北方大多数土壤,以胡敏酸为主, HA/FA > 1 南方土壤中,富里酸占优势, HA/FA < 1
四、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 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周转的驱动力,凡是影 响微生物活动及其生理作用的因素均会影响有机质 的分解和转化。 1. 有机质本身的物质组成 糖和蛋白质含量高的有机质如豆科绿肥矿化 速率快,而木质素、脂、蜡等含量高的有机质 如禾本科稻草、玉米等矿化速度较慢。 矿化速度:可溶性有机物>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
有机质 细菌 真菌 腐殖质 苜蓿 青嫩草木犀 成熟草木犀 禾本科草 燕麦秸秆 玉米秸秆
C/N比 C/N比 4-5:1 9-10:1 11:1 13:1 16:1 23:1 25:1 80:1 90:1
2 土壤条件 1)土壤通气状况 2)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 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为宜 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土温以25-35℃为宜 3)土壤酸碱反应 土壤pH一般在6-8之间比较合适,土壤过酸(pH<4.5) 或过碱(pH>8.5),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 大多数细菌在pH 6.5-7.5之间活性最强 真菌适宜于酸性环境(pH 3-6) 放线菌一般适合于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生存。
土壤有机质含量
• • • • • • 一般耕作土壤: <50 华北、西北地区:10 南方水田: 15-35 菜园田: 20-30 东北黑土: 80-100 森林土壤: 300 g kg-1
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可反映 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
一、土壤有机质的 来源、形态及组成
•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矿化速度与有机质本身的C/N比有关,矿化速度与 其含氮量成正比,与含碳量成反比。 微生物组成自身的细胞需要吸收1份氮和5份碳,同 时还需要20份碳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即微生物在 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有机质的碳氮比约为25:1。 C/P=200:1—300:1 C/S=200:1—400:1
小于上述值时,对微生物的活动有利,有机质分解 快,分解释放出的无机态氮、磷和硫被微生物吸收 构成自身外,还有多余的养分残留在土壤中,供植 物吸收。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提高土壤生物和酶活性,促进养分转化 提高土壤生物和酶活性,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 分和能量的来源。 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 著的正相关。 有机质可通过刺激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增 加土壤酶的活性。
- 刺激根系的生长 腐殖质物质以很稀的浓度(10-6—10-3)以 分子态进入到植物体,可刺激根系的发育,促进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提高土壤温度的作用 有机质为暗色物质,一般是棕色到黑褐色, 吸热能力强,可改善土壤热状况。
分子结构与分子量: 腐殖酸是非晶体物质,分子结构十分松散,大 致呈无规则线团状。胡敏酸平均分子量在 5000-100000之间,富里酸平均分子量在 3000-6000之间。
表面带电荷: 腐殖质是一种两性胶体。既可带负电, 腐殖质是一种两性胶体。既可带负电,也可带正 两性胶体 电荷。通常以带负电荷为主。 电荷。通常以带负电荷为主。腐殖质的负电荷数 量随pH的升高而增加 的升高而增加。 量随 的升高而增加。
当腐殖质覆盖在砂粒表面,增强了砂粒间 的粘结力,提高了砂土的团聚性,降低了 砂粒的分散性。 腐殖质的吸水率为500-600%,砂土增加有 机质后,可减缓砂土通透性过强的缺点, 增强保蓄水分的能力。
– 增强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 属于胶体物质,具有巨大比表面和表面 能,同时带有大量负电荷,所以能提高土 壤的吸附性能,增强其保肥能力。 腐殖酸是一种弱酸,腐殖酸和腐殖酸盐类 可组成缓冲体系。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
本章重点
• 土壤有机质在肥力上的意义 • 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要过程与影响条件
• 土壤有机质的调节
什么是土壤有机质?
泛指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 有机化合物。 广义地讲: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 及微生物分解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狭义地讲:主要是指有机质残体经微生物 作用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 较稳定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即土壤腐殖 质(humic substance)。
腐殖质各组分性质的比较
浅 低 45% 48%
颜色 聚合度 C含量 O含量
深 高 62% 30%
不同腐殖酸性质的比较
腐殖质 分子质 功能团 溶解度 带电量 酸性 量 胡敏酸 5000- 酚羟基 一价盐 负电荷 100000 多 可溶 多 大 富里酸 3000羧基 一、二、 少 6000 多 三价盐 小 类均可 溶 弱 阳离 子交 换量 大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粗蛋白质 油脂等 植物组织 土壤有机质
不同有机成分的分解状况
有机成分 糖类 蛋白质 半纤维素 纤维素 好气产物
CO2、H2O NO3- H2PO4SO42CO2、H2O CO2、H2O
嫌气产物
CH4 H2 有机酸 NH3 H2S CH4 H2 有机酸 CH4 H2 有机酸 酚、醌
矿质化过程
碳水化合物 1)多糖在真菌和细菌所分泌的糖类水解酶的作用 下,水解成葡萄糖。 2)葡萄糖在好气条件下,可经酵母菌和醋酸细菌 等微生物的作用,生成简单有机酸(醋酸、草酸 等)、醇类和酮类。这些中间物质在空气流通的 土壤环境中继续氧化,最后完全分解成CO2和 H2O,同时放出热量。 3)在通气不良的土壤条件下,由厌氧细菌和嫌气 性细菌对葡萄糖进行厌氧性分解,形成有机酸类 中间产物,最后产生H2及CH4等还原性气体。
– 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有机N:> 80% 有机P:20-76% 有机硫:75-95% 金属离子: K、 Na、Ca、Mg、Cu、Zn、Fe、Mn
—有机质在分解和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有机 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物有一定的溶解作用,可 以促进矿物风化,有利于养分的有效化。
–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腐殖质可通过功能团、氢键、范德华力等机制以 胶膜形式包被在矿质土粒外表,促进土壤团粒结 构的形成。 土壤有机质,特别是腐殖质的粘结力比粘粒小, 比砂粒大。 当腐殖质覆盖在粘粒表面,减少了粘粒间的直接 接触,降低其粘结力,大大降低了土壤的粘性, 有机质的胶结作用可形成较大的团聚体,使得土 壤的耕性及通透性等得以改善。
腐殖质的阳离子交换量: 1500~4500 cmol/kg
吸水性及溶解度 腐殖质是亲水性胶体,吸水能力强,吸水量可 超过自身质量的500%(粘粒—15-20%)。 具有较强的膨胀性和收缩性。 粘结性、粘着性和可塑性低于粘土矿物。 胡敏酸与一价离子形成盐类可溶于水,而与二 价阳离子形成的盐类,溶解度较低; 富里酸与一价、二价盐类均溶于水,三价盐类 在中性以上的碱性环境中溶解度较低。 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高,抗分解能力强,分解周期长。
• 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
– 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 各种功能团对金属离子的亲和力: 烯醇基 > 胺基 > 偶氮化合物 > 环氮 > 羧基 > 酰基> 羰基 螯合物:两个以上的功能团与金属离子形成 的环状络合物。
腐殖质与金属离子络合的稳定常数: Fe3+> Al3+ >Cu2+ >Ni2+ >Co2+ >Pb2+ >Ca2+ >Zn2+ > Mn2+ >Mg2+ 腐殖酸的氧化还原作用: 胡敏酸可作为还原剂将有毒的Cr6+还原为 Cr3+,胡敏酸上的羧基能与形成稳定的复 合体,从而限制动植物对其的吸收。
抗分解性
作用
弱 提供能量、 营养和功能 团
油脂、蜡质等 CO2、H2O 木质素
很少变化

提供结构单 元
二、土壤有机质的 分解和转化
• 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分解与转化
– 矿质化过程(mineralization): 有机化合物在 矿质化过程( ) 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彻底分解最 终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的过程。 CO2 + H2O +能量 R + 2O2 – 腐殖化过程 腐殖化过程(humification):各种有机化合物 通过微生物的合成,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 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
矿化率 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耗掉的有机质数量占土 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矿化率 =
矿化消耗掉的有机质 土壤原来有机质总量
×100%
腐殖化系数 在机物料投入土壤一年后形成的腐殖质 的量与原来有机物料总量的比值。 腐殖化系数 = 新形成的腐殖质 施入的有机物总量
五、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 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 原始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最早来源。 – 自然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地面 植物残落物、根系残体和根系分泌物,其次来 源于生活在土内的动物和微生物。 – 农业土壤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施入土壤的各种 有机肥料以及植物遗留的根茬、还田的秸秆和 翻压的绿肥等有机物质。
土壤有机质的形态: 土壤有机质的形态: 1)新鲜有机物。如刚进入土壤中未被微生物 分解的动、植物残体。 2)半分解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的动、植物 残体,失去了原来的形态学特征,呈分散 的暗黑色小块,包括有机质的分解产物和 新合成的简单有机化合物。 3)腐殖质。经微生物分解和再合成的一种褐 色或暗褐色的大分子胶体物质。
(3)硝化作用:氨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亚 硝酸的中间阶段,进一步氧化为硝酸。需 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4)反硝化作用:在厌气条件如水淹、有机 质含量过高情况下。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 作用下,转化为还原态氮如氨、NO、N2O、 N2等。
含磷、硫有机化合物 腐生性微生物作用下 土壤中有机态磷主要有核蛋白、核酸、核素、 磷脂等;产物为正磷酸及其盐类。 土壤中含硫的有机化合物有含硫蛋白质、胱 氨酸等;产物为H2S。
三、土壤腐殖质
腐殖质是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 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 至棕色的非晶型高分子物质。
它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 60%-80%,也是土壤有机质中最难降解的部分。
腐殖质的形成途径
(一)土壤腐殖质的分组
溶 液
富里酸
Fulvic acids 腐
含氮有机化合物 1. 蛋白质类型 水解酶作用下 蛋白质——水解蛋白质——消化蛋白质—— 多肽——氨基酸——NH3 2. 非蛋白质类型:尿素和叶绿素等。
3. 含氮有机质分解的重要过程: (1)水解过程:蛋白质在水解酶作用下分解 成简单的氨基酸。 (2)氨化作用:在氨化细菌作用下,有机态 氮变成无机态氮即氨或铵的过程。
腐殖酸
溶 液
稀HCl 沉 淀
胡敏酸
殖 质 Humic acids

稀NaOH
胡敏
Humin
土壤腐殖质存在形态: 1 游离状态的腐殖质 2 与矿物成分中的盐基化合成稳定的盐类, 主要为腐殖酸钙和腐殖酸镁 3 与含水三氧化物形成复杂的凝胶体 4 与层状硅酸盐粘粒矿物结合成有机无机复 合体
二、土壤腐殖质的性质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 1. 五类有机化合物 1)糖类、有机酸类、醛类、醇类、酮类以及 相近的化合物 2)半纤维素和纤维素 3)木质素 4)含氮化合物 5)树脂、油脂、蜡质、丹宁等物质 2. 灰分元素:Ca、Mg、K、Na、Si、P、S、 Fe、Al、Mn、I、Zn、B、F
土壤有机质与植物组织化合物组成的差别
腐殖化过程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分解阶段: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动植物残体分解转化为腐殖质的组成部分, 如芳香族化合物(多元酚)和含氮化合物 (氨基酸或肽)等。它们是形成腐殖质的 基础,是腐殖质基本组成的原始材料。 第二阶段是合成阶段:在微生物作用下,芳 香族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等经缩合作用合 成腐殖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